历史上,名将和名将之间的对决,最为经典的是哪一场战役?
⇁┻历史上,名将和名将之间的对决,最为经典的是哪一场战役?
明朝立国初期与北元的三次大战,应该算是名将对决的经典战役了。
一、徐达北伐
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十月,在大致扫平南方群雄后,当时还是吴王的朱元璋为了彻底推翻元朝在中原的统治,便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为名,命徐达、常遇春率军25万人北伐。
徐达大军北上后,由淮河入黄河,连克淮安、寿光、临淄、高苑等地,山东诸州县尽为徐达大军所有。
当时由于元廷内讧,元顺帝、王保保、李思齐、张良弼等人相互敌视,互相想看对方的笑话,因而攻克山东后,徐达大军一路如入无人之境,直接攻到了大都城下,吓得元顺帝夺路而逃,不战而弃守大都。
明洪武元年八月二日,徐达攻克大都,明朝北伐取得了彻底胜利,元朝在中原的统治正式宣告结束。
不过,攻克大都并不意味着这次北伐结束了,因为真正的硬仗在后面。
大都被明军攻克后,坐拥山西、甘肃,拥兵十余万的元朝名将王保保遂即调兵遣将,决心从山西东征,收复大都。
此时,攻下大都的徐达、常遇春心里也非常明白,若不打败王保保,他们在大都城也坐不安稳。因而明朝开国后的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硬仗——明攻山西之战,由此爆发。
这一战,徐达、常遇春分兵两路,两路大军以钳形攻势对山西进行合围,预备在太原城下进行合击,将王保保一举歼灭。
王保保收到消息后,起先是一惊,不过他听说明军北路军前锋汤和贪功冒进,脱离了大部队后,心里顿时松了口气。因为汤和的冒进在王保保看来,就是找死!(明军收复大都的过程太轻松,上下都产生了元军不堪一击的松懈心理)
很快,王保保调集主力,利用汤和孤军深入的机会,偷袭汤和,将汤和率领的三万明军打的惨败,歼灭七八千人。
汤和惨败后,王保保立即反攻,而他的目标就是大都城。当时,王保保心里盘算:如果徐达不去救援,他就趁机攻下大都,迎接元顺帝归位。如果徐达来援,他就在大都以逸待劳,设下圈套,伏击徐达。
这是一个看似万无一失的计划,无论徐达选择哪条路,他王保保都是胜利者。
可是徐达终究是徐达,他看穿了王保保的小九九,没按王保保的套路来,他决定大都城不要了,明军继续向太原进攻。
徐达认为:大都城无险可守,而且没有足够的粮草,王保保占了也守不住。而山西是王保保经营了好几年的大本营,王保保如果没有了山西,他又守不住大都,他就只能滚去关外放羊了。
后来事实证明,徐达的设想果然是对的,王保保得到徐达进攻太原的消息后,立刻率领十万骑兵回救太原。并赶在徐达攻城前,在太原郊外截住了徐达。
双方一碰面,立即大打出手,这是中原政权的骑兵与纵横天下的蒙古骑兵第一次大规模的交锋。
不过,由于双方都是名将,并且双方的部队也都是精锐。因而这次正面遭遇战,没打太狠,只是试探了一下对方的虚实后,就各自收兵了。
三天后,常遇春大军抵达太原,他在观察元军的实力后,认为元军并非草包,如果硬钢肯定会死不少人,因而他提出了夜袭元军大营的计划。
这次夜袭战,明军非常打得非常成功,几乎将元军打的全军覆没,王保保带着护卫狼狈逃亡甘肃。(这是中原骑兵历史上对蒙古骑兵的第一次大胜)
在攻克山西后,徐达继续进攻陕西。当时陕西由汉人军阀李思齐、张良弼等人镇守,他们都不想打仗,所以当徐达军进攻时,他们便直接投降。(后来张良弼复叛,被徐达消灭;李思齐被朱元璋派去招降王保保,被王保保砍下一支胳膊,伤重而亡)
至此,陕西和山西平定,北方的大部地区落入了明军之手。
二、明太祖第一次北伐
自徐达北伐结束后,明太祖朱元璋认为躲在上都(开平)的元顺帝太碍事了,怕他会卷土而来,于是在洪武二年六月,朱元璋下诏书,令常遇春和李文忠出兵北伐,彻底消灭元顺帝。
元顺帝听说明朝大军杀来后(两万骑兵和十六万步兵),魂都吓飞了,带着老婆孩子连夜遁去。一直逃到了应昌(上都以北一百多里,今内蒙古达来淖尔湖)。逃亡过程中他是狼狈不堪,应该充分体会到了九十多年前宋朝君主想死的心情。(常遇春在这次北伐结束后病死)
元顺帝逃亡会昌后,又连忙给盘踞在甘肃的王保保下诏,让他反击。遂即,王保保便制定了一份计划——一份可以围歼西北明军的计划。
当时王保保受在仔细观察了形势后,认为兰州是一个绝佳的伏击点,于是他就故意把兰州留给明军,待明军进入兰州后,派人将兰州团团围住,把主力隐藏到关中通往兰州的必经要道上,准备以兰州城为诱饵,消灭前来增援的明军。
他相信自己的判断,因为攻陷兰州对于明朝有很大的意义,明朝一定会派兵来救的,现在他要做的就是等着明军上钩了。而他的判断没有错,很快第一批明军就来了。
在得知兰州被围后,明军一支小部队就抵达了兰州郊外,当他们到达兰州附近时,王保保立即下令围攻,很快,明军这支增援部队全军覆没,统帅也战死。
有了第一次胜利,王保保更加自信,他决定以同样的招数等待着更多的明军上钩。
很快,第二批明军就来了,不过来的这批明军不是善茬子,因为明军的统领正是王保保的老对手徐达。
徐达正面相遇王保保后,既不攻也不退,就在王保保对面安营扎寨,不论王保保如何在阵前挑衅,他都不出战。
时间就这么拖啊拖,王保保发现自己上了徐达的圈套了!
什么圈套呢?原来,明朝早就看穿了王保保的计划,所以当兰州后,明朝索性就提出了一份眼界更广的作战计划:放弃兰州!王保保不是想在兰州郊外钓鱼吗?那就让他钓去吧。明军分别从河北和山西出击,继续追击元顺帝。如果王保保去救,那就在他挪营的时候消灭他。
事后的发展果然如朱元璋所料,当东线明军连战连捷后,王保保坐不住了,他明白再这样下去,等到东线完蛋了,他在西线也守不住。于是他决定主动出击。
然而,徐达怎么可能让他走呢?徐达就是专门过来牵制他的。所以,当王保保准备拔营走人时,明军在徐达带领下,以雷霆万钧之势,全歼元军。
此一战,除了王保保逃了之外,其刚刚组建的十万大军就此又全军覆没。
在王保保溃败的同时,李文忠率三万骑兵突袭会昌。由于他的行军速度太快了,比从小就擅长骑射的蒙古人都快,因而当李文忠抵达会昌时,城里的蒙古王公都傻眼了,大部分都没来得及跑,元顺帝的三宫六院全部被明军俘,王公大臣们也全部被抓。(元顺帝在李文忠到达之前病死了)
唯一跑掉的是,元顺帝的儿子爱猷识理达腊,他也就是后来的元昭宗。
三、岭北之战
明朝第一次北伐结束后,北元内部痛定思痛,王保保主持大局,认为明朝强大,不能硬钢,于是他采取休养生息,等待时机再战的策略,跟明朝接着打。
两年后,休养生息的差不多了,一直龟缩的元军遂开始慢慢反扑明朝。
一时间,元军四面出击,趁明军后撤,又占领了东自吉林,西至甘肃、的广大地区,他们以这些要塞为根据地,不断向明朝内地进攻,使用的还是最让人讨厌的游击战,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总之就是明军打他,他就跑,明军走了,他又来。
在这种情况下,朱元璋与他的将领们开始讨论采取何种方式对付北元。不过,在讨论会上明朝内部出现了分歧:包括徐达在内的大多数人赞成进攻,主张大举进攻,一次性解决北元问题。但同时也有人提出反对,认为不应该轻举妄动。
反对的人不多,但是朱元璋这个最终决策者反对。因为他认为,北元还有实力,与其决战还不是时候。不过他为了顾全大局(赢了两次,如果压制将领们的意见,会影响他的皇帝声望),于是他最终还是同意了徐达等人的要求,拟定了一份进攻计划。
根据这份计划,明朝大举出动,东路军由李文忠负责;中路军由徐达、汤和、蓝玉、廖永忠负责;西路军由冯胜、傅友德负责。三路大军各统兵五万,且都是骑兵,总计十五万骑兵。
而明军的对手,则是王保保、蛮子、哈剌章、贺宗哲、朵儿只班、锁纳儿加。
从这份对阵名单上可以看出,明朝这边除了早逝的常遇春,以及因平定辰沅而抽不开身的邓愈外,其他能打的基本到齐。北元那边除了梁王在云南过不去,纳哈出不动如山之外,能打的,不能打的,也全部到齐。
所以,这是一场明朝最高战力和北元最高战力的PK,堪称是明朝版的顶上之战。
战争开始后,徐达的中路军一马当先,一举击败王保保。
不久后,蓝玉率军突击,在土剌河(今蒙古乌兰巴托西)再次攻击王保保,并再次击败王保保,逼其向北继续撤退。
两连胜让徐达很兴奋,在他们看来,击败王保保只是时间问题。然而,徐达不知道这两连败其实只是王保保设的一个计,他明白自己不是徐达的对手,所以他早早就在漠北设下了一个大圈套。
对于王保保的反常行为,蓝玉所有顿悟,可是当时徐达头脑发热,否决了蓝玉停顿观察的建议,坚持要追。结果在洪武五年五月六日,头脑发热的徐达就中计被围,被十万元军团团围住
初战,明军即死伤一万多人,军心士气几乎要崩溃。不过徐达毕竟是徐达,他在士气几乎要崩溃的一瞬间,带头督战,稳定军心士气。并且在元军攻击的间歇,还指挥将士在草原上修建了堡垒,依靠堡垒挡住了王保保的数十次进攻。
在连番攻击受挫下,元军士气降了,而就在这一刹那间,徐达指挥残部突围,并令蓝玉负责断后。蓝玉在作战中十分英勇,多次掩护军队撤退,表现了他名将的潜质。
最后,王保保只能看着煮熟的鸭子飞了,望天兴叹。三年后,王保保去世,他与徐达的高手对决就此终结。死前,王保保感叹自己此生胜不过徐达矣!
就在中路徐达军失败的同时,东路军的军事行动也失败了。李文忠出关后,也跟徐达一样轻敌冒进,将辎重留在后方,亲自率大军轻装追击假意逃亡的元军。
结果没出意外,李文忠也被早就设好伏击圈的元军团团围住。
见到扑向自己的元军向自己杀来后,李文忠收拢部队,集中突击,他亲自率领部队与元军交锋,激战数日,与元军打平。
其后,李文忠故意摆龙门阵,搞得自己好像早有圈套一样,吓住了元军,然后大摇大摆的撤了回去。
仗打到这个份上,明朝其实已经败了。纵然冯胜、傅友德的西路军七战七捷,一直杀到嘉峪关才罢手。但是此次北伐,东路军和中路军才是主攻,这两路败了,在战略层面来说,就已经败了。
所以在这次北伐后,明朝上下都认识到了北元的强大,双方就此进入僵持状态,一直到八年之后,双方才又一次大打出手。不过下一次大战,站在舞台上的就不是徐达等明朝第一代将领了。
ℋ➦历史上,名将和名将之间的对决,最为经典的是哪一场战役?
解放战争时期,刘伯承和黄维之间打的淮海战役的第二阶段,就是属于这样一场经典的名将和名将之间的对决。
当然了若是说黄维是一个名将,很多人觉得不服气。但是,在蒋介石的眼里黄维至少不比任何人差。
否则,他也不会把新组建的十二兵团,全部交到黄维的手里。要知道这个十二兵团总计有十二万人,这十二万人全部都是蒋介石的嫡系军队呀。
可以说蒋介石把算是把自己的身家性命全部压在了黄维的身上。
那么蒋介石是派黄维到淮海战场上干什么呢?
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粟裕打响了淮海战役的第一阶段,他带领的华东野战军把黄百韬的第七兵团给围困在碾庄一代。
国民党驻徐州总司令刘峙想要解救黄百韬,但是,突围几次都是以失败告终, 在这种情况下,蒋介石就交给了黄维一个拥有十二万人的大兵团,让他去淮海战场上解救黄百韬。
可见,蒋介石对黄维的重视。
要知道黄维带领的这个十二兵团,是蒋介石能够调动的最后一支嫡系军了。也就是说,这一支兵团的生死存亡,关系着蒋介石在淮海战场上的成败。
粟裕带领的华野军正在围歼和黄百韬的第七兵团,若是黄维真的带领十二兵团到来,那对粟裕的打击绝对是致命的。
在这种情况下,刘伯承带领的中原野战军,开始把对付黄维的任务给接了下来。当时刘伯承的华野军的兵力,和黄维的十二兵团相差还是很多的。
但是,在那种情况下,即使势力悬殊,刘伯承也不得不做出对战黄维的决定了,而且刘伯承有把握打赢这一场战役。
当时,刘伯承先是派了一支部队,去道路上阻击黄维的十二兵团。
在他看来只要能够拖慢黄维的进军速度,刘伯承就有足够的时间,在淮海战场上扎一个口袋阵,然后给黄维一个致命的打击。
黄维临危受命,被蒋介石委以重任,他当然不敢掉以轻心了。所以,对于他来说这一次他务必要帮助蒋介石解决目前的危机。
再加上蒋介石的催促,黄维带上十二兵团就出发了。
可是,在选择如何到达淮海战场的时候,黄维和副指挥胡琏发生了冲突。黄维的意思是我们带领的军队,必须要在第一时间到达战场上,只有这样才能解救黄百韬的第七兵团。
所以,黄维选择让大部队走小路。
胡琏的意见却相反,他告诉黄维,正是因为我们的任务重,关系着黄百韬第七兵团的生死存亡,所以,我们才要小心行事。
小路固然近一些,但是,不要忘记我们的坦克,大炮等重型机器,不利于走小路。毕竟小路多山丘沟壑,这样若是遇到敌军埋伏,也不利于发挥坦克,大炮的优势。
但是,对于胡琏的建议黄维完全否认了。
他还是选择走小路,在这期间刘伯承早就派了一支军队,埋伏在山丘之间来阻击黄维的兵团了。
黄维进军的速度慢了下来,正好给了刘伯承在淮海战场上扎口袋阵的时间。
经过重重困难,黄维带领的军队快要赶到淮海战场上的时候,刘伯承让陈赓去引诱黄维到他早已扎好的口袋阵当中。
陈赓且占且退,黄维觉得解放军的火力,跟自己比还是差很远的,所以,他也没有想到,这本就是一个圈套。
很快黄维的十二兵团就到了刘伯承给他扎的口袋阵当中。
那时候他似乎也意识到了可能是一个圈套了,毕竟这个战役打得太顺利了,但是,他并没有感觉到危险。
因为他觉着仗着他的士兵,打败了刘伯承的中原野战军是没有问题的。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黄维没有选择快速退出去,几个小时之后,令黄维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他们被刘伯承的中原野战军给团团包围了。
在这种情况下,黄维不得不选择突围,但是,无论他怎么殊死拼搏,都是突围不出去。不得已双方只能打持久战了。
可是,打持久战对黄维是不利的, 毕竟他们是被包围方,没有足够的粮食,若是等不到救援,等待他们的只能是失败。
在黄维被围困的时候,黄百韬兵团已经被粟裕的华野军给消灭了,这是黄维不知道的。黄维的十二兵团被围了,蒋介石真实一个脑袋两个大。毕竟他没有大的兵团可用了,只能让杜聿明带领附近的兵团来救黄维,可是,这时候腾出手来的粟裕,早就盯上了杜聿明兵团。
杜聿明想要接近黄维,真的是比登天还难。
这样黄维兵团只能是被刘伯承的中原野战军吊打了。最后黄维兵团在弹尽粮绝之后,选择了投降。
所以说这一次战役,绝对是一场最为经典的名将和名将之间的对决,刘伯承是在劣势的情况下,赢得了这场战役的胜利的。
✻♙历史上,名将和名将之间的对决,最为经典的是哪一场战役?
抗美援朝战役,是彭老总和麦克阿瑟之间的决战。
彭老总是我军著名的军事家,也是世界上杰出的军事将领,而麦克阿瑟在二战中也是锋芒毕露,是日本国的太上皇,也属于世界级名将,两者最终在朝鲜战场交手,而最终的结果是麦克阿瑟连战连败,最后灰溜溜的被解雇。
1950年6月25日朝鲜国内的统一战争全面爆发,朝鲜内阁首相金日成下令军队越过三八线,发动了对韩国的突然进,由于当时韩国国防军大部分军队尚未进入战备状态,根本没有招架之力,三天之后,1950年6月27日汉城就失守了。
北朝鲜的战斗力强于南朝鲜,但是南朝鲜背后有美国的支持,所以在朝鲜即将统一的时候,美国出军了,当时的美军统帅就是麦克阿瑟。不得不承认麦克阿瑟的军事能力非常强,在从朝鲜狭窄的国土地形中发现了北朝鲜军队的弱点,在所有人都不看好的情况下进行了仁川登陆。切断了北朝鲜军队前后联系,一举扭转了朝鲜局势。
北朝鲜面对美国的进攻丝毫没要招架之力,很坏全线崩溃,而麦克阿瑟不顾中国政府的警告,悍然越国38线,并且轰炸中国边界,这种情况下,毛主席决定出兵朝鲜,进行抗美援朝,避免战火烧到我国领土之上。当时国内的军事会议中,彭老总是少数几个支持毛主席出兵朝鲜的人,而毛主席也钦定彭老总为入朝志愿军总司令。
名将与名将的对决就这样开始了,但是麦克阿瑟被他的胜利冲昏头脑,叫嚣着“感恩节前结束战斗”的他,怎么也想不到中国军队已经进入朝鲜,而彭老总发挥“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军事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对美军实行包围。
1950年10月25日至11月5日,在朝鲜人民军配合下,在朝中边境及其附近地区,彭老总指挥志愿军对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及其指挥的韩国国军突然发起的进攻战役,此次共歼敌15000多人,并且此战挫败了“联合国军”企图在感恩节(11月23日)前占领全朝鲜的计划,初步稳定了朝鲜战局。这是彭老总与麦克阿瑟的第一个较量回合,以彭老总全胜。
人说“吃一堑长一智”,但是高傲的麦克阿瑟并没有将这一场失败认真对待,而中国志愿军,在彭老总的指挥下,取得第一阶段胜利之后,又很快的隐藏在大山之中。彭老总面麦克阿瑟的轻狂,在于1950年11月7日至12月24日,在朝鲜人民军配合下,将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及其指挥的韩国国军诱至预定战场后,西线六个军主力在清川江地区,东线3个军师在长津湖地区发起反击共歼敌36000多人,并且扭转朝鲜战局。这是彭老总与麦克阿瑟的第二个较量回合,以彭老总全胜。
经过两次失败的麦克阿瑟也开始变得狂躁,而中国志愿军为打破美国政府“先停火,后谈判”,争取喘息时间,卷土重来的阴谋,志愿军集中6个军,在人民军3个军团协同下,对依托“三八线”既设阵地进行防御的“联合国军”发起全线进攻,将其从“三八线”击退至北纬37°线附近地区,此次战役共歼敌19000多人,并且占领韩国首都汉城。这是彭老总与麦克阿瑟的第三个较量回合,也以彭老总全胜。
志愿军进入汉城之后,中国志愿军陷入了战线拉长的困境,为了制止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及其指挥的韩国国军发动的攻势,争取时间掩护后续兵团到达。1951年2月11日晚,志愿军发起横城反击战,牵制住了砥平里的“联合国军”,计划进攻横城西北的南韩第八师,由此打开缺口,向原州的美军防线进击,志愿军取得胜利,但未能打破“联合国军”主要方向上的进攻。为了以空间换取时间,掩护后续兵团到达,3月14日,中朝人民军队撤出汉城。这是彭老总与麦克阿瑟的第四个较量回合,彭老总有受到后勤物资的保障,未能取得全胜,但是麦克阿瑟很快就取得了全败。
麦克阿瑟在被彭老总指挥的志愿军打击下,缺乏统一朝鲜半岛有效手段,而李奇微出任第八集团军司令并开始扭转战局后,麦克阿瑟越来越令美国军政当局不满。1951年4月11日,杜鲁门以“未能全力支持美国和联合国的政策”为借口撤了他的职。
彭老总与麦克阿瑟之间名将与名将的较量,最终以麦克阿瑟的离职结束,纵观两人的较量,彭老总三胜一平,而麦克阿瑟四站皆败,谁高谁低就不用说了。
↳╠历史上,名将和名将之间的对决,最为经典的是哪一场战役?
在第一次长沙会战爆发之前,薛岳打赢了万家岭战役,而冈村宁次最终攻陷了武汉,两人堪称当时中日双方各自的主力战将。实际上《长沙保卫战》反映历史最为真实的,也就是第一次长沙会战,两个名将打成了平手,确实是抗战时期的经典战役。
纠正军事爱好者一个误区,在1944年之前,日寇第11军从来没有过攻占并且长期占领长沙城的战役目标,第11军的任务和兵力都不允许它继续扩大占领区。“中国派遣军”必须保持这个兵团一定的机动性,寻歼第五和第九战区的“重庆军”主力,以便在军事上继续对国民政府施压。
冈村宁次则认为不占领长沙在战略上收获不大,派遣军总参谋长板垣解释说,他没有富余的兵力去长时间维护岳阳到长沙的补给线,命令冈村仍以摧毁九战区主力为目的。但是在机动作战中顺势占领长沙并破坏之,确是第11军历任司令官所追求的。
而长沙作为西南大后方的门户和第九战区司令部所在地,又成为战略相持阶段的成败标志,从第一兵团总司令擢升战区司令长官的薛岳,始终要面临一个两难的决择:那就是既要守住长沙,又不能在作战中过多消耗野战主力 ,否则就有违长期抗战的指导思想。
第九战区集中着最能打的一批部队,如果都拼光了,蒋介石就失去了和日本人继续周旋的本钱。《长沙保卫战》的开篇,蒋介石要求薛岳放弃长沙转进衡阳,那是真的,骂薛岳“拿我的家底去拼”也是真的。
为了劝说薛岳南撤并依托衡山组织防御,白崇禧和陈诚专程飞往长沙传达军委会命令是真的,薛岳抗命坚持不弃城也是真的。当然,敢摔蒋介石电话倒是假的,那他这个战区司令长官就不用干了,陈诚也保不了他。
1939年9月23日,武汉会战后休整一段的第11军终于动手了,冈村宁次兵分两路钳击长沙周围的九战区部队。一路从赣北西进,第106师团不到20000人担负牵制作战任务;一路从湘北南下,包括中路第6师团、奈良晃支队,左路第33师团,同时以右路上村支队经鄱阳湖登陆营田实施偷袭。
冈村老鬼子的战役部署还是很完善的,不过薛岳此战也很清醒,决心先击破赣北之敌,再全力对付湘北之敌。结果罗卓英、卢汉、王陵基三个集团军居然没能兜住第106师团,无奈之下,薛岳祭出杀手锏,第74军驰援赣北再战106师团(电视剧里换成了第10军)。
抗日铁军名不虚传,很快把中井第106师团按在地上摩擦,鬼子也很强悍,主力还是拼死突围了,赣北告捷。而湘北第33师团和上村支队被川军分别堵击,于是中路第6师团和奈良支队成为了一支孤军,前线总指挥关麟征则摆开六个军与之激战 ,从赣北腾出手来的薛岳也开始调兵北上。
战至10月1日,中国军队虽伤亡亦重,但冈村宁次情知夹击战术已经破产,湘北中路50000人马随时有被切断包围之风险,且粮弹两缺,遂下令返转,在第九战区各部队的追击下(虚张声势了,中方也精疲力尽),日军各部纷纷退至新墙河以北出发阵地,第一次长沙会战落幕。
从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从张学良到蒋介石,之前都或多或少有些“恐日症”。虽然不需要过于抬高薛岳的军事能力,但是“老虎仔”敢打敢为富有主动性的指挥风格,应该说,还是可圈可点的。
☑▵历史上,名将和名将之间的对决,最为经典的是哪一场战役?
淮海战役前后,国共双方的计划和前后的应变中,解放军方面是粟裕指挥,国军方面则是杜聿明在实际上指挥。虽然名义上的徐州剿总总司令是刘峙,但其实国军上下都清楚,真正负责指挥作战的并不是刘峙,而是杜聿明。国军上下对所谓徐蚌会战寄予希望的,也都在杜聿明身上,而不在刘峙身上。
杜聿明当时43岁,比粟裕大两岁,出身于黄埔军校第一期,是所谓的天子门生中的佼佼者,从黄埔军校毕业后,几乎无役不从,到抗战结束后,更是担任东北保安司令长官,率国军争夺东北。进入东北的初期,连战皆捷,迫使解放军只能放弃铁路干线沿线的大城市,转向农村地区发展。
济南战役后,国军在华东的局面急转直下,被迫收缩兵力,沿陇海路一字排开。在杜聿明的主持下,制定了徐蚌会战计划,准备集中邱清泉兵团,黄百韬兵团,李弥兵团,孙元良兵团等能够抽调出来的主力机动兵团,向北反攻,夺回济南,恢复山东。但部队调动刚开始,解放军发动辽沈战役,国军一败涂地,几十万大军灰飞烟灭,杜聿明被抽调去东北指挥撤退,徐州地区的国军就没人管了。
就在杜聿明在东北期间,国军统帅部终于下定决心,继续收缩兵力,依托徐州,与解放军进行战略决战。当时粟裕与中央尚在继续沟通下一步的作战计划,虽然已经大体形成了淮海战役的作战计划,但是细节方面还在商讨,只形成了第一步先打黄百韬兵团的方案,后续的作战计划并未完全确定下来。
国军开始撤退的时候,黄百韬兵团落在了后面,成为国军在陇海路沿线上一字排开的长蛇阵的一头,而在国军开始撤退后,黄百韬兵团在最后,成了孤立突出的局面,于是华野马上开始追击,率先按照预定计划将黄百韬兵团追上包围起来了,并开始歼灭。此时华东战场的国军无人指挥,只能由顾祝同临时亲自指挥。
等到杜聿明在东北战场的撤退任务完成的时候,路过北平与傅作义一起吃饭,才从傅作义那里得知了黄百韬兵团西进被歼灭的消息,等到他回到南京,已经是一片失败的气氛,原来的反攻计划已经无从实施,主要任务已经变成了如何将徐州的邱清泉兵团,孙元良兵团和李弥兵团三个兵团撤出来,救援黄维兵团。
国军最高统帅部坚持认为必须救援黄维兵团,但杜聿明认为要救援,只能先把徐州的三个兵团撤出来,拉回到蚌埠地区后,再依托淮河向北进攻,这样可进可退,可以立于不败之地。也就是说,杜聿明的意思是要找把徐州的三个兵团拉出来,脱离危险,然后再谈救援黄维德问题。
当时解放军已经攻占了宿县,切断了津浦路徐蚌段,杜聿明只能绕路,将三个兵团撤离徐州后,沿萧县,永城,涡阳,蒙城路线撤退到阜阳,再向东转到蚌埠地区,再向北进攻,以解救黄维兵团。按照杜聿明的计划,如果顺利,应该在七天之内可以完成撤退,在此期间,黄维兵团只需要就地坚守待援就可以了。
但这就要求,第一,黄维兵团必须能够独立支持中野个华野两个野战军的全力进攻一星期以上时间,牵制住解放军主力,为杜聿明集团撤退争取时间。第二,杜聿明集团的撤退不能出问题,必须尽快完成撤退任务,否则黄维兵团得压力太大,就有全军覆没得危险。但是,按照国军的习惯,这实际上就是要以牺牲黄维兵团为代价,来为杜聿明集团撤退争取时间,解救黄维兵团只不过是一句空话。
事实上,这两个条件都是不可能实现的。如果粟裕置杜聿明集团于不顾,集中华野和中野领个野战军的全部兵力五十多万人进攻,黄维兵团的十二万人是不可能支持一星期以上的。另一方面,杜聿明集团的撤退实际上也不可能那么顺利,一星期就沿着他计划的路线撤退到蚌埠。尤其是三十万人的大兵团行动,杜聿明计划七天撤到阜阳,所以只携带了七天的阜阳,并且明确说到阜阳之前不补给,这就高估了国军的大兵团运动能力。
结果开始撤退之后,实际上,撤退只走了两天,部队就乱了,只能停下来,走不动了。本该在后面的跑到前面去了,本该在前面的停下来不走了,孙元良兵团也联系不上了。邱清泉兵团安排的掩护撤退的四十五师被解放军追上,打起来了,其他人都要求四十五师自己突围,但邱清泉坚持派部队回去接应,整个部队就完全乱了。因此,到陈官庄、青龙集一带后,杜聿明只能同意部队暂时停下来休整,主要就是要整理一下,把建制重新理顺。
打顺风仗的时候,一拥而上攻击,这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并不算太难,难的就是这种在不利局面之下撤退的时候,能否做到有组织、有秩序的转移和撤退,而不是把撤退变成溃退,也就是完全失去组织领导,建制完全被打乱,官找不到兵,并找不到官。这种例子国军战史上不胜枚举,从淞沪战场撤退的时候,原本也是想有组织的撤退到第二线国防工事阵地的,但因为没有组织好,几十万大军就在几条路上拥挤,部队就完全乱了,建制没了,重武器丢了,乃至自相践踏,把一部分士兵挤到河里淹死。这种场面南京保卫战撤退的时候又出现了一次。
杜聿明的大兵团作战指挥能力,在国军黄埔系将领中已经是数一数二了,而且他制定的撤退计划不能说太低劣,但在实施起来的时候,却乱七八糟,一地鸡毛。李弥兵团本来是后卫部队,结果反而跑到前卫部队邱清泉兵团前面去了,孙元良兵团更是关掉了电台,拒绝接收杜聿明发来的电报。也就是说,这时候的国军已经士气非常低落,高级将领已经无心恋战,只想逃走。
反观解放军这边,在追击的时候,可以不顾疲劳,不顾减员,谁先追上了就直接开始攻击,完全不顾对手兵力比自己多多少。相比之下,国军此时只要听到解放军攻击的枪炮声就只想逃跑,完全成了惊弓之鸟,而解放军则士气高涨,信心百倍。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状态,国军的失败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