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离世时是否可以不穿寿衣,穿平时衣裤?
┋▃人离世时是否可以不穿寿衣,穿平时衣裤?
我是临终关怀义工,专给亡者沐浴更衣,不建议穿寿衣,寿衣质量差,跟塑料纸一样的水,而且贵,配套的铺盖枕头更是坑,说实话,对不起亡者。
可以买活人穿的唐装,1.2的小床铺盖,枕头就买童枕就好,西装也是可以的,别弄套头衫就行。其实老人穿中山装最庄严,告别仪式上儿童瞻仰也不用避晦,唐装太那个了。
生前爱穿的也是可以的,保证合身,省的钱去放生做功德都行,记得自然规律是惜福,奢侈无用。
✖▓人离世时是否可以不穿寿衣,穿平时衣裤?
我是一名殡葬从业者,我想在这里说一下我的看法,我认为人走后穿寿衣只是一个传统习俗,不论逝者衣服是不是纯棉的,都不影响逝者骨灰,所谓的化纤面料影响骨灰都是干殡葬的编出来忽悠家属的,大家口口相传,人云亦云,慢慢也就成了一个不靠谱但又无法验证的说法。
在这里就不再赘述衣服面料问题,因为这不是人走后穿不穿寿衣主要的原因,人走后穿寿衣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第一,人走后穿寿衣表达的是我们认祖归宗的态度,人们希望到了另一个世界能和祖宗先人从服饰上保持一致,这是对祖宗先人最起码的尊重。
第二,寿衣本身被赋予了美好的寓意,人们认为能让逝者最后一程穿上寿衣,说明逝者人生比较圆满,一般高寿的老人走了以后是必穿寿衣的,穿寿衣从某种意义来说就是寿终正寝的表达。
当然也有很多不能穿寿衣的情况,比如逝者比较年轻,五十岁之前的男逝者是不建议穿寿衣的,他们更适合西装和中山装。年轻的女逝者一般也都不穿寿衣,他们一般都穿生前的衣服。
┊╈人离世时是否可以不穿寿衣,穿平时衣裤?
父亲于2021年11月11日离世,父亲下葬,按照我的要求是穿着一身中山装火化的,我不喜欢那种穿着类似清朝衣服的寿衣,我一见到那种寿衣,就感到浑身不舒服,特意跑了几个镇才买到适合的中山装衣服,当然价格也不菲,杂七杂八加起来1000块。
为什么我提倡父亲穿着简单大方的中山装服装呢,因为这些年我看了太多,穿着那种老式寿衣下葬的,中间这种衣服出现了很多问题,比较可笑的一件事情是,有人穿着那种衣服,竟然在搬运的过程当中,衣服“噗嗤”一声破裂了,把隐私部位给暴露了,在场的人好不尴尬。所以我不喜欢看穿那种衣服。
父亲一辈子天生吃素,不沾荤腥,简朴惯了,穿那些杂七杂八的寿衣,我认为也不符合他的理念。
1、我的父亲天生艰苦朴素,对待自己只要能吃饱饭就行,只要有穿的就行,对待家庭他却是百般付出,特别是在他年轻的时候,由于爷爷去世比较早,他就是家庭的顶梁柱。
当时19岁的时候,我的爷爷就去世了,父亲19岁就开始务农,他是高小毕业,高小毕业,也就是我们现在的小学毕业,那个时候小学毕业也不得了,很多人还不识字,所以父亲就成了文化人。
然后他就做起了我们大队的指导员,具体指导员是个什么样的职位,我也没没有明确看到它的职责内容是什么,根据父亲的描述:就是管一个大队的共青团员,学习组织等等。
父亲一直是一个积极向上的人,他在20岁的时候就加入了共产党,成为一个共产党的党员,做什么事都是身先士卒,先干完了再指导别人干。
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父亲好像一辈子践行了这句话。想一想,能把这句话作为人生座右铭的,肯定是能吃苦的、能战斗的。肯定也是勤俭节约的。
父亲生前就跟我说,以后到他那时候他就要简简单单地走,不要搞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既浪费钱又浪费了精力、体力;人到世间走一遭,简简单单的来,简简单单的走。
所以说,依照他的思想理念和他一生的做法,我觉得穿寿衣的时候,也就是像教员那样,穿一身中山装,利利火火地走,看着精神、有气派。
依照这种想法,所以我就特意找了有中山装服饰的那种寿衣店,如果没有的话我就多跑几家店,幸亏在那家店里我已经找到了,父亲穿在身上看着挺气派,挺干净,质量也好。
为什么呢?因为这个寿衣我穿在身上一件一件的穿上,然后再脱下去,我就一个一个试过,父亲的身板跟我差不多,都是将近1米8的身高,所以我试着穿着合适的父亲穿在身上肯定也合身。
2、给离开的人穿寿衣时,在我们老家是有一套程序和规范的,必须按照这个规范和程序做,如果不按照这个规范和程序做的话,是要受村里的人笑话的。
因为这个程序和规矩都是我们那很长一段时间留下来的规矩,是一套丧葬的流程,农村人特别讲究这个,我想:既然几百年都传下来了,既然讲究,肯定有它讲究的道理,能流传下来,肯定也有流传下来的原因,所以不论从哪个角度来说,我们都要遵守。
首先,第1步是从寿衣店拿来所买的衣服,这些衣服有贴身的那种唐装式的布扣衣服一个一个扣起来,然后还有衬衣,夹衣,棉衣,新鞋,袜子,帽子,布腰带。
把这件衣服我一个一个的穿到身上,然后由家里的女性长者用针把这衣服从最里面的内衣到外面的棉袄,大风衣,用线从里到外,所有的衣服从内衣到外套,用一个绳捆起来放在一边,然后就往人身上穿。
这是由家中的长子才有资格穿这个,因为我是父亲唯一的儿子,所以只有我来穿这个衣服跟他试着合适不合适,我给父亲特意挑的是中山装,看着简洁、大气。
我是特意到寿衣店挑的中山装,那你说穿别的平常衣服合不合适呢?其实我认为也是合适的,只要干净、简洁、大方就行。
父亲穿着中山装之后,然后还带了帽子穿着不拖欠,父亲的个子太大,好像放到水晶棺的那一刻,他的脚就搭在了水晶棺的底部,几乎放不下去。
父亲穿上中山装的那一刻,我觉得也蛮符合他的心意,也符合我的心意,不像之前他们穿的像清朝人穿的那些寿衣,看着还令人不爽。
之前我曾听到一个大伯给我讲过一件事情。他们村有一户人家,当时那个病人病的也挺重,在他们县医院的重症监护室,住了两天就要往家拉。
本来是我想往家拉的,可是还没出重症监护室的大门,然后人就断气了。所以就只好在医院的太平间里给他换上了寿衣。
这个人呢是又高又胖,听说家属给患者寿衣质量也不好,刚穿到身上还没走两步,噗嗤一声,然后寿衣就拉开了,人隐私部位露在外面,让人好不尴尬,十几个人围在一起看着都不好意思。
所以从那之后我就特不喜欢那种质量差的,看着服装样式跟清朝服装的寿衣,我就觉得简洁大方的中山装,质量好一点的中山装比那好多了。
就题主提出的问题,人在离开时不穿寿衣穿平常的衣服到底合不合适呢?我认为也是合适的,但是也有一些条件在里面。
第一、根据道法自然的观念。人赤条条料从宇宙当中来,又赤条条的回到宇宙当中去。从这个理念出发,当然是越简单越好,越简洁越好,来去不带走一片云彩,才是我们人生最终的归宿。
想一想,其实我们人离开了世界的那一刻起,最终是魂归于大地,身体归于大地,一切又回到宇宙当中去,有什么可讲的?本来就是回归,当然越简单越好。
第二、如果穿平常的衣服好吗?当然好,但是一定要简洁、大方、干净。我觉得简洁、大方、干净,这是最起码的要求,不光是对生者的尊重,也是对死者的尊重。
试想一个人离开这个世界,也是需要体面的离开,如果邋里拉遢,脏兮兮的衣服穿在身上对谁来说,都是一种不好的感觉,人本来就是一个讲究仪式感的动物。
第三、如果si者生前有意愿,我们最好还是按照si者的意愿来处理这件事情。人到这个时候,最好按照他的意愿来处理这件事情,这样对谁都好,对他也是个交代。
记得在我小时候,我叫二爷的在他65岁的时候,他就把他的棺材给做好了,然后把他的棺材放在院子里,我们小孩当时看着感觉还挺害怕。当然他的寿衣,老伴也给他做好了,直面生死,尊重生者意愿,才是对他最好的尊重。
人本来就从一无所有当中来到这个世界上,经历了一场人生的洗礼,什么都不带走,到离开这个世界上,来去一场,心灵自由,身体自由,灵魂自由。
简洁、大方、简单、回归,所以穿不穿平常的衣服都无关紧要,当魂归大地的时候,心灵安宁才是最重要的。
▃╠人离世时是否可以不穿寿衣,穿平时衣裤?
几年前在殡仪馆发生了一件让人生气的事情:家属必须购买殡仪馆298元一套的寿衣,否则就不给火化。
人死后能否穿正常衣裤下葬?这个我最有发言权,当年老公奶奶在殡仪馆火化时,殡仪馆工作人员表示:穿自己衣裤的,一律不能火化。
几年前老公奶奶在医院去世,去世后公婆直接把奶奶的遗体送去了当地殡仪馆。殡仪馆司仪告诉我们3天后给奶奶举办火葬,并给我们了一张“清单”,让我们按照“清单”上写的内容购买葬礼需要的东西,其中寿衣司仪着重标注了一下,让我们去寿材店里购买,并嘱咐不要买“带毛的”材质。
本来公婆准备在寿材店看中了一套128元的寿衣五件套,但是老公姑妈们觉得样式太难看,非要给婆奶奶穿上生前买的貂皮大衣。
姑妈们说这件貂皮大衣婆奶奶生前没来得及穿一次,现在人突然没了,这衣服放着也没人穿,干脆直接让婆奶奶穿着火化,让貂皮大衣随着老人遗体一起“离去”,免得活着的人看着衣服睹物思人。
公婆拗不过姑妈们的要求,只能让婆奶奶穿着貂皮大衣火化。哪知道火化时,司仪和火化工一看到婆奶奶身上的衣服后神色大变,火化工皱着眉头对我们说:“死者不能穿自己衣服火化,你们赶紧把遗体身上的衣服脱下来,换成寿衣,不然火化不了。”
司仪也有些生气的责备公婆,为何没有按照“清单”上的要求来准备,同时也跟我们说,殡仪馆有要求:遗体要穿戴好寿衣后才能进行火化,否则无法进行。如果我们家属没有给准备寿衣,殡仪馆的寿材店里有卖的,298一套。
听到这么贵的价格,我们也特别气愤,几位姑妈更是愤怒的与殡仪馆工作人员理论,觉得这个规定太过分了,肯定是殡仪馆想要“赚死人钱”。最终我们怕耽误婆奶奶火化时间,只能按照殡仪馆的要求脱去貂皮大衣,花了298元买了一套寿衣寿裤给婆奶奶换上。
事后,火化工对我们解释了:为什么火化时不允许婆奶奶穿貂皮大衣火化?
1、貂皮大衣虽然是婆奶奶生前的衣物,但毕竟也是花了几万元购买的,如果直接跟着遗体一起火化,难免有些浪费资源,如果想要烧毁逝者生前的衣物,可以等遗体火化后祭拜时单独操作。
2、在殡葬的民俗中有规定寿衣的材质以棉、绢材料为主,一般不用皮毛和绸缎。因为在民间有种说法是:如果给逝者穿着皮毛或者绸缎的衣物下葬,怕来生变成兽类和断子绝孙,而多用绢棉做成的衣物,取“眷恋”、“缅怀”之意。婆奶奶的貂皮大衣的材质正好是皮毛类的,这样不合乎规矩。
3、一般人去世后都会立刻给穿上寿衣寿裤,这也是怕遗体僵硬后不方便穿戴。穿戴好寿衣后遗体还需要停灵3天才能下葬,这三天如果遗体腐烂,棉质的寿衣寿裤正好起到一个“吸水”、“防臭”的作用,火化时连带着遗体一起烧了。但如果是貂皮大衣,吸水性比正常寿衣要差。
4、殡仪馆要求逝者换上正规的寿衣寿裤,也是为了能方便火化。因为寿衣寿裤一般没有什么装饰品,正常衣物上可能会有一些像纽扣、拉链、铆钉的金属装饰品,这些装饰品在火化炉里火化时不容易烧毁,可能还会影响遗体的火化。比如婆奶奶的貂皮大衣上有一颗特别大的水钻,还有一些金属纽扣,这些装饰品根本火化不了,可能还会带来爆炸隐患。
人离世时是否可以不穿寿衣,穿平时衣裤?
每个地方的殡葬风俗习惯不同,但是从古至今人去世后都是需要穿戴寿衣下葬的,很少有穿自己平时衣裤下葬或火化。
特别是在农村地区,有些老人对于死亡看的比较淡,他们生前会让子女为自己准备寿衣、棺材之类的丧葬用品,也会在弥留之际赶紧嘱咐家人给自己换上干净的寿衣寿裤。但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很多年轻人认为死前穿寿衣不仅对老人不敬,也是不吉利的事情,因此对死前穿寿衣比较抵触,在老人去世后也是直接给换上老人生前喜爱的衣物。
但是在很多地方还是保留着穿寿衣寿裤下葬的习俗和规定,甚至一些殡仪馆也有规定必须给逝者穿上寿衣后才能进行火化,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这是一种殡葬的传统习俗。
寿衣是人去世后,其子孙后代给他准备的衣物,从古至今民间人们认为:人死后也必须穿戴整齐,体体面面的去“后世生活”,不能裸着身体,这是对逝者的一种尊重。因此这种传统的殡葬习俗也一直流传至今。
2、是对于死者的一种尊重。
无论是穿寿衣还是穿正常的衣服,都是活着的人对逝者的一种尊重。人去世后都需要停灵三天供亲朋好友前来悼念,而火化前也需要进行最后的仪容瞻仰。如果这个时候逝者什么衣服也没穿或衣不蔽体,亲朋好友看到肯定是不体面,也是对死者的不尊重。而且寿衣一般花色比较鲜艳,有的寿衣样式也比较奢华,给逝者穿上这些漂亮、干净的寿衣寿裤,也能体现出儿女的孝顺。
3、为了加快遗体的火化速度。
上文中也介绍了,寿衣寿裤的材质大多数都是有纯棉,天蚕丝,针织,绢丝,纤维等,这类的衣服吸水性比较好,如果有尸液不慎流出,也能快速吸掉,以免尴尬。除此之外,这种材质的寿衣遇到火就能快速燃烧,在火化时能够加快遗体的火化速度。如果是普通的衣裤火化,衣裤的材质如果是皮毛或者绸缎的,这种在殡葬方面来说不太“吉利”,而且也不容易火化,要是正常衣裤上有金属装饰品,在火化时也容易毁坏遗体。
在民间,给去世的人穿寿衣有什么讲究?
在殡葬文化中,人去世后不能胡乱穿戴寿衣,要是花色和样式穿错了轻则引来亲朋好友的“嘲笑”,重则不吉利。那么,给去世的人穿寿衣有什么讲究呢?
1、寿衣的数量也不能随便,通常是上衣五件,裤装三件,都是单数。现在市面上售卖的寿衣一般都是五件套,包括大袍、棉衣、棉裤、衬衣、衬裤。寿衣不建议穿太多,如果穿的太多,有的棺木太小、太窄、死者穿戴太厚很难躺进去,进而影响火化或者土葬。
2、寿衣一般都是选择鲜艳的颜色,古代时候大多数以红色为主,寓意着子孙后代“红红火火”,特别是寿衣里面的衬衣和衬裤都是大红色为主。
3、如果是50岁之前去世的人,寿衣数量不能超过3件,如果是70岁以上的去世老人,寿衣可以多穿几件,这代表着多福多寿,但也不要太厚,以免影响下葬。
4、一般如果死者为男性,则由儿子女儿为其穿寿衣,如果死者为女性,则由女儿儿媳为其穿寿衣。如果没有儿女的人,则由旁支晚辈亲属来穿戴,比如侄子、侄女、外甥、外甥女。
5、寿衣无论是内衣还是外衣,都不能使用纽扣,要用成条的布带,用带子代替纽扣,民间认为这样可以带来儿子,以期待后继有人。
6、同时寿衣的衣袖一定要长,不能太短。在给老人穿寿衣时,袖子要遮住死者的手,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衣不露手”。
结语。
老人过世穿寿衣是我国的一种传统习俗,虽然现在很多年轻人已经不太注重这一方面的习俗和讲究,但无论是穿寿衣下葬还是穿正常衣物,都是希望死者能够体体面面的离开,给予死者最后的尊重。
同时如果家中有老人即将去世,建议提前给准备好寿衣或下葬时要穿的衣裤,最好是提前穿好,以免遗体僵硬后不方便穿戴。
➛=人离世时是否可以不穿寿衣,穿平时衣裤?
老人去世,穿衣服千万别太随便,尤其是现在的年轻人,认为自己的亲人去世给他穿平时的衣裤看起来更加体面,却不知道这么做是非常不对的。
我的外公92岁正常寿终,这辈子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大家对他也是非常的孝顺,每个儿子都显得通情达理,而且大儿子在机关单位,二儿子是工程师,三儿子也就是最小的儿子,在家里承包土地搞种植,三个儿子在收入上都不差,每个人对老人也是非常的关爱,让老人吃好喝好,过好每一天,偏偏在老人最后去世这事上,三兄弟起了冲突,也让老人最后得不到安详的离开。
我们是客家人,客家人传统的做法是,老人去世后就需要按照客家人的传统去做,要求老人在去世之前的一个小时甚至前一天就给他穿上衣服,或者在老人去世后立马给老人穿上。
当时,外公去世的那天,大儿子因为出差,没想到自己的父亲会去世这么快,所以一时间来不及赶回来,而二儿子正好也在外地赶工程,需要至少四五个小时才能赶回家。
当时老人家去世的时候,身边就只有老三,也就是最小的儿子在身边。因为小儿子一直都在父亲的身边伺候着,对村里的客家传统文化影响还是比较深的。
当时,外公是中午去世的,去世的上午老三就给大哥和二哥通了电话,告知他们父亲当前的现状不是很好,预测父亲可能就在这一两个小时就会去世,像大哥们征求是否需要给父亲穿上寿衣。大哥向二弟了解了父亲的情况,觉得父亲能吃能喝,只是行动不便应该能多活几天,不同意二弟给父亲提前穿上寿衣。
而且二哥更是认为,即便父亲真的快不行了,也不应该给他穿上寿衣,觉得现在社会根本没必要穿上那种黯淡无光的寿衣,他希望父亲能够体面的穿上自己的衣服离开。
这就造成了三个人三个想法,可老人在我们村里去世,正常都是需要按照我们传统的要求去做,否则村里村外的人就会有话说,而且不这么做,就会导致全村的人对他家不满,认为村里的风俗被他家破坏了,对整个村的百姓都不利。
老三面对这个事情也是非常的矛盾,自己在村里承包土地,全部都是村里人的,如果伤及了村里人,村里人将不再愿意把土地借给他用,这也就造成了无地可种,而且要是不给父亲穿上寿衣,也是对父亲的不敬。
在我们客家人传统里,老人去世的寿衣并不是去世前几天临时买的,而是在老人年轻的时候,找了看运师傅专门看了一个卍道,“卍道”在我们村里人的理解就是,人一辈子只会有一两个时间节点是适合一个人为他自己准备寿衣的时间,必须在这个时间点,抓紧定制衣服,然后在算好的良辰吉日里,请村里的各个念佛老人在那一天来到家里为新人操念。
目的就是为新人的寿衣操念一点佛气,为老人去世的时候,能够穿上这个寿衣驾鹤西去,安详地离开。
一般在我们村里,只有一种人被要求不得穿上寿衣,那就是这个人在村里作恶多端,死有余辜,那就会被强制不得穿上寿衣,否则会被赶出农村。
其余正常寿终,或者病逝的老人,都应该穿上年轻的时候请了念佛老人们操念的衣服,而且年轻的时候,要是自己私自买的寿衣,没有见过念佛老人操念的,也是不得随意在老人去世后给他穿上。
这也是我们这里的规定,已经在我们村里祖祖辈辈人手里一路传到现在,原本外公的去世可以不需要这么做,因为外公是七八十年前外地人入赘到我们村里,和我的外婆结婚生了我的舅舅和我的妈妈,我妈也因为是那个时候命苦,和别人家换了女儿嫁给自己家的儿子才有了我的爸爸。
因为外公入赘后上了我们的族谱,所以就必须按照我们村里人的要求去做。如果按照我们村里的传统做法那就是必须给老人家穿上衣服。
就因为这事,三兄弟出现了很大的矛盾。
当时,外公去世的时候,老二和老大都不在身边,而我们传统的客家人的做法是,必须在老人即将去世或者刚去世的时候,立马为老人穿上寿衣。而且在穿上寿衣之前还必须先给老人洗澡,洗澡还必须是女儿为父亲清洗,不得由儿子清洗。
所以当时我妈妈就去给外公洗了澡,穿衣服的时候,也是我的妈妈和三舅一起穿上的。其实这件事原本可以很顺利地过去,因为我们村里,一旦有老人去世,就需要立马通知村里,村里的人知道后就会闻讯赶来,看望老人。
当时,我妈妈和三舅给外公穿上衣服后,村里人都在现场看到了外公穿了他们特制的寿衣离开的,村里人也没有什么话说,毕竟都是按照村规来办丧事的。
村里人退场后,大舅和二舅也回来了,两个大儿子来到父亲面前后,看到了父亲穿的寿衣非常不吉利,觉得父亲应该是光彩的离开,不应该按照传统的做法。
于是两个大儿子当场就给父亲脱下了衣服,要求给老人穿上生前他喜欢的衣服离开。
三舅和妈妈当时看到他们的做法后,极力阻止,觉得衣服都已经穿上,老人已经安详地躺着,就不应该再次去惊动老人,这样是非常不吉利的,对后代也是非常不吉利的。
这样就导致,三舅和大舅二舅当场就闹翻了,一顿争吵后,引起了村里人的注意,村里人也纷纷来到了老人面前,有善意劝阻的,也有极力反对的,甚至有人直接口出狂言,警告年轻人,如果不按照客家人的传统做法做的,到时候村里人不再接纳他们,并将他们从族谱中删除。
作为三舅考虑的肯定更多,也对客家传统文化更了解,三舅一个是考虑到自己的生存问题,如果不按照村里规定做,以后也别想在村里承包土地赚钱,另一个是客家人一向都是这么做,认为只有这么做才是最吉利,并且外公去世的时候,并没有要求儿子不能给他穿上寿衣离开,这也说明外公并不知道自己去世后会出现儿子不让他穿寿衣的情况。
在三个人的争吵中,三舅拗不过大舅和二舅,最后大舅和二舅执意把外公的衣服给换了。这也导致全村人非常的生气,觉得破坏了村里的俗气,对村里人非常的不利。
就在当天,村里人便拿出了族谱将外公一家族的人全部删除,并且要求他们立马离开这个村庄。
当天,外公出殡的时候,并没有村里人为外公送葬,整个送葬队伍就几个人,并没有别人家的老人送葬的场景,长长的队伍,锣鼓喧天。外公那天出殡的时候,就是舅舅几个人和几个至亲来过。
因为我们也在他们村,妈妈也是同一个家族,只是当初和另一家互换了女儿,并没有出嫁的做法,所以也被村里人划入了同村同谱的行列里。
在操办完老人去世的事情后,三舅被全村人要求把良田归还,而我家被要求处理完丧事的第二天搬离村子。
这也就导致我很小就跟随父母来到了城里,舅舅们也因为那一次的矛盾,导致三舅和大舅二舅不再有来往。
不来往的原因是,三舅觉得大舅和二舅太自私了,只为自己好,导致他失去收入,不能再靠种植赚钱。
说来也很巧,也应验了村里人说的话,当时村里人说,要是随意破坏村规,不仅对老人不利,也会给后代带来不利。
在外公去世的第三年,大舅因为事业上不利,被别人挤下台,而二舅也因为在赶工程的时候,被机器撞倒,导致多处骨折,留下后遗症。
也许大舅和二舅纯属巧合,只是这事在村里传开后,成了村里人口耳相传的佳话,也使得他们对此事更加尊重,对老人去世穿寿衣还是穿平常衣服更加讲究。
也因为有了外公这件事的先例,从我们离开村子后,几十年过去了,村里再也没有人出现不愿意给老人穿寿衣的做法,更没有人随意破坏我们村规。
尤其是村里的年轻人,他们其实心里很有想法,就像我认识的几个同村人,平时在一起聊天的时候,偶尔也会听到他们的想法,认为现在都已经是21世纪,年轻人更应该顺应时代的潮流,按照现代人的做法,为老人去世从简操办,也不需要那么麻烦为老人特意制定衣服,而且这个衣服非常普通,价格却非常贵,一套衣服,包括鞋子帽子,需要1500多元,没有一点色调,犹如电影里老婆婆的破烂衣服。
在年轻人看来,老人活着一辈子不容易,更应该风风光光地离开。
村里的年轻人话是这么说,可是没有一个人敢像我们家族里的人那样做,大家都担心被赶出村子。
其实,我们至今还是很怀念村子里的生活,我们村在山旮旯里,环境优美,地理位置也非常好,就是已经没有脸再回到村里,村里人也不会在接纳我们。
结束语
幼小的我,当时并没有觉得大舅三舅他们的做法不好,也不懂对传统做法有更深的感悟。随着年龄的增长,如今,觉得人总是活在当下社会,有些传统能够被一直延续至今,那就说明有其存在的意义,如果没有价值的文化,那就应该会随着时间的变迁,被世人淘汰。
恰恰这几十年过去了,我依然想起外公当时的传统,现在我的村里依然还在延续,也是老人都愿意做的,那么就应该尊重当下的传统,让老人安详的离开,虽然不存在所谓的迷信,但是至少是对逝者的一种尊重。
年轻人有自己的想法没错,但也不能太超乎年轻人的想法,该尊重的还得尊重,该摒弃的就得摒弃,不能太任性,也不能太顺从,做到适可而止。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