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苏身边有蒙恬,还有三十万的秦军,为何仅凭圣旨就自杀了?
↛┬扶苏身边有蒙恬,还有三十万的秦军,为何仅凭圣旨就自杀了?
这个事其实非常简单,远远没有大家想的那么复杂。
类似的问题还有希特勒叫隆美尔自杀,他为什么不反抗,玄武门之变,李建成的手下为什么不来救,光绪为啥不刺杀慈禧......答案是一样:人,比你想象的要脆弱的多。我朝承平日久,大家没有经历刀兵荼炭,再加上键盘在手,都觉得自己很牛。实际上我们远远没有想象中那么强,每一个人,只要你是人,你没多强。不论你是普通老百姓还是帝王将相。
人很脆弱,处理起来,非常容易。
就像扶苏、蒙恬,想处理他们,派一个使者,带两个副手,再加上十几个身强力壮,有杀人经验的士兵,直接过去。到达门前,这是传圣旨的钦差,谁敢拦?再说,圣旨说的是啥,谁也不知道,兴许是立扶苏为接班人的呢。
使者这一路,首先没事先通知,消息没泄漏。扶苏、蒙恬这些人压根就不知道自己要倒霉,也就没有事先准备。没提前派人截杀,也没想过要逃跑。使者进城、路过兵营、到府门前,肯定是一路绿灯。
然后使者带着十个八个人进来,也很正常。
而扶苏、蒙恬在府内接待使者,肯定也不能部署重兵。他可能以为是普通公文,甚至是在做美好的期待。他俩接待使者的时候,周围应该也就是几个高级副手。
问题是这几个高级副手也是大秦的官员、臣民,他们也得听圣旨的。
在这样的局面下,使者宣布圣旨,要扶苏、蒙恬自杀,然后十个八个武士一凑上来,这事就办完了。宣布完圣旨,你现在就得死、立马就得死。这时候,扶苏、蒙恬没有半点反抗的机会。使者带着人盯着呢。跑也跑不了,叫人也来不及。而且这是圣旨,国家判决,扶苏、蒙恬身边的武将、官员,也得立即站在使者一边。
这一圈人盯着你,要你立即死,啥招没有。
史书里蒙恬劝扶苏造反的情节,可信度是:零。那是后代文人按照自己的思维猜测的情节。扶苏和蒙恬被使者围着,蒙恬劝扶苏:咱俩造反吧......不可能的。这任务,使者敢先放扶苏、蒙恬离开自己的视线,给他俩逃走甚至造反的机会吗?更不可能。
扶苏、蒙恬是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接待使者,圣旨宣布,要他俩自杀,他俩立即就蒙了。然后在使者的催促、监视之下,当场自杀,或者是帮他们自杀。
扶苏再是公子,蒙恬再会用兵,在这样的局面下,一人身边俩武士,伺候的舒舒服服。跑也跑不了,打也打不过。
他们手下的多少多少军队,根本没用。即便是周围有其他武将,有军队在身边,他们也得听使者的。然后这就是人性问题了:你是蒙恬副将,你又在身边,你帮谁?公子和主将自杀,你立即是这里老大,你接班。你会帮扶苏、蒙恬吗?也不可能。听圣旨的,这是天经地义,对自己又有好处。救扶苏、蒙恬是造反。于公于私,都得是赶紧站队到使者一方。
所以说,人生啊。
扶苏和蒙恬很可能是满心欢喜的去接圣旨,以为自己要接班。结果圣旨宣布要他俩立即自杀。从满怀憧憬直接跌到绝望。而他俩手下的副将,前几分钟还在安心的工作,听从指挥,而且已经这样干了十几年。圣旨一宣布,先是惊讶,随即发现自己上升的通道打开了,自己当主将的机会突然从天上掉下来。
救扶苏、蒙恬是造反,大逆不道。既不合法度也不合伦理。袖手旁观,支持中央的英明决策,反倒是机会大大,还合理合法。扶苏、蒙恬的这些手下怎么可能救他们。
隆美尔自杀也是一样道理。自己在家陪老婆呢,进来俩党卫军,宣布命令,要你立即自杀。门口站俩、屋里站俩,隆美尔也只能老老实实的接受了。纵使你是统领千军万马的元帅在这样的局面下,也是待宰羔羊,只是普通人,非常脆弱,根本没反抗机会:现在、立即、马上,死。你不体面,我们帮你体面。没办法,只能自杀。
李建成、李元吉哥俩一进玄武门,看见李世民和尉迟敬德在前面等着,后面门一关,这也完了。他俩回头想跑,后面李世民射箭,尉迟敬德追杀上来,到人头落地,最长不会超过3分钟。应该在2分钟之内。
扶苏、蒙恬自杀,玄武门之变,这都是历史上的大事,但实际上,时间都非常短,三两分钟,十分八分,就处理完了。隆美尔好一点,给了点时间跟家属告别,但也只有十几分钟。
这些人根本没时间自救,部下知道信的时候,黄花菜都凉了。
光绪被慈禧囚禁,很多人疑惑为啥他不反抗,为啥不刺杀慈禧。这都是不可能的。光绪虽然是皇帝,但也是人,很脆弱。俩身强力壮的宫女,俩太监,把他看的老老实实的。能给你机会接触刀枪剑戟吗?能给你机会接触剪子吗?不可能的。
光绪想反抗慈禧,不会是小说、武侠剧的场面,而是象牙山家庭伦理剧:光绪精神崩溃,拿杯子拿碗砸慈禧,然后被两个太监死死抱住,慈禧坐地上哭,我怎么养活这么个孩子......也就这样了。
在深宫里一住,想接触外界大臣,谋划点什么,根本没这机会。你说你想召某位大臣进来聊聊,还得背着太后,你想干啥,傻子都知道了。你说你想看看奏折,想把某人、某支军队动动,这还是不打自招。直接就得让太监、宫女架走。
现在一样,这次疫情有很多例子,这顿嚣张,这顿狂,那个四平大壮、哈尔滨张松什么的,派出所小板凳一坐,立即痛哭流涕,痛改前非。官员平时牛的不行,双规起来,小屋一关,通讯一断,就什么都招了。
人,是一种很脆弱的动物。尤其是人处理人,经验丰富,非常简单。
↥ℬ扶苏身边有蒙恬,还有三十万的秦军,为何仅凭圣旨就自杀了?
公元前210年,上郡,秦军大营。
一位使者宣读圣旨:扶苏、蒙恬,屯兵十余年,没有什么进展,反而唧唧歪歪,对朕非议!扶苏为子不孝,蒙恬为臣不忠,赐死!
扶苏奉诏,准备自尽,蒙恬劝阻:天子在外,未立太子。我们带30万大军在外,所受的是国重任,怎么能因为一个使者的话就去死呢?难道不怕其中有诈吗?不如先确认一下,确认过了之后,再去死也不迟。
扶苏感叹:父亲要儿子死,还有什么好再确认的?
说完,扶苏自杀了。
扶苏为何连丝毫的抗争都没想过,非要急着自尽呢?
扶苏、蒙恬有可能立刻反抗吗?
扶苏、蒙恬,虽然统领这支长城兵团10余年,但却不可能立刻反抗。
大秦的军制,玺、符、节三位一体,才可发兵。
盖有御玺的文书上会说明调兵的相信事项,作为命令;虎符(天子和领军将领手中一人一半,使者持天子虎符合二为一,所作调令才合法)为调兵权力的合法凭证;节为通关凭证,持节才能通行关隘,奔赴目的地。
当年,权势熏天的嫪毐、赵太后曾经企图挑战这个体系,发起政变。
当时,“事无大小皆决于毐”,嫪毐长期把持大权,而一起参与密谋的还有卫尉、内史等一众高级军政人员。
嫪毐伪造了御玺,并持有太后玺,准备发兵作乱。
而当时的秦王嬴政,还没有亲政,而且本人都不在咸阳,各方面基础均不如对手。
可是,当秦王嬴政真御玺和虎符调兵时,几乎没有人跟嫪毐一起玩。
最终,大权在握的嫪毐,仅被“斩首数百”,就被扑灭!
此时,尽管诛扶苏、蒙恬的诏书是胡亥等人伪造,但御玺、虎符应该都是真的。胡亥的使者把握着“三位一体”的体系优势。
因此,尽管蒙恬、扶苏权势在秦军时日很久,但他们要想振臂一呼,反了他娘的,那还是不可能的。
扶苏、蒙恬有可能找到反抗的方法吗?
不过,如果历史一直都是按照规矩运行,那就没有什么改朝换代了。
以扶苏、蒙恬的实力,他们是有能力打破这个体系的。
扶苏死后,蒙恬继续要求复请。
当蒙恬得到仍然要被处决的消息后,回答道:我现在虽然是囚犯,但以我的势力,我足以反叛!之所以不反叛,是为先祖的荣光、先王的恩德而已。
蒙恬三代为将。他与军队的羁绊关系与嫪毐之流完全不是一回事。如果理由充分、准备充分,蒙恬是有能力搞事的。
扶苏更是如此。
作为秦始皇的长子,他以仁德闻名,是很有名望的。
就在扶苏死后不足半年,陈胜吴广起义时,还打出了扶苏的名号!
楚人造反,都要打出扶苏的名号,以真扶苏,要领导秦人搞事,并非难事。
当然,前提是:一定的准备时间!
扶苏非王霸之才
当时,胡亥、赵高等人秘不发丧,仍然以秦始皇名义传诏天下!这份处决扶苏、蒙恬的诏书,正是矫诏!
可以说:如果扶苏听从蒙恬的劝告,先作复请,争取时间,是不难搞清楚情况,甚至组织反抗的。
无论是胡亥继位的合法性,还是诛杀蒙恬、扶苏诏书的真伪,其中的疑点都非常非常多。
作为秦始皇的长子、大秦最受重用的大将,扶苏、蒙恬是有责任搞清楚状况的!
因此,蒙恬提出复请,可谓老成谋国的金玉之言。
可惜,扶苏只是津津于“父亲要儿子死”这样的情感,仓促赴死!
扶苏,有仁德之名。
如果他顺利继承帝位,或许可以安民,作一位守成之主。
不过,在残忍、阴险的权力漩涡中,扶苏显得有些软弱了。
软弱,是一种逃避,一种不负责任。
扶苏放弃了他对大秦的责任,这不仅使自己稀里糊涂的死去,也使大秦帝国在一片阴谋中,迎来了“二世而亡”的命运。
如果一个人永远只是“温良恭检让”,那就是一种软弱,一种不负责任。
该硬气的时候,就该硬气一点!
ℛ⌘扶苏身边有蒙恬,还有三十万的秦军,为何仅凭圣旨就自杀了?
很明显,扶苏不是当皇帝的料,扶苏的理念与秦始皇相比差的不是一点半点,简直差了十万八千里。
先要弄清楚,秦始皇为什么把扶苏派到上郡去监军?
事情的起因就是“坑儒”事件,因为以侯生、卢生为首的术士无法为秦始皇修炼出仙药,便在私下议论秦始皇的政策及为人,后来又卷款逃跑,秦始皇得知后大怒,一气之下坑杀术士460多人。
扶苏也就是因为这件事向秦始皇劝谏不要坑杀术士,并且引用了儒家诵读并效法孔子的言论,秦始皇大怒,才将扶苏发配到上郡监军。
秦始皇对扶苏的处理是贬,是罚,而不是奖,从政治中心被贬到偏远的北方守边,根本原因还是秦始皇与扶苏的政治理念不同,政治观点冲突。
秦国从来就是以法家治国,从商鞅变法之后,历任秦国国君都是依法治,秦国并不排斥儒家,所以扶苏会引用儒家的观点,以扶苏的性格,他不仅是引用儒家观点,其思想很可能就是儒家思想。
扶苏为人宽厚仁慈,刚毅而勇武,在秦国统一天下之后,儒家与秦国主导的法家一直就治国理念产生冲突,由儒家博士淳于越引发的儒法之争、古今之争与郡县和分封之争,在秦朝引发广泛争议。
很明显,扶苏是支持儒家思想的,他的背后有一大批儒家学者和原六国遗老遗少,据说扶苏的母亲是楚国人,扶苏背后的政治势力是推动分封制,以儒治国,与秦始皇推选郡县制,以法治国,产生了根本矛盾。
秦始皇贬扶苏到北境,并不是让扶苏历练的,而就是贬,打击儒家势力,维护法家思想,这是秦始皇的国策,不容动摇,至于接班人,秦始皇显然没有想清楚,或者他还在考虑之中,毕竟自已的所有儿子中,只有扶苏最有能力,但扶苏有一个致命弱点:太仁慈。
当赵高、李斯 、胡亥等人合谋的假诏书到达扶苏与蒙恬手中时,扶苏和蒙恬又不知道秦始皇已死,再加上看到盖着始皇帝玉玺的诏书,扶苏和蒙恬以及大秦帝国的任何一个手握重兵的将领,都不敢反。
在战国及秦汉时期,调动军队靠的是虎符,一个完整的虎符是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在将领手中,另一部分在皇帝手中,只有两个虎符同时使用,将领才有调兵权,当调完兵后,皇帝的虎符是要收回的。
当时的将领调兵是只认虎符不认人的,任何人只要持有完整的虎符就能调兵,所以就有战国晚期魏国的信陵君窃符救赵事件,原本魏国不愿意救赵国,但是信陵君偷取了兵符就调动军队击败秦国而救了赵国。
就算扶苏和蒙恬想要造反,他们也是调动不了军队的,除非他们能拿来另一半虎符,或者假传皇帝诏书以清君侧名义起兵,但是起兵这种事,岂是一拍脑袋就能想出来的,需要长时间的策划和准备,当赵高的使者到时,扶苏和蒙恬措手不及。
况且扶苏和蒙恬根本就不知道秦始皇去世,在完全没有掌握情况下,哪里敢造反?万一秦始皇活着呢,十个蒙恬+扶苏也不敢反,千万别把造反想得这么简单,造反需要收集各方面的情报,暗中策划和准备,还有出师有名,有了把握才能造反,使者都来传诏书了,扶苏和蒙恬根本没有时间考虑其它。
扶苏是监军,蒙恬是大将军,即使是造反,也只有扶苏有名,而蒙恬无名,总不可能一个大将军造反自已当皇帝吧,那样不仅没有名份,也没有可能,然而扶苏深受儒家影响,儒家讲忠君,秦始皇说什么,扶苏就做什么,扶苏是最不可反的人。
秦始皇当然了解扶苏了,同时赵高、李斯等人也了解扶苏,之所以赵高敢假传诏书,就是因为摸透了扶苏的性格,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臣如果不死,将来会死的更惨,自古以来,封建社会就是这样的传统,而扶苏就是很“封建”的人。
Ⓖ♕扶苏身边有蒙恬,还有三十万的秦军,为何仅凭圣旨就自杀了?
【声明:开涮历史独特视角涮历史 ,原创不易,请勿搬运抄袭。欢迎分享不同观点,感谢点赞转发】
秦始皇在沙丘暴毙,赵高和李斯合谋矫诏让扶苏和蒙恬自杀。拥兵三十万不反抗,扶苏竟选择了自杀。
后世很多人为公子扶苏的死惋惜。有人甚至直斥他懦弱、愚忠。
我们不是扶苏,不能理解扶苏当时是怎么想的,今天我试着比对一下汉武帝时期的卫太子刘据和康熙时的"八贤王"胤禩,逐步深入的分析,或许我们能体谅扶苏选择自杀的那份苦衷和决绝。
一、从“扶苏”这个名字入手猜猜公子扶苏的出生。作为始皇帝的长子,给他取一个什么名字,往往可以看出这个父亲对孩子的喜爱程度以及寄托什么样的期许
很多人都好奇“宫备六国”的秦始皇的后宫,但是现有史料记载匮乏到令人抓狂。
秦始皇的子女有二三十个,也算是一个“高产”的皇帝,但是关于他的女人却湮没在历史的烟尘中,没有留下一点蛛丝马迹。只能等到哪天挖开始皇陵或有新的文物出土,或许能解开这个谜团。 现下我们只能基于一点事实,做一些推测。
“扶苏”一词的出处,最早可以查阅的出处是《诗经·郑风·山有扶苏》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 山有乔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
“扶苏”这词什么意思?据《毛诗注疏》载:“扶苏、扶胥,小木也。”
从人之常情的角度来说,初为人父,往往会对自己的孩子寄予厚望,会在名字里赋予特别美好的祝福,比如聪慧呀、有作为呀、强壮呀、富有呀、长寿之类,但是秦王嬴政给孩子起名“扶苏”,一颗小木,甚至只是一丛灌木。
想想其中有几个意思?
二、从《诗经》的这首诗,我们尝试窥视一下秦王嬴政的后宫,或许可以分析出关于扶苏母亲的一点端倪。
能成为秦王嬴政卧榻之人,要么秦国亲贵,要么六国结亲或进献,要么是服侍嬴政的侍女,近水楼台,一时兴起也是可以理解的。
(一)假设扶苏母亲是秦国亲贵或六国结亲
《诗经·郑风·山有扶苏》这首诗讲什么?
这首诗从字面上理解就是一个女子等人,没等到一个美男子,却等来了一个登徒子。这首诗既可以理解为是情人之间的戏谑,但也可能表达一种真情实感:“就是我得到并不是我想要的。”
《毛诗注疏》解析这首诗时,认为这是一首讽刺诗,讽刺齐女文姜。
春秋时期齐国有位美女文姜,据说自小跟亲哥哥纠缠不清,名声不好,文姜特别欣赏郑国世子姬忽,于是齐国国君意欲将文姜嫁与世子姬忽,哪知世子听闻文姜的德行以“齐大非偶”为由硬生生地拒绝了。
试想,秦王嬴政作为秦国王位继承人,在他二十二岁亲政前,他娶谁做老婆往往他说了不算,得由长辈做主。当时做主的应该是赵姬或华阳太后。
她们两个出于各自的立场,为嬴政物色女人,一定是代表她们两方政治势力的需求,如果扶苏的母亲是这两位女人挑的,那有可能就是嬴政不喜欢、排斥,甚至厌弃的。
正值青春盛年的嬴政,心中或许有心仪的人,或许迎娶的夫人不符合他心中对美好妻子的期许。出于不违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责任,迎娶了扶苏的母亲,并生下扶苏。
一直爱憎很强烈的嬴政,虽勉为其难奉旨成婚,但当长子出生时,他就想起了《诗经》的这首诗。 掩不住内心“不见子都,乃见狂且”的不如意,就给这儿子起名“扶苏”。
嬴政扫灭六国,六国贵族视嬴政如仇敌,那些成为嬴政女人的六国之女,同样也会有失去家国的痛彻心扉。
据《史记》记载,自从高渐离用筑试图谋杀秦始皇之后,嬴政再也不接近六国之人,这些人可能也包括六国贵族后裔身在秦宫的女人。他们就在始皇帝卧榻之侧,如果有复仇之心,防不胜防。
(二)除了亲贵宗族的女子,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扶苏的母亲是服侍秦王嬴政的侍女,地位卑贱,连累扶苏不受待见。
秦王还没有正式娶亲,又年少血气方刚,一时兴起临幸侍女,并生下扶苏,是极有可能的。《诗经·郑风·山有扶苏》也有“巧妻恨拙夫”之意。“不见子都,乃见狂且”就像“燕婉之求,得此戚施”。
嬴政扫灭六国之后,一直觉得自己至高无上,扶苏母亲地位卑贱,他自然瞧不上。所以给这儿子起名“扶苏”,也就是希望他像丛灌木或小树一样,在大自然里做个陪衬。
综上所述,扶苏母亲要么卑贱,要么不受宠,必定连累儿子不受待见。恰恰扶苏是个有志气的孩子,他为了引起父皇的重视,一定会格外努力,格外小心翼翼,对人对事往往就表现出来温良恭俭让。
三、始皇帝把扶苏贬到上郡,极大可能是他忌惮甚至是排斥扶苏所形成的政治势力,那是跟法家治国理念相背离的儒家思想。
秦始皇刚愎自用,独断专行,皇长子谦卑礼让,扶苏身边势必会围绕着一批在始皇帝面前不得意的官僚或博士。
久而久之,这些人的言行、理念就会灌输给扶苏,扶苏之所以冒很大风险向始皇帝进谏,不能焚书坑儒,很大程度上可能是因为扶苏一直是这支政治势力的核心。
始皇帝不可能仅仅因为几句谏言,就把扶苏贬到上郡,极大可能是他忌惮甚至是排斥扶苏所形成的政治势力,是跟法家治国理念相背离的儒家思想。
(一)汉武帝是秦始皇的镜子
其实汉武帝跟秦始皇很相似,都雄才大略,但也都独断专行,暴戾,疑心重,尤其对太子刘据,也总是会很横挑鼻子竖挑眼。
汉武帝重用酷吏,太子身边也聚集了一帮儒家讲仁德的士子。太子刘据谋反失败被杀,依旧有很多士人站出来给太子说话,找理由给太子推脱罪责,甚至把一起严重的谋反案,死伤几万人的政治事件,轻描淡写地说,不过是儿子借父亲的兵玩玩。
有这么玩的吗?
秦始皇和汉武帝都在寻求长生不老,如果总有一个人在跟前晃,有意无意的昭示:你早点死,死了我好继位! 换做谁心理都会不爽,于是防患、挑剔、厌恶的心理,就难免时不时泛起。
(二)康熙朝“八贤王”是扶苏的镜子
再看清朝康熙年间,太子被废之后,几个王爷争储君之位。八王爷胤禩为人亲切随和,待人处事体贴细致,灵活温润,被江南士子们尊称为“八贤王”。
可是这些优点在康熙看来就变得十恶不赦,什么“柔奸性成,妄蓄大志”。甚至很赤裸裸嫌弃谩骂八王爷乃“辛者库贱妇所生”。
什么意思?
怎么不问问康熙你当初自己怎么看上辛者库贱奴的?!!
四、赵高的伪诏斥责扶苏无能,击中了扶苏的软肋,也击破了他自尊的最后防线。扶苏认为父皇下诏要杀他,是为后来继位的儿子清除障碍,所以忠孝的扶苏选择了自杀成全父亲。
始皇帝把扶苏发配到上郡监军,可能是想历练扶苏,也可能是厌弃扶苏。
如果是前者,嬴政可能是希望扶苏离开那帮儒生,到蒙恬军中感受一下行伍气息,而且蒙恬是法吏出生,可以给他灌输法家的治国理念。
也许是始皇帝用心良苦扶苏不能体会,也许自始至终扶苏对始皇帝的用心都不能理解。
出生卑贱或自小不受宠,不受待见,让扶苏奋发努力,也让他内心留下一生抹不去自卑的阴影,他发现自己再怎么努力父亲都瞧不上。
那一刻他心里也许在想,始皇帝把他贬到上郡,就是让他远离政治中心,剪除他的羽翼,甚至把他置于蒙恬监视之下,父皇下诏要杀他,是为后来继位的儿子清除障碍。
他一直的努力就是希望父亲对他另眼相看,但是,始皇的一纸“诏书”告诉他,他不但是始皇一直看不上的儿子,还是一个不安分的儿子,是一个贬谪还不够还必须除掉的儿子。
想到这些,扶苏心灰意冷。
扶苏被绝望的情绪挟裹,再加上使者一再催促他决绝地选择了自杀!
资料链接
使者至,发书,扶苏泣,入内舍,欲自杀。
蒙恬止扶苏曰:“陛下居外,未立太子,使臣将三十万众守边,公子为监,此天下重任也。今一使者来,即自杀,安知其非诈?请复请,复请而后死,未暮也。”
使者数趣之。扶苏为人仁,谓蒙恬曰:“父而赐子死,尚安复请!”即自杀。蒙恬不肯死,使者即以属吏,系於阳周。 ——《史记.李斯列传》
⚘∯扶苏身边有蒙恬,还有三十万的秦军,为何仅凭圣旨就自杀了?
这一问题其实不难理解,即便扶苏看完圣旨后没有选择自杀,他也难逃一死,如果选择自杀还能留下一个忠孝之名。扶苏作为秦始皇的长子,是在秦宫中长大,之后入朝参与朝政,可以说是深谙政治,在他看到赐死圣旨后,他的生命便不再受他左右,他的人生已经走到了尽头。
可能一些朋友认为扶苏看到赐死诏书后,选择自杀的举动有些不明智。原因是扶苏身边有大将军蒙恬,还有边疆三十万的大军,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作依靠,扶苏没有必要选择自杀,可以选择抗旨不尊,或者是上书重新请示一下父亲,确认无误后在选择自杀也不迟。
不过事实上并没有这么简单,首先扶苏事先并不知道使者到来,也不知道使者前来的意图,因此扶苏就无法提前做出安排,所以北方的三十万大军几乎起不到任何作用;其次扶苏并不知道诏书的真假,也不知道父亲秦始皇去世的消息;最后前来的使者是胡亥的亲信,即便扶苏没有选择自杀,使者也不会放过扶苏。
所以扶苏面对赐死诏书,只能选择自杀。或许有人还会说,前来送诏书的使者所带的人数有限,扶苏还是可以选择反抗的。不过这招也行不通,我们能想到的,赵高也能想到,况且还有丞相李斯,两人能成为秦始皇的近臣,又岂是简单之辈呢!接下来我们先了解公子扶苏自杀的前后经过,只要了解完这一过程,便能明白扶苏为何会选择自杀。
扶苏不得不死的原因(扶苏自杀过程)
《史记》记载:“始皇帝至沙丘,病甚,令赵高为书赐公子扶苏曰:“以兵属蒙恬,与丧会咸阳而葬。”书已封,未授使者。书及玺皆在赵高所,赵高因留所赐扶苏玺书。”
这段史料是说:在秦始皇在病逝前,原本是给公子扶苏留下了一份遗诏,意思是让扶苏将军队交给将军蒙恬,然后赶回咸阳参加葬礼,但是诏书还未交到使者手中,秦始皇就去世了,之后赵高便私自扣留了诏书(因赵高和扶苏不合,担心扶苏继位后,影响他的地位)。
虽然这份诏书只是让扶苏赶回咸阳参加丧礼,并没有表明让扶苏继位,但扶苏作为秦始皇的长子,在秦始皇没有留下其他继位遗诏的情况下,扶苏就是帝位的第一顺位继承人。赵高在扣留遗诏后,便劝说秦始皇的幼子胡亥和丞相李斯密谋篡位(因胡亥昏庸无知,容易控制;但没有丞相帮忙,又难以成功)。
于是赵高、李斯、胡亥在经过商议后,伪造了两份诏书:立胡亥为太子和赐死长子扶苏。至于原因想来大家也能猜到,因为公子扶苏是秦始皇的长子,是帝位的第一顺位继承人,如果扶苏活着,对于胡亥、赵高、李斯三人来说就是隐患,这也是扶苏不得不死的原因。虽然诏书是假的,但扶苏并不知情,并且这份矫诏还“有理有据”。
《史记》记载:“朕巡天下,祷祠名山诸神以延寿命。今扶苏与将军蒙恬将师数十万以屯边,十有余年矣,不能进而前,士卒多秏,无尺寸之功,乃反数上书直言诽谤我所为,以不得罢归为太子,日夜怨望。扶苏为人子不孝,其赐剑以自裁!将军蒙恬与扶苏居外,不匡正,宜知其谋。为人臣不忠,其赐死,以兵属裨将王离。”
大意是说:扶苏和将军蒙恬带领的数十万大军,已经驻守边疆了十几年,没有向前进军,还损耗了很多士卒,却没有立下丁点功劳,反而多次上书进谏秦始皇的所作所为。又因为不能回京当太子而产生怨恨不满,这就是不孝顺,于是赐剑给扶苏自杀。
同时诏书还表明要赐死将军蒙恬,然后将军队交给副将王离(王翦的孙子),原因是蒙恬没有纠正扶苏的错误,作为人臣是不忠。从这份诏书意思可以看出,赐死公子扶苏和将军蒙恬的依据和罪名是“不忠不孝”。
可见赵高和李斯为了除掉扶苏和他倚靠(蒙恬和北疆数十万军队),还是下了一番功夫的。不过最终能保证顺利赐死扶苏,还是赵高、李斯等人的保密工作做得相当好。
扶苏身边有大将军蒙恬,还有边疆的数十万军队作为倚靠,为何仅凭圣旨就可以赐死扶苏呢?
在秦始皇病逝前,扶苏已经被派往上郡监军多年,身边有将蒙恬和驻守北疆的三十万大军,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作倚靠,扶苏是有能力违抗圣旨的,那么扶苏为何在看完圣旨后还是选择自杀了呢?除了有赐死扶苏的圣旨外,还因为赵高、李斯等人的保密工作做得好。
扶苏身边虽然有将军蒙恬,以及三十万秦军,但扶苏的这些军事倚靠却几乎并没有什么作用。因为扶苏对赵高、李斯等人密谋一无所知:扶苏事先并不知道使者会来上郡,也不知道使者前来的意图;还不知道赐死诏书的真假;更不知道父亲秦始皇已经去世的消息,当使者抵达上郡下达圣旨那一刻时,便注定了扶苏的最终结局。
如果扶苏事先知道使者前来上郡是为了将他和蒙恬赐死,那么扶苏才有可能提前作出安排,只有这样,蒙恬和三十万大军才能起到作用。比如:派出亲信士兵扮作土匪强盗,在使者前来的必经之路上设伏击杀,即便使者手中有圣旨,也无法抵达上郡传达旨意,扶苏完全可以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继续在上郡作监军。
如果扶苏事先得知的诏书是假的和父亲去世的消息,那么也能事先作为安排,可以沿途设伏击杀使者一行人,也可以将亲信安排在身边,等待使者到达质问并击杀,再或是做一些其他安排。只要扶苏提前知道消息,又不想自杀,扶苏完全可以不用死,甚至可以将三十万大军控制在自己手中,等待时机,夺回本属于他的帝位。
但历史没有如果和假设,历史的车轮向它原本的路线行进和发展。秦始皇在沙丘去世后,消息只有赵高、李斯、胡亥及秦始皇身边的几个亲信宦官知晓,而远在上郡的扶苏并不知道父亲已经去世,更不知道赵高和丞相李斯会密谋篡位,除掉自己。
在紫陌想来,扶苏还在上郡认真地完成父亲的嘱托,监督驻守北疆的三十万大军以及守卫北疆,哪会想到自己即将会迎来杀身之祸。正是基于赵高等人的严格保密,扶苏还在上郡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守卫边疆,以至于等使者抵达上郡后,扶苏根本来不及做任何举动。
使者带来的这份矫诏,先是以“不忠不孝”的罪名下达了赐死公子扶苏和将军蒙恬的诏令,同时又卸下了蒙恬的统军权,交由副将王离统领,蒙恬和三十万大军又如何能起到半点作用呢,此时的扶苏已经没有任何能力去违抗圣旨,只能如同钻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
《史记》记载:“蒙恬不肯死,使者即以属吏,系于阳周。”
即便扶苏不选择自杀,前来的使者也会“帮助”扶苏自杀,因为前来的使者本就是胡亥的门客(《史记》记载:“遣胡亥客奉书赐扶苏于上郡”),目的就是为了带回除掉扶苏的消息,又怎么放过扶苏呢!并且扶苏自杀后,将军蒙恬因为不肯自杀,便被使者立刻命法吏关押了起来,以此可见,扶苏最终除了选择自杀又能怎么办呢!
结语:
对于公子扶苏的最终自杀的结局,在赵高决定私自扣留秦始皇遗诏时就基本注定,当赵高和丞相李斯,以及始皇幼子胡亥决定密谋那一刻起,扶苏的生命便进入最后的倒计时。
虽然赐死扶苏的圣旨是矫诏,但在绝对保密的情况下,这份盖有秦始皇玉玺的诏书就被赋予了无上的权力,再加上送诏使者是胡亥的亲信,扶苏无论如何都难逃一死。选择自杀,起码死得有尊严,还能留一个忠孝之名。
文/历史紫陌阁
回味更多历史,下期更精彩。
谢谢大家的关注和点赞,谢谢大家的支持。
本文声明原创,文中配图来源网络,侵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