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光专权几十年,为什么一直没有篡位?
霍光专权几十年,为什么一直没有篡位?
网友解答:
霍光不篡位,是不想篡?还是不敢篡?有自身原因,更有外界因素。
首先峰子哥介绍一下本文的主角
霍光,西汉著名的大权臣,一生共经历四代君王:
汉武帝
(刘彻)、
汉昭帝
(刘弗陵)、
汉废帝
(昌邑王刘贺被霍光废掉,刘贺即第一代海昏侯)、
汉宣帝
(刘病已),长达50年。
霍光除了是坚挺的四朝“不倒翁”外,峰子哥再来说霍光的“通天关系”:
霍光,是“麒麟阁十一功臣”之首,大司马霍去病的异母弟,汉昭帝皇后上官氏的外祖父,汉宣帝皇后霍成君之父。这是逆天的关系!
汉武帝托孤,霍光拜大司马
西汉后元二年(前87年),汉武帝临终托孤:遗命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与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同为托孤重臣,共同摄政,辅佐8岁的儿子汉昭帝刘弗陵即位。
汉昭帝在位,托孤大臣之斗
汉昭帝继位,托孤大臣之间的争斗开始了。上官桀联合盖长公主、燕王刘旦、辅政大臣桑弘羊等共结成同盟,并向汉昭帝进言诬告霍光有谋反之心(霍光招人眼红了),并准备一举干掉霍光。
不料,年仅14岁的汉昭帝识破阴谋,不理不睬,还下令:谁再敢诬陷霍光,决不轻饶。上官桀等人,像狗咬了刺猬一样,眼看从汉昭帝这里无处下牙,一计不成,便又生出一计。
这一计是什么?峰子哥像说这简直不是一般地疯狂:
上官桀等人居然企图发动政变,废掉汉昭帝,立燕王为帝,进而诛杀掉霍光。
连一代强人汉武帝指定亲立的继位人都敢废,你说这帮人胆子该有多大!
结果,谋大事不密,阴谋泄漏,上官桀、桑弘羊被霍光杀掉,盖长公主、燕王刘旦自杀。这一下好了,斩首却被反斩首,从此霍光成了帝国朝政的实际决策者。
纠其原因,霍光是因得到了汉昭帝的充分信任,而得以大权独揽。当然,霍光在汉昭帝时期,携手并辅佐皇帝,开创了和后来汉宣帝时期合称的“昭宣中兴”。(欢迎关注:峰子奇观,趣史随时看!)
汉废帝刘贺,霍光立帝废帝
元平元年(前74年),汉昭帝驾崩,无子。
霍光立了汉武帝之孙昌邑王刘贺即位,后又以刘贺淫乱失德原由,当了27天皇帝的刘贺,就被废掉了。
刘贺,是一个淫浪色君,看见美女就色心欲起,按捺不住自己的洪荒之力。当皇帝也许不在行,但调戏女人倒有一套,调戏得女孩家春心萌动,宫中不少有姿色女人被搞上了龙床,荒淫床帏之事没少干,最终沦为西汉王朝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
此时的霍光,动辄废立皇帝,权力达到了巅峰,没有一人之下,只有万人之上。
汉宣帝刘病已,君臣关系微妙
常言道“国不可一日无君”,于是霍光就从民间迎立了汉武帝的曾孙、一个毫无势力背景的刘病已(后改名刘询)继承帝位,刘病已,就是大名鼎鼎的汉宣帝了。
元康三年(前63年),汉宣帝刘病已封他的“前任”刘贺为海昏侯。刘贺,就是如今发现的南昌海昏侯墓的主人,属于第一代海昏侯。“海昏侯”这封号,一昏字,对于刘贺似乎“颇有一番寓意”。
汉宣帝一上位,霍光就作出要“还政于帝”的姿态,但刘病已坚决推辞不受。这个刘病已,果然不一般,政治智慧初露端倪!刘病已非常清楚一点:此时自己立足不稳,还要仰仗霍光支撑朝政,霍光势力盘根错节,岂可一蹴而就?(欢迎关注:峰子奇观,趣史随时看!)
于是,汉宣帝仍让霍光全权处理,一如往常,朝政大事依然先经霍光点头,再禀报皇帝。
刘病已的放权,以及示弱听话的政治智慧,麻痹了霍光家族。一个能忍善忍的人,一个长期蛰伏等待时机的人,一个韬光养晦、不与霍光起冲突的人,几乎霍光也找不到废黜他的理由。
汉宣帝刘病已对霍光的信任,多是表面的(峰子哥认为不及汉昭帝对霍光的那种信任),其实刘病已内心十分忌惮,与之同车时“若有芒刺在背”。一个功高震主的强人,坐在皇帝身边,皇帝压力三大啊,祸根就此悄然埋下了。
后来,霍光的继室老婆买通了御医淳于衍,设计毒害了汉宣帝临产的皇后许平君,以确保霍光的女儿霍成君成功上位为皇后。汉宣帝审讯御医得知了一切,但默不作声。
但霍光事后得知,大为惊骇,这娘们疯了!敢背着我干这种事!霍光虽然生气但还是包庇了老婆,此时不了了之。这层窗户纸,汉宣帝没有捅破。
霍光病逝,汉宣帝大清洗!
地节二年(前68年),霍光病逝。汉宣帝以皇帝级别的葬仪,给霍光操办丧事。霍光的继士老婆(就是毒杀许皇后那位),嫌不够气派,将霍光的坟墓规格扩大。
峰子哥觉得这人一旦自己作死,大都一点也感觉不到暴风雨前的宁静假象。
地节四年(前66年),霍家谋反败露,汉宣帝隐忍的一刻爆发了:除少数人外,霍家族灭,皇后霍成君被废,长安城数千家被牵连灭族。这是一场大面积的血洗!
霍光并不想篡位,也不想背负骂名。因为从他一废一立的两个皇帝来看,一个是昏庸的刘贺,一个是没背景的民间刘病已,所以至少在他看来容易掌控。
其实,峰子哥倒认为:霍光更多的想法是只想当个权臣,一是最最主要的无意篡位担负骂名,二是篡位有风险(人心不服、刘氏藩王等因素),三是图实不图虚。
最后,留个讨论话题:如果诸葛亮北伐成功、一统江山,他会迎立还活着的汉献帝吗?
好了,峰子哥先说这里。更多有趣内容,关注【峰子奇观】,每天更新,下期见!
▷▷版权声明:本文系【峰子奇观】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欢迎转发文章、留言及私信交流!
-----
网友解答:
很多人看过王莽篡汉之后都会有一个疑问,西汉历史上明明有两个人有机会当皇帝,为什么他们没篡位呢?这两个人,一个是吕后,另一个就是霍光。如果说吕后当时还要忌惮外面强大诸侯国的话,而经过“推恩令”后,霍光连这个顾虑都没有了,他为什么没有像王莽那样,想办法当皇帝呢?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看这个话题。
一、霍光的上位之路
毫无疑问,霍光的上位离不开霍去病,正是凭借与骠骑将军霍去病同父异母的关系,霍光才被带入宫中,当上一名郎官,也就是汉武帝身边的一个下等的侍从官。从那以后,霍光就一直在汉武帝身边做事,从郎官到各曹官,再到侍中,直至奉车都尉、光禄大夫,时间长达三十余年。在这三十余年里,霍光虽没有什么特别高光的时刻,但却从未犯过大错,所以才能够得到汉武帝的极度信任,最后才将托孤重任交给他,让他做了汉昭帝刘弗陵的首席辅政大臣,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等人为辅助。
这其中,金日磾是匈奴人,在汉昭帝登基后第二年就死了;上官桀跟霍光是儿女亲家,上官桀的儿子上官安娶了霍光的女儿,当时由于汉昭帝还小,由霍光总理朝政,如果霍光不在,就由上官桀负责;桑弘羊是御史大夫,负责监督百官。
可以看得出来,这里面表面上是各司其职,但是无论是上官桀,还是桑弘羊,甚至包括那些皇亲国戚,真的有什么事,还是得通过霍光。所以,时间一长,霍光否决了他们几次意见之后,矛盾也就产生了。最后直接导致上官桀父子、桑弘羊联合燕王刘旦(汉昭帝三哥)和鄂邑盖长公主(汉昭帝的姐姐)搞起了反霍光同盟,结果,消息败露,他们几个被霍光一锅端了。
从那以后,霍光就成为了独掌大权的唯一权臣,这一年是公元前80年,距离霍光入宫之时,已经过去整整四十年了。
二、霍光的权力有多大
公元前74年,汉昭帝刘弗陵英年早逝,留下的上官太后(汉昭帝的皇后)是霍光的亲外孙女,几乎完全受霍光左右。满朝文武也都唯霍光马首是瞻,几乎所有重要位置都是霍光信得过的人物,当时的霍光甚至已经拥有了废立皇帝的权力。
霍光当时越过广陵王刘胥(汉昭帝的四哥),而选择昌邑王刘贺(汉昭帝五哥刘髆之子)作为皇位的继承人,实际上就一个理由:汉武帝当时就没选择刘胥,就说明他不适合。不过,很悲剧的是,这位昌邑王刘贺更不适合,刚刚当了27天皇帝,就因为目无法度被霍光和上官太后给废了。
随后,在大臣们的建议下,霍光选择了流落民间的皇曾孙刘病已(汉昭帝大哥戾太子刘据之孙)。(注:关于这一点,有人认为是因为卫霍两家的关系,所以霍光有意选择的刘病已,水一白还是不太认可的。虽然卫青和霍去病之间关系非常亲密,但是毕竟霍光与霍去病是同父异母的兄弟,而卫青和霍去病之间的联系恰恰是因为霍去病的母亲是卫青的姐姐,所以卫氏与霍光之间并没有什么血缘关系。这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在戾太子刘据遇害之时,霍光没有出手相助了)
汉宣帝(刘病已)即位后,将自己的结发妻子许平君立为皇后。结果仅仅过去三年,霍光的妻子霍显便暗中收买女医淳于衍将许平君毒杀了。此举虽然可以说霍光事先并不知情,但事后却也是他默认了的。随后,霍光的小女儿霍成君入宫,成为汉宣帝的第二任皇后。
汉宣帝后来曾说过,霍光与他同车,站在他身后时,他有如芒刺在背的感觉。实际上,换成是谁都会有这种恐惧感的。
宫里有个上官太后,还有个霍皇后;刘病已并未亲政,权力还在霍光手里;霍光的儿子霍禹、侄孙霍云都是中郎将;霍云的弟弟霍山是奉车都尉、侍中,管着胡越骑兵;霍光的两个女婿分别是东西宫的卫尉,负责保卫皇宫;其他霍光的近房、远房兄弟,一票女婿、外孙也都在朝中担任要职;除此之外,其他重要朝臣也基本上是经霍光一手提拔的。
面对这种局面,又有哪个皇帝会不怕呢?
三、霍光为什么没反?
如果从霍光所掌控的势力来看,事实上是超越王莽篡汉之时的,他所获得的支持更是远远比王莽当时要好得多。但是,为什么霍光没反呢?无外乎就下面这两种情况:
1、霍光不想反
霍光是一个处事非常谨慎、周密,而且极为自律的人。据《汉书》记载,他每次出入宫殿、上下殿门之时,所停所进的位置都是固定的。并且,他在武帝身边呆了三十多年,从未犯过大错,这也是他自律的体现。所以,无论是出于对武帝知遇之恩的感激也好,还是对大汉的忠诚也罢,甚至只是对个人的要求,霍光都极有可能从来都没想过要造反。
2、霍光不敢反
假如说霍光真的利欲熏心,想过造反,但却一直没反,那他的畏惧点也只有两个:
(1)汉朝的统治根深蒂固:大汉自公元前202年建立起,至霍光独自掌权的公元前80年止,已经过去了122年了。统一国家的思想早已根深蒂固,刘汉江山之稳固也并非是霍光敢于触碰的。
(2)霍光为人谨慎、周密,这是霍光的优点,但对于造反者来说,却往往是一个无形的枷锁,使得他不敢轻易踏出那一步,而最终错过了机会。
相较于这两方面来说,水一白更愿意相信上面一个,就是霍光出于对汉武帝知遇之恩的感激之情,一直身怀辅佐幼主之心,并无贰意。而且,我们也应该看到,在霍光掌权的这段时间里,恰恰也正是西汉从武帝战争时期彻底走出来的一个阶段,虽不敢说孝宣中兴都是霍光的功劳,但至少也有他付出的很多努力吧。
四、后记
霍光一生最大的问题大概就是对家人、子女缺乏管教了,以至于他们不但掌权,而且擅权放纵,不知道进退得失,最终酿成了悲剧。
公元前66年,即霍光死后两年,霍氏一党因企图谋反的罪行,被汉宣帝连根拔起,只剩下了霍光的女儿霍成君(废后)和外孙女上官太后了。上官太后于公元前37年寿终正寝,而霍成君则在公元前54年选择了自杀。
公元前51年,当汉宣帝命人画十一功臣像时,霍光虽名列第一,却已经无法留下名字了,只能尊称为“大司马、大将军、博陆侯,姓霍氏”了。
-----
网友解答:
谢谢邀请!霍光专权几十年,为什么一直没有篡位?最主要的原因是霍光牢记汉武帝的嘱托,终于汉武帝,终于大汉帝国。
公元前86年,汉武帝感觉到身体不行了,就打算把皇位传给小儿子刘弗陵,可是这个儿子太小,年仅8岁,不能治理国家,必须找一个既有能力,又有忠心的人来辅佐,想来想去,感觉大将军霍光是个人选,于是就决定让霍光来辅佐儿子刘弗陵。第二年汉武帝病死,临死前,交代霍光,辅佐汉昭帝刘弗陵治理国家,下诏加封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和车骑将军金日磾、左将军上官桀、丞相田千秋、御史大夫桑弘羊,一起辅佐汉昭帝刘弗陵,共同治理国家。
上官桀、桑弘羊感到霍光是首辅大臣,权利在他们之上,心里很不满意,经常出现意见分歧。霍光也不计较他们。
汉武帝的大儿子燕王刘旦,认为汉武帝一死,皇位就是他的了,没想到这个皇位被最小的弟弟抢去了,心里很不是滋味,就和其他的几个弟弟商议造反,夺这个皇位。这些弟弟,有的同意,有的反对,认为造反成功了,你做皇帝,我什么也没有,何必这样呢?由于这些弟弟的意见不统一,泄露了机密。由于霍光刚刚执政,不愿意对刘氏兄弟用刑,便叫燕王刘旦进京认罪,刘旦不仅不愿意认罪,反而和上官桀、桑弘羊串通一气,共同谋害霍光。
汉昭帝刘弗陵12岁这年,有一天,接到燕王刘旦的一封书信,说霍光出城阅兵,用的是皇帝车驾,是想造反,愿意带兵进京除掉霍光。霍光一听这事,吓得赶紧进京朝见汉昭帝,跪地求饶,汉昭帝说:“你出城阅兵不过10天,这信,10天根本送不到京城,明明是伪造的,将军不要怕,我明白的很!”过后,查出是上官桀、桑弘羊的事。
汉昭帝刘弗陵21岁就去世了,大家商议让昌邑王刘贺来继承皇位,而刘贺不务正业,贪图享受,霍光又和大家商议废了刘贺,立刘询做皇帝,这就是汉宣帝,汉宣帝登基后,霍光和众大臣极力辅佐。汉宣帝是一个有作为的皇帝,汉朝又强盛起来。
霍光是一个忠臣,他是不会篡权的,汉武帝没有看错他。他不仅不篡权,而且还使汉朝强盛起来,为后世所称道。
-----
网友解答:
霍光:作为大汉朝的职业经理人,我的职责是辅佐皇帝,篡位这种事我才不想。
作为历史上著名的权臣,汉朝的霍光堪称一绝,他的哥哥就是著名的战神霍去病,他自己做到了大司马大将军的位置,也就是实际上的宰相。
最出名的是,霍光曾扶立昌邑王刘贺为帝,然后看他不顺眼又给他废了。
权倾朝野甚至能够废立皇帝,这样的人却始终没有做出谋朝篡位的事情,甚至于他去世后,汉宣帝还将其列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首,因此很多人疑惑,霍光为啥不篡位。
作为霍去病的弟弟,霍光年少时代就被安排好了工作,一开始也是个小小的打工仔,因为他在汉武帝身边兢兢业业,二十多年从不犯错,深受荣宠。
汉武帝对于霍光非常信任,还赐予他《周公辅成王朝诸侯图》,意思也很明白了,就是希望他将来能够好好辅佐新皇帝。
果然,汉武帝驾崩后汉昭帝刘弗陵继位,霍光成为辅政托孤大臣,当时的霍光乃是大司马大将军位高权重,基本上就是实际上的宰相。
那时候的辅政大臣并非只有霍光,此外还有上官桀、金日磾与桑弘羊,这几个人都非同一般而且都还有姻亲关系,但是因为权力的问题,霍光与其他三家出了裂痕。
上官桀与桑弘羊之间密谋联盟,反对霍光掌权,甚至于想着诛杀霍光废黜汉昭帝,然后拥立武帝的儿子燕王刘旦为新帝,但并没有成功。
霍光在汉昭帝支持下,将桑弘羊与上官桀给族灭了,加上之前就去世了的金日磾,此时四大托孤大臣只剩下了霍光,如此一来,霍光独掌朝堂。
汉昭帝年少,霍光大权独揽,要说他没能力谋反也不一定,但是好像完全没必要,汉昭帝非常信任霍光,使得霍光在朝堂上基本上就是说一不二。
霍光当权时代,汉武帝时期留下的大量烂摊子也被解决得差不多了,天下太平无事,这段时期与后来汉宣帝在位的时期,并称为昭宣中兴。
这样的盛世太平,对于霍光来说也是一种牵制,在古代的时候,但凡篡位都不会是在什么天下太平的时候,总会要闹出点什么大的动静。
比方曹丕、司马炎篡位,都是乱世的时候,赵匡胤陈桥兵变也是如此,这就有点浑水摸鱼的味道在里面,因为谁都想要好好过日子,没谁喜欢瞎折腾。
不仅如此,在霍光那个时候,他也完全没有经验啊,篡位这种事情在先秦与汉朝前期,基本上就没发生过很多,霍光想要找个借鉴经验抄作业的都没有。
对于霍光来说,天下好不容易安定下来,他在这个时候折腾,肯定要玩火自焚,风险实在是太大了根本没什么胜算可言,还不如好好做个有实无名的二皇帝。
汉昭帝英年早逝没有后代,所以霍光扶持了昌邑王刘髆的儿子刘贺为新帝,结果这个家伙不是很听话,在位二十七天,就被霍光给废黜了。
实际上在霍光废帝的事件当中,明确支持他的大臣并不是很多,绝大多数只不过是因为碍于霍光的权势持中不言,但是也非常不满霍光的专断。
汉宣帝登基之后,相较于霍光,汉宣帝的势力实在是薄弱,可是汉宣帝相当有能力有手段,而且之前的霍光废帝行动,让汉宣帝得到了意外的好处。
因为霍光的专断,朝廷当中很多的大臣站到了汉宣帝一边,像是严延年等人公然在朝堂上斥责弹劾霍光,也没怎么样,这也说明霍光权倾朝野还可以,但要是谋反,未必能成功。
不仅如此,霍光之所以没有谋反,可能还有个相当硬性的条件约束,那就是霍光的子孙实在都不是什么有能力的,好竹出歹笋,都是烂泥扶不上墙的家伙。
霍光的儿子与张世安的儿子曾一起出征,回来之后,张世安的儿子对于各方面的问询对答如流毫不马虎,可霍光的儿子一问三不知,弄得霍光又尴尬又感慨,说霍家要衰落。
要知道篡位这码子事不是一代人的事,像是曹家、司马家都是几代人而且还是几代精英的情况下才成功的,霍光即便篡了位还成功了,儿孙守不住也一点用没有。
如果霍光篡位,且不说基本上没啥胜算,即便是成功,他那些不争气的儿孙直接败掉,最终霍光的行为就毫无意义,而且还留下千古骂名,所以对霍光来说,篡位不明智不能做。
抛开这些,汉宣帝的皇后霍成君乃是霍光的小女儿,对于这位继任皇后,汉宣帝也非常宠爱,几乎可以说是让霍成君专宠后宫。
要知道霍成君的父亲是霍光,而当年汉昭帝的皇后上官氏,虽然是上官家的人,可她的母亲是霍光的女儿,上官皇后是霍光的外孙女,按理来说还是霍成君的外甥女。
霍光虽然与汉宣帝之间的权力斗争非常多,但是从各方面的史料记载来看,无论是霍光还是汉宣帝都没想过撕破脸,双方纠葛不断,但斗而不破,毕竟都还是看情分的。
自始至终,霍光也从没想过要篡位,即便是他的确有那个能力放手一搏,但实在没必要还非常危险,只可惜霍光虽保全了自己忠臣之名,但霍家子孙不争气,弄得霍家彻底败落。
-----
网友解答:
霍光虽然是权臣,专权了几十年,但他的权势没有大到像后来的王莽、司马昭那种可以杀君弑位的程度。并且,
霍光只是权臣,他不是奸臣
。
自古以来,
权臣想要篡权,有一个很硬性的标准,就是要把皇帝彻底的架空
。掌握兵权都只是最基本的,掌握兵权之后还要把大臣都笼络到自己的旗下。只有争取到了士大夫阶级的支持(真心实意的支持),权臣才算是有篡位的资格了。
就比如像王莽、司马昭,他们当年废掉皇帝的时候,周围的大臣都是支持他们的。就连后来杀皇帝,也没多少人反对。毕竟大汉和大魏都只是靠惯性才勉强活着的,群臣们心里清楚的很,刘氏和曹氏早就该下台了。
反观霍光呢?他就差远了。汉室未衰,群臣都向汉。只不过因为皇帝还小,需要一个大臣辅政而已。在这起情况下,霍光要是敢篡位,那就是厕所里点灯——找死。
就拿霍光当年废刘贺为昌邑王来说,当时大臣其实是不支持他的
。但他为了废刘贺,硬是拿刀架着脖子,逼着大臣支持他。
大将军光与车骑将军张安世谋欲废王更立。议既定,使大司农田延年报敞。敞惊惧,不知所言,汗出洽背,徒唯唯而已。延年起至更衣,敞夫人遽从东箱谓敞曰:“此国大事,今大将军议已定,使九卿来报君侯。
君侯不疾应,与大将军同心,犹与无决,先事诛矣
。”延年从更衣还,敞、夫人与延年参语许诺,请奉大将军教令,遂共废昌邑王,立宣帝。——《汉书.杨敞传》
当时坚决支持霍光废刘贺的人,主要是大司农田延年、车骑将军张安世两人。田延年去找丞相杨敞商量,杨敞当场惊呆了,不敢表态。
后来她老婆告诉他,你还是答应吧,这种大事不能留活口的。他既然告诉了你,那就表明你已经没有回头路。否则霍光可能会先杀了你!然后再去废皇帝
。于是,杨敞最终只能很不情愿的同意了。
刘贺被废黜之后,很多人都认为霍光的权势增加了。但实际上恰恰相反,霍光因为拿刀逼着大臣支持他,这导致很多官员都对他投了不信任票,当宣帝登基后,相当多的大臣站在了宣帝一边,帮宣帝压制霍光。
所以实际上,霍光因为废刘贺,他的权势上限比之前是要降低了。
比如汉宣帝登基后,侍御史严延年就公然向霍光发难,弹劾他废皇帝一事。
宣帝初即位,
延年劾奏光“擅废立主,无人臣礼,不道”
。奏虽寝,然朝廷肃焉敬惮。——《汉书.严延年传》
如果这是在王莽、司马昭那个时代,严延年这种行为简直是找死啊!怕是十个脑袋也不够砍的。可谓是在霍光那个时代,他最后却一点事都没有。并且相当多的官员还纷纷对严延年表示了敬佩,冷眼怒瞪霍光。
面对群臣的质疑,霍光也是没办法,只得表示归政于宣帝,以示清白。宣帝对此自然是不敢接受,表示我还是信任你的,朝廷事务也不能离了你。于是,这件事情才算是稍微平息了一点点。
霍光在事后心里气不气,我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霍光当时拿满朝文武是一点办法都没有。这么一看,霍光这个权臣当的确实窝囊透顶。他别说是跟王莽、曹操、司马昭比了,就算是跟董卓比,他也差了档次。起码董卓还敢罢他叫板的官员。(严延年其实也不是什么好鸟,他后来也是死有余辜)
不久之后,霍光想跟宣帝拉近关系。可是宣帝利用群臣又整了霍光一次,搞得霍光在众人面前很没面子。这次事件就是立皇后。
霍光想让汉宣帝娶自己女儿,这样可以让他从权臣变成外戚,给皇帝当岳父。但是汉宣帝坚决不同意,最后在群臣的支持下,立了自己的糟糠之妻许平君。
很多人认为许平君能当上皇后,单纯只是因为汉宣帝对许平君爱情专一。但其实这是一种错觉。
因为古代立皇后不是小事,
立谁当皇后,背后都有很强的政治意味
。比如光武帝刘秀坚持立阴丽华为后,仅仅只是因为爱情吗?恐怕没那么简单吧。郭皇后背后的河北豪族势力那么强大,刘秀要是通过废皇后,进行政治打压,这是不合情理的。
同样的道理,汉宣帝立许平君也一样。
霍光想让自己的女儿上位,这是霍光让大臣在这件事情上表态,到底是支持我,还是支持宣帝;宣帝想立许平君为后,这也是宣帝让大臣在这件事情上表态,到底是支持我,还是支持霍光
。
最后的结果让霍光非常郁闷。支持许平君的大臣占据了绝对优势,于是许平君就成了宣帝的皇后。满朝文武联合压制霍光,而霍光对此是一点招也没有。你说霍光这个权臣当的是有多窝囊?
随着时间的推移,宣帝的年纪越来越大,支持他的大臣也越来越多。而霍光一党,权势也是越来越小。
首先,当年支持他废刘贺的田延年,因贪污被逼死。田延年自尽前,霍光非常想帮田延年洗脱罪名,毕竟他是自己的左膀。但田延年贪污罪名确凿无疑,在这风口浪尖上,霍光终究也不敢只手遮天,包庇田延年。所以你说,霍光这个权臣当到这个份上,他到底窝不窝囊?
紧接着,当年另一个支持霍光废黜刘贺的张安世看情形不对,也退居二线,不再过问朝中的权力斗争。这等于,霍光的右臂张安世自己把自己打瘸了。
左膀右臂都没了,霍光还剩啥?先不说他有没有篡位的想法,就算他有,此情此景,他也没篡位的资本啊。
再之后,霍光的傻媳妇毒死许平君,这个事情霍光从头到尾都不知道。若是他事先知道内幕消息,怕是借他十个胆子,他也是不敢干的。
总的来说,霍光是权臣不假,但他的权势在历代权臣当中,只是比较低的一个档次。由于他废立皇帝玩得太大了,导致大臣们纷纷站在了宣帝身后联合压制他。他不但不能在宣帝一朝继续扩张自己的权势,反而被宣帝逼得步步后退。到了临死前,霍家的权势真心算不上权倾朝野。
所以我觉得,霍光更像是加强版的周勃,或是加强版的陈平。为了自己的利益,他可以干一些出格的事情。比如废刘贺,比如隐瞒傻媳妇毒杀皇后的秘密。但是若是要让他去篡位,他还是不敢的。
-----
网友解答:
霍光专权几十年没有篡位,客观上条件不具备。
汉昭帝初期,霍光和桑弘羊上官桀一起辅政,后来霍光利用汉昭帝的信任搬倒了桑弘羊和上官桀,从此开始专权,但这时他根基不深,没有条件。
汉昭帝驾崩,没有子嗣,在霍光的主持下,找来昌邑王刘贺继位。刘贺办事操之过急,刚进京就在朝中安插自己的人。霍光觉得他不好控制,就废掉了刘贺。大臣废皇帝可是大逆不道。这在霍光心里留下很大的阴影,想起来就后背发凉。这时的汉朝势气正盛,人心思汉,霍光要篡位,那就是把自己架在火上烤,他当然更是心有余悸。
刘贺当了27天皇帝被赶出京城。霍光又找来汉武帝的曾孙刘病已继位。刘病已是废太子刘据的孙子,因无巫蛊之祸全家被杀,无根无派,霍光以为他好控制,才被立为继承人。刘病已也就是汉宣帝,非常聪明,有智慧,霍光专权他可以隐忍,霍光一旦有篡位的表现,必然有大批的士大夫跟随汉宣帝,诸侯王也必然捍卫刘家王朝,霍光胜算不大。
从主观上讲,霍光篡位可能性也不大。应该说,霍光是一位成熟的政治家,他对时局的看法应该是很准确的。篡位他没有必胜的把握。没有把握的事儿不能干,何况篡位是天大事儿,失败了,是要掉脑袋的。
另外,霍光可能根本没想篡位。食君之禄,为君分忧。拿着汉朝的俸禄,却要篡夺汉朝的皇位,这为儒家君子所不齿。更何况汉武帝信任霍光,汉昭帝也信任他,篡位怎么对得起他们的信任。这也不是儒家君子所应为。
不管是客观原因还是主观原因,霍光没有篡位,不然会死得很难看。但是霍光只知进不知退,最后招致灭族之祸,值得深思!
我是豫有得,感谢您的阅读点赞转发!欢迎评论留言关注!
-----
网友解答:
霍光专权几十年,一直深受皇帝的信任。他为汉朝的稳固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权力也达到了顶峰,位极人臣,可他为什么没有篡位呢?
一、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霍光当年在霍去病的提携下,侍奉汉武帝20年,没有出过差错,深得汉武帝的信任与重用,将八岁的汉昭帝托孤于他进行辅佐,相当于将大汉江山交于他手。
霍光非常感恩先帝的信任和重用,忠心辅佐。期间,为了稳定朝政,一举歼灭了上官桀、桑弘羊等人的阴谋反叛,保护了昭帝的安全与帝位。
汉武帝期间,匈奴未灭,时常南下骚扰。由于常年征战,使得国力衰落,民生艰苦,百姓渴望安定的生活。
霍光平定叛乱、稳定局势后,首先对内减少赋税,休养生息,对外采取和亲政策稳定边境。从此,国力恢复,人民富足,汉朝进入了全盛时代。百姓充实,四夷宾服。
霍光不负汉武帝临终所托,不负兄长的提携之恩。他的初心就是扶汉室、救黎民,忠心耿耿,辅佐朝政,继而国泰民安。
二、篡夺帝位,骂名载册。
举个例子,如果你没有偷的念头,看到有人的背包敞开着,大把的人民币裸露着,你会偷吗?我不会,你也不会,那个不属于咱,不拿。拿了,你就违背了初心,会受到法律制裁。
汉武帝晚年嗜杀成性,极不信人。为了汉昭帝继位,不惜杀了宠妃钩弋夫人(昭帝之母)全部亲属。为什么?还不是为霍光扫除障碍,安心辅政。
因为霍光的初心,就是为了黎民百姓能过上安稳的生活,不受战乱之苦。所以,他要做一个:上对得起皇帝,下对的住黎民百姓的人。
后来的他,大权在握,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根本没有必要给自己涂抹不忠不孝的污点,让骂名载册。他专权,却不乱政。
而且,汉高祖时就实行了”非刘姓不封王”,”封建功不封侯”。霍光在汉昭帝二年就被封为博陆侯,已经是霍光最大的荣耀了,不能再冒天下之大不韪了。
三、篡夺帝位,岂能善终?
假如霍光有狼子野心,伺机篡位,也不是没有机会。昭帝死后,立了刘贺为帝,又废刘贺那阵儿,实力还是蛮大的,此时上位也许能成。因为他独揽大权,儿子、侄子、侄孙、女婿等,分别担任着不同的重要职务,有助于他的篡位,而且外甥女又是皇后。
在这样的条件下,霍光不为所动,他没有反叛之心,也深知不会成功。因为民心所向,只想安定,不要改朝换代,从而引发动乱。
权力再大,也不能一手遮天。失道者寡助,造反会激起民愤,刘汉宗室群起而攻之,别说是想当皇帝,先说你的脑袋,你的家族还能保住吗?还能善终吗?
他没有必要篡夺帝位,反正权倾朝野,何必高高在上,如坐针毡?说不定哪天杀出个程咬金来,把自己掀翻在地是小事,诛灭九族,岂不是愧对朝廷、愧对祖宗。
霍光做到了善终。他的子孙造反,是在他病逝以后,如果活着,断不敢这样造次。
麒麟阁十一位功臣中排位第一,就是对他最好的奖赏,也是最好的定位。
霍光不会篡位,他不是那样的人。他奉行”食君之禄,为君分忧”,辅佐的同时,也发挥了自己的才干,实现了人生价值,不白活一回。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
网友解答:
不是权臣都会篡位!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大统一朝代中,有多少权臣篡过位呢?咱们数一数,秦朝、汉朝、隋朝、唐朝、宋朝、元朝、明朝、清朝,有过多少权臣?二十多个有吧?但是篡位的有几个呢?除了西汉末年的王莽勉强算,西汉延伸到三国的曹丕勉强算,还能找得到一个吗?
(霍光)
咱们再比较一下霍光所生活的大统一朝代的中期,有没有权臣篡位呢?一个都没有。所以,题目所说的问题,大约是不存在的。
那么,如果霍光一定要篡位,他能不能取得成功呢?
我觉得就算霍光一定要篡位,其实也是无法成功的。为什么呢?
第一,霍光没有篡位的背景。霍光如果想篡位,他首先得做一些封王、加九锡之类的事情,然后才能通过禅让的方式,把权力接管过来。但是汉高祖早就说过,非刘姓不可以封王,非建功不可以封侯。霍光在汉昭帝二年封为博陆侯,这已经是霍光最大的荣耀了,他不可能越过这个封王。不能封王,自然不能加九锡行禅让。后来,到了三国时期,曹操想被封为“魏王”,都还遭到荀彧等人的极力反对。所以霍光那个时代是完全不可能的。
(汉昭帝)
第二,霍光没有篡位的机会。霍光虽然一直打理朝政,但是,在早期,并不由他一个人说了算。汉武帝除了任命他为辅政大臣以外,还安排了上官桀、金日磾等人。霍光是在斗败了其他人后,才独掌朝政的。除此外,他所面对的皇帝汉昭帝、汉宣帝等都是成年皇帝,而且并不是昏庸的皇帝,霍光不可能完全抛开他们。霍光唯一可能的机会,就是汉昭帝去世后,他立一个昏庸的小皇帝。但是,当时并没有这样合适的小皇帝,他立没什么势力的昌邑王刘贺为帝,其实就是想继续掌控朝政。但刘贺进京以后,就急急忙忙地安插自己的人,迫不及待地要把霍光搞掉。这使得霍光只得找理由把他废了。接着他选了一个在监狱里的,更没有背景的刘病已为皇帝。不过刘病已一切都做得非常好,让他完全找不到刘病已的不是,找不到篡位的机会。
第三,霍光没有篡位的能力。不错,到刘病已上台的时候,霍光的势力在朝廷中盘根错节。霍光的儿子霍禹、霍光侄孙霍云都是中郎将;另一个侄孙霍山任奉车都尉、侍中;霍光的两个女婿分别担任长乐、未央宫的卫尉,负责整个皇宫的保卫工作;霍光侄女婿及外孙担当诸曹大夫、骑都尉、给事中等,可以参与朝廷事务。但是,就算有这样的势力,还不足以完全把控朝政,还不足以做到他一手遮天。咱们看吕后去世后,诸吕既掌控了军队又掌控了朝政,最后还是在朝中陈平、周勃等大臣,以及地方诸侯王刘襄、刘泽等人的联合打击下,落得个失败的下场。霍光显然没有那样的能力。
(汉宣帝)
其实,当我们在说这些的时候,我们忽略了一点,霍光尽管专权,但他并没有乱政。在他掌控朝廷的时期,汉朝进入了全盛时代,并为后期汉宣帝的“孝宣中兴”打下了基础。其忠诚是有目共睹的,他为什么要造反呢?
-----
网友解答:
霍光没有自己废帝自立,不是他不想,而是因为形势不允许,所以他不敢。【本文大概有五千字,慎入。】
回答问题之前,某首先把霍光为什么会以大忠大贤的形象流传后世,并和伊尹齐名的原因简单谈一谈。
以忠诚为国形象流传千古误导人的原因
霍光能够在青史上留下忠臣、能臣的形象是因为汉宣帝不得已的宣扬。
汉宣帝为何要替令他坐如针毡之人宣扬美名呢?自然是因为最根本的问题,汉宣帝入承大统的合法性。如果不是霍光废掉刘贺,迎立汉宣帝刘询,刘询只能是刘病己,并没有入继大统的机会。不管他立宣帝的初衷是什么,在这一点上,汉宣帝是一定要感谢霍光的。
如果把霍光定义为叛臣权奸,那么他所做的一切都要被否定的,他迎立的皇帝刘病己就不具备合法性了。
所以,
汉宣帝不管多讨厌霍光,明知道他的确有过居心叵测,但表面上还是要尊崇,赞美霍光,宣扬他的忠诚,彰显他的功绩,肯定他是武帝昭帝的忠臣,又选了宣帝继承昭帝,是一脉相承的正统。
假如霍家子孙不那么轴,没有那么跋扈,而是老实本分的,宣帝根本不会朝霍家下手,所以不必说宣帝负义忘恩,而是后果必有前因。
下面回到题主的问题。
霍光的野望
之前某在其他题目中回答过武帝为何要选择霍光为辅臣之一,就是因为他出身微贱又功勋不足,所以武帝越级提拔他,让五位辅臣相辅相成互相钳制。
以霍光为首辅,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以上官桀和金日磾为副,又授予上官桀左将军,金日磾车骑将军,由二人来分散霍光的军权。桑弘羊为御史大夫,身为副相,本人又凌厉干练,和丞相田千秋的老成持重刚好形成互补,统领外朝,可以辖制霍光的专权。
讲真,汉武帝这个人事安排非常完美,就是没想到金日磾会早死,一下子把几位辅臣中间的平衡打破,让武帝的一切安排都失去作用。
某一向认为霍光就是一个僭臣,如果你是忠臣,老皇帝死了,你是否该去忠诚的兢兢业业的辅佐新皇帝?可霍光不是啊,他带头搞小动作。
后元二年【前87】二月,武帝死,昭帝继位,改明年为始元。
同年,霍光和上官桀、金日磾联姻,把两个闺女分别嫁给上官安和金赏。本来三个人就是比较核心的辅臣组合,如今因为联姻更加紧密的团结在一起。
把霍光和二位同僚联姻的时间定在后元二年依据有二,其一,
武帝在世时,霍光必然不敢如此联姻,如果联姻的话,武帝根本不可能让这三位姻亲一起做辅政大臣的
,用脚指头想都不可能,武帝脑子没那么轴。
所以联姻必然在武帝驾崩之后,但是也不可能是后面几年,原因因为其二。
其二,
上官安与霍氏之女上官皇后被立为皇后时,《汉书外戚传》记载是“甫六岁” 、“皇后立十岁而昭帝崩,后年十四五云。”
上官立皇后是在昭帝始元四年【前83】三月,立后时甫六岁,甫的意思是才,也就是说才六岁。皇后在位十年,昭帝驾崩,驾崩时间是元平元年【前74】七月,前83至前74刚好十年,那时候上官皇后有十四五岁,后面带一个云字可见班固也不确定皇后的年龄,不管是甫六岁还是十四五云,都是大致年龄。
来倒推一下,十四岁的话,那就是后元二年【前87】生的,四岁立后;按照十五岁倒推的话,那就是后元元年【前88】生的,五岁立后。不管是五岁还是四岁,前面记载的甫六岁肯定有误,之前也解释过,武帝在世,霍光不可能联姻上官氏和金氏,
所以,上官皇后只能是出生在后元二年【前87】,虚龄五岁立后。(本段推测欢迎质疑探讨。)
汉武帝的安排是让你们互相钳制的,结果你霍光通过联姻来结党呢,这该是一个忠诚的臣子该做的事吗?你想干什么啊?想破坏先帝的安排么?
但是,联姻并没有达到霍光的预期,为了增加自己的威势,霍光就想着给自己封侯,这一点和同样有野心的上官桀一拍即合。
虽然几人被任命为辅臣,但是武帝并没有给他们封侯,某揣测是武帝留的余地,想让昭帝亲政后慰劳辅臣再封侯,所以没有给他们封侯。
一个谨慎勤恳半辈子的人突然大权在握,必然要处心积虑的专擅权柄,霍光就是如此,因此炮制出所谓武帝遗诏,说之前后元元年时,侍中仆射莽何罗与弟弟重合侯莽通谋逆,金日磾、霍光、上官桀平叛有功,当时皇帝忘记叙功了,现在以遗诏的形式封金日磾为秺侯,霍光为博陆侯,上官桀为安阳侯。
这个遗诏出现的略显诡异,为啥武帝临死时没有颁布遗诏,这都快一年了遗诏才公布出来。因此,就有人质疑,
卫尉王莽担任侍中的儿子王忽反驳霍光的遗诏:先帝生病时,我经常侍奉左右,怎么不知道有封你们三位的遗诏,该不是你们各位自己封自己的吧!
当时让霍光下不来台,就怼王莽,
王莽只好把祸从口出的儿子王忽鸠杀。因为
王忽的质疑,霍光倒不敢那么不顾脸面,而金日磾也拒绝接受这份遗诏,拒绝封侯。
金日磾此人属于无欲无求至刚至正的人,当初从匈奴太子的身份沦落为养马的奴仆,真的历经坎坷,在母亲的教导下,从不希求非分的福气,坚持原则,绝对不会毫无原则的去随声附和别人,哪怕是皇帝。他的长子很受武帝喜爱,从小养在身边,因为和宫女嬉戏,金日磾就杀死长子,免得他淫乱宫廷,武帝都无可奈何。后来武帝想纳他的女儿进后宫,金日磾又拒绝了。莽何罗之叛正是金日磾的首功,霍光和上官桀只是首恶擒拿后去扫平喽啰的小功,现在倒好意思拿出来当功劳封侯。
当初武帝本想以金日磾为首辅,金日磾以自己是外国人为由拒绝,甘居霍光之后,武帝这才以霍光为首,因此,霍光最是忌惮金日磾。
如今金日磾拒绝封侯,霍光上官桀倒也无可奈何,
直到始元元年九月,金日磾病重,出现转机,就在金日磾临终前,霍光上官桀把封侯的印绶强行加在神志不清的金日磾身上,
终于先封一个。因为当政不到一年,还要有所顾忌,
霍光上官桀二人一直到始元二年【前85】正月才如愿以偿。
二年春正月,大将军光、左将军桀皆以前捕斩反虏重合侯马通功封,光为博陆侯,桀为安阳侯。汉书昭帝本纪。
金日磾之死,打乱了武帝的完美安排,也使霍光去掉一个最忌惮的障碍,对于上官桀,霍光还是没放在心上的。
有计划的排除异己
两位均不是善类还都有野心的亲家开始狼狈为奸,排斥桑弘羊和田千秋。
霍光休息的时候,或者生病请假的时候,都是上官桀代替霍光行使霍光的那部分权利,看上去配合的很亲密。
然而,
上官桀的野心膨胀的也很快,他和儿子上官安居然走通了鄂邑长公主的路线,把才四五岁的女儿嫁给昭帝做皇后,霍光大力反对啊,你想让皇后姓上官,我还想让皇后姓霍呢。
但是因为鄂邑长公主的支持,居然让上官桀父子活动成了,
始元四年三月,上官氏被立为皇后。五年六月封皇后父骠骑将军上官安为桑乐侯。
上官家的威势一下子超过了霍光,
公开和霍光争权,甚至联络鄂邑长公主、燕王刘旦、桑弘羊等,他们组成了新组合,霍光倒被孤立了,善于
隐忍的霍光继续忍着,寻找机会。
始元六年二月,霍光先朝桑弘羊下手,以昭帝的名义,“二月,诏有司问郡国所举贤良、文学民所疾苦。议罢盐、铁、榷酤。”
桑弘羊的一切成就都来自盐、铁、榷酤。霍光来这样一招是想干什么,能言善辩的桑弘羊得到了丞相田千秋的支持,“秋七月,罢榷酤官,令民得以律占租,卖酒升四钱。”
这样的公然挑衅桑弘羊的地位,叔可忍婶婶不能忍,桑弘羊彻底加入上官桀阵营,和霍光唱对台戏。
但接下来就在第二年,元凤元年【前80】九月,就爆发了鄂邑长公主、燕王旦、上官桀父子、桑弘羊图谋政变,被霍光粉碎的事件。反正史书是这么写的,辅政还不到八年的时间,霍光就铲除了两个对手了,五位辅臣就剩下田千秋和他了。
铲除了上官桀和桑弘羊,
霍光都威震海内了,
这么一个谨厚老实的老丞相,更不在话下了,霍光根本不费吹灰之力就摆平了,
元凤三年【前78】借故杀田千秋女婿,令丞相威信大跌,次年就抑郁死。
霍家天下
自此,霍光真正可以做到乾纲独断一手遮天。哪怕是昭帝已经加元服行冠礼,本该还政给皇帝的霍光继续掌握大权,“昭帝既冠,遂委任光,”(霍光传)这恰恰说明了,霍光已经完全挟制住昭帝,拒绝归政给皇帝了,他的举动明白人都能看清楚,汉书五行志评议“上既已冠而不归政,将为国害。”东汉时人有“数读《汉书霍光传》看到是乱臣贼子欲谋废立的征兆”之感叹,司马光更是指责“专政而不归,此则光之罪矣。”
而时人褚少孙还拍霍光马屁,歌颂他系黄帝后世而“王天下。”再从霍光禁止宫女穿开裆裤而昭帝没有一男半女来看,宫女们得多么惧怕大将军才不敢起攀龙附凤的心啊,昭帝得多听话才心甘情愿做和尚素着啊,啧啧,看看,大将军威不威风!
而汉昭帝的突然死亡,的确让意气风发的大将军大司马猛地措手不及。
如此温顺听话的傀儡哪里找去,怎么身体如此不济死这么早。霍光不禁为继承人苦恼。
汉武帝活着的儿子只有广陵王刘胥;孙子们,就是昌邑王刘髆的儿子刘贺,燕王旦的儿子们。之前燕王旦谋反,儿子们可以排除,就只有刘胥和刘贺两个选择。
刘胥力能拔山、体格壮硕,武力值很高的,而霍光文不成武不就的不学无术,根本不是刘胥的对手,立刘胥岂不是要告老还家了?不立他吧,他又是最合适的怎么把他排除掉呢?
这时,就有投其所好的投机者出来,说当初武帝他废长立幼,就已经排除广陵王的继承权了,说明武帝他知晓刘胥不能继承宗庙社稷。此人的上书,为霍光解决一个难题,当即就提拔此人为九江太守。
霍光打着为昭帝立嗣的旗号,让上官皇后诏刘贺来做昭帝的嗣子。刘贺当年有十八岁了,来给十四五岁的上官皇后做儿子。
然而,仅仅二十七天,刘贺就被霍光废除,
废黜的理由非常的冠冕堂皇,说刘贺荒唐啊淫乱啊种种鸡毛蒜皮的小事,这样的人怎么能继承宗庙社稷呢,所以要废黜。
后人看到这段会夸,霍光真是公忠体国啊,不给国家立荒唐皇帝,但是,认真思考一下,真是这样吗?
嫌弃刘贺荒唐,那昭帝够聪明了吧,人家冠礼后你咋不还政啊,还不是自己贪权不放。如果刘贺真的如被废的理由那样荒唐,恐怕大将军睡着都会笑醒的,一个只知道吃喝玩乐睡女人沉溺奇淫巧技的皇帝正是一个合格的傀儡啊!
所以,通过史书留下的蛛丝马迹,很容易明白刘贺被废的真实原因,那就是他年轻冲动,不听臣下的劝谏先学着隐忍韬光养晦,而是企图挑战霍光的权威,不甘心做傀儡,竟然想把昌邑王臣安插到各个部门,并调整宫禁戍卫。
你一个新上台的傀儡就想染指兵权,想挑战一个掌权十多年的权臣,不废你废谁啊,哪怕被人说所选非人被打脸,大将军也得废你。
嗯,因为鸡毛蒜皮有失检点的宫廷琐事被废,刘贺你是第一人,比后来被质疑阳痿被废的那位强一点。
刘贺被废,武帝后裔就没有多少挑选的了,昭帝和齐王刘闳无子绝后;燕王旦、广陵王胥之前被排除,怎么能立他们的儿子呢;昌邑王刘髆儿子刘贺刚刚被废;霍光只好把目标投向戾太子刘据的后裔,因此,
逃过巫蛊之祸流落市井的皇曾孙刘病己得到了出头的机会。
刚废了刘贺,迎立刘病己的霍光,站在刘家的朝廷霍家的天下前,就算是一向谨慎喜怒不行于色,也忍不住“骄溢过制”,他尚且如此,就别提霍家其他人了,如果不是汉宣帝比他还能忍,身体还棒棒哒,一直忍到霍光死翘翘,而霍家二代三代也没有丕师昭之流,刘家天下必然是要姓霍的。
霍光不是不想篡位而是不敢
霍光从头到尾都没有做到忠心为国,他上辜负武帝托孤之恩,下对不起昭帝的信任之情,他并没有后人歪歪的那么忠诚,而是一心做一个僭臣权臣乃至于霍家天下的肇基之祖。
霍光传记载一件事:有次殿中有奇怪的事情发生,群臣都吓一跳,做为辅政的霍光不是去看顾皇帝安危,反而先召掌管玺绶的尚符玺郎,问他索要玺绶,尚符玺郎拒绝不给,霍光就想下手去夺,尚符玺郎手按佩剑说:臣头可得,玺不可得也!霍光只得放弃,不管他当时是怎么想的,从尚符玺郎拒绝的事可见,刘家还是人心所向,臣子对刘家还是忠诚而不可动摇的。
所以,霍光只能审时度势,选择操控傀儡来掌握大权,这个更安全更稳妥些,所以,在元凤三年时,睦弘以“大石自立,僵柳复起”等异相妄称昭帝应该“求索贤人,禅以帝位”时被霍光诛杀。
综上,霍光不是不想篡位,而是不能,不敢。
就是这样。
参考;辛德勇先生
请大家多多支持猴格,觉得猴格写的还行的就赏个关注!点个赞吧!觉得猴格写的有误的也请不吝赐教!谢谢!
-----
网友解答:
霍光,西汉时著名权臣,历汉武帝,汉昭帝,海昏侯,汉宣帝四朝。昭帝即位时,霍光被封为大司马大将军,从此霍光作为辅政大臣开始执柄国家,权宠加身几十年,可谓是显赫一时。那拥有如此权力的他,到底有没有想过篡位呢?
其实作为后人,我们纵观霍光一生,我们可以说他是权臣,但他依旧不失为一个忠臣,霍光是对得起汉武帝的托孤的。武帝驾崩后的三次帝位更迭都是主少国疑的危险时期,霍光都站了出来,庇佑昭帝,宣帝成长起来,为昭宣之治打下了基础。
武帝晚年选择霍光来辅佐少主弗陵,并且赐给霍光一幅‘周公负成王朝诸侯图’,并对霍光说‘立少子,君行周公之事’,用此像霍光表达自己对其辅政的信任和希冀。昭帝即位的时候才八岁,一切政务都由霍光决定。
霍光是霍去病同父异母的弟弟,因为霍去病的原因,霍光十几岁就入宫当了郎官,史书记载:“出则奉车,入侍左右,出入锦中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况且霍家累受皇恩,霍光从小就跟在武帝身边侍奉,对武帝可谓是忠心耿耿。霍光执政期间,因循守职,对武帝颁布的轮胎诏继续加以贯彻,昭宣中兴是离不开霍光打下的基础的。
昭帝的辅政大臣不只有霍光,还有金日磾,桑弘羊,上官桀。桑弘羊,上官桀等人为了夺权,勾结燕王刘旦等人,诬陷霍光谋反,即燕王上书事件,却被才十四岁的昭帝识破,昭帝说,‘燕王远在千里之外,怎么可能知道大将军的事,谁再敢搬弄大将军的是非,决不轻饶’。霍光权宠加身是离不开昭帝的信任的,霍光也更加兢兢业业来回报皇帝的信任。
之所以有人觉得霍光有谋逆之心的原因在于海昏侯。元平元年,昭帝驾崩后没有子嗣继承皇位。当时大臣们选择了武帝孙子昌邑王刘贺继位,可刘贺烂泥扶不上墙,在位才27天。
正事没做几个,荒唐事干了一大堆,为了大汉江山社稷着想,霍光只能废刘贺为海昏侯,另立武帝曾孙,也就是卫子夫的儿子刘据的孙子刘病已为新君。废立皇帝,确实不是人臣所为,可如果放任刘贺瞎搞,霍光怎么对得起武帝的托孤,霍光真心想篡位的话,大可废了刘贺,自己登上皇位的。
同样面对幼主,王莽之所以篡位,主要是西汉末年的皇帝自成帝以来,大都昏庸无能,甚至还有爱男色不爱江山的同性恋皇帝,皇权失信而武帝,昭帝都是一代明君,皇权还是有很大威信力的。他们对霍光也即位信任,霍光是不会辜负武、昭的信任的。
霍光历任四朝,权倾朝野,霍家也因此鸡犬升天,甚至嚣张跋扈起来。然而盛极必衰。自从霍光迎立宣帝后,为霍家的倒台埋下伏笔。霍光毕竟执掌朝政几十年,宣帝登基时也已经长大成人,二人必不可少的会发生冲突,但宣帝还算克制,仍然把朝政交给霍光全权处理。待霍光死后,霍家人自己作死,宣帝也开始算霍光老婆害死自己原配许皇后的帐,霍家几倍族灭,只有少数人幸免。
霍光或许不过是想效仿伊尹,周公之流而已。霍光是否有篡位的野心?我们无从得知,但即使他有,他也不会去干。那时候皇权威信力极大,人心皆向于刘氏,霍光根本没有滋生篡位野心的土壤。
-----
网友解答:
山野老人回答这个问题:
霍光专权几十年,为什么一直没有篡位?
霍光 剧照
从史料看,霍光不但没有篡位,还被汉宣帝当做典型,评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首。
对于霍光专权几十年,为什么一直没有篡位这个问题,山野老人以为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一,汉昭帝时期,霍光没有篡权的机会。
汉武帝最后选择只有八岁的刘弗陵继承皇位,安排霍光、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等四人辅佐汉昭帝。
尽管汉昭帝登基只有八岁,霍光完全可以控制汉昭帝,但是霍光却搞不定上官桀与桑弘羊。
上官桀的儿子上官安是霍光的女婿。
上官安要把自己仅有六岁的女儿送进宫中做昭帝的皇后,遭到霍光的反对。
上官安找到昭帝的姐姐鄂邑长公主,通过鄂邑长公主的关系实行了自己的梦想。
汉武帝册立昭帝为皇储的时候杀死了昭帝的母亲,就把昭帝交由鄂邑长公主照顾,因此鄂邑长公主对昭帝有养育之恩,由此留在宫中。所以鄂邑长公主出面办事,昭帝还是给面子的。
上官桀为了报答鄂邑长公主,建议将鄂邑长公主的情人封为列侯,也遭到霍光的反对。
桑弘羊自恃有功,希望封自己子弟高官,同样遭到霍光的反对。
还有一个昭帝的兄长、燕王刘旦因为没有继承皇位,也对昭帝心存不满。
由此鄂邑长公主、燕王刘旦、桑弘羊、上官桀父子等四方力量凑在一起反对霍光,甚至设计要谋害昭帝。
尽管阴谋没有得逞,但是这个时期的霍光自己脚跟也没有站稳,根本没有心思、也没有能力篡位。
二,汉废帝刘贺时期,丙吉让霍光有苦难言。
丙吉 剧照
昭帝八岁继承皇位,十三年后驾崩。
昭帝的驾崩实际上是一件很难说清楚的事情,有人以为昭帝的突然驾崩,是霍光造成的,但是没有史料支撑这种说法。
不过,昭帝的死很离奇。
最离奇的事情是昭帝二十一岁了,却没有皇子。
由于昭帝没有皇子,霍光建议将昌邑王刘贺选择为继承人。可是刘贺继承皇位不到二十七天,却犯下了一千一百二十起案件,由此由霍光建议,废了刘贺。
刘贺被废后,霍光的长史丙吉趁机建议将流落在民间的刘病已迎请入宫继承皇位。
丙吉为何主张迎请流落民间的刘病已继承皇位呢?
丙吉与刘病已有很深的渊源。
丙吉当年被汉武帝派驻狱中,专门负责处理巫蛊案件。
这个时候,刘病已还是婴儿,也被关在狱中,由于丙吉的照顾才得以活下来。
丙吉向霍光建议迎请刘病已入主宫中,一是知道刘病己的才智,一是对刘据一家人的同情。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让霍光没有了选择。
三,汉宣帝时期,汉宣帝以退为进,让霍光进退失据。
汉宣帝 剧照
刘病已入主宫中,实权掌控在霍光手里。
霍光面对刘病已出了一个难题,提出自己交出权力,退出官场。
刘病已以退为进,极力挽留,而且让霍光享有昭帝时期的一切特权,并且享有超越昭帝时期的权力。
刘病已对霍光提出的一切要求,不论合理与否,一概应允,这样留住了霍光,也使霍光没有了发难的理由。
表面看,霍光好像没有了野心,但背地里,霍光一直小动作不断。
最恶毒的、最凶险的是,霍光派遣心腹田延年驾驶马车冲撞刘病已的车子,企图造成车毁人亡的事故。、
最后因为侍卫的英勇处置,才避免了一场惊天动地的阴谋。
霍光死后,汉宣帝毁掉了整个霍氏家族,却让霍光位居麒麟阁十一功臣之首,由此可以看出汉宣帝韬光养晦手法的高超。
综上所述,霍光专权几十年,不是不想篡位,而是没有机会篡位!
-----
------------------
推荐阅读:
上一篇:医学博士年薪能达到多少钱?
下一篇: 金陵十二钗正册都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