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尔浒之战和壬辰之战为何明军表现差距这么大?
萨尔浒之战和壬辰之战为何明军表现差距这么大?
网友解答:
首先一条重要原因,在万历朝鲜战争,即壬辰之战的最后阶段
,明朝陆军的战斗力,已经暴露出了衰退趋势。
历时七年的万历朝鲜战争,明军真正的作战时间两年左右。面对兵力绝对优势的日本“战国英雄”们,明军基本是一路摁着打,战斗力显然高一大截。但比起万历朝鲜战争第一阶段时,明军“三天攻克平壤”和“五千人在碧蹄馆杀退数万日军”的凶悍场面,
万历朝鲜战争尾声阶段的明朝陆军,表现却是差太远。
比如蔚山战役上,最早担任攻坚的浙军(戚家军骨血)勇猛依旧,开打就把日军层层堡垒砸的粉碎,成功将日本第一军团压制在岛山营里。
可明军右佥都御史杨镐私心自用,为了叫自家弟兄李如梅抢功劳,竟擅自下令浙军撤回,换李如梅带辽东军上来捡便宜。
却不料辽东军战力退化严重,拼命攻了数日,却是丝毫啃不动岛山营,抢攻打成了现眼,还差点被增援日军包了饺子。幸亏浙军在箭滩和西江口拼死阻击,才确保数万明军平安撤退。
虽然这场惨烈攻坚战里,明军以阵亡一千四百将士的代价,给日本第一军团造成了五千多人的伤亡。但由于杨镐的瞎指挥与明军参差不齐的战斗力,明军还是痛失了夺取蔚山城的大好机会。把本可毕其功于一役的战局,又悲惨拖后了数月。
而且这位坑全军的杨镐大人,之后的二十年里却又官运亨通,一跃成为萨尔浒战役时的明军统帅。
萨尔浒战役能打成什么样?只看他,就知道会不怎么样!
这样衰退的战斗素质,有时就连战友们也抓狂。顺天城血战上,明朝战将刘綎在水师陈璘部的配合下,顺利进抵顺天城(韩国顺天市),明军水师开战后就发起迅猛攻势,在日本人的记录里,很多搁浅的明朝战船陷入日军围困里,
但这些逃生无路的明朝水兵们,却无一人投降,
依然拿起武器与日军血拼,给日军造成数倍于己的伤亡。甚至,还有一艘战至最后一人的明朝船上,那个满身血污的明朝水兵战士,竟毅然点燃了战船,投身火海里……
但如此可歌可泣的战斗,却丝毫打动不了刘綎,他的陆军抵达顺天后,每天就是磨洋工看风景,
干看着水师一次次孤军奋战,却硬是一仗都不肯打。
以至于愤怒的水师提督陈璘,一怒闯入刘綎大营里破口大骂,当着刘綎部将的面,带着水兵们把刘綎部的战旗撕的稀巴烂,却硬是激不起刘綎的战斗意志,没几天就撒腿开溜。这位打都不肯打的刘綎将军,却还是多年后萨尔浒大战里,明军战斗精神最强,给后金八期带来伤亡最大的一位。
到了萨尔浒之战时,当时明军的衰退程度,更是可以想。
而更重要的事实是,从万历三大征结束到萨尔浒之战开打,这近二十年时间,是明军战斗力更加速度衰退的时期。
衰退的原因,可以归结到两个字:懒政。
其实,万历朝鲜战争时期,明军大多数时候那“战胜之速”的凶悍战力,主要来自于张居正十年改革的强军成果。但张居正溘然长逝后,深恨张居正的万历皇帝,也一度对军队大加整顿,昔日天下无敌的戚家军,都给拆的七零八落,一代名将戚继光也被当做张居正党羽,落得凄然去世。
之后的万历皇帝,又进入了“怠政”的工作模式,轻松创下明朝皇帝不上朝的记录,
一天都耽搁不得的军队大事,自然也越耽搁越多。
至于那些满嘴江山社稷的文臣呢?拜万历怠政所赐,外加“考成法”等改革措施被废。张居正改革时代要接受严格监督的文官们,这下也撒了欢,朝堂上的逆淘汰一天天折腾,大批真正做事的官员遭排挤,反而是满嘴夸夸其谈的清流们占据高位。
万历皇帝“怠政”的年月里,这帮文官的主要工作,也就是拉帮结派,对于军政大事更是茫然。比如万历朝鲜战争里,
明朝内阁六部高官们,就常做出昏聩判断决策。浴血奋战的明朝将士们,更受尽了各种无端指责。
比如血染沙场的邓子龙将军,他为国捐躯的时候,朝堂上的言官们,诸如徐观澜等明朝“直臣”们,依然在洋洋洒洒罗织他的罪名。如果不是邓子龙的家仆愤然上京告状,这位壮烈殉国的老英雄,很可能将沉冤难雪。
有这帮人把持军务,外加万历后期,国家财政体系越发混乱,明朝收入锐减。明军又怎能不衰败。张居正改革时代,几乎每年要举行的北方边镇演习,变得多年不见影。萨尔浒战役开打前,明军火器竟都陈旧不堪,有五千多火枪兵从来没开过火枪。御史周师旦大战前就痛斥说,明军连火器战术,都是“袭其形似”,
战备水平如此低劣,又摊上坑爹成习惯的主帅杨镐,萨尔浒大战,明军又如何能赢?
一场明军败的体无完肤的萨尔浒战役,真正警醒后人的,不是“明亡清兴”的历史大势,却是永远振聋发聩的警句:忘战必危。
参考资料:《明史》、《日本战史》、《再造藩邦志》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
-----
网友解答:
有两个原因:第一是因为对手的战斗等级不一样,第二是大明军人素质的下滑。
首先是对手的情况不一样,日军和后金军,战斗力明显不在一个水平。有人说日本武士不是战斗力很强的吗,这个倒是不假,但是单张肯定不能都指望武士啊,日本战国结束后最大的变化就是主要战斗力由武士转向了足轻,也就是说,日本人靠的也是不同当兵的。那日军的战斗力和后金差多少呢?根据朝鲜方面的记载,日军曾一路打到鸭绿江边上,进入了建州女真的地盘,还袭击了当地的一个女真村落,最后被尚未统一战斗力的女真勇士打的屁滚尿流,退回到了鸭绿江东岸。也就是说拼刀,日本人对女真人来说是白给的。
除了女真的战斗力很强以外,后金士兵的护甲也要优于日本足轻。后金的甲胄是模仿的明朝的棉布铁甲,个别有钱的大户还会在外面再套一层锁子甲。这些制作精良的盔甲可以使的金军不受明军一般刀枪弓箭和低级火器的伤害,从而在白刃战中占据很大的优势。而日军的装甲就很可怜了,足轻只有两个或一个护裆,也就是胸甲片,其他的地方都是竹甲,这也是日本坚持使用武士刀的原因,破甲难度小。
另一方面就是大明军人素质的整体下滑。别说20年了,就是两三年不打仗,在疏于训练,你这个军队的水平就得废。从1600年到1618年,大明18年在辽东没有发生超大规模的战争,使得军队整体素质退步了。另一方面,之前辽东军之所以战斗力爆表,是因为有李家的家丁亲兵做支撑,事实上晚明时期的军队,因为财政压力和蒙古人的不断消耗,战斗力超强的军队除了戚继光在蓟北训练的车营外几乎就没什么特别厉害的政府军了。
李成梁的辽东铁骑固然厉害,确实李家的家丁武装,属于私兵,那一个个都是在辽东有土地做地主的,有了强大的经济支援,他们才装备得起最好的装备,这就特别像欧洲的封建骑士,在大明本是应该禁止的,只不过万历信任李成梁,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李成梁退下来之后,李如松战死,李家只剩下的基本上就都是废柴了,李家家丁武装也就解散了,失去了核心战斗力,你让明军怎么打出往日的风采。
再加上万历三大征的消耗和朝中党争导致的政治混乱,使得大明的国库已经空虚了,边军将士的装备多有疏漏。再加上蒙古俺答汗的封贡,明军北方的边患大大减弱,大明最仰重的就是战车,而因为以上几种原因,战车数量减少,明军失去了有效的防御手段,也就失去了野战能力。
因此当明军和金军在萨尔浒相遇时,结局就已经定下了。
-----
网友解答:
萨尔浒之战,非输在兵,而在帅上,这是一场真正由一个主帅的蠢决定一个帝国命运转折的战争。
其实壬辰之战(既两次万历朝鲜战役)和萨尔浒之战间的对比,我们没有必要去说当时日本和后金谁更强一点,反正以明朝的实力,基本上都是绝对性碾压。
壬辰之战就不用说了,日本异国作战,遇到的又是当时明朝最为精锐的辽东部队,再加上镇守蓟镇的戚家军,还有名将宋应昌、李如松(第一次),邢玠、麻贵(第二次)等人。最主要的是主帅(兵部尚书)石星虽然不怎么样,但是没有刚愎自用,能够知人善任,而且第二次时丰成秀吉突然病逝了。
基本算是送给明军一场战争,这里并不是说壬辰之战不惨烈,只是我们从各项数据对比分析,明朝都没有输的道理。
当然,萨尔浒之战也是如此。我们仅仅从账面上去分析,它比壬辰之战还不可能输,明朝用了自己几乎东北防线上最强大的家底,去打一个连自己一半数量都不到的游牧民族部队,怎么可能输嘛!但现实是残酷的,明朝还是输了,并且是一败涂地。
不同于日本对明军的不熟悉,努尔哈赤早前准备抗明的时候就已经在明军内部安插了眼线,总之从努尔哈赤的戎马生涯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个人是非常善于和喜欢利用间谍战的,好处就是他可以提前知道明军的一举一动。
只是按理说,如果明军合攻,在绝对实力面前,即使提前知道明军的路线也无济于事。但是在如此巨大的优势下,且是长途深入敌营,当时的明军主帅杨镐竟然把部队一分为四,分而推进,然后在后金都城赫图阿拉汇合。他完全就没有考虑到这样的行军意图一旦被敌军发现,将会各个击破。可笑的是,努尔哈赤对此一清二楚,结局大家也都知道了。
萨尔浒之战之所以会打输,可以说主帅杨镐背90%以上的锅,基本就是战略上的失败和轻视对手所致,反而努尔哈赤临危不惧,沉着应战,不失为一个牛逼的军事家。
-----
网友解答:
壬辰之役与萨尔浒,壬辰之役与萨尔浒之战是明末两场极其重要的战争。在壬辰之役取胜的明军却葬送在了白山黑水之间。是明军的实力退化了吗,本文就两场战争中明军火器的使用为例,试着作出分析。 在壬辰之役中最壮阔最辉煌的当属平壤战役,这场战役是明朝所派军第一次大规模使用火器的战役。
这场战役被记载于多方史料中,其中《宣祖实录》详细记载了攻平壤的情形:……俄而发大砲一号,各阵继而齐发,响如万雷,山岳震摇,乱放火箭,烟焰瀰数十里,咫尺不分,但闻吶喊声,杂于砲响,如万蜂鬨闹。少选,西风忽起,卷砲烟直冲城里,火烈风急。先着密德土窟,赤焰亘天,延爇殆尽,城上贼帜,须曳风靡。提督鼓诸军薄城,贼伏于陴中,乱用铅丸,汤水大石……提督与左协都指挥张世爵等,攻七星门,贼据门楼,未易拔,提督命发大砲攻之。砲二枝着门楼,撞碎倒地烧尽,提督整军而入。诸军乘胜争前,骑步云集,四面砍死。贼势缩,逬入诸幕,天兵次第烧杀几尽,臭闻十余里。
可见在万历朝鲜之战中,明军是战上风的,尤其是火器,其实在萨尔浒战中的明军火器也行。明军实力没问题的,但是没明君,也就是输在帅,指挥不行。萨尔浒是因为战略指挥失误,想当于被后金集中优势兵力逐个击破。
-----
网友解答:
壬辰之乱即著名的万历朝鲜战争,此役共历时六年。明军以超强的战力,分别用兵4万和7万,两度击溃倭国14万百战精锐。彻底粉碎了日本妄图灭亡中国,一统亚洲的野心,维持了东亚近300年的稳定局面。
然而,在萨尔浒之战中,大明倾全国之力征调了11万大军,在对阵女真6万精锐的时候居然遭遇惨败。4位主将中战死3位,仅有李如柏逃回了京城,4万多大明将士埋骨辽东。
两次大战仅间隔21年,但明军的表现却有天壤之别。前者可以步步为营,以少胜多;后者则在兵力与装备均占优势的情况下,处处被对手压制,最终大败而归。深入分析后可以发现,造成不同结果确实是有深刻原因的。
两次大战的人员配置有严重差异,所以导致的结局截然不同
1.抗倭之战
两次对阵倭国,明朝这边派出的阵容堪称豪华,无论是统帅宋应昌、邢玠,还是主将李如松、陈璘、邓子龙,都是身经百战的名将,且都具备丰富的抗倭经验。一句话总结:“打倭寇,我们是专业的”。
除了指挥员具备极高的战争素养外,兵力配置也极有针对性。李如松本人正是当年东南抗倭第一奇谋大才子徐文长的弟子,耳濡目染的熏陶下,他对百战百胜的戚家军极为看重。所以这次对日战争中,李如松特意请来了戚家军帮忙。而戚家军也确实不负盛名,一路冲锋陷阵,势如破竹。平壤大捷中,第一个把大明军旗插在平壤城头的人,正是戚家军子弟兵。
2.鏖战建奴
建州女真叛乱,抚顺失守,总兵战死,朝野震动。此时万历皇帝已经垂垂老矣,昔日的名帅猛将也老的老,死的死,环顾四下,朝廷只能勉强挑出以下几个人:统帅杨镐,一个只会纸上谈兵,还在朝鲜战场上犯过错的白痴;主力将领杜松,打仗勇猛,蒙古诸部对他闻风丧胆,尊称他为“太师”。杜太师打仗没问题,可惜他太冒进,低估了努尔哈赤的实力,最终陷入圈套,全军覆没;次主力将领刘綎,为人刚毅勇猛,但是少谋略,且与主帅有矛盾,干扰了行军部署。最终面对三路皆败的局面,他选择了力战而死;辅助将领马林,一代名将马芳之子,颇有些谋略,但是大器未成,本来这次会战是个非常好的锻炼机会,但是他面对的形势过于严峻,最终战死;李如柏,名将李成梁之子,李如松胞弟。师出名门的他却是个银样蜡枪头,畏惧敌军如虎,抛弃了友军直接开溜,虽然因此捡了一条命,但也丢尽了辽东铁骑的威名。
这些指挥员中马林和李如柏都是官二代,这次参战一方面是为了捞军功,一方面是为了积累经验,基本属于打酱油的角色;杜松和刘綎确实身经百战,但是为人都很莽撞,是不错的先锋,但并不适合当主将。兵力方面虽然也聚集了11万之众,但互相之间缺少磨合,战斗力也难以保证。明军中实力最强的戚家军也已经日薄西山,当年结束了朝鲜战争后,便沦为了派系斗争的牺牲品,遭到了残酷屠杀。
两次战争的战略思维也相差甚远
在朝鲜战争中,明廷从上到下头脑都非常清醒,明军跨过鸭绿江抗击倭寇的举动看似草率,其实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不仅派人到朝鲜去详细了解了战况,而且深刻意识到倭国野心膨胀,保住朝鲜就是护卫华夏。明军初入朝鲜的时候,急于收复家园的朝鲜官僚一味地催促明军出击,但是大明将领头脑非常清晰,知道在不了解形势的情况下贸然出击毫无胜算,因此根本没有理会朝鲜人,他们作战的思路很清晰,作战的意图也非常明确。
而在萨尔浒之战中,明廷上下都充斥着莫名其妙的自信。面对强势崛起的建州女真,只有万历皇帝一再强调要谨慎,其他人基本熟视无睹。统帅杨镐白痴到提前把作战方案全盘告知了努尔哈赤以表示轻视对方,唯一的名将杜松居然将努尔哈赤看做了他日常暴揍的小瘪三,完全不管后勤补给和友军接应,一味的猛冲猛打,最终深陷包围圈,只能饮恨辽东。
两次战争中,大明的国力差距很大
在朝鲜战争前夕,大明虽然党争不断,但是张居正留下的家底还在,因此大明在朝鲜抗击倭国的时候,有能力不依靠朝鲜提供补给,甚至还给朝鲜发放了一定的军饷;到了萨尔浒之战时,经历了万历三大征的明廷虽然消灭了一切肉眼可见的敌人,但是国力也虚弱到了极点。而党争没有一丝平息的迹象,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朝堂一片乱糟糟,皇帝行将就木,名将都已老去,江南经济虽然发达,但是朝廷却收不上税来。大明此刻面对的局势,总结起来就一个字“难”!
两次战争面对的敌人实力有一定的差距
朝鲜战争面对的敌人是倭国,虽然倭国刚刚由丰臣秀吉结束战国乱世,国家再度统一,军事实力达到巅峰,但倭军还是以步兵为主,且身着轻甲。明军利用火器优势可以有效对其进行压制,而骑兵对轻甲步兵也有天然的优势。
萨尔浒之战面对的敌人是建州女真,他们原本效忠于大明,对明军十分了解。努尔哈赤当时作为明朝将领,又深得李成梁真传,因此不但战术素养极高,更堪称是克制明军的专家。建州骑兵在他的调教下,简直就是专门为明军量身定做的:先是战车堆满沙包再披上淋过水的牛皮,一路横冲直撞可以有效抵消火器伤害,紧跟着重甲骑兵冲锋直接碾压明军步兵方阵。这套战术被建州女真运用的炉火纯青,进攻十分犀利,而满洲八旗兵也战力非凡,堪称当时全球第一骑兵。
结语
21年看似短暂,但是却正好处在了大明的真空期上。这21年,大明朝堂比较混乱,皇帝垂暮老矣,根本没有心情去治理党争,如果再等几年,新君继位一切都将会不同;这21年,大明虽然国力空虚,但是江南地区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兴起,经济上更是蓬勃发展,再经过一段时间的打磨,帝国就有破茧而出的希望;这21年,生长于南美的土豆、玉米等高产作物已经在中土生根发芽,只是作物适应新的环境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只要时间充裕,人民就有希望不再挨饿,人口就会迎来爆发式增长;这21年,大明军事实力大幅衰减,属于青黄不接的年代。不过只要有时间,人才就会自己站出来。比如战死的马林就很有天赋,比如后来抗击满清的李定国、曹变蛟等人,都有力挽狂澜的能力。
满清入关其实有非常大的偶然性,如果不是恰好抓住了大明的真空期,他们未必能一路攻城掠地,占领辽东;如果不是崇祯皇帝平定内乱的决心不够坚定,李自成早就成了孤魂野鬼,吴三桂会不会叛变,满清能不能入关都是未知数。
-----
网友解答:
萨尔浒之战和壬辰之战为何明军表现差距这么大?其实原因很简单
壬辰战争是我国三次帮助朝鲜的战争之一,万历朝鲜战争,又称朝鲜壬辰卫国战争,与宁夏之役、播州之役合称为万历三大征。这场战争由日本前关白丰臣秀吉在1592年派兵侵略朝鲜引起。因朝鲜的宗主国是明国,是故向我国求救,明神宗应恳求派军救援,一举打败日本,日军溃败,从此到甲午战争前几百年不敢对中国起非分之想。
但是后来萨尔浒之战中,明军的战斗力下降了不是一个层次了
当时明朝军队87000人,海西女真叶赫部10000人,朝鲜军队13000人,合计11万,这就得说明一下,其实努尔哈赤没有完全统一女真,其中的海西女真就是大明的盟友,因为叶赫部和努尔哈赤不和嘛,而后金八旗军悉数出动,共有军力60000余人。
按说明军人数占尽优势,并且配备了大量的枪炮火铳,在对付八旗军应该绰绰有余。可结果却是明军主力被歼灭,丢失极为惨重。经此一役,明朝和满清军事实力发作逆转,明朝完全丧失了在辽东战场的主动权。
所以明军变现为何差得这么大呢?
首先,比较主流的观点是认为杨镐分进合击的策略有关,其时,明军分四路进攻,最后再合击努尔哈赤,被努尔哈赤找到破绽,各个击破
其次,有一种说法满族的战斗力高于汉族,明军过早依靠热武器,但是火铳其时还不是太老练,除了威力大一点,射速跟不上,所以杀伤力不大。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
网友解答:
很简单,没钱!
自古以来打仗打的都是后勤,打的都是财政。
万历朝鲜战争发生在1592年,当时距离张居正去世不过十年光景。虽然随着张居正去世,他的改革偃旗息鼓,但经过张中堂改革过后的大明王朝,很快就迎来了“万历中兴”。
在张太岳先生的改革下,当时大明国库积银六七百万两,存粮1300余万石。
这是什么概念?这个账面数字可供大明王朝使用十年之久(在不打仗的情况下)。
不过,当时大明四周也不太平,要用兵的地方自然也不少。
就比如壬辰之战前面的宁夏之役,明军用了8个月的时间平定叛乱,维护了大西北的安宁。但付出的代价也是很大的,“费饷金几二百万”,一下子就用掉了国库三分之一的钱。
而朝鲜之役,由于是出国作战,耗费也是相当的巨大。本来根据朝廷的方针,像这种耗资巨大的出国作战,就应该速战速决。
可惜猪队友朝鲜根本就不给力,在日本入侵朝鲜的时候,拥有三千里的战略纵深的朝鲜,一个月不到就迅速崩溃,甚至连国王都要过江投靠明朝。而面对明朝的军情问答,朝鲜是一问三不知,导致明朝还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在异国他乡去探军情,方便出兵。
而且明朝花在朝鲜的军费也不能全部自己用,还要花在朝鲜国王为首的朝鲜流亡政府。要是让朝鲜国王饿死了,不仅有损于天朝上国的脸面,也会给出兵朝鲜带来不好的影响。
在朝鲜政府失去掌控力的朝鲜地方,明朝不能指望朝鲜政府来完成明朝远征军的粮饷。只能另外花钱从国内买粮运往朝鲜,这样又增加了朝鲜军费的数额。
远征朝鲜的日本侵略军战斗力还不弱,明军自然不能拿治安战来对待。因此远征朝鲜的明军都是明朝国内的精锐,有关宁军,南方鸟铳手,播州藤甲军这些明王朝的精锐。
对于精锐野战军队,明王朝的的军费消耗自然是更加的高昂。明朝还不能失败,因为朝鲜之役一旦失败,日本就会威胁到明朝首都北京的安全,明王朝只能往朝鲜这个无底洞大把地扔银子。
从1592年打到1598年,明王朝打了将近7年,虽然顺利地赶跑了日本侵略者,保住了朝鲜这个附属国的地盘和国家的安全,更是维护了大明王朝作为天朝上国的脸面。
但朝鲜之役中,大明王朝只是表面高光而内里暗淡。全部的暗淡集中在一个字,那就是没钱了。
朝鲜之役每年都要消耗大明王朝军费开支240万两,更不用说后面还打了播州之役。140余天的战争就消耗了两百万的银子。从1592年打到1600年的万历三大征。彻底打空了大明朝的国库。
作为统治者的万历皇帝面对这样的情况,自然是极为头疼的,他急需一场经济改革,来解决国库空虚的情况。
但明王朝最重要的财政收入田亩中又不能随意加税,不然容易激起民变。因此,万历皇帝就把目光放到矿税之中。
从万历二十四年(1596)起,明神宗即派出许多宦官充当矿监、税监,试图从矿产中征取更多的税收,来充实国库。
但这样一来很快就触犯了士大夫的蛋糕,这些士大夫手下的朝臣很快就能摒弃不同派系的成见,一致对外,使得矿税征收很快就不了了之。
面对贪得无厌,又没有灵魂的官僚集团,万历皇帝很快就失望,随之即放弃了对矿税的征收。
皇帝的放弃和官僚士绅的吸血,使得大明王朝国库长期处于缺钱的状态。国库里没钱,自然就影响到了军费的开支。
萨尔浒之战中,明军虽然号称47万,真实兵力也就有十万人左右。但这十万人的军费开支也是相当的耗钱。
十六世纪明王朝的一支野战军就需要装备马、偏廂车、辎车、大砲、灭虏砲、佛朗机、架各子砲、鸟枪、三眼枪、弓箭撒袋、大弩、长枪、长刀、长斧、大棒、火箭、战牌、腰刀、盔甲等等不计其数的军备物资。另外,随军还要携带五天行的行军干粮。
这样的军队别说让他们行军打仗,就是让他们原地待命,都是明王朝极大的财政负担。为了筹集军费,万历皇帝不仅掏空了户部,还挪用工部太仆寺的钱。再有还得搜刮各省的银子,加派辽饷。
就这样,在政府的一系列搜刮下,十万大军终于成型,开始远征辽东。
按照正常思路来说,在辽东人生地不熟的条件下作战,明军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在当地站稳脚跟,然后再派出侦察兵寻找后金主力进行决战。这样最浅显的道理即使总指挥杨镐不懂,刘挺杜松这些从军几十年的老将会不懂?
但为什么杨镐要分进合击,而这些大将也没有明显的反对。因为大家都很清楚,朝廷是真的没钱了,光是筹集他们这些军队几天的军费就已经是非常勉强了。根本不容许他们开展扎稳扎打,步步为营的方略。真要是求稳的话,先不说朝廷会怎么处罚他们,光是在没有几天粮草,又处于冬春之际的辽东,几天都待不下去。
因此,只能分兵,至于那一路大军能打到努尔哈赤,那就看运气了。
出兵,会完蛋,不出兵,一样完蛋。还不如直接出兵,尚且有一线生机。
最后的结果大家都明白,在萨尔浒之战中,这支东拼西凑的十万大军除了李如柏的南路军,基本上全军覆没。开始了明亡清兴的先河。
-----
网友解答:
首先,最坑的就是所谓“同一波人”——准确点说,坑在同一个人上,这人就是壬辰之战的明军经理、萨尔浒之战的辽东经略杨镐。杨镐此人可以说是不知兵的,在蔚山之战里面进退失当,先是攻城不克,后又遇敌惊逃,靠着拉关系走后门才没被重罚。在这之后又能被起复经略辽东,只能说是朝中一干大臣都瞎了眼。
第二,领导问题。援朝期间虽然有宋应昌和李如松的将帅不和,但是前有宋应昌后有总督邢玠,都还算是知兵之人,而且朝中除了嘴炮骂一骂之外也没有过多的掣肘。萨尔浒期间北京的方从哲等人为了贪功冒进,多次催战,导致明军使用“四路进军”的方案,各军自行其是,被各个击破。
第三,明朝军将战斗力的下降。万历十九年李成梁去职之后,辽东总兵十年八易,没人能整顿军备,导致辽镇战斗力日益下降,边事趋紧。二度镇辽的李成梁又年老体衰,只求平安无事,毫无建树。这么多年过去,辽东军将早就不复当年之勇(李氏最能打的李如松已经战死,而李如梅等人基本上就是庸才)。
-----
网友解答:
因为萨尔浒和壬辰面对的是不同的敌人,一个是本地土生土长的土著民族,满族,一个远道而来得渡海之敌,大和民族,战场分别实在中国的东北,和朝鲜地区。此时的满族已经高度汉化,与汉人基本没有多少区别了,熟悉明朝的典章制度和礼仪,同时也吸收了汉族地区高度发展的冶炼技术,火器技术,自身的发展水平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熟悉当地地理情形的他们,配合精良的武器和得当的指挥,能够发挥出的战斗力已经相当惊人。而同时期的倭寇,却是贸然出击,渡海作战,对地理情况没有充足的了解,明军配合当地的朝鲜部队,打出一个不错的阻击战,水平还是相当不错的。
这也就是为何两场战役相隔不久,却打出了截然不同的战果。
-----
网友解答:
后金本就是原东北编外明军精锐的集结,反叛大明。
-----
网友解答:
和很多人的印象不同,明朝的军队,其实从始至终战斗力都很强。明朝的武器装备,其实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兵员素质,也因为军户制度而得到了很好的保证。决定战争胜负的,最主要的原因便在于战场上的指挥和随机因素。万历二十二年的壬辰之战和万历四十七年的萨尔浒之战,就能很好地对比出来。
第一个不同:总指挥不同
壬辰之战,也叫朝鲜之役,是明朝军队出国作战,帮助朝鲜击退进犯的日本。所以在开战之初,明朝的目的就很明确,就是要过去打仗的!所以从一开始,前线的配置就充满了战争的意味。最主要的,就是总指挥是名将李如松。李如松虽然人品不算好,但是作为战将来讲,却明白自己是干什么来的。所以在指挥和保密方面,做得都不错。
而萨尔浒之战则不同。虽然从阵容配置上看,萨尔浒之战更加豪华。甚至可以说,萨尔浒之战的四路大军中,每一路都不比壬辰之战的总兵力少。但是,萨尔浒之战在一开始,就有一个微妙之处让人不解:明朝四路大军的行动方向,已经全部被总指挥杨镐公告天下!这似乎不是在打仗,而是在做一场战场秀!之所以如此的原因,很多人认为是总指挥杨镐是个文官,根本不会打仗,所以寄希望于用自己强大的兵力来吓跑对方。这虽然听上去离谱,但是却似乎是唯一的解释。由此可见,杨镐似乎不太明白自己是干什么来的。他和李如松在战略指挥的根本层面上,有着巨大的差距。
第二个不同:敌人不同
壬辰之战的对手,是刚刚经过了战国时期的日本。日本这个国家资源匮乏,国家贫穷,几个所谓的军事家其实都没见识过什么真正的市面,万人以上的集团歼灭战基本没见过。更何况,日本军队从数量到装备,都比明朝的军队要差不少。也就是说,日军在战斗力上,与明军有差距。他们面对泰山压顶一般的明军的时候,崩溃简直是理所当然的。
而萨尔浒之战时,明军的对手是足足8万八旗劲旅!在清太祖努尔哈赤的调教下,八旗兵的战斗力不逊于巅峰时期的蒙古骑兵,甚至有着“满洲兵不满万,满万则天下无敌”的说法。对比明军,他们在战斗力上是不吃亏的。而且,虽然在总的士兵数量上,八旗兵不如明军。但是在对比单一路明军的时候,八旗兵就占有兵力优势了。所以为了打败明军,努尔哈赤制定了“任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战略,最终收到了奇效。
第三个不同:合并和分兵的不同
壬辰之战时,李如松在一开始曾经进行过一次急兵突进的尝试,也就是有名的碧蹄馆之战,但是失败了。从此以后,李如柏就采用了比较稳妥的前进方式,稳扎稳打,一步一步压缩对手的生存空间,最终彻底将对手击败。
而萨尔浒之站则不同,明朝采用了分进合击的战略。当然,二十多万部队想要同时到达指定位置,不分兵是不可能的。但是,杨镐在进行分兵的时候,对部队相互间的配合没有做好布置,导致明朝的部队是分批次到达的。这样不但没有形成合力,反而成了一支又一支的孤军,被对方各个击破。
第四个不同:将领的态度
中国兵法上有句话,叫做“骄兵必败”,是至理名言。不管多么强悍的军队,如果轻视自己的对手,比如会招致意想不到的惨败!
壬辰之战时,李如松确实有名将风范。在碧蹄馆之战前,他确实有些轻敌的感觉,否则也不会轻骑突进了。但是碧蹄馆战败后,李如松就不再轻敌了,每一战都会拿出狮子搏兔的劲头,甚至不惜杀鸡用牛刀,用火器开路。到了战争后期,甚至等不到起源自戚家军的浙兵不开战。可见虽然日本兵战斗力不强,但是李如松却不敢轻敌。
到了萨尔浒之战时,情况却变得不一样了。最先到达攻击位置的总兵杜松,为人高傲,不等其他部队到达就抢先发动进攻。而且而且在进攻中,杜松也犯了轻骑突击的毛病,抛下大量的火器装备渡河强攻,结果被努尔哈赤放水先淹死了不少。失利后,杜松仍然执着于进攻,并且骄傲自大,不肯穿着甲胄,结果在开战后中箭而死,明军也随之崩溃。之后来的马林、刘綎两路的失败,其实都是杜松失败的延续。也就是说,杜松的轻敌,是明军开局不利、并且后续无法调整的根源。
应该说壬辰之战和萨尔浒之战,是两个战场上的极端。壬辰之战是一场狮子搏兔之战,但是明军的指挥却没啥问题,自然不可能不胜;萨尔浒之战是一场硬仗,但偏偏明军把能犯的错误都犯了,当然也就只能失败了。
-----
------------------
推荐阅读:
上一篇:浣犱粖骞磋偂绁ㄤ簭澶氬皯浜嗭紵
下一篇: 金陵十二钗正册都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