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秀全手握50万大军,为何不直接北上中原而是东下金陵?
⇖▻洪秀全手握50万大军,为何不直接北上中原而是东下金陵?
在太平军攻克武昌后,他们对下步的进军方向做了激烈的讨论,但是,当时的争论主要是在根据地的选择上,即使是最激进的主张,也没有提出直接北上,这是为何呢?
太平军主要争论点:以武昌为根据地还是以金陵为根据地
当时,主要的讨论方向是两个,一个是主张以武昌为根据地,“遗迈襄樊”,再图北上(这个主张接近全力北上,但差异依然很明显)。一个是主张以金陵为根据地,先取金陵,再图北伐(这个主张就是后来实际发生的)。
这是当时主要的两派意见。
有的朋友提到罗大纲建议直接取河南地北上,这可能是有误会的。
罗大纲的建议是:”要图北方,应先取河南,大驾驻河南,后可渡河。否则,···(先定南方,再分三路,会猎燕京,此处不详细描述)```如孤军悬入,犯险无援,取败之道也"。
这个意见是在太平军攻取金陵,策划北伐之时提出的,主要是反对杨秀清“孤军悬入”的北伐方略,与这次武昌决策关系不大。既然罗大纲反对“孤军悬入、犯险无援”,自然也是要在获取根据地后再图北上的。
就在两派讨论不休时,杨秀清以“天父下凡”结束了争论,全军浩浩荡荡,一起东下金陵。
以单纯兵力上看,当时无论往哪个方向进军,太平军都有明显优势
太平军攻占武昌后,进行了湘南扩军之后的第二次扩军。总兵力五十万,除掉家属等,能战之兵十多万。
我们看一下太平军攻占武昌后,咸丰做的军事部署:
以向荣为钦差大臣,指挥二三万清军紧随太平军。这支军队就是从广西一路追着太平军过来的清军。
以河南巡抚琦善为钦差大臣,会同直隶总督,指挥从陕西、甘肃、直隶、山东、山西等地调来的一万九千清军和吉林、黑龙江调来的四千马队,部署在河南南部,防堵太平军北上;
以陆建瀛为钦差大臣,自金陵率军赶赴九江,防堵太平军东下。
当时清军四面布防,但东面防御兵力与防御面积最不匹配,防守最为薄弱。
另外,就是对重点区域的布防,以罗绕典和荆州将军防守襄阳;以四川总督进驻四川、湖北边界,防止太平军入川。
以上总兵力大约为七、八万。(不包括各地团练,因为当时团练的作用主要是协防地方,镇压当地的起义,绝大多数都不是野战兵团。)
可见,即使只算上太平军当时的可战之兵十几万人,无论对哪个方向的清军,都构成了兵力优势。
大清长期兵少,战争动员能力十分弱
我们之前谈过,由于清朝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对于汉家军马的防备之心,大清的兵力长期十分少。大清表面上号称坐拥“百万大军”,实际上可动员的兵力十分少。
纵观有清一代的军事斗争,不论是打太平军,还是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战争,头号人口大国的大清都没有形成过绝对兵力优势。
在太平军北伐和英法联军进攻北京时,大清在北方可调用的军队只有僧格林沁和胜保的部队,总计也就三、四万人。僧王和胜保部队在八里桥被英法联军击败后,大清就只得退出北京了。
而反观太平军,后来的北伐军在河南很容易就可以招募到十万人马。
因此,不论是当时的实际兵力,还是动员潜力,太平军都有优势。
制约太平军直接北上的,是当时河南严重缺粮
在大家的印象中,中原之地长期富庶、多粮。
可是,清朝时期的河南,却与过去任何时期都不同。
在清朝的电视剧中,大家经常就会看到这样的场景:某个大臣星际火燎地和天子奏报说,河南灾民急需赈济,请皇上拨款。
这可不是导演们随便编的。
清朝时,河南地区的天灾非常多,旱灾、洪灾,接踵而至。由于当时河南地区的水利年久失修(很多都还在依赖唐宋时期的工程),抗灾能力非常差。
1841年,“河决详符,田庐之淤有深至两丈者”;
1843年,“河决中牟,田舍淹没,境中沃壤悉变为沙卤之地”。
道光年间的这两次灾害,使得“膏腴之地,悉被沙压,村庄庐舍,荡然无存”。
事实上,后来的北伐军抵达河南时,很容易就能招募到十万大军,可是,这些人之所以加入太平军就是因为没饭吃,结果来了发现还是没饭吃,又都逃了。
北伐军在开封附近招募了十万大军,还没走到朱仙镇就散掉大半!而林凤祥在给杨秀清的奏报中,也反复说:万事俱备,什么都不缺,就缺谷物!
因此,假如太平军没有根据地,直接涌入河南作战,那是把几十万太平军当成异鬼了!
加入异鬼大军,再不必为吃饭操心了。
而从武昌直接北上中原,不走河南,该怎么走呢?
后来,在夺取金陵后,太平军北伐的初意是取道山东,受挫后才被迫入河南。
可见,当时久经战阵的太平军将领,都认识到不可能直接进军中原,要么先取江南之地再北伐,要么以武昌为根据地支持北伐,攻取河南后再图北进。
老水手的意见,影响了杨秀清的决策
据说,在这个决策过程中,一个老水手的意见给了杨秀清很大触动。
老水手认为,如果北上,那么,水营的优势将无法发挥,同时,河南缺粮,难以为继。
事实上,在东下的过程中,太平军是真正的所向披靡、乘风而破的。而咸丰在调拨大军驰援金陵方向时,也因无水师之利,根本赶不上,太平军得以一路攻取金陵,声势大振。
更重要的是,要维系五十万人的吃饭问题,离开了水力这个当时效率最高的运输方式,是十分困难的。
因此,这个建议既发挥了自身优势,又无减轻了后勤压力,同时,取得金陵形胜之地后声势大振,老水手还是有见地的人。
以湖北为根据地,有上游之利,但难以维持
在讨论太平军东下金陵的决策时,很多朋友认为,金陵地处下游,建都在此,是后来被曾国藩以“上游之利“压制的关键因素。
这可能算是一个结果导向的谬误了。
顺流而下的优势,建立在制水权的前提下。
曾国藩后来之所以能以上游之势占据优势,关键在他掌握了更强大的水军,并在西征中期就掌握了长江制水权。而在武昌决策时,整个长江江面太平军的水营占据了绝对优势,水军是当时太平军的优势兵种,他们怎么可能未卜先知地知道制水权后来反而成了自己的劣势呢?
太平军后期长期受困于下游之弊,在于他们后来没有重视水师建设,早早失去了制水权。
有了强大的水军,讨论上下游之利才有意义。
在根据地的选择上,历来都建立在“形胜之地”,易守难攻,可以从容防御,以最大可能节约兵力用于战略进攻。
如前面描述的清军部署,此时,武昌已经遭到清军四面围堵。
由于武汉特殊的地理环境,需要保卫武汉,需要防御的半径极大,任何一处都不容有失,在易攻难守的武汉建立根据地,难度极大。
以武昌的地形,需要用于防御的兵力将远远大于以金陵为根据地(大家都知道,守武汉而不可战于武汉的常识,要巩固武汉根据地,需要必须保留的据点,以及守护这些据点的难度将远远大于守金陵)。这将使太平军用于战略进攻的力量进一步削弱。
因此,我认为,在后来的历史进程中,太平军许多决策都有待商榷,如东下金陵过程中,在具备绝对优势的情况下,是否应该适当保佑九江、安庆这样的重要据点,以免后来西征再来打一次;是否应该集中兵力吃掉清军一部主力等等。
但是,总的方向来说,东下金陵是当时较为正确的选择。
太平天国的最终失败,不在这次战略方向的选择。他更深层的问题不解决,当时无论选择哪个方向,都是避免不了失败的。
Ⓚ⇣洪秀全手握50万大军,为何不直接北上中原而是东下金陵?
他是一个流氓头子,不是一个政治家,和李自成一样,干的都是强盗的勾当,从来没有想过建立什么样的政权,是统一国家,而是得到一块地盘就作威作福,自己淫乐奢侈,对待部下非常苟刻,他肯定不能和大清朝决一死战的,他就是要享受花天酒地,淫欲无度的生活,这样的强盗头子还能指望什么,
✑➭洪秀全手握50万大军,为何不直接北上中原而是东下金陵?
因为洪秀全的格局和胸怀没那么远大,他也没有“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气魄,毕竟他的智囊团更没有哪个有什么雄才大略,如若有像刘伯温,诸葛亮,……等等在身边辅助的的人物话,倘若可以“决胜千里之外,运筹帷幄之中”,那么中国的历史进程就不是你我现在看到的新貌!〈个人观点,纯属戏谈〉[捂脸][捂脸][捂脸][加油][加油][加油][比心][比心][比心]
✆⊙洪秀全手握50万大军,为何不直接北上中原而是东下金陵?
洪秀全手握50万大军,为何不直接北上中原而是东下金陵?这个问题的确让人深思,首先我们要知道中国革命,传大的领袖毛泽东,就分析过这个问题。首先洪秀全的胸怀没有那么宽广。他自己的利益不是为广大的劳动人民。是为自己贪图享受而造反?这就定格了他的前途不是那么光明!对他的爱将石达开产生怀疑态度。让石达开冤死在金沙江岸!
✦∞洪秀全手握50万大军,为何不直接北上中原而是东下金陵?
太平军北伐军是太平军最精锐的9个军,统帅是林凤祥,李开芳和吉文元,后来他们在河南也有扩军。最多的时候达到7万人。
后来太平军曾力昌第2批北伐军,经过扩军,有5万人。也就是说,太平军两批北伐军,经过扩军有12万战斗部队的实力。但是,清军参战的是,察哈尔,归化城,土默特和黑龙江马队1万人,另外还有吉林,北京和热河八旗军2万人以上。
此外,清军还有数万绿营和民团参战,最后,太平军前后两批北伐军都是全军覆没。十几万人,几乎没有人可以逃回天京。
那么,洪秀全虽然在1853年号称50万人,但是,绝大部分都是家属,真正的战斗部队,就只有十多万人。即便,全军北上,失去了长江,这三十几万家属的运输和饮食怎么解决?
失去了船只和长江,需要投入多少部队去保护这三十几万随军家属?太平军两批北伐军,真正的老太平军,是第一批林凤祥北伐军是2万多人,曾立昌是7500人,合计3万人左右,另外沿途招募新兵9万人。
如果在1853年,太平军全军北上,其实力实际上也就是十几万人,主要老兵3-5万人左右。如果此时,太平军全军携带家属北上,恐怕,最多在1855年,太平天国就会失败了。第2批北伐军曾立昌大军,“红巾帕头,旗帜五色,马步夹杂横广十余里,自朝至暮始行过完”。结果胜保率领数千蒙古和黑龙江骑兵上来,基本一战就全歼了曾立昌的数万北伐军。
------------------
推荐阅读:
下一篇: 担任过国家副总理的开国将帅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