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三国演义中,还是正史上,都是猛将的人有哪些?
↻┸无论是三国演义中,还是正史上,都是猛将的人有哪些?
在三国演义中,可称为猛将者,大约不到40人;我们按照阵营归属,分别盘点一下。
曹魏阵营:大约有18人。
恶虎双煞,即古之恶来典韦、虎痴许褚;
五子中的张辽、徐晃、张郃,乐进略次;
曹氏八虎骑中的夏侯惇、夏侯渊、曹洪、曹仁,另有黄须儿曹彰也是猛人,而后期转投蜀汉的夏侯霸,也能勉强算作猛将;
一些外姓将领,比如庞德、高览、文聘、王双、徐质、邓艾等人。
蜀汉阵营:大约有12人。
五虎大将,即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这是演义中的黄金组合;
其余将领,主要有魏延、李严、关平、关兴、张苞、姜维、诸葛尚,而王平、马岱似乎只能算半个猛将。
东吴阵营:大约有6人。
小霸王孙策、东莱太史慈,这两位是东吴的武将明星,可与甘宁甘兴霸并列为东吴三巨头;
东吴虎臣中,除甘宁之外,周泰、凌统稍强,程普只能算半个猛将,而韩当、黄盖等人,还算不上猛将。
至于孙坚么,虽然坐拥江东猛虎的盖天盛名,但是在演义中被华雄追杀到夺命狂奔,属实比较憋屈,因此脱离了猛将行列。
大后期的文鸯,先后隶属于曹魏、东吴、司马家族、西晋阵营,但他最出彩的时刻(单骑踹营退雄兵),属于东吴阵营。
诸侯阵营:大约只有3人。
吕布,三国唯一的神将,战斗力的天花板;
此外,还有华雄、管亥能够上榜,而高顺被夏侯惇四十回合暴打,何曼(截天夜叉)被曹洪五十回合斩杀,所以这两人大概只能算半个猛将。
盘点完毕。
好了,让我们回到本文主题:无论是在三国演义中,还是在三国正史上,均可称为猛将的人,分别都有谁呢?
我们按照上述这份猛将名单,进行全面检索,只看他们在正史上的表现即可。
一、曹魏阵营,猛将7人。
1.典韦。
正史上的典韦善用大双戟与长刀,不仅形貌魁梧,而且力量过人,被军中称赞为“帐下壮士有典君,提一双戟八十斤”!
典韦最初属于飘泊江湖的豪侠,为友杀人之后,“一市尽骇,追者数百,莫敢近者”。单手擎旗,确实也是典韦的壮举。
投靠曹操之后,典韦与吕布军团展开了血战。在这场厮杀中,吕布亲自带人作战,而典韦上演了“五步飞戟术”,“韦手持十余戟,大呼起,所掷无不应手倒者。布众退。”这一战,典韦在正面战场上击退了吕布军团,比演义中生猛多了!
此外,典韦还善于先登死战,“每战斗,常先登陷陈”,濮阳战吕布,就是最好的例证。
典韦之死,与演义剧情基本如出一辙,例如“韦被数十创,双挟两贼击之,贼不敢前”,本文不再赘述。
2.许褚。
许褚有“飞石击贼”的操作秀,还在贼人面前展示了一波力量,“一手逆曳牛尾,行百余步”,令贼众丧胆而遁。
许褚归顺曹营之后,被曹操盛赞为“此吾樊哙也”,当即就委任为中宫宿卫。南征张绣,许褚又发狠了一波,“先登,斩首万计”。此外,在官渡之战前,许褚还斩杀了意欲行刺的造反者,所以曹操对他更加信任,“使出入同行,不离左右”。
潼关之战,许褚救了曹操两次,可谓大放光彩。
第一次,“船工为流矢所中死,褚左手举马鞍蔽太祖,右手并溯船,仅乃得渡”,这就是演义中的渭水之战,如果没有许褚,曹操小命不保。
第二次,马超自持勇武,想要在阵前偷袭曹操,“许褚瞋目盻之,超乃不敢动”。
3.张辽。
张辽就是个铁血军人,他的彪炳战绩主要有两处,一个是阵斩蹋顿,一个是痛扁孙权。
白狼山之战,曹军仓促应战且人数不足,因此“左右皆惧”,这个时候,张辽站出来鼓舞了士气,并指出敌军阵势不整,认为应该趁机出击,并自告奋勇充当前阵,“太祖壮之,自以所持麾授辽。遂击,大破之,斩单于蹋顿。”
逍遥津之战,曹军七千VS吴军十万,张辽主导了整个战役,而且有两场嗜血厮杀的表现。
第一场,突击战。“辽被甲持戟,先登陷陈,杀数十人,斩二将,大呼自名,冲垒入,至权麾下”,把孙权吓得爬到了土山上,而东吴诸将无人可挡。
第二场,伏击战。张辽在小师桥附近差点活捉了孙权(因为不认识孙权而遗憾放过),但杀光了凌统的三百亲兵,而凌统也被杀到涉水逃生、沿江大哭!
这一战之后,张辽被冠以“江东小儿止啼”的美名。而孙权真的被张辽揍怕了,直到张辽身患重病之后,孙权还不敢侵犯合肥,甚至还劝荐麾下诸将,“张辽虽病,不可当也,慎之!”
此外,白马之战中,张辽是关羽的亲密搭档,“(太祖)使张辽、关羽前登,击破,斩良”。在这场战役中,关羽虽然是最耀眼的明星,但张辽的武力输出和突出贡献,肯定也是功不可没!
4.曹彰。
黄须儿曹彰,在演义中三合败刘封、一合刺吴兰,属于强一流猛将,而正史中的曹彰,同样勇猛。
曹彰自幼“好为将”,从小练就了射术,“善射御”,而且膂力过人,能够“手格猛兽,不避险阻”。曹彰成年后,一直为曹操镇守大北方,因作战彪悍而威震塞外。
在一次战役中,曹彰以数百骑兵和步卒大战数千乌桓骑兵,取得惨胜,贼众乃退,而曹彰越战越勇,“彰追之,身自搏战,射胡骑,应弦而倒”;在酣战半日后,曹彰的铠甲中了数箭,但继续向北追杀,“大破之,斩首、获生以千数”。
在汉中之战中,刘备派出了义子刘封,曹操怒而大骂,“待呼我黄须儿来,令击之”,但是曹彰驰援赶到之后,汉中之战已经基本结束了。
5.庞德。
庞德最早跟随马腾,“每战,常陷陈却敌,勇冠腾军”,在平定外族的多次战斗中屡立战功,升为校尉。
在讨伐郭援、高干的平阳之战中,庞德担任先锋,亲手斩杀了贼首郭援,“大破之,亲斩援首”!曹操平定汉中(张鲁)之后,庞德归降,“太祖素闻其骁勇,拜立义将军”,看来对于庞德之勇,曹操也是颇有耳闻啊。
樊城之战,庞德放出了“我不杀羽,羽当杀我”的誓死豪言,然后在战场上刷了一波暴力操作,“亲与羽交战,射羽中额”!
如果抛开三国演义的传奇色彩,那么庞德比马超勇猛多了!
6.曹仁。
演义中的曹仁,似乎只善于守城,或者善用毒箭,但武力并不突出,曾被关平轻松杀退;但是历史上的曹仁,除了善守之外,还是个善于带领骑兵作战的狠人。
在早期的一系列战役中,曹仁都是独当一面的骑兵统领,“仁常督骑,为军前锋”,有多次攻城、克敌的记录。这些记录,远非夏侯惇、夏侯渊、曹洪等人可比。
曹仁最典型的战例,就是江陵保卫战。曹仁亲自披挂上马出城厮杀,只见他跃马跨过城沟,直接突入敌阵,最终将牛金救回,并且两次反身杀回阵中,将散落在阵中的步卒全部救出!
这次表现,曹仁收获了诸多荣誉,“三军服其勇,太祖益壮之”,而长史陈矫甚至不吝赞叹道“将军真天人也”!
真实的三国历史,完全不同于三国演义中的高武世界,作为一名主将,能够亲自下场厮杀,就已经凤毛麟角了,像曹仁这种冲入敌阵、救出友军、令三军敬服者,绝对是当仁不让的猛将了!
7.乐进。
乐进虽然身材短小,但异常彪悍,他最大的特点就是悍不畏死,最善于先登死战,“以胆烈从太祖”,“皆先登有功”。
官渡之战期间,乐进逮了一条大鱼,“力战,斩绍将淳于琼”;黎阳之战,乐进再次斩将,“击谭、尚(袁氏兄弟)于黎阳,斩其大将严敬”;南皮之战,乐进再次先登作战,率先攻破了南皮东门。
青泥之战,乐进的对手是关羽,但乐进的表现异常生猛,先后将关羽军击退。
8.其余人物。
此处申明一点,本文的讨论范围是猛将系列,而名将≠猛将。
所谓猛将,主要侧重于武力过人、作战勇猛;而名将主要侧重于统御能力、管理能力、以及指挥兵团作战的战绩等。
因此,像张郃、徐晃、文聘、夏侯渊、邓艾等名将,他们在历史上没有亲身厮杀的勇武表现,因此就难以称之为猛将了。
夏侯惇,被人戏称为常败将军,还有被几名路人甲挟持做人质的尴尬经历,除了被高顺等人暴揍,还被流矢射瞎了一只眼,这与猛将相去甚远!
王双、徐质,在历史上几乎不值一提;曹洪、夏侯霸等人,也没有过人的表现。
所以,曹魏阵营中的猛将,只有典韦、许褚、张辽、曹仁、庞德、乐进、曹彰这7人。
二、蜀汉阵营,猛将2人。
罗贯中拥刘反曹,所以他把蜀汉阵容的武将都塑造成了大杀四方的超一流猛将,但正史中的蜀汉集团,却只有关羽、张飞这两位真正的猛将。
1.关羽。
关羽是公认的三国第一猛将,这一点毋容置疑,只要稍懂三国历史的爱好者,应该都不会提出质疑,更不会哗众取宠地质疑关羽的战绩。
如果说水淹樊城最能体现关羽的统御能力,那么白马之战则是最能体现关羽勇武的战例。
“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
我们仔细品味一下细节,就能感受一下关羽的勇猛之处了。演义中的关羽斩颜良,有很大的场外因素、意外因素和突袭成分(熟读演义者都懂),而三国志中的关羽阵斩颜良,那可是所有三国史料中绝无仅有的在正面斩杀敌帅的超级秀场,这次临阵斩将,放到中国其他朝代的史册中,也是难得一见的光辉战绩。
2.张飞。
张飞最出名的两次战役,一次是入川之战、义释严颜,一次是巴西之战、暴击张郃。其实,在长坂坡之战前,张飞的名声早就打出来了!
郭嘉、程昱、刘晔等人,均称赞关羽、张飞为“万人敌”,周瑜称关羽、张飞为“熊虎之将”,这些称赞含金量十足,因为它们来自于敌对阵营重要人物的肯定,而绝不是自己人的互相吹捧。
遗憾的是,蜀汉不置史官(更有可能的是蜀汉的史料在成都之乱中被毁了),所以张飞早期的很多战绩,根本无从查证,而三国志对于张飞的记载,也是寥寥数语!
当阳桥,张飞据水断桥,他身后只有二十余骑,对面可是曹纯的虎豹骑,但张飞一夫当关,竟然将对方的虎狼之师镇住了。笔者认为,这正能体现出张飞的勇武,也足以证实郭嘉、周瑜等人所言非虚。
3.蜀汉其他将领。
赵云,两次营救阿斗(长坂、截江),都没有具体的武力表现,而汉水之战中的表现,远远达不到三国演义中的神勇,而且这一段记载出自于《云别传》,属于史料中的孤证,可信度有待商榷。
马超,没什么突出的战绩,还差点被阎行戳中了脖子;
黄忠,虽然在定军山之战中立功甚伟,但那要基于刘备的指挥有方,而且夏侯渊是战死于乱军之中,绝非被黄忠亲手斩杀。
魏延、姜维、王平等名将,统御能力不错,但勇武层面缺乏相关记载;关平在历史上并没有突出事迹,而关兴、张苞几乎没上过战场!
所以,蜀汉阵容中,真正的猛将只有关、张二人。
三、东吴阵营,猛将2人。
1.太史慈。
东吴阵营中真正的猛将,严格来说,只有太史慈。
太史慈的突出事迹主要有两处,一是在北海报恩时单骑击杀反贼,二是在以少对多的情况下酣战孙策,这两处事迹与演义中基本相符,本文不再赘述。
2.其他将领。
孙策,被曹操盛赞为“猘儿难与争锋”,但他并没有突出的武力展示。神亭岭之战,孙策身后有十二骑,都是蒋钦、周泰这样的猛将,而太史慈身后只有一个不知姓名的曲阿小将,此战最终的结果,孙策抢了太史慈的手戟,而太史慈夺得了孙策的头盔,无论是胆气上,还是气势上,都是太史慈略胜一筹。
孙策虽然一统江东,但他绝对依靠个人的勇武,而是出众的帅才。所以,孙策是名将,但称不上猛将。
至于甘宁、凌统、程普、周泰等人,在勇武层面上都乏善可陈,譬如凌统在逍遥津之战中被张辽揍哭了,而甘宁却只是擂鼓助威和指挥射箭,还不如凌统凶悍呢,至少凌统冲上去了!
3.文鸯。
文鸯是三国大后期的猛将,也是西晋早期的第一猛将。
连夜踹敌营、单骑退雄兵,是文鸯的得意之作,在《晋书》、《资治通鉴》中均有记载,被罗贯中原封不动地搬到了演义中。这两个桥段,大家都很熟悉了,本文也不再引述。
四、诸侯阵营,猛将1人。
1.吕布。
吕布在演义中被拔高到三国第一猛将、神级战将,但他在历史上就逊色很多了,不过仍不失为一名猛将。在三国志、后汉书中,均记载了吕布“以弓马骁武给并州”,也就是说,吕布之所以能够在并州军中有一席之地,就是因为弓马娴熟和骁勇尚武。
在三国志中另有记载,“ 布便弓马,膂力过人,号为飞将”。
这个飞将,是否言过其实呢?
首先,他在守卫长安期间,曾经与郭汜单挑,“布以矛刺中汜”,后来郭汜被左右骑兵所救。
其次,他在投靠袁绍期间,曾经与张燕的黑山军连番酣战。吕布骑着赤兔马,带领部将成廉等人在黑山军中往来冲突,每天数次,均能斩杀首级而还,“陷锋突陈,遂破燕军”!
这两处表现,还是很强的吧?
陈宫评价“吕布壮士,善战无前”,荀攸评价“布骁猛”,陈琳评价“勇如吕布”,这些大咖的评价,绝对不是空穴来风吧!
2.其余将领。
华雄、管亥、何曼等人,在史书中基本就是一笔带过,不提也罢。
结语:在三国演义中以及三国正史上,均能称为猛将者,共有12人,分别为曹魏阵营的典韦、许褚、张辽、曹仁、庞德、乐进、曹彰,蜀汉阵营的关羽、张飞,东吴阵营的太史慈、文鸯,以及诸侯阵营中的吕布。其余名将,均有各自的高光军事战绩,但难以猛将称之。
⇢¢无论是三国演义中,还是正史上,都是猛将的人有哪些?
都是猛将的只有七人,魏国三人,蜀国和吴国各二人,他们分别是典韦、许褚、文鸯、关羽、赵云、太史慈、孙策。
谈论三国,需要分两种情况,一种是《三国演义》,另一种是《三国志》,依据不同,观点也就不同。
例如,吕布在三国演义中是超级猛将(第一猛将),胯下赤兔马,掌中方天画戟,打遍天下无敌手,然而他在正史上只是一个普通的战将,没有虎牢关大战刘关张,也没有濮阳城外战曹营六将,单挑记录只有一个,那就是在长安城中和郭汜,刺中郭汜,但是没杀死郭汜。
演义中和正史上都是猛将的人,都有哪些人呢?依据相关内容,可知有以下七个猛将,由于大家对三国演义耳熟能详,本文简略叙述,重点叙述他们在正史上的勇猛。
魏国:典韦、许褚、文鸯
典韦,在演义中和许褚大战数百回合,战成平手,是超一流猛将。在正史上,典韦也不遑多让,他力气非常大,能单手举起牙门旗,威震全军。
在濮阳城外,面对吕布大军,典韦带着数十敢死队,冒着箭雨冲击吕布军队,在距离敌人五步的时候,典韦扔出数十小戟,只见吕布军纷纷倒地。
在宛城之战中,典韦为掩护曹操逃走,以一当十,身上受了数十处伤,依旧不退去,杀死无数张绣的士兵,最终伤重而亡。
正史上的典韦,勇猛程度不次于三国演义中的典韦。
许褚
正史上的许褚,力大无穷,能够拉着牛的尾巴走一百多步,吓退贼人。潼关之战中,面对西凉马超的骑兵,许褚保护曹操上船,左手举着马鞍来为曹操挡箭,右手划船,使曹操转危为安。后许褚还在两军阵前吓退马超,如同神人。
因此,正史上的许褚,勇猛程度不次于三国演义中的许褚,堪称猛将。曹操由衷赞道:“此吾樊哙也。”
文鸯
文鸯,正史上与演义中大同小异,是三国后期第一猛将,他曾带兵冲击司马师大营,使其瞎了一只眼睛。文鸯单枪匹马冲入司马师的数千骑兵之中,左突右杀,如入无人之境,是现实版的“赵云长坂坡七进七出”,杀伤杀死数百敌人,吓得魏军不敢追击,最后扬长而去。
蜀国:关羽、赵云
正史上的白马之战,关羽斩杀颜良的经过比三国演义中更加令人惊骇,更加不可思议。当时颜良中了曹操手下谋士荀攸的声东击西之计,遭到曹操轻骑兵袭击大军陷入混乱,但是颜良作为一军主帅,手下亲兵无数。然而,关羽却能轻而易举冲到颜良面前,刺死颜良,并拔刀斩首而还。
赵云
正史上的赵云,在长坂坡之战中不如演义中的表现出色,但是他在汉水之战中的表现,却异常勇猛。
当时蜀汉另一个五虎上将黄忠偷袭曹军,到了约定的时间未回,赵云于是带兵前去接应,路上碰到曹操大军。面对兵力数倍于己的曹军,赵云临危不惧,一次又一次打退了曹军的进攻,又救出部将张著。
赵云带着部将张著及手下士兵回到大营后,却下令大开营门,又下令偃旗息鼓。曹军害怕有埋伏,于是退去。赵云下令鸣击战鼓,万箭齐发,曹军陷入混乱,自相践踏,许多士兵坠入汉水,伤亡惨重。
刘备听闻后,赞叹道:“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东吴:太史慈、孙策
三国24名将之中的前10,东吴只有两人入选,分别是太史慈和孙策。这两人也是东吴仅有的两个超一流猛将。演义中,两人在神亭岭大战数百回合,最后到了白热化状态,互相撕扯得不成样。两人也因此战打上了其无双猛将的标签。
正史上,太史慈和孙策两人在神亭岭也爆发了大战,激烈程度不亚于三国演义中的描述。
但是除了神亭岭大战,孙策和太史慈便没有和其他超一流猛将的交手记录,太史慈也只是和张辽大战四五十回合不分胜负,但是张辽不是超一流猛将,相当于拉低了太史慈的档次。
结语
三国演义中,有24名将,其中超一流猛将至少也有十位,但是在正史上也是猛将的只有以上七人,其中魏国三位,蜀国两位,吴国两位。
Ⓓ☓无论是三国演义中,还是正史上,都是猛将的人有哪些?
《三国演义》是小说,其中记载的事有真有假,绝大多数内容都是历史上不存在的,而《三国志》中记载的才是正史,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事。
如果按三国演义来排列三国武将,那么十大猛将分别是:吕布、赵云、关羽、张飞、马超、典韦、许褚、黄忠、颜良、庞德。
如果按三国正史来排列三国武将,那么十大猛将分别是:关羽、张飞、孙坚、孙策、张辽、马超、庞德、许褚、典韦、吕布。
那么三国历史上有哪些人在三国演义和正史上都是猛将的?
三国24名将
1、关羽
在三国演义中,关羽是超一流猛将,三英战吕布,与刘备、张飞一起打败吕布,温酒斩华雄,傲视十八路诸侯的华雄在关羽手下没几个回合就被杀,万军之中斩颜良、诛文丑,关羽斩颜良只用了一个回合,诛文丑只用了三个回合,关羽是三国演义中斩杀名将最多的人。
要知道颜良、文丑是三国演义中一流的武将,不到三个回合都被关羽所杀,三国演义中的关羽还有过五关斩六将的壮举,在襄樊之战还有威震华夏的战绩,论武艺,关羽是三国演义中仅次于吕布和赵云的猛将。
在三国正史中,关羽是第一名将。首先是史书上对关羽的评价非常高,程昱、郭嘉、傅干评价关羽是“万人敌”,周瑜评价关羽是“熊虎之将”,刘晔评价关羽是“勇冠三军”,来自敌方的评价是最真实的,那么正史上的关羽是如何表现的呢?
关羽
关羽在白马之战斩颜良,是三国正史上唯一凭个人武力阵斩敌军主将的战绩,含金量相当高,关羽看到颜良的麾盖,直接骑马冲向颜良,并在万众之中杀死颜良,还把颜良首级斩下,袁绍手下的将领和士兵全部不敢阻挡,关羽如入无人之境,凭借一己之力解了白马之围,这可是正史的记载。
《三国志 关羽传》: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於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
关羽的襄樊之战也因为威震华夏而被载入史册:
《三国志 关羽传》:是岁,羽率众攻曹仁於樊。曹公遣于禁助仁。秋,大霖雨,汉水汎溢,禁所督七军皆没。禁降羽,羽又斩将军庞德。梁、郏、陆浑群盗或遥受羽印号,为之支党,羽威震华夏。
襄樊之战的意义重大,关羽率领数万荆州军攻打襄樊,包围了襄阳城和樊城,征南将军曹仁被关羽围在樊城,曹操派出于禁协助曹仁,秋天下了大雨,于禁的七军被水淹没,全部投降了关羽,关羽又俘虏并斩杀了立义将军庞德,梁、郏、陆浑一带的强盗,有的遥受关羽的印信号令,作为关羽的地方部队,一时之间,关羽威震中原。
关羽威震华夏
威震华夏四个字的含金量很高,华夏代表着中原政权,关羽率领一支偏军就打得曹操要迁都,打得于禁的3万中央军全军覆没,这是曹魏建国以来从来没有遇到过的重大损失,一战损失两员大将于禁和庞德,也是重大损失,整个中原因为关羽而震动不安。
关羽被杀之后,魏国群臣的评价是:
蜀,小国耳,名将唯羽。羽死军破,国内忧惧,无缘复出。
至少在强大的魏国看来,蜀汉政权的名将只有关羽,只要关羽死了,就不足为惧,这就是关羽的影响力,所以他才是三国第一名将。
2、张飞
三国演义中的张飞那是一等一的猛将,别的不说,张飞能跟吕布两次都战平,一次是三英战吕布,张飞第一个单挑吕布,五十回合不分胜负,天下第一的吕布也无法击败张飞,第二次张飞与吕布单挑一百回合不分胜负,整个三国演义中没有人能与吕布单挑一百回合而不败,除了张飞。
张飞
在三国正史上,张飞也是一员猛将。张飞在三国正史上的评价与关羽类同,张飞也有“万人敌”、“熊虎之将”、“勇冠三军”的评价,张飞与关羽一般是同时被评价的,史书明确记载了张飞仅次于关羽。
《三国志 张飞传》:初,飞雄壮威猛,亚於关羽,魏谋臣程昱等咸称羽、飞万人之敌也。
三国志说张飞雄壮威猛,说他仅次于关羽,魏国的谋臣程昱等人都称赞关羽、张飞是万人敌,万人敌的意思是既懂兵法,又有过人的武力。事实上,张飞确实有过人的武艺,比如长坂之战。
《三国志 张飞传》:先主闻曹公卒至,弃妻子走,使飞将二十骑拒后。飞据水断桥,瞋目横矛曰:身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敌皆无敢近者,故遂得免。
曹操派出五千骑兵在当阳长坂追上刘备,刘备抛弃妻子儿女独自逃走,让张飞率领20个骑兵断后,张飞守住河岸,拆毁河桥,怒目而视,手指长矛,大叫说:“我是张翼德,谁敢前来与我决一死战。曹军没有敢靠前的,刘备得以免于一难。
张飞也是万人敌
张飞只带了20个骑兵,就阻挡了曹军的追击,为什么曹军没有人敢上前?还不是因为张飞过于勇猛,没有人敢挑战张飞,想必张飞名声在外,曹军对张飞的勇猛都有耳闻。
除此之外,张飞在宕渠之战把魏国名将张郃打得全军覆没,这是张郃一生最大的失败,张郃可是魏国后期为数不多的名将,这说明张飞带兵打仗的能力是强于张郃的,所以张飞是三国猛将。
3、马超
三国演义中的马超是一流猛将,曾经杀得曹操割须弃袍,马超一人打遍曹营无敌手,八九个回合打败于禁,20回合打败张郃,四五十回合打败曹洪,230回合战平许褚,三国演义中,马超还曾经大战张飞220回合不分胜负,可见马超武力不一般。
正史上的马超也是一员猛将,他年轻时有“健勇”的称号,也就是健壮勇猛的意思,曹操手下有个叫杨阜的名臣这样评价马超:
超有信、布之勇,甚得羌、胡心。
马超有韩信、英布那样的勇猛,又得到了羌人和胡人的支持,是很难对付的一个人,事实也的确如此,马超在曹操进入关中之时差一点杀了曹操,曹操用贾诩的离间计才打败马超,马超在冀城之战一人独战杨阜及其宗祖昆弟七人,除杨阜外,全被马超杀死。
马超
从这一点来看,马超就武力过人,马超投靠刘备后,来到了成都城下,然后城中震动并感到恐慌,刘璋立即就投降了刘备,这就是马超的影响力,所以他在三国演义和正史中都是一员猛将。
4、黄忠
三国演义中的黄忠是一员老将,也是一员猛将,黄忠首次出场在长沙之战,与关羽大战百来回合,不分胜负,能与关羽战平的武将,都算是三国猛将了,黄忠还能四五十回合战平李严,李严是一名隐性高手。
正史上的黄忠同样是一员猛将,史书上对黄忠的评价是:
忠常先登陷陈,勇毅冠三军。
黄忠经常身先士卒,率先冲锋陷阵,勇猛果敢勇冠三军。古代战争中,有先登之功的将领意味着第一个冲到敌人的阵地上,也意味着更加危险,先登还能活下来的将领,就是猛将。
黄忠
黄忠最大的功绩就是在定军山之战中,一战斩杀了夏侯渊,要知道夏侯渊是魏军关中主将,其地位就是敌军的总司令,黄忠也因为此次战功直接升任征西将军,这可是明号将军,这完全是靠战功,光从官职上看,黄忠还高于赵云。
5、典韦
三国演义中的典韦那是标准的猛将,被称为“古之恶来”,其人力大无比,能单手举起牙门旗,武艺高强,颇有胆识,曾在山间追逐过老虎,典韦一出场大战许褚数百回合,不分胜负,典韦一个人能打败郝萌、曹性、成廉、宋宪四人联手,宛城之战,典韦独自一人挡住了张绣军队数千人,力战而死。
在正史中,典韦也是猛将。史书上对典韦的评价是:
身材魁梧,体力超过常人,有志向节操,以及豪侠之气。
典韦
典韦身材魁梧,体力超过常人,又有志向节操,以及豪侠之气,一看就是英雄,典韦年轻时帮朋友杀人,几百人追赶典韦,但无一人敢上前,这是典韦的胆识与勇猛,典韦打仗也是非常勇猛的,史书记载:
韦既壮武,其所将皆选卒,每战斗,常先登陷陈。
再一次重复典韦强壮勇猛,他所率领的士兵都是挑选出来的,每次作战,都是先冲锋陷阵。典韦也是经常第一个冲到敌人的阵地上,这就是勇猛。典韦喝酒吃肉都是两个人的分量,而且速度很快。
张绣偷袭曹操时,典韦带了十几个校尉挡住了追兵,兵器打没了,典韦就用双臂挟住两人打死,剩下的敌军都不敢上前,同样是力战而死,这是标准的猛将,不畏身死。
6、许褚
三国演义中的许褚是曹营头号猛将,是典韦之后曹操的保镖,许褚能与典韦大战数百回合不分胜负,两个武艺、力气都差不多,濮阳大战,许褚第一个单挑吕布二十回合,许褚一个人能打败孙观、吴敦、尹礼、昌豨四人联手,还能跟马超大战230回合不分胜负,如果不是许褚保护曹操,马超早就杀了曹操。
许褚
正史中的许褚也是一员猛将,史书上对他的描述是:
长八尺馀,腰大十围,容貌雄毅,勇力绝人。
许褚身高八尺多,约合1.85米以上,在古代这个身高绝对是高大威猛,他的腰身有十围,样貌勇武刚毅,勇气力量超过常人。而且力气很大,一只手拽着牛尾巴走了一百多步,在他的家乡,很多人都畏惧许褚。
再来看看许褚打仗时的表现:
从征张绣,先登,斩首万计,迁校尉。
许褚跟随曹操攻打张绣,许褚第一次冲上敌人的城墙,斩杀敌人的首级以万来计,这虽然多少有些夸张,但也说明了许褚作战非常勇猛。马超准备偷袭曹操,但是看到许褚在曹操身边,就不敢动了,曹军都称许褚为虎痴,意思是许褚力大如虎却不机敏。
7、庞德
三国演义中的庞德是西凉猛将,曹操直接称呼庞德是西凉勇将,庞德与张郃、夏侯渊、徐晃、许褚四将单挑,都是平手,不分胜负,襄樊之战,庞德单挑关羽百余回合,不分胜负,能战平关羽的都是猛将。
庞德
正史上的庞德也是一员猛将,史书上对庞德的描述是:
每战,常陷陈卻敌,勇冠腾军。
每次作战,庞德都在前冲锋,攻陷敌军,他的勇武在马腾军中是最突出的。曹操听说了庞德的骁勇善战,就征召他为立义将军,注意了,曹操是因为庞德的骁勇才招降他的,事实上,曹操的眼光没有错。
庞德在平阳之战中亲手斩杀敌军大将郭援,在襄樊之战中,庞德曾射箭射中了关羽的前额,关羽对庞德非常忌惮,靠着涨水才俘虏了庞德,庞德丝毫不惧怕名将关羽,甚至还想亲自杀死关羽,同时,庞德还非常忠心,不愿意投降而被关羽所杀,他不仅是猛将,而且忠心耿耿。
8、孙策
三国演义中的孙策被称为江东小霸王,霸王可是项羽,是勇猛的代名词,而孙策同样也因为勇猛被称为小霸王,论武艺,孙策号称江东第一,与太史慈大战百余回合,不分胜负,论战绩,孙策率军横扫江东,没有人是他的对手。
孙策
在正史上,孙策也是猛将,史书记载孙策打仗是这样的:
渡江转斗,所向皆破,莫敢当其锋,而军令整肃,百姓怀之。
孙策渡江转战,所向披靡,无人能挡其锋芒,而军中纲纪严肃,百姓都依附他。正史上的孙策靠一己之力攻下江东六郡,为东吴建国奠定了基础,孙策个人武力也比较突出,在正史上曾跟太史慈有过交手。
《三国志 太史慈传》:策刺慈马,而揽得慈项上手戟,慈亦得策兜鍪。
孙策用刀刺太史慈的马匹,夺走太史慈插在身背后的手戟,太史慈也拿到了孙策的头盔。这说明孙策经常在第一线作战,作为东吴军队的最高统帅,孙策的武艺足以说明他是一员猛将。
9、周泰
三国演义中的周泰是一员猛将,虽然武艺不高,但异常勇猛,吴郡之战,周泰为保护孙权而被刺12枪,靠神医华佗才能救活一命,合肥之战,周泰为救孙权身中数十枪,拼死救出孙权,这种不顾自己安危,一心救主的人就是猛将,夷陵之战中,周泰杀死了蛮将沙摩柯。
周泰
在正史上,周泰也是猛将,史书对周泰的描述是这样的:
惟泰奋激,投身卫权,胆气倍人,左右由泰并能就战。
这是周泰的一次战争,当时山越人攻击孙权,敌人的刀枪都砍到马鞍,孙权手下的士兵还没有回过神,只有周泰奋身激越,用身体拼死护卫孙权,胆量勇气是其他人的数倍,此战中,周泰身上受了十二处创伤,没有周泰的相救,孙权很可能丧命。
周泰身上伤痕累累,孙权曾经让周泰解开上身的衣服,问他第一处伤痕的来由,周泰都能说清楚,这就是真正的猛将。
10、吕布
三国演义中的吕布是第一猛将,他的武艺无人能敌,虎牢关之战,吕布一个人能打刘关张三人,濮阳之战,吕布一个人能对战典韦、许褚、夏侯渊、夏侯惇、李典、乐进六人,还能全身而退,这是当之无愧的第一猛将。
吕布
在正史上,吕布虽然没有三国演义那么厉害,但也算是一员猛将。史书对吕布的评价是:
布便弓马,膂力过人,号为飞将。
吕布擅长骑马射箭,臂力过人,被人称为“飞将”。他之所以能够当官,就是因为骁勇善战,当了丁原的主薄,吕布在三国正史上有过一次单挑,在长安城北,吕布与郭汜单挑,最终吕布用矛刺伤了郭汜,获取胜利。
至于行军打仗,吕布在对战黑山军张燕的战争中获取胜利,史书是这样记载的:
燕精兵万馀,骑数千。布有良马曰赤兔。常与其亲近成廉、魏越等陷锋突陈,遂破燕军。
吕布骑着赤兔马,与亲近将领成廉、魏越等人一起冲锋陷阵,打败了黑山军,《三国志》作者陈寿说吕布有“虓虎之勇”,就是说吕布有咆哮老虎那样的勇猛,这就是猛将。
➟✂无论是三国演义中,还是正史上,都是猛将的人有哪些?
你说的很对,这七人中只有一人我觉得很牵强,那就是蜀国的赵云。在三国历史记载中赵云并无其他战绩,三国历史上只是轻描淡写的一笔带过而已。但是在三国演义里把赵云说的那是无人能敌?把此人吹上了天。三国历史记载,在东汉建安三十年曹操仅以五千骑兵,百里追袭刘备十余万众,在长坂坡大破刘备军团。是曹操完胜刘备惨败的战役。可是在(三国演义)里却完全变了味道。一提到长坂坡之战,就会想到赵云在曹操百万军中杀了个七进七出?刘备携民渡江张飞喝断当阳桥诸事,实则是演义小说真的很无耻,完全是在颠倒黑白。赵云的职责就是护卫刘备的家小,可是,因为曹军突至,把蜀军打了一个措手不及,结果赵云把刘备的家小都丢了,赵云侥幸找回了阿斗和甘夫人,却把刘备的两个女儿给丢了,成了曹操的俘虏。但小说里却把赵云塑造成了一个救幼主的英雄?让人很难理解。
℉の无论是三国演义中,还是正史上,都是猛将的人有哪些?
五虎上将,关张赵马黄,各个都是猛将。但是在正史中,关羽、张飞是万人敌的猛将。而且说关羽和张飞是万人敌的,全部来敌方阵营。这真是从客观上赢得了敌人的尊重和认可。
曹魏阵营的程昱、郭嘉、傅干都曾评价过关羽和张飞是“万人敌”,刘晔评价关羽、张飞是“勇冠三军”,孙权阵营的周瑜评价过关羽、张飞是熊虎之将,吕蒙也评价关羽为熊虎,而“万人敌”这个称号,翻遍整本《三国志》,只有关羽和张飞有这个评价,这可是正史。
这样的评价,足以证明,关二爷、张三爷 是名副其实的猛将。
------------------
推荐阅读:
下一篇: 经常眼睛干涩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