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历史中,你觉得有哪些武将死的比较冤枉?
❏▲三国历史中,你觉得有哪些武将死的比较冤枉?
事实上,三国演义中有五个死得非常冤枉的猛将,其中魏延只能排名第四,看看第一是谁?
第五、孙策
孙策是东吴的奠基人,原本他应该有更大的成就的,可他却死得非常冤枉!
孙策是孙坚之子,自小就有非常出色的才能。孙坚死后,其部下归顺了袁术,于是孙策长大后也开始为袁术效力,然而袁术这个人,任人唯亲,屡次给孙策画大饼,但就是不兑现,搞得孙策非常郁闷。最终孙策决定,脱离袁术,自己出去闯一片天下!
孙策向袁术建议,由他带兵去攻打江东,而当时的江东,各方势力云集,非常不好打,袁术认为孙策要是能帮他打下这块地盘,也算是开疆拓土了,于是他给了孙策一千兵马,让孙策出征!在袁术看来,孙策此举非常冒险,不一定能够成功,结果孙策凭借出色的军事才能,很快就打进了江东,扫平了众多的反抗势力,奠定了东吴的根基!
除了优秀的个人武力,出色的军事才能,孙策的战略眼光还非常独到,打下江东后,孙策并没有就此停歇,而是积极准备北上偷袭曹操,抢夺汉献帝,搞得曹操都被迫和孙策联姻了,想以此稳住孙策。不过孙策少年英雄,根本不为所动,一心操练兵马,就等着曹操和袁绍爆发冲突,他好趁机北伐!遗憾的就是,就在孙策积蓄力量之时,他却突然遭到了许贡三门客的袭击!
当时孙策外出打猎,结果正好遇到了许贡三门客,由于孙策诛杀了许贡,所以这三门客是来替孙策报仇的!按理说孙策的个人武力非常强悍,曾打平江东第一猛将太史慈,许贡三门客根本伤不了他,但孙策的佩剑竟然在关键时刻靶刃分离,搞得他根本武力抵挡许贡门客!
原文:策大惊,急取佩剑从马上砍去,剑刃忽坠,止存剑靶在手。一人早拈弓搭箭射来,正中孙策面颊……策别无器械,只以弓拒之,且拒且走。二人死战不退。策身被数枪,马亦带伤。
不得不说,孙策的这份遭遇,实在是太冤枉了!首先,孙策的行踪,许贡三门客怎么知道的?其次,孙策的佩剑,为何会突然靶刃分离,使用不了?最后,许贡三门客为何会被全数诛杀,而没有从他们口中套出幕后指使者?不得不说,孙策的死实在是太冤枉了,这背后一定有人在算计,不然以孙策的武力,只要有长剑在手,许贡三门客根本不可能杀得了他!
第四、魏延
演义中魏延的遭遇,可谓是非常冤枉了!早在刘备从新野撤退,路过襄阳时,魏延就曾打开城门主动相投,不过未能成功。之后魏延又打开长沙城,帮助关羽轻松拿下长沙城,又一次立下大功。如此忠心追随,且立下大功的魏延,按理说应该好生奖赏,结果诸葛亮直接说魏延脑后有反骨,差点就把魏延给砍了,太冤枉了!幸好有刘备的庇护,魏延才躲过一劫!
刘备死后,诸葛亮当权,魏延的黑暗时刻再次到来。魏延的军事才能,连刘备都非常欣赏,然而诸葛亮却处处压制魏延,搞得魏延非常郁闷!魏延先是提出子午谷奇谋,结果遭到诸葛亮的弃用。街亭之战,魏延主动请战,结果诸葛亮不用魏延,反而用马谡,导致街亭大败……到了后面,两人的矛盾进入白热化,诸葛亮甚至数次生出诛杀魏延的想法!
火烧上方谷,大家都知道诸葛亮的主要目的是烧死司马懿,然而在这背后,其实诸葛亮还命令手下把上方谷的两边通道都堵死了,他是想把魏延也一并烧死的,只不过未能成功!之后,诸葛亮又把马岱安排在魏延身边,计划让马岱接近魏延、诛杀魏延!为了让这个计划得以实施,诸葛亮在临死前将蜀军的指挥权交给了和魏延非常不对付的杨仪,导致魏延和杨仪火并,可以说,正是诸葛亮的这项安排,成功的逼反了魏延,导致了魏延的身死!
不得不说,作为蜀汉仅次于五虎上将的猛将,魏延的死实在是太冤枉了,他没有死在和魏国的作战上,却死在了自己人手中,太冤枉了!
第三、典韦
典韦是曹操手下的猛将,战斗力非常强,按理说是没有几个人能伤到他的,可武功再高,也架不住曹操的“坑害”啊!
宛城之战,张绣都已经投降了,按理说接下来就是双方把酒言欢,开始撤兵了,可就在这个时候,曹操的色心犯了,竟然霸占了张绣的婶婶,令人大跌眼镜!要知道张绣的权力来自于他的叔叔张济,曹操霸占了张绣的婶婶,不仅仅是在打张绣的脸,而且是在动摇张绣的权力根基,所以说张绣直接对曹操翻脸了,率军偷袭了曹操大营!也正是在此战中,典韦为了掩护曹操撤离,孤身阻挡张绣军的围攻,最终殒命!
原文:韦犹死拒寨门。争奈寨后贼军已入,韦背上又中一枪,乃大叫数声,血流满地而死。死了半晌,还无一人敢从前门而入者。
不得不说,曹操这个主公实在是太坑了!本来都大局已定了,大家都放松了下来,曹操干嘛还要去招惹张绣,这不是在挑事吗?若没有曹操这档子腌臜事儿,张绣怎么可能降而复反?典韦又怎么可能战死?
第二、潘凤
说起潘凤,很多人可能会不以为然,认为潘凤的死其实是自找的,他死得并不冤枉!然而我们细读原著,便会发现,潘凤死得实在是太冤枉了!
十八路诸侯讨董,董卓派出了猛将华雄,将孙坚部打得丢盔弃甲,令众诸侯心惊!不久,华雄又主动前来挑衅,这个时候众诸侯已经对华雄有点忌惮了,但袁术手下的大将俞涉还是主动请战了。遗憾的是,俞涉和华雄交手不到三个回合,便被华雄击败,于是众诸侯慌了,就在这个时候,太守韩馥主动说话了,说他有上将潘凤,一定可以斩杀华雄!
原文:即时报来:“俞涉与华雄战不三合,被华雄斩了。”众大惊。太守韩馥曰:“吾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绍急令出战。
注意,潘凤并没有主动请战哦,作为韩馥手下的上将,他应该是对俞涉和华雄有一定了解的,听说俞涉被三回合斩杀,他是没有说话的,没有主动请战,这说明他很可能知道自己和华雄的差距!然而他的主公韩馥,却坑了他一把,竟然当众宣称,潘凤可斩华雄,这就把潘凤给逼上了绝路,当着天下诸侯的面,潘凤必须得出战,否则日后再也抬不起头做人了,而潘凤出战的结局,自然是被斩杀,遗臭千年……
说白了,潘凤其实死得挺冤的,人家本身没想出战,是他的主公逼迫他出战的,作为武将,他应该是能够通过俞涉的战绩判断出自己和华雄的差距,可主公韩馥如此逼他,他也没有了办法,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第一、邓艾
事实上,三国演义中死得最冤枉的猛将,应该就是邓艾了!司马昭伐蜀,功劳最大之人,莫过于邓艾了!当时司马昭兵分三路,虽然成功的打进了汉中,但姜维大军实力尚在,且牢牢的把守住了剑阁,挡住了钟会!虽然钟会大军的实力强于姜维,但姜维占据地理优势,所以钟会也没有获胜的可能。按照这种剧情发展下去,等到钟会的粮草耗尽,他必定只能退兵,蜀汉也能够得以喘息。然而就在这种关键时刻,邓艾却做出了一个令众人都非常惊讶的决定——走阴平小道杀入蜀汉!
当时的阴平小道,是一条还未开发出来的道路,仅仅是当地人采药走的小路,根本无法允许大军通过。但是邓艾主意已定,为了打进蜀中,灭亡蜀汉,邓艾孤注一掷了,最终,在邓艾的冒险下,他成功地率军杀进了蜀汉,打了蜀汉众人一个措手不及!也正是因为邓艾的突然杀入,蜀汉朝堂人心惶惶,在诸葛瞻战败以后,刘禅直接宣布了投降,就此蜀汉灭亡,震惊了天下!
可以说,蜀汉灭亡的最大功臣,就是邓艾!若没有邓艾,魏国最多只能占领汉中,断不可能灭亡蜀汉!按照常理来说,立下如此大功的邓艾,应该予以重赏,但令人意外的是,邓艾不仅没有升官加爵,反而被投入牢狱,最终甚至被暗害,其家人也因此受到牵连,受尽了苦难……
原文:时邓艾在府中未起。瓘引数十人突入大呼曰:“奉诏收邓艾父子!”艾大惊,滚下床来。瓘叱武士缚于车上……正遇邓艾父子放出槛车,欲还成都。艾只知道是本部兵到,不作准备;欲待问时,被田续一刀斩之。邓忠亦死于乱军之中。
不得不说,邓艾是真的冤枉!他受司马懿之重恩,一直效忠于司马家,效忠于魏国,为魏国立下汗马功劳,结果等待他的结局却是“飞鸟尽,良弓藏”,真的是太让人遗憾了!
结语
总的来说,三国演义中死得最冤枉的五大猛将,分别是孙策、魏延、典韦、潘凤、邓艾五人!其中孙策排第五,魏延排第四,邓艾则排名第一!对此,你是怎么看待的呢?欢迎留言讨论哦!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演义》)
♙☯三国历史中,你觉得有哪些武将死的比较冤枉?
三国历史,细推有两个版本,一个是正史版,一个是演义版。
无论正史版、演义版,身为武将浴血沙场 ,马革裹尸还,难兔阵上亡,非要说谁谁死的冤,还真算不多。不过有句俗话: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如果拿演义与史志比较一下,三国武将死的冤的倒还能拔拉出几位来。
列举演义谁死的比较冤之前,小编还是先说一说正史与演义都通用的,个人认为比较冤的两个人。这两人是父子,如若不都是英年早逝,三国的历史肯定会改写。
父:孙坚孙文台。子:孙策孙伯符。
读三国的都知道,群雄乱起,笑在最后的是曹操、刘备、孙权三人。但合上书之后,你有没有细想过,曹操凭一腔雄略,东扫西荡;刘备怀一份执著,创基立业;孙权凭的是什么?是其父兄创下的基业底盘哦,尽管他也是人杰之士。 倘孙坚、孙策不是英年早逝,凭二人之才勇,三国历史必将是另一番景象。
孙坚,十七岁时便独斗海贼数十。后来又自募乡人千余,征讨黄巾反军,每每身先士卒、浴血冒矢、爬城登墙,深得手下信赖,累得军功。后来又讨伐过西凉的边章、韩遂。凭自身之力,官至长沙太守、乌程侯。后又随诸侯联军讨伐董卓,斩董卓手下都督华雄,董卓大为惊惧,派人请求和亲,并许以孙坚及乡人高官厚禄,孙坚拒之,大举进军洛阳。直逼得董卓立即焚烧了洛邑,迁都往西退入函谷关。再之后 ,孙坚与荆州刘表为战,追刘表军过汉水,围襄阳,全盛之时,中了刘表手下第一谋士蒯良的诱兵埋伏之计,轻敌单出,在砚山被刘表之兵射死,时年三十七岁。
孙策孙伯符,孙坚长子。心有坚志,父亡后,寄居淮南袁术手下,后来发愤图强,借兵于袁术,征讨江东,克无不胜,时称“小霸王”。根基稳固后,实力达到可与曹操抗衡,有‘迎取’曹操手中的汉献帝之心。可惜一次外出,被仇人的门客设伏击伤。不治而亡,时年二十六岁。
读史志,不难看出,孙坚孙策,俱是豪雄之士,人主之范儿。惜皆都早亡,幸得二子孙权撑住父兄之业,江东于三国时一直权军在握,虽未扩展,孙权之才,却固本有余。
现在再说说小说《三国演义》之武将死的比较冤的,因为小说是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为了整部书连环紧凑,艺术的进行加工夸张、取舍,势必在所难免。罗贯中写《三国演义》本就抱着扬刘抑曹的立场写的,笔墨浓淡之处难免含有极大的倾向性。在他笔下,有几位武将死的就不叫比较冤了,是真冤哦。
第一冤当属周瑜莫属。周瑜周公瑾,三国东吴中护军、大都督、偏将军。孙吴脊柱之臣。史载此人雄威刚烈,胆略过人,有独断之明,奇才;性度恢廓,思度弘远,有过人之明,贤士。孙权之保有天下三分,阻曹操兵败赤壁,周瑜大功也。后与曹仁鏖战,右肋中箭,重伤不卧,负痛巡视各营,激励将士杀敌。大丈夫也。
饮醇自醉 , 老臣程普与周瑜不睦,认为自己年长,经常凌辱周瑜。周瑜降低自己身份,始终不与他计较。后来程普佩服他,对别人说:”和周公瑾交往,就像喝美酒一样,不知不觉就醉了。“ 后来这个词汇留下佳话,用于比喻与宽厚人交,不觉心醉,令人敬服。由此见周瑜雅量也 。
周公瑾雄姿英发,才能绝伦,吴地人都叫他周郎。可惜这位怀有王佐之资的、为孙家开疆固本的英才三十六岁时,因病亡于巴丘(今湖南岳阳)。是时孙权悲痛不已。
而在罗贯中集唐宋话本编著的小说中,周瑜是怎么死的呢?大家都知道,气死的。还不是一次气死的,折腾了三次吐血死的。成了拔高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垫脚石。
第二冤麴义。麴义原本是冀州牧韩馥的部将,后来投效于袁绍帐下。在《三国演义》第七回‘袁绍磐河战公孙 孙坚跨江击刘表’中,他临阵斩杀了公孙瓒手下重将严纲,冲过界桥直袭公孙瓒,不料撞着初出山的赵云,被赵云一枪刺于马下,领了盒饭。
真史上麴义是什么人呢?猛将也。他早年生活在凉州,精通羌人的战法,所部私兵都是精锐。后来成为冀州牧韩馥的部将,曾经叛离韩馥,韩馥亲率重兵征讨,反被麴义击败。麴义投靠袁绍后,屡立战功,先是大败南匈奴单于於夫罗,替袁绍扫清后顾。接着又两败与袁绍争锋的公孙瓒,斩首二万余。麴义之猛,猛到袁绍感觉都hold不住了,是袁绍用计召见他将其斩杀,兼并了他的部众。
第三冤,文字有限就不一一排了。随心列举几个吧。华雄,董卓的爱将,为孙坚所杀。演义中成了关羽的刀下之魂,成就了关羽温酒斩华雄的扬名一战。徐晃,被曹操誉为有周亚夫之风的猛将,原本病死,谥曰壮侯。在演义中,随司马懿征讨蜀将孟达,在叫阵时,被孟达一箭射中额头身死。李通,曹操信赖之大将,早年以游侠闻名于乡里。后来投效曹操。官渡之战时,李通征讨剿灭外围依附袁绍之众,受封都亭侯,确保了曹操专心力战于官渡。后来救援与周瑜鏖战的曹仁时,于征途中病亡。曹丕即位,追赠李通谥号为刚侯。李通实乃曹魏阵营中一肱骨之臣。可是在演义中,着墨甚少,出场是在跟随曹操征西凉战马超之时,被马超一枪挑于马下,成了龙套角色。
罗贯中演义中,还有三五原本史上能征惯战之将,被写成为小角色或轻轻一笔带过。这里面,有罗氏抬高突出蜀汉人物、略写魏吴之人的因素,一切为了小说主线、紧凑服务。倘面面俱到,怕也失了连贯起伏之境,有繁琐之感。但不可否认的是,罗贯中《三国演义》实具跌宕起伏,大气磅礴之势,六百年来赞诵不息,无愧于经典之著。
《三国演义》用笔之妙,行文之绝,引人入胜,脍炙人口。古人文化普及率低,多以为正史。而今时科技发达,人们认知力、思维量有了质的飞跃,多是都已晓得文学就是文学,与历史传记还是有两个概念的性质区分的。
我是爱看古书的散发弄舟,欢迎同好关注交流赐教。
➪✕三国历史中,你觉得有哪些武将死的比较冤枉?
做为一员驰骋沙场,冲锋陷阵的猛将,“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最完整的归宿无过于殒命疆场,在刀光箭雨中结束自己不息的征程,悲壮而灿烂,如划过天际的流星,一瞬间照亮历史的星空。
但也有一些人死得比较憋屈,令人啼笑皆非。给大家说几个《三国演义》中死得比较冤枉的猛将。
一、夏侯惇(被鬼吓死)
夏侯惇是曹魏阵营中的一员老将,早在曹操矫诏号令天下群雄起兵讨董之时,就跟随曹操东征西杀,南征北战,屡立功勋,德高望重。
夏侯惇是曹军的“军胆”。虽然他武艺不是最强,领兵水平不是最高,但夏侯惇绝对是曹军中最悍猛的一员,无论对手是横勇无敌的吕布,还是威震华夏的关羽,亦或是所向披靡的赵云,夏侯惇都是主动发起进攻,颇具“亮剑”精神。
夏侯惇死得比较窝囊,这是在《三国演义》的第七十八回中。
回目·治风疾神医身死 传遗命奸雄数终
曹操头疾复发,病重难医,
自知不久于人世,就召集心腹重臣交托临终事宜,夏侯惇就奉命来见。
夏侯惇走到殿门前,忽然看见伏皇后、董贵人、伏完、董承、二皇子等人的鬼魂在阴云中缥缈出现。夏侯惇惊恐万状,凄厉地尖叫一声,昏倒在地,被大家抢救扶出去,从此就得了重病,不久以后就一命呜呼了。
做为一员悍不畏死的沙场老将,居然被鬼吓死,实在是够憋屈的。
二、张苞(摔破脑袋而死)
在蜀汉阵营的第二代年轻后辈中,张飞的儿子张苞算是出类拔萃的佼佼者,论武艺不在关兴之下,诸葛亮对张苞也是颇为信重,寄予厚望。
张苞随着刘备征吴,展露头角,还干掉了东吴“万夫不当之勇”的谢旌。后来诸葛亮出师北伐,也屡次委张苞以重任,沙场建功。
张苞的死也令人大跌眼镜,见《三国演义》的第九十九回。
回目·诸葛亮大破魏兵 司马懿入寇西蜀
诸葛亮四出祁山,兴师北伐,张苞依然随军出征。魏军主帅司马懿率兵来迎,双方在渭水畔展开对峙。诸葛亮分兵袭扰武都和阴平,司马懿命郭淮和孙礼领兵往救,却被诸葛亮打了个埋伏。郭淮、孙礼被打得全军溃散,两将弃马翻山逃走。
张苞穷追不舍,却不防山路狭窄湿滑,张苞马失前蹄,跌落山涧,撞破了脑壳,被救起后紧急送往成都。不久后就破伤风感染,不治身亡。
久经沙场的大将居然摔下马去,碰破了脑袋就没了命,这种死法实在是窝囊,还不如他爹张飞呢,至少是死于利刃。
三、孙策(死于小贼刺杀)
孙策是三国时代诸侯级别中武艺最彪悍的大boss,比公孙瓒、马腾、刘备这些主君的武艺要高得多。一杆枪横行江东无人能当,被号称为“小霸王”,可见其武力值之高。
孙策少年时代就英武不凡,雄才大略,志存天下。经过一番征战,收得江东六郡三十一州,创下不世之功业。
而孙策的死却完全体现不出来他曾经是个所向披靡的猛将,这是在《三国演义》的第二十九回中。
回目·小霸王怒斩于吉 碧眼儿坐领江东
孙策在收取江东的战斗历程中
,四处征战,主动出击,就得罪不少人,这些人就对他恨之入骨,暗中寻机报复。孙策杀死了背叛他的地方官许贡,许贡的门客对孙策恨得咬牙切齿。
孙策有一次率领部下到丹徒的西山去行猎,孙策催马追逐一只正在奔逃的大鹿,不知不觉就远离了护卫,孤身到了一片树林边。从林中突然出现三个鬼鬼祟祟的陌生人,孙策喝住问询,刺客却抢先出手,一枪刺来,孙策拔剑架隔,剑却断了,其中一个刺客发箭射中了孙策的脸颊。双方混战在一处,直到护卫赶来,杀死了刺客。
孙策面部中了毒箭,身负重伤,回去不久后就病重而死。以孙策的武艺,居然被三个小毛贼刺杀成功,简直搞不懂孙策这两下子也太过肉头了。
四、董袭(船翻坠江淹死)
董袭是东吴阵营中的“十二虎臣”之一。他生得高大威猛,“身长八尺,面方口阔”,他斩杀了严白虎之后献首级于孙策,得到重用,命为别部司马,从此就归附于东吴军中效力。
董袭之死是在濡须口之战,《三国演义》的第六十八回中。
回目·甘宁百骑劫魏营 左慈掷杯戏曹操孙权率大军攻取
皖城,兵锋直指合肥城。镇守合淝的是曹军大将张辽,闻知孙权带兵前来,张辽引军出战,双方在濡须口展开一场恶战。
董袭奉命率水军配合东吴陆军作战,董袭在船上下令士兵们擂鼓助威。忽然江上起了龙卷风,掀起了滔天巨浪,战船摇摆不定,即将沉覆,士兵们争着跳下小船逃命。董袭大怒,拔剑阻止士兵逃走,斩杀了十余名逃跑者。随后大船突然倾覆,董袭坠入江中淹死。
董袭做为东吴的水军将领,居然被水淹死,真是太对不住自己的本职工作了,自己死就死吧,他还不许部下逃命,拉上一群伙伴同赴黄泉,真是令人无语了。
还有一些战将,如黄忠、甘宁、太史慈、徐晃等,都是一流的箭手,书中还专门用篇幅来描写他们超群的神射技艺,但他们却都是死于箭下,也是蛮冤屈的。不过,至少他们都殒命疆场,也算对得起做为一个军人的宿命。
〓♁三国历史中,你觉得有哪些武将死的比较冤枉?
马革裹尸,战死沙场,一直是武将们所推崇所感到荣耀的。如果一个身经百战的战将被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不起眼的小兵卒所斩,那不仅令人感到窝囊,也让人为之惋惜。在三国历史上,要说死得比较冤枉比较窝囊的武将,非关羽和张飞莫属了。
关羽和张飞,在三国正史里被称万人敌,在《三国演义》里也是无敌的存在,那真是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想当年关公温酒斩华雄,于万马军中斩颜良,诛文丑,那是何等的英雄!后来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那真是义薄云天;后来镇荆州,拒孙权求婚,单刀赴会,视东吴如草芥;战襄樊,擒于禁,斩庞德,水淹七军,威震华夏。然而,正所谓时来天地也助力,运去英雄不自由。没想到吴狗背后捅刀子,背信弃义,致使关公大意失荆州,走襄阳,败麦城,在小小的麦城竟被东吴无声无息的小卒马忠所擒,让关公一世英名,毁于一旦。关公冤啊,以致死后英魂不灭,在空中骑赤兔马,持青龙偃月刀,大喊“还我头来!”让关公大义失荆州的祸首是吴下阿蒙,关公英魂自然不会放过他,在孙权为吕蒙举办的庆功宴上,吕蒙突然揪住孙权大骂,接着倒地口吐白沫而死。孙权害怕,就将关羽的人头送给了曹操。曹操本来是关羽的粉丝,最欣赏关羽,看到东吴送来的关羽头颅,一句“云长别来无恙乎!”不想关公的头颅在匣中须眉皆张,吓得曹操赶忙跪下扣头,说“生关羽可怕,死关羽更吓人!”就封关羽为荆王,头颅配沉香木躯体,葬洛阳关林。出殡之日,曹操亲自带文武百官送葬。不久曹操也因惊吓过度而死去。张飞更以勇猛著称,两战被后世一致认为是三国武功第一的吕布。虎牢关单挑吕布五十余合不分胜负,惹出了赫赫有名的三英战吕布;在徐州截夺吕布马匹,惹怒吕布来夺,两人又酣战一百余合不分胜负。古城会兄弟悲喜重相聚,长坂桥一声喝退曹家百万兵,进益州义释老将军严颜,葭萌关大战马孟起,取宕渠智败张郃,劫粮草刺许褚于马下。就是这样一位勇冠三军的猛将,在阆中因悲痛关二哥之死,醉酒熟睡中竟被帐前两个无名小校范疆张达割首而死,确实死得也太窝囊了。
《三国志》中曾说:“羽善待卒伍而骄於士大夫,飞敬爱君子而不恤小人”。正因为关羽对后方守将糜芳、傅士仁的傲慢,做事刚愎自用,才导致了糜芳、傅士仁的轻以叛国投敌,致失东吴偷袭荆州之计得逞,关公也因此陨命;刘备曾告戒张飞:“卿刑杀既过差,又日鞭挝健儿,而令在左右,此取祸之道也”。就是说,张飞不恤小人,对身边随侍的人随意呵斥打骂,又继续让他们随侍左右,不加提防,最终死于小人之手,也是命中注定的。张飞正因为关羽被东吴俘斩,悲痛欲绝,以泪洗面,以酒度日,醉薰薰中以打骂手下来泄恨,自然引起手下的畏惧恼恨。范疆、张达正是在张飞的凶暴中,才谋划下死手害死张飞的,因此二人趁张飞酒醉睡熟,就杀害了张飞,持其首逃奔了东吴。从关羽、张飞的性格,到窝囊被残害,正显示了性格决定命运,对我们今天的为人处世,也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三国历史中,你觉得有哪些武将死的比较冤枉?
如果说三国武将里面,死的比较冤枉的,我觉得第一个是高顺,第二个是高览,第三个是曲义。
高顺为人清白有威严,不好饮酒,所统率的部队精锐非常,号称“陷阵营”,平定吕布部将郝萌的反叛。屡次进谏忠言于吕布,吕布虽知其忠而不能用。曾与张辽一起连破夏侯惇、刘备。
作为吕布“八健将”之首,高顺可以说是一名有勇有谋,有忠有义的将领,可以因为死得太早,人生最闪耀的光芒都来不及绽放,就消失了,不然的话,也许高顺在历史上的地位和名气,不会比张辽差吧。
高览与张颌,颜良文丑是“河北四庭柱”之一,也是最没有存在感的一个,历史上高览投降曹操后就无声无息,演义中为赵云所杀。而张颌却老而愈坚,越战越勇,跻身于“五子良将”当中,甚至在夏侯渊身死之后,一度成为曹魏西部战场的顶梁柱。
倘若高览没有消失得太早,或许其后,也可以成为像张颌一样的人物吧。
还有曲义。曲义这人,曾经在界桥之战,以八百人打败公孙瓒的两万步兵和一万骑兵,要知道,公孙瓒的骑兵“白马义从”,可是曾经打得乌桓不要不要的。
曲义界桥一战,可以说是能够媲美张辽的逍遥津之战,可惜,最后跟的领导是袁绍,自己还太过自大,骄傲又怀有不轨之心,袁绍就将他斩杀,还兼并了他的精锐部队。
倘若曲义没有作死,日后在三国之战中,也许可以做出更为巅峰的战绩吧。
------------------
推荐阅读:
被人骗到菲律宾工作,没钱赔付回去,给国内打电话求救没用,怎么办?
下一篇: 你相信天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