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李建成当上皇帝,他会做的比李世民好吗?
┧┠如果李建成当上皇帝,他会做的比李世民好吗?
事实上,李建成是被李世民黑化的,真实的李建成是一个能力突出、待人宽简、性格仁厚的储君,若能登上帝位,还是有能力打造一个大唐盛世的。
要知道,作为储君,李渊对李建成的培养可是倾注了很多心血的。
真实的李建成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早在李渊起兵反隋之前,李建成就已经展现出较强的能力。
当时,李渊正在做起兵的准备工作,因此派李建成秘密在河东结交招纳豪杰贤士。
李建成果然不负众望,为李渊招揽到不少优秀人才,无论是智谋之士还是将才,他都结交到不少。
李建成被立为太子之后,又任用了一批文臣武将,其智谋才识不输于秦王府班底。
其中,武将方面,有三个比较著名的人物:
薛万彻,太子府核心成员之一,曾经是罗艺麾下大将。
玄武门事变时,薛万彻扬言要进攻秦王府,逼得李世民把李建成的头颅砍下,才迫使太子府军队就地解散。
李世民登基后,赦免了薛万彻,并任用为将,薛万彻在贞观年间,征讨突厥、吐谷浑、高句丽等作战中,屡次击败敌国军队。
还有冯立、马三宝,这俩人也在军事方面有所建树,冯立曾经以少胜多,击败突厥,马三宝为李唐征战天下中立下不少战功。
文臣方面,有魏征、王珪。
王珪是唐初著名的宰相。魏征就更不用说了,贞观名臣、宰相,实现贞观之治的功臣级人物。
可以看出,李建成待人宽简、性格仁厚、选贤任能,绝非虚言。
《旧唐书》说,建成残忍,岂主鬯之才。这应该是不正确的。
试想一下,如果李建成真的是一个生性残忍、薄情寡义之徒,又怎么能招揽到这么多贤士。
像魏征之类的名士,他们在选择效力的主公时,是不会随随便便就找个人辅佐的。
肯定是看准了李建成是个成大事的人,才会愿意留在他身边,为他出谋划策。
关于李建成的治国能力。
作为太子,国之储君,李渊对李建成的培养可以说是下了血本。
最开始,李渊是直接将许多朝廷政务交给李建成处理。
这一点,史书上是这么说的:
每令习时事、自非军国大务,悉委决之。
也就是说,除了一些非常重大的军国大事以外,其他的政务基本上都是李建成说了算。
可见李渊对李建成还是十分信任的。
除此之外,为了帮助李建成快速提升处理政务的能力,李渊为他配备了阵容强大的班底。
其中,礼部尚书李纲兼太子詹事,民部尚书郑善果兼太子左庶子,并要求李建成虚心学习。
有人可能会问,不就是配备了俩老师,有什么可说的?
要知道,这两位兄台,可是隋朝的名臣。
李纲,早在隋文帝时代,就被杨坚看重,任命为太子洗马,负责教导太子杨勇,其人正直耿介,德高望重。
但是,李建成似乎跟这位仁兄不太对路,他多次进言都不被李建成接受。
郑善果出身名门世家,家教严格,为人正直。
最重要的是,此人在隋炀帝初期,其政绩考核曾经与隋末名臣樊子盖并列第一名,他处理政务的能力可见一斑。
有了这些班底,李渊才放心把朝廷政务全权交给李建成处理。
李建成正是在这样的老师教导下,处理政务的能力突飞猛进,以至于后面已经达到可以独立坐镇京城主持朝廷日常工作的地步。
要知道,当时唐朝正处于一统天下的征伐战争之中,前线粮草供应、军费开支,攻占的地盘任命官员,安抚百姓,都是复杂的事务。
李建成如果真要是干不好,李唐也不可能那么快完成统一,李渊也不可能这么放心的把政务交给他处理。
所以,在李建成作为储君,坐镇京城主持日常工作中,没有不良记录,也没有不轨行为。
说明李建成本人确实能力突出,能够独当一面,是一个合格的太子。
但也因此带来不利影响,为李世民创造了机会。
关于李建成的军事能力。
虽然李建成没有像李世民那样,征战四方,战功赫赫,但也不能因此而否定他的军事能力。
早在李渊起兵之初,由于士兵都是新招募的,还没有来得及训练。
李建成担心士兵不能打仗,于是立下军法、整肃三军,并与士兵同甘共苦,严令禁止扰民。
对于百姓种在道路旁边的瓜果蔬菜,要求士兵必须付了钱才能摘了吃。
由于军纪严明,对百姓秋毫无犯,西河百姓争相归附,李建成的大军平定西河仅仅用了9天。
李渊称帝后,李建成的出征记录明显少了很多。
征战记录主要有以下几次:
619年,司竹盗贼祝山海作乱,李建成率军平定。
621年,稽胡酋帅刘仚成拥众数万作乱边疆,李建成率军讨伐,大破之,斩首百余级,俘虏一千多人。
622年,刘黑闼所部被李世民打残后逃到突厥,又引突厥兵作乱山东,李建成率军讨伐。
此战,李建成大获全胜,擒获并斩杀刘黑闼,一举平定山东。
从这些记录来看,李建成打过一些小型战役,基本是打赢了的。
而且从李渊起兵之初,李建成整肃三军的举动来看,他是有治军能力的。
对于李建成来说,虽然政务能力提升不少,在朝廷的威望也逐渐提升,但唯独缺乏军功,这是很危险的。
作为太子、储君,如果在军队里没有威望,相当于没了枪杆子,这是极其不利的。
所以,后面刘黑闼作乱,李建成才听从了魏征的建议,主动带兵平定山东,以建立军功,树立威望。
试想,如果李建成真的是一个草包,又怎么会有一开始整肃三军的做法,又怎么能打败刘黑闼?
尽管刘黑闼那会儿已经被李世民打残了,但毕竟人家也是一代枭雄,一个草包是肯定干不过他的。
因此,李建成在军事方面并不是一个无能的人,而是一个懂军事,有能力的人才。
只不过他征战次数太少,被李世民的辉煌战绩掩盖了。
为什么李建成非得待在后方,不去前线建功立业呢?
这就涉及到古代的礼法规定了,《左传》中有一句经典:
君之嗣嫡,不可以帅师。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作为国家储君,是不可以亲自率兵到前线作战的。
作为太子,是李唐法定的继承人,一般需要太子亲征或者皇帝亲征的战争,都是涉及国家存亡的重大战役。
但其他的一些战争情况下,出于对太子安危的考虑,太子就应该坐镇京城。
要知道,战场上,刀剑无眼,士兵战死了可以再招,将军战死还能换一个,太子要是没了,可没时间再临时培养一个。
当年,隋文帝杨坚攻灭南陈时,就没有派太子杨勇,而是让次子杨广挂上名义上的统帅出征,实际上是由统兵大将指挥作战。
李世民在征战中,经常亲自带着军队与敌军冲杀,还有几次被敌军数万人追着跑。
也就是他运气不错,加上被保护得好,才能活到李唐一统天下那一天。
这要是万一被一支箭射中了,或者被人砍了一刀,那还不得一命呜呼,这种事情是有概率发生的。
所以,太子、储君不能轻易上战场,这是传统。
综合这些,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李建成是一个文武兼备的人,虽然军事能力不如李世民,但他能力突出、待人宽简、性格仁厚,能够礼贤下士,任用贤能,是一个合格的储君。
如果李建成能登上帝位,必定不会成为一个昏君,也不会成为一个残暴之人,他也有能力带领大唐进入治世阶段。
不过,像李世民后来攻灭突厥,打服周边的这种开疆拓土的王霸之道,李建成能不能做到,这个不好说。
✦❋如果李建成当上皇帝,他会做的比李世民好吗?
如果没有玄武门之变,在李渊死后李建成就会顺理成章的当皇帝,但是要问李建成做的会不会比李世民好,我的看法是不会的。
首先公正的说李建成李元吉都不昏庸,李建成李元吉李世民三兄弟跟随父亲李渊从太原起兵打天下,三兄弟各有分工配合默契,几乎没费多少周折就定都长安,李世民三兄弟为大唐的建立都是立功的,但是定都长安后李建成做为长兄就退到幕后了平定当时各路反王的重任就落到了秦王李世民和齐王李元吉的身上,但是当时李元吉年龄还小,平定王世充窦建德主要还是李世民的功劳,所以打天下李世民功劳最大,而且李世民身份有很多忠勇之士。
在大唐建国之初,天下并不太平,当时唐朝周边都是敌人,东有高丽北有突厥,西边有回纥吐蕃,西南有南诏,这些少数民族政权都不是省油的灯,对中原都虎视眈眈,如果没有玄武门之变,李建成当皇帝,那会怎么样?可以肯定的说决不会比李世民做的好,因为李世民常年征战麾下有一大批能征善战智勇双全的猛将,比如李靖李绩等,这些人都为大唐荡平四海立下汗马功劳,而李建成不行,李建成如果当了皇帝,李世民的部下要么被杀要么逃亡,所以都不会为李建成所用,当突厥等外敌入侵时,李建成手下没有能御敌猛将,所以唐初就会很屈辱,也就可能不会有大唐盛世了。
所以说,玄武门之变对中国来说是幸事,李世民不愧千古一帝的称号。
%✄如果李建成当上皇帝,他会做的比李世民好吗?
史书上对李建成的评价是很差的。《旧唐书》上这样写道:“建成残忍,岂主鬯之才;元吉凶狂,有覆巢之迹。若非太宗逆取顺守,积德累功,何以致三百年之延洪、二十帝之纂嗣?或坚持小节,必亏大猷,欲比秦二世、隋炀帝,亦不及矣。”《资治通鉴》也这样说:“隐太子(李建成)以庸劣居其右,地嫌势逼,必不相容。”
(李建成,影视配图)
我们首先要相信史书的史学精神。中国的“二十四史”,之所以能够彪炳千秋,就在于有非常纯正的史学精神。所以,这个评价应该不会太离谱。
不过我们也要看到一个客观事实,就是《旧唐书》及《资治通鉴》记载的,绝对不完全是事实。为什么呢?
一是李世民上台以后,对当时发生的事件进行过严格的把关审控。所留下来的史料,必然是有利于李世民的。毕竟当时李世民是亲手射杀他哥哥李建成的,不找个非常有说服力的理由,他如何能够坐稳皇帝。而无论《旧唐书》还是《资治通鉴》,因为都不是亲眼所见,必然要参考当时留下来的史料,所以受影响是肯定的。
(李世民雕塑)
为了证明我上面的观点。我们可以拿当时的一本《大唐创业起居注》来对照。这本随记出现在李世民夺位之前,是李渊“专掌文翰”的官员温大雅写的。比如这本书上说太原起兵是李渊的主意,新旧唐书及资治通鉴则说是李世民的主意。还有在一次获得李渊赞赏的战役,这本书说是李建成和李元吉的主意,但新旧唐书及资治通鉴说是李世民的主意,等等。为什么这本书上很多事与后来的史书不一致呢?因为当时这本书出现在李世民夺位之前,所以,李世民也不好篡改了。
二是《旧唐书》《资治通鉴》这些史书对李建成的评价,有个倒因为果的过程。根本的原因是李世民干得不错,干出了“贞观之治”。如果李世民干得不好,他那杀兄自立就是千古罪名,就是骂声一片。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实际的李建成,应该不会像史书记载的那么糟糕,但是也不会太贤能。
那么,假设李建成没有被杀死,当了皇帝以后,他会不会干得比李世民好呢?
第一,我觉得他当了皇帝以后,所面临的形势比李世民当皇帝后艰难得多。因为他必然要解决秦王集团的问题。对于李世民,杀还是不杀?在玄武门政变之前,魏征和李元吉都多次建议他先下手为强,杀掉李世民,但是他没有动手。他没有动手的原因,可能是顾念兄弟感情,也可能是魄力不够。不管怎样,这个人绝对不是一个心狠手辣的人。不是一个心狠手辣的人,要想解决强大的秦王集团,那是非常困难的。所以,他坐了江山以后,能不能够稳定政局,依然是个问题。
(魏征画像)
第二,不得不说,大唐能够结束南北朝及隋朝动乱和短命的悲剧,作为第二代君王李世民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本来隋朝就已经实现了统一,但是第二代君王隋炀帝没有把精力放在国计民生及交好四方上,而是好大喜功征边,劳民伤财建宫殿及凿运河,结果让国家又亡。李建成当了皇帝后,能不能解决上面的问题,这个不是太好说。
不过,也不是完全不能说。
一是他在解决和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上,可能不会做得太好。理由是:621年,当边疆稽胡酋帅刘仚成作乱的时候,李建成打败了刘仚成,当时为了防备这些人再作乱,李建成采用的办法是把这个部族的人全部杀死。后来刘仚成逃走后,李建成依然处死了稽胡的降兵六千多人。由此可见,他处理和边疆少数民族的关系上,和隋炀帝差不多,就是极端强硬政策。
二是李建成作为太子,但是他的身边,除了魏征等很少的几个谋臣外,绝大多数谋臣都到了李世民那里。这说明,他在礼贤下士、察纳雅言方面,绝对比不上李世民。而“贞观之治”之所以成功,李世民最大的优点就是对人才的使用。别的不说,魏征是敌方阵营里的人,魏征又多次建议李建成干掉李世民,而魏征在追随了李世民后,说话又总是不拐弯。对于这样一个人,李世民依然对他非常认可。试想,若是李建成当了皇帝,他会不会有这个雅量?
总之,我认为,李建成当了皇帝后,他说面临的形势是非常严峻的,要处理好,同时要能开创盛世,他的手段和魄力可能都不够。
♒▨如果李建成当上皇帝,他会做的比李世民好吗?
李建成短暂的一生没有好酒好色的绯闻,没有贪财好货的记录,没有滥杀无辜的暴戾,没有听信谗言的短板,所以他在朝野上下人望非常高。
即便他与李世民的兄弟相争,李建成始终坚持一个底线:不能骨肉相残,只剥夺李世民的兵权,削其羽翼。而李世民呢?下手非常狠,直接要了哥哥和弟弟的命!所以魏征才说,假如太子当初听我的就不至于如此。
李建成是失败者,但我们不能否认他的品行,不能抹杀他的人性光辉。从个人能力上看,李建成军事贡献率虽低,但军事才华未必在李世民之下,而李建成的政治才华却要明显高出李世民一截。从德行上看,无疑李建成要远高于李世民。
因此,如果只作简单粗暴的比较,我认为李建成要是做皇帝,至少不会比李世民差!
可是,这么比较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政治,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后,事实上很好地处理了关东和关中两派的政治纷争,李建成能做得到吗?不好说!
李世民能在玄武门之变后迅速稳定局势,其实占了一个身份的优势,他出身关中豪族,因此关中势力对他们的兄弟之争可以睁一眼闭一眼,谁赢了就投靠谁。李建成呢?关中势力可以支持他,东东势力也会支持他吗?从政治角度看,未知因素太多,不好判断!我个人倾向于李建成不会比李世民差,尽管李世民已经非常出色。
✔≕如果李建成当上皇帝,他会做的比李世民好吗?
李世民和他的“贞观之治”无人不知,其功德也流传千古。
而李建成这位开国太子,世人了解的就少了些。
既然是假设李建成当皇上,并要和李世民相比,那就得先了解清楚李建成这个人,看看他在被李世民这个兄弟亲手射杀之前,都做过些什么?
众多影视作品中,李建成是一个平庸无能的奸诈小人。那么,真实的李建成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一、李渊起兵前后,李建成做的事情。
李建成奉父命在河东招募人才,而后到太原助李渊起兵,随李渊攻略西河,取霍邑,拒潼关,攻克长安。
二、唐朝建立后,李建成做的事情
被立为皇太子,协助李渊处理政事。李建成多次率军打退突厥的入侵,擒斩与突厥勾结的刘黑闼,平定山东。
再具体看看李建成的战绩、治军、为人以及被册封情况:
一、兵不血刃打通西取长安的通道,爱兵如子,对百姓秋毫无犯,不滥杀无辜。
617年,李渊派遣建成、世民兄弟率军攻取西河。李建成给新聚集的义兵整顿军纪,和将士们同甘共苦,对百姓也是秋毫无犯,比如地里的瓜果蔬菜,一定要给老百姓钱才肯吃。大军行至西河城下,李建成不战而屈人之兵,城内人纷纷来投,只有郡丞高德儒不肯归降,被李建成生擒后斩首,其他人全部赦免。李建成平定西河,往返只用了九天。
班师后,李渊对李建成大加赞赏,封陇西公,任左领军大都督。
二、霍邑之战展现李建成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
617年8月,李建成随李渊出征,李建成建议李渊诱敌出城,并切断其回城之路,将敌军消灭在霍邑城下。
旧唐书载此战李渊被宋老生击败,李建成坠马,功劳全归于李世民。
三、617年9月,李建成独自带兵拒守潼关,为李渊父子进入长安奠定了基础。
四、617年10月,李建成随父亲及李世民攻克长安。
李建成被隋恭帝杨侑封为唐王世子,并允许其开府自置僚属。
五、618年,李建成率领李世民等十万兵马向东征。同年,隋恭帝杨侑封李建成为尚书令。
六、618年,李渊称帝,立李建成为太子。
真实的历史是:自李渊起兵,李建成便与李世民各领一支军队征战,屡立战功,直到被封太子。
唐朝建立以后,李建成太子府任用的很多人才也都为大唐作出了重要贡献。
武将薛万彻,在李建成死后为唐征讨突厥、吐谷浑、高句丽等;
冯立在突厥逼近长安时以少战多,大战突厥;
马三宝于唐创业时立下不少功劳,李世民曾因马三宝的死而废朝;
文官有王珪为唐初名相,魏征更是人人皆知。
综上所述,李建成也是雄才大略之人,无论才能,还是人品,都不在李世民之下。李建成手下更是人才济济,若他做了皇帝,只会强过李世民!
想再多说几句,否则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新旧唐书里将李渊起兵建唐的功劳都归功于李世民,李建成的功劳却只字未提。这很不正常!
说到这里,不得不说的是《起居注》,这是忠实记录皇帝言行的书籍,起源于汉武帝时期,由专人负责编写。按照规矩,这是留给后世看的,皇帝本人没有看的权利。然而,李世民不光看了,还令人进行了改写。
李世民这一行为不仅给史学考究带来极大困难,也遭到许多学者的指责。章太炎甚至在《书唐隐太子传后》中说:“太宗既立,惧于身后名,始以宰相监修国史,故《两朝实录》无信辞。”
2005年,李建成的墓志在西安被发现,反映出太宗对玄武门事件后的思想变化,可弥补史料之不足。
------------------
推荐阅读:
上一篇:红木家具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