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雉为什么不杀张良?
♥€吕雉为什么不杀张良?
因为张良对吕后有恩。
提到吕后,很多人认为她十分残暴,当然,她确实有残暴的一面,比如把戚夫人做成了“人彘”,又把彭越剁成了肉酱。
此外,淮阴侯韩信,也是死在了吕后的手中。
不仅如此,刘邦的小儿子刘如意,也就是戚夫人的儿子,则是被吕后毒死,而刘邦的大儿子刘肥,也差那么一点点就死在了吕后手里。
但在吕后不断杀戮的同时,“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却保住了性命。
那么,吕后为何不杀张良呢?其实原因很简单,作为汉朝初期的顶级权谋大师,张良早早地就将宝压在了吕后一党身上,换而言之,张良是吕后的坚定支持者,在这种情况下,吕后又怎么会杀了张良呢?
之所以说张良是顶级的权谋大师,从他曾经干过的一些事就能看出一二。
张良出身于韩国世家,其祖父曾连任韩国三朝的宰相,而他的父亲,也先后干过韩国的两朝宰相。
这种家庭出身,决定了张良打小就受过良好的教育,并且,他在后来还学习了《太公兵法》,而《太公兵法》是典型的黄老道家之书,其核心内容,正是研究权谋和权术的。
所以,张良的学问和能力,正是权谋与权术,这也是为何刘邦见了张良后,两人会“相见如故”,毕竟像刘邦这样想干出一番事业的人,最需要的就是张良的这种能力。
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史记
因此,在加入刘邦集团之后,张良没少利用自身能力为刘邦出谋划策,比如诈降峣关守将,又设计让项伯主动救刘邦,还有修栈道、度陈仓,以及劝都关中等等,都是张良一个接一个计策的体现。
而除了为刘邦出谋划策之外,张良还十分懂得一点,那就是在利益上主动往外让。
公元前202年,刘邦在众大臣的劝进下,正式即皇帝位,而在登基之后,刘邦论功行赏,大封功臣。
当时,对于丞相这个位置,刘邦的想法是让张良和萧何竞争一下,毕竟当时的张良和萧何都极为优秀,让谁来当宰相,刘邦也拿不定主意。
但最终,张良却主动把这个位置让给了萧何,换句话说,他推举了萧何出任宰相。
“留侯从上击代,出奇计马邑下,及立萧何相国。”---《史记·留侯世家》
凭借张良在当时的影响力,以及对于刘邦的作用来讲,如果他想当这个宰相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他却主动选择了退让,同时举荐了萧何,可以说,这就相当于卖给了萧何一个天大的人情。
不仅如此,在刘邦进行封赏时,张良也是能推就推,能让就让。
当时,刘邦在举行庆功大典上,当着一帮大臣的面,说出了对张良的高度评价,即那句“夫运筹策于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子房(即张良)功也。”。
并且,鉴于张良的特殊功劳,当时刘邦直接下令,让张良在原齐国的封地内,自行选择“三万户”,也就是说,刘邦许诺张良的封邑是三万户。
而张良是什么反应呢?他当时就表示了拒绝。
良曰:“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史记.留侯世家》
这句话的意思,是张良主动推辞的刘邦的赏赐,不要那封赏的三万户,并且,他提出,只要能封在留县就心满意足了。
而正是整句话,充分体现了张良的高明权谋。
首先,张良把自己计策成功的功劳,推给了刘邦,表示自己计策之所以会管用,只不过时侥幸而已,即“幸而时中”,短短几个字,就体现了什么叫做说话的艺术。
这样把功劳推给领导的话,别说刘邦了,换做任何人都爱听。
其次,当时在刘邦所封的功臣中,被众人认为是“开国第一侯”的萧何,食邑才不过是万户,而同为刘邦老乡,且功勋卓著的曹参,食邑也是万户多一点而已。
而其他几个跟随刘邦多年的老乡和发小,各自被封赏的食邑,大多是几千户。
在这种情况下,深懂权谋的张良,怎么可能会去接受刘邦的三万户食邑赏赐,如果他敢接受的话,且不说刘邦会怎么想,单是其他跟随刘邦多年的功臣们,就会视张良为眼中钉。
为什么呢?因为张良虽说出谋划策的多,但他确实没怎么上战场,因此,在其他功臣眼里,他凭什么得到这么高的赏赐?
久而久之,就会对张良进行仇视,而张良正是看透了这一点,才坚定拒绝了刘邦对他的三万户赏赐。
毕竟再怎么说,张良也不想把自己放在火上烤。
除了拒绝三万户封赏,张良还极为高明地请求刘邦,把他的封地定在了留县,这个请求,背后包含着两层深意。
第一层深意,是留县这个地方十分特殊。
特殊在哪里呢?当初,在张良反秦失败,并且势单力薄之际,他自认为孤掌难鸣,因此就带着仅有的百十个人,准备前去投奔景驹(自立为楚假王的农民军领袖)。
但他走到途中的时候,恰好遇到了刘邦,两人一见如故,而他和刘邦相遇的地方,正是留县。
张良之所以请求刘邦把他封在留县,说白了就是以此来感恩刘邦,让刘邦知道自己不忘当年的知遇之恩,所以,他此举可以说是给足了刘邦面子。
而第二层意思,就更加高明了。
留县在什么地方呢?按照史籍上的记载,秦末汉初时的留县位于泗水郡境内,距离刘邦的家乡沛县不远,而汉初的不少功臣均出自于沛县周边。
而张良原本是颍川人士,他之所以非要封在留县,简单来说就是要为自己的未来攀关系。
如何攀关系,最快也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缩短社交距离,同时有共同的身份标签,而张良这么做,显然就达到了这两个目的。
封在留县,既可以与刘邦的发小功臣们加强联系,同时,也算是在名义上成为他们的老乡,并且,由于距离近了,平时走动也方便得多,这样一来,不就在无形中经营了人脉,加深了感情吗?
再者,封到留县,也与老板刘邦成了老乡,这样做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所以说,仅从张良拒绝三万户的封赏,以及他主动请求封在留县来看,就知道为什么说张良是权谋大师,看似他不求名不求利,实际上人家的一举一动,都是在为自己以及家族的将来经营和布局。
而这些仅仅是张良权谋的部分体现,他之所以能在后来不被吕后所杀,是因为到了刘邦晚年的时候,张良看清了形势,早早就把宝押到了吕后一方。
刘邦晚年时,曾多次动过换太子的念头。
当时的太子,是吕后所生的儿子刘盈,也是刘邦的嫡子,但刘邦却不止一次地考虑过,把刘盈的太子之位废掉。
并且,当时的刘邦,还准备把戚夫人所生的孩子刘如意立为太子。
表面上看,刘邦这么做,是因为宠爱戚夫人,并且被戚夫人的“枕边风”一吹,就想把小儿子刘如意推上太子之位,而把嫡子刘盈给废掉。
但如果真这么认为的话,那未免也太小看刘邦了。
刘邦是谁,他是从众多秦末的诸侯中一路拼杀出来,并且取得了最终胜利的人,他的政治觉悟,以及他的头脑和手段,在汉初那一大帮能青史留名的人中,都属于是出类拔萃的。
而随意更换太子在古代意味着什么?那可是动摇国本的大事,这其中的利害。相信刘邦非常清楚。
所以,像刘邦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就因为宠爱一个女人,听了几句“枕边风”,就想着去废立太子,而动摇国本呢?
他之所以会先后多次有废立太子的举动,核心的原因,是想通过此事,来打压逐渐不受他控制的外戚集团,更准确地说,是吕后集团。
汉初的朝堂,中央势力最大的,除了有丰沛集团外(即刘邦功臣老乡),就属以吕后为代表的裙带集团,并且,由于吕后之子刘盈是太子,因此外戚集团的势力还在不断发展壮大。
为什么呢? 很简单,今日之太子,就是明日之皇上,在这种情况下,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吕后麾下。
但外戚势力越来越大,显然是刘邦不愿意看到的,因此他就直击外戚集团的核心,也就是太子刘盈,通过废除刘盈的太子之位,来敲打外戚集团。
毕竟,如果太子真的被废了,那么外戚集团就没有了核心以及寄托,更谈不上以后掌握大权。
所以,刘邦才会数次有意废除太子,并且与此同时,他又大封刘姓诸王,以此来巩固和加强自己手中的政治力量。
比如在汉高祖六年,刘邦将庶长子刘肥封为了齐王,而在同年,刘邦又把亲弟弟刘交,族兄刘贾,还有哥哥刘系均各自封王。
这样一来,刘邦以及刘姓宗族的政治筹码以及威慑力,才堪堪与吕后持平。
而在封完刘姓诸王后,刘邦便将废除刘盈的太子之位提上日程,并流露出把赵王刘如意立为太子的念头。
当时就刘邦的想法和计划,大臣们几乎是反对一片,纷纷劝谏刘邦不要这么去做,但刘邦依然不为所动,执意要立刘如意为新太子。
眼看刘盈的太子之位不保,吕后也因此焦头烂额的时候,张良出手,帮助吕后化解了这一难题。
史料上记载,当时有人建议吕后,张良素来计谋颇多,不如请他来出主意,于是,吕后派兄长吕泽前去找到张良,晓以利害之后,张良给吕后出了一个相当高明的主意。
这个主意,就是把当时有名的四个老者,即“商山四皓”请出来,并让他们随侍刘盈左右,这样就能帮助刘盈稳固太子之位。
张良之所以提出请这四个人,是因为这四个人是代表着当时天下的读书人,并且他们曾经也是刘邦“求而不得”之人。
当初刘邦登基后不久,为安抚人心,也为了彰显自己尊重学者,就曾邀请过极富盛名的“商山四皓”入朝为官,但这四人不仅没答应,反而为了躲避刘邦,跑到了深山了生活。
之后,刘邦又多次邀请,但这四人依然没有同意。
而在张良出完主意后,吕后就安排刘盈用十分隆重的礼节,去请这“商山四皓”,而最终,这四人也接受了邀请,正式出山,来到刘盈身边,为他指导学问。
说到这里,有人可能会疑问,这四人刘邦怎么请都请不回来,但为何吕后一请他们就愿意出山呢?难道真的是吕后和刘盈真诚打动了他们吗?
实际上并不是,这四人能出山,和张良的关系极大。
前文讲到,张良曾经在年轻的时候,被黄石公授予了《太公兵法》,因此,张良也算是黄石公的学生之一。
黄石公平生研究的是什么呢?从他的著作就可以看出来,他研究的是黄老之术。
而“商山四皓”研究与擅长的,同样是黄老之术,史料中没有记载他们与黄石公有什么交集,但就凭研究同样一种学说这一点,就可以知道,张良必然跟他们很熟悉。
因此,“商山四皓”能出山,并非是吕后和刘盈的态度真诚,而是因为有张良作为了中间人,比如写信说明意图,他们才会同意出山随侍在刘盈身边。
而“商山四皓”的出山,不久后被刘邦看到,对此他大为惊讶,要知道曾经这四个老头是自己三番五次邀请都请不来的,但如今却在儿子刘盈身边,这就说明,刘盈是相当得人心的。
而这只是刘邦惊讶的原因之一,真正让他没想到的是,张良居然出手帮助了吕后和刘盈,所以,刘邦当时才会觉得儿子刘盈的羽翼已成,要想废除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所以,考虑到局势,也考虑到自己时日无多,晚年的刘邦最终打消了废除刘盈太子之位的想法。
而刘盈的太子之位被保住之后,以吕后为首的外戚集团,其核心的利益也得到了保全,毕竟只有刘盈能继续当太子,同时未来顺利继承皇位,这一帮人的地位以及富贵才能有保障。
尤其是对于吕后而言,只要她的儿子刘盈地位不变,她才有资格继续执掌大权。
所以,从这个层面上来讲,包括刘盈、吕后以及外戚集团,都欠了张良一个天大的人情,正是因为欠了他人情,因此吕后就没理由对张良下手。
除了因为张良帮助刘盈稳固了太子之位这个因素之外,在刘邦死后,张良“韬光养晦”的策略,也在某种意义上,让吕后没好意思对他下手。
刘邦死后,刘盈登基,是为汉惠帝。
而在当时,张良是有“从龙之功”的,因此按照常理来说,他出任个宰相或者别的什么高官,是有这个资格的。
并且,当时吕后还亲自去请张良继续入朝为官,但是张良却谢绝了。
他当时表示,自己体弱多病,因此要静心养气,说白了就是不想再政事,意在脱离朝堂上的纷扰。
虽说最后在吕后的极力劝说下,张良不得已任了个闲职,但却不积极参与朝政,遇到事能躲就躲。
最明显的,是在当时吕后集团与功臣集团的争斗中,张良选择了用装病来两不相帮,而对于他这种明显一看就是消极怠工的态度,即便是吕后也不好说什么。
为什么呢?首先人家张良有功于你,其次张良不主动站队,或者说根本就不站队,所以这就让包括吕后在内的所有外戚集团成员,就是想找张良的麻烦,也找不到。
所以,这个曾经有恩于己方,如今又韬光养晦的张良,吕后为什么要杀他?
因此,张良之所以能不被吕后杀戮,主要的原因就是他曾经抱过吕后大腿,并且抱的十分有艺术,他不是在吕后以及外戚集团得势的时候去逢迎,而是在吕后遭遇换太子风波,并且无计可施的情况下施以援手。
自古以来,雪中送炭,总比锦上添花所能获得的感恩与回报要多得多。
所以,正是因为张良在关键时刻,帮了吕后一把,因此才得以成功的获得了吕后的感恩之心,而这正是他的高明之处。
并且,在吕后危难之际,张良施以援手,而到了吕后掌权之时,张良又开始韬光养晦,不争功不显摆,以低调而示人,以避世而躲祸,更重要的是,不主动卷入复杂的朝堂局势与斗争之中,这样的人,吕后是真的没有理由也不会去杀她。
因此,张良能逃过吕后的毒手,并得以善终,不是没有原因的。
并且,在张良的晚年,还极为巧妙的抱了一把时任宰相陈平的大腿,当时吕后的妹妹,也就是樊哙的妻子吕媭忌恨陈平曾经差点杀了樊哙,因此几度在吕后面前进谗言,非要吕后杀了陈平。
而陈平当时的表现,则是深居简出,并且饮酒渔色,这就让吕后对他放下了戒心,因此陈平得以保全了性命。
那么,陈平这么做,是不是有人指点呢?当然是,他当时与张良的次子张辟彊关系很好,两人经常在一起“吃喝玩乐”,我们有理由相信,张辟彊这么做,必然是出自张良的授意。
所以,张良从间接上救了陈平一命,而张良对陈平的这个恩情,则在汉文帝登基数年后,陈平通过另一种方式回报在张良后人身上,通过力保和进言,保住了因犯事要被处斩的张良长子张不疑的性命,算是回报了张良当初的恩情。
总之,张良之所以能在吕后大肆杀戮的时候保全性命,并且最终得以善终,与他深通权谋,懂得平衡之术有很大关系,更重要的是,他完美诠释了雪中送炭比锦上添花会更令人感激,并且在功成名就之后低调示人,因此才会让吕后没有理由杀他,相比之下,同为“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这一点就比张良差上不少,因此两人的结局就截然不同。
▦⊰吕雉为什么不杀张良?
张良和吕后的关系老好了,怎么可能吕后会杀他。
在刘邦去世的前后,吕后的确是“杀”了很多人,这里面有着开国功臣,有着刘邦的爱人,比如韩信、彭越,再比如那个千古闻名的“戚夫人”。
从某种程度来讲,吕后是有些“残暴”的,但这不意味着吕后的残暴是“无差别攻击”的,历史上的吕后,就是一个极端的“爱恨分明”的主义者,即便再极端,她也能看得出来谁是好人,谁是坏人,谁是朋友,谁是敌人。
很巧,张良就是吕后的朋友。
作为韩国贵族的张良,出身和刘邦等大部分沛县团队是不一样的。
在最初,张良不是给刘邦打工的,在张良心中,一直有一个“韩国梦”(战国时期的韩国),他要继承父祖的遗志,重新建立韩国,推翻秦国。
而在秦末乱世中,张良找到了韩国王族的后裔,意图在陈胜卷起的漩涡中,带着韩国走向辉煌。
也是在这个过程中,张良结识了刘邦。
本来张良就属于是刘邦的“外聘”员工,那么该怎么理解张良的身份呢?
在攻占天下的过程中,刘邦和韩王成有过合作,刘邦答应韩王帮他拓展一些领土,而条件也不难,就是把韩国当时的“司徒”张良借来一用,韩王成应允。
就这样,张良兼职了刘邦的“智脑”顾问,跟着刘邦去了河南。
行进过程中,刘邦有许多地方表现不成熟,这是史书都未曾遮掩的事实,但都被张良一一“纠正”,并且教会了刘邦很多待人接物、兵法等等技巧。
刘邦一时之间觉得这张良真的是个决定人才,可惜不属于他,张良心中有“理想”,复兴韩国,这不是刘邦能用财富留住的。
在经历了巧取关中、招降子婴、鸿门之宴等事情后,张良就要回到韩王身边了,刘邦很是舍不得。
离别前,张良还献计刘邦“暗度陈仓”,而后韩信配合此计,还定三秦之地,为刘邦未来的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本来张良离开刘邦后,刘邦坐立难安,但也许是老天就站在刘邦这一边,不久之后,韩王成被杀死,张良悲痛欲绝,跟着死去的,是张家数代人的“韩国梦”。
没有办法了,张良只能投奔刘邦。
刘邦大喜过望,而在历史的节点中,项羽杀死韩王成,这件事情直接促进了刘邦团队的形成,这也是等同于项羽无意之中,给自己的未来埋下隐患。
但楚汉的故事不必再阐述,说完了张良的“前身”,再说说张良在大汉的表现。
彭城之战后,吕雉正式回到刘邦身边,跟着的,还有刘邦的嫡长女和嫡长子。
吕雉当时发现了刘邦已经变心了,而且对子女非常不好,很是难过。
但张良是个有“道德”的人,他经常建议刘邦不要冷落正妻和子女,刘邦不敢不听,所以吕雉后来仍旧能当皇后,这和张良等人的努力离不开干系。
更毫不夸张地说,吕雉本身也是有“支持者”的。
大汉建立后,刘邦公开了“三杰”在他心中的地位,萧何不用讲,刘邦的老朋友,自然是有着一席之地,韩信是军事天才,但在刘邦说出“三杰”的时候,韩信已经被“架空”了,唯有一个“外聘”员工张良是特殊的。
张良不属于严谨的“从龙之臣”,他是半路跳槽的,而且这槽跳得未必是特别情愿,只是没有办法。
但张良的确是难得的人才,精通心术和政治,帮助刘邦、帮助大汉度过了很多次危机,所以张良是特殊的,概括来说那就是:
“有着权臣的实力,但没有权臣的隐患”。
而张良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和吕雉成为“朋友”。其中最刻骨铭心的事件是:阻断刘邦废立太子。
当年刘邦极其宠爱戚夫人和她的儿子刘如意,本来太子是嫡长子刘盈,但刘邦被戚夫人的枕旁风吹得头昏眼花,竟然真的想要立刘如意为太子,言外之意就是废掉刘盈。
这件事一说出来,朝堂震动,吕后以泪洗面,大臣们众说纷纭,但阻止的为多数,唯有戚夫人毫不掩饰地释放着喜悦,这也成为了戚夫人后来悲剧的导火索。
萧何、周昌等人纷纷反对废刘盈,立刘如意,刘盈也是他们看着长大的,他们知道吕后比戚夫人要理智得多,于是不可能让刘邦一意孤行。
刘邦的确纠结了,但问题是,仍旧没有理由可以说服刘邦。
这个时候,又该张良表现了。
张良也是支持刘盈的,因为张良是极其重视传统的人,和刘邦的洒脱天性不同,刘邦的洒脱过了当,那就不可控制了。
而张良知道刘邦的“弱点”,于是他便对着刘邦的弱点下手。
刘邦自创业以来,唯一钟爱的,那就是人才。
在秦朝时,有四个人物,成为秦始皇的“博士官”,他们是战国末期人,本来给秦始皇当学问顾问当得好好的,秦始皇忽然“焚书坑儒”,引起他们四个的不满,于是他们退隐山林,合称为“商山四皓”。
刘邦一直想任用他们四人,但四位老人家连汉朝给的爵位都不要,表示清闲就很自在,不愿再当官,刘邦很无奈,也没有办法,不能强求,但心里一直想着这件事。
就是这样,张良让吕雉等人想办法,用太子刘盈的名义,将商山四皓请出山,唯有商山四皓,才足以引起刘邦的尊重,只要商山四皓站在刘盈这一边,表示愿意辅佐刘盈,为了大汉江山,刘邦不会再立刘如意为太子。
吕后也采用了张良的意见,用办法将商山四皓请出了山,当商山四皓为了刘盈来到刘邦面前时,刘邦才知道太子有着这么多人帮助,萧何和张良都在帮他,商山四皓这张底牌都亮出来了,刘邦知道这件事不能再任性了,于是废太子一事作罢。
因为周昌当面训斥刘邦废太子,吕后都能跑到周昌面前给他下跪磕头,更遑论张良这一计,对于吕后而言,张良是真正的恩人,这份恩情吕后一直记在心中。
而张良也是聪明的,熟知过去故事的他,也深知他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龙臣”,和萧何这种沛县老伙计比,他的能力太强,没有更好的关系做背书,他的后代就会被“殃及池鱼”。
于是张良学范蠡,他和刘邦提出要退休,让刘邦给他一个可以养老的地方就行了,他要专心研究当年他老师给他的黄老之学,而张良也时刻想着“成仙”,有着另类的兴趣。
因为张良本来就是“体弱多病”,刘邦同意了张良的请求,实际上,张良这个人也非常地简单,早期为了他的“韩国梦”而出道,后来复兴韩国无望,又跟着刘邦打天下,再次摆脱布衣之身。
在张良的人生理念中,他已经知道了自己想要的极致,他的前半生为了家族,后半生则是证明了自己,找到了自己。
既是为了避免君臣不和,也是想体验退休的生活,张良离开了朝堂。
他的离开,直接避免了在刘邦死后的“朝堂之争”,公元前195年,刘邦伤重去世,吕后摄政大汉,先是困锁后宫,接下来就是“扫荡”对她形成了阻碍的群臣势力。
所以张良是聪明的,他大致也是预感到了吕后在积累的怒气,韩信也好,彭越也好,他们被“清除”,都是吕后想要摄政的必然。
张良退休、张良修仙,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在宣布对吕后的“不阻止”。
后来吕后还劝解张良不必太过敏感,也没必要用修仙来折磨自己,在世为人,还是尽量能享福就享福,张良听从了吕后的建议,但是没有再上朝堂。
在第二年,张良还是因为体弱去世,没有能实现成仙的心愿,但他的存在,成为了古代历史上惊艳的一笔。
通晓古今智慧的他,最终得以善终,这也成为了后人无尽的启示。
本文原创自“纪元的尾声”
✾∮吕雉为什么不杀张良?
吕后之所以不杀张良,是因为张良还没有被吕后杀的资格。
别笑,认真的。
刘邦曾说过“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不断供给军粮,吾不如萧何;率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位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其实韩信、张良与萧何也代表了刘邦集团三股势力。
韩信代表的是诸侯王的势力,他们是汉朝的小股东
汉朝真正变成中央集权式的帝国要到汉武帝中后期,在此之前,汉朝其实和秦没什么区别,也是郡县制和分封制相结合;甚至汉高祖刘邦的“皇帝”都是韩信等诸侯王投票“选出来”的。
所以韩信、彭越、英布、韩王信这些诸侯王不是刘邦的臣子,而是汉朝小股东。
所以韩信去樊哙家做客的时候,樊哙跪迎时对韩信自称“大王乃肯临臣。”要知道樊哙可是吕后的妹夫,地位不低,然而樊哙见韩信是行臣子见君王的礼节,自称“臣”。
所以,刘邦和吕后两口子要防止汉朝重蹈秦的覆辙,那么首先要对付的也是诸侯王;所以我们看到韩信、彭越之死都有吕后的参与。
萧何代表的是刘邦老班底
萧何代表的是刘邦“丰沛元从”,也就是刘邦起家的老班底,这些人和刘邦是有正式君臣名分的,他们是刘邦的集团的“高管”,但是本质上还是打工者。
虽然萧何、曹参这些人不是“股东”,但是刘邦集团中高层几乎都是丰沛元从,所以他们的隐形势力最大。
吕后临朝,在已经铲除了韩信、彭越、英布这些“小股东”后,萧何、曹参这些丰沛老人才是吕后真正的目标;甚至可以说吕后都不敢想“铲除”他们,只是想自己和刘氏江山不被这些“老员工”搞下去。
我们看《史记》和《汉书》,即使汉文帝这样被陈平、周勃迎来做皇帝的人,对周勃、陈平都没什么好印象:
汉大臣皆故高帝时将,习兵事,多谋诈……今已诛诸吕,新喋血京师,以迎大王为名,实不可信。
汉文帝最信任的臣子评价周勃、陈平“多谋诈”、“不可信”。
而汉惠帝死后,张良之子是怎么评价丰沛元从的呢?
辟彊曰:“帝毋壮子,太后畏君等。”
张辟疆言下之意就是吕后害怕丰沛元从,一定要诸吕掌握长安的城防才放心。
张良代表的是刘邦势力第三种人:外来“高管”
张良代表了刘邦集团第三种人,外来“高管”;他们不是从沛县就跟随刘邦起兵的老部下,也不像彭越、英布这样自带“本钱”来合伙的,但是他们往往弥补上了刘邦集团很多地方的短板。
比如刘邦在汉末与其他势力打交道的时候多用张良,为什么?张良家世代韩相,是旧六国的贵族;而萧何只是寒族小吏,和旧六国势力打交道,萧何身份不够。
等到汉朝建立后,张良这些“外来高管”作用就急剧下降了,所以张良才会在汉初“神隐”;但是当刘邦和吕后这对夫妻有了矛盾之后,或者说当吕后发现“丰沛元从”已经尾大不掉之后,张良这些“外来户”利用价值又有了。
吕后要制衡曹参、王陵、周勃这些丰沛元从的势力,她应该依靠哪些人呢?
除了自己家族势力以外,以张良为代表的“外来高管”就是吕后要团结的目标了。
因此,吕后之所以不杀张良,最重要原因是张良还没资格被杀;而等铲除了非刘姓诸侯王后,丰沛元从才是皇族心腹大患,此时张良为代表的“外来户”就是皇族团结的对象了。
♗▅吕雉为什么不杀张良?
吕后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政治家,因为她杀过戚夫人、韩信、彭越,很多人把她想得太残暴。其实不然,吕后对待敌人确实毫不心软,甚至冷血无情,但她未不是胡乱杀人的。可以说,戚夫人、韩信与彭越,吕后都有充足的理由杀之。
第一,吕后为什么杀戚夫人、韩信与彭越
先说说吕后杀戚夫人,手段令人发指,把戚夫人手脚都砍断了。但是戚夫人并非那么无辜,她实际上也是个很有手段的女人。据史书说,刘邦晚年最宠戚夫人,戚夫人因此多次在刘邦面前哭泣,还把儿子抱到刘邦跟前,就是想让儿子如意取代太子刘盈。因此可以看出,戚夫人有取代吕后之心。尽管后来戚夫人的遭遇令人同情,但是假使戚夫人得势,她会不会以同样手段对付吕后呢?这个谁都说不准的。
再说说韩信与彭越。韩信与彭越的遭遇,同样令人同情。但是他们被杀,又确实有必然的原因。这两位曾被封王的诸侯,对中央朝廷并不忠诚,对皇帝的命令阳奉阴违。当初刘邦欲令韩信、彭越围歼项羽时,韩信与彭越却按兵不动,讨价还价,伸手要权。作为臣子要胁皇帝,这确实是韩信、彭越最终被杀的最重要的原因。在杀韩信、彭越一事上,吕后确实非常狠毒,但并非无缘无故杀人。
第二,吕后对刘邦的一帮旧臣,大体上是宽容的
西汉的开国功臣,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跟着刘邦打天下的,比如萧何、张良、陈平、曹参、周勃、樊哙、灌婴等;一类是独立或半独立性质的诸侯,如韩信、彭越、英布等。对于前者,都是吕后的旧识故交,吕后对待这些功臣是不错的,是宽容的。
比如说对待萧何,吕后是信任与器重的。在吕后杀韩信时,没有萧何的配合,她也不能成功。刘邦去世后,吕后依然任用萧何为相。萧何去世后,分别以曹参、王陵、陈平等为相,可见吕后对这些旧臣是信任的。
至于一些敢抵触吕后的人,她也没有致其于死地。比如周昌,刘邦生前担心赵王如意被吕后所害,派正直的周昌担任赵国宰相。刘邦死后,吕后便要召赵王如意回长安城,这个命令遭到周昌的顽强抵制。以吕后的权力,当然可以用抗旨的名义把周昌给杀了,但她没有这样做。既然召不回赵王如意,吕后就征召周昌回长安城,把他从赵王身边支走。
再比如王陵。吕后打算封吕氏兄弟为王,右丞相王陵反对道:“吕氏封王,违背当年先帝与诸臣的约定。”吕后听了王陵的话后,非常不高兴。后来,吕后给了王陵一个太傅的虚职,剥夺了宰相的实权,由陈平接任右丞相。
从周昌与王陵的例子可以看出,吕后其实还是有分寸的。周昌与王陵敢于公开反对吕后,是因为他们维护刘邦生前的决定,与韩信、彭越的性质是不同的,所以吕后只是把他们调到其他职位,并没有大开杀戒。
三,大汉开国后,张良就急流勇退,淡出政坛
再来说说张良,回答题目所问的,为何吕后没杀张良。
与其他任何一位功臣,张良对吕后的威胁是最小的,吕后杀他干嘛呢?
晚年的张良行事十分低调,不愿意卷入政治旋涡中,他说:“我家历代为韩国丞相,韩国灭亡后,我荡尽万金家产,就是想为亡韩报仇雪恨,诛杀强秦。如今我受封为万户侯,作为一介布衣,到今天能位极人臣,我已经满足了。”在所有开国功臣中,张良是最淡泊名利的人。
功成身退后的张良身体很虚弱,因而热衷于道家仙学,学习避谷术、引导术,杜门不出。当然,他学道学仙,未必不是一个障眼法,表明自己超然于权力斗争之外,无欲无求。后来,刘邦铲平异平诸侯,吕后杀韩信、彭越,一向德高望重的萧何也曾经一度被刘邦怀疑。但是,自始自终,张良并没有受到任何的怀疑与冲击,这与他急流勇退有直接的关系。
张良都不过问政事了,也放手权力,吕后干嘛要杀他呢?
第四,张良曾帮了吕后大忙
其实,吕后还应该感谢张良。
晚年的汉高帝刘邦宠爱戚夫人,想废掉太子刘盈(吕后之子),改立戚夫人所生子赵王如意。吕后不是肯轻易认输的人,她动员不少大臣谏争,但都无法改变刘邦的决心。百般无奈下,吕后想起了智慧过人的张良。张良原本无意卷入争立太子的政治瓜葛,在吕后的强求下,他提出重聘四位德高望重的老者作为太子刘盈的老师。这四位老者又称为“商山四皓”,是刘邦一直想得却未能得到的四位贤人。
吕后依张良之计,厚礼请商山四皓出山。刘邦闻讯后,他无奈地对戚夫人说:“我想换掉太子,可是现在有四位贤者辅佐他,如今羽翼已丰,无法撼动了。看来,吕后真的要成为你的主人了。”其实我并不觉得商山四皓有那么大的影响力,我想刘邦之所以在更立太子一事上认输,最重要的原因,是张良的站队。要知道张良是一个已经淡出政坛的人,最后还是站在支持吕后的立场。反观戚夫人,朝中大臣有谁支持她呢?得不到大臣们的支持,那么戚夫人与她的儿子如意,迟早也是要被推翻的。
因此,在立太子一事上,张良的出计与表态,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所以,无论于公于私,吕后都不可能杀张良的。
⇂┳吕雉为什么不杀张良?
汉初三杰中,唯一一个没有让刘邦和吕后动过杀心的人,就只有张良了,之所以会如此,跟张良的智慧和谋略分不开,历史上很难找到一个可以跟他相比之人。
最开始的时候,张良其实也只是个普通人,做事挺莽撞的,竟然找来一位大力士,想要刺杀秦始皇,结果连目标都搞错了,好在他跑得快,要不然就被杀死了。
不过,后来张良遇到了一个高人,名叫黄石公,黄石公给了他一本《太公兵法》,他就突然之间开窍了,又通过认真学习,最终成为一名深明韬略、文武兼备、足智多谋的智囊性人才。
前209年,张良开始辅佐刘邦,他屡献奇策,帮助刘邦入关灭秦;在鸿门宴上,他智斗项羽、挽救刘邦;刘邦入蜀后,他献暗度陈仓之策,帮助刘邦反攻关中;而在刘邦与项羽的决战中,张良的下邑奇谋和虚抚韩彭之策,则成为刘邦取胜的关键之一。
张良虽然不是最早跟随刘邦之人,但他的功劳一点也不小,与萧何、韩信并列,刘邦在评价他的时候也说,“运筹策于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这样的评语,在历史上没有几个人可以配得上。
前202年,刘邦登基称帝,建立汉朝,张良又劝说刘邦定都关中,并在封爵这件事上给了刘邦很大的帮助,为稳定西汉建立之初的政局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
不过,就在汉朝建立之后不久,张良就逐渐感到有些难受了,这主要来自于刘邦和吕后的一些做法,让张良感受到了威胁,这是怎么回事呢?
事实上,从汉朝建立之后不久开始,张良为了避免鸟尽弓藏的下场,就开始效仿先贤急流勇退的做法,逐渐淡出朝堂,他时常以生病为由闭门不出。
张良的意图是,他想从“帝者师”逐渐退居到“帝者宾”的身份,最终将自己变得可有可无,这样他就可以做到进退有度了。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张良开始刻意“冷落”刘邦,比如刘邦称帝之后,准备将那些有怀有二心,或者多行不法的诸侯铲除掉,这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张良自始至终都未参与,也没有献言献策,跟他之前的表现大相径庭。
后来,刘邦铲除了燕王臧荼、韩王信和赵王张敖,拉开了削藩的序幕,张良对此表示理解,毕竟臧荼和韩王信确实是谋反了,张敖虽然没有谋反,但他的部将却背着他谋反,刘邦废掉他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后来发生的事情,大大超出了张良的预期,因为淮阴侯韩信也被杀掉了。
张良或许不喜欢韩信,但他认可韩信的功劳,韩信之所以封王,正是张良的主意,只不过刘邦对韩信一直很猜忌,所以找了个由头,将韩信的王爵给废黜了,改封为淮阴侯,安置在长安监视居住。
这对韩信来说,当然是不公平的,本以为这样就相安无事了,但吕后却不放过韩信,她为了增强自身权威,竟然设计杀害了韩信,这让张良感到十分震惊。
当然了,史书说韩信与陈豨勾结起来合谋造反,但韩信毕竟没有实际造反,吕后为了个人私利而杀掉他,难免让人寒心。
这还没完,韩信去世之后,吕后没有停止屠杀,当时梁王彭越已经被刘邦贬黜到蜀地了,吕后竟然派人将彭越杀死,并剁成肉酱分赐给其他诸侯王,这种做法十分残忍,对张良也造成了不小的冲击。
如果说,刘邦和吕后对异姓诸侯王的屠杀,是为了稳固自身统治地位,也可以理解,那刘邦对萧何的猜忌,则是张良下定决心隐退的导火索。
汉朝建立之后,刘邦将萧何封为酂侯,食邑数万户,萧何家族十几人都被封爵,他也因此被称为开国第一侯。
萧何帮刘邦打天下,可谓居功甚伟,当时刘邦想将曹参定为功臣第一,但后来他认为萧何的功劳才是最大的,所以将萧何列为第一。
对于这件事,关内侯鄂君说的话很中肯,他说萧何帮着刘邦打天下,刘邦几次全军覆没,只身一人逃走,是萧何及时送来钱粮和士卒,这才让刘邦重整旗鼓,因此萧何才是第一功臣,曹参最多只能排第二。
上已桡功臣,多封萧何,至位次未有以复难之,然心欲何第一。陛下虽数亡山东,萧何常全关中以待陛下,此万世之功也.......萧何第一,曹参次之。”
可以说,没有萧何,刘邦早就败了,而且败得很惨,所以将萧何列为第一,应该是没有疑问的。
但是,汉朝建立之后,刘邦认为萧何这么有才能,总是能做到从无到有,化腐朽为神奇,而且在百姓中威望高于自己,这样的人一旦谋反,岂不是很容易?
于是,刘邦对萧何十分猜忌,他每次出征在外,总要询问从长安来的使者,萧何在干什么?使者每次都说,萧何留守后方,公务繁忙,除了筹措钱粮之外,还要安抚百姓。
其实,刘邦是担心萧何趁他不在,在长安发起反叛,而当萧何听说刘邦经常问起他,只觉得这是刘邦在关心他,竟然不以为然。
直到有一天,萧何的一个门客对他说,他受百姓爱戴十几年了,威望比刘邦还高,刘邦询问他的情况,不是在关心他,而是担心他谋反,为了避免刘邦的猜忌,门客建议萧何采取自污的做法。
萧何听完恍然大悟,便想了个办法,他以低价强行向百姓购买大量房屋和田地,最终搞得民怨沸腾,一些百姓竟然拦下刘邦的车驾告状。
刘邦感到很生气,回到长安后就质问萧何为何侵夺百姓财产,萧何不但不悔过,还向刘邦索要上林苑,这让刘邦十分生气,下令将萧何关押起来。
后来,廷尉告诉刘邦,说萧何是为了消除猜忌,才故意自污名节的,刘邦这才恍然大悟,于是下令将萧何释放,依旧担任相国。
但是,刘邦和萧何的关系,也回不到从前了,萧何只能谨小慎微,只图自保,并且他还跟吕后走得很近,在铲除韩信这件事上,他是吕后的最大帮手,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就是这么来的。
萧何为何跟吕后走得这么近?
因为当时整个汉朝除了刘邦之外,权力最大的人就是吕后了,吕后谋略过人且心狠手辣,如果不跟她成为朋友,以萧何的权势和地位,就很有可能被吕后当成敌人。
萧何跟吕后成为朋友,其实也是被迫的,毕竟刘邦去世后,继承皇位的是吕后的儿子刘盈,他也没得选。
张良虽然时常闭门在家,但他对外界事物了如指掌,就连功臣第一的萧何都遭受猜忌,他又凭什么能保全自身呢?
想到这里,张良决定做点事情,只要他还跟朝廷扯上半点关系,他就不能保证绝对安全,该这么办呢?
为此,张良做了两件事情,来消除刘邦和吕后对自己的猜忌。
第一件事,张良辞封地,向刘邦表心迹。
《汉书》记载,有一次刘邦召见张良,准备再封给他三万户作为食邑,他却推辞不受,只将他与刘邦相遇的留地(今江苏沛县)作为封地即可。
当时,张良推辞的理由是,他已经完成了人生的所有目标了, 现在贵为列侯,食邑万户,已经很满足了,不需要过多封赏;而留县作为他与刘邦相遇的地方,他很怀念那里,因此作为封地,是他最大的心愿;他还说自己体弱多病,精力不济,不再适合在朝任职了。
刘邦听了张良的话,很是感动,当初张良受他之邀,帮助他建立汉朝,可谓居功甚伟,现在张良却说自己很满足,只是怀念两人一起奋斗的日子,再也没有什么其他愿望了,这样的人肯定不会造反,也是值得信任的。
于是,刘邦同意张良隐退,张良便彻底不上朝了,每天在家里修道养精,研究黄老之学,以此达到修道成仙的目的。
有人可能要说,张良为何不趁此机会离开长安,去别的地方隐居呢?
其实,张良不是没这么想过,但时机不成熟,毕竟汉朝刚刚建立,人心还未完全归附,张良的能力这么强,无论到哪里都能成就一番大事业,这个时候选择离开,反而让刘邦不放心,所以他没有选择继续留在长安。
第二件事,张良帮助吕后稳固刘盈的太子之位,从而取得吕后的信任。
张良与吕后第一次相见,是在前203年后吕后刚被项羽释放回来的时候,不过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两人交际并不多,因为张良一直跟随刘邦出征在外。
作为一个外来户,张良与吕后的关系,自然比不了萧何、曹参、樊哙等吕后的老乡,但张良低调务实的个性,淡泊名利的品质,以及超高的智慧和谋略,却让吕后觉得有天然好感。
张良第一次与吕后扯上关系,是在前197年的时候,那时候汉朝皇宫发生了一件大事,刘邦竟然要废掉刘盈,改立刘如意为太子。
事情是这样的,早在吕后回到刘邦身边之前,刘邦就娶了一个美貌如花的女人为妾,这个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戚夫人。
戚夫人不但貌美,而且能歌善舞,刘邦很宠爱她,后来她生下一个儿子刘如意,刘邦也很喜欢这个儿子。
吕后回到刘邦身边后,发现自己年老色衰,根本无法跟戚夫人相比,以后可能再不会得到刘邦的宠爱了,于是转变思路,以谋求自身地位稳固为首要目标。
后来,吕后经常参与重大事务决策,展示出了超高的政治才能,她的地位也因此稳固,儿子也被立为太子。
但是,到了前197年的时候,在戚夫人的不断要求下,刘邦打算废掉刘盈,改立刘如意为太子。
这件事事关重大,自古立嫡立长,汉朝刚刚建立,刘邦就要废黜嫡子,改立庶子为太子,这件事影响太恶劣,群臣都表示反对。
反对声音最大的一个人,自然是丞相萧何了,而他之所以反对,不仅仅出于朝政稳固考虑,也是为了自身利益考虑,因为他与吕后也算是政治同盟。
当时,张良早就隐退了,原本跟废立之事没什么关系的,但吕后的一个随从告诉他,只有张良可以帮助她。
吕后也认为,张良的智谋没人可比,于是派人去请张良,起初张良还不愿意卷入纠纷,她便让哥哥建成侯吕释之劫持张良。
吕后的行为让张良意识到,如果不取得吕后的信任,那他是无法明哲保身的,于是跟着吕释之去见了吕后。
张良给吕后出了个主意,说刘邦很尊敬商山四皓(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和夏黄公),曾多次邀请他们,他们都不出山,如果吕后能请这四个人来辅佐刘盈,那刘邦必定认为刘盈十分贤能,就不会改立太子了。
吕后便写了一封信,然后派人带着厚礼去请商山四皓,商山四皓也认为太子不可废,于是下山辅佐刘盈。
有一天,刘邦去看望刘盈,意外发现商山四皓跟刘盈一起相谈甚欢,他感到非常诧异,认为刘盈竟然能到得到商山四皓,肯定是很贤能之人,并且刘盈羽翼丰满,如果这个时候废掉他,恐怕会造成恶劣影响。
自此之后,刘邦再也不提废立太子之事了,刘盈的地位因此稳固,吕后感到很高兴,对张良也十分感激,两人的关系也十分融洽。
不过,取得刘邦和吕后的信任之后,张良的处境就更好了,但他想要彻底安全着陆,还需要一个更好的时机。
前195年,刘邦去世了,太子刘盈继位,吕后升级为太后,很快她就以刘盈年幼为由,开始执掌朝政。
在掌握大权之后,吕后对曾经伤害过她的人进行了疯狂报复,她将除了薄姬之外的所有刘邦的妃子关押起来,这其中戚夫人作为她的最大情敌,被她单独关押在永巷做苦役,并设计杀掉了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
后来,吕后还不解恨,又下令将戚夫人做成人彘,扔到厕所的茅坑当中,还让刘盈去看,刘盈当即吓得病倒了,自此之后郁郁寡欢,沉迷于酒色而无法自拔,当时他还派人对吕后说,这不是人干得出来的事情,我有这样的母亲,怎么能治理得了天下呢?
居数日,乃召孝惠帝观人彘。孝惠见,问,乃知其戚夫人,乃大哭,因病,岁馀不能起。使人请太后曰:“此非人所为。臣为太后子,终不能治天下。”孝惠以此日饮为淫乐,不听政,故有病也。
这还没完,吕后又设计杀害刘邦长子刘肥,虽然没成功,但也迫使刘肥将一块肥沃的土地送给她的女儿鲁元公主。
可以说,吕后掌权之后,简直杀人杀红了眼,但她再怎么残忍,对张良还是很好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张良没有野心,还曾帮助过她,而且身体不太好,没什么威胁。
那时候,张良为了修道,不怎么食人间烟火,身体十分消瘦,还生了重病,吕后得知后,感到非常着急,就跑到张良家中对她说,时间如白驹过隙,稍纵即逝,你何苦如此?
会高帝崩,吕后德留侯,乃彊食之,曰:“人生一世间,如白驹过隙,何至自苦如此乎!”留侯不得已,彊听而食。
张良听吕后这么说,便勉强开始吃饭,身体也稍微好了一些,这件事之后不久,他就以上书吕后,说要到外地去养病,吕后当即表同意。
张良是前186年才去世的,也就是他离开长安十一年之后,这段时间他去了哪里,我们不得而知,一个流传比较广的说法是,他来到湖北通城县黄袍山建了一个道观,在此修道直到去世。
我们可以发现,自从吕后掌权开始,他就突然“生病”了,并借此机会离开长安这个是非之地,可以说正是时候。
如果张良真病得那么厉害,后来也不至于活十一年,可见他为了离开长安,是有预谋的。
总的来说,张良之所以能平安着陆,还在于他懂得急流勇退的道理,并利用自己的智谋取得刘邦和吕后的充分信任,并时时刻刻保持警惕,做人也谨小慎微,最后在适当的时机远走高飞,成为一个方外之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