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虚如何能快速恢复?
﹩√脾虚如何能快速恢复?
脾胃病在中医门诊是最常见的疾病,如何快速补脾在临床上常用以下几法,与大家浅谈一下。
一、先了解一下脾虚:
1、 脾虚的症状:不思饮食、饮食不香、腹胀腹泻、脘腹冷痛、便溏、倦怠乏力、面色萎黄、身体消瘦、牙龈出血、皮下出血、胃下垂、游走肾、脱肛、子宫脱垂,女子月经量少,月经推后或闭经,不孕,舌淡白苔薄白,脉弱。
2、病因病机:
(1)、年老体衰:年老体内命门之火逐渐衰退,先天肾阳不能温煦后天脾阳,脾阳虚衰,脾的运化与统血功能下降,出现脾虚症状。
(2)、久病体衰:生病日久,耗损脾阳,脾阳虚衰出现脾虚症状。
(3)、饮食生凉或久居寒湿之地:生凉之品容易寒邪直中脾阳,脾阳损伤,日久脾阳虚衰。
(4)、嗜食肥甘厚味:油腻食品或过度饮酒生湿,脾喜燥恶湿,湿困脾阳,脾运化功能降低,日久脾虚。
二、脾虚中药快速恢复法:
1、脾气虚证:
主症:不思饮食、饮食不香、腹胀腹泻、倦怠乏力、面色萎黄、身体消瘦,舌淡红苔薄白,脉弱。 治则:补气健脾法 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 中成药:四君子丸、参苓白术丸、人参健脾丸、健脾丸、人参归脾丸、健胃消食片、八珍颗粒等。2、脾阳虚症:
主症:不思饮食、脘腹冷痛,喜温喜按,得温痛减,遇冷加重,腹胀腹泻,水样便,舌淡白苔薄白,脉弱。 治则:温补脾阳 方药:温脾汤加减 中成药:理中丸、附子理中丸、良附丸、温胃舒颗粒、升阳益胃丸等。3、脾虚下陷证:
主症:不思饮食,脘腹坠胀,饭后加重,站立加重,平躺舒服,身体瘦长,倦怠乏力,舌淡红苔薄白,脉弱。 治则:升阳举陷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 中成药:补中益气丸4、脾虚湿盛证:
主症:嗜食油腻之品,酗酒,形体肥胖,头发及面部油腻,好起痤疮,不思饮食,饮食不香,倦怠乏力,腹胀腹泻,大便粘马桶或不成型,舌淡白苔薄腻或厚腻。 治则:健脾祛湿 方药:除湿胃苓汤 中成药:参苓白术丸、四君子丸、二妙丸、四妙丸、香砂六君子丸等。5、脾不统血证:
主症:倦怠乏力,面色及眼睑淡白,牙龈出血、便血、皮下有出血点、尿血,女子崩漏,月经量多,舌淡白苔薄白,脉弱。 治则:健脾补血 方药:归脾汤加减 中成药:归脾丸、人参归脾丸、八珍颗粒、十全大补丸、人参养荣丸等。三、养生补脾法:
1、积极锻炼身体,脾主四肢与肌肉,四肢发达,脾胃功能增强,运动主升阳,脾阳得以恢复。
2、常用薏米、莲子、山药、大枣、扁豆、芡实等煮粥喝,健脾祛湿,有助于脾虚恢复。
3、少吃寒凉,少居寒湿之地,以免伤及脾阳,加重脾虚。
4、少饮酒,少吃油腻之品,以免体内生湿,加重脾虚。
5、荤素搭配,定时定餐定量,不要饥一顿饱一顿,少吃零食,增加脾胃负担,耗损脾气,加重脾虚。
6、治疗其他疾病,注意有无刺激胃的药物,以免伤脾胃,加重脾虚。
以上浅谈脾虚快速恢复法,希望能帮助到朋友们,祝愿大家脾胃好,吃嘛嘛香,健健康康!
(温馨提示:文中方药仅供学习与交流,切勿自行抓药,责任自负,若喜欢中医科普与养生,请关注此号!)
Ⓥ✵脾虚如何能快速恢复?
脾虚是中医上的术语,脾胃主运化,运化水液与水谷精微,当人体吃下食物后,都要经过脾胃来消化吸收其中的营养物质。所以,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健康与否,直接影响着身体健康。
既然脾胃如此重要,那么,当人体出现腹胀、痞满、消瘦、疲倦、乏力、纳差等脾虚常见症状时,就应该有所警觉,及时的辨明脾虚的类型,针对性地进行调养。
脾虚类型
脾虚的类型,主要包括脾气虚、脾阳虚、中气下陷、脾不统血等证型。
1,脾气虚
原因:多由于饮食不节,劳累过度,久病体虚,或者禀赋不足所致。
主要症状:腹胀、大便溏稀、神疲倦怠,食后腹胀,纳少等。
2、脾阳虚
原因:大部分情况下由脾气虚导致的,或者过食生冷食物。
主要症状:包括脾气虚的相关症状,以及四肢湿冷、腹部冷痛等虚寒症状。
3、中气下陷
原因:当脾气虚日久迁延不愈就会出现脾气不升,反而下陷的症状。
主要症状:脾气虚弱、内脏下垂,具体症状有腹部坠胀、便意频数、肛门重坠,或者久泻不止,子宫下垂等
4、脾不统血
原因:主要是由于脾气虚不能固摄血液导致的。
主要症状:头身困重、气血亏虚、肢体倦怠、食欲不振、月经量多、大便出血、口腔出血等。
可以看出,脾虚的类型并不是相互独立的,其中是存在着相互关联的关系。
人体在脾胃刚出现问题的时候,多属于脾气虚的情况,当脾气虚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疗,就会进一步发展为脾阳虚、中气下陷,甚至脾不统血,临床症状更多样,而且病情更加严重了。
所以,脾虚想要快速恢复,最好在脾气虚的阶段,就能够积极治疗,防止脾虚的情况进一步加重,当然,如果脾虚的表现已经比较明显了,也可以采用药物治疗,配合生活方式的调理,也是可以恢复的。
脾虚如何快速恢复?
出现脾虚问题,想要快速恢复,要在弄清脾虚类型后,再根据具体症状及患者体质进行调养。
1,脾气虚
治疗原则:健脾益气
常用中成药:人参归脾丸,人参健脾丸,参苓白术散,补脾益肠丸,六君子丸,香砂六君子丸,补中益气丸等,或四君子汤等汤剂。
脾气虚调理小妙招:
饮食以清淡为主,多吃山药、大枣、小米、扁豆等食物,避免食用生冷寒凉的食物,饮食应宜八分饱为宜,戒烟戒酒少咖啡,平时多喝白开水,保持心情舒畅。多吃红豆薏米粥、参芪山药茶,或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党参、黄芪、白术、红枣、枸杞、杜仲、酸枣仁等中药炖骨头汤。由专业人员针刺内关、足三里、关元等一些调节脾的穴位。2,脾阳虚
治疗原则:温中健脾、和胃理脾
常用中成药:健脾丸、附子理中丸、人参健脾丸、参苓白术散等中成药,或者理中汤、四物汤加附子、附片、干姜等中药,具体要根据证型辨证论治。
脾气虚调理小妙招:
饮食清淡,忌食生冷瓜果以及高脂肪、高胆固醇难消化的食物,平常可以适当吃点干姜粉、胡椒粉等暖胃的食物,或者吃点当归苁蓉羊肉汤。平时需要注意保暖多穿衣服,可以用热水袋热敷肚子,促进恢复。3,中气下陷
治疗原则:
常用中成药:补中益气丸、人参归脾丸、十全大补丸,或者补中益气汤等中药汤剂。
脾气虚调理小妙招:
饮食要清淡,多吃蔬菜水果,多吃一些小米粥等容易消化的食物,多喝水,保持心情舒畅,保证充足睡眠,适当的锻炼,每天慢跑半小时以上;适当吃点一些补中益气的药食两用的中药,比如人参、党参、何首乌等,多喝乌鸡汤之类的,适当补一补。服药的同时可采取腹部热敷、按摩等方法,同时可以配合针刺、艾灸、推拿等方法,加快恢复的速度。4,脾不统血
治疗原则:益气健脾、固摄止血
常用中成药:补中益气丸、香附丸、健脾生血片、逍遥丸、归脾丸、健脾生血颗粒等等
脾气虚调理小妙招:
可以用一些白术、茯苓、山药、薏苡仁、芡实、莲子、党参等中药,或者是人参、当归、红枣等煲粥或炖汤食用。适当饮用黄芪代茶饮,常吃点动物内脏等含铁的食物,平时可以配合适当的运动锻炼。注意:以上用药仅做参考,具体用药请结合临床,由医生面诊指导为准!
结语
脾胃虚弱是中医的名词,脾虚的主要表现是食欲不佳、消化不良,大便溏稀等。但脾虚的类型不同,所对应的临床表现是有所不同的,患者需要区分脾气虚、脾阳虚、中气下陷、脾不统血等证型。
同时,根据所对应的的证型,进行运动、饮食和中药等诸多方面的综合调理,这样才能够尽快让脾胃恢复健康!
我是控糖人,很高兴为大家科普健康知识~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请点击右上角关注我。如果您有疑问,可以评论区留言。最后,感谢您的阅读,祝您幸福安康!
⇎⇆脾虚如何能快速恢复?
脾虚该如何快速恢复?
现在好像大家都会看脾虚不虚,舌头一伸出来,舌边边一排的牙齿印,中医叫“齿痕舌”,大家都知道这是脾虚的表现。但并不是所有的脾虚一定会出现齿痕舌,需要通过观察他的其他一些症状,比如容易疲乏、食欲差、腹胀、拉肚子、面色萎黄等。当然还有一些人也不会疲乏,也能吃,能睡,不拉肚子,但是就是容易出汗,容易胖,尤其是肚子。这种也算是一种脾虚湿盛。那脾虚应该如何快速恢复呢?主要是两个方面:一、通过饮食、药物、理疗和生活调理,加速脾虚的恢复;二、减少伤脾胃的一些行为、习惯。
一、通过饮食、药物、理疗和生活调理,加速脾虚的恢复
1、多吃一些健脾养胃的食物,比如淮山,小米,粳米,南瓜,莲子,芡实,鸡肉、猪肉、猪肚、牛肚等。多用这些食物做成粥,尤其是淮山,可以单味淮山煮粥或煮汤喝,能够起到很好的健脾胃,补肾的作用。但是,一定要注意不要吃得太饱,少吃多餐。
2、按艾灸一些能够健脾胃的穴位,比如足三里、内关、中脘、神阙、关元、三阴交、脾腧、胃腧等,每次灸15-30分钟作用,有助于更快的恢复脾胃功能。
3、揉腹保健,又叫“内壮法”,两手掌心叠放于肚脐处,进行顺时针按揉和逆时针按揉。一般顺时针是泻法,逆时针是补法。如果只有脾虚,逆时针按揉就可以;如果有脾虚伤食,可以采用一补一泄,比如逆时针按揉50次后再顺时针按揉50次,可以多做几组。建议在晚上睡前或者早晨醒来的时候做。
4、服用一些健脾胃的药物,比如归脾丸、补中益气丸、人参健脾丸、参苓白术颗粒等等,有助于更快恢复脾虚,具体选用哪个,可以根据自身症状适当的选择。一般归脾丸是健脾益气,养血安神,适合心脾两虚的气血不足,失眠多梦等;补中益气丸则具有补气升阳健脾,主要针对脾气不足,中气下陷出现的气虚、腹泻、或内脏下垂等;人参健脾丸能健脾益气、和胃止泻,对于脾胃虚弱引起的恶心呕吐、腹泻拉肚子等比较合适;参苓白术颗粒则健脾胃,补肺气,对于脾胃虚弱,肺气也不足引起的气短咳嗽,腹泻便溏的比较合适。
5、平时多运动,让阳气升发,让气血运转起来,也有助于恢复脾胃的功能。
二、减少伤脾胃的一些行为、习惯
1、少吃辛辣刺激、肥甘厚腻的食物;容易化痰化火,导致湿热蕴脾,有碍脾气的运化;
2、少喝冰冻冷饮、生冷瓜果等,这些特别伤脾胃,尤其是脾胃阳气;
3、不要饥饱无常,或暴饮暴食,要规律进餐,少吃多餐;
4、少喝酒,喝酒不仅伤肝,还伤脾胃,酒是大辛大热之品,容易生湿生痰;
5、喝水喝汤要注意,不要牛饮,每次不要喝太多,容易运化不了,变成痰湿。
⊰◄脾虚如何能快速恢复?
我将从中医脾虚理论的解读以及《伤寒论》里对于脾虚四个证型的辩证诊治来回答你这个问题——
中医里,脾虚究竟该如何理解?
著名的中医藏象理论,把“脾”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认为“脾胃中土”为“后天之本”,通过“脾主运化”的功能成为人体“气血生化之源”。
“四季脾旺不受邪”进一步论述“脾”在节气养生中的重要性,“脾”为阴土象沼泽之地,喜温喜燥、恶寒恶湿。
“脾主运化”是脾的第一功能,“运”、“化”蕴含着不同的内涵,“运”得着眼点在脾对物质的转移输送,“化”则更强调脾对物质的化生吸收。
“运”、“化”的分工协同合作共同完成“脾”的生理功能,“运化”主要作用对象包括“水谷”和“水湿”。
“水谷的运化”体现脾对营养物质具备消化、吸收和运输的功能,相当于“物质能量代谢”的范畴;
“水湿的运化”是指脾对体内水液的布输、吸收和排泄的功能,相当于“水液代谢”的范畴。
由此可见,脾在“物质能量代谢”和“水液代谢”中起主导地位。
《黄帝内经》里有“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湿胜则濡泻”的论述,奠定了“脾喜燥恶湿”的理论基础,脾虚不运则易生痰聚湿,而湿邪过胜又易碍脾困脾。
以现代医学来阐述中医学的“脾”,可以界定“脾”是一个综合功能单位,包括了与消化系统紧密关联的脾胃、肝胆、胰腺、小肠等脏器主要生理功能,“脾主思”提示“脾”与大脑情志方面的部分功能关系密切。
从脏腑功能的视角探讨“脾主运化”可以揭示“脾”和消化吸收、神经内分泌、物质能量代谢和水液代谢等方面关联;“脾为之卫”的内涵可以从免疫的角度加以阐发;“脾主裹血”、“气血生化之源”等论述可见“脾”在血液系统方面的重要作用。
“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可见“脾”在维持人体健康和机体功能正常的重要作用,中医学的“脾”在生理功能上涉及多个系统、多个器官,一旦“脾失健运”对机体的影响也不仅局限某些脏器,临床很多病症由“脾”的病变引起或关系密切。
因此,当脾气虚弱、健运无权可引起水湿停聚,临床症见肢倦、纳呆、脘腹胀满、痰饮、泄泻、水肿等。
那么,中医里燥湿、渗湿、除湿、利湿、利水、化湿、化痰、化饮等方法就成为“治疗水湿痰饮病症”的常见方法,从而促进脾运。
那在张仲景所写的《伤寒论》里是如何辩证诊治脾虚证的呢?
请接着往下看——
脾虚证在《伤寒论》里成因有二
脾虚证在《伤寒论》里的发生原因有两个——
一个是太阳病误汗,误下,伤害脾气所致。
第二就是素体中阳不足,外受寒邪,内伤生冷,从而脾阳受损。
《伤寒论》里脾虚之症,可见腹满疼痛、心悸而烦、下利不止等多个临床表现。
脾虚气滞、腹满腹痛
在《伤寒论》经书中,“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
这里所说的是不应该发汗而去发汗,或发汗太过从而伤害了脾气。
脾司运化转输而主腹,脾气损伤从而脾虚运化无权,或生痰湿,气机郁滞,则腹胀满。
这是腹胀满发生咋发汗以后,已知外邪已解,非为里实,是脾虚失运,气机壅滞而成,所以治疗适宜于补虚行滞。再因为单用补益剂会有助于助满生湿的可能性,单用行气散结的方法又恐怕更伤脾气,不利传输,所以用消补兼施的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治疗。
再说说太阳病误治的治疗,原经文这样说:“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
这里说的是因为太阳病治疗不当误下俄伤脾,脾虚不运,气滞不行,因而发生腹满时痛的病症,
这个疾病发生在太阳病不当治疗,本无虚寒,却因误下,脾气受损,邪气内焰,气滞络瘀,所以治疗适宜于用桂枝加芍药汤用以温阳活络。
脾胃论创始人李东垣指出:“腹中痛者加甘草、白芍药,稼穑作甘,甘者己也,曲直作酸,酸者甲也,甲己化土,此仲景妙法也。”
脾气虚寒,表邪不解
原书中经文是这样的:“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邪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
这里说的是太阳病,但表证未解,此时李颖用汗法解表,但是㘝不用发汗法,则屡用攻下,则表邪不去,反伤脾阳,脾阳伤重,运化失司,升举失常,清气下陷,所以利下不止;气机郁滞不利,所以心下痞硬,表邪未解,所以还有发热。从这里可以看出,外证未解,皮痒受损,脾气虚寒,所以治疗适宜于外散表邪,内温脾阳,方用桂枝人参汤,即理中汤加桂枝而成。
心脾两虚,心悸而烦
原书经文如下:“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
这里所说的伤寒仅二三日,未经误治即见心中动悸,神烦不宁者,属于里气先虚,心脾不足,气血双亏,在感伤寒邪气而成。
如是,太阳与少阴互为表里,太阳为外防,心主宫城,里虚邪扰,心无所主则悸,神志不宁则烦。
这个疾病为中气素虚,里虚伤寒,以虚为先,治疗当用补脾建中为主,充益气血,调和营卫,兼散表邪,治疗方剂用小建中汤,也就是用桂枝汤倍用芍药加饴糖而成。
脾阳虚寒,下利不止
原经文如下:“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四逆辈。”
经文的这两条,共同论述了脾阳虚寒证的辩证和治疗,可以相互参考。
前面为太阴病提纲,论述脾阳虚寒证的辩证,外受寒邪或内伤生冷,脾阳伤运化失职,寒湿停滞,胃肠气机不畅,则腹满时痛。
脾伤而升降功能失常,浊阴上逆,影响胃气则吐,清阳不升,脾气下陷则利。脾失健运,食入不化,所以食不下。
而证属虚寒,误用下法,则中阳更伤,中气虚而不运,所以胸下结硬。
下面一条则以补充“不渴”为辩证依据,并论述脾阳虚寒证的病机与治则。
前者为热邪伤津,后者为肾阳虚不能蒸化津液上达。
脾阳虚寒的病机为脾脏有寒,所以治疗应该“温之”,治疗方剂适宜于“四逆辈”,也就是灵活选用四逆汤这一类的方剂。理中汤应该包括其中。
正如清代医家吴谦在《医宗金鉴》中所说:“四逆辈者,指四逆、理中、附子等汤而言也。”
总之,脾虚就必须分清楚脾虚的病因病机,从而辨证论治,尽管现代的人们与以前的脾虚病因不同,但也不外乎外感六邪、饮食不节、情志不畅、素体阳虚或久病阴虚导致的脾虚,其总的治疗原则和方剂,还是一致的,只要临证加减即可。
愿上述回答,对题主快速回复脾之运化有帮助。
关注我,用严谨态度,科普健康;用爱心,传递快乐。
※⊰脾虚如何能快速恢复?
脾虚是个中医范畴的词,在以前类似的问题中,给大家说过中医的脾并不是西医的脾,只是在西医进入中国时因为翻译带来的差错,因为中医讲“脾主运化”,也就是脾的功能是对食物在体内的运输和转化,而这一点正是西医的消化系统的功能,所以中医的脾所包含的内容相等于西医的消化系统,而更重要的是在消化系统中胰腺分泌的多包含消化食物所需要的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还有胰岛素等,
而这些酶和胰岛素正是帮助食物分解并转化的重要成分,和“脾主运化”相符合,所以说中医的脾包括西医的胰腺。那么脾虚就是脾的功能减弱,也就是说胰腺分泌各种酶和胰岛素的功能减弱。
那么对于题主所说的脾虚该如何快速恢复?我们首先要知道,是什么导致了脾虚呢?如果知道了这个,先从源头上堵住原因对于快速恢复才能事半功倍!
那又是什么原因导致脾虚呢?也就是是什么导致了胰腺功能的减退呢?首先是饮食的不规律,尤其是暴饮暴食,吃的多,导致长期需要胰腺分泌超过自身能力的各种消化酶,也就是负担重,就像一个人一样,因为负担重,所以过早的透支体力精力,导致早衰,这个早衰就是脾虚,因此,要想快速恢复脾虚,首先要做的是给胰腺给消化系统减负,吃饭规律,七八分饱最合适,
还有就是吃饭速度减慢,让食物在口腔中多咀嚼,因为口腔除了牙齿的咀嚼把食物磨碎以外,口腔中的腺体比如舌下腺等分泌的唾液中也包含各种消化酶,因此能为胰腺减轻一部分负担。
当然了,做事不能一心二用,包括吃饭这件事也一样,吃饭的时候要专心吃饭,不要想其他事情或者看电视,看书之类的事,因为这样身体就会把一部分血液分配给大脑,那么分配到消化道的血液自然就少了,影响消化吸收,这也是“思伤脾”的原因。还有就是禁冷饮,少吃凉饭凉菜,吃进去的食物凉,导致消化系统的血管受凉痉挛变细,供血减少,自然器官功能受限,胰腺分泌消化液减少,这也就是“伤了脾阳”。
第二就是采取各种措施来健脾,这些方法有很多,综合利用效果比较好,比如用中药或者中成药,健脾丸,归脾丸,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丸等根据体质选用,或者找中医大夫看病更好,除了吃完以外,艾灸也非常不错,足三里穴,中脘穴,脾腧穴等等都可以,
扎针也可以,或者揉腹推拿都可以,做做八段锦也可以,这些都是常用的可以健脾的方法。还有因为脾虚导致的肠道内环境也发生改变,肠道内环境的改变必然导致肠道内的菌群失调,所以补充益生菌可以通过调节肠道菌群辅助性的来健脾。综上所述,这些方法都可以来用,综合运用效果更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