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曾出土过哪些让人震惊的文物?
✼❉中国曾出土过哪些让人震惊的文物?
1984年,河南淇县迁走了一块石碑,石碑上刻着:扯淡,再不来了!
1988年,辽宁出土一座辽代古墓,墓中出土了一组“黑人抬棺”的石俑组合!
1995年,一座汉朝古墓出土,墓中有一块织锦,上面写着: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我国出土的这些神奇文物,你真的了解吗?
文物一:扯淡碑
扯淡碑来自于明朝淇县,原本,这只是一座普通的石碑,并无出奇之处,可让人们看清碑文之后,却有些难以接受。
石碑最上方刻着6个大字:扯淡,再不来了!
这句话怎么看也不像是出自古人之口,更像是现代的网络流行语,可是考古发现,这块石碑的确来自于明朝,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很难想象,古人说话竟然也是这个调调。
石碑中间刻着六个大字:太极仙翁脱骨。
此人自称是太极仙翁,还说自己已经脱离了肉体凡胎,羽化飞升了,口气不小。
石碑最左边刻着一句话:生不言寿,莫考其纪,或曰一十有二纪,卒曰然,四空门人清,琴棋书画,抱病老人立。
翻译成大白话就是说:我究竟多大年纪,我自己也忘了,有人说我有144岁,哎,你们说啥就是啥吧,还有人说我仙风道骨,谈笑有鸿儒,其实我就是一个糟老头子罢了。
石碑最右边刻着一句话:翁燕人,水木氏,明末甲申年访道云梦山修真,事迹已详载甲申纪矣,余等不敢再赘。
翻译成大白话就是说:我是一个来自燕国的老头子,名字就不说了,我在明朝末年的时候来到云梦山修仙,因为老头子我太出名,所以很多事情都被记载到史书里去了,石碑太小,我不多说了。
在扯淡碑后面,正中间刻着4个大字:为善最乐。
翻译成大白话就是:做好事最开心。
在扯淡碑后面,最左边刻着一句话:有人问我修行法,只在虚灵自然间。
翻译成大白话就是:有人问我修行的方法,其实,日常生活的吃喝拉撒就是修行,或者说,修行根本不存在。
在扯淡碑的后面,最右边刻着一句话:不负三光不负人,不欺鬼神不欺贫。
翻译成大白话就是:我谁都不亏欠。
看完了所有的碑文之后,你内心是何种想法呢?是不是也感觉这个人很有趣呢?
其实,历史学家也很感兴趣,他们对扯淡碑主人的身份进行了很多猜测,但始终没有得到一个确切的答案,扯淡碑也因此变得更加神秘了。
文物二:石雕力士托棺
1988年,辽宁省朝阳县孙家湾,一位村民在自家院子里面挖土,准备盖一个什么建筑,就在他认真挖土的时候,却意外挖出了一座古墓。
考古学家得到消息之后马上赶到,发现这是一座辽代古墓,这种古墓平平无奇,只有一个圆形的墓顶,一个石头的甬道,还有一块大石板当成封门板。
考古学家进入墓室之后发现,墓室的北边有一个石头材质的棺床,也就是放棺木的底座,可是,棺床上面没有棺材,也没有墓主人的遗骸,正当考古学家以为有盗墓贼的时候,有村民进来报告了情况。
原来,当地的村民十分热情,也很有胆量,他们想帮点忙,于是便趁考古队员没有到来之前,便提前下墓,把棺床上的两具遗骸抬了出去。
对于村民的热情,考古队员有些无奈,只能夸奖一句:“你们做得很好,以后别再做了。”
紧接着,考古队员开始研究墓室里面的陪葬品,陪葬品不多,没有金银珠宝,只有一些简单的陶瓷和石俑,其中最吸引人的当属一组“四人抬棺”的石俑组合!
能够看到,这组石俑很有意思,4个壮汉赤膊上阵,用肩膀头抬起来一座石棺,从造型来看,这不太像是中原应该有的文物,倒是跟网上流传的“黑人抬棺”的形象十分相似。
文物三: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古时候,西域一直都充满了神秘色彩,一直到汉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了丝绸之路之后,人们才对西域有了一些了解,从那之后,人们便开始顺着丝绸之路,跟西域开始了各种贸易和文化交流,渐渐形成了一片繁荣之景。
西域有很多知名的国家,比如说精绝古城,又比如说楼兰,其中,楼兰是一个游牧民族,实力强大,这一点从古代的诗句就能看出来。
古人云,不破楼兰誓不还,从这句诗的气势和角度就能看出,楼兰的实力的确很强,可是,再强大的王朝,也挡不住历史碾压的车轮,最终,楼兰不仅随着历史消失了,而且还被埋藏在了沙漠下面。
上世纪50年代,楼兰遗址的环境十分险恶,到处都是黄沙,一点绿色都没有,但考古学家却对这个地方十分喜爱,因为这里藏着不少古墓与宝贝。
上世纪80年代,考古队前往楼兰遗址进行考古工作,当时的条件十分险恶,黄沙漫天,缺乏水源,考古队一旦迷路,随时都有可能遇到生命危险,可他们却没有放弃,最终找到了一个汉朝风格的古墓。
墓中出土了很多文物,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一块织锦,锦上写着几个大字: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考古学家看到这几个字之后,心中大喜,难不成,早在千年之前便已经有这样的预言了吗?
其实,这句话还有后续,完整的一句话是: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讨南羌,四夷服,单于降,与天无。
翻译成大白话就是:当五个星宿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是对中国有利的时候,无论是讨伐南羌,还是与四方蛮夷征战,都能一战而胜,他们都会降服。
写在最后
以上便是我国出土过的一些特殊文物了,它们各有各的特点,每一件都能让人眼前一亮,其实,类似的文物还有很多很多,你还知道哪些呢?
▶☂中国曾出土过哪些让人震惊的文物?
一、1988年,洛阳一处工地上,有人突然惊呼:“外星人!”众人连忙围上去观看,:“长了翅膀,还抱着信号器?从哪个星球来的?”
“让开!”工头走了过来。他拨开众人,凑上前一看,自己也呆住了。
地上摆着一个怪模怪样的金属小人,大约15厘米高。这个小人造型非常奇特,有着高过头顶的大耳朵,深目高鼻,肩后竟然还长了一对翅膀,怪不得大家都说这是外星人。
小人跪坐在地,双手合抱一前方后圆筒形器,很有点现代气息。筒形器应该是一个插物架。可是插物架中到底插的是什么,无从考证,只能凭大家的想象和猜测了。
身长翅膀的羽人,最早出现于《山海经》。
《山海经》中记录了一个海外的国家“羽民国”,羽民国的人都长着长长的嘴巴,身上长着翅膀,能够飞,但是飞不远。
经过专家鉴定,青铜器羽人是汉代文物。汉代也是羽人出现最多的一个朝代,除了青铜器,汉代墓室壁画中也盛行羽人形象。
这是因为汉代道教盛行,修仙文化深入人心,汉朝人对于羽化登仙格外痴迷。他们认为,如若能够成仙,必然能够进入一个神奇的仙界,不仅仅能够过着悠闲快乐的生活,还能长生不老。
魏晋时期后,随着佛教传入,飞天、飞仙等佛教形象代替了羽人。这种带着翅膀的可爱精灵,就慢慢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二、1992年,上海博物馆马馆长花了100万港币,从香港购买了14个青铜编钟。许多人质疑:“马馆长花了大价钱买的是假货。”
这套编钟从造型、花纹、铭文字体上来看,都是典型的西周器物。可是编钟上的铭文却是器物成型后,才刻录上去的。
以前,考古界普遍共识,西周因为没有出现过铁器,没有可以在青铜上刻字的更硬的金属。所以西周青铜器是应该采用铸铭的方式来刻录铭文的。
铸铭就是在模具上刻好字,然后高温将青铜融化,浇注到模具上。融化的青铜冷却凝固,去掉模具后,青铜器上就会显示出铭文。而这时候的铭文常常是凸形字,也叫做“阳刻文”。
因此,很多人认为马馆长买到了假货,不少人暗中议论,充满了质疑和讽刺。
正当马馆长倍感压力时,考古专家邹衡看到编钟之后,立即就认定这是山西晋南西周晋侯苏墓中被盗墓贼盗走的编钟。
因为邹衡亲自参加了晋侯苏墓的保护性挖掘。当时墓中出土了两件青铜编钟,略大些的编钟上铭文写着:“年无疆,子子孙孙”,略小些的那件则写着“永保兹钟”。
邹衡知道这一定是一套编钟的最后两件,前面不知道有多少编钟被盗出去了。
而上海博物馆的这套编钟无论风格、外形、结构,与那两件编钟都是一套,并且恰恰少了两件。
最关键的是,这套编钟中最后一个上的铭文为:“…降余多福,稣其邁(萬)“,恰好和山西出土的大号编钟上的“年无疆,子子孙孙”连成了一句话。
这就表明,马馆长从香港抢救回来的这套编钟就是山西晋侯苏墓中的器物。
晋侯苏编钟比大名鼎鼎的曾侯乙编钟简陋得多,音律也差。但是它的出现早了几百年,而且它具有几个非凡的特点,使得晋侯苏编钟具有非常珍贵的历史价值。
首先,这套编钟改写了铭文刻录的历史。通过它的铭文刻录方式,可以推测在距今3000年前的西周时期,可能已经出现了像铁一样坚硬的工具。这个发现改变了我国的冶金史。
其次,从纪事编年上来说,晋侯苏编钟为研究西周历法提供了可贵的记录。铭文上记有7个干支历日和5个记时词语,通过这些日期和时间的记录,对以往学术界对历法的讨论进行了证实和勘误。
另外,用16只编钟刻录一篇完整的铭文也属罕见。
敲响这套失而复得的珍贵编钟,听到古人的音乐之美,也体会到考古工作者的艰辛不易。
三、1986年,河南贾湖遗址中挖出了3只细长的骨头,上面竟然有七个圆孔。专家们不敢相信,面面相觑,这是.....什么?
这是笛子还是哨子?作为笛子,它没有笛孔,也没有贴笛膜的地方。作为哨子,何必要开出七个孔呢?
一位著名古乐器专家请了乐队的长笛手进行吹奏,长笛手手持细骨,轻轻一吹,便发出婉转清凉的声音,沉默了八千年的细骨带来了远古的声音。
这下再无争议,这根细骨就是一件乐器,专家们称之为“骨笛”。
距今8000年前的古人,就已经使用七个音阶了,这是改变中国音乐史的大事,怎能不让人心潮澎湃?
在这个骨笛出土前,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乌尔古墓所出土的那只笛子,被认为是现存最早的笛子类乐器。
骨笛出土后,这顶第一的桂冠就换了主人。河南贾湖骨笛才是笛子的鼻祖,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吹奏类乐器。
骨笛长度20多厘米,管径长度1.1厘米左右。经过鸟类学家鉴定,这是鹤、鹰等大型飞禽的尺骨。
在远古时代,要在这样坚硬的鹤骨上雕刻开孔,是难度相当大的事情。因此鹤骨的形态还保持原状,两边翘,中间凹陷,线条自然优美。
笛子雕刻完成后,要经过半年的烟气熏染,使外观呈现出雅致的暗红色之后,才能够取下带在身边,古人之潇洒儒雅,通过这个美轮美奂的骨笛可见一斑。
河南贾湖遗址中骨笛的出现,将中华文明史提前了5000年。在距今8000多年的远古时代,中华文明的萌芽正在悄然兴起。
四、1965年,一位专家正在清理一座楚国墓地。没想到手被一柄剑划了个大口子,血流不止。这柄2000多年前的剑还能这么锋利?
这把千年不锈的稀世名剑吸引了所有在场人员的眼光,原来这就是传说中赫赫有名的“越王勾践剑”。
越王勾践一直是逆境翻盘,励志的奋斗楷模。我们耳熟能详的成语“卧薪尝胆”就是来自于越王勾践的故事。
“吴王金戈越王剑”,是东周时期最为精美的兵器。这柄在湖北江陵发现的青铜剑,剑长55.7厘米,柄长8.4厘米,剑宽4.6厘米,剑身上布满了黑色菱形暗格花纹,靠近剑柄的剑身处有两行鸟篆铭文“越王鸠(勾)浅(践)自作用剑”。
吴越所铸的青铜剑被称为天下至宝,庄子曾经说过:“夫有干吴越之剑者,柙而藏之,不敢用也,宝之至也。”连庄子都不舍得使用这样的宝贝,可见珍贵之极。
而这柄出土的青铜剑,虽然经过2000多年的岁月磨砺。其剑锋之锐利,剑身之精美,铸剑技术之精湛,仍然让见者都为之赞叹。
║≉中国曾出土过哪些让人震惊的文物?
感谢邀请!每天我会随机抽取10位关注我的小伙伴送出5元红包!
夏朝的一碗面条
在青海的喇家遗址上发现了一碗距今4000多年前的面条。没想到4000多年前的中国就已经开始了吃面条了,由于地震,盛有面条的一只碗倒扣在地上,被泥石流掩埋,恰巧形成了密闭空间,从而才使这碗面条保存至今。
东汉的牙刷
谁说古人不刷牙的,历史资料记载,东汉《佛说温室洗浴众僧经》中就提到了牙刷的这个概念,只不过在元朝才正式有“牙刷”一词,那时的牙刷外观和我们今天的牙刷外观基本一样。外国在1780年才发明出牙刷,要知道,在他们没发明出牙刷之前,他们都是用布擦牙齿,以达到清洁效果。考古发现,在1000年前的辽墓出土了两支骨质牙刷柄,比欧洲早了600多年。
明宣宗行乐图
你们猜猜图上的人物在干嘛?小编告诉你们图中的人物在打高尔夫,可能有人会比较惊讶了,高尔夫不是外国人发明的吗?其实高尔夫最早起源于宋代,元代时期大受上流社会欢迎,在明代成为流行运动。千万别以为高尔夫球是多么高端洋气的玩意儿,这是老祖宗从宋朝就玩剩下的了。
战国水晶杯
水晶杯,战国时期器具,国家一级文物,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1990年浙江省杭州市半山镇石塘村战国墓出土。收藏于浙江杭州博物馆。
青铜“安卓君”
话不多说了,直接看图…安卓君,你穿越了吗?
青铜“路由器”
考古专家在安徽省屯溪市发现两座西周晚期的古墓,发掘出一个类似于“路由器”的青铜器,由于不知道是做什么用的,最后专家把这件青铜器命名为“云纹五柱器”。
东汉桑乐画像砖
画像砖是用在墓室中构成壁画,或者用在宫室建筑上的砖块。而其中的这一块画像砖真是让人尽毁三观。好吧!你没有看错,砖上描绘的就是你想的那个事,未满18岁的请自觉捂眼。小编想说:东汉时代的人就这么开放了?光天化日之下,当着路人和孩子的面就.....值得一提的是这块“不太正经”的砖是国家一级文物。
裸人铜方奁
裸人铜方奁,年代是西周,出土地点在山东莒县。容器呈长方形,直壁稍内收,顶部有两扇可对开的小盖,每盖一纽,分别为男、女裸体人,呈面对面跽坐状。腹下部铸有六个人形器足,人形裸体,屈膝,双手在后背负器身。
专注于解密历史,分享历史趣闻,尽在李哥讲史,喜欢的朋友,可以加关注、点赞或者评论!
☻✂中国曾出土过哪些让人震惊的文物?
西方音乐家一直质疑中国古代有七音阶吗?近代以来国内对此也一直争论不休,可直到河南省舞阳县考古出土了一支笛子,这一发现震惊了西方音乐和考古学界,七音阶的争议才彻底有了答案。那么让西方哑口无言的笛子,又有什么神奇之处?它背后又有着什么样的传奇?发现笛子为何意义重大?
要解答这几个问题,我们先得从笛子被发现时说起!
这只笛子叫做“贾湖骨笛”,出土于贾湖遗址,这个遗址发现纯属偶然,在上世纪60年代,一个考古专家到田野考古,在河南省舞阳县北舞渡镇西南1.5公里的贾湖村,发现了许多别致的陶片,后来当地村民因为建设和发展,陆续在当地发现了一些陶壶、石铲等文物,在上世纪的八十年代,考古专家对贾湖村进行了大范围的勘探,确认这里存在新石器文化遗址,
试挖了50平方米后,就出土了大量的陶、石等十多件文物,并且还发现窖穴和墓葬等十多座。此后贾湖村成了一个重要的新石器文化研究基地,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到2013年,贾湖村共进行了大型的考古发掘八次,其中出土的文物之多,量之大,年代之久远,也是世界瞩目的。在贾湖遗址发掘中,最引人瞩目的,就是发现了27支大小不一的骨笛,其中让世界关注的,并且影响最大,就是其中的一支7孔骨笛。
骨笛出土后,曾一度让考古和历史专家疑惑?那么专家疑惑什么呢?
1986年4月中午,考古人员开始清理编号m278号古墓时,负责清理的考古人员发现有两个管状物体,长约20厘米,物体表面排列着7个小圆孔。其中一个坏了,一个完好无损。
这两个条管子一样的古物,目测是由动物骨管制成的。管子通体为土黄色,打磨得晶莹亮洁。当时的考古专家,因为不知道这是何物,只是猜测可能是一件乐器。可是在场的都是考古专业,懂音乐的人很少。就先将管子清理和保存起来。
骨笛渐渐差点被人遗忘,幸运的是当年中国乐协在河南召开会议,云集了许多各地的音乐家、其中还包括对音乐的历史有研究的专家。机会难得,负责考古研究的专家张居中带着疑惑,想去找专家鉴定,
哨子,笛、箫?
究竟不是乐器?张居中先生本来是有点疑惑:如果是哨子,制作上骨管可比哨子复杂得多、特别也完美得多,如果是管类的乐器的话,怎么演奏?
他携带着这根管子来到去到了会场,希望找到一些对音乐史有研究的专家鉴定。可是经过几个专家的研究,觉得这只是一根普通的哨子,演奏不了音乐。并且按照音乐的常理分类,西方认为只有能演奏一系列音符器具,才能称为是乐器,显然这个哨子却不能。
当时听了这些专家讲解,张居忠确实有点失望。不过,在后来的发掘中,又继续出土了,数条这样的管子,甚至还出现了8个孔的。相隔一年后,这类的骨管出现了27根。其中十余根是保存完整,没有任何破损。经张居忠自己就拿起来研究,觉得这管子肯定是乐器,并且可以演奏,但是却苦于自己不懂音乐。
后来,贾湖遗址考古研究结束后,张居忠仍然对这些骨笛念念不忘。他就约了几位考古专家一起,把最具代表性的骨笛之一,找到了其他的专家进行鉴定。
他们找到了萧兴华先生。当时在研究音乐的萧兴华教授,看到这根完美的骨管时吓了一跳。他认为骨管虽然没有气孔,但是仍然算是一种管乐器。因为在河南民间的吹奏器竹筹,就是用管端演奏的。
为了想知道,管子演奏音乐的效果,萧兴华带着张居中,立刻驱车找到了刘文金。刘文金当时是一个乐团的团长,他找来一个笛子演奏家,演奏家尝试了几次,终于掌握了演奏的技巧,演奏出了简单的几个音阶,管子可以吹奏所有的音列,让在场的所有人都震惊了!
1987年秋冬,黄翔鹏先生和萧兴华教授,得知贾湖骨笛可以演奏后,组织了几位国内顶尖音乐专家来到河南,开始了对贾湖骨笛的音质研究。他们在保存完整的几支骨笛中,选出一件保存最完整的七孔骨笛进行演奏,音乐家们用这种骨笛演奏河北民歌《小白菜》。
一只距今接近8000年的骨笛,竟然还可以演奏出动听的民歌,这件事一下子就震惊了中外的音乐界,为什么世界各国的音乐家和考古学家会如此震撼?
因为古代音乐考古史是相对冷门,在当时中国考古找到最早的,也就是在西安出土的半坡陶笛,可是陶笛只能奏音阶不多。贾湖骨笛却能演奏七个音阶。可见,贾湖骨笛比西安半坡陶笛要更先进。
同时在西方音乐考古史上,欧洲宣称考古发现了三万年前的穿孔骨,可是按照音乐的分类,因为只能发出音,不能演奏音列,所以不算是乐器。而贾湖骨笛在年份和音阶上,早于美索不达米亚出土的古笛,甚至比号称古埃及的笛子,都要早上了2000多年,后别世界考古界,和音乐界,不得不公认为,世界笛子的鼻祖,也是至今世界出土时间最早、保存最好,数量最大,至今依然能够演奏的乐器。
并且在后来的研究中,众多专家还有人惊人的发现,原来当时的骨笛的制作者,竟然还掌握了纠正声音本领!在其中的一根骨笛中,就不但出现了七个完整的演奏孔,甚至还有三个地方,是打算开口的痕迹。在旁边还有一个小孔,应该是制作过程中留下的,鉴定后,考古学家推测应该是校准用途,用了调整过和判断声音的校正。
这让专家非常疑惑?几千年前的人们,在没有任何调音器材,怎么能做出如此准确音阶的骨笛呢?他们掌握了什么技术或者仪器?
在众多出土的骨笛中,其中四根骨笛,画上了计算开口距离的尺度。由此可见,但是人们已经掌握了,管子开口的距离。并且在笛子制作完成后,还用其他的的方法来调整单个孔的音差。这种的笛子的制作方法和过程,完全和现在民族管乐器的制作方法是一脉相承。同时也反映了中国古代高水平的音乐知识。
那么贾湖遗址是怎么掌握这门知识的,现在对于考古专家来说依然是个迷,特别是骨笛制作的材质,可以历经数千年而不腐朽,中外的考古专家都觉得扑朔迷离,令人惊叹!
那么这支骨笛,是用什么材质做成的呢?
为了鉴定骨笛的性质,专家经过了专业的仪器,找来了对这方面的专家,通过骨笛两端,确认了是丹顶鹤的尺骨,在生产过程中锯断两端再经过精心的加工而成。经鉴定,贾湖骨笛的位置是在,丹顶鹤鸟翼前臂的一部分。专家也说,在中国古代,哪怕是现在,依然保留有利用用鸟尺骨做笛子的传统制作方法。
那么为什么选用的是丹顶鹤?
经过考古专家和一种动物学家的推断,当时这一带存因为环境适合,是但丹顶鹤的栖息地,或许是人们在狩猎的时候,发现了丹顶鹤的骨骼外坚中空,偶然的机会贾湖先民,发现了它是骨笛的绝佳制作材质。
并且在中国古代,古人将丹顶鹤描绘为,传统吉祥的飞禽,并且还出现在各种图案和图腾中,古代对丹顶鹤的描述还有“鹤骨为笛,其声清越”,元诗中也有一首《鹤骨笛》,里面提到的“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古人在数千年来,对丹顶鹤的赞誉,恰好和贾湖遗址的先民使用骨笛一致,它们使人们对遥远的古代笛声产生了一种向往,在当时的蓝天白云下骨笛音乐,到底有多动听,又是吹奏什么样的曲子呢?
那么骨笛出土的有何重大意义?改变了什么?
骨笛的发现能够震撼中外的音乐界,其意义可不仅限于对音乐史,还改写人类重要文明史,将人类的音乐历史推进2000多年。而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摆脱生存困境后的精神需要。它的直接表现就是对“礼乐”的尊重。
中国上下五千年来,突出特点是就是重视礼乐制度,同时不断地成熟和完善礼乐文化。贾湖骨笛的发现,用实物证明了中国先民已经在八千多年前,就对“礼乐”进行了探索和开启,意义重大在于也证明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相比其他三大文明古国,或者西方西考古发现的其他文明,骨笛给中国文文化有添加了重要的砝码。
但是这些骨笛,至今还留下的一连串的未解之谜?
多年来,考古学家和音乐界对贾湖骨笛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许多重大发现。专家们仍然提出了许多惊人的谜团
1.贾湖古堤遗址距今9000年,属新石器时代。骨笛上的还找到了1毫米的小孔。当时在石器时代,古人用什么样的工具加工制作的?
2.几千年前中华先民,是如何掌握高超的音乐知识水平?先民们,是如何掌握鹤类的肢骨,并且在不规则管子上,找到准确的音高排列,贾湖人通过生何种办法计算位置,现在都是专家们研究课题
3.有如此高度文明的贾湖人,为什么要迁徙?
小结:
贾湖骨笛对于中华文明不只是简单的一种乐器,他是被国内和国外专家们公认为世界最早的吹奏乐器。经过实验表明,贾湖骨笛能演奏传统的五声和七声调式音乐,能演奏变调丰富的少数民族外国音乐。它的发掘改写了先秦音乐史乃至整个中国音乐史,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地位和价值。它的发现堪称中国古代音乐文明史上的一个奇迹,也是世界音乐文明史上的杰出代表之一,更是中国考古史上的最伟大奇迹之一。
✩▾中国曾出土过哪些让人震惊的文物?
在我的家乡湖北省云梦县及邻近的随州市,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都出土震惊世界的珍贵文物。今天先说云梦县出土的云梦秦简。云梦秦简是一九七五年十二月在县城睡虎地秦墓群中出土发现的,共计1155枚当时震惊了世界。这些竹简长23、1厘米,宽0、8厘米,内文为墨书秦隶,写于战国晚期及秦始皇时期,反映了篆书向隶书转变阶段的情况,其内容主要是秦朝时的法律制度,行政文书、医学箸作以及关于吉凶时日。在中央电视台"国家宝藏″节目中,撒贝宁就是云梦秦简的护宝人。云梦秦简现藏于云梦祥山博物馆,它的出土发现不仅填补了秦代法律文书记载的空白,对考证现有古文献真伪有着积极作用,在研究秦汉法律制度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再说随州市出土的曾侯乙编钟。它是一九七八年在随州市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发现的。曾侯乙编钟是由六十五件青铜编钟组成的庞大的乐器,其音域跨五个半八度,十二半音齐备。它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良好的音乐性能,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为"稀世珍宝″。曾侯乙编钟共65件分为三层八组,上层三组为钮钟19件,中间三组为南钟33件,分短枚、无枚、长枚三式,下层为两组大型长枚甫钟,是中国出土最大的青铜编钟。曾侯乙编钟现存于湖北省博物馆,它的发现摒弃了所谓"中国的七声音阶是从欧洲传来的"说法,它比欧洲十二平均键盘乐器的出现要早近200O年,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
推荐阅读:
上一篇:孩子大班快毕业了,认识1000+字,是好事还是坏事?
下一篇: 你相信天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