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王熙凤为何不明确拒绝贾瑞,而是设计害死贾瑞,这说明什么?
☹∰《红楼梦》王熙凤为何不明确拒绝贾瑞,而是设计害死贾瑞,这说明什么?
看来王熙凤和贾瑞一事成一桩公案,热度居高不下。首先提问的人就没看懂红楼梦剧情,王熙凤是明确拒绝贾瑞的
王熙凤是谁?是顶级白富美,她是金陵王家的千金大小姐,嫁到贾家成了琏二奶奶,和贾琏蜜里调油,还有个宝贝女儿,并且她实现了当时女人不敢想的一夫一妻(平儿是摆设),她没有婆媳矛盾,反倒有亲姑姑做靠山,还凭借自身魅力赢得贾母宠爱,在贾府是风生水起。
用现在的话说,王熙凤家庭美满,爱情甜蜜,婚姻幸福,更重要的是,王熙凤在事业上成绩不俗,短短几年,她成了贾氏公司的总经理,手下有三四百个丫鬟婆子小厮,是贾府炙手可热的实权人物。
而贾瑞呢?是个小人物,他是贾府学堂校长的孙子,父母早亡,和爷爷相依为命,一直到二十多岁,也没娶亲,偶尔帮爷爷代为管理学堂。
贾瑞贪便宜没行止,趁机勒索子弟们请他,他贪图薛蟠些银钱酒肉,任由薛蟠横行霸道,包养男学生,还助纣为虐讨好儿,学堂清净地成了藏污纳垢的肮脏处,学生间争风吃醋,最后大打出手。
这两个人财富地位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本没有机会接触,但在贾瑞的安排下,两人在宁国府后花园见面并对话。
王熙凤刚探望过秦可卿,闺蜜病重之下心事重重,几天不见就瘦一圈,恐怕熬不到过年,凤姐心情很沉重。
身为管家奶奶,王熙凤不能随便展现脆弱,再悲伤也是一个人在园子里散步,秋天的景致再唯美也透着一丝哀伤。
西风乍紧,初罢莺啼,暖日当喧,又添蛩语。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之榭,纵观西北,结三间临水之轩。笙簧盈耳,别有幽情,罗绮穿林,倍添韵致。
这是王熙凤少有的放松时刻,平日料理家务不得清净,猛然从假山石后走过一个人来,向前对凤姐儿说:请嫂子安
凤姐猛然见了,将身子往后一缩,说道:这是瑞大爷不是?
曹雪芹连用两个“猛然”来描述两人初次见面,太突然,凤姐不是一般女子,脂粉堆里的英雄,见惯大场面,竟然被吓得倒退一步,换个人,会尖叫,会拔腿就跑。
那人转过身,向凤姐邪魅一笑,原来是贾瑞,他为什么要这么出场呢?
凤姐在园中散步,换个人尽量不去打扰,即使有事求见,也会先打好招呼,见了面有礼有节,但贾瑞偏不,他躲在假山后,埋伏好,找准时机,噌的一下窜出来,吓人一跳。
从贾瑞这个举动,我们可以读出两层意思:
第一,他并不拿王熙凤当长辈当管家奶奶尊敬,而是当一个普通女人,贾蓉见了凤姐垂手侍立,听何指示,贾芸见了忙把手逼着,恭恭敬敬抢上来请安,而贾瑞出场要一鸣惊人。
第二,他蓄谋已久,特意选在无人处,趁对方毫无防备之时,把人截住,肯定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心思
凤姐一如既往的得体,简单打招呼:不是不认得,猛然一见,不想到是大爷到这里来。
这是宁国府的园子,你不是正经主子,怎么在这,以你的身份不该在这儿,更何况男女有别,避嫌尚且来不及,怎么还到这里来?
贾瑞一面拿眼睛不住觑着凤姐儿,“也是合该我与嫂子有缘”,“这不是有缘吗?”,原来,贾瑞想调戏王熙凤,贾瑞见王熙凤第一面,没说两句话,就开始调戏,这眼神这语言,贾瑞把王熙凤看的很轻很下贱。
调戏是要分对象的,小厮配丫鬟,公子配小姐,王熙凤和贾瑞天差地别,两人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这对王熙凤是种侮辱。
退一万步说,就算是调戏也要花些功夫,有点水平,凤姐老公贾琏调戏尤二姐,那是尤二姐艳名在外,和贾珍父子不清不楚,贾琏判定这人八成能上手,两人眉来眼去,尤二姐十分有意,单独见面用槟榔试探心意,送九龙佩做定情信物。
试探这个行为,隐含一种尊重,我对你有意,但不确定你的心意,不敢唐突,更不敢贸然行动。
什么样的人可以直接调戏呢?还真没有
就连贾琏勾搭多姑娘这种放荡人妻,也要先打探清楚为人,多姑娘生性轻浮,最喜拈花惹草,对贾琏有意,贾琏找小厮合计,许以金帛,成其好事。
但贾瑞就这么直接调戏王熙凤,把凤姐贬低的连多姑娘都不如,就认定面前这人很随便,想红杏出墙,而他自己就是最佳人选。
莫名其妙,毫无预兆,毫无根据,凤姐就被调戏,可以想象凤姐当时的心情,被贬低到污泥里。
众所周知,凤姐是个很要强的人,不肯受一点褒贬,此时她大权在握,春风得意,但在贾瑞看来,她满脑子想着出轨,只要自己试探一下,多半就能上手。
事实上,王熙凤的老公是贾琏,荣国府的长房长孙,身份地位能力权势样样绝佳,两人新婚不久,感情正好,王熙凤不会出轨,退一万步讲,就算凤姐有这心思,那也要和贾琏不相上下,贾蓉贾蔷不是最佳人选吗?品貌俱佳,知根知底,不会走漏风声,王熙凤为什么会看上你贾瑞呢?
熟悉王熙凤的都知道,她不寂寞空虚冷,她有贾琏宠爱,有儿女照管,有平儿陪伴,有秦可卿做闺蜜,有妯娌姐妹围着,她还执掌大权,几百丫鬟婆子都向她汇报,她喜欢排场,喜欢出风头,喜欢表现自己,喜欢威重令行,权利才是王熙凤的最爱。
凤姐是聪明人,看他这个光景,如何不猜透八九分呢,她先搬出老公贾琏,“怨不得你哥哥时常提你,”又搬出长辈,“这会子我要到太太们那里去”,再截断话头,“不得和你说话儿”,趁早打消邪念。
可贾瑞的反应很有趣,他根本听不出拒绝的意思,要去王熙凤家请安,“又恐怕嫂子年轻,不肯轻易见人”。
王熙凤再次提醒他是“一家子骨肉”,你喊我嫂子,我们是一家子骨肉,要是发生点啥,那就是禽兽不如了,你一读书人不能动这种念头。
贾瑞的反应忍俊不禁,他暗喜,竟然成功了,“再想不到今日得这个奇遇,那神情光景亦发不堪难看了”,他再听凤姐说话,身上木了半边,慢慢的一面走着,一面回过头来看。
贾瑞色迷心窍,王熙凤的拒绝他听不出,也完全不介意,他反倒把得体当示好,把客气当运气,把微笑当勾搭,你让王熙凤怎么办
这才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呢,哪里有这样禽兽的人呢,他如果如此,几时叫他死在我的手里,他才知道我的手段
就是这段话,让很多人把罪责全扣在王熙凤头上,但她意思是,如果贾瑞继续纠缠,那就让你尝尝厉害,死活不论,如果就此停止,那就到此为止。
凤姐准备冷处理,可从金秋到冬至三个多月,贾瑞常来,连平儿也有所察觉,“这瑞大爷是因什么只管来”,这事如果不解决,迟早会闹得人尽皆知。
那个年代,社会舆论对男女是两种标准,男人可以三妻四妾,眠花卧柳,女人必须洁身自爱,不能沾染半点绯闻,名声被毁是灭顶之灾,比如尤二姐有过未婚夫,还和姐夫不清不楚,被揭发后万人唾弃,尤二姐只能“暗愧暗怒暗气”。
王熙凤深知这一点,当然不会犯低级错误,更何况她是管家奶奶,她之所以能管家,根本原因不是她能力出众,也不是口齿伶俐,而是她的身份,她是贾琏的老婆,是贾府的长房儿媳妇。
一旦出轨,贾府绝不会容她,她会被休弃,被世人耻笑,会身败名裂,她会失去拥有的一切,一生都毁了,王熙凤决不允许这种情况发生。
这样的严重后果,贾瑞是想不到的,他自始至终只有一个想法,把人弄到手。
如果王熙凤不采取措施,她的下场多半和秦可卿一样,秦可卿和贾珍有染,有苦不能说羞愤自尽,而贾珍毫发无伤,王熙凤亲眼目睹闺蜜的凄惨,她不可能重蹈覆辙。
只是,王熙凤不能把话挑明,更不能斥骂,这种事本就是两人心知肚明,说有就有,说没有就没有,总不能贾瑞来请安多看两眼,就把人定罪,又没证据。
也不能闹开,这对凤姐半点好处没有,男女之事本就说不清,贾府人多口杂传什么都有,让贾母王夫人听到会怎么想,凤姐百口莫辩,威严丧尽。
她只能让贾瑞知难而退,但语言是没用的,只能换种方式让他清醒,王熙凤顺着贾瑞心思说,诱他上钩,让他到西边穿堂。
但凡脑筋清楚的都明白,琏二奶奶怎么可能半夜出来私会,更不可能选在人来人往的穿堂,但贾瑞听了喜之不尽,他信了,寒冬腊月吹了一夜过门风,“朔风凛凛,侵肌裂骨,一夜几乎不曾冻死”
就这样,贾瑞还是不死心,再想不到是凤姐捉弄他,过后两日得了空,仍来找凤姐,这个惩罚没用,于是凤姐故意抱怨他失信,又想个办法令他改过,约他到过道后的空屋。
贾瑞又信了,料定晚间必妥,只是他想不到这次是个圈套,凤姐找来贾蓉贾蔷,引贾瑞在两个晚辈面前丢人现眼,还威逼勒索他100两银子,浇了一头屎粪,狠狠羞辱一场,贾瑞这才想到是凤姐耍他,再不敢去纠缠。
凤姐果然够狠,有手段,她确实毒设相思局,但她是为了自保,而贾瑞之死是多种因素作用的。
第一夜后,贾瑞冻个半死,回家后被祖父打了三四十板,不许吃饭,罚他在内读文章,定要补出十天的功课。他冻了一夜,遭了苦打,饿着肚子,跪在风地里读文章,很凄苦。
第二夜后,贾瑞怕祖父知道,又添了债务,日间功课又紧,又忘不掉凤姐,想想凤姐的模样,又恨不得一时搂在怀里,夜里不曾合眼。
再加上两次冻恼奔波,得了一病,合上眼梦魂颠倒,满口乱说胡说,大夫让吃“独参汤”,贾瑞家吃不起,王夫人让凤姐称二两,凤姐送去几钱渣末泡须。
人参给是情分,积阴德,不给也不能指摘,你让被贾瑞差点害惨的凤姐,做一个大好人,确实强人所难,更何况吃了也不一定好
贾瑞要命心切,无药不吃,只是白花钱,不见效,他这病是邪思妄动之症,非药可医,跛足道人给一面宝镜,叫风月宝鉴,让他看三天能保住性命,叮嘱千万不可照正面。
反面是骷髅,正面是王熙凤的幻相,贾瑞在镜子里为所欲为,最终精尽人亡。
害死贾瑞的是他不可遏制的欲望,掺杂着情欲、权利、虚荣的强大欲望,王熙凤这种女人能满足一个男人的所有想象,拥有凤姐能脱离真实的阶层,脱离真实的自己。
有人说,贾瑞因凤姐而死,多少有爱情,不,贾瑞对王熙凤没有爱情,连尊重也谈不上,他误以为凤姐来幽会丑态毕露
正自胡猜,只见黑魆魆的来了一个人,贾瑞便意定是凤姐,不管皂白,饿虎一般,等那人刚至门前,便如猫捕鼠的一般,抱住叫道:亲嫂子,等死我了。说着,抱到屋里炕上就亲嘴扯裤子,满口里“亲娘”“亲爹”的乱叫起来。
有人说贾瑞很压抑,很可怜,但他找丫鬟或多姑娘不是更现实更合理吗?为什么敢去找王熙凤呢,因为他贪便宜很势力。
找别的女人贾瑞可是要花钱的,但找王熙凤就不一样,谁不知道凤奶奶手眼通天,揽工程赚外快,求她就行,真好,别人见了凤姐大气不敢出,但他竟然勾搭到手,太值得炫耀。
一个无能又慕强的人,会把歪心思打到别人身上,可他万万不该选王熙凤,凤姐刚强的名声在外,脑筋正常的都知道不能想,那是嫂子,是有夫之妇,是管家奶奶,是把男人比下去的奇女子,任何一条都是引火烧身。
自始至终,贾瑞没嗅到危险,他被欲望牵引迷了心窍,死也不悔改,那就只死路一条
麟稀:通过阅读,换个角度看世界和生活
关注→_→【麟稀爱读书】,发现更多精彩
➡⊰《红楼梦》王熙凤为何不明确拒绝贾瑞,而是设计害死贾瑞,这说明什么?
不可否认,贾瑞之死有突显凤姐之狠毒的性格特点。但贾瑞虽好色,其罪不致死,真的是这样吗?很显然曹雪芹并不这么认为。贾瑞之死与王熙凤并不能形成一种根本性的因果关系,对于贾瑞这类人来说,即使没有王熙凤,还会有李凤姐,赵凤姐,到那时,贾瑞也是一样的结局。
要理解加瑞之死,首先要搞明白小说中第5回警幻仙子所提到的“意淫”和“皮肤淫滥”的区别。作者把这两种区别放在了贾府里的男性身上,并将小说中的男性分成了两类,一类便如贾瑞一般的皮肤淫滥者,代表人物如贾赦贾琏父子,贾珍贾蓉父子。另一类便是作者所推崇的“意淫”,代表人物便是贾宝玉。
很显然,曹公所推崇的是贾宝玉的“意淫”。何为意淫?它与皮肤淫滥有何区别?在小说中,首先作者借警幻之口给出了定义和二者的区别,其次借贾府众男性和贾宝玉,从具体行为上做了区分。而他们的结局则体现在贾瑞和贾宝玉身上。
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这是一段魔幻的描写。当警幻提到“淫人”二字时,贾宝玉先是吓了一跳,因为他也不认为自己与贾府里的其他男性是一样的,只是平日不喜读书,何敢再贪图淫念,更何况他自己本身未成年,并未识得其中滋味。
如世之好淫者,不过悦容貌,喜歌舞,调笑无厌,云雨无时,恨不能尽天下之美女供我片时之趣兴,此皆皮肤淫滥之蠢物耳。如尔则天分中生成一段痴情,吾辈推之为‘意淫’。‘意淫’二字,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而不可语达。汝今独得此二字,在闺阁中,固可为良友
对于警幻给出的解释,如果用今人的思维来理解,便是爱情与色情的区别。但是曹雪芹想要表达的是否如我们现代人意识的中爱情,这倒还谈不上。
根据贾宝玉在小说中的表现,以及小说“大旨谈情”的目的,作者赋予贾宝玉身上的“意淫”二字,首先含有博爱精神,没有阶级差别;比如,但凡看到少女,不论何时何地,对方何种身份,总会生出怜悯与同情,以及爱护之心。第15回,乡野之地冒出来的“二丫头”,他都恨不得跟了去。更离谱的是,第39回,刘姥姥信口开河讲个大雪天少女抽柴的故事,他都能派小厮专门去祭拜她。
可见,博爱二字一点也不夸张。
其次,他能站在少女的现实地位和困境中给予实质性的照顾,类似于我们口中的“暖男”;比如第44回,平儿挨打后,他把平儿叫到怡红院,为终于服侍了一回平儿而喜出望外。第61回,他为柳五儿和玉钏不受牵连,把玫瑰露和茯苓霜的事全揽到自己身上。第62回,香菱的石榴裙弄脏了,他便作主将袭人同样的一条给了香菱,以解她不时之需。
对于黛玉,那更不用说了,每次两个闹变扭,宝玉即使不知道错在哪里,也先说上句对不起。可见,“暖男”品质十足。
第三,体现在他对自身婚姻对象的确立和大胆追求上。贾宝玉生活在贾府的环境中,对自家的男性的个人品行及诸多丑事自是知道的,自然也了解贾府在为男性主子选择配偶上的潜规则。为了获得婚姻上的自主选择权,为此他与贾府高层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第33回,宝玉挨打也反应出他为坚持个人的价值观而与镇压者进行了殊死较量,结果宁死不屈。第36回,在梦里以胡言乱语的方式告知了薛宝钗,他喜欢的是林黛玉,他要的是木石同盟,而不是什么金玉姻缘。第57回,他为坚持自己的选择不惜以疯癫的状态呈现在高层面前,以示反抗。
可以说,贾宝玉在追求个人幸福的道路上,在思想上从来没有放松过,一直在进行着斗争。
反观贾府中“皮肤淫滥”之人,他们在小说中的表现是如何呢?先说贾赦贾琏父子,此父子二人都喜欢娶小妾,贾赦把贾府里的丫鬟估计都搜刮得差不多了,最后居然在太岁头上动土,想娶贾母身边的鸳鸯,结果碰了一鼻子灰。贾琏如果不是王熙凤从中横加阻拦,他的小妾数量绝不会比贾赦少,纵然有凤姐的干涉,他还是一样偷娶了尤二姐。更不堪的是,在凤姐生日的当天,跑去与鲍二家的偷情。
再说贾珍贾蓉父子,第64回,曹公通过贾琏之口说出父子二人的不耻行为,即“素有‘聚麀’之诮”,秦可倾的绯闻也就自然洗不清了。
将此“意淫”与“皮肤之淫”相比,两者的区别非常明显。前者重情,带有艺术性;后者重乐,带有现实性。不同的出发点,那么自然两者的结局也就不同了。
贾宝玉的结局,可以从开篇神话中找到答案。他是仙界下凡历劫的神瑛侍者,劫数一到,自然回归本性。而在人间的贾府众生要去向何处呢?贾瑞给出了答案。
对于贾瑞的出场,作者特别引出了小说的另外一个名字,即《风月宝鉴》。何为“风月”何为鉴?世间万物皆有情,补天之石都会动了凡心,更何况人乎?现实中的人除了吃饭睡觉,还是一个情感的载体。
问世间情何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也就是说,在现实世界中,情是可以决定人的生死的。那么何时生?何生死?则在于你的选择,也就是风月宝鉴所呈现的一体两面,即生者痛,死者快。
贾瑞之死就正好呈现出这样的一结果,当他反照风月宝鉴时,看到的是他不想接受的给他精神带来痛苦的骷髅,但是他可以因此而生。相反,当他拿着风月宝鉴正照时,得到了他永远得不到的东西,虽一时无比快活,但迎接他的却是死亡。
曹雪芹通过风月宝鉴阐明了他的主张,即人的情感是需要理性控制的,是不能感性地任性放肆的,否则你的人生必将遭受现实的疯狂报复。贾府众生果然尝到了放纵的苦果,贾府的败亡实则败于人事,而非政事。
♆❥《红楼梦》王熙凤为何不明确拒绝贾瑞,而是设计害死贾瑞,这说明什么?
面对贾瑞的骚扰,王熙凤为何不厉色拒绝?而非要设计害死他?三个原因很重要。
贾瑞是《红楼梦》中第一个死去的贾氏子孙,而且死得还不太光彩,只因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痴心妄想偷戏嫂子王熙凤,最终在幻想中殒命。
许多朋友看到这里,多有同情贾瑞,而苛责王熙凤,认为他痴心妄想确实不对,但是爱上一个人并没有错,王熙凤非要他的性命,是不是忒毒了些?
在分析王熙凤为何设计陷害贾瑞时,我们先替王熙凤说句公道话,贾瑞因王熙凤卧病在床是真,但贾瑞真正死因,是因为卧床时对王熙凤思念不绝,常常“指头儿告了消乏”。加上贾蓉逼债,祖父紧逼用功,才一病不起的。
当然,不可否认,贾瑞之死,与王熙凤设计捉弄离不开干系。毕竟如果她一开始断了贾瑞的念想,或许也不会酿成这场悲剧。
那么,王熙凤明明可以直接拒绝,为何非得设计害他呢?细细思来,有三个缘故:
她想张扬自己的威风
王熙凤出身将门,从小被当男儿教养,性情与男子相近,而那心机城府、口齿才智却压倒一片男儿。嫁入贾府后,得姑妈王夫人重用,几年下来将荣府事务打理得有条不紊,为众人所赞叹。
而因为善于逢迎,八面玲珑,所以不仅王夫人多有信赖,就连贾母,也极喜爱这位孙媳妇。
值得一提的是,王熙凤精明才干不假,但同时伴随的也有虚荣。
她好大喜功,争强好胜。她所有的大包大揽只为卖弄才干,显摆威风。居高临下、众星捧月让她感到极致的快慰,甚至有时为了显摆自己的威风,她连丈夫贾琏的面子也不顾,生生踩在脚下。
譬如那廊下五嫂的儿子贾芸,多次求贾琏份生计,贾琏答应多次,但每有机会,都被王熙凤捷足先登,贾芸被放了几次鸽子认清了一个现实,那就是荣府的事务,王熙凤说了算。
他转而求到王熙凤,用一份礼物加之如簧巧舌,成功征服王熙凤。她知道王熙凤虚荣浮夸,在各种夸赞她时,顺便假意悔恨当初不该先去找贾琏,王熙凤听后得意道:“你要拣远路走,叫我也难说”,意思她的权力在贾琏之上,就算贾琏也得听她的。
恨不能人人面前张扬自己本事的王熙凤,又怎么会放过试图调戏她的癞蛤蟆贾瑞?所以在被贾瑞刻意截在宁府后花园时,王熙凤已经怒从心头起,
“这才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呢,那里有这样禽兽的人呢!他如果如此,几时叫他死在我的手里,他才知道我的手段!”
“让他知道我的手段”,就是王熙凤的动机。这是一种权势的张扬和炫耀,尤其是在那些不得势的贾家子孙们面前,那太有优越感了,这实在太符合王熙凤的性情了。
因秦可卿之事耿耿于怀,贾瑞却自投罗网
前面我们说了,王熙凤虽然想惩罚贾瑞,但是是有前提的,那就是建立在贾瑞“果然如此”的基础上。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贾敬生日过后,直至冬至,已经过去两个月,王熙凤都想不起来贾瑞这个人。后来还是平儿主动告知,有这么位瑞大爷来找了几次,王熙凤才想起那段往事。
所以,贾瑞本来可以不用死,但是他自投罗网了。
如果放在其他时候,贾瑞就算“果然如此”,王熙凤可能不会这么恼怒,巧的是,这段时间,她正好遇到一件大事,那就是闺蜜秦可卿病了。
虽然平时威风凛凛,赫赫扬扬,但贾府这么多人,唯一能和王熙凤说点知心话的,也就秦可卿,因为两人不仅年纪相仿,地位也相当,更兼同为才干精明之人。可是最近,秦可卿却病倒了。
秦可卿因何病倒?不仅我们读者知道那是焦大醉骂的缘故,聪明的王熙凤也必然知道。她深深感觉到,一个女子纵然再强干精明,再多得人心,也终究逃不过男人带来的伤害,一旦沾上个“淫”字,便是死路一条,而这往往不是女子能决定的,譬如她所知道秦可卿,就是被公公贾珍逼迫的。
所以,眼见闺蜜死于丑闻,现在却有人盯上了自己,王熙凤不免有种被唐突、被恶意揣测、被欺辱的感觉,以至她决定要狠狠回击,出了这口恶气。
最后,便是作者的刻意安排
贾瑞之死,发生在《红楼梦》第十二回,这回的章回目是:“王熙凤毒设相思局 贾天祥正照风月鉴”
“毒”字,正是作者重点赋予王熙凤的一个评价。
王熙凤心狠手辣,心思歹毒,纵观全书,随处可见。
丫头们做错了事,一言不合就让太阳底下跪在碎瓦片上,饿上几顿;她去清虚观打醮,本是积善行德的地方,因为一个小道士慌乱中撞到她身上,她一巴掌就把人孩子打得晕头转向;贾琏偷戏鲍二家的,放哨的丫头见她就跑,她从头上拔下簪子就往丫头脸上乱戳……
凡此种种,不枚胜举。当然相较于对尤二姐斩草除根、借剑杀人,因三千两银子枉顾一对青年性命这些,虐待下人就显得云淡风轻多了。
因此,王熙凤的“毒”,是名声在外,那贾琏的小厮就说过:
“提起我们奶奶来,心里歹毒,口里尖快……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都占全了。”
而为了突出王熙凤的“毒”,作者将贾家第一个子孙之死,放在了王熙凤手上,在此之前,我们仅从第三回、第六回等几个回目对她的口齿伶俐、心机深细、长袖善舞印象深刻,至第十二回,迎面撞来一个“毒”,让我们无法忽视,王熙凤的形象也更丰满了一层。这也为后来王熙凤的各种心狠手辣做下了铺垫。
所以,在贾瑞对王熙凤动下歪心思的那一刻起,他的惨剧就已经注定了。
↣☚《红楼梦》王熙凤为何不明确拒绝贾瑞,而是设计害死贾瑞,这说明什么?
谢邀!
贾瑞是王熙凤的小叔子,在宁国府里,王熙凤猛然碰到贾瑞,唬得向后退了一步。那个年代,小叔子和嫂子不能随便见面,如果不小心见了,要远远地躲开,尤其是单独一个人的时候,更不应该上前说话,可是贾瑞完全不顾这些礼仪,猛然从假山石后走过来,吓了凤姐一跳。贾瑞这明显是羞辱人。
如果换作旁人早就落荒而逃,白被羞辱一番。贾瑞心中一乐,事情也就过去了。王熙凤必竟是王熙凤,贾瑞说他与凤姐有缘,凤姐没有生气。贾瑞边说,边拿眼睛不住的觑着凤姐儿。凤姐还是没有发火,依然给了贾瑞面子。她提醒贾瑞,自己是贾琏的妻子,你的嫂子。我还要到太太那里去,凤姐这是又拿出太太来吓唬贾瑞,让他知难而退。最后敷衍贾瑞一句,:“等闲了咱们再说话儿罢。”
贾瑞,拿个棒槌当针。【他道:“我要到嫂子家里去请安,又恐怕嫂子年轻不肯轻易见人。”凤姐儿假意笑道:“一家子骨肉,说什么年轻不年轻的话。”】贾瑞是一个蠢人,换一个人早明白凤姐的意思,死了这条心,可是他就是不懂,还以为凤姐喜欢他。【贾瑞听了这话,再不想到今日得这个奇遇,那神情光景一发不堪难看了。】凤姐不愿意与他继续纠缠,于是让贾瑞快去入席。
凤姐表面看轻松自在,实际上她的一颗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看贾瑞走了,凤姐儿故意的把脚步慢,见贾瑞去远了,才有心思想事。
贾瑞自以为得了凤姐的心,多次去贾府找凤姐。此时凤姐才觉得应该教训一下贾瑞。否则他不长记性。
第一次冻了贾瑞一夜。贾瑞执迷不悟。凤姐让贾蓉和贾蔷第二次教训了贾瑞。这第二次教训的招数都是贾蓉和贾蔷设计的,不是凤姐安排的。第二次贾瑞才死心。
那么王熙凤为什么不直接疾言厉色地叱责贾瑞,让他撤退,而是戏弄贾瑞呢?
这是王熙凤的性格原因。
1.王熙凤是一个有仇必报的人,贾瑞戏弄她,她非常生气,所以她也如法炮制,她也要戏弄戏弄贾瑞,她要让贾瑞尝一尝失恋的滋味。
2.王熙凤让贾蓉和贾蔷教训贾瑞有两个目的。
首先,王熙凤是告诉贾蓉和贾蔷:她是一个正派人。
其次,王熙凤提醒贾蓉,贾瑞是在宁国府对我表示不敬的。为什么在我去天香楼的必经之路上遇到贾瑞,贾瑞的消息为什么这么灵通,是否有人暗中教唆贾瑞对我如此放肆?贾瑞会被我收拾,如果再有人胆敢对我不敬,我绝不手软,贾瑞就是例证。
3.王熙凤玩手段,玩惯了,甚至忘记了直截了当地拒绝别人。她设计害贾瑞,设计害尤二姐,都出于一种习惯。
润杨阆苑恭候您多时了!欢迎关注、转发!欢迎留言探讨!
╌﹡《红楼梦》王熙凤为何不明确拒绝贾瑞,而是设计害死贾瑞,这说明什么?
在没有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很想问一问曹雪芹作者说的红学专家们,《红楼梦》开卷楔子中的“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无疑暗示了贾瑞调戏凤姐到他正照风月宝鉴精尽人亡这段故事在书中的重要性,那么这一情节写的是曹寅家的什么人什么事呢?对此你们是怎么研究与解读的呢?
关于题主这一问题其实是一个错上加错的提问,因为在《红楼梦》的描述中,王熙凤毒设相思局只把淫心不死的贾瑞“教训”得i生病而已,而病得卧床不起则完全是因为他自己的淫心在作怪,最后又因不听道人的再三嘱咐,一而再再而三地正照风月宝鉴,进入镜中与美人云雨,致使精尽一命乌呼。并非被王熙凤直接坑害而死。
为什么说如此提问是错上加错呢?
因为在《红楼梦》第一回开卷即进行了交待,因作者“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用假语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来”。由此可见,从贾瑞见到凤姐后起淫心,至最后正昭风月宝鉴而亡,只是用假语村言虚构出来的故事而已。
同时,作者利用一笔两写的手法,在这个假语村言的表面故事背后,又隐藏着一个真实的故事。题主不问“真事隐去”的是什么,只在假语村言中提问,而且问得还极不严谨,这不等于错上加错吗?
以胡适为鼻祖的“新红学”已历时百年,一直以来在对《红楼梦》的研究中,占领着不可撼动的主导地位。于是,就有了回答题主问题之前的那个提问:
既然“新红学”的曹学专家们认为,《红楼梦》写的是曹寅家事与曹雪芹自叙传,那么,关于贾瑞对王熙凤起淫心,至正照风月宝鉴精尽人亡的这一重要情节背后,你们可曾研究出来隐藏着曹家或曹雪芹经历过的什么人什么事呢?
遗憾的是,至今还未曾看到曹学专家们対此有任何地解读。
为什么呢?因为一旦解读起来,那专家们就肯定会自己打自己嘴巴了。所以,这一情节对曹学专家来说是既不可解,也不能解也。
首先贾瑞调戏凤姐的这一年为“十一月三十日冬至”,然后是贾瑞死于这年的第二年,对曹学专家来说,永远是个解不开的死结。因为在曹家任江宁织造前后只有两个年份是“十一月三十日冬至”,分别为1642年(明崇祯十五年,满清崇德七年),与1813年(清嘉庆十八年)。
1813年首先可以排除,因为那时曹家人已经绝迹,而《红楼梦》也已存世多年。
那1642年呢?当时作为满清贵族包衣家奴的曹寅之祖的曹振彦方为多尔衮军中教官;寅父曹玺则大约二十三岁,虽与贾瑞年龄相仿,但是他与曹振彦都于1649年的“大同之屠”中为满清立下了大功,曹振彦在1652年曾任大同知府,约死于1660前后,曹玺则于1684年死于江宁织造任上,可见均与死于“十一月三十日冬至”第二年1643年的贾瑞没有任何关系。至于1658出生,1712年离世的曹寅与贾瑞更是无关了,那所谓”曹雪芹自叙传”还用提吗?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被贾瑞调戏的王熙凤判词中写道“凡鸟偏从末世来”,这个“末世”只能是指正在走向灭亡的1642年前后的明朝,而曹家与他们的新主子正处于上升与兴起之际,又怎么能称为“末世”呢?
由此也可以断定出《红楼梦》背面隐藏的故事背景在明末清初,虽然朱明时期另外还存在几个十一月三十日冬至的年份,但1642年更接明朝灭亡的“末世”,因此贾瑞正照风月宝鉴背后隐藏隐寓的“真事”必然应该在这一时期。
说来说去,关于贾瑞的这一情节隐藏的到底是什么“真事”呢?
包括红学专家们也承认,书中人名的设计都是某种含义蕴藏其中的,那么,“贾瑞”这个名字又有什么隐义呢?
“瑞”即天降吉祥之意,因此贾瑞字天祥。贾天祥这个名字本该在行文中就进行介绍才是正理与常识,可为什么只出现在“贾天祥正照风月鉴”的回目上呢?这无疑是作者故意这样设置,来暗示“贾天祥”这个名字是藏有玄机的:“祥”字的偏旁为“示”,原意为古人祭天的“天台”,而祥与吉从来又是相连互通的,这样就暗隐了另外一个名字。
什么人的名字呢?来自满语的“皇太极”的另一个译音“黄台吉”。同时,“黄台吉”也正好死于1642年“十一月三十日冬至”这一年份的第二年,即1643年八月初九日。由此可以判断贾瑞影射之人正是皇太极。
那么,贾瑞对王熙凤起淫心,又正照风月宝鉴而死所隐寓的“真事”也就不难理解了。
“凡鸟偏从末世来”这一判词暗示着王熙凤代表着明朝即将灭亡的“末世”政权。而黄台吉在位期间,除发动“己巳之变”外,还多次入侵骚扰和占领明朝的土地,就在他1643年暴亡之前,还发动了三次入口战役。这种急于灭亡明朝取而代之的欲望野心,在表面故事中就被写成了调戏王熙凤的淫欲淫心。
贾瑞所照的风月宝鉴,背面的“骷髅”谐音胡虏,既暗隐满清,也隐喻满清取代明朝的“白骨如山忘姓氏”这一过程;正面王熙凤向贾瑞招手,则隐寓朱明江山对黄台吉产生的极大诱惑,而贾瑞一次次进入镜中与王熙凤云雨并精尽而亡,自然是隐指黄台吉在位期间多次对明朝进行入侵劫掠骚扰,不料却于明朝灭亡的前一年㬧病死去。
这才是《红楼梦》在假语村言的表面文字下,“真事隐去”所隐藏的“真事”。从书中对贾瑞的反面描写,则可看出《红楼梦》的主旨思想为排满悼明。
“风月宝鉴”的设置还有一层用意,就是暗示提醒读者,《红楼梦》这部小说,如同风月宝鉴一样拥有正反两面,如果象贾瑞一样只看正面,才就只能看到淫或才子佳人,在假语村言的迷惑下迷失,只有努力地去看它的反面,才有可能看到“真事隐去”所隐藏的血泪与辛酸的真实故事。
------------------
推荐阅读:
刚退休,想换一台适合自驾游的中大型SUV,有什么合适的车型?
下一篇: 练毛笔字的时候竖笔总是写不直,怎么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