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曾国藩在消灭太平天国之后,打着恢复汉室的旗号北上,能称帝吗?
ℙⓏ如果曾国藩在消灭太平天国之后,打着恢复汉室的旗号北上,能称帝吗?
补充其余老师的遗漏之处,仅从军事角度考量,曾国藩就难以推翻清王朝。
曾国藩的湘军以劣势兵力,在与太平天国的较量中取胜,在于太平天国的内部分裂,也在于湘军的指挥有度。
百万众的太平军四散自行攻略,而曾国藩指挥的湘军则是步步为营向前推进,所以并不能证明,湘军的战斗力在当时无敌。
湘军长时间与太平军的战斗,强化了水师,也强化了阵地战的能力,步兵虽然依旧是主力部队装备火枪,但还是以冷兵器为主。
想推翻清王朝,湘军的水师难以发挥作用,只要挥兵北上,运河必然被堵死,而内湖船只想要到海上航行难度可想而知,还要在上海与山东遭到阻击。
而湘军的步兵面对蒙古的骑兵,处于天然的劣势,如果湘军快速推进,会被骑兵追击消耗,但如果以阵地战稳步推进,又会消耗过多的粮草。
中原运输困难,而只要叛乱,各地督府将不再会支援湘军,若劫掠民财只会激起更大的抵触,使军事行动即便胜利也难以建立统治。
✑❅如果曾国藩在消灭太平天国之后,打着恢复汉室的旗号北上,能称帝吗?
这个问题提的挺有意思,事实上,曾国藩在太平天国运动即将推翻清王朝的时候,投笔从戎,通过组建湘军,掌握了地方大权,最后镇压了叱咤一时的太平天国运动。问如果曾国藩当时顺势挥师北上,有可能推翻清王朝吗?
答案是不可能的,原因大的方面有:
一是文人是造不了反的。
中国自春秋战国以来,一般的开国皇帝或起义军的领袖,大多都是军人武夫,读书人造反的很少,而成功的几乎没有,曾国藩应该是处于这种心态。
二是集团外部的阻力。
清王朝虽然已经严重衰落,但是憎格林沁仍然有一支非常强大的部队在中原驰骋,而且这支部队的骑兵很厉害。曾国藩若有行动,没有骑兵的湘兵不能不对此有所顾忌。
三是集团内部的阻力。
李鸿章的淮军、左宗棠的楚军都是从湘军分出去的势力,他们会不会支持曾国藩,对曾国藩来说,这根本就是一个未知数。
四是外部方面的阻力。
当时以英国为首的国际在华势力,他们扶植的是清廷,曾国藩如果一闹,他们很可能也会像镇压太平天国一样,镇压湘军。
五.最关键的一点,湘军起兵时,是以保卫明教和忠君报国为号召,作为团结奋斗的力量,一旦曾国藩自己称帝,这不就等于自己打自己的嘴巴吗?到时候必然会丧失人心、众叛亲离。
≈⇢如果曾国藩在消灭太平天国之后,打着恢复汉室的旗号北上,能称帝吗?
事实上,在曾国藩率领湘军攻下南京后,不仅他的弟弟曾国荃劝其拥兵自立,他手下的一大批将领也有这样的想法。如湘军水军统帅彭玉麟就曾经问过曾国藩“江南半壁无主,老师有意乎?”就连当时清廷倚重的左宗棠在信中也暗示过希望曾国藩反满复汉。如果曾国藩称帝,从当时湘军的感情而言,对他还是相当有利的。
其实至为重要的是攻下南京的时候,曾国藩手上的湘军是当时实力最强的军事力量。如果打出驱逐鞑虏,恢复汉室的口号,成功率是很高的。
具体说,一是经历了太平天国运动,满清的统治根基己经彻底动摇。因为随着太平天国的兴亡,当初满清入主华夏前后的劣迹及恶政,大白于天下,所以民间反满的思想己深入人心。尽管太平天国被曾国藩剿杀,但如果举大义,还是会有很多百姓响应的。
二是太平天国的失败,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这场运动本身带有强烈的反传统文化之为。而这恰恰是地主阶级所不能接受的,所以也就导致其必然助力于清室。就是说没有策略上的拉拢、联合,也就建立不起来地主阶级拥护的共同对敌的统一战线,到最后,非但没有灭亡满清,反而使自己陷于孤军奋战的境地。而曾国藩自立就不存在这个问题,再加上南方汉人相对较强的母族情结,应当说,此时曾国藩反正还是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
还有一个不得不说的人物一李秀成。李秀成被俘后,曾国藩便命人对李秀成以礼相待,并亲自审问了李秀成,还与李秀成进行过一次长谈,而后李秀成用了九天时间写出了长达数页共计6万余字的《李秀成供状》。
但令人感到不解的是,李秀成不像其他诸王大将一样誓死不降,而是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对曾国藩兄弟大加吹捧,流露出投降的意思,这和战场上的誓死如归的他判若两人,难道李秀成真的怕死吗?
非也!李秀成自参加太平军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他之所以写自首书,就是不甘心太平军没能完成推翻鞑清的宏愿,而寄希望于身为汉人的曾国藩能够通过自首书挑起光复华夏的历史重担,所以我们无法排除曾国藩当时有可能向李秀成流露了自立的愿望。因而李秀成才掏心掏肺地表示如果曾国藩南面为帝,他可以召集太平天国几十万的余部投靠曾国藩,助曾国藩一臂之力。可以说李秀成当时的这番话是让曾国藩心动了。虽然当时他并没有做出表态,但并不等于他没有这个念头,所以说在太平天国失败后,曾国藩确实有拉拢李秀成的想法。
虽然曾国藩对于部下的劝进,最终被他拒绝了,但是曾国藩举大义的初心应当还是有的,而且是经过了深思熟虑之后才下了决心。
就当时来讲,15万湘军可以说是兵强马壮,一时间天下也没有那支部队是湘军的对手。反观清朝,最后一支能打的部队是僧格林沁的蒙古骑兵部队,也已经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损失殆尽,当时的清廷已经拿不出一支部队来抗衡曾国藩了。
还有曾国藩的部队几乎控制了长江中下游所有的战略要地,只要他在南京自立后,振臂一呼,南方半中国可以说传檄而定。也就是说曾国藩反正后,接管了太平天国全盛时期的所有地盘。
如此一来,对于清廷来说就等于要重新打一次全盛时期的太平天国,那么估计此时清廷真的要跑回到祖先发迹之地!
此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两次鸭片战争的失败,尤其是战争中丢了首都,导致的是清廷威信扫地,与此同时,汉人的民族情绪也开始高涨,而且曾国藩在汉族官员中有着极强的号召力,可以说是汉族士坤和地主阶级的代言人。满清的不得民心,这也给了曾国藩造反名正言顺的旗号: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只要曾国藩能打出这样的旗号,响应的人自然会络绎不绝。
既然有胜算的希望,那么曾国藩最终为什么拒绝了下属的劝进,而不南面为帝呢?
一句话,性格即命运!问题就这里!
我们都知道曾国藩是科举出身的文人,在那个年代孔孟之道的忠君思想可以说在他心里根深蒂固。至于有过称帝之念,也是当时的顺式所致。不过,他毕竟和刘邦、朱元璋等人不是一路人。曾国藩头脑中的条条框框无疑左右了他的决断力。从这一点上讲,反满复汉他始终顾虑重重!就是说,做这种事是大逆大道的,如果没有99%的胜算把握,他是不会冒满门被诛风险的。
另外,曾国藩知道自己几斤几两,有自知之明。
我敢断言,如若起事,第一个起兵来讨伐他的人,极有可能就是左宗棠!
至于李鸿章,曾国藩曾说,我若一帆风顺,他永远是我的学生。但我如若不顺呢?
得承认,曾国藩打仗水平难以恭维。打九江,他耗时16个月。打安庆,他耗时15个月。打南京,他耗时26个月。他打仗的进度堪比蜗牛。而这正是左宗棠不服他的地方。假如曾国藩自立为帝,左宗棠能真心拥戴吗?这不能不说是曾国藩最纠结的,更何况清廷己经对他布了局,用左宗棠制衡曾国藩。对此,曾国藩能不知道?
因此,当时的形势对曾国藩称帝是非常有利的,可惜的是他没有帝王之质,如果换成左宗棠是可以大概率推翻清廷的。
✐╟如果曾国藩在消灭太平天国之后,打着恢复汉室的旗号北上,能称帝吗?
曾国藩和其笼络的势力集团,没有帝王气象,也就没有天命,因此,不可能推翻清廷另立王朝。
一,首先最为关键的一点是,太平天国运动很大程度上败于起义军内部矛盾分化和缺乏具有远见卓识的战略领导,急功近利,纪律松散,贪图享乐,堡垒最终从内部攻陷。
二,清廷虽然内外交困,风雨飘摇,在历史巨变的前夜,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太平天国不是、曾国藩集团也不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其实力还足以支撑好长一段时间,还能苟延残喘若干年,在太平天国运动逐渐消亡的时候,其已经喘过气来。曾国藩集团其实并不比太平天国运动的势力更强,要灭掉清廷,不是容易的。
三,曾国藩一旦反清,太平天国运动或许会死灰复燃,外国势力也会乘机作乱,其结果是难以预料的。
四,清廷看中曾国藩,是因为其老实忠厚,一脑子的传统忠君思想,中规中矩,心无大志。另一方面,也暗中盯着他的一举一动,最后,功高震主的阶段基本就要求其解除武装了。湘军内部也安插了不少朝廷力量。清廷不傻,规划制约,岂容轻举妄动。
五,曾国藩作为文官,威望不够,并没有非凡的文韬武略,其笼络的一大帮人其实并不真正信服与他。湘军中很多将领甚至抱怨良多。而家族中只有曾国荃打仗还可以,但体质差,其他诸弟大多是泛泛之辈,不足以独当一面,难以胜任。
六,曾国藩本人更不是雄才大略、志在天下,有胆魄和英勇的英雄。一个读圣贤书的小文人,在做京官的时候就念叨着回去教书做学问。因为为人忠厚,才被清廷看中要求他去剿灭太平天国运动,打仗的时候就念叨着杀人太多会被人责骂。极不情愿的被推到历史的前头。但曾国藩命好,文人带病打仗并不怎么样,赶鸭子上架,屡败屡战,却阴差阳错最后胜利了。胜利了,就赶紧见好就收,收割点个人和家族荣耀,大团圆各大欢喜就好,如此而已。
七,今天许多人翻出来说,曾国藩的湘军部下在军中曾请求他起来造反推翻清政府,这其实多半是后人认为理所当然的猜测和无聊小说里的杜撰。我们不排除某些人与曾国藩私下暗示、讨论过这个问题,但作为一向重视“慎独”思想的传统保守派,岂会在军中让众将士染指这个话题,哪怕是议论那都是不会允许的,哪怕是谣传,走漏半点风声,就会引来杀身之祸甚至诛灭九族等灭顶之灾。
历史没有如果。曾氏没有天命,更没有帝王气象,一个维护腐朽清政府统治的旧官僚而已。还打着恢复汉室的旗号?呵呵,前人早已骂他是汉奸和刽子手了。
☚Ⓒ如果曾国藩在消灭太平天国之后,打着恢复汉室的旗号北上,能称帝吗?
其实曾国潘不接着太平天国的劲自立反清,个人认为应该是他考虑到当时大半个中国的百姓饱受战乱的摧残!如果他接着发动战争会进一步加大老百姓的苦难!同时会使国家实力陷入最低谷!导致外国势力趁虚而入,致使灭国之祸的发生!不要忘了当时世界列强已经对中国虎视眈眈!
------------------
推荐阅读:
上一篇:如何挑选洗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