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的弟弟弘昼是个什么样的人?
↼﹋乾隆的弟弟弘昼是个什么样的人?
乾隆81岁那年,79岁的愉妃被翻了牌子,太监惊恐不安,以为乾隆眼花看错了,颤颤巍巍地提醒道:“皇上,愉妃已经79岁,早已不在侍寝范围之内,您换个年轻的吧!”乾隆大怒,一定要愉妃侍寝。太监吓得半死,立刻派人把愉妃送进了养心殿。
愉妃其实并不得宠,只因为生了五阿哥永琪之后,母凭子贵身份抬高不少。然而,愉妃也是个苦命的女人,儿子永琪在25岁那年因病去世,她从此只能以青灯古佛相伴。
乾隆随着年纪大了,思子心切,与愉妃一起追忆儿子的过往。突然,乾隆仿佛想到了什么,说了一句:“当初九州清晏殿失火,若不是永琪救驾及时,我恐怕早已命丧黄芪,只恨老天不长眼呀!”
那一次,乾隆的弟弟弘昼就住在自己旁边,却眼见大火没来救驾,这是乾隆对弟弟疏远了很多。亏自己对弘昼那么好,哎……
时光回到乾隆年轻时期的一天,几位大官在早朝后议论纷纷。“这不是胡闹吗?你说咱这个王爷怎么如此荒唐,哪有人还活着就给自己办丧事的?”
“就是就是,真搞不懂这个和亲王!”
几番交谈以后,这几个大人满脸愁容地的回家,换一身衣服,带上厚重的“葬礼份子钱”,直接奔赴和亲王弘昼的府上。
只见和亲王府邸挂满了葬礼摆设,还没进门口就听到院子里下人的哭声。弘昼盘着腿坐在正中央摆放的一口上好棺材上,一边吃着祭祀的贡品,一边大声的说:“这边的哭得不够响亮,大点声!”
弘昼从棺材上跳下来,掸了掸衣服,背着手在一群穿着孝衣的人里走来走去。
“这俩丫头哭得好,一会去账房领赏钱。”
来的宾客已经对这种阵仗见怪不怪了,因为这王爷已经不是第一次给自己办丧事了。每次弘昼都要给朝廷上的大臣送去请柬,请他们来参加自己的葬礼。
普通人谁敢这么做,这不是在咒自己吗?但是弘昼不在乎这些,王公大臣可得罪不起这个王爷,每次都要带着丰厚的份子钱来,然后灰溜溜的回去。
和亲王弘昼,堪称王爷界的一股清泉,或者往厉害点说,他是“一股泥石流”。
人人都称他是个“荒唐王爷”。但就是这么一个荒唐不靠谱的人,在乾隆登基后依然备受乾隆皇帝宠爱。甚至弘昼多次在死亡的边缘疯狂试探,乾隆都会对其网开一面。
弘昼是雍正的第5个儿子,和乾隆同岁,只是比他晚出生了十几天。他的生母是个汉人,身份低微。弘昼出生以后,就被送去让熹妃抚养。熹妃也就是乾隆的生母,所以两个人是一起长大的。
乾隆母亲也非常喜欢弘昼,甚至有些偏爱他。
而乾隆呢,没有什么优点,唯一的优点就是孝顺。乾隆非常尊重母亲,想尽办法讨母亲的欢心。后来,弘昼也就是看中了这一点,把乾隆死死地拿捏住了。以至于在乾隆登基后,弘昼胆大妄为做了许多“放飞自我”的事情,但是乾隆都没有对他过度追究。
要说哪个皇子没有动过当皇帝的愿望这是不可能的,毕竟皇位的诱惑力极大,但是弘昼看透一切以后,就对皇权无所谓了。
弘昼知道乾隆是个生性多疑的人,如果想要保住自己的王爷地位,就不能太优秀,只能“摆烂”,并且不能拉帮结派,这样自己才不会出事。
据说,当时雍正亲口说过“弘昼是皇子中最聪明的人”。的确如此,弘昼过目不忘,文采斐然,只留下一首诗,其文采就远超乾隆的好几万首口水诗。
少年时期,乾隆和弘昼一起上课,同一个老师教,老师对弘昼的评价也高于乾隆。不过,确定弘历就是下一任皇帝以后,弘昼收起锋芒,用自己精湛的演技,完美诠释了“荒唐王爷,不靠谱王爷”的形象。
下面,我们通过八件事来详细了解一下弘昼是个怎样的人。
1,身为王爷,却抢劫铸币局的马车
这一天,铸币局的车队经过弘昼的和亲王府。这王爷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把车马一块拦下来,抢回王府了。
铸币局的人一看,也不敢轻举妄动,只好回去禀报。
按理说,这个王爷应该不缺钱才对,怎么打上官家的主意了。还是在光天化日,众目睽睽之下,只能说这个弘昼胆大包天。
根据大清的法律,弘昼犯下的罪足够他流放一辈子了。
乾隆得到消息,气得把手里的茶杯都摔了,大骂:“混账!这个弘昼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吗?一个王爷怎么能做出这种事情呢?”
乾隆气呼呼的刚要下旨流放弘昼,这时候,太后就急匆匆赶过来,为弘昼说情。
“弘历啊,你弟弟可能是缺钱花了,要不怎么也不会犯浑去抢铸币局呀。你可不能真的流放他,我会很伤心的。弘昼也是我看着长大的,你要念及手足之情。”
乾隆是出了名的孝顺,看母亲都这样发话了,也不好说什么,就免了弘昼的流放。但是作为皇帝,他也打算小小惩罚一下弘昼,对下面的人来说也得有个交代。
后来,乾隆决定让弘昼去守皇陵。不过,太后怎么也不同意,还说你如果让弘昼去守陵,那我也跟着一起去。
这可把乾隆吓坏了,只好对处置弘昼的事不了了之。看来,这不靠谱的王爷把乾隆的软肋摸明白了,放在现在就是妥妥的心理学大师。
当然,这件事情过去以后,弘昼依然没有停止他的“作妖”计划。
2,上早朝时,当着皇帝和百官们的面和大臣打架
在一次朝廷会议上,弘昼因为一点小事和军机大臣讷亲发生了口角,话不投机半句多,一气之下,弘昼竟然当着乾隆和文武百官的面对他大打出手。
弘昼一脚将讷亲踹倒在地,一屁股就骑到他背上 ,挥舞着拳头对着讷亲一顿输出。旁边的一众大臣惊呆了,也没人敢上去拉着,任由两人厮打。不过弘昼年轻力壮,讷亲自然不是他的对手。后来弘昼看讷亲不还手了,才就此作罢。
旁边的乾隆亲眼目睹了整个过程,虽然心里一肚子气,但是他一言不发。一直到这场闹剧结束,乾隆才说了一句“胡闹”,然后就拂袖而去。
大臣见皇上都没怎么着,也就没人敢说话了。
从此以后,大臣都不敢靠近弘昼,不敢和他亲近。毕竟这么不靠谱,不定性的王爷谁也不敢招惹,万一弘昼哪天心情不好就把自己臭扁一顿也说不定。
其实,弘昼巴不得大臣远离自己,毕竟乾隆最记恨亲王和大臣拉帮结派。这样一来,自己反而更加清净了。
在很久之前,乾隆在一次酒局上试探过弘昼的心思。弘昼当时就作诗一首,来表达自己的忠心。
世事无常耽金樽,杯杯台郎醉红尘。人生难得一知己,推杯换盏话古今。——弘昼写的保命诗。主要意思就是说世事无常,自己只是希望有一个知己,每天喝喝酒逍遥快活就够了。
也就是在这次酒局之后,乾隆就不怀疑弘昼了。
值得一提的是,弘昼这即兴作诗的文采,就远比乾隆一万首口水诗要好。
3,皇帝与百官开会,弘昼早退去吃饭
有一次,乾隆和大臣正在开一个非常重要的朝会,作为和亲王的弘昼也参加。可能这个会议太重要了,也可能古人办事有点罗嗦,开会一直从早上五点开到了下午三点。
其实大臣们的肚子早就咕咕叫了,但是看乾隆皇帝没有发话,谁也不敢动。这时候弘昼说了一句:“什么时候开完会呀?都饿死了,你们开吧,我去吃饭啦!”
然后自己一个人就快步离开了屋子,屋子里的大臣全都惊呆了,但是乾隆没有说什么。
后来弘昼觉得自己的做法不妥,第二天又跑来给乾隆道歉。
乾隆说:“现在知道错了,你做事太欠考虑了。如果当时我拦你,估计你现在小命都没了,那些大臣也会在背后议论你。”
经过这件事以后,弘昼彻底明白了,就算自己以前和乾隆再怎么兄弟情深,毕竟现在君臣有别,在乾隆眼里,皇权皇威是最重要的。
4,当众不给皇帝面子,大吼大叫
有一次,正在举行一场非常重要的考试,和亲王弘昼监考,乾隆也亲自过来观看。到了午饭的时间,和亲王看乾隆还没有去用膳,就让他先去吃饭,别饿坏了身子。
本来和亲王是为了乾隆着想,没想到乾隆一直拖着,迟迟不肯走,他想等考试结束再离开。和亲王气得大声嚷嚷:“皇上,难道你连我也信不过吗?难道我会收受这些人的贿赂吗?”
他的这一句话,把在场的考生吓得不轻,所有人都屏息凝视,不敢抬头。
乾隆听了这句话很尴尬,说:“当然没有,我怎么会不相信你呢?”然后乾隆就去吃饭了。
古往今来,敢这么直白的训斥皇上,不给他留面子的,和亲王弘昼恐怕是天下第一人!
我们说他是性情中人呢?还是说他胆大妄为,不带脑子呢?
还好,乾隆已经习惯了这么个不靠谱的荒唐弟弟,没有对他进行追究。这如果是换了外人,恐怕100个脑袋都不够掉的。
5,荒唐王爷重情义,舍命救乾隆
说回来弘昼这个人虽然有时候看上去挺荒唐,不靠谱,但是在关键时刻他还是很重义气,很讲兄弟情义的。
有一次,乾隆骑的马不知怎么突然受惊了。
马匹失去了控制,乾隆在上面不能下来,马儿两脚抬起,乱冲乱撞,没有一个人敢去救乾隆。
这时候,弘昼不顾危险,一个箭步冲上去,用鞭子抽打马,用手死死拽住缰绳,制服了正在发疯的马,救下了乾隆。这一次弘昼的行为终于没有让乾隆生气,乾隆非常欣慰自己有这么一个弟弟,敢于不顾危险来救自己。
乾隆在心里暗自想,虽然弘昼有时候挺不靠谱的,但是在这种关键时刻还是挺让人满意的。
6,乾隆宫殿失火,弘昼未及时施救失宠
再好的兄弟也有心存芥蒂的时候。
乾隆晚年的时候,有一次在九州清晏殿居住。后来,九州清晏殿突然失火,火势很大,根本没有人进去救乾隆。
而和亲王弘昼居住的距离和乾隆很近,乾隆本以为弘昼这次还会出手相救。没想到是自己的五阿哥永琪义无反顾的冲进来,把自己背了出去。
反而在大火结束以后,弘昼才慢悠悠的来看热闹。
经历过这件事以后,乾隆对弘昼感到很寒心。自己明明很有信心,弘昼会回来救自己,没想到给自己惊喜的竟然是五阿哥永琪。
那时候乾隆就在心里下定决心,将来王位继承人永琪肯定是首选。可惜永琪英年早逝,得了附骨疽就离世了,最后让嘉庆捡了个好果子。
7,弥留之际,惦记皇帝的帽子
这一天,弘昼病重垂危,乾隆亲自来和亲王府探视。
此时的弘昼,处在弥留之际,已经说不清楚完整的话,看到乾隆来了,他的两眼放光,想要从床上起来,却起不来,嘴里磕磕巴巴,支支吾吾的,然后用手对着乾隆指指点点。
后来乾隆才明白,他想在临死之前戴一戴乾隆的皇帝帽子。既然当不成皇帝,戴一下皇帝帽子总行吧。但出乎意料的是,平时非常纵容弘昼的乾隆,这次拒绝了他的无理要求。
毕竟皇帝帽子代表了皇室的权利,怎么能轻易让别人戴呢?
乾隆拉着弘昼的手说:“我不给你皇帝帽子,但是我可以许给你的后代铁帽子王。”铁帽子王是清代的一种封爵制度,就是指世袭罔替的王位,铁帽子王比一般的亲王具有更高的待遇和特权。
弘昼去世以后,他的儿子按照当时的规定,应该是郡王,但是乾隆直接让他的儿子接替了他的职位,也封为了亲王。
由此可见,乾隆还是很关照这个弟弟的。
8,痴情王爷,一生妻妾总和只有3个
虽然和亲王不靠谱,但他却是一个痴情的人,一生只娶了三个老婆。
或许会有人说,一个男人有三个女人还叫痴情吗?但是想想他的身份,他可是亲王啊!当时只有一个正福晋和两个侧福晋。
如果他沉迷女色,本应可以找更多的女子。而且弘昼的子女大多数是和其中一位侧福晋所生。他对外荒唐,对内非常疼爱自己的女人。所以,在某种角度来说,弘昼不失为一个好男人。
写在最后:
纵观和亲王弘昼的一生,虽然自己有实力可以竞争皇帝宝座,但为了可以潇洒地活下去,弘昼就开始了摆烂的生活,即使背负上“荒唐王爷”这个名号,他也毫不在意。
弘昼在不断放飞自我,也成为了清朝的欢乐喜剧人,在后世看来,他这些“作死的操作”向乾隆表明了忠心,也达到了明哲保身的目的。当然,前提是他的分寸拿捏的很好,稳稳的抓住了乾隆皇帝的软肋。自己闯祸有人护着,真应了一句话“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
常言道,伴君如伴虎。而弘昼,便是皇帝身边的生存达人。管弘昼到底是真荒唐,还是故意为之掩人耳目,至少乾隆对这个兄弟真的不错。
弘昼活了58岁去世,估计他这一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在弥留之际带上乾隆的皇帝帽子吧!
╫⇓乾隆的弟弟弘昼是个什么样的人?
1727年,两个仆人拦住了宝亲王弘历的轿子:“王爷,不好了!和亲王他死了!”等弘历到和亲王弘昼家时,直接给整无语了!只见府中贴满了白色丧条,弘昼坐在灵堂上,一边大口吃着自己葬礼的祭祀贡品,一边对着哭丧的家眷说道:“再给我哭大声点!”
当时的弘历还没有登基,看到弟弟这样,气得骂道:“弘昼,你这也太胡闹了,年纪轻轻的,活得好好好的,却给自己办丧礼,哪有人这么诅咒自己的啊?”
这位年纪轻轻给自己办“活出丧”的和亲王弘昼,也因此成为大清最出名的王爷,被百姓称为“荒唐王爷”。
“荒唐王爷”办丧事,还不是闹着玩的,而是动真格的,他不仅在府中搭设灵堂,还给自己准备了一副棺材,然后他坐在灵堂上,命令府中家眷、仆人、男女老少都穿着丧服哭丧,哭得最惨最真切的,还有奖励。
之后,又遣仆人们带着丧帖分发到朝中大臣的府上,让他们去自己家里参加丧礼。大臣们虽然觉得荒唐,但是人家毕竟是亲王,也不敢得罪他。只能忍气吞声,带着份子钱来到和亲王府看弘昼表演。
人们常能在和亲王府看到令人哭笑不得的一幕:王府里哀乐四起,哭声一片,而和亲王弘昼则坐在灵堂上饮酒作乐。
这样的事情,一次也就算了,毕竟就算是提前给自己办丧礼,那办一次也就够了。但咱这位“荒唐王爷”却偏偏觉得不过瘾,在之后的岁月里,特别是他哥哥弘历登基后,又多次举办过盛大风光的丧礼。
照理说,你愿意办几次丧礼,那是你的事,反正诅咒的是你自己,花的也是你的钱。
可他的家眷和那些王公贵族、朝中大臣就苦不堪言了。尤其是王公贵族、朝中大臣,三不五时要去给同一个人奔丧就算了,还得不停地给同一个人份子钱。一来感觉自己的智商受到侮辱,二来心疼自己那些份子钱。
“荒唐王爷”做过的荒唐事,可不止“活出丧”,却被后人认为是雍正最聪明的儿子
乾隆初期,有一个大臣叫讷亲,他是开国五大臣额亦都的曾孙,康熙时期四大辅政大臣之一遏必隆的孙子,内大臣尹德的儿子,他自己也做到了乾隆的军机大臣、兵部尚书,总之,是一个很厉害的人物。
一次朝会上,两人因为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话不投机起了冲突。弘昼竟然当着乾隆和文武百官的面,把讷亲骑在身上按在地上暴打。
纵观中国封建历史2000多年,估计也找不到一个人敢在皇帝面前殴打大臣,还是殴打一个身份极为尊贵的王公贵胄。
朝臣们都以为乾隆会出面喝止弘昼的暴行,但他们发现自己想错了。乾隆非但没有出面喝止,而且丝毫没有阻止的意思,淡定自若地坐在龙椅上观看了弘昼暴打讷亲的行为。
事后,乾隆只是不痛不痒地当着朝臣的面说了句:“简直胡闹!”没有任何惩罚,就不了了之了。
朝臣们也看清了,这位亲王可真不敢惹啊,犯了事皇帝也会对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还是离远一点,否则哪一天他不开心,把自己暴打一顿,都没地儿说理去了。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荒唐王爷”,却被后人认为是雍正最聪明的儿子,
为什么会这么说呢?这就要从这位“荒唐王爷”的身世开始说起。
作为乾隆最大的夺嫡对手,却是前程早定,干脆公开退出夺嫡之争雍正一生总共有10个儿子,但有6个早夭,真正活到成年的只有4个,分别是皇三子弘时、皇四子弘历、皇五子弘昼和皇六子弘瞻。
照理来讲,在这几个儿子当中,弘时是有机会成为储君的。
首先,因为雍正的皇后没有生子,弘时最为年长;其次,弘时的母亲李氏是雍正还是雍亲王时的侧福晋。雍正登基后,李氏被封为齐妃,地位仅次于皇后乌拉那拉氏和贵妃年氏,远高于弘昼的生母耿氏(端妃)和弘历的生母钮钴禄氏(熹妃)。
但是偏偏弘时与父亲雍正最为不像,雍正城府极深,很会隐忍,而弘时生性率直,没有城府,很容易被人鼓动,竟然傻傻地帮雍正的政敌老八胤禩和老九胤禟求情,雍正一怒之下,将弘时过继给胤禩为子,并和胤禩一同被消除宗籍,圈禁在宗人府中,不久便抑郁而亡,年仅24岁。
老六弘瞻和前面三个哥哥相差20多岁,自然也就排除储君的竞争行列。
而相差仅三个月14天的老四弘历和老五弘昼,自然成了夺嫡的最大竞争对手。
然而,尽管如此,事实上弘昼却是前程早定,注定了只能是一个亲王。
首先是弘昼的出身。弘昼的母亲耿氏,出身低、位分不高、不受宠还是个汉人女子,这几个要素就决定了弘昼不可能是雍正属意的接班人。
其次,虽然雍正因为“九子夺嫡”的阴影,为了避免将来他的儿子们同室操戈,对他们也是尽量做到一视同仁。但事实上,雍正还是不经意地就流露出了传位给乾隆的想法。
两人虽然同时受封亲王,但封号就已经看出区别了,弘历是“宝亲王”,就是把他当大宝贝看待,而弘昼是“和亲王”,就是要求他和顺听话的意思。在继位之初,雍正曾经连续两年让弘历代他主持祭天仪式。
第三,弘历在十二岁时,就因其沉稳、聪慧被他的祖父圣祖爷康熙看上,带到身边抚养了半年。甚至有传,雍正能够当上皇帝,就是因为康熙看上了弘历。
虽然雍正为了避免再出现“九子夺嫡”的惨剧,发明了“秘密立储”的制度,但明眼人都能看出皇位非乾隆莫属,只是没有明确公布而已。而弘昼身处皇家,自然也再清楚不过。
只是当皇子的,谁会对皇位没有渴望呢?但弘昼是经历过他父亲与叔伯的“九子夺嫡”,亲眼看着他的皇伯皇叔们,甚至是他的哥哥弘时都成了政治的牺牲品,所以他很识相地退出了竞争。
第一次“活出丧”就是弘昼向雍正释放出自己已经退出夺嫡竞争的信号这出“活出丧”发生的时间,是雍正登基之初,雍正下令革去老八胤禩的爵位,并派弘时和弘昼去抄家,弘昼就玩了一出“活出丧”,说自己不能出门否则会有血光之灾,把这事给躲过去了。
而“活出丧”,也是弘昼向雍正宣布自己已经“死”了。一个“死”过的人是不会对皇位有什么威胁的。
要知道,在弘时死后,雍正为了培养这两个儿子,特意把两个儿子安排在离自己最近的东西屋里,请同一个老师来教导,两兄弟从小同吃同住、一起读书一起练骑射,一起抓蚂蚱做游戏......
我们都知道乾隆从小学习很好很聪明,但其实弘昼比乾隆还要有才华。乾隆一生虽然写过4万多首诗,但水平都很一般,最出名的就是那首“一片一片又一片”的儿童诗,还是模仿郑板桥的。
而弘昼存世的作品虽然少,但仅一篇《金樽吟》就胜过乾隆的作品百倍了。
试想一下,一个按照精英培养的皇子,还有一个很上进的哥哥在边上耳濡目染,怎么会在16岁时,突然变得那么荒唐不务正业呢?
可见,这些都是弘昼为了掩人耳目,目的就是让他的父亲雍正放心,尤其是让他的哥哥乾隆放心。
这点从后来乾隆登基后,弘昼的表现也可以看出来。原本呢,雍正在世时,弘昼还只是偶尔荒唐,在乾隆登基后,那可是极尽荒唐,可以说是怎么荒唐怎么来。
从小感情亲近的哥哥成了皇帝,兄弟间多了一层防备,弘昼只能“放飞自我”来使哥哥放心
可以说,在乾隆还没有当上皇帝之前,与弘昼真的是兄弟情深,乾隆在《乐善堂全集定本》中有一段话描述了兄弟俩的关系:
予与王幼同学同课,习为诗古文词。当是时侍奉皇考膝下,优游书府,日寝馈于经史文字中,世纲尘务,毫发不以婴其心。吾两人者,相规以善,交相勉励,相得无间,如是者垂二十年,天伦之乐无过于是。
但是在乾隆当上皇帝后,弘昼很快就发现,两人的兄弟情已经不像以前那样纯碎。
有一次,朝廷在乾清宫举行八旗子弟考试,乾隆让弘昼和他一起监考,转眼到了中午吃饭时间,弘昼就请乾隆先去吃饭,他留下来监考就行。但乾隆还是坐在位置上,没有要动身的意思。
弘昼脾气一下就上来了,当着众人的面对乾隆说:“难道皇上是担心臣弟收了他们贿赂给他们作弊不成?”
相信天底下没有一个人敢这么跟皇帝说话的,这是不想活了。乾隆虽然没有当场发怒,但也着实被噎到,不知道要怎么回答,就悻悻地拍拍屁股走了。
回去后,弘昼才发现自己犯了“大不敬”,第二天一早,就赶紧入宫向乾隆请罪。
乾隆说:“昨天如果我顶你一句,你早就被剁成肉酱了。”
弘昼这才意识到,眼前的这个人已经不是当年那个与自己同吃同住的哥哥弘历了,而是变成了维护皇权,连兄弟也可以牺牲的乾隆皇帝了。
乾隆在当上皇帝后,也很有原则,特别是在处理兄弟关系方面,他坚持“政治从严,待遇从宽”的原则。
登基之后,乾隆就把他父亲的雍亲王府旧邸(后来改为雍和宫)及财物全给了弘昼,弘昼也成了京城的首富王爷。
可以说,乾隆对这个弟弟真的是相当优待了,但其实也是要表明一层意思,父亲的财产归我,父亲的权力归我,一人一半,各不染指。
还有一次,乾隆在宫里办了一次家宴,请了弘昼和弘瞻,以及自己的那些叔叔伯伯前去。喝得已经七荤八素时,乾隆就故意借着酒劲拿话点弘昼,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告诉弘昼,只要你不贪念权力,你就能一辈子享受荣华富贵。
虽然乾隆说得十分隐晦,但聪明的弘昼一下就听明白了,当场就借着酒劲写下了那首被后世称为“保命诗”的《金樽吟》,全文是这样的:
世事无常耽金樽,杯杯台郎醉红尘。
人生难得一知己,推杯换盏话古今。
表面意思是说,人生世事无常,不如每天邀三五个好友,喝喝酒吹吹牛。但其实是要告诉乾隆:放心吧,皇帝哥哥,我这一生的追求就是喝酒聊天。
之后,为了让乾隆放心,他就开始在荒唐的路上彻底放飞自我,三不五时给自己举办丧礼,当堂殴打当朝大臣,目的就是让大臣们都厌恶自己,远离自己,让自己没有结党营私的嫌疑,乾隆自然就会对自己放心,这也是为什么乾隆明知道弘昼胡闹,却还是能够容忍他的原因。
越是表现得荒唐怪诞,乾隆越是宠爱弘昼,弘昼也成为乾隆唯一得到善终的兄弟
尽管如此,乾隆还是不放心。他从小熟读史书,对历史上皇族干政的事他可是清楚得很,尤其是他还经历过“九子夺嫡”。
因此,在他登基后,就决心要改变皇族成员染指核心权力的传统,立下了“亲王不领军机”的制度,在他之后的皇帝也奉行这一制度,只是后来被慈禧打破了。
所以在乾隆朝,无论你亲王贝勒能力再强,都别想掌握实权。乾隆给弘昼安排的职务,都是一些没有实权的杂务。
比如,见弘昼那么爱办丧事,就让负责管理宗人府的事务,每当有皇族成员去世,乾隆都会派弘昼去操办丧礼。包括乾隆最爱的富察皇后,兄弟俩的十二叔履亲王胤祹、十四叔恂郡王胤禵、十七叔果亲王胤礼的丧事,都是弘昼操办的。
但是,毕竟也不能天天办丧事吧,乾隆又命弘昼去跟他的十六叔庄亲王允禄学习管理内务府事务,为什么安排他去跟庄亲王学习呢?因为庄亲王是康熙的儿子中最没有政治野心的,平时就喜欢诗词歌赋,吹拉弹唱。
这过程中,弘昼管理内务府的业务水平提升多少不好说,但他对吹拉弹唱的喜爱程度肯定是直线上升的,他也找了把琵琶学了起来,不过可能是没有这方面的天赋,弹得确实不怎样。
但“荒唐王爷”只管找乐子,才不管好不好听呢,还请人到家里去听他弹奏,史书记载弘昼请人到府上听他弹琵琶的情形,“客皆掩卫厌闻,而王乐此不疲”。
弘昼越是表现得荒唐怪诞,一副混世魔王的样子,乾隆对他就越是宠信,弘昼也因此一生都深受哥哥乾隆的溺爱,一直“无忧无虑”地活到了六十岁,寿终正寝。
在弘昼死后,按照清朝降级承袭爵位的制度,他的爵位到他儿子永璧时,按理应该降一级,为和郡王。但乾隆特许永璧不用降级承袭,直接为和亲王爵位。
正因为此,世人才会说弘昼是雍正儿子当中最聪明的,在看似荒唐不羁的外表下,实际上蕴藏着极深的明哲保身之道。
真实的弘昼才华横溢,小时候读书就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否则乾隆后来也不会让他去给自己的皇长子当老师。他也深谙自己身为皇子的无奈,只能掩饰自己的才能,做出一副离经叛道的样子。
还有一点,也可以说明弘昼并不是真荒唐,那就是弘昼作为亲王,地位尊贵,却是一个对感情十分专一的男人。他一生只有三个老婆,一个嫡福晋,两个侧福晋。
看到这里,你肯定会说,有三个老婆还叫专一?你要想说,在清朝,一个亲王有一个嫡福晋两个侧福晋,那可是最少的配置了,而且是必须有的配置。而且弘昼一生有九个子女,其中有七个都是和嫡福晋吴扎库氏生的。
要真的荒唐,他早就妻妾成群了。弘昼的荒唐都是不损己不害人的,即使是害人,顶多就是办活丧敛那些王公贵族的财。
乾隆与弘昼一起生活了二十年,也非常知道自己这个弟弟是个什么样的人,才会如此溺爱他,并一直容忍他“荒唐闹事”。
很多人说弘昼活得很憋屈,空有一腔才华,却只能装疯卖傻。但“子非鱼安之鱼之乐也”,多少人的愿望不是能拥有“躺平的一生”,拥有“咸鱼的快乐”呢?
就像他的一篇文章《读庄子》中写道:
道学何关辟老庄,徒劳诸子语言长。马蹄譬后知烧剔,骈拇明时识性良。漫黜盈篇为怪诞,却寻妙理出荒唐。高斋九夏炎炎热,一部南华藉纳凉。
在他看来,庄子看似荒唐怪诞, 实则隐藏着人生妙理,说的是庄子,其实也说的是自己。
☂╀乾隆的弟弟弘昼是个什么样的人?
乾隆这个弟弟荒唐一生,乾隆对他都没脾气,全部接受,并且还让他掌管整皇宫安全,也就是“禁卫首领”,足见,乾隆多优容和信任这个“傻弟弟”了。
乾隆亲历上一代人因争储君引发的血雨腥风,又目睹弘时忤逆而沦败。乾隆继位后,为了避免兄弟和皇族之间的斗争,所以采取怀柔政策,对他的两个弟弟也是优待有加,特别是“荒唐”的弟弟弘昼,可以称得上是纵容了。
弘昼的生母是纯懿皇贵妃耿氏,弘昼生下来后,一直都是由熹妃来抚养,也就就有弘历的生母,熹妃视弘昼如亲生儿子,而且熹妃都很疼爱这俩孩子,弘历和弘昼关系也非常不错。其实,弘昼的能力并不差,雍正朝时,雍正交办的差事,都完成的很漂亮。
不过,可随着年龄的增长,并且看透争夺皇权的下场,更是知道皇位与自己无缘,三哥弘时的前车之鉴,他心里都清楚。他不仅不能惦记皇位,而且还要大张旗鼓让别人知道他没这心思,所以开始自暴自弃,并且仗着和乾隆的关系,行事愈发荒唐起来。
一
只有在《延禧宫略》里,弘昼能这么随意出入皇宫了,然而,他还做一件更“荒唐”的事,竟然把魏璎珞的姐姐侮辱了,可想而知,他不仅“荒唐”,还有点“混”那种。即便魏璎珞知道是这个“荒唐”王爷玷污她姐姐,照样拿他没办法,因为有乾隆罩着他,谁敢把他怎么样?
弘昼行为乖谬,不仅魏璎珞拿他没办法,连朝廷百官都拿他没办法。有一次很重要的朝会,一直从早上5点到下午3点都没有结束,这时这个“荒唐”王爷可能饿的不行,便大声说道:“能不能让我出去吃个饭。”
乾隆却不去理会,继续忙着开着他的朝会。过后,弘昼去向乾隆赔礼,还问道,为何当时没有直接批评他,乾隆瞄他一眼说道:“如果我当时直接说你,你可能直接被众大臣弹劾了。”由此可见,乾隆有多纵容和恩宠这个“荒唐”弟弟了。
只要弘昼不争皇位,他所做的一切“荒唐”之事,乾隆似乎都能接受,都不惩罚他。乾隆对弘昼好,也是他母亲的原因,他母亲特别宠爱弘昼,乾隆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孝子,所以这也是他对弘昼好的原因。而且他继位后,还把雍亲王府邸的财产,全部都赐给弘昼,那么就相当于雍正的祖产都由他继承了,这样看来,弘昼也不是差钱的人。
但是他除了大办多次办理丧礼,就是成日在府邸里挥霍浪费。在自己活着的时候,以“活出丧”疯狂的敛财,邀请当朝所有权贵参加,就是为了多手钱财。而这些似乎不满足他的“荒唐”举动,还干一件更“荒唐”之事。
二
“荒唐”到公然抢劫铸币局的车,有一次,铸币局的运钞装着满满的新钱,准备要送往户部,可巧了,途径弘昼的府邸,被弘昼碰到了,竟然直接连车带马直接劫到府中,公然抢劫当时铸币局的车,还关上了门,坚决不让出去。
根据大清律法,这可是大罪。拦截运钞车,是很严重性的行为,是要处流放惩罚之罪的。乾隆大怒,本来打算流放来着,结果想着母亲圣孝宪皇太后平日很宠爱弘昼,怕皇太后会不高兴。
于是权衡之后,将惩罚弘昼去守皇陵,可乾隆的老娘就不同意,打点也要陪弘昼去守陵,最后乾隆只好作罢,撤销了对弘昼的惩罚。
为此圣孝宪皇太后还想着法子给弘昼“弄钱”。说她都快入土的人了,都不知道金山银山长什么样子的。
乾隆皇帝为了讨好圣孝宪皇太后高兴,乾隆马上命户部去国库拿钱,堆成金山银山让皇太后见识,圣孝宪皇太后看后,还惦记着弘昼没钱,对乾隆说,你弟弟是没有钱,才会打劫运钞车的,他要是有这么多钱还用得着打劫吗?你干脆把这些钱都奖赏他,免得他日后没钱又出什么乱子。
乾隆无奈的说,这可是国库的钱,我向户部打欠款借来的,这钱不归我的。可是皇太后还是不罢休,非要乾隆把这钱给弘昼不可。最后,乾隆无奈,只好答应圣孝宪皇太后把这些金山银山都赏赐给了弘昼。
弘昼就是仗着圣孝宪皇太后对他的娇惯,而眼里不揉沙子的乾隆皇帝,偏偏就对他偏袒有加,不管他怎么闹都不管,所以才做出“荒唐”的离谱的事情。
三
弘昼在历史上没有记载太多印迹,他的一生也是顺风顺水,他有太多“荒唐”之事,让大家觉得他既是聪明又是“荒唐”,是大智如愚之举。
有时他在乾隆面前也是表现的赤胆忠心,有一次出去游玩时,乾隆的马受到惊吓,让乾隆也是陷入危险之中,这时弘昼把生死置之度外,拼命用所有的力气拉住马,像弘昼这么惜命的人,能够为了乾隆不顾生死,也算是一片忠心耿耿。
平时看弘昼很“荒唐”,但是对乾隆也是赤胆忠心,所以他们的关系一直保持很好,乾隆也很恩宠和信任他这个弟弟。
弘昼就是闹出各种花样的“荒唐”事来自毁形象。他越这样,乾隆皇帝就对他越安心,曾经在朝堂上,当着乾隆的面,因事与军机大臣、一等公的讷亲一言不合,当满朝文武殴打讷亲。乾隆本人也目睹了整个事情的经过,对此睁只眼闭一只眼,既不怪罪,也不出声阻止,从此大臣们对他都非常畏惧,再也不敢惹他了。
所以弘昼从此在大臣那里再也没有威信了,朝廷百官对弘昼闻声就躲,都不想跟他打交道,这让乾隆去了一块心病,不用害怕弘昼与官员暗中勾结,对自己不利。
在当时清王朝皇亲贵族里,弘昼也是属于出名的实权人物,因此弘昼也狂得很,做事是不按套路的,想到什么就做,想说就说。哪怕对乾隆皇帝本人,弘昼有时候也是说话没有把门。
有一次,乾隆在监考八旗子弟们考试,时间有点长,一直到中午,弘昼就劝乾隆先回去,先吃个午饭,挂念考试的乾隆没走,弘昼竟然当场质冲口而出:“难道你怀疑你弟弟我会徇私受贿?”乾隆没理会他。
到了第二天,乾隆见了弘昼,对弘昼说,你昨天的行为大有不敬,我要是当场反驳你,你现都成肉酱了。伴君如伴虎,弘昼大智若愚也好,真的“荒唐”也罢,有一点就是君心难测,弘昼为了保命也只能不断的在乾隆面前演绎着不同的桥段,疯疯癫癫的化解了乾隆对自己的猜忌。
乾隆对这个弟弟一直都偏袒有加,但乾隆也是有底线的,弘昼重病时,乾隆去看望时,弘昼在一边指手画脚的,意思是想戴一下皇帝的帽子,让自己圆了这个皇帝梦,乾隆当然不会答应,关系到自己的权威和皇权,乾隆也是有自己底线的,断然拒绝了。不过,乾隆最后答应给弘昼的后代铁帽子王的待遇,弘昼的子女,被乾隆封官加赏,这已经是对这个弟弟格外优待了。
结语
说到底,还是弘昼自己的身份太敏感,知道自己与皇位无缘,如果勤勤恳恳工作,自己显得优秀,难免遭乾隆的猜忌,也难免会遭遇明枪暗箭。如果做个“荒唐”王爷,能保自己一生和子孙后代平安,那何乐不为呢?所以他“荒唐”一生,国家考试选人这类敏感事,弘昼张口就胡说,朝廷的重臣,弘昼说打就打,乍一看去,弘昼就是要作死的节奏,但不管弘昼怎么闹,乾隆都偏袒有加。而且身后还得了乾隆一句好评:朕弟和硕和亲王、秉性纯诚,持躬端恪。
—END—
↕✘乾隆的弟弟弘昼是个什么样的人?
和恭亲王弘昼,清世宗(雍正帝)第五子,康熙五十年生于清世宗潜邸——雍王府,只比清高宗(乾隆帝)小三个多月。在清世宗潜邸时期,弘昼的生母纯懿皇贵妃耿氏与清高宗的生母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地位相当,都是“格格”,也就是没有名分的妾(有正式名分的妾是侧福晋)。在清世宗一众活到雍正元年的儿子当中,弘昼的出身不及生母为侧福晋的弘時和福惠,父亲的重视和宠爱程度不及清高宗和福惠,齿序不及事实庶长子弘時,属于最典型的姥姥不疼、舅舅不爱!或许正是这种“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尴尬地位让弘昼很早便知道自己与皇位无缘,选择了超然的生活态度,让哥哥、弟弟们争去吧!我过好我的小日子就行了。
于是,弘時莫名其妙地死了……但是弘昼却活得非常滋润。雍正十一年,弘昼还和潜邸时期的清高宗一道被封为了亲王。雍正十三年,清世宗病逝,彼时弘時已死、福惠早殇、清世宗的幼子果恭郡王弘曕才两岁,剩下的只有清高宗与弘昼。由于弘昼早早退出了皇位角逐,清高宗几乎没有遇到任何阻力,便轻松荣登九五。作为对弘昼退出的投桃报李,清高宗把清世宗潜邸时期的全部财产都交给了弘昼。
虽然如此,但是作为唯一有资格与清高宗争位的皇子,弘昼的身份还是颇为尴尬的!为了让四哥清高宗放心,弘昼选择了一种极端的方式,那就是任性胡闹、自己给自己抹黑。因为一点口角,便公然殴打军机大臣讷亲,使得自己形象尽毁、官心尽丧。除此之外,弘昼还玩起了活出丧。起初只是自己在家里小打小闹,让家人给自己哭丧,谁哭得最死劲儿重赏!之后,弘昼渐渐不满足于小打小闹了,开始大规模通知在京的官员。虽然大家明知道事有蹊跷,但毕竟是皇帝的亲弟弟,谁敢不去?万一是真的呢?不去,自己就等着摘顶子吧!不管真假,只能去!去总不能空手吧?奠仪总要有的,低了肯定也不成。于是,活出丧居然成了弘昼公然索贿、敛财的手段……这一出与当年汉相萧何“与民争利”几乎如出一辙,弘昼要表达什么,不言而喻。
或许弘昼觉得自己作得还不够,一次在殿试时,到了饭点,弘昼催清高宗去吃饭,说自己留下看场子就行。清高宗没理会,弘昼直接充清高宗说:“哥,您是不是怕我收了好处放水啊?!”搞得清高宗直接下不来台。事后,清高宗私下对弘昼说:“我要是当场发作,你就是欺君之罪,是死罪!”但是,对弘昼,清高宗却只是高高举起、轻轻落下,雷声大雨点小,象征性地处罚了一下便完事了。为什么?因为弘昼此举应试的贡士们都看在了眼里,这些人都是未来清王朝朝堂之上的大臣,弘昼此举等于是自我抹黑、失去了未来!清高宗自然是心领神会的,不责罚弘昼也就没什么可意外的了。
在清高宗的一再纵容之下,弘昼越来越“胆大包天”,最后居然光天白日之下让下人打劫国家造币局的运钞车,理由仅仅是因为自己缺钱花了……但是,清高宗依然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了了之。有人说,弘昼是因为清高宗的纵容所以目空一切、肆意妄为。个人并不认同,个人认为,弘昼应该是刻意为之,为的就是以自污的方式让清高宗放心。从弘昼传世的诗作《金樽吟》中也能看得出,其通篇都在表达自己没有野心、只求富贵。连作首诗都不忘表达自己没有野心,弘昼的其他举动仅仅是肆意妄为,恐怕说不过去。也正是因为弘昼的主动示弱与自污,让清高宗对他放松了警惕。在没有了皇位之争的大前提下,兄友弟恭的一面便展现出来了。清高宗给予了弘昼这位弟弟足够的优待,除了铁帽子,能给的都给了!
有人说,弘昼最后是因为涉足立储之事被清高宗逼死的?个人并不认同!弘昼死于乾隆三十五年,而清仁宗(嘉庆帝)被密立为皇太子是乾隆三十八年的事情,离弘昼去世已经过去了三年!而且,乾隆三十五年离清高宗自己设定的六十年大限还非常遥远,弘昼涉足立储问题无从说起。除此之外,弘昼去世之后,清高宗第一时间便亲临和王府吊唁,这样的待遇并不是所有宗室亲王都能享受的,如果是清高宗逼死了弘昼,他大可不必如此。而且,弘昼死后,他的儿子永璧并没有按照祖制降袭郡王,而是直接承袭和亲王爵位,这是需要皇帝额外加恩的。如果清高宗逼死了弘昼,给予亲王的正常丧葬待遇足以掩人耳目了,完全没必要多此一举。可见,清高宗逼死弘昼纯属子虚乌有!弘昼一辈子都在刻意避嫌,应该不至于临终前傻到对立储之事指手画脚,不是吗?
所以说,弘昼是个聪明人!明知道自己斗不过清高宗,索性主动示弱,不斗了。为了能让清高宗放心,弘昼一生都在不遗余力地自污,落下了一个“荒唐王爷”的恶名,可恰恰是这一切保全了弘昼。试想,如果弘昼对皇位哪怕表现出一丝觊觎之心,清高宗还能容得下他吗?理论上他可是清高宗最直接的竞争对手!叔叔大爷们血淋淋的教训就在眼前,血腥味尚为散尽,弘昼不可能当作什么也没看见!
╡﹪乾隆的弟弟弘昼是个什么样的人?
弘昼是出了名的“荒唐王爷”,但也是个难得的人间清醒。
受近年来不少清宫剧的影响,大多数人对清朝的乾隆皇帝都相当的熟悉,对有关乾隆的历史以及发生在他身上的故事,也都能如数家珍。
不过,若是说到乾隆的弟弟,清朝历史上有名的“荒唐王爷”弘昼,不少人对他就不是特别熟悉了。
那么,历史上的弘昼,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他这个“荒唐王爷”的称号,又是怎么得来的呢?
让我们翻阅历史,去看一看乾隆的弟弟弘昼,一生都干过什么荒唐事。
弘昼是雍正皇帝的第五个儿子,他的年龄仅仅比哥哥乾隆小三个月。
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还是皇子的雍正,迎来了两个儿子的降生,一个是老四弘历,另一个则是老五弘昼。
弘昼的生母,是纯懿皇贵妃耿氏,但由于耿氏当时地位较低,因此,在弘昼出生不久后,就交给了弘历的生母熹妃抚养。
也就是说,弘昼与弘历,虽说不是一母同胞,但却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兄弟。
两个人的深厚感情,也是在这个时候开始建立,兄弟二人自幼便一共游戏玩耍,稍微大点后又一共读书写字,并在相互陪伴中慢慢长大,感情也就自然越来越好。
这种深厚的感情,一直持续到弘历登基,成为乾隆皇帝后,依然没有改变。
公元1735年,乾隆皇帝登基,登基后第一件事,就是开始对自己的弟弟弘昼进行十分大方的赏赐。
先是把父亲雍正当皇子时的住宅雍和宫以及宅内的所有财物都赏给了弘昼,之后,又任命弘昼负责管理内务府。
可不要小看管理内务府这个差事,从康熙时期开始,能负责管理内务府的,一般都是皇帝最信任的人,这里不仅负责着皇帝的衣食住行,同时还掌管着皇帝的私人小金库,因此,皇帝都会把内务府总管这个差事,交给自己信得过的人。
当年康熙皇帝活着的时候,就曾经将这个职位交给了皇四子胤禛,而胤禛就是后来的雍正皇帝,由此可见,这个差事在皇帝心中有多重要。
而乾隆把内务府交给弟弟弘昼,无疑就是说明了,自己这个弟弟,是他最信任的人。
除了将内务府这个差事交给弘昼之外,乾隆皇帝又先后将武英殿、奉宸苑等处的事务,也交给了弘昼负责,并且,他还加封弘昼为以政大臣,又将正白旗满洲都统、镶黄旗满洲都统等重要的职位也交给了他。
政治话语权、兵权、财权,这三样在古代王朝里十分重要的权力,弘昼一个人全部拥有。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当时的乾隆对弟弟弘昼的好,已经几乎可以媲美当年雍正对老十三胤祥了。
那么,弘昼对于来自于哥哥的宠爱,又是如何进行回报的呢?用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恃宠而骄,胡作非为。
胡作非为到什么程度?举两个例子来说明。
第一个例子,就是弘昼曾当着乾隆皇帝以及满朝文武的面,殴打朝廷命官,并且,这个朝廷命官,还是个身份不一般的人。
这件事发生在乾隆登基不久,当时弘昼被任命为议政大臣,有了上朝议政的资格,某次上朝后,弘昼因为意见不合,与时任军机大臣,并且获封一等公的讷亲产生了不小的争执。
按理说,朝堂上两个大臣因意见不合起争执也是一件正常的事情,但弘昼在与讷亲发生争执后,一时没按住脾气,当堂就对讷亲开始殴打。
要知道,当时可是在上朝,并且,乾隆皇帝也在场,这要是换做其他人,估计乾隆皇帝当场就将他办了,但弘昼打讷亲,乾隆不仅不治罪,反而坐在那里一言不发。
因此,当时在场的大臣,就看到了一个十分诡异的场景,讷亲被弘昼打得嗷嗷叫,而乾隆仿佛视若无睹,不仅不阻止,还安然坐在那里喝茶看奏折。
一直等到弘昼打完了,乾隆皇帝才像没事人一样,继续当天的朝会。
这件事发生后,让所有的大臣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弘昼不能惹,毕竟除了弘昼之外,还没有一个大臣敢当着乾隆的面殴打朝廷命官的,并且打完之后,不被怪罪,更没有责罚。
如果这件事还不能说明问题的话,那第二件事绝对能证明乾隆对弘昼有多么放纵。
某次,乾隆皇帝在正大光明殿监督八旗子弟考试,当时弘昼也是监考官之一,到了快中午的时候,弘昼对乾隆说了一句十分大胆的话。
当时,因为快要到中午的放饭时间,而忙了一上午的弘昼,正饿的两眼冒金星,但由于乾隆皇帝并没有表现出要走的意思,因此在场的大小官员,也不敢前去用膳。
开始先是等,但等了一会,弘昼实在饿得受不了,就主动劝说乾隆皇帝去用膳,结果,乾隆并没有答应,说还要再坐一会。
这下,弘昼的小暴脾气上来了,当场就问乾隆,说“你一直不走,难道是还担心我受贿徇私吗“?
“上疑吾买嘱士子耶?”---《清史稿》
当时乾隆什么反应呢?当时的乾隆心里怎么想的我们不知道,但是他只是看了弘昼一眼,然后,一言不发。
对皇帝说出这么大不敬的话,皇帝居然没反应,要知道乾隆可不是什么心慈手软的人,但是他对于弟弟弘昼的无礼,不仅没生气,还一点反应都没有。
当然,这件事并没有结束,到了第二天,乾隆把弘昼叫去,对他说,昨天你弘昼说的话,若是当时我生气,回应你的话,恐怕你这会已经被剁成肉泥了。
但乾隆说归说,依然还是没有对弘昼有所处罚,而弘昼也仗着哥哥的宠爱,继续过着恣意妄为、傲慢任性的日子。
那么问题来了,乾隆为何会对弟弟弘昼这么纵容呢?即使是两人童年时感情好,但总归有个限度吧,可为何乾隆会这么放纵弘昼呢?
其实,这一切都是弘昼为了生存,刻意营造出来的。
前文讲过,弘昼生于康熙五十年,在他出生的时候,正值其父亲雍正争夺嫡位之际,也就是说,他从小就经历了和见证帝王家为了那个至高无上的宝座,兄弟之间发生的残酷斗争。
虽说最终是他的父亲雍正胜出,但弘昼的叔伯们,也就是皇八子胤禩等人的下场,削爵的削爵,圈禁的圈禁,总之,几乎都没有什么好下场。
而这一切,弘昼可都是亲眼目睹的。
不仅如此,在弘昼长大之后,又经历的他的另一个哥哥弘时从皇子被降为庶民,还被轰出紫禁城的事情,这些往日他最亲近之人的凄惨下场,让弘昼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
这个道理,就是在皇权面前,根本没什么亲情可言。
因此,为了自己能活下去,弘昼开始转变,变得开始低调,但即使是低调,还是招来了父亲雍正的猜忌。
众所周知,雍正在登基不久,就秘立了四子弘历为继承人,但由于他经过过“九子夺嫡”的残酷竞争,因此,对于除弘历外的其他儿子,雍正也是盯得极紧。
在这种情况下,弘昼日趋低调的表现,自然逃不过雍正的眼睛。
不过,弘昼的低调,在雍正看来并不是那么回事,毕竟雍正当年就是靠着不刻意表现,保持低调,以不争而争这个策略,获得最终胜利的,因此,弘昼的低调让雍正认为他是刻意如此,心里依旧有夺嫡之心。
因此,在雍正在位期间,虽说弘昼整体表现尚可,但雍正对弘昼并没有过于重用,直到雍正十一年,也就是雍正皇帝病逝的前两年,弘昼才会安排了部分差事。
也就是说,在雍正皇帝去世之前,弘昼的日子并不是太好过,虽说谈不上战战兢兢,但至少也是小心翼翼。
而到了乾隆登基之后,弘昼开始风格大变,不再低调,走起了荒唐路线。
他干过最荒唐的一件事,莫过于“活出丧”。
根据《啸亭杂录》记载,弘昼平生有一大爱好,就是喜欢办丧事,并且,还是自己给自己操办丧事。
具体怎么操作呢?据说当时的弘昼,经常把家里布置成出殡的样子,屋子里也摆放的和灵堂一模一样,一切都按照丧事的要求去准备。
准备好一切后,弘昼开始要求家里人进行哭丧,并且还告诉他们,就当自己真的不在了那样去哭,而他本人,则坐在一旁,颇有兴致的看着众人的表演。
自己给自己办丧事,已经够荒唐了吧?别急,更荒唐的还在后面。
当时的弘昼,除了在家里办丧事,自娱自乐之外,还会通知朝里大臣们前来观礼,并要求这些前来的大臣必须得上礼金,而那些大臣们呢,迫于弘昼是亲王,为了照顾他的面子,只得是捏着鼻子去“奔丧”。
如果仅仅是这样做了一次,倒也无可厚非,但关键是弘昼乐此不疲,隔三差五就“死”一次。
这样一来,弘昼给自己每办一次丧事,就会收获不少礼金,靠着这个方法,弘昼还积攒下了不少银两。
那么乾隆对弘昼荒唐如此,是知道还是不知道呢?
他当然知道,身为一个帝王,并且还是清朝历史上将权术用到极致的帝王之一,乾隆对于自己的臣子每一个举动,几乎都是了如指掌,弘昼干的荒唐事,他自然也是一清二楚。
但乾隆对弘昼的荒唐,依旧还是视若无睹。
不仅视若无睹,反而不断地给弘昼加官进爵,根据史料记载,截止到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乾隆帝加在弘昼身上的官职,前后足足有十几个之多。
这其中,包括议政大臣、玉碟馆总裁、内务府总管以及八旗都统等职务。
除了官职上的不断晋升外,乾隆对弘昼平日里的赏赐,也是接连不断,动不动就是赏给他金银珠宝,总之就是一有理由,就对自己这个弟弟进行赏赐。
能在无限荒唐之余,还能获得乾隆的恩赏,其实这都是弘昼用“恣意妄为”换来的。
在经历和见证了权力之争的残酷后,弘昼很早就明白一个道理,要是想很好活下去,自己不仅不能有任何非分之想,并且还得让皇帝对自己放心。
这一点,不管坐在皇位上的那个人是自己的父亲还是哥哥,对弘昼来说都是一样的。
因此,弘昼的荒唐,其实也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手段,他是在向乾隆暗示要对自己放心。
比如,当堂殴打大臣,是向乾隆表示,自己是一个浑人,什么礼法统统不懂,而打大臣后,朝臣们对弘昼敬而远之,又避免了被乾隆猜忌结党的嫌疑。
至于自己给自己办丧事,则是对外表明,自己不仅贪财,还是个无脑的王爷。
也正是这样做,弘昼才在权力欲极强的乾隆皇帝眼皮子地下,安然活到去世,得了一个善终。
乾隆三十五年,“荒唐”半生的弘昼因病去世,在他去世后,乾隆皇帝对自己这个弟弟做出了极高的评价,评价弘昼为“秉性纯诚,持躬端恪”。
而最有意思的,就是乾隆皇帝对弘昼上了一个特殊的谥号,这个谥号用一个字,代表了乾隆对弟弟弘昼的态度。
予谥为“恭”。
表面荒唐至极,实则相当清醒,这就是乾隆皇帝的弟弟弘昼,正是他以这种面目示人,才换来了平安顺遂的一生。
------------------
推荐阅读:
海尔空调室内机运行正常,但外机运行30分钟就停了,时好时坏,怎么回事?
上一篇:找对象,最重要的是什么?
下一篇: 你相信天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