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对曹操 “一将之智有余,万乘之才不足”的评价是否妥当?
✧☺李世民对曹操 “一将之智有余,万乘之才不足”的评价是否妥当?
这是李世民站在自己的位置上说的,已经算是褒义了。别说曹操,从李世民的口中说出这话,放在从秦至清所有君主身上都还算恰当,而且似乎还有点拔高的意思。哦,明太祖朱元璋除外,那位开局一个碗的玩家,在军事成就上确实可以和李世民一较长短的。
这里并不是说曹操太弱,而是李世民太强了。古往今来多少帝王,雄才大略者并不算少,但是文治武功能达到唐太宗李世民那种程度的,却没有一人。从早期雁门关救隋炀帝,到后来晋阳起兵,灭薛举、平刘武周,擒王世充窦建德,李世民的功绩甚至盖过了唐朝开国皇帝李渊,更遑论太子李建成。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虽然踩着血亲的鲜血当上了皇帝,但是难得的是他在位期间都没有大肆屠杀过功臣良将。一方面是他的心胸,另一方面,是因为在朝堂之上,没有人可以做到功高震主,因为他李世民就是大唐最大的功臣。
曹操在历史上自然不差。我们在介绍他时也是前缀一大篇,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等等。他的军事才能随着《三国演义》的深入人心而渐渐为人们所知。当然,正史中的曹操比之演义中的更要厉害。以区区一低阶武官起身,最后做了大汉的丞相,东汉乱世差点在他的手中得以统一。他大小数十战,胜多败少。尤其是在灭袁绍,平辽东时,杰出的军事才能更是显现得淋漓尽致。
然而,这只是军事上,万乘,则是指天子。天子贵为君王,而君王的大德,在于知人知己。曹操多疑,一生之中从未有真正相信任何人,虽说多简拔人才以为己用,但是并不完全听手下人的劝谏,荀彧跟了他多年,因反对他称魏公,被迫自杀。而这一点唐太宗可是自信满满,毕竟他身边可是有一个怼天怼地怼皇帝的魏征呀,而魏征在太宗朝最后也是得以善终的。
总之,境界不一样。虽然“你很好”后面还有个“但是”,但这足以肯定他的成就了。(全文完)
╪☚李世民对曹操 “一将之智有余,万乘之才不足”的评价是否妥当?
李世民这个评价还是比较恰当的。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曹操作为一个将军是很出色的,非常优秀的,但是他当统帅还是差了一点。
这个可不是李世民黑曹操,要把曹操搞臭,永世不得翻身。而是一个比较中肯的评价,没有吹,也没有黑。
前一句肯定了曹操的军事才能优异,能够横扫群雄,定鼎中原。而后一句则指出了曹操的统帅能力不够,所以每次进攻敌人,都是曹操亲自带兵在前线拼杀,没有放手。
这是不是历史事实呢?
当然是。曹操手下有张辽、张郃、于禁、乐进、徐晃等五子良将,又有曹仁夏侯惇等曹氏家族的名将,可以说真是雄兵百万,良将千员。
可是曹操攻打袁术、攻打刘备、攻打陶谦、对抗袁绍、攻打吕布、攻打乌桓、攻打刘表、攻打马超等诸多战役都是自己带兵。
他没有放手给麾下将领,让将领们独挡一方,减轻自己的负担。当然曹操凭借自己优秀的军事才能,打了许多打胜仗,消灭了这些敌人。
这真的是令人不可思议,也也没什么奇怪的,曹操手下的将领能打的,都是从地方阵营投降过来的。曹操可能害怕手下将领投敌叛变,所以不敢放手,不敢让他们单独带兵进攻任何割据一方的诸侯。
由于曹操亲临前线,甘冒矢石,这也让曹操始终处于一种危险的状况,就好比《三国演义》中张松所说的,濮阳攻吕布之时,宛城战张绣之日;赤壁遇周郎,华容逢关羽;割须弃袍于潼关,夺船避箭于渭水。
而每一次都是曹操命大,才躲过了一劫,要是曹操稍微出了差错,那么那来的天下三分啊。
这也是曹操未能统一华夏,天下三分的原因。东汉末年,诸侯割据太多了,曹操全要自己带兵亲自去打,浪费了许多时间。让很多敌人有时间喘息,有时间做大。
而如果曹操让手下将领独当一面,带兵进攻,自己当统帅,稳坐大后方,指挥全局。恐怕天下早就是曹家的天下了。
历史上许多打江山的君王都是很好的统帅,都能让手下的将领发挥才能。比如刘邦就让韩信带兵平定黄河以北,刘秀让吴汉平定四川,李渊让李靖带兵平定江南等等。
这些君王不再做将军,放开手脚。而是当统帅,让手下有杰出军事才能的将领发挥水平,很快就平定了天下。
但是曹操就不这么做,所以他耗费三十几年的时间,也没有一统江山,消灭刘备和孙权。最终也没能登上皇帝的宝座,只好留下一句“假使天命在孤,孤为周文王”的虚话遗憾终生。
那么李世民有没有资格去评价曹操呢?有,因为曹操对李世民来说是历史人物,只要是历史人物任何人都可以对其功过得失进行评价。
对于评价历史人物不需要什么资格,什么资历。很多人对于评价历史人物往往拘泥于资格,甚至试图用某人资格不足来否定某人对历史人物之最正确的评价。
更何况李世民是兼打天下治天下于一身的皇帝,这个资格就足够评价曹操了。李世民在唐朝初期就亲自带兵平定了薛举父子,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打败了刘黑闼,从而为大唐的一统,奠定了基础。
其登基后,派李靖李勣侯君集等名将灭了东突厥,吐谷浑,高昌,薛延陀,打败了吐蕃和高句丽。而且李世民还创造了贞观之治。
其实曹操和李世民的起点有点相同。曹操是官二代,他父亲曹嵩是太尉,三公之一,相比袁绍四世三公差了一点。李世民是贵族出身,他祖上是关陇贵族,当然他父亲李渊混的不行,就当了一个太原留守的官,而且身边还有隋炀帝的人监视。
曹操身处东汉末年乱世中,亲自带兵平定了袁绍、吕布、袁术、刘表等地方军阀,统一了北方,为曹魏的建立做好了铺垫,为后来的三国归一统打下了基础。
而李世民身处隋末乱世,亲自带兵打败了各路反王,为唐朝建功立业。
当然从效果来看,官二代曹操没有一统天下。而李世民则功成名就,当上了皇帝。
Ⓖ¡李世民对曹操 “一将之智有余,万乘之才不足”的评价是否妥当?
李世民评价曹操这句话,不仅妥当,并且相当中肯。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李世民评价曹操这句话,并非是通过贬低曹操而抬高自己,毕竟依李世民这样的人物,他根本不需要这么去做。
并且,李世民也算是曹操的一个忠实“粉丝”,比如他专门写过一篇《祭魏武帝文》,文中毫不吝啬地给予曹操高度的评价。
“帝以雄武之姿,常艰难之远,栋梁之任,同乎曩时,匡正之功,异於往代。”
这句话的大致意思就是说,曹操凭借雄才武略的资质,在困难和机遇一同出现之际,建立了超越前人的不世功绩。
从这句话中就能感受到,李世民是十分肯定曹操的能力和功绩的。
但在写下这篇《祭魏武帝文》之后不久,李世民又发表了对曹操的另一句评价,即 “一将之智有余,万乘之才不足”。
那么,这句话又该如何理解呢?另外,李世民想通过这句话来表达出什么意思呢?
要想弄明白李世民这句话的意思,首先需要知道他在什么情况下说的这句话,毕竟抛开具体情况去谈论历史人物的言论,是毫无意义的。
这就跟抛开事实讲道理是一个性质。
李世民说这句话的时间,是在贞观十九年,也就是他登基的十九年这个时间点。
当时的他,正亲自率军前去征讨高句丽,在他经过当年曹操的大本营邺城时,先是写下祭奠曹操的《祭魏武帝文》,之后又说出了曹操“万乘之才不足”的这句话。
此时的李世民,距离去世仅剩四年不到的时间,而在此的两年前,他又亲手废掉了曾被他寄予厚望的太子李承乾。
与此同时,因高句丽发生宫廷之变(权臣泉盖苏文杀其主改立他人),加上其与百济联兵,攻占新罗多城,又谋绝断新罗入唐道路,因此,李世民才决定发兵征讨高句丽。
但对于此战,李世民心中是十分矛盾的。
想当初,隋炀帝杨广,正是因为大举进攻高句丽而最终引发了崩盘,自己也因此败亡,而李世民距离那个时代并不远,必然会联想到一起。
总之就是,晚年的唐太宗,带着刚刚处理完继承人问题的悲伤心情,因战事需要,最终踏上了让他既纠结又矛盾的征战之路。
而这也是他为何在经过邺城时,专程祭拜曹操的原因。
从人生经历上来讲,曹操和李世民颇有几分相像之处,比如,两人均是大半生都在南征北战,并且,也都是在晚年时期,继承人出现过问题。
简而言之,就是当时的李世民,对曹操颇有些“惺惺相惜”的感觉。
但在“惺惺相惜”之余,李世民却不希望自己的政权以及儿孙们的将来,和当初曹魏面临的最终结局一样。
曹魏政权是何结局,相信熟悉历史的人都比较清楚,曹操死后曹丕登基,但自曹丕其仅传了五位皇帝便走向灭亡。
而灭亡的原因,很大程度就出在当初被曹操不太重视的司马懿身上。
当然,曹魏灭亡不仅仅是司马懿一人的原因,还有其他诸多因素,但归根结底,还是曹操在生前并未给后辈儿孙开创一个良好的政治局面而导致的结果。
所以,李世民也是在通过回顾曹操的人生,来对自己做出了一个警醒,希望不要重蹈曹操的覆辙。
他希望自己能给后辈儿孙开创一个良好的政治局面,从而使大唐江山永固。
因此,“万乘之才不足”这句话的第一层意思,可以理解是李世民认为曹操没有“高屋建瓴”的统治者眼光,没有看得更长远。
除此之外,曹操在生前有过几次当出手时未出手的事例,也让李世民认为曹操不具备长远的政治眼光。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当初曹操杀吕布时,其实已经对刘备起了杀心,但是曹操“好面儿”,抱着“英雄惜英雄”的想法,最终让刘备保住了性命。
而刘备也借此如鱼入大海,最终成为曹操的一大竞争对手,如果当初曹操能果断杀了刘备,哪里还有后来这么多事?
所以,对于曹操所犯下的这些错误,李世民就做出了中肯的评价,即“万乘之才不足”,毕竟要想达到李世民口中的“万乘才”,是需要具备格局、眼光,以及理性思维,这三者缺一不可,而纵观曹操,确实也不符合这三点。
而这句话的第二层意思,则是李世民认为曹操在用人方面存在很大问题。
什么问题呢?曹操最大的特点,就是不懂得放权。
不信可以去看曹操一生所经历的大小战役,基本上,都是以他“亲征”为主,很少有其麾下将领独当一面的时刻。
从破黄巾的颍川之战开始,到追击董卓的荥阳之战,再到报父仇的徐州之战,以及濮阳、汝南、洛阳等诸多战役,均是曹操亲自带领兵马东征西讨。
当然,这个阶段的曹操正值创业阶段,亲力亲为也不是不能理解,但在之后同样也是如此。
像官渡、赤壁、汉中之战等几个大型战役确实需要曹操亲自坐镇,但像宛城、下坯、延津之战,曹操完全可以坐镇后方。
另外还有征讨乌桓,曹操同样也亲力亲为,虽说取得了胜利,但却损失了一个不世出的天才郭嘉。
当然,上述这些战役,曹操均胜多败少,因此,作为一个将领,他显然是合格的,但作为一个统治者,他却是失败的。
举个例子来讲,唐朝最能打仗的将领是谁?大部分的第一反应都是诸如李靖、李勣之类,但实际上,最能打的是李世民本人。
李世民从十几岁开始领兵上阵,历经大大小小战役多场,平定宋老生、大破薛举,再到之后的战胜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李世民在其中均大放异彩。
但在后期,李世民善战的名声逐渐消退,取而代之的是名将李靖。
是李世民不会打仗了吗?当然不是,而是他在“大唐公司”度过了初创期之后,懂得了放权和用人,遇到战役,更多的是授予部下权力,而不是自己全盘说了算。
类似的例子还有朱元璋,朱元璋在早期确实也是亲力亲为,并且他亲自指挥和参与的战役也打得很不错,但说起明朝最著名的将领,人人都会第一反应说是徐达、常玉春而非朱元璋。
朱元璋和李世民的相似之处,就在于他们认清了自己的定位,知道自己的身份不仅仅是一个将领,而是统筹全局之人。
但这一点曹操显然没有做到,或者说他没能认清这一点。
官渡之战前,曹魏集团还走在创业阶段,作为一把手曹操亲力亲为这确实没错,历史上的大部分王朝在前期草创时期,均是一把手带头拼杀,比如刘邦,比如刘秀。
但在官渡之战后,曹操的势力已成,这个时候他就应该坐镇幕后筹划全局,而不是每一战均要亲征。
说白了这就像我们现代的一个公司一样,在经历的前期创业,继而稳定之后,创始人就应该从一线业务上解放出来,把权力更多的授予给下属,自己居中去考虑更多宏观层面的问题。
曹操的宗旨,却一向是“我来,我上”。
有人也许会说,不是曹操不放权,而是曹操手下没有值得曹操真正放权的人,这种说法,实在是太过荒谬。
任何人才,都不是一蹴而成的,他们都需要不断地历练和试错,关羽后来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也不是一开始就可以的。
是刘备给他了不断独当一面的机会,才让关羽成为一个全能型的人才。
但这一点,曹操却做得并不到位,他不敢放权,也不愿意放权,自然就不会让手下的人有更多的历练机会。
而由于一直以来都是他亲自主持各大战役,在无形中就给手下人造成了一种依赖心理。
比如赤壁之战,曹操担任总指挥,最终大败而归,而他的失败就会让手下人觉得,连曹丞相这样有能力的人都失败了,我们更别提了。
至于下一步怎么做,等丞相吩咐就好了。
总之就是,曹操的军事能力毋庸置疑,但他由于性格使然,造成了他不愿意信任下属,更不愿意放权,因此从这个层面来讲,曹操并非是一个合格的统治者。
这便是李世民评价他“万乘之才不足”的原因,而他也是通过祭奠曹操来对其进行一个全方面的分析,并从中得出对自己有用的东西,而那句“万乘之才不足”,既是评价曹操,同时也是在警醒自己。
正所谓“以史为鉴”,李世民也是想以曹操引以为戒,告知自己不要犯同样的错误。
总之,李世民在征讨高句丽途中专门祭奠曹操,并非是随意为之,背后也是有着一定含义的,既有与曹操“惺惺相惜”之情,也有通过曹操来警醒自己之意,而那句“一将之智有余,万乘之才不足”的评价,既肯定了曹操的功绩,又点评了曹操的不足,因此还是极为妥当和中肯的。
ℴ€李世民对曹操 “一将之智有余,万乘之才不足”的评价是否妥当?
李世民的评价有拔高自己,贬低曹操的意思,但李世民说得确是事实。
李世民在唐朝建立的过程中屡立战功,是一个出色的军事家,政治家。在浅水源之战先败后胜,一举消灭了陇西薛举,薛仁果的西秦政权。柏壁之战;刘武周依附突厥,占据富庶的河东地区,打败了大唐齐王李元吉,李世民率军迎战,消灭了刘武周。
虎牢关之战,李世民率军包围了洛阳的王世充,窦建德率十万大军驰援王世充,李世民抓住窦建德大军远来疲惫的时机,仅率三千精锐骑兵,突袭窦建德大军,活捉窦建德,大败了十万援军。这一战李世民声威大震。王世充见大势已去,投降了李世民。李世民又在洺水之战打败了刘黑闼,为大唐建立立下了赫赫军功。
李世民虽然功劳很大,毕竟是李渊的次子,按照传统李渊立长子李建成为太子,李渊百年之后登上皇位的将是李建成不会是李世民,但李世民自然不会甘心,他率功臣集团发动了玄武门之变,亲手杀了太子李建成,完成了逆袭,成为了万乘之尊,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就此开启。
曹操也是有名的军事家,他一生征战,在诸侯割据的年代挟天子以令诸侯,打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生擒了当时的勇将吕布,打败了最早称帝的袁术,尤其是在实力悬殊的情况下打败了袁绍,更显出曹操的卓越军事能力,之后远征乌桓,统一了北方。后来在赤壁之战被孙刘联军打败,自此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没有完成统一大业。曹操受封魏王,自然不是万乘之尊了。
总结:李世民不仅凭自己的能力成为万乘之尊,贞观之治更表现出他有万乘之才;曹操军事能力虽然也很突出,但没有最终统一天下,也没能成为万乘之尊,就更不能说有万乘之才了。所以李世民对曹操的评价还是客观的。
╁♪李世民对曹操 “一将之智有余,万乘之才不足”的评价是否妥当?
扯淡之前吐槽机先说点读华夏史书的小心得吧,咱们的古人写史,总有有点惜字如金的劲儿,不像西方记载历史那么详细,恨不得连当事人裤衩子什么颜色都列出来。故此读咱们的史书得多琢磨,最好再结合前后文看。
李世民吐槽魏武帝这事儿就算个典型,我要是没记错的话应该是记载于《资治通鉴》中的,发生在贞观十九年二月。背景是李二率兵亲征高句丽,行军至邺城时写了一篇给曹操的祭文,又不晓得跟谁说的那句话,显得有点没头没脑。
那篇祭文写的也有点云山雾罩,大致说当皇帝这玩意是老天赏的,不能凭智取,也不能靠力争。你曹老板吃汉朝饭,在汉朝快完犊子的时候本来可以凭雄才大略当个霍光、伊尹之类的名臣,奈何你非得扯犊子,结果皇帝没当上,还把天下崩成三块,这是何苦来由?
李二的用意何在?
其实我们仔细想想就会觉得当时李二祭奠魏武帝行为有点奇怪,你丫在亲征路上哎?不是该快点赶路吗?就算想要好彩头,那去祭奠个汉武帝、霍去病才是正理,折腾人家曹孟德干啥?还非得说人家不是万乘之才,这不没事找事嘛?
但只要你看看《资治通鉴》里贞观十九年二月都发生了什么,大概就能明白这货的用意了。李二带兵到洛阳后让萧瑀留守洛阳宫,又下诏说到定州后让太子监国,这时候尉迟恭觉得有点不妥。
他跟李二说老大你亲自带兵去砍高句丽,太子又留守定州,长安和洛阳都没人管,万一那个心黑的学杨玄感谋反,这可就尴尬啦!想那高句丽一边陲小夷,遣一偏师就指日可破,不足以勤万乘啊!
李二没搭理尉迟恭,只是让老尉迟跟着大军一起出发,继续感受天可汗的人格魅力。说到这大伙该晓得那句“万乘之才不足”的前置了吧?我深度怀疑这话就是对尉迟恭说的,李二这厮一直就是这么小心眼儿。
然后咱们可以继续说说那篇云山雾罩的祭文了,司马光这货也是挺坏,一本《资治通鉴》里步步留扣。他在尉迟恭进言和李二祭曹操之间写了另外一件事儿,这事无论时间、地点、人物都和上下文没啥关联。
是说在长安出发前李二让房玄龄留守,让其便宜行事,不用奏请。可没过几天就有人找房玄龄要告密,老房问你想告谁的密?那人回答就告你房玄龄。老房不敢怠慢,赶紧派人把这货送到李二的行在。
李二也没废话,一听是要告房玄龄的密,手起刀落就把那倒霉鬼砍了,随后修书一封责备房玄龄没个担当,告诉他以后再有这样的傻缺你就直接砍了,别有点屁事儿就麻烦我。
很多人看完这段子都表示天可汗威武霸气,用人不疑,但吐槽机多心,我一直琢磨一件事儿,那个人到底是谁派去的?答案无非三种,房玄龄的政敌、李二自己、房玄龄自己,无论是哪个都让我后脊梁冒凉风,政治这玩意太可怕了......
可司马光为啥要没头没脑的把这事儿插进尉迟恭进言和祭奠曹操之间呢?想想祭文的内容吧,皇帝这玩意是天定的,非凭智取,非靠力夺,汉室倾颓之际以魏武之才也就拼个天下三分,放眼当世,以我大唐之盛,你们还谁想陪我玩玩吗?嗯!吐槽机继续脊梁冒冷风。
李世民的评价确实不够客观
字儿写得不少了,吐槽机也不想再长篇大论曹操怎么有万乘之才,评价古人永远是见仁见智,很难说服谁。但有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李二是个诸葛亮粉,同时他又是个曹黑,所以他的评论必然有主观倾向。
先说他是诸葛亮粉的证据,这货在《李卫公问对》里跟李靖大段讨论诸葛亮治军之法与八阵图,评价极高。并且对陈寿说诸葛亮“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这句话极其不爽,表示陈寿个玩笔杆子的懂毛线军事?净他喵胡说八道!随后又指派一票诸葛粉修《晋书》,把陈寿黑了个体无完肤。
说李二是曹黑的证据在《贞观政要》中,原句是“朕常以魏武帝多诡诈,深鄙其为人”,连人品都被鄙视了,想客观点评价曹操的能力似乎不太可能。其实“一将之智有余”前边那八个字也不是好话,“临危制变,料敌设奇”,还是说曹操诡诈......
大致也就这些吧,吐槽机个人觉得李二对魏武帝的这句评价难称客观,曹操这人缺点不少,打仗和当领导可能确实不如李二,但写诗还是能让李世民半个膀子的。况且你李二鄙视曹操不放权总亲征,那你写祭文时是去哪干什么来着?扯淡完毕!
------------------
推荐阅读:
研究生考生初试单科未达国家线而参加复试最终录取,不久因此被取消录取资格,正常吗?
小孩读一年级,语文成绩一直不理想,考试考不好,识字量太少了,怎样提高识字量?
人常言好死不如赖活着,那么什么样的情况会让人生不如死,你经历过这种感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