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一般活不过20年,是真的吗?是否有科学依据?
✌↶痛风一般活不过20年,是真的吗?是否有科学依据?
先分享两个我身边的案例,都是同事的亲戚,而非我的门诊病人。
案例一:从痛风到肾衰竭去世,仅6、7年
该痛风病例是同事表姐的老公,40岁时发现痛风,当时就痛风时自行服用止痛药。因为在工地干活,所以日常酒肉也是没有断,距首次痛风发作3年时,脚、手指开始长出痛风石,才意识到病情的严重,开始重视。就医希望通过取痛风石手术改善手脚症状,以便正常工作;但在就医时发现已有明显肾损伤,处于肾衰竭1期,但在随后的治疗中,病情仍持续、缓慢恶化,于首次痛风发作6年后,加重至肾衰竭4期,在ICU中住了3个月,最终离世。
图片为网图,与案例无关
痛风发作至生命终止、妻离子散,仅仅6、7年!
案例二:藏区工作者痛风25年,即将退休享天伦之乐。
此痛风病例是另一位同事父亲,一直以来在甘孜州从事通信业务。受高原气候与饮食习惯影响,在当地工作没多久就痛风发作。因身边患痛风的人群不少,经同事科普、提醒,一开始就开始正规降尿酸治疗,并尽量克制当地牛羊肉、牛羊杂等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因其所属事业单位,每年都有安排体检、治疗可以一定程度报销,所以患者一直都是积极治疗。
在首次痛风发作约20年后,左脚跖趾关节开始形成鹌鹑蛋大小痛风石,刚好其子(我现同事)成年、毕业后于我单位工作,在其子劝说下进行了痛风石消融手术;全家也时常关心、叮嘱其生活注意事项。此刻,距其首次痛风发作已经有25年了,但目前血尿酸水平控制稳定,最近一次发作是两年前。该患者目前就等着明年退休,享受带孙女的天伦之乐。
为什么对痛风患者来说,20年是一个坎?
题主问出“痛风患者一般都活不过20年”这个问题,是具有一定的经验真相在其中。
一名约60岁,痛风合并糖尿病肢端坏疽患者
在正常生理情况下,人的一生中,血尿酸水平呈波动性增高,青春期前的男性和女性,血尿酸水平都很低,青春期后的男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血尿酸水平逐渐升高。
而男子成年后,受工作、生活影响饮食、作息等生活习惯,在30岁左右时达到第一个血尿酸水平峰点,所以许多痛风患者首次发作时,年龄大多都在30岁前后。
不同性别和年龄平均血尿酸水平
而随着年龄增长,痛风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又会在50岁左右出现一个峰点。这是因为随着年龄衰老,人体各项机能开始下降,首先是排泄尿酸的主要器官——肾脏,肾脏功能从40岁以后开始下降,50岁左右便可能明显表现出对血尿酸排泄的影响。其次,老年人中,尤其是痛风群体特别容易伴发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等代谢综合症,这些疾病本身、以及所服用的某些药物(噻嗪类利尿药、阿司匹林、环孢素等),都会对影响到尿酸的排泄率,从而升高血尿酸水平。
50岁与30岁两个血尿酸高峰一减,刚好就是20年左右。虽然痛风是以疼痛性关节炎为特征的慢性疾病,不会直接导致死亡。但如果罹患痛风后,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未进行系统的干预、未采取规范的治疗,让痛风无所畏惧地反复发作,就会逐渐引起慢性痛风性关节炎、关节畸形、尿酸性结石、痛风性肾病等,导致器官和系统的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和工作;当年龄到达50岁左右迎来第二个血尿酸高峰时,病情还会进一步加重。如果伴发糖尿病、高血压病、冠心病、肾脏病、血脂异常、动脉硬化症等,更加加重这些疾病的并发症,使得治疗更复杂,甚至病入膏肓、治疗无用了。
真正决定痛风患者寿命的,是患者患者本身治疗的态度、决心与时机
除了极少数的特殊类型痛风类型,如PRPP合成酶活性过高、HGPRT完全缺乏类型患者往往在少年期便会死亡,绝大多数痛风群体的寿命长短直接决定于是否接受治疗以及治疗的时机与手段。如能及早诊断,遵循医嘱,大多数痛风患者可以如正常人一样饮食起居、工作生活。慢性期患者经过治疗,痛风石可能缩小或溶解,关节功能可以改善,肾功能障碍也可以改善。
30岁以前出现初发症状的患者,预示病情严重,建议立即开始干预与治疗。若还有以下特征,也是加重病情的因素,需要引起重视:
1. 初发年轻越年轻者,病情越重;2. 有家族痛风发病史者,比如父亲、爷爷、舅舅等,病情较重;3. 未经治疗的病程越长,渐进性损害越重,预示病情越重;4. 痛风复发频率高,如一两个月就要发作一次;病情进展快者,如痛风一年便由大脚趾发作增加到手指或踝关节等其它部位,预示病情较重。5. 痛风石形成较快者,如痛风第3-5年便长出了痛风石,且每年都肉眼可见痛风石体积增大,预示病情较重。6. 并发高血压、冠心病及肾病者,病情较重。7. 饮食不节制,特别是确诊痛风者,仍我行我素。若你具有以上特点,那在50岁左右面临血尿酸水平上升的第二道“坎”时,很容易再绊一跤,就算不减寿,那生命终点前的生活质量大概率也会大打折扣。
而减寿与降低生活质量的原因,主要有:
1. 肾脏是最容易被直接损害的内脏,少数患者死于急性肾衰竭,大部分肾功能受损导致慢性肾衰竭。肾功能受损导致痛风患者死亡的原因约占20%-30%。
2. 少数患者喜欢自行挤痛风石、或痛风石自行破溃后,未采取及时、专业的治疗与护理措施,继而并发感染,引起菌血症或败血症,危及生命。
3. 痛风与肥胖、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代谢综合征,会互相影响、逐步恶化,加重治疗难度,一旦失控自然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
4. 痛风性肾结石或肾盂积水导致反复的顽固性泌尿系感染,尤其是肾盂肾炎并发坏死性肾乳头炎等。
痛风患者要想不被痛风这两道坎绊住,该怎么做?
首先要知道,我们治痛风、干预它的根本目的并非是让它不疼痛发作,而是改善高尿酸血症、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以及改善痛风患者预后,避免出现关节畸形、破坏,残疾以及肾功能受损等情况。痛风不发作只是顺带达到的效果。
1. 了解痛风,改变意识,多病并治,坚定信心
科学了解痛风,不相信痛风能根治、单纯饮食能纠正痛风、仅靠手术能治愈痛风等“捷径”。痛风不同的进程与程度,治疗的手段都不一样;并且治疗痛风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是需要打“一辈子的仗”,必须要有足够坚定的信心。
存在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血管疾病、肾功能不全、尿路结石者需要一并同步治疗,才能取得理想效果。
2. 非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是痛风治疗的基础,非药物治疗做得好,药物治疗与手术治疗介入才会更加轻松。非药物治疗主要包括健康的生活方式。
鼓励低嘌呤食物,限制中等嘌呤含量食物,避免高嘌呤食物,缓解期控制每日嘌呤摄入量100-150mg。多食富含钾、钙、镁离子的牛奶、蔬菜、水果,少食油脂、糖类、盐等。酒精会严重影响肾脏对尿酸的排泄,所以建议痛风患者不碰酒精类饮料。保持足够的饮水量能使尿酸尽量多随尿液排出体外,建议痛风患者每日饮水量不低于2500ml。坚持一定频率的低强度有氧运动,有助于降低尿酸、减轻体重。远离疲劳过度、关节外伤、关节受凉、剧烈运动等诱发因素。3. 药物治疗,控制尿酸
痛风急性发作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药以及糖皮质激素等进行止痛。
痛风缓解期,合理使用抑制尿酸合成药物、促进尿酸排泄药物开始降尿酸治疗,痛风患者需要将血尿酸平稳控制在360umol/L以下,痛风长期不缓解或有痛风石的患者需要将血尿酸平稳控制在300umol/L以下。
4. 手术治疗
手术切除较大的痛风石,能降低体内尿酸池,且切除正在增大的痛风石,可防止皮肤破溃、骨关节和软组织进一步破坏,矫正畸形,改善外观,保留和改善关节功能。目前主流的微创针刀镜手术弥补了传统开放手术的出血、恢复缺陷,并且可以处理到关节腔内部以及小关节处的尿酸盐结晶,在可视状态下也更安全、高效与到位。
需要强调,痛风石手术不能替代药物及饮食控制等全身性降尿酸治疗。
我是风湿免疫科乔方医生,原四川省人民医院全科医生。整理发布不易!如果您觉得看了有帮助,请帮忙点个关注或点个赞;如果您有不同的观点,也欢迎您在下方留言,大家共同探讨;也可以转给您身边需要的朋友;谢谢!
↹☁痛风一般活不过20年,是真的吗?是否有科学依据?
错误。你得痛风后,一般活不过80年。就是说,你如果20岁得痛风,最多活到100岁,再多就不用考虑了。
≂♪痛风一般活不过20年,是真的吗?是否有科学依据?
现在生活环境好了,很多人都会得痛风,而且痛风还越来越年轻化,这主要和生活习惯有关。有人说得了痛风的人是治不好的,只要在饮食方面稍为不注意就会复发,搞到有些得过痛风的人什么都不敢吃,甚至有人不敢喝酒,不敢吃海鲜,每日只吃很少肉,这种人就真是中了邪了,每天只吃那么一点点肉,能有好身体吗?加上心理压力太大!别说活20年了,想活10年都难!我也是一位痛风病人,2015年我得了痛风,而且是比较严重的,连走路都很困难,一痛就痛了1年多,因为每日都要上班,我要靠吃止痛药来维持。通过治疗和自我调理,现在的痛风都怕了我,再也不敢靠近我了,相信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每日吃肉都超过1斤,还经常喝酒,前几天在湖南郴州每天都和客户喝酒,不喝酒吃肉我绝对没有今日的好身体。我这篇文章虽然发表只有1个多小时,但有些评论不相信我每日吃很多肉和喝酒,还骂和吹牛,我说的都是实话,因为我的痛风确实好了,现补发几张照片,这是我晚饭一个人吃的量。
♜p痛风一般活不过20年,是真的吗?是否有科学依据?
本人痛风二十一年了,目前活得挺好,肝肾功能仍正常,血脂血糖血压仍正常!!
€↻痛风一般活不过20年,是真的吗?是否有科学依据?
有人说,患上痛风后,20年是一个“坎”。这话其实有些武断,毕竟痛风是一种慢性、晶体性、代谢性的风湿免疫性疾病,而且其主要症状并不是体现在内脏器官上,而是表现在疼痛的关节,有可能疼痛时“痛不欲生”,但也只是形容疼痛程度。
痛风是不是影响寿命?目前并没有进行过系统的研究,但有部分数据表明了痛风的危害。可以明确的是,痛风可能导致多器官系统损害,痛风患者较健康人而言死亡风险增加。但这并不代表痛风患者寿命就比一般健康人短。
我是成都西部痛风风湿医院痛风科医生刘良运,咱们谈痛风与寿命的关系,就先从到老刘这里看病的一位痛风病人说起吧。
痛风患者患上尿毒症,是痛风导致的吗?
来看病的是一位九零后奶爸,见到我就说:“这儿是动了手术的。”他指着自己的右脚说道,他的右脚曾经长出鹌鹑蛋大小的痛风石,做完手术两年后又再次长出来。
这位“奶爸”姓李,咱们就叫他小李好了。小李今年29岁,今年刚有了“三胎孩子”;按理来说,他应该是高兴,可却无力照顾家里年幼的三个孩子,究其原因,还要从五年前突然出现的脚痛说起。
当时也是和朋友吃完饭,小李喝了些啤酒后回家,半夜右脚大拇指就出现了红肿、热痛的症状。妻子就陪着他去医院:“检查就说我的尿酸高,诊断为痛风。在外面诊所拿了药,吃了半天的量就不痛了。”
小李本来不相信诊所,也就是碰碰运气。可没想到这些药还不错。就这样,小李陆陆续续吃了五年左右的止痛药,期间也长出了痛风石,然后去医院做了关节镜取痛风石的手术。他原以为这样就算是康复了,可是直到今年年初去医院复查,这下查出了大问题。
“当时全身有点痛,全身也没力气,就去医院检查。医生就说我肌酐飙高,就让我住院。”小李告诉我。
这一检查把小李和家人都吓坏了,因为按照症状来看,小李患上了尿毒症:“家里人急坏了,我还好。反正没听到医生给我下病危通知书,都还好。”
小李说,当时他的肌酐指标一度达到700多:“我查了的,说七百是尿毒症前期,我进医院的时候就是五百左右,住了两天院就涨到八百多。没办法,急性尿毒症就是这样。”
当时,小李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他刚过百日的小女儿:“最担心的还是三个孩子,尤其小女儿刚出生,孩子还小。虽然我没给老婆和父母说什么,但他们都在安慰我,说让我想开点。”
后来,经过透析和药物治疗,小李的肌酐指标才降了下来。虽然急性尿毒症的危机解除了,可是小李的痛风病却是一天比一天严重,来找我看病时,他的双手、双脚都长满了痛风石。
小李来看病时,已经知道痛风石是痛风性关节炎进展到一定程度后出现的皮下尿酸盐结晶形成的结节,可他想弄清楚自己的尿毒症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告诉他:“一是没有规范用药,把止痛药当作治痛风的药物;再一个就是长期尿酸偏高,导致肾脏尿酸盐结晶沉积。”
痛风可能造成尿毒症?虽然这是个例,但我们不得不引起重视。实际上,痛风本身对于寿命的影响虽然不可知,但痛风引起其它伴发疾病就有可能危及生命。我们就像从肾脏说起。
(患者的基线特征及肾毒性发生率)
痛风“伤肾”,而且总是悄无声息不易察觉
患上痛风的朋友们都知道,痛风伤肾。虽然痛风对身体的主要伤害是关节及其周围组织,但绝不仅仅局限在关节,其他器官尤其是肾脏,同样被伤害。
这是因为,我们体内的血尿酸有2/3是经过肾脏排泄,从而维持体内尿酸水平的稳定;当体内尿酸超过一定水平时,尿酸就会形成尿酸盐结晶,尤其通过肾脏排泄时,容易沉积在肾组织,造成肾脏损害。痛风造成的肾脏损害主要包括痛风性肾病、尿路结石、急性梗阻性肾病和急性肾衰竭等。
痛风性肾病:又称尿酸性肾病,是痛风患者常见的肾脏损害,它是血液中尿酸盐浓度增高达到过饱和状态,尿酸盐结晶沉积于肾脏而引起的病变。痛风性肾病主要包括急性痛风性肾病和慢性痛风性肾病,两者治疗不及时都可能引发尿毒症、肾衰竭等;其主要原因是尿酸盐结晶沉积在肾间质或肾小管,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肾小管萎缩、管腔闭塞、间质纤维化,进而肾单位毁损。中晚期痛风性肾病造成的肾功能损害会导致部分患者靠透析或肾移植维持生命。尿酸性结石:当尿酸盐结晶不断沉积在肾集合管、肾盂肾盏及输尿管时,便可以形成尿路结石。一般来说刚开始会出现轻微血尿或蛋白尿,结石呈沙砾状,可以随尿液排出;超过半数的痛风患者会出现肾结石。如果结石较小,部分患者通过多饮水,或可随尿液排出而不出现症状;如果结石较大,则可引起肾绞痛、血尿及尿路感染,甚至尿路阻塞。急性梗阻性肾病和急性肾功能衰竭:由于尿酸结晶在肾小管、肾集合管、肾盂肾盏及输尿管内沉积,导致尿路阻塞,进而发生急性梗阻性肾病甚至急性肾功能衰竭。这主要常见与血尿酸重度升高的患者。对于痛风患者尤其病程较长或病情较重的患者而言,一定要有预防肾损害的意识,在出现肾损害前积极降尿酸治疗;而且不要乱用药,长期吃消炎镇痛药物也可能造成肾功能损害,只有规范降尿酸治疗,才是防止以上情况发生的关键。
痛风“伤心”,合并心血管疾病真可能“要命”
通常痛风合并的疾病主要是代谢综合征,这些疾病包括腹型肥胖、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及其他心脑血管疾病,那么有人就可能会问,这些疾病会不会让寿命变短呢?我们继续来了解一下。
首先,在心血管风险较高的人群中,比如男性、绝经后女性、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高尿酸血症更为常见。而高尿酸血症患者容易出现心血管因素的聚集。研究已经证实,痛风及高尿酸血症的患者发生冠心病和心肌梗死的风险明显增加,并且在校正肾功能、代谢综合征和相关药物等常见心血管风险后,仍然未能降低这部分人的心肌梗死风险。这是什么原因呢?
因为尿酸常常隐匿在血液中,并且通过血液运转于身体的各个部位,时间久了,过量的尿酸就会在血管中沉积为尿酸盐晶体,对血管产生危害,比如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甚至阻塞,从而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罹患概率。
如果血管损害发生在心脏,就可以引起冠心病、心肌梗死、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如果血管损害发生在脑部,就会出现头痛、头晕、手脚麻木等症状,严重时会造成脑梗死、脑出血、甚至死亡。目前,高尿酸血症及痛风已明确为缺血性心脏病、卒中、外周动脉病和肾功能衰竭的危险因素,也是心力衰竭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因子之一。
其次,由此发现,痛风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比如尿毒症以及严重心脑血管疾病也是可能“致死”的。痛风患者常见的死亡原因包括尿毒症以及并发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感染、恶性肿瘤等。尤其是年龄大于55岁的痛风患者,其死亡原因往往会合并心血管疾病而不是肾脏疾病。
痛风不是小事,并发症可能导致过早死亡
综上所述,痛风长期发作后,尿酸盐晶体可以沉积在肾脏组织,而并发慢性肾脏病,痛风性肾病近年发病率增高,并渐渐成为终末期肾脏病的主要病因之一,而且往往因持续进展而需要透析治疗;不仅如此,痛风导致出现心脑血管并发症及死亡等的例子更是逐年增加。
还是那句话,痛风本身并不能引起寿命变短,更不可能是活不过二十年,但是痛风的相关并发症能引起过早死亡的现实是公认的。我们可以来看一个研究。2018年年初,Mark教授的炉温分析了1999~2014年英国痛风患者的死亡率趋势。
在研究中,作者采用了英国总人口的电子病历数据库,选取1999~2014年间的痛风病例,分为1999~2006年与2007~2014年两个时间区间,每个时段选取病例分为痛风组和健康组,研究比较了前后2个队列的死亡率及危害比来评估近年来的痛风相关早期死亡情况。
那么研究结果是什么呢?我们可以看看:
1999~2006年死亡率为痛风组每年29.1/1000人,而健康组每年为23.5/1000人;2007~2014年死亡率为痛风组每年23.0/1000人,而健康组每年为18.8/1000人。
这个结果告诉我们,一个就是近年痛风的发生及预后情况没有明显改观;二个是通风组和健康组的死亡率区别并不是很大,但是还是有4/1000人的区别。刘医生的建议是,为了避免成为这4/1000的人,您需要做好以下措施:
首先,要改善饮食方式:注意合理饮食,不喝酒,避免高嘌呤、高脂肪、高糖食物,并且补充充足的水分。其次,要遵医嘱降尿酸:坚持长期服用降尿酸药物,坚持长期痛风治疗,去除痛风石及尿酸盐结晶,定期检查肝肾功能。最后,要改善生活方式:注意保护关节,避免关节受累、受伤和受寒;注意有氧运动,保持坚持运动的好习惯;注意减肥,保持标准体重,避免腹型肥胖;不熬夜,不一日三餐不定时定量,不要焦虑,好吃好的生活情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