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很少有人提起二战中苏联的飞机?
▣↩为何很少有人提起二战中苏联的飞机?
梁老师说事为您回答这个问题。
为何?如今很多人只知道诺曼底登陆,但很少知道在诺曼底登陆之前,苏联已经将德国的进攻集团吃掉,开始了大反攻。
如今很多人只知道苏联伤亡三十万人拿下了柏林,但很少人知道苏联离柏林只有六十公里的时候,美军离柏林还有五六百公里。
而苏联的莫斯科离柏林是一千五百公里,法国距离柏林八百公里。
当然这样的事情有很多,我们不提也罢,我们还是回到题主的问题。
现在很少有人提二战苏联的飞机,不是这些飞机不行。当时苏联的战斗机还有一批经典的出现,比如拉5,拉7,雅克系列等等。
那么今天我们就以拉格系列说说苏联二战时期的飞机,看看当年的空战精英是如何的优秀。
拉格系列。
话说在1939年的时候,苏联就提出了要建造新型飞机,最终三个设计局分别设计了三款飞机,分别是米格—3,雅克—1,以及拉格—1。
一开始的拉格飞机,是由三个设计师主持设计的,所以当时的拉格叫(laGG),后来其中的两位设计师退出了拉格飞机的研发,于是后来的拉格就去掉了最后的两个字母GG,就成了后来的拉式飞机。
怎么说呢?这个时间点上的飞机,还是木头板子和金属的结合体,而拉格飞机独辟蹊径,使用苯酚浸泡过的胶合板制作飞机。
胶合板有很多好处,比如易于加工塑形,坚固度比木头要好,重量也轻,防火能力还不错。
那么第一款拉式飞机的动力使用了有一千一百马力输出的克里莫夫M—105P发动机,还搭配了一门23毫米机炮以及两挺12.7毫米的机枪。
第一款拉式飞机的原型机叫拉格—1,当可以投产的时候,生产的型号就被改为了拉格—3。
所以拉格—3是拉式系列的第一款飞机,按照一般规律来说,任何产品的第一款都不是很成熟,缺陷是很多的。
那么拉格—3也同样如此,比如它的飞行速度对外号称一小时可以达到六百零五公里,但量产之后就只有五百七十五公里,到了列装部队之后,更是掉到了五百三十四公里每小时了。
原因是测试的时候轻装上阵,量产甚至是装备部队以后,可是要参加实战的,武器装备,飞机装甲,油箱要满等等。
所以由于重量的增大,在试验的时候,表现良好的数据,直接就拉跨了,就连飞机的爬升率也掉了一半。
为了解决这个恼人的问题,后期生产的拉格—3,不仅减少了武器还把装甲给砍了下来。
那么问题解决了吗?没有,因为拉格—3又遇到更加头痛的问题。
飞机外壳的处理因为工艺原因,所以处理得很糟糕,于是在天空飞行的时候增加了阻力。
这点阻力可不仅仅影响到了飞机的速度,还让拉格—3的反应迟钝了不少,飞行员这里已经转向了,但拉格—3得反应一会才会收到转向的命令,这在战斗中很是要命。
再有就是使用的克里莫夫M—105P引擎,不是很好,它居然漏油,露出的油不仅会吹到座舱盖上,有时候还回吹进座舱里,最过分的是漏油会造成过热导致拉缸的出现。
尤其是不老实的起落架,用的时候它会不知何故给收起来,让飞机整个坐在地上降落,在天空飞行不用它的时候,又会突然弹出。
看到这里,我们就知道当时的拉格3确实是一款很差的产品。
但不管怎么说,一个飞机系列从开始出现,就要接受各种各样的挑战,将这些挑战都接下来,然后加以改进,这个飞机系列就会慢慢的变得强大起来。
拉格3也是如此,比如一开始拉格3使用的7.62毫米机枪,结果开始实战就被很多人批评,这两挺机枪效果很差,卡壳就不说了,对付有装甲的德国战机,口径太小了。
在第八个生产批次之后,7.62毫米的口径就被换成了12.7毫米的口径。到了第十一个批次的时候,拉格3又加装了RO—82火箭发射导轨,可以发射火箭弹。
针对发动机漏油的问题,后期的拉格3就开始替换成了M—105PF发动机,新款发动机让输出的动力比原理多了一百一十马力,后来还对拉格3做了结构上的调整。
不过说实话,这些调整虽然让拉格3的状况有很大的改善,但它和德国的战斗机比起来,还是差了一截。
说道这里,我们感觉拉格3是如此的不堪,但拉格3却撑起了苏联对德初期作战的脊梁骨。
没有办法,在1941年的时候德国对苏联发动偷袭,前期装备的伊16,米格3在这场偷袭中,很多没有起飞就被打碎了。
比如在第一天空空战中,苏联空军出动六千多架次的飞机,击落对手三百架,而苏联却损失了一千二百多架,其中八百架是在地面上被摧毁的。
在这种情况下拉格3才被顶上了战场,而初期因为战斗机的损失,以及德国部队的推进速度,拉格3不仅要做好本职工作,还要变成一架合格的对地攻击机,这种做法让拉格3损失的更为惨重。
就算是这样,因为其他机型量产不足,只有拉格3还算充足,过去飞伊16,飞米格3的飞行员都开始转行飞起了拉格3。
所以在这场战斗中,苏联用拉格3装备了一百四十三个歼击机团。
说实话拉格3很差劲,但也有一批苏联飞行员用拉格3成就了王牌飞行员的战绩。
比如加里琴科这可是有着苏联英雄称号的王牌飞行员,而他就是极少数钟爱拉格3的飞行员,他直到被提升为第三二四歼击师副师长,这才将他手上的拉格3换成了拉格5N。
再比如扎伊采夫,这同样是二战时期著名的王牌飞行员。
1941年德国头号王牌杰哈德.沙施克,开着Bf—110战机前来袭击。
Bf—110飞机速度非常快,机体也相当坚固。
迎战的扎伊采夫他们有四架拉格3和三架伊16,双方一接触就被德国的沙施克给打下了两架拉格3,其中一架迫降,另一架当场炸开,苏联飞行员死亡。
就这么一下德国战斗机的数量不仅比苏联的多,性能也比他们的好。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扎伊采夫将沙施克给打跑了,而沙施克在逃跑的过程中,飞机受损严重,高度被拉低,不能跳伞只能迫降。
结果迫降到了苏联机场边上,一头撞进了灌木丛里,这种巨大的惯性让沙施克一头撞到了仪表盘上,把脖子给撞断了。
所以利用拉格3成为王牌飞行员的人还是有很多的。
后来拉格系列,就有了拉5和拉7,这两款飞机,可要比拉格3好上很多,算是苏联卫国战争中的两款主力机型,也是二战中非常著名的战斗机之一。
拉5战斗机
有资料显示这拉5和拉7战斗机,直到二战结束,一共生产了一万五千八百二十五架,其中九千九百二十架是拉5。
拉5的成功,其实就是建立在拉格3的经验之上,当然大功率发动机的研发成功,也是拉5的保证。
我们知道前期的拉格3因为漏油的原因,被M—105PF所代替,但这款发动机的性能依然很差,但这也算是当时苏联能拿的出的一款好发动机了。
后来什韦佐夫研发出了阿沙—82型星形双排14缸气冷式发动机,这款发动机输出的公里直接飙升到了一千七百马力,比之前的多出了四百六十马力。
跟着什韦佐夫再接再厉,又推出了一款改进型号的阿沙—82FN型发动机,一举又将输出的马力提高到了一千八百五十马力。
这就为拉5的出现奠定了基础,毕竟飞机就是围绕发动机制造的装备。
拉5的原型机采用了阿沙—82型发动机,速度直接飙升到了六百二十六公里每小时,后来的拉5N采用了改进型发动机,速度更是达到了六百五十公里每小时。
1942年的六月份,拉5装备部队,当时仅仅是实验性质的装备,就装备了一个团,结果这个团开局空战十七次,就打下了十六架对手的飞机,而自己损失了十架,这种战损比算是相当不错的了。
毕竟德国人的飞机质量我们是知道的,毕竟文章前边提到的苏联王牌飞行员扎伊采夫四架拉格3,上去一个照面就被对手打下两架来。
这足以证明拉5的性能确实优秀。
比如,到了1942年的七月三十一号,德军开始进攻高加索地区,装备了拉5的第二八七战斗机师执行空中支援任务。
三天的时间,拉5打下十一架德军飞机,其中有八架战斗机,三架轰炸机,而自己损失了七架,其中三架还是被高射炮击落的。
那么这场空战前后打了二十七天,这个战斗机师打下德军的飞机师九十七架,其中有四十架是战斗机。
通过这场空战,让苏联人发现拉5其实对付轰炸机要比战斗机的效果好。
当时德军装备的是Bf109G—2,拉5不管是速度和垂直机动性都要比这款战斗机差上一节,因此在作战的过程中,德国飞机总是能够占据有利的攻击位置发起对拉5的进攻。
虽然拉格5虽然吸取了拉格3的教训,以及装备了新款的大功率发动机,但还是需要改进。
所以针对这件事,苏联又开始对拉5进行了攻关,主要的议题就是攻克垂直机动性能。
好吧,目前拉5身上装备的已经是苏联能够拿出来的最好发动机了,这一块是不能修改的,所以只能对拉5的外壳做改动了,利用气动性来减小飞机的阻力,从而提高拉5的机动性。
当然这次改动还包括其他的一些零零散散的东西。
比如拉5的后视镜存在死角,所以在作战的时候,拉5的飞行员很喜欢把座舱盖打开,便于向后观察。
这么做不仅危险,而且还会降低拉5的速度,于是当时的科研人员重新设计了座舱盖,还贴心的对座舱后部装上了六十六毫米的防弹玻璃。
最终改装出来的拉5性能得到了提升,比当时德国使用的最为优秀的Fw190和BF109要好上很多。
再往后,拉5还在不断的改进,尤其是阿沙—82型发动机的改进型出现,苏联的科研人员将改进型装到了拉5N上,结果速度不仅快了,爬升的时间也缩短了不少。
其实对于拉5的研究,德国人也做过。
德国人在1944年的九月份,俘获了一架拉5N,随后他们就和自己的飞机做了对比实验。
实验的数据证明,拉5N已经超过了德国的战斗机,速度虽然比FW190A—3(一小时六百六十公里)小点,但拉5N的俯冲速度是七百二十公里,这是德国战斗机做不到的一个速度。
再往后,苏联人再接再厉,从拉5的结构重量和机体阻力上下手,将机体的一部分改成了轻合金材料,而机体助力是在密封性上下手,什么发动机的整流罩,润滑油散热器进口,起落架舱等等都做了斤斤计较一样的改动。
说实话改动以后,飞机非常的漂亮,飞机的鼻子变动的最多,散热器从发动机罩上方也被移到了腹部,进气口干脆就移到了主翼的根部。
这款改进的拉5,一开始是作为拉5的改进型号制作的,结果做出来之后,研究人员发现,这压根就是一款全新的战斗机,于是拉7就出现了。
拉7的出现,可以说是全面的超越德军飞机。
比如7的起飞重量是三千二百四十公斤,而德国后期使用的Fw190A—8是四千三百公斤。
拉7的速度比Fw190A—8快了七十二公里;拉7的爬升时间比Fw190A—8快了1.05分钟;拉7的盘旋时间是二十秒,而Fw190A—8只能做到二十六秒的时间。
当然拉7也有不足之处,因为当时考虑减重的问题,所以油箱减少了,造成航程缩短,只有六百五十五公里。
怎么说呢?二战结束以后,拉7又有了后续机型拉9,这是一款全金属的战斗机,到了1946年的时候又有了航程变多了的拉11.
时间走到现在,拉式系列的飞机,已经所剩不多了。
世界上拉5就剩下一架,拉7是三架,最为稀有了乌拉—9,就是拉9教练机,只有我们的博物馆里有。
那么今天就到这了,喜欢的话,点个赞,再加个关注,方便以后常来坐坐。
⇋✞为何很少有人提起二战中苏联的飞机?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其实二战中苏联有一批很优秀的战机,非常实用,只是没有英美德飞机那么精锐就是了。
苏德战争爆发时,苏军的主力战斗机仍然是伊15和伊16。
伊15是老式的双翼战斗机,机动性优秀但速度太慢,早已过时。
它根本不是德国BF109的对手,甚至在空战中逃走都困难。
至于伊16还算是比较先进的战机,但设计存在一定缺陷,同德军主力战斗机性能有比较大的差距。
苏联飞行员想要驾驶伊16在空战中获胜,就必须有超过德国飞行员的技术和经验。
当然,这是很困难的,谁都知道德国空军飞行员很厉害。
好在,苏联航空科技方面,也并不落后世界,拥有相当的水平。
苏德战争爆发前后,苏联很快开始淘汰老旧的伊15、伊16战机,开始装备先进的战机。
这些战机主要来自三个设计局,分别是:拉沃切金设计局的Lagg-3与La-5(La-7),米高扬设计局的Mig-1(Mig-3),雅克夫列夫设计局的Yak-1(Yak-3)与Yak-7(Yak-9)。
其中,米格3是高空战斗机,作用单一,只是用于拦截轰炸机,性能有缺陷,很快退出现役。
然而,拉5和雅克1战机,都是性能不错的战斗机,足以同德国方面正面抗衡。
以拉5战斗机和改良的拉7 为例,性能相当不错,二战中一共生产了1万5000架以上。
西方认为,拉5和拉7属于世界一流战斗机。
拉5和拉7具有优秀的机动性,便于生产也易于训练。二战苏联十大空中王牌,大部分就是驾驶这种战机。
德国人曾经在在1943年缴获了1架完整的拉5战斗机。他们在雷克林飞行测试中心同Fw 190A8和Bf 109G进行了模拟空战,德国优秀飞行员在报告中写道:“相比早期的苏联战斗机,拉5FN在性能和操控性上取得了值得注意的进展,其在海拔3000米(及以下高度)的性能值得特别关注。不过该机的极速在任何高度上都比德国战斗机低,其在低空的爬升率完全可以和Fw 190A8及Bf 109G媲美,在3000米高度上的爬升率和转弯速率完全可以与Fw 190A相比。拉5FN的副翼效率非常优秀,在空速450KM/H时,可在不到四秒完成一周滚转,在600KM/H时,副翼承受的压力就变得过大。
在1000米高度上,拉5FN在打开加力的情况下可以在25秒内完成360度的水平转弯。由于发动机的优点,拉5FN非常适合于低空作战。其低空最大速度可以与Fw 190A8以及打开加力的Bf 109G相比。拉5FN在加速性能方面是比较平衡的,在任何高度下的最大速度和的爬升率上,使用MW50加力的Bf 109G都比拉-5FN好。
俄国战斗机在3000米以下优于Fw 190A8,当面对拉5FN的攻击时,你应该俯冲脱离。”
看看,这是很高的评价了。
至于雅克系列战机,也是很强的。
一种说法是,雅克3的灵活性是二战中最优秀的,不亚于大名鼎鼎日本零式战斗机。
❑▬为何很少有人提起二战中苏联的飞机?
为什么?因为西方人掌握了话语权,刻意打压苏联的二战功绩和形象。
苏联的飞机技术虽然不一定是最强的,但也拥有独立的完整研发体系,而且整体水平并不弱于美英和德国多少。
1941年的时候,苏联就能拿出速度超过630公里/小时的米格-3战斗机,这时候美英德日多数战斗机还在600公里/小时以下。
苏联战斗机有自己的缺点,比如制作工艺粗糙,机枪和电台等关键设备经常生产跟不上,但这都是仓促应战的结果,而不是苏联航空工业不行。
苏联空军最大一个缺陷,就是飞行员训练不足,还有战术死板,这些是造成巨大伤亡的关键原因。比如,开战时苏军战斗机居然还在搞三机编队,这种编队在转弯时非常悲剧,左右两翼飞机根本无法保持同速,但这东西居然搞进了条令。
还有,苏联战斗机和轰炸机经常被强行下令执行不合适的任务。比如让战斗机去扫射装甲部队,让轰炸机无掩护去轰炸德军机场。结果就是在战争初期,苏军损失了大量有经验的飞行员。
但是苏联航空工业经过一段时间的整顿,很快就拿出了更出色的战斗机,苏联飞行员也逐渐得到了锻炼。战争后期的空战成绩就好看多了。
苏联著名战斗机有米格-3,拉格-1,拉格-3,拉-5,拉-7,拉-9,雅克-1,雅克-3,雅克-7,雅克-9……能设计出这么多型号,本身就体现出了航空工业的不凡实力。
而且,苏联战斗机的发展速度特别快,1942年、1943年、1944年每年推出的新式战斗机,性能都会有阶段性飞跃,速度、机动性和火力一个比一个强。
相比之下,日本战斗机只有名称好听,飞行性能几年都没什么大的长进。1945年,还拿595公里/小时的“紫电改”当最好的战斗机。
Ü⇧为何很少有人提起二战中苏联的飞机?
主要原因并不是二战苏联没有出名的飞机而是冷战期间西方对于苏联的一贯抹黑,就像说认为苏联将帅战胜德军都是靠人海战术,如果兵力兵器没有优势就不会打仗等等。
事实上苏联从国内战争结束后,就一直大力发展航空工业,尤其是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在二战之前,苏联有名的飞机有特勃-3轰炸机、斯勃快速轰炸机、,伊-15、伊-16和伊-153歼击机。
伊-15、16和153是苏联著名的歼击机大王波利卡尔波夫的杰作之一,是30年代苏联空军歼击机的象征。伊-15是双翼机,伊-16则是单翼机,伊-153则是它们的改进。
伊-15歼击机最大速度460公里/小时,升限9800米,航程510公里,装备1挺12.7毫米机枪和2挺7.62毫米机枪,各型共生产6519架。该型飞机有出色的机动性,1000米高度盘旋一圈需要8秒,爬升到5000米需要6分钟,这在当时属于领先水平。
伊-16歼击机翼展9米,机场6.07米,机高2.36米,发动机功率775马力,起飞重量1.81吨,最大速度525公里/小时,升限8700米,航程800-1200公里,装备4挺7.62毫米机枪,各型共生产6555架。是第一种具有收放式起落架和变矩螺旋桨的高速单翼歼击机,缺点是稳定性较小,难于操纵,需要飞行员有很高的驾驶技能。
伊-153在1938年研制成功,发动机功率1000马力,起飞重量1.87吨,时速443公里/小时,4挺7.62毫米机枪,航程695公里,共生产3437架。
1936年11月,首批斯勃高速轰炸机参加了莫斯科红场的阅兵式,该型飞机装有2台M-103发动机,发动机单台功率960马力。飞机翼展20.33米,机长12.57米,机高3.48米,机翼面积56平方米,标准起飞重量7.88吨。飞机最大速度450公里/小时,巡航速度375公里/小时,升限7800米,航程2300公里。飞机乘员3人,装备6挺ШKAC型7.62毫米机枪,载弹0.6吨。
按照当时的标准,这是一款第一流的双发高速轰炸机。它采用了相当多的先进技术,诸如悬臂式上单翼布局、可收放式起落架、全封闭式驾驶舱、可变距螺旋桨、发动机防冻装置、座舱电加热除霜设备、飞行员高空供氧系统、大功率无线电台、完善的导航设备等。飞机大量采用半埋头铆钉,因而外壳光滑,整体外形简洁流畅,很是有范!斯勃-2内装ОПБ-1轰炸瞄准具及安装在ТУР-8旋转炮塔内的2挺7.62毫米ШКАС型机枪。各型斯勃-2在1941年4月停产前共生产6656架,在苏联空军战前装备的轰炸机中比例高达94%!
二战期间,苏联研制了多款新型飞机,它们为苏联空军击败德国空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比如米格-3歼击机、拉-5歼击机、雅克-9歼击机、伊尔-2强击机、伊尔-4轰炸机、佩-2轰炸机、图-2轰炸机等。只简单介绍一下米格-3歼击机
米格-3歼击机在米格-1歼击机基础上加装了副油箱、改进发动机冷却系统、更新了螺旋桨设计、对机翼构造进行了改造、同时增加了飞行员的防护钢板等。改进的新飞机在1940年10月29日首飞,并很快就获得米格-3的正式名称于1941年2月装备部队。“升级”后的米格-3在航程和速度方面均有所提升,火力则保留了米格-1的1挺12.7毫米УБС机枪(备弹300发)和2挺7.62毫米ШКАС机枪(各备弹375发)。各型共生产3322架。
米格-3最突出的性能是在7 000米高度可以达到640公里/时的最大速度,和同一时期出现的另外两种单翼战斗机拉格-3和雅克-1相比,米格-3无疑具有最为出色的高空性能。而据苏军测算,米格-3在6 000~7 000米高度上对德军的Bf 109E型和F型战斗机均占有优势。
总的来说,二战苏联飞机无论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不输给德国空军,当然可能唯一有欠缺的就是没有战略轰炸机。
┉ℍ为何很少有人提起二战中苏联的飞机?
我是东斯坦因,认真对待每一个问题!
坦克的光芒太过耀眼
在苏德战场上,坦克之间的较量,如耀眼的阳光遮盖了其他一切,让人忘记了其它武器的存在。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著名的库尔斯克战役,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大规模的一场对攻战役。在人们的记忆中,这场会战是目前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坦克会战,坦克的荣光在这次战役中可以说达到了巅峰。
可是,在坦克荣光的背后,又有几个人记得。这场战役中,苏德双方也投入了超过五千家飞机,并且爆发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单日空战。
苏联空军战绩不佳,不适合“光伟正”的宣传
二战中,苏联出色的飞机设计师们,其实也设计出了很多出色的战机。如,雅克-1战斗机、雅克-3战斗机、米格-3战斗机、拉格-7战斗机、伊尔-2攻击机等战机在二战时,都是世界上的顶尖作战飞机。
可是一件武器,想要在战场上发挥出最大的作用,除了自身武器先进外,武器操纵者的水平和素质也是决定性因素。举个简单的例子,狙击步枪的精度再高,可是开枪人的射术不及格,也一样打不到人不是。
二战中,苏联空军虽然也涌现出了像阔日杜布和莉迪亚·利特维亚克,这样的王牌飞行员,但就总体而言苏联空军的人员素质较差、战斗力不高,特别是前期尤为如此。二战中,德国那些战绩两三百架的空战王牌,战绩几乎都是从苏联空军身上刷的。
战争中,为了鼓舞民众士气肯定要选那些取得优异战绩的部队和士兵进行宣传。苏联空军战斗力不足,导致战绩不好;而战绩不好,曝光率自然也就低;连带着作为空军主战武器的战机也少被提及。
美国及西方的打压
二战之后,很快世界就进入了美苏冷战。为了凸显自己打压对手,美苏双方都大力夸耀自己在二战中的丰功伟绩,并尽最大可能贬低对手。就这样,美苏两国斗了四十多年。
最终冷战以苏联解体,美国笑到了最后结束。历史由胜利者书写,美国作为胜利者,自然要大肆宣扬自己,并打压曾经的对手。贬低或者“遗忘”苏联研制的武器,也是美国“鞭尸”措施的一部分。二战时期的苏联军机,也受到波及,逐渐被人们所淡忘。
就到这里,以上是本人个人观点,各位对此,是否还有其他高见?或者你们还有哪些补充,一起来探讨。
喜欢的朋友,别忘了点个赞,还有“关注”。
------------------
推荐阅读:
文天祥若没写《过零丁洋》这首诗,他后来的名气是否会削弱很多?
上一篇:徒步爬四川峨眉山可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