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中田福军的官为什么做得了那么大?
❆✘《平凡的世界》中田福军的官为什么做得了那么大?
《平凡的世界》中,田福军的升迁之路,可谓如梦幻一般,是多方面综合原因的结果,并非只是个人的能力,其实一个人是否能够成功,不仅仅是要有个人能力,还要有一个良好的环境,也需要有人进行提携和欣赏,千里马需要伯乐,伯乐也需要千里马,千里马还要有合适的地形,去森林中就不行嘛。
一、田福军的起起落落
《平凡的世界》中,田福军不仅仅是大学毕业过,更是在中国人民大学进修过,他毕业之后,很快就做到了黄原地区的行署办公室主任职位,然而,在最初,田福军这个人,性子太直,不会拐弯,认准的事情,便要去做,不会迂回,更不会明哲保身。
所以,这也造成了田福军的“落”,从行署办公室主任,后来再得到升迁,可是好景不长,他又迅速失去了一切,直到数年后,他又被重新启用,出任原西县的革委会副主任。然而,在这里,他还是那一副脾气,那一副性子,因此,也得罪了许多人。
虽然说,他经常在基层调研,也提出了许多可行性意见,可是,这些意见总是被当时的革委会主任冯世宽所否定,当时黄原的地委书记是苗凯,苗凯这个人,本质上人品是没问题的,可是,他十分不喜欢田福军这种人,因为田福军似乎总是喜欢和他们对着干。
在那样的大环境下,田福军那样做,会连累许多人,虽然,田福军后来学会了迂回,不再是横头青,可是,他依旧是不被人喜欢,所以,最终,田福军被放弃了。
不过还好,虽然苗凯和冯世宽十分不喜欢田福军,却没有彻底将田福军给扔臭水沟里,还保留了他公职的身份,只是将他调到了冷水衙门防疫站工作,在那里,田福军可算是憋屈坏了,因为没有事情可做,他是一个喜欢做事的人。
随着那些年的过去,正如《平凡的世界》原著里描述的那样:冰冷的大地开始解冻了。
春风吹十里、百里、千里,一切都好起来了,田福军直接便被提拔到了黄原地区行署专员。
二、田福军个人的能力
《平凡的世界》里,田福军是一个十分有能力的人,1943年,便已经考上了大学,在建国后,更是在中国人民大学进修过,那个时候,人们其实并不十分重视第一学历,所以,当人们说起时,田福军就是中国人民大学的学历。
在那个年代,出一个大学生便已经是相当了不起的事情,何况,田福军还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呢?这已经展现了他自己非凡的学习能力。而且,在那个年代,一个大学毕业生,还是一个名牌大学毕业生,那是属于自带光环的,处处都会被人注意到,被人格外地关注。
后来,在原西县工作时,他这个人比较实事求是,有一大半的时间都是在基层做调研,想尽办法搞好老百姓的生活,不希望老百姓还要忍饥挨饿。虽然在那样的大环境下,田福军一个人也无法改变什么,但是,他的的确确做了许多实际的事情,去尽力改变现状。
至少,田福军是不断努力的,从来不停歇的。
后来,他做黄原行署专员时,其表现出了非凡的魄力和能力,为黄原地区的发展,在大胆探索着一条合适的路子。并且,针对黄原不同的地方,因地制宜,制定了适合各个地方发展的办法和举措。
除了这些能力,田福军还有几个非常重要的能力:自我反思、平易近人、善于纳谏、团结班子。
不要觉得这几个能力很简单,其实,这几个能力是非常不简单的,因为,人始终是人,会有自己的情绪和小心思,并且,一旦到了某位置上,很容易形成固执己见,高高在上,听取不了别人的意见,总认为自己很了不起,自己是对的。
但是,田福军不一样,他能够接受批评,平易近人,无论职务高低,还是平头百姓,他能够耐心听取别人的想法,田福军还经常自我反思自己做错了,或者做对了,如果做错了,就大胆承认,并且改正。
其实,就算是一个普通人,如果被人当面反驳,或者被人欺负了七八年,那心中的滋味大概也是不好受的。
但是,在田福军这里一切都完全不一样,无论是高凤阁,还是冯世宽,当年对田福军可是多次打压,处处针对,甚至是小小的一个徐文龙都敢和田福军这个领导对着干。
然而,田福军后来崛起之后,对于这些思想转变跟得上形势的人,却没有任何的芥蒂,多加重用,在他看来,这些人只是与自己的意见相左,并且是真正的坏人,所以,这些人最终也不断升迁。
相反,当年和田福军在一起的至交好友张智友,却越走越远了。
三、人脉
田福军从“落”到“起”,其实有三个人至关重要。
1、高老
高老这个人十分神秘,或者说,《平凡的世界》中对高老的职位没有明显的交代,但是,非常明显,高老作为一个老红军,并且无论是原西县,还是省委都对高老十分重视,可见,高老的职位是非常高的,我想,应该是部级或者副国级。
田福军从人民大学进修之后,曾经在一个单位上班时,其能力被高老注意到,深受高老重视。
所以,高老回原西县时,点名让田福军陪同,高老本身就是原西县人,和田福军是老乡,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再者,高老作为一个老红军,对那片土地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在田福军的陪同下,他深深感受到了田福军与他一样,对那片土地,对那片土地上的百姓,有着极为深厚的感情。
因此,于公于私,高老都对田福军十分看重,并且,也曾为田福军说过话。
2、石钟副书记
他也是原西县人,也十分平易近人,在双水村时,孙少安曾经利用自己的小聪明,去见了石钟副书记,说了田福军的事情,让石钟副书记对于田福军这个人,记在了心头。
他不仅仅是记在了心头,并且对田福军十分重视,所以,他才会对田福军了如指掌,比如什么大学毕业的,比如曾经有哪些履历,他都是一清二楚的。
有人肯定要说,既然石钟副书记对田福军如此重视,为何田福军还会被调到防疫站工作呢?其实,当省委书记乔伯年物色黄原区行署专员时,石钟副书记直接就提了田福军,还知道田福军在防疫站工作,足以证明对田福军的重视。
那几年,大环境并不好,田福军的行为完全可能会被直接踢出去,所以,对于原西县将田福军调到防疫站工作,石钟副书记没有再过问,其实,对于田福军是一种变相的保护,让他没有条件再插手那些事情,就不会给自身再带来更大的危机。
3、乔伯年
在中国人民大学进修时,乔伯年是在农贸部工作,田福军曾经给乔伯年写过一封信,提了很多的建议,非常有见地,因此,对于田福军,乔伯年也是印象深刻。
等石钟副书记提议田福军做行署专员时,乔伯年被略加提示,就想起来田福军这个人是谁了,其实,当初只是通过一封信而已,却给乔伯年造成了如此深刻的印象,足以证明那封信的分量。
再经过乔伯年的一番了解,便知道,田福军这个人,无论是人品,还是作风,或者是个人能力,都是属于一等一的,便直接同意了石钟副书记的提议,将田福军提拔成了行署专员。
4、田福军后来的升迁和这些人是分不开的
田福军成为行署专员这个事情,很多人是有抵触情绪的,比如当时的地委书记苗凯,直接住进了医院,表示抗议,而无论是高凤阁,还是冯世宽,都对田福军颇有微词。
可是,随着每个人的自我反省和自我批评,这些人的思维也在积极改变自己的观念,田福军刚做行署专员时,冯世宽这个副行署专员是最配合田福军的,对于田福军的各项安排,是发自内心的支持。
再到后来,苗凯的思想转变,准备直接隐退了,并且想推荐田福军为地委书记,随后,他自己还劝说高凤阁,要积极配合田福军的工作。
其实,我们对冯世宽、高凤阁和苗凯这样的人,不用去过多苛责,只因为有些环境使然,但是,他们最终还是自我反思了,就像高凤阁所言,他只是和田福军在政见上的不同,但是,在其他方面,还是很认同田福军的,所以,当时有人批评田福军时,和田福军不对付的高凤阁第一个提出了反对。
但是,会议结束后,高凤阁继续表达着对田福军的不满,其实,看起来挺有趣的。
正是因为这些人的鼎力相助,让田福军在工作上得到阻碍减轻了许多,工作做好了,有人脉,有能力,自然会得到提升。
四、大势所趋
上一个大环境刚结束,下一个大环境刚开启,黄原地区十分贫困和落后,百姓的生活已经过不下去了,然而,无论春天来得多晚,春天终究到来了。
因此,田福军的升迁也是大势所趋:
当时,面对变革,新旧环境的交替之中,许多人出现了懒散的现象,出现了惰性,就像田福军的老朋友张智友一样,已经暮气沉沉,没有了朝气。
黄原地区需要一个十分有魄力的人去主导,去推动,这个人不仅要有胆识、有魄力、有学识、有能力,还要有一种孤勇者的精神,必须一往无前,为黄原地区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一条康庄大道。
无疑,在各个方面,田福军都是非常符合的。
而且,在过去的日子里,田福军也是证明了自己的。
那时,干部的年轻化也是整体趋势,是从上到下的精神,所以,田福军被各种提拔,也是属于这样的大环境。
并且,乔伯年也需要一个这样敢闯敢干的千里马。
五、其他因素
田福军是实事求是的,是真正深入到基层去的,是被黄原地区老百姓拥护的。
认认真真,因地制宜,提出各种办法和建议。
他不打压别人,只要是跟得上形势,思想转变快,真心为百姓做事的人,都会得到提拔,徐文龙就是一个典型,当年,田福军做原西县革委会副主任时,徐文龙和田福军的地位相差还有一段距离,可是,徐文龙仗着有冯世宽的撑腰,根本不把田福军放在眼里,当面就敢顶撞,不服从命令。
然而,徐文龙却成了田福军手下的一员干将。
正因为田福军虚心听从建议,并且知人善任,不打压异己,拥有了一批能做事的干将,才会做出很好的成绩。
再加上黄原地区本来就贫困的原因,他们给黄原地区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更容易做出成绩。
因此,田福军的升迁是有很好成绩作为保证的。
青衣客最后有话说
田福军的升迁,在于自己的能力、学识和人品,以及当时的大环境,更是急需田福军这样的干将和猛将去做事,去大胆地前行,一个人只有人脉,肯定是不行的,必须有过人的能力,否则,有人脉也做不了很高的位置,只能在一个小角落安逸一生了。
✶┆《平凡的世界》中田福军的官为什么做得了那么大?
田福军从县革委会副主任的位置一路升到省委副书记的道路虽然是曲折的,但是也是幸运的。
田福军在40年代参过军,然后在50年代初在黄原地区任专署统计科长。
后到中国人民大学进修,曾经被中央的农业部看中,但是却是回报家乡心切,决定返回家乡工作。
从这里可以看出,田福军本来会有更好的前途的,但是他是一个做实事的干部,一心只想为家乡人民多服务,多报答家乡人民对他的养育之恩。
后来在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中期,田福军先后但任了黄原专署办公室副主任,主任,地委农工部长兼农村政策研究室主任等职务。
可惜后来因为历史原因,被革职关押。
到了70年初,田福军被任命为原西县委常委,县革委会第一副主任。
而这个时期也就是《平凡的世界》这本书主要描述的时期了。
可是田福军在县革委会副主任的位置上,却是不好做啊。
一位一心想做实事的干部,却遇到了一位一心想有政绩的上司。
这样的结局就是,田福军被下放到黄原地区防疫站任副站长。
幸好有上级赏识,后来省委组织部任清查委员
再之后,也就是田福军大展宏图的时候了。
田福军后来最直接被省委任命到黄原地委去当第一副书记,行政公署专员。
再后来就直接任黄原地委书记。
跟着任省城的市委书记
最后是省委副书记兼宝康市市委书记
归根结底,田福军就是心中有人民,一心想为人民服务的好干部。
历史选择了他,他也顺应了历史的步伐。
他走过的每一个村子,他走过每一条路,他走过的每一块田埂,
都在诉说着他的功绩。
✠Ⓨ《平凡的世界》中田福军的官为什么做得了那么大?
田福军之所以能从原西县革委会副主任做到省委副书记兼所在市委书记,最重要的就是他一直坚守底线,为造福人民群众为己任的决心。所以只有把他放到更高的位置上,才能造福更多的人民。
这是党信任他,人民选择了他。
那么,我简单分析下具体原因吧。
一,学历。他是中央人民大学的高材生。这在当时领导干部大都是初中高中学历,甚至更低学历的环境中,显然,他的优势更大。当然,并不是为学历论,但想要走的更高更远,高学历是必要的。其实想想,白明川都能从石圪节公社主任做到黄原市地委副书记,而张有智只从原西县县革委会副主任做到县委书记,这里面学历肯定也是一方面的考量。
另外,高学历让他能清楚,准确的对社会现状有精准的判断。在当时全国人民大搞运动的时候,原西县那么多干部中,也只有他和张有智等个别干部能看清时事了。
二,一心为民。他一直有个愿望,也就是他做官的目的,就是把原西县的黄馍馍换成白馍馍。而后来随着职位的不断升迁,这一目标也一直向更高,更广处蔓延。
从做原西县革委会副主任时,他就有明确的认识。他深入基层,实地调查,罗列出具体的数字以此来反对以冯世宽等人为为运动而运动的不切实际的想法。哪怕有一段时间到地区挂职,黄原地委书记苗凯安排他到防疫站工作,他还在三番五次给苗凯打电话要求去农机站工作,哪怕副站长都行,他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和土地打交道,为人民服务。然后被借调到省里的时候组织部帮忙做清查员时,就算工作已经结束了,还在为原西县文化馆馆长杜正贤因为入党证明的问题找省委副书记石钟帮忙解决。
然后做黄原地区行署专员,回原西县搬家时,人民群众的自发送行就能说明他在人民心中的以为。调到宝康市做市委书记,一直到副省委书记兼所在市市委书记时解决黑龙河农场事件,宝康市洪水事件,他时时刻刻都活动在第一线。并没因为职位高而远离群众。
三,改革,敢为人先。他在原西县做革委会副主任时,那个时候运动还在轰轰烈烈的进行,他虽无法阻止,只却能看清时事,知道现在活动弊端所在。当他问少安农村人吃不饱肚子的事情怎么解决时,少安跟他说,上面其他事可以关,但种庄稼的事情上不要管老百姓,让农民自己种,这个问题就好解决。他很是赞赏,其实少安的想法就是也是他的想法。所以后来任黄原地区行署专员一上任就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哪怕是没有正式文件前,对于生产责任制的现象要求说不阻止,不反对。他想尽快恢复经济,解放生产力。后来搞了生产责任制后,他有想着发挥土地优势,搞谷子方,玉米方等,都是敢为人先的表现。
四,用人唯贤,不计过往。他本人一路高升,却也没有忘记过去一起工作有能力的同事。如果说有他对不起谁,也许张有智算一个吧,这个另说。
他到地委之后,调白明川到县委,他到省委的时候,把白明川调到市委。
还有周文龙,过去在柳岔公社是那样反对他,后来他到地委时,帮忙安排周文龙去省党校学习,在后来还因为周文龙的工作调动和张有智谈话。
尤其是冯世宽,他过去的领导,当年在原西县时因为运动,他俩一直站在对立面上。可是田福军到地委后,却成了冯世宽的上级。而他也并没因为他俩的过去不用冯世宽。当然,此时的冯世宽也早已不是当年的冯世宽了,他站在了田福军这边了。为给生产责任制找依据,他带人去四川考察,调研。后来当田福军调到省委时,因为高凤阁被免职而竭力推荐冯世宽到南部地区做了行署专员。他并没因为冯世宽过去反对他对他而有偏见。
五。不欺上瞒下,不弄虚作,不谄媚,也算人和吧。
田福军之所以到一下子从区防疫站站长做到区行署专员,除了有高老和石钟副书记的推荐,还有乔伯年很早就知道他的缘故。这算是人和。
从接待高老,高老点回原西时点名要田福军陪同,还有乔伯年到黄原时,田福军的接待,都做到实事求是,不馋不媚。
其实,最根本的就是他始终站在人民的位置上为人民考虑,他始终把人民放在心里,他一心一意为人民谋幸福。所以他才一步步走到了省委副书记的位置。当然小说到这里就结束了,否则,他还会走的更高更远。
以上,都是基于《平凡的世界》原著回答的。今年没读,记得没那么清楚了。看来又要重温一遍了。
还有一点题外话,原著中,田福军好像当年离开家之后再也没有回过双水村了。他回不去了。
╠々《平凡的世界》中田福军的官为什么做得了那么大?
首先一点,知识改变命运,田福军的原型白恩培,是西北工业大学毕业。
其次,田福军个人有才能,有智慧,作风大度敢作敢为,深入群众。
再者,政治背景,田福军的原型白恩培其父亲也是一位领导,我国是1977年才恢复高考,所以田福军也属于所谓的官二代。
也不可否认,时势造英雄,恰好思想上与那个时代的吻合碰撞成就了他。
▪=《平凡的世界》中田福军的官为什么做得了那么大?
在《平凡的世界》中,田福军就是官员的杰出代表。田福军的优势就在于学历高,基层经验丰富,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看问题比较透彻,更重要的一点是年富力强。
1943年前,田福军13岁考进了陕甘宁边区师范学校。毕业后就加入了人民解放军,解放战争结束后,他就在黄原地区财经委工作,后来又担任了统计科长。
对于田福军来说,最重要的一个转折点就是在中国人民大学统计系进修。大学毕业后,得乔伯年看中,希望他能够留在农业部工作,但田福军执意要回去建设老家。
在文革中田福军受到了批斗,文革结束后,同样受到了打压。正好这时乔伯年来到了省城担任省委书记,就想起了当年的这个小伙子,把他提拔为黄原地区行署专员。
从这里我们不能看出,上一个好大学是多么的重要。在一所好大学里不仅能够学到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能结交到很好的人脉,很明显,田福军就是受益者。
当然田福军经过长期的思考,认识到要让农民自己来包产到户,才是农村农民的根本出路。他的这个思路和当时中央的整体农村政策方向非常合拍,不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更是得到了省委的重视。
这一个情节告诉我们,做人做事要顺势而为,不要逆势而动。必须保证自己能够活在主流中,这样就能赢得不少的机会,做事情也能够事半功倍。
后来田福军又担任了省委副书记,走上了更高一层的领导岗位,可以说是前途无量。这时候的田福军也不过才53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完全有机会走上更高的领导岗位。
改革开放刚刚开始的时候,田福军50岁。当时国内百废待兴,干部正处在青黄不接的阶段。像田福军这样年富力强、文化水平高、又有能力的干部就非常紧缺,也是重点培养的对象。
有人说田福军的原型人物是陕北的白恩培,陕北的白家曾经培养出了很多的高层领导干部。但白恩培是西北工业大学毕业的,在延安卷烟厂任职期间取得了杰出成就,随后走上领导岗位,成为了延安地区的地委副书记。
田福军和白恩培之间有相似之处,又有很大的不同。田福军是路遥在小说中塑造出来的人物,在他的身上寄托了路遥更多的理想。陆遥原本也是希望能够从政的,但因为一些遗留问题,只能成为一种遗憾。
因此我个人认为,田福军就是路遥理想化的一个人物,孙少平是路遥给自己的弟弟理想化的一个角色。田福军的开创精神和以人为本的思想,可能也是路遥非常欣赏的,他的人生经历在某种程度上也弥补了路遥的一些遗憾。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