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名相寇凖,下场有多凄惨?
≕▏北宋名相寇凖,下场有多凄惨?
简单来说,晚年被贬,客死异乡,就连归葬故乡都要等上十年。
寇凖即寇准,字平仲,北宋名相,他的一生,可以用一个字概括,那就是直。不论对谁,他都是直来直去的,包括皇帝。
小学课本上有一首寇准写的诗: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这一年,寇准只有八岁,但却养成了唯我独尊型人格,并保持了一生。
上面这首诗足以证明寇准的神童特质,再加上他出身书香门第,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自然不会出现伤仲永这样的悲剧,而是一路绿灯,20岁便考上进士。
寇准考中进士是在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这一年的进士非常牛掰,出了很多大人物,被称之为“龙虎榜”。
苏易简榜中有登庸者四人:李沆、向敏中、寇准、王旦,其为参预及两禁以上者又数人,时亦号龙虎榜。——龚鼎臣《东原录》
这些人中,寇准是最为年轻的几个,本来年少有为,算是优势吧?可宋太宗偏偏喜欢年长的,认为他们持重,年轻人则太浮躁,年龄反而成了寇准的劣势。
有人劝寇准虚报年龄,寇准正色表示:“准方进取,可欺君邪”(我刚进门,怎么能欺君呢?)
这番话除了表现寇准的正直以外,其实还有一条,那就是自矜。寇准后来在自己的诗集里面就着重表现了这一点,他19岁前的诗作统统都标注了年龄,比如《寓居有怀》这首诗题目下的注是“时年十四岁”,19岁之后的就没有,简直是在坐等读者夸奖。
这个动作表现出了寇准爆表的自信,他相信以自己的智商,年幼成佳作,弱冠即登科,可以秒掉世上大部分人。他对于此是非常得意的,巴不得让人知道呢,又怎会故意隐瞒。
或许是宋太祖感受到了寇准的自信,选中寇准任大理评事,二十出头的寇准就此踏入仕途。
年轻人朝气蓬勃,自然胸怀大志,加上寇准也确实有才华,他的追求肯定是非常高远的,有多高呢?皇帝做不了,那就退而求其次,当宰相吧。普通宰相又太普通了,那就当个左右皇帝的宰相吧。
寇莱公澶渊之役,而能左右天子,不动如山,天下谓之大忠。——范仲淹
檀渊之役,的确是寇准一生中最为风光的时刻,他让宋真宗往东,宋真宗就得无奈往东,不管哄着骗着乃至要挟着都不是事,只要皇帝听话就好。看着比较反动,结果却是好评(大忠)。
其实别说宋真宗这根软葱,就是他老爹宋太宗,对寇准也是又爱又恨的。
在经过九年打拼后,寇准干了一件载入史册的事——摁皇帝。
一次奏事过程中,寇准进谏,由于忠言逆耳,宋太宗听了不爽,想走,寇准一看小样儿,踏步上前就抓住宋太宗的衣角,把他拉回来坐下,听自己把话讲完。更重要的是,宋太宗不怒反喜,夸赞寇准是自己的魏征。
上由是嘉之,曰:“朕得寇准,犹文皇之得魏徵也。”——《宋史·寇准传》
夸赞归夸赞,毛了也是会搞人的。寇准很快被升入枢密院,但他跟知院张逊发生了严重的分歧,以至于当着皇帝的面大吵,宋太宗很生气,两方全部贬斥。
不过没多久宋太宗就觉得灭了寇准感觉不对,又把他叫回来了。在寇准的建议下,宋太宗立赵桓为太子,也就是日后宋真宗。
从立储这点来说,寇准是坚定站在宋真宗这边的,宋真宗继位后,也有心拜寇准为相。谁承想,拜相没多久,寇准就“绑架”了宋真宗到澶州前线。
寇准在檀渊之役的表现可谓挽救北宋社稷于倾覆之中,要是任由宋真宗迁都,宋朝的未来可就是未知数了。哪怕在这个过程中寇准无数次强暴了皇帝的意志,但这个功勋还是永留史册,让他有了大忠之名。
可在大名之后,还有寇准自身的不足,他太过自信,或者说自负了。
通过对皇帝的气场碾压,寇准越发坚信“老子天下第一”,就连皇帝也得听他的,更别说那些大臣了,这也使得他刚愎自用、目中无人。再加上他心直口快,一张嘴不知道得罪了多少人,包括朝臣、后宫乃至皇帝在内,对他都颇为不喜,在这种情况下,寇准被贬,只是时间问题了。
寇准有一个宰相应有的胆识和气魄,却缺少一个宰相应有的气度和雅量,他狭隘而且偏激,讨厌的人他往死里踩,喜欢的人就各种提携。要命的是,寇准看人的眼光非常不准,他所亲善的都属于那种落井下石的小人,其中对寇准打压最狠的,就是丁谓了。
丁谓有才,却缺少一个伯乐,寇准就充当了这个伯乐,一手把丁谓栽培起来,然后被这头千里马给踢死了。
寇准看不准人,有人看得准,那就是被尊称为“圣相”的李沆,他当宰相时,寇准曾向他力荐丁谓。李沆没听寇准的,寇准追问原因,李沆认为丁谓不是久居人下之人,并笑着对寇准说:“以后后悔的时候,你会想起我的话的。”
寇准与丁谓善,屡以谓才荐于沆,不用。准问之,沆曰:"顾其为人,可使之在人上乎?"准曰:"如谓者,相公终能抑之使在人下乎?"沆笑曰:"他日后悔,当思吾言也。"准后为谓所倾,始伏沆言。——《宋史·李沆传》
寇准器重丁谓,丁谓开始也很敬重寇准,但他的性格就是善于逢迎。为了迎合宋真宗签订檀渊之盟(宋朝在军事优势下签订城下之盟)的失落感,丁谓和王钦若一起大搞祥瑞,劝宋真宗天书封禅什么的,每一次都是劳民伤财。
生性刚直的寇准对这种行为非常看不惯,还借此调侃丁谓。因为丁谓给宋真宗上报祥瑞的时候特别喜欢用仙鹤,寇准把他当成了一个梗,一次在官衙看到一群乌鸦飞过,寇准大笑道:“幸亏丁谓不在,不然就是一群玄鹤飞过了。”从此,丁谓就多了一个“美称”——鹤相。
丁谓资历浅,他知道在相位上待不久,就以退为进,推荐寇准为相,他当参政。在一次宴会中,寇准的胡子上沾了点饭菜,丁谓见了,连忙上前帮寇准清理,寇准笑道:“参政,国之大臣,乃为长官拂须耶?”这就是须拍马之溜须。
好心献殷勤却反被呛了一顿,丁副相瞬间黑化,开始为扳倒寇准做不懈的努力。
在政治诬陷这方面,丁谓是远胜寇准的,而且还懂得斩草除根。在把寇准和另一个宰相李迪排挤出朝廷后,丁谓还派使者给两个人各送了一把剑,让两位自行联系历史,效仿伍子胥、白起等先贤(自杀)。
李迪看到剑后,当场就崩溃了,真打算自杀,被儿子和门客们拦了下来。至于寇准,表现完全不同。
“中使承谓指,以锦囊贮剑揭於马前,示将有所诛戮状。至道州,准方与客宴,客多州吏也,起逆中使,中使避不见,问其所以来之故,不答。众惶恐不知所为,准神色自若,使人谓之曰:‘朝廷若赐准死,愿见敕书。’中使不得已,乃受以敕。准即从录事参军借绿衫着之,短才至膝,拜敕於庭,升阶复宴,至暮乃罢。”——《续资治通鉴长编》
寇准不是那么容易上当的,一看没有赐死的圣旨,自然不会自杀,在这个铁骨铮铮的宰相面前,皇帝的暗示全然无用。
寇准被贬的地点是雷州,也就是今天广东湛江的雷州市,位于祖国大陆最南端的雷州半岛,虽然在今天这里算得上风光怡人,但在宋朝,这里还是开发程度很低的蛮荒之地,寇准到任后连个住房都没有。
苦日子还是有些乐子的,很快寇准在雷州迎来了死对头丁谓,他被贬到了崖州(在今海南),比雷州更南更荒凉,而前往崖州必须经过雷州。寇准没去见丁谓,但给他送了一只蒸羊,丁谓感动不已,请求跟寇准见一面,却被寇准拒绝了。
不仅自己不跟丁谓见面,寇准还不准家仆跟丁谓见面,当时他的家仆商量着把丁谓揍一顿,寇准不许,把大门关了,算是为丁谓做的最后一件事了。
总的来说,寇准晚年的凄惨在于居所简陋、环境恶劣、没什么钱,尤其在跟寇准被贬前的奢华生活相比,落差更大。
寇准出身高门,20岁就中了进士,大半辈子都在当宰相、枢密使、节度使这种大官,再算上宋朝的超高俸禄,他就没缺过钱,他也非常乐意显摆自己的财力,生活过得非常奢侈,这方面,同时代许多诗人有作品描写,史书也有记载。
结果晚年悲剧了,被贬雷州,俸禄少得可怜,死后连料理后事的钱都不够。寇准于天圣元年 (1023年)九月病逝后,妻子宋氏带着灵柩返回故里,运到洛阳的时候没钱了,只好就地葬在洛阳。直到十年后的明道二年(1033年)十一月,宋仁宗下令将寇准灵柩归葬华州下邽(在今陕西)。
━↯北宋名相寇凖,下场有多凄惨?
寇凖即寇准,作为北宋一代名相,檀渊之盟的主导者,晚年下场其实相当的凄凉。不但被贬边疆,客死他乡,最后就连尸骨都等了十年以后,才得以落叶归根,归葬家乡。
一代名相,晚年为何会如此凄惨呢?这事就得从头说起了。
寇准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他爹当年就是五代十国时后晋的状元,家学渊博。有这样一个学霸老爹,寇准自然也不会差,十九岁的时候就考中了进士,入朝为官。
此时已是宋太祖赵匡胤在位期间,寇准被录取之后,先后历任巴东知县、成安知县、盐铁判官、尚书虞部郎中、枢密直学士等职位。从这个升职过程来看,寇准的仕途其实还是比较顺利的。
不过,真正让寇准名扬天下,走到大宋中心舞台的,则是他入仕九年之后所做的一件事。
抓皇帝!
端拱二年,二十八岁的寇准,已经进入职场九年了。这一年,寇准因为公务的原因,入殿奏事。大家可以想一下,一个二十八岁的年轻官员,已经有资格进入皇宫,直接面见皇帝本人上奏,这足以说明,寇准早期的仕途到底有多顺。不过,在这次上奏的过程中,寇准却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震惊的举动。
此时宋朝已经是宋太宗赵光义在位,入殿奏事的寇准,直言不讳,大胆进谏。当时寇准也不知道说了啥,反正就是把赵光义给气得够呛,气得他当场拂袖而去。但就在这时,寇准竟然快步上前,拉住了赵光义的衣角,非得让赵光义听完。
得亏是在宋朝,这要是换做其他某些朝代,估计寇准当场就得被戴上一顶‘以下犯上,意图行刺’的大帽子了。不过寇准运气还不错,遇上了宋朝又遇上了赵光义。宋朝向来有不杀士大夫的传统,赵光义这个人在历史上评价比较复杂,但对于大臣也还算开明。所以在寇准如此大胆之后,赵光义也没有怪罪,甚至事后还评价‘我得寇准如唐太宗得魏征’。
这一下,寇准彻底出名了。
两年之后,寇准升任左谏议大夫、枢密副使,正式进入宋朝决策管理层。这一年,寇准31岁。
寇准遇上了赵光义这样的皇帝,对他本人来说,既是一件幸事,也是最大的不幸。幸运之处在于,赵光义在历史上评价不高,打仗基本上是败多胜少。但同时,赵光义也是历史上有名的明君。在治理国家、对待大臣方面,都算是做得比较好的。正是因为赵光义本人对大臣们的容忍度比较高,寇准才能青云直上,真正发挥自己的价值。
至于不幸之处,后面再说。
进入枢密院后,寇准成了赵光义手底下最得力的大臣。虽然经常会被寇准的直言气炸,但是不得不说,寇准的工作能力确实是真的很强,所以赵光义也能容得下寇准,甚至还对他多加青睐。
当然,寇准也不是没毛病。
比如说,特别爱吵架。
在枢密院工作期间,寇准和自己的顶头上司知院张逊不合,经常吵架。宋朝的枢密院,基本上等同于现在的国防部,所以寇准等于是天天在和国防部部长吵架。两个人在自己单位吵架也就算了,还经常闹到赵光义面前,搞得赵光义不胜其烦。最后赵光义干脆大笔一挥,各打五十大板,将两人全都贬黜出京。
不过,要说各大五十大板,好像也不太对。因为仅仅一年之后,赵光义就将寇准给召了回来,原因是此时的赵光义,用寇准已经习惯了,已经渐渐离不开寇准了。
回京之后,寇准被拜为参知政事,这个官职,可以理解成是宋朝不设宰相时候的宰相。没有宰相之名,但是和其他几人一起分摊宰相的工作。
这一年,寇准才刚刚34岁。
从19岁入朝为官,到34岁升任参知政事,寇准的仕途,实在是顺得不能再顺了。
当上参知政事之后,参与立储一事,更是寇准为官的一个巅峰。大家都知道,北宋是个比较奇葩的朝代,北宋的开国皇帝是赵匡胤,赵匡胤死得比较突然,而且死得相对较早。甚至有很多人猜测,赵匡胤其实就是被他弟弟赵光义给弄死的。所以临死之前,也没确定由谁来继位。
赵匡胤去世后,可供选择的继承人有两个。一个是作为弟弟的赵光义,另一个是赵匡胤的次子赵德昭。正常来说,老子去世之后,自然是要传给儿子的。但问题是,北宋承接五代十国,五代十国时期,经常会发生那种老子死了传位给幼子,但是幼子没能力掌控江山,于是就被手下篡权的事情。
就连赵匡胤自己,也是通过这种方式得来的皇位。
所以在赵匡胤死后,大家商量了一下,觉得还是让赵光义这个弟弟上位比较好。因为赵光义好歹是跟着赵匡胤一起开国的人,治理天下的经验也比较丰富。让赵光义即位,可以保证宋朝不会出现大的问题。但是同时赵光义在上位之前,就已经答应,自己登基之后,会将大哥赵匡胤的儿子立为太子。
问题是,已经到手的皇位,谁愿意再交出去呢?
对于赵光义来说,肯定是更愿意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但又怕舆论对自己不利。就在赵光义进退两难的时候,寇准说了一句话,替赵光义解决了这个难题。
寇准说:立众望所归的那个。
这话感觉像是没说一样,但其实内有玄机。所谓众望所归,这众字可以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大臣们,另一种是赵光义自己。寇准当时已经相当于是宰相,他说的话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可以代表文官集团的。所以寇准的意思就是,我支持你,你愿意立谁就立谁。
如果只考虑自己的意愿,那赵光义当然愿意立自己的儿子了。
得到寇准的支持后,第二天,赵光义便立自己的儿子赵恒为太子,也就是后来那位宋真宗。
因为在立储一事上,和赵光义站在了同一条战线,寇准也越发得到赵光义的青睐。赵光义到底崇信寇准到什么地步?举个例子。当时有人进贡给一份犀牛角,这东西在宋朝那会儿还是比较珍贵的。赵光义把这份犀牛角做成了两条腰带,一份自用,另外一份就给了寇准。
犀牛角腰带,这在历史上可是有特殊含义的。尤其是赵光义用的这种通天犀腰带,更是尊贵至极。赵光义愿意把这玩意儿和寇准分享,对寇准的宠信由此可见一斑了。
一个还算英明的皇帝,崇信一个正直无私的大臣,这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显然是一件幸事。对于寇准自己来说,亦是天大的幸运。
但同时,也是寇准最大的不幸。
不幸之处在于,赵光义给寇准的胆子,养得太大了。
当年刚刚入殿奏事,就敢拉皇帝的衣角;如今已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那胆子自然更大了。
公元997年,赵光义死了,赵恒即位。
赵恒上位之后,依然重用寇准,对寇准多有倚重。在历史上,赵恒只能算是的比较一般的皇帝。相比他爹赵光义,又差了许多。偏偏寇准并没察觉到这其中的变化,所以接下来,寇准依然按照当初的行事风格,做了一件让整个天下都震惊的事情。
挟持皇帝。
这件事要说起来,其实相当复杂。简单来说,就是当时辽国大军南下,一路势如破竹打到了黄河边,威逼宋朝京城汴梁。面对辽国的进犯,宋朝高层出现了两种意见,一种是以寇准为首的主战派,另一种是以王钦若为首的主和派。
最终,以寇准为首的主战派,获得了胜利。确定要正面打仗之后,寇准除了正常的募兵、布局操作之外,还做了一件事,那就是坚持让宋真宗赵恒亲征,而且是渡过黄河,到黄河北岸去和辽军直接正面作战。
刚刚即位的赵恒,不愿亲征,但是面对寇准的胁迫,最终不得不听从了寇准的建议。因为此时的寇准,已经是朝堂上所有文官的领袖,就连赵恒这个皇帝,都要在很大程度上听从他的安排。
矛盾自此埋下。
这场战斗的结果,就是赵恒最终过了河,表达了自己敢于死战的决心。宋军见到皇帝都来了,自然也愿意更加英勇的作战。辽国那边,见到这仗确实不好打,加上宋朝之前开出的停战条件确实很诱人,于是就放弃了强攻,选择重新回到了谈判桌上。
最终,双方重新签订了和平协议,辽军退去,宋朝答应给钱。因为当时双方在檀州,所以史称‘檀渊之盟’。
提到檀渊之盟,后世很多人都会称赞寇准的大无畏,认为赵恒胆小怕事。很多人觉得,当时宋朝就应该趁势北伐,扩大战果,收复燕云十六州,甚至一口气直接灭了辽国才好。反倒是赵恒这个人,胆小怕事,明明打赢了,还要给人家钱让人家退兵,实在是让人不齿。
这个观点,当然是对的。但是,很多人可能忽略了一点。
如果当时打输了怎么办呢?
要知道,当时赵恒可是过河亲征辽国,一旦宋军打输了,宋朝的皇帝会被直接俘虏,宋朝的北方精锐会全部被吃掉。一旦打输,最好的结果也是退避南方,提前开始南宋那样割据江南的历史。如果坏一点的话,宋朝说不定就直接亡了。
几百年后,也有一个类似的事情。当时北方的瓦剌人南下骚扰,朝里有个太监劝皇帝亲征,结果最后,二十万精锐大军尽丧,都城北京被围,国家差点亡国。
几百年后的那次,名叫土木堡之变。
不管怎么说,寇准是打赢了。虽然没能一举收复北方的失地,但确实击退了辽国。一时之间,寇准名声更盛,为天下所称道。但同时,在皇帝赵恒心中,也彻底埋下了对寇准的猜疑。
今天辽国南下,你就能带着满朝文武,挟持我不得不过黄河亲征。如果他日你想造反,朕还能否守得住这片江山呢?你坚持让朕过河,到底是为了守住这片江山,还是为了你个人的清誉,拿朕这个皇帝做筹码,来一场豪赌呢?
猜疑的种子一旦被种下,迟早会生根发芽。
除了皇帝的那点小心思之外,寇准的这番操作,也招来了主和派的仇视。主和派认为,寇准实在太过胆大妄为,挟持皇帝,罪无可赦。
公元1006年,在檀渊之盟缔结一年多以后,寇准被免去了宰相之职,派去陕州做知州。接下来的十几年里,寇准一直在外做官。而留在朝中的王钦若等人,则渐渐掌握大权。因为比较擅长阿谀奉承,颇受宋真宗的喜爱。
如果只是单纯被外放,从此不再回京,寇准晚年倒也不会太过凄惨。毕竟是做了多年宰相的人,在朝中根深蒂固,想要彻底斗倒寇准,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但是,公元1019年,寇准却再次返回京城,担任丞相。
之所以再次回到朝中,原因也比较复杂。主要是因为当时掌权的王钦若和丁谓,声望和资历都不够,想要晋升宰辅,根本不够格。所以必须得先把寇准给请回来,借助寇准的名声,为自己办事。奈何寇准回京以后,根本不吃他们那一套,不愿与其同流合污。
而此时的朝堂,也与当年寇准离开之前,截然不同了。
当年新上位的宋真宗,此时因为有风湿病的原因,将朝政大权交给了皇后刘氏来处理。刘皇后是个武则天似的人物,对于权力十分的渴望。王钦若和丁谓等人,都是支持刘皇后掌权的人;而寇准回京之后,则是支持太子掌权。
这一下,寇准彻底卷入一场无法脱身的漩涡了。
就在双方你来我往,争斗了好几个回合,谁都奈何不了谁的关键时刻。一个戏剧性的事件,改变了这一切。当时有个太监,名叫周怀政,和丁谓他们这群人有私怨。但是,这个人也不算什么好人,不是寇准那一派的。周怀政决定,发动政变,尊宋真宗赵恒为太上皇,令寇准为相,太子登基。结果还没来得及政变,这事就败露了。
事情败露之后,掌权的丁谓自然不会放过周怀政,但同时,也没忘了事先毫不知情的寇准。丁谓诬陷寇准,说寇准也想谋反,后来虽然查无实据,但既然周怀政打算令寇准为相,寇准自然也脱不了关系。
就这样,寇准被贬出京城,流放边疆做官。
作为胜利者的丁谓,在当上宰相之后,自然不会忘了打击报复,对寇准一贬再贬。最后,寇准被贬到了雷州。据说寇准在雷州的时候,连个像样的住处都没有。后来还是当地的百姓,听说寇准的遭遇后,主动给寇准盖了个房子。
公元1023年,寇准病逝于雷州任上,终年63岁。死后,妻子宋氏请求归葬故里,结果因为手中银钱有限,运到途中就没钱了,只能就地安葬于洛阳巩县。直到十年之后,宋仁宗才为寇准平反昭雪,将其归葬家乡。
寇准的一生,可以说是‘少年得意、中年艰难、晚年落魄’。而其落魄的原因,除了要归咎于后期皇帝不明,奸佞当道之外,也要归咎于寇准的性格。
寇准这个人,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儒家教育下一个典型的完人。就是因为太过追求完美,性格刚烈,所以注定不会结党营私,不会为了自己考虑什么退路。这样的人,当然很令人尊敬,令人佩服。但只要在位的皇帝,稍微昏庸一点,就很容易会被那些奸佞斗倒。
以寇准的为官经历,只要稍微为自己考虑一些,懂得自己保护自己,那些奸臣根本就不可能斗得过他。
但要真是这样的话,寇准也就不再是寇准,不再是那个被后世千百年尊敬的偶像了。
❧┬北宋名相寇凖,下场有多凄惨?
常说性格决定命运,确实是,同样的性格即可以成就一个人,也可以毁灭一个人,寇准就是一个铁证。
寇准出身名门,先祖世代为官,功勋卓越,其父在五代后晋朝受封国公,去世后被追赠太师、尚书令,可谓是位极人臣。寇准在宋太宗赵光义太平兴国年间考中进士,入仕为官。寇准出身显赫,也就养成了奢靡,豪爽的性格。奢靡,毕竟不是一个什么优秀的品质,也就成了被人攻击的把柄。
寇准性格刚直,勇于直谏,曾于殿中奏事时,气的太宗要拂袖而去。结果,被寇准拽住衣角,重新给拖回了宝座之上,听他把话讲完。由此,太宗非常欣赏寇准,大赞:“朕得寇准,犹文皇之得魏征也。”寇准也由此开始得到了太宗的重用。
太宗去世后,真宗赵恒继位,寇准很快升任宰相。1004年冬天,辽军南侵,包围了瀛洲地区。宋朝廷内部立刻分为了两派,以王钦若为首的主逃派,以及以寇准为首的主战派。真宗听从了寇准的意见,御驾亲征,亲自前往澶州(河南濮阳)督战,在澶州城下宋辽订立了“澶渊之盟”。寇准的声誉与名望也从此达到了巅峰。
正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再加上澶渊之盟后,寇准颇受真宗厚待,不免有些飘飘然,显出了骄矜之态,天天摆酒设宴,“尤好夜宴剧饮,虽寝室亦燃烛达旦”。这就让主张逃跑的王钦若愤恨至极,乘机挑拨离间,中伤寇准。寇准就被真宗给降了职,贬出了京城。
真宗希望重用寇准,但是非常担心寇准的刚直,以及心胸狭窄,甚至是偏见。真宗曾数次说“准性刚褊”、“准刚忿如昔”,屡次贬黜寇准。事实上,也正是如此,凡是被寇准所厌恶的人,那是一定会被百般刁难的,这才导致了寇准的结局非常惨。
我们熟知一个成语,叫做“溜须拍马”,其中的“溜须”就出自寇准。虽然溜须拍马之人,多数为人厌恶,但俗话说得好,“伸手不打笑面人”么,没必要当众羞辱,树立敌人。况且,有些逢迎之人,也是无奈之举,不一定就是奸佞小人,做不出贡献。通常情况下,都是逢场作戏,嘻嘻哈哈过去就好了。但是,寇准却不这样。
王钦若排挤了寇准之后,和丁谓一起把持了朝政。丁谓觉得自己资历较浅,就想拉寇准入伙,借寇准的资历、威望,帮他掌控朝廷。在丁谓的劝说下,真宗重新启用寇准,并将寇准任命为了宰相。
其实,当时寇准有两条路可走,一是称病不去,二是既然去了,那就借力打力,借丁谓之力,先除掉那些朝堂中和丁谓对立的佞臣赃官,然后再找机会除掉丁谓就是了。原本丁谓可以作为盟友,寇准甚至可以适当笼络丁谓,加以约束,可是寇准偏偏不。
寇准喜欢饮宴做乐,丁谓就投寇准所好,经常请寇准大吃大喝。有一次,寇准的胡须上沾了一些菜汤,旁边的丁谓见状,马上起身为寇准擦须。这就是“溜须”的来历。如果常人受到如此待遇,肯定会客气一下,结果呢,寇准却嘲笑丁谓:“参政国之大臣,乃为官长拂须邪?”这个羞辱就大了,宴会上都是朝廷重臣呀,丁谓恼羞成怒,从此与寇准结仇。
丁谓很快借助寇准与皇帝、皇后,以及朝臣之间的矛盾,排挤寇准。寇准从此连续被贬,从京城到安州,再到雷州,一路向南,越走离京城越远。据说,寇准被贬出京时,仅有一位大臣为他送行,寇准的凄凉可见一斑了。
丁谓后来也因罪被贬出京,徙往崖州。丁谓路过雷州时,寇准派人送了一头蒸羊给丁谓。丁谓想见寇准,被寇准拒绝。寇准最后在穷困忧愤中病死于雷州贬所,其妻宋氏上书仁宗,希望归葬故里,仁宗准。但是因为费用有限,而寇准又未留下分文,棺木运到中途,钱就用尽了,只能暂时寄埋洛阳。直到十年后,仁宗为寇准昭雪,寇准才得以归葬家乡。
寇准的刚直成就了寇准的功绩,最终也将寇准送入了万劫不复的深远,客死他乡。不过呢,能够名垂青史,也算值了。
┉╆北宋名相寇凖,下场有多凄惨?
中国封建历史上有个奇特的规律:那些在政权生死存亡之际,挺身而出、挽狂澜于既倒的能臣,大多没什么好下场,比如北宋的寇准、明朝的于谦。
以寇准为例,当辽国挟连胜之威大举压上、宋朝主降派鼓动南迁之际,他力排众议、说服宋真宗御驾亲征,以顽强的斗志、正确的战术扭转了局面,为其后的百年安定奠定了基础。如果没有寇准,北宋变成南宋的一幕,也需要提早百年上演。
然而这样的国之栋梁,随后却被一贬再贬,最终凄凉的死在蛮荒之地。好在这是关照文官的宋朝,换作其它朝代,寇准也许早就人头落地了。
那么,寇准之所以落得如此田地,是跟于谦一样纯属被人迫害吗?并不是,有句恶俗但无比贴切的名言可以解释寇准此番遭遇的原因:性格决定命运。
“北宋没血性”,这话不完全正确,在初期,为了改变王朝的天生战略劣势,赵氏皇帝多次尝试夺回幽云十六州,只可惜力有不逮。
公元979年,宋太宗赵光义平定北汉后,急于完成一统中原的大业,未经休整就立即转兵攻辽,试图攻敌不备、一举夺下地位关键的幽州(即辽国的南京)。
宋军初期进展顺利,多个敌方守将投降;但随后辽景宗派精骑反击,宋军三面受敌、全线溃退,死者万余人,宋太宗乘驴车狼狈逃窜。
此战标志着长期以来宋军高歌猛进的势头被终结。但宋朝并没有就此善罢甘休。公元982年,辽景宗驾崩,宋太宗计划趁着辽圣宗年幼、局面不稳的机会,再次对幽州发起冲击,但不曾想却败给了一个女人:辽国萧太后带着圣宗亲自督战,在岐沟关(河北省涿州)大败宋军,随后更是发动全线反击,败潘美、擒杨业,夺下了蔚州、寰州等地。
此役北宋血亏,不仅未能夺下寸地,反而丢地、花钱、又输人,损兵折将不说,五代十国以来中原军队的气势也就此一落千丈,北方边境的战争主动权彻底交给了契丹人。
自此之后,宋军精锐尽失、士气低落,北宋朝廷恐辽情绪严重,辽国则趁机持续随转守为攻。
公元986年,辽军南下,耶律休哥进攻瀛州,宋军在君子馆大败、死伤数万;接下来的三年里,辽军乘胜高歌猛进,不仅拿下深州、祁州、涿州、祁州,甚至逐渐深入到青、淄、齐、潍等十多个州。契丹骑兵所过之处,北宋百姓被杀、财富被掠、房屋被毁,北方地区苦不堪言。
到了公元1004年,辽国萧太后更是带着辽圣宗御驾亲征,他们率兵20万,这架势显然是试图彻底击垮宋朝、问鼎中原。
但此时北宋朝廷主政的是名相寇准。与后世两宋宰相偏文弱的风格不同,他显得有些“非主流”:不仅具备较高军事素质,而且胆色、战略眼光都极为优秀。面对前些年辽国在战场上的高歌猛进,寇准敏锐的判断出,对方的野心一定会被刺激,从而会采取更加激进的军事行动,因此他早就探得先机,请求“练师命将,简骁锐据要害以备之”,各方面做好了戒备工作。
因此,当辽国大举进攻时,与朝野上下人心惶惶的情形不同,对此早有准备的寇准显得镇定自若,边境的告急文书一天五封,他却“饮笑自如”,宛如定海神针。
果不其然,初期多头并进的辽国大军,并没达成预想中“摧枯拉朽、所到即破”的战果,反而在进攻威虏军、顺安军、北平寨、定州、瀛州的过程中屡屡受挫。但随后他们在打下祁州后合兵一处,集结力量全力南攻,顺利杀到澶州(今河南濮阳),对这一中原重镇实施三面包围。
而当“契丹围瀛州,直犯贝、魏”的消息传到开封时,北宋朝野“中外震骇”,那些投降派们纷纷进言,要么主张像当初的司马氏那样南迁金陵,要么建议学习李隆基西幸巴蜀;众说纷纭,宋真宗也迷惑不定、犹豫不决,最后只好请教寇准。
寇准早已对当前的局势进行了分析,他认为,敌人大军远道而来,不可能一直保持强势;而宋军虽形势不利,但面对大敌斗志顽强,若“坚守以老其师”,胜算颇高;相反,如果朝廷仓皇南逃,朝野则将人心崩溃,敌人乘势深入,大宋半壁江山不保。
最终,宋真宗被的决心被调动,率领朝中文武御驾北上。不过在抵近澶渊时,众人惧怕契丹的强盛气势,主张隔着黄河给宋军鼓劲,宋真宗本人也几乎掉了链子。但在寇准、高琼的坚持下,宋真宗不得已渡河,并且登上澶州北城门楼督战。
眼见皇帝亲临前线,宋军士气大振、契丹人则猝不及防:“远近望见御盖,踊跃欢呼,声闻数十里。契丹相视惊愕,不能成列”,集中在澶州附近的大宋军民多达几十万,胜利的天平逐渐向北宋一方倾斜。
随后,寇准获得了前线军事指挥权,他“承制专决、号令明肃”,士卒喜悦,宋军愈战愈勇,没多久射死了辽军大将萧挞览,辽军士气遭受重挫,失去亲人的萧太后等人则痛哭不已、“辍朝五日”。
没多久,进退维谷、前后受敌的契丹人主动求和;虽然寇准希望扩大战果,进而胁迫辽国退还幽州,但宋真宗本人急于求和,双方达成了“澶渊之盟”,从此进入了长达约百年的和平时期。
寇准在这次军事危机中的作用,与明代北京保卫战中的于谦颇有几分相似。两者都是在形势危急、投降言论尘嚣其上的环境下,力排众议主张强硬对敌,最终扭转了局面。
但和于谦不同的是,澶渊之战还未结束,寇准已经招来了统治者的怀疑。
宋真宗之所以在占净优势的情况下急于和辽国议和,所谓的厌战只是部分原因,朝廷中盛传寇准要拥兵自重,这才击中了帝王内心中最敏感的点。而面对“准幸兵以自取重”的谣言,寇准也无法坚持,只好顺从了宋真宗的意见,但即使如此,他还是经过自己的争取,大幅降低了北宋的议和成本。
澶州保卫战,北宋虽没能战胜辽国,但也一举扭转了前期的被动挨打局面。“河北罢兵,准之力也”,寇准作为头号功臣,此时也达到了个人事业的巅峰期。
但人性中有一项根深蒂固的缺陷:在危难时,我们欢迎、渴求英雄;但危机一过,人们立马会忘记对方的功劳,执着于嫉妒乃至仇视对方的成功与声望。这就是“大名不可久荷,大功不可久任,大权不可久执,大威不可久居”的背后逻辑。
这也是一些能臣在立下不世功勋后刻意收敛、甚至急流勇退的内在考虑,比如再造大唐的郭子仪。但大部分人最终都在各方的猜忌乃至排挤下难以善终,人性丑恶固然是主要原因,当事者本人实际上也有一定的责任,比如寇准。
寇准性格强硬,原本就看不惯官场的那一套,他平日里就“用人不以次,同列颇不悦”,即:提拔官员不遵循先来后到规则,而是根据自己的判断/喜好来大刀阔斧提拔后进,已经引起了大家的强烈不满。
而在战后,被视为英雄的寇准声望日隆,宋真宗表面上对他也是感恩戴德、越发委以重任;但寇准并没有意识到潜在的危险,他甚至颇为得意“准颇自矜澶渊之功”,这就让他的政敌抓到了攻击点。
比如王钦若就以“澶渊之举是城下之盟”为由,将这一战略成功描绘成耻辱;而寇准将其视为个人的功绩,等于是以牺牲皇帝、朝廷的尊严为代价孤注一掷,替自己脸上贴金。于是宋真宗“顾准浸衰”,下一年就免掉了寇准的相位,降职为刑部尚书。此时这些人也许完全忘了,当初如果没有寇准,契丹人不可能低头和谈;更何况,澶渊之盟可是在他们自己的坚持下达成的。
除了功劳被人嫉妒外,局势稳定下来后,寇准的性格缺陷也逐渐暴露,无形中让那些身怀不忿的同僚找到了攻击点。比如他疾恶如仇,对寻常人而言这也许是个优点,但在关系错综复杂、利益纠葛不清的官场中,这种性格不仅不利于解决现实问题,反而会培植更多的敌人。
加上他气量狭小、过分专权、争强好胜,逐渐沦为了众矢之的。比如,他曾因与张逊互相弹劾以致罢官邓州;他曾在被罢相后官复原职,但其后因无谓的小事得罪了丁谓,陷入了对方处心积虑的阴谋中,最终再度被贬、逐出京城。
宋真宗本人其实也长期不肯任命寇准为相,理由是“患其刚直难独任”。客观而言,这一担心并非没有道理,宰辅之职至关重要,个人能否办事是一方面,能否处理各方面的关系、调动各方的积极性才更关键。寇准确实有才,但他的性格并不适合担任宰相,甚至待在朝廷中枢也极为困难。这就是残酷的现实。
后来丁谓大权在握,对寇准丁一贬再贬。曾经力挽狂澜、解决大宋的功臣就这样难得善终。这本质上是封建政治特性的悲剧,固然有政敌、小人排挤的原因,也有宋真宗本人的考虑,毕竟皇权向来忌惮相权,更何况这位皇帝天性犹豫多疑。而在这种复杂局面下,寇准本人的性格缺陷,更是将自己推向了不利的局面。
↬↔北宋名相寇凖,下场有多凄惨?
一个人的性格特征越是明显,这个人被人赏识的可能性也就会越大,但是同理,这个人的性格特征越是明显,被人嫉妒和仇恨的概率也就会增加,毕竟人们还是不太喜欢这种性格过于明显的人。
北宋的名相寇准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的成功可以说是因为其个性鲜明的性格,但是最后的失败与悲惨结局,也同样是因为自己鲜明的个性导致的,至于他的下场有多么惨,我们就来慢慢研究一番吧。
年少成名
寇准可不是什么大器晚成的角色,他出生书香门第,从小就在家人的影响下,对文学有一定研究,在自己年仅8岁的时候,就能写出脍炙人口的诗篇,连自己都引以为傲。正因为从小就十分自信,所以寇准养成了一种接近自负的个性,对待人或者事情,都给人一种自信心满满但是又唯我独尊的感觉。
寇准从小就优秀的气质,对寇准一生的影响是很大的,这种自信以及接近自负给自己带来的直来直往,在寇准后来的人生中,有着决定性作用。他20岁那年便已经考中进士,在20岁以前的诗集作品当中,寇准都会专门备注上自己的年龄,比如八岁所作或者十岁所作。
这样鲜明的个性,无不在说明自己的才华横溢以及与众不同,确实如此,寇准有这样的资本,在考中进士那年,宋太宗原本只喜欢比较年迈稳重一些的人,可是寇准是一个例外,因为其刚正不阿,在别人问他为何不谎报自己年龄让宋太宗任用的时候,寇准回答:“准方进取,可欺君邪?”
因为这些优秀的品质,最终被宋太宗破格录用,任命其为大理评事,与寇准一起被任用的还有李沆、向敏中以及王旦等人,这些在北宋历史上,都是比较出名的人物,足以见得当时的寇准年纪轻轻,就已经表现出来让人无法抵挡的能力。
苏易简榜中有登庸者四人:李沆、向敏中、寇准、王旦,其为参预及两禁以上者又数人,时亦号龙虎榜。——龚鼎臣《东原录》
胆大包天
步入仕途之后,寇准越来越表现出一种自信的感觉,他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那就是要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他在朝廷工作了九年,自己的地位不断提升,胆子也跟着地位的提升不断加大,终于发生了一件足以载入史册的大事情。
有一次寇准去找宋太宗进谏,一开口就滔滔不绝,宋太宗实在有些听不下去了,起身打算离开,谁曾想寇准居然紧随宋太宗身后,一把拉住宋太宗的衣角,然后将宋太宗按在座位上,继续听自己把话讲完。
如此大胆的行为,也只有寇准能够做出来,可是很奇怪的是,宋太宗居然没有因此杀了寇准,反而觉得寇准为人直接,恰似自己的魏征一样,因此不仅没有收拾寇准,反而重用了寇准,让寇准在历史上,能够继续留名。
上由是嘉之,曰:“朕得寇准,犹文皇之得魏徵也。”——《宋史·寇准传》
经过这次事件之后,宋太宗觉得寇准可以委以重任,就升他进入枢密院,让其在枢密院继续施展自己的抱负,结果寇准到枢密院不久,便和知院因为意见不合发生分歧,两人互不妥协,最后闹到宋太宗那里,两人还在吵架,宋太宗对此事确实有些生气,就把寇准贬官了。
虽然给寇准贬官了,但是宋太宗始终还是比较欣赏寇准的,等到自己心情平复之后,宋太宗又把寇准叫回来继续给自己办事,后来在寇准的建议与支持下,就连立太子这种大事情,宋太宗都听取了寇准的建议,最终立赵桓为太子,也就是后来的宋真宗,宋真宗因为寇准当时坚持要宋太宗立自己为太子,所以在登基之后,对寇准委以重任。
高光时刻
宋真宗继位,立刻就任命寇准为宰相,寇准终于也算是实现了自己的小目标,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了,可是也许是寇准自信过了头,他虽然已经成为宰相,但是还想连皇帝也左右一下,因此就发生了让寇准足以千古留名的大事情。
当时的宋朝,重文抑武,所以很多人都是一旦遇到危险,就喜欢主张以和平方式解决问题,换言之就类似于后来南宋与金国之间的那种和平解决问题,给别人送钱送地盘,以求得到暂时的安稳。
宗真宗遇到辽国的侵扰,在很多大臣的建议下,也打算主张和平,并且迁都,可是寇准坚决不同意这样的行为,他觉得应该主战,而不是逃离,于是在宋真宗不愿意的情况下,寇准直接把宋真宗“绑架”到檀洲前线,最终在宋真宗亲自到场的震慑下,取得了檀渊之役的胜利。
寇准到此刻为之,已经是人生的最高光时刻了,就因为这样的一个举动,在几千年的历史上,寇准都留下了大忠大义之美名,可是这一件事,也从侧面促使寇准变得更加自负,引起朝中大臣的不满,以至于最后寇准倒台的时候,都没有人愿意为他说一句话。
寇准自负招人嫉妒
寇准一生的功名,最后就毁在了自己的手上,因为自己足够自负,所以寇准总觉得不需要担心什么,甚至连自己看人的眼光他也是足够自信的,结果就看错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丁渭。在当初最开始寇准向李沆推荐丁渭的时候,李沆就劝诫寇准,此人不可重用,乃小人之心也,要是不听劝,以后你自会后悔,寇准足够自信,觉得李沆就是在开玩笑,没有在意。
寇准与丁谓善,屡以谓才荐于沆,不用。准问之,沆曰:"顾其为人,可使之在人上乎?"准曰:"如谓者,相公终能抑之使在人下乎?"沆笑曰:"他日后悔,当思吾言也。"准后为谓所倾,始伏沆言。——《宋史·李沆传》
结果当寇准一步一步把丁渭推上去之后,丁渭却开始报复起来寇准,有人说丁渭报复寇准,是有原因的,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寇准曾经两次当着很多大臣的面侮辱过丁渭,因此丁渭怀恨在心,最后才收拾寇准。
人们说的两次侮辱,主要就是这两次,一次是因为丁渭在劝诫宋真宗封禅的时候,喜欢用仙鹤作为吉祥物,这种劳民伤财的行为让寇准实在看不下去,本来檀渊之盟的签订就让寇准内心十分不愉快,结果现在还搞这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寇准更是不爽。
因此有一次一群人在一起,突然飞过一只鸟,寇准就打趣说幸亏丁渭不在,要不然又要把鸟当做仙鹤了。很快这句话就被丁渭知晓,对寇准心生怨恨。寇准在多人的弹劾下,最终被贬官。
后来丁渭想要扳倒李迪,可是觉得自己资历较浅,就想起寇准,于是继续推荐寇准回来任宰相,寇准虽然回来了,但是对丁渭的看不惯一样存在,有一次众人在一起吃饭,寇准的胡须上沾了一点东西,丁渭就上前主动为他拭去,结果寇准却讽刺丁渭:“参政国之大臣,乃为长官拂须耶?”
这句话让丁渭十分生气,后来就处处针对寇准,没有多久寇准就被贬官,最后被贬到雷州,这里环境比较恶劣。临别之时,整个朝廷没有一人去送一下寇准,足以见得其在朝廷中已经得罪太多人,就像清朝时期的曾国藩一样,最开始在官场太过于正直,得罪了很多人。
寇准以前习惯了大手大脚的生活,到了雷州之后,确实过得比较凄凉,但是在凄凉之中,上天还是给了寇准最后的一丝慰藉,那就是他一手提携的丁渭,也被贬官到了崖州,距离寇准不远。
寇准派人去给丁渭送了一只蒸羊,作为自己最后跟丁渭说的话,当丁渭请求和寇准见一面的时候,寇准却怎么也不同意,也许吧,被自己信任的人出卖和伤害的感觉,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明白,好在寇准最后也看到了丁渭的悲剧,要不然想必会死不瞑目。
寇准在雷州一直到死都没有得到再次重用,临死之前,寇准已经几乎身无分文,他的老婆运送他的尸体回去下葬,结果到了洛阳就没有经费,就把寇准葬在洛阳,一直到十几年后,宋仁宗才被寇准的功劳所感动,命人去把寇准灵柩葬在华州下邺。
结语
寇准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可以说他的成功是因为自己鲜明的个性和刚正不阿的性格,但是他的失败同样也是因为自己的性格,不过不管怎么说,寇准为人们做过的那些事情,尤其是为了国家领土而奋斗的那些英雄事迹,足以载入史册,并且永垂不朽!
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欢迎评论留下有趣思想。
------------------
推荐阅读:
丰臣秀吉为什么不为了后代消灭强大的德川家康,反而始终对家康很客气,临终前还将他作为顾命五大家老之一?
《龙珠》里面撒旦的战斗力是多少?可以通过修炼变成超级撒旦吗?
上一篇:为什么刘备没有统一三国?
下一篇: 俄罗斯为什么不使用武力重新恢复苏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