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走后,不办白事,独自请专人埋葬,合适吗?
▌◉父母走后,不办白事,独自请专人埋葬,合适吗?
去年5月份,我朋友张丽的母亲因病过世,张丽的弟弟在家门口放了三声响炮。三声响炮过后, 那些村民不但不过来帮忙,还在村头那里议论纷纷,想看张丽姐弟俩的笑话。但后来张丽姐弟俩的做法,让他们整个村的人顿时目瞪口呆。
我们这里的风俗,家里有红事需要村里人过来帮忙的,必须亲自上门去请,他们才会过来帮忙。那些不在村里居住,不方便上门的 ,才可以打电话过去给他们。
但白事就不一样了,是不能上门去请的,是靠自愿的。一般家里有亲人过世时,只需在家门口放三声响炮,村里人听到这三声响炮之后,就知道村里有人过世,就会停下手中的活儿 ,自动赶过来帮忙了。
不但在村里的人过来帮忙,就连在外面打工的人知道村里有人过世的消息,都会相约赶回来帮忙。
张丽的家庭情况比较特殊,她的爷爷是个外来户,当年逃荒来到这个村时,发现这个村很好,所以就留下来了。
张丽的奶奶一共生了四个小孩,三女一男,张丽的父亲是最小的一个,那三个女儿都嫁在外村。
由于是外来户,势单力薄,张丽的爷爷奶奶平时在村里都是小心翼翼,跟人说话时都是低声下气,害怕得罪村里人。
张丽母亲是隔壁乡的人,性格比较泼辣,也比较争强好胜。在村里如果有人得罪她,她可以跟你吵个三天三夜。几乎把半个村庄的人都得罪了,很多人都是看在张丽爷爷奶奶和父亲的面上才不跟她母亲计较的。
就在张丽8岁、弟弟张明5岁的时候,父亲意外走了,父亲时年32岁,正是壮年的时候。
白发人送黑发人,张丽的爷爷奶奶受不了这个沉重的打击,两老生了一场重病,医治无效相继走了。
爷爷奶奶相继过去,对于张丽的家人来说犹如雪上加霜,生活变得越来越困难了。
由于张丽的父亲和爷爷奶奶在村里人缘比较好,从来没有得罪过谁,平时村里有什么事他们都是积极去帮忙。所以张丽的父亲以及爷爷奶奶过世的时候,村里人都是主动过来帮忙,让他们的葬礼办得很体面。
为了抚养两个年幼的孩子,张丽的母亲没日没夜地干活,有些活儿一个人实在干不动了,她也会请村里人帮忙。
寡妇门前是非多,叫人帮忙的次数多了之后,有些不怀好意的人就想尽办法靠近张丽的母亲。
但张丽的母亲是一个安分守己的人,一心只想把两个孩子抚养长大成人,根本没有心思想别的事。而且她也担心自己改嫁了,继父对两个孩子不好,所以一直不打算改嫁。
对于那些不怀好意的人,张丽的母亲都是敬而远之,为了不让别人产生误会,张丽的母亲再也不敢叫那些异性来帮忙了。
张丽的家在县城边上,离县城只有3公里远,这里的村民都是靠种菜为生,他们村的土地很值钱。
村里很多姑娘嫁出去之后,不但自己的户口没有转出去,就连自己的孩子出生之后,也把他们的户口落户在村里,目的是要分村里的田地。
村里的人口变得越来越多,而土地却是有限的,村民们经常为几厘地挣得头破血流。
张丽的父亲和爷爷奶奶刚过世后不久,村里的人就打起他们家田地的主意,叫他们家马上把多余的田地拿出来。家里有人过世,被拿田地出来无可厚非,一般都是由家属拿田地出来的,不管是拿哪里的田地出来,只要拿够那么多的亩数就行了。
被拿田地出来,本来就已经很心疼了,所以大家肯定是拿比较贫瘠的田地出来了。
但张丽村里人欺负张丽家是孤儿寡母,一定要张丽的母亲拿好的田地出来,但张丽的母亲不服气 ,就把队长和几个代表告到镇政府去。
镇政府的工作人员经过调查了解, 觉得这个村庄的人太不厚道,欺负人家的孤儿寡母了, 就把队长和那几个村民代表狠狠地批评了一顿。
在村里你得罪了队长就相当于得罪了整个村庄的人,特别是势单力薄的村民,整个村都会把你家孤立起来了。
队长和那几个代表被镇政府的工作人员狠狠地批评之后,不但不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还对张丽母亲怀恨在心,就鼓动全村的人把张丽家孤立起来,平时村里有什么事都不给他们家靠近。
村里有几个人也很同情张丽他们家,但迫于无奈,也跟着孤立他们了。
张丽姐弟俩平时在村里都没有人跟他们一起玩,看到母亲一个人种田地太辛苦 ,张丽和弟弟从小就很懂事,一放学回家就帮忙母亲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儿。
张丽的母亲很能干,头脑也比较灵活,接受的新鲜实物比较快,她经常种一些比较畅销的青菜。
村里有些人看到张丽母亲种的菜很好卖,就眼红起来了,趁着张丽母亲不注意,就故意破坏他们家的菜地。
张丽的母亲可不是个好惹的主,被人家破坏家里的菜地时,并不会就此善罢甘休 ,而是跑去去派出所报案,请民警过来调查。
虽然不是什么大的案件,民警查出来之后,那些人不但被赔偿损失给张丽的母亲,还要被警察批评教育。
自从张丽的母亲报警之后,那些人再也不敢破坏张丽家的菜地了。
那些被民警批评教育的人,对张丽的母亲恨得咬牙切齿, 但又不敢拿她怎么样。
甚至些人看见张丽母亲时,就朝张丽的母亲吐口水,如果换作别人,肯定不会理会了, 但张丽的母亲性格非常泼辣,她是不会轻易放过那些人的。
有人朝她吐口水时,她就会逮着这个人骂个不停 ,骂个三天三夜,直到那个人认怂为止。
为了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张丽的母亲在村里变成了一个十足的泼妇,村里人不敢再起欺负他们家了。
由于从小在村里不受待见,张丽和弟弟读书非常努力,一心一意要离开这个村庄。
张丽姐弟俩非常争气,张丽考上某个师范大学,大学毕业之后分配到县高中当语文老师,她的老公跟她是大学同班同学,毕业之后也跟张丽回到我们县高中当老师。
张丽的老公写得一手好文章,当了几年高中老师之后,就提拔到县府办当秘书,后来到乡镇当副镇长。自从当了副镇长之后,他的人生就像是开挂了一样,一路得到提拔,现在在某个县直部门当一把手。
张明更加厉害,考上某个985学校,大学毕业之后留在南宁工作,现在是某个国企的副总,年薪几十万元,他的老婆也是某个公司的领导,工资收入也很高。
张丽和弟弟每家各有一个女儿。
就在母亲55岁那年,张明掏了6万多元给母亲买了养老,一个月可以有2000多元的养老金。
张明参加工作之后就不给母亲再种菜卖了,而是把她接到南宁去一起生活 ,平时都很少回家,村里有什么红白喜事他们也不回来参加。
前几年,张丽村里所有的田地都被征收了,每个人分得了40多万元的征地款,张丽和张明由于户口已经转出来,所以只有她母亲一个人分得征地款而已。
他们村有的家分得两三百万元,一下子就变成了百万富翁。有一大部分人突然变得有钱人之后,整天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甚至有些人还拿去赌博,没多久就被输了个精光。
前几年张明花了几十万元把老家的房子推倒重建,建起了一栋气派的别墅。房子建好之后,张丽姐弟俩两家人逢年过节都回去过节。
张丽母亲家的院子很宽,车子可以直接开到院子里面停放。
看到张丽姐弟俩事业有成,家庭生活幸美满,村里的人对他们姐弟俩刮目相看,不但不敢欺负他们,还想跟他们套近乎。
但由于以前受到的伤害太深,不管村里人对他们如何热情,已经没有办法把他们的心捂热了。张丽他们跟村里一直保持着很远的距离, 看到张丽他们这样做,村里有些人就背地里骂张丽姐弟俩自命清高 ,不会做人,还说以后他们的母亲过世时会有他们好看的。
村里人背地里这么骂张丽姐弟俩时,也有些好事者把这些话传给张丽的母亲。但张丽母亲一改年轻时那种泼辣的性格,听到这些好事者传话时只是笑笑而已,并不吭声。
前年张丽70多岁的老母亲患了胰腺癌 ,但由于发现时已经是晚期了,没办法进行手术治疗,只能进行保守治疗。
落叶归根,很多老人都不希望在外面过世。
张丽的母亲在临走前的一个月,张明就从南宁把老母亲送回老家生活。张丽姐弟轮流照顾母亲,把母亲照顾得无微不至,让母亲感到非常欣慰。
张丽的母亲虽然是一个农村妇女,但她却是一个比较开明的人,她在村里生活了几十年,深知那些村民的为人。如果她过世那时在家里办理丧事, 村里的人肯定会故意刁难自己的子女了,这个不是她想看到的景象。
张丽的母亲在临终前再三交掉自己的两个小孩,跟他们说:“你们两个人都很争气,对我也很孝顺,我感到非常满足,我这辈子没有什么遗憾了 。只可惜你们的父亲走得太早,没有看到你们有出息的这一天。我走后,你们就把我拿去火化,然后请人挖个坑,把我葬在你们父亲的旁边就行了。千万要记住,你们不要去请村里人来帮忙,他们不但不会帮你们,还会趁这个机会侮辱你们,千万不要让他们得逞。”
张丽的母亲说完这句话后不久就闭眼了,母亲一闭眼,张丽就打电话给她外婆家的几个亲戚,还有我们几个平时很好的朋友过去一起帮忙。
张丽的母亲是在傍晚六点多过世的,这时候要拿去火葬场是不可能了。
经过商量,大家决定张丽的把母亲放在家里一个晚上,大家一起守灵,到第二天再打电话给火葬场过来拿去火化。
按照我们当地的风俗,不管办不办丧事,死亡离开之后一定要放三个响炮的。放这三个响炮的意思不但是通知给村里人知道家里有亲人过世 ,还有别的意思是告诉给已经死去的先人知道,叫他们回来给死者带路。
母亲断气之后, 张明就按当地的风俗在家门口放了三声响炮 ,村里的人听到三声响炮之后,他们并不过来帮忙,而是聚在村头议论纷纷。以为张明会上门请他们帮忙,然后就对他羞辱一番。
毕竟办理丧事的程序非常繁琐 ,需要的人手非常多,有些事情并不是你花了钱就可以办到的。
张明放完响炮之后,就进来和姐姐一起给母亲换上寿衣,他们姐弟俩换好寿衣之后,我们几个好朋友和那些亲戚也到了。我们就把张丽的母亲抬到客厅那里摆放,然后盖上白布,在客厅那里烧香。
守灵的那天晚上,我们懒得煮饭,还点了外卖。那晚一起守灵的只有十来个人而已,大家在客厅那里玩手机、聊天,张丽姐弟俩也没有哭。因为母亲还活着的时候, 他们已经尽到了孝道。
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没有人能够改变,而且这几个月来张丽的母亲饱尝了病痛的折磨 ,死亡对于张丽的母亲来说何尝不是一种解脱。
第二天早上10点钟左右,火葬场的的车就来到了,张丽包了一部中巴车,我们这些人就跟着上中巴车送她母亲到火葬场。
火化完之后,张明就抱着母亲骨灰盒回来了,张丽的几个老表就挖开她父亲的坟墓,然后把她母亲的骨灰盒放下去,再把土盖过来就完事了。大家离开时都在墓碑前上了三个香,然后就离开了。
离开之后我们进张丽母亲家用柚子叶水洗个手,就算是葬礼结束了。
做完这些之后,张明就在餐馆定了两桌菜,大家一起吃个饭聊天。
我们几个朋友想要封包给张丽,但被她拒绝了,他们坚决不收封包。
张丽村里人本来想是看张丽家人笑话的,但却落空了,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张丽姐弟俩竟然这么处理母亲的丧事。
父母走后,不办白事,独自请人埋葬,合适吗?
我个人认为,没有合适不合适的说法,自家的事,自己作主。
丧事从俭,不办酒席,把亲朋好友聚在一起,来个临终告别,送老人家最后一程,也算尽了最后孝道。
现在农村有一种现象,父母活着的时候不管不顾,但死了之后却大操大办,这个方法不可取。
父母活着的时候对他们尽孝就行,丧事大操大办,是给外人看的,没有多大的意义。
父母活着时候尽到孝道,死后如何办丧事,别人也不敢指责你,也不敢对你说三道四。你的事情你做主,怎么办这个葬礼,你自己说了算。
ℚ≌父母走后,不办白事,独自请专人埋葬,合适吗?
我们村有一个大爷去世了,他女儿没设灵堂,没摆白事酒席,没有搭戏台,没有请道公,没有收礼,也没有披麻戴孝,更没有通知任何亲戚朋友,直接打电话给殡仪馆喊车来拉走,车来了以后,就是叫了几个堂哥堂弟帮忙把父亲抬上车拉去火葬场,火化。把装好骨灰的骨灰盒,带到山里,不用一天时间就全办好。
大爷的老伴,也是早二十几年前去世的,又设灵堂,又通知亲戚朋友,又搭戏台,又请几帮道公,又披麻戴孝的,白事办得风风光光,折腾三天三夜才出殡。
可轮到大爷去世了,白事理应也办得风风光光才对啊!村里一些老人很不理解,骂这女儿不孝顺,不尊重老人,丧事怎么能这么草草了之呢?
大爷和老伴只有一个女儿,没有儿子,二老辛辛苦苦养育女儿,送女儿读书,女儿很聪明,一直学习成绩很好,顺利考上很有名的大学,还读了博士,在外省工作,最后远嫁了,有车又有房是住在大城市的。可惜她妈妈未得享福就去世了。
她妈去世那年,她一听说,就和她老公开车赶回来,回家后,就和她爸办她妈的后事了,村里的人都自觉来帮忙,办了她妈的后事后,她就接她的父亲去她工作的城市的家住了。她知道,妈妈不得享福,一定要让父亲得享福。
一去就去二十多年,平时很少回老家,因为最亲的人都在自己身边了,也没什么牵挂了。平时村里有什么红事白事都是人情到,人不到的多,极少亲自回老家,只是每年清明回来给她妈扫墓了,又当天赶回去了,村里人也不怪她,毕竟人家也有家庭也要工作。
她每年和他父亲清明回来给她母亲扫墓时,父亲都跟村里人说,女儿对他很好,很孝顺,这辈子知足了。
就在去年,她父亲突然生病,一去医院检查,已是癌症晚期,医院通知家属,你父亲已是90多岁的人了,再住院没有什么意义了,还是接回家让他过好这段时间吧,这是医生的建议,她知道消息后,偷偷地哭了,非常难过,还请问医生,真的没有其他治疗方法冶好吗?医生摇了摇头,她知道了。最后她含着眼泪,带着心痛强装着笑颜跟她父亲说,医生说,没什么大事,回家多休息就好了,就出院了。
出院后,她父亲脸色很好,就像什么事没发生一样,可回家后父亲一身体一天不如一天,父亲也知道他自己的身体情况,对他的女儿说,我死后要回农村去,要在自己的老家落叶归根,她女儿听了,哭了,他还安慰女儿,别哭了,我的病我都知道了,我在医院时,你跟医生的对话我都听到了。女儿哭得更伤心了,说,都是我不好,都是我不好!她爸说,你这么孝顺,我福也享了,你开车送我回老家吧!她女儿忍着泪点了点头,就开车回农村了。
回到农村老家,没到一天,老人就去世了。说到这里,就出现文章开头的一幕,女儿直接就打电话给殡仪馆叫车来拉走,不到一天就把她父亲的丧事办好了。
村里一些老人不理解,骂这女儿不孝顺,不尊重老人,办丧事怎能这么草草了之了呢?
我觉得这个女儿是远嫁了,又带着父亲去外省住,一住就几十年,因为平时很少回家,参与村里的白事,红事也少,大办父亲的丧事,有点担心村里的人不愿帮忙,怕出现尴尬,怕办不好。我支持她的这种做法,这样做既能做好,又干脆利落,也不欠太多的人情,免得别人说欠人情。
其实,人死了之后的事情,不必要大操大办,不一定要像以前村里折腾几天几夜,劳心劳力伤财,没多大意义。
在我的印象里,最深的是外婆去世,长辈们要连续几天守夜,晚上不睡觉,我妈,姨妈她们,哭得死去活来,表示对死去的老人一种孝顺,舅舅他们也憔悴得很,还有出殡时,按照农村的风俗,要路祭,一边放鞭炮,一边磕头,一长队伍孝子孝女跟着,一边痛哭一边前行。等土葬好后,子女们个个累得精疲力尽。
现在,办丧事,还流行叫一条龙服务的,省时省事,特别是碰到村里人没人帮忙的,干脆利落,不用欠人情,得到很多年轻人的赞同,可是老年人大多数是反对的。
我觉得老人去世后,简办就很好,只要生前好好照顾老人,孝敬老人才叫孝顺,搞些隆重的葬礼真的没有多大意义。还有,现在为了不污染环境也流行火葬了,你又怎么看?欢迎留言
✑a父母走后,不办白事,独自请专人埋葬,合适吗?
去年十月份,我姨父因病去世,去世前十天,表哥把姨父送回农村老屋,表哥和表姐本以为邻居会来帮忙料理后事,特意带了三万元钱准备答谢邻居们,可是邻居们都以忙着秋收为借口拒绝到场,村民的这一做法不禁没让表哥觉得难堪,还给表哥省下两万元钱。
姨父老家是河南的,当年,他因家里兄弟多,一贫如洗而早早地就出来打工。
刚开始,他在工地干大白工,工地就在城乡结合部,而我二姨也住在城乡结合部,离工地不足500米。
大白工是工程交工前Z后一道工序,本来之前工程队是有宿舍,可到了大白工进来时大部分人都撤走,工棚也拆除搬走。
这样他就要在周边租房子住,恰好外公家有两间厢房要出租,因为房租便宜,离干活的地方又近,顺理成章就被他租下了。
自从他住在外公家厢房里,和我姨接触多了,经常趁晚上收工时坐在院子里乘凉聊天。
通过聊天得知,他家弟兄五个,父亲早年因病去世,而他又是家中长子,初中毕业就出来打工了。
他听说我们大连工资高,还不赖账就跟随老乡一起来了,出来打工三年,他把攒下来的钱都寄回老家,用来养母亲和弟弟们。
我姨一听,这个小伙子确实能吃苦,还很懂事,再看看他每天吃的饭,基本不买菜,屋里总是有一箱挂面,他回来先是烧一锅开水,然后将挂面一掰两半扔进白水里煮,煮熟捞出拌点辣酱就是一餐。
之前也有些北面人在外公家租房子住,同样在工地打工,北面人下班左手提着白酒,右手提着猪头肉,餐餐大吃二喝。逢下雨天休息,北面的人都是换上干净衣服去市里潇洒。
而这个河南人没有这些恶习,不喝酒抽烟吃得还简单,休息日也就呆在屋里洗衣服睡觉,我姨发现,这个小伙特别喜欢看书学习,不由对他心生好感。
女追男隔层纱,我姨对他有意思后就会时不时给他送吃的,去地里干活会掰些苞米送给他,还会摘一袋苹果送过去。看他不买菜,去菜地会给他带几棵大葱。
明里说家里吃不完,实则就是偷偷暗恋人家。姨父那时虽然只有二十四岁,可是出来打工三年,也是见过世面的人。
对我姨主动示好心里清楚,但是他不敢想,因为自己家里实在太穷了,他不想让我姨知道自己家里不堪一面。
但他的工友看出来了,劝他试着交往一下。也许有缘份女方不在乎家庭条件呢。
果然,我姨和他相处了半年,互相都很喜欢,他还带着我姨去工地帮忙打下手,几个老乡一合计,正好需要这么一个人,帮他们做饭。也不白帮忙,他们给我姨开工资。
这样一来,他们的工期提前了,我姨还有份收入。后来,几个老乡就开始包活干,因为活干得好,赶工期时他们还能吃苦,干到半夜是常有的事,深得工长喜欢,有大活就喊他们几个人。
很快姨父手里有钱了,他打算先买套房子定居下来,这时就面临在哪里买?
回河南老家定居没有合适的活,在大连周边农村买房子定居,有人脉,挣钱容易。
于是他和母亲商量,母亲非常开通,告诉他以工作和媳妇意见为主,并说他住在哪里都是自己的好儿子。
有母亲支持,自然选择在我姨这边定居,这时,正好赶上村里有一户人家搬到市里住,留下四间大瓦房卖两万元钱,姨父顺利买下做婚房。
两个人办个简简单单的婚礼后又去打工了,后来有了一儿一女。我姨也就在家带孩子,姨父照样在周边打工养活孩子和老母亲。
都说南方人与北方人结合,国人与外国人之间的结合,生的孩子聪明的几率会更大些,我姨家也不例外,两个孩子学习成绩一直都在班里排前三名。
这让我姨很骄傲,姨父打工也格外卖力,但是此时村民们内心有了微妙变化,私下里经常找茬欺负姨父这个外地人。
一次,邻居放牛把我姨家庄稼毁了一大 片,我姨上门理论,那个人就是不承认。
看着马上成熟的苞米一片狼藉,我姨气地抹起眼泪,姨父知道后回家查看,一边安慰我姨别上火,一边去村里找治安联防队。
结果村里管治安的头不抬眼不睁地告诉他:“是不是老张放牛吃得还不一定呢,我不能凭空找人家去问,你当场抓到再说吧。”
“我不会凭空捏造,有人看见告诉我的,你让我当场抓住,我一年到头不在家,怎么抓?”
“有人看见,他能给你做证吗,不能做证等于白说。”
面对治安人员不屑一顾的态度,姨父知道,都因为自己是外地人才受欺负。
理论没人理睬,动手自己长的矮小也不是人家对手,他只能ren气吞声。
有了一次就有第 二次,不久自家果园里红彤彤的苹果一 夜之间被摘走好几百斤。
这种偷法应该是拿集市上去卖,吃的话有几斤足够。我姨一看不淡定了,正好第 二天就是赶集日,她一大早就在村口堵。
可是堵了一上午,也没见有村民拉一车苹果的。到了中午,她趁小卖部人多,就过去开骂,骂了一阵,小卖部的人就出来阻止。
说是影响他家买卖了,确实,我姨开骂,坐在那里的十几个人为了避嫌,一哄而散。
无奈这次又不了了之,但是我姨多长个心眼,一改往日除了干活就是宅家里的习惯,她也学着别人站街头,扯东扯西。
其实就是想打探消息,还别说,这招真好使,村里一个精神头差点的小伙告诉我姨。
有天晚上自己串门回来时碰见xx骑个三轮车往家载东西,具体什么东西没看清,只看见车上有几个大纸壳箱子。
我姨一打听走的哪条路,那个方向再结合这个人的品行,基本断定就是他偷自己苹果,可是过去快一周了,他能承认吗。
恰巧这时,那家六岁小孙子出来玩,我姨快速走过去,跟小孩套近乎,完事告诉小孩,自己家里有苹果,要拿给孩子吃。
可是孩子却摇摇头说不要,自己家里也有,我姨说,是妈妈买的吗?小孩子说是爷爷买了一大箱子。
这就对上号了,我姨立刻返回小卖部,因为那个孩子的爷爷就在小卖部坐着,我姨当着十多个人的面当场质问他。
他不但不承认还恼羞成怒想要动手,后来被其他人给拉开。这一闹苹果没追回来,还惹了众怒,因为那个人家弟兄六个,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
平时村民对他的大家族都避让三分,他家弟兄六个下辈还有二十多个子孙,加上本家堂哥兄弟,占了大半个村子。
从此以后,我姨和姨父的日子更艰难了,好在表哥和表姐从小就在被欺负的环境下长大,变得坚不可摧,特别要强,发誓一定要通过学习把父母带出农村。
在我姨四十八岁这年,两个孩子不负众望双双考上大学,毕业后女儿成了公 务 员,儿子成了一名中学老师。
正当全家人都沉浸在幸福的喜悦之中时,我姨没有食欲已经一个多月了,整个人也瘦了一圈。
姨父带她去检查,结果食道癌晚期。这时两个孩子还都没结婚,我姨为了省钱,抗拒治 疗。
只活了一年就撒手人寰,因为我姨是本屯闺女,村里除了那户有过节人家没来,其他人都过来帮忙发丧,姨父也尽全力把葬礼办的很风光。
我姨走了,姨父在那个村子里更是举步维艰,先是被村里要求归还土地,后又要求将果园转给村里新嫁过来的媳妇和孩子。
这个媳妇正是村会计家的大儿媳妇,我姨的户口一直在村里,但是随着人死亡要抽回去,表哥表姐户口也落到单位了,姨父户口一直在老家。
我姨一去世,农村家里一无所有,只剩下四间老屋。姨父对抽回土地没有意见,但是他要求接收果园的应该给予他地上作物(苹果树)补偿。
他去找了好多次,怎奈势单力薄终究还是没有下文。表哥担心姨父再这么下去,迟早会走母亲的老路,一股火气出病来。
就将老屋锁好,把姨父带到单位旁租房子住。因为那时表哥才参加工作四、五年,没钱在市里买房子。
姨父也因为岁数大了,不能爬高告别了三十多年刮大白工作。可是他闲不住,在附近找了一份环卫工作。
干到六十岁这年,儿子也娶妻生子,姨父担心跟儿子同住,媳妇儿会嫌弃,就主动提出,回农村把老屋修缮一下,自己在那里养老。
可是儿子和媳妇都特别孝顺,告诉姨父,只要自己有地方住决不会让父亲再回那个村子受欺负。
媳妇儿为了让公公别多想,放弃自己娘家老妈带孩子请求,每天让公公早上去送孙子,然后去公园散心,中午儿媳妇会给公公买好食材,让公公自己煮饭吃。
晚上让公公去接孙子,然后回家吃现成饭,晚饭后,姨父还可以出去散步和老哥们聊天。
在儿子家,姨父真享到福了,不用做家务,不用看脸色,每天都有儿孙绕膝。
农村老家他也就在祭祀日,和儿子一起去给我姨上个坟。每次都会去老屋前后转转,眼瞅着老屋都快塌陷了,姨父有些忧心重重。
儿子看出父亲有心思,便拿出五千多元钱将房盖做上防水,结果房子修缮一年后,姨父在公园散步时绊了一跤。
这一跤摔得可不轻,不但造成腿部骨折,还发生深静脉血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老人Z怕的骨折死亡。
姨父在医院感觉到时日不多,非让儿子给送回农村老屋,并告诉儿子,回家后去请村里主事忙头,多跟人说说好话,因为这个忙头就是当年偷姨父家苹果那个恶人的弟弟。
儿子别看是老师,对农村的风俗习惯还真不懂,给老人办丧事更是头一回。儿子心里没底便点头答应父亲的嘱托。
把父亲送回老屋当天,儿子就带着好烟好酒去了忙头家,把父亲重病的情况说了一下,并肯请忙头到时一定看在母亲和他一起长大的份上,帮忙料理父亲后事。
忙头沉思片刻说道:“大外甥,这事赶的时候不好,马上就是十一假期,农村这时正是秋收季,家家都抢时间扒苞米,有果树家都下苹果,家里只剩下老人的都等十一儿、女放假回来收山,恐怕没有闲人啊。”
“二舅,我知道大伙都很忙,但是我也是实在没办法了,你看这样行不行,以前村里人帮忙给烟,给钱,我可以给双倍。吃席我也可以提升几个档次,这么做主要是因为我工作忙,村民家里有事我没有回来帮忙,只能多出钱补偿一下。”
“知道你在外面混的不错,可是现在谁差钱,农村日子过的很好。”主事忙头有点不爱听。
“知道知道,我不是那个意思,我的想法很简单,在家帮忙可以礼尚往来,不在家住还不上礼就多出钱,邻居心里会平衡点。”表哥说得很诚恳。
“这样吧,我一会出去看看,跟大伙说说,听听大伙意见。”忙头也没敢把话说满。
于是忙头背着手来到小卖部门口,因为这里就是村里的聚点,家长里短都是从这里散布出去的。
“桂英老伴病重拉回来了,估计就在这几日,他儿子刚来找我,希望大伙可以帮忙办丧事。”忙头开门见山对大伙说道。
“我可不去,俺家办两回事他家都没人来帮忙,人不回来可以理解,连人情账都不写,我闲得去他家。”
“我也不去,俺公公去世他家也没人到场,现在有事想起这些人,这不是现用现交吗?”
“实在不好意思,我这几天扒苞米,家里本来就没有人手,哪有时间去帮忙,这要是大三天,耽误多活。”
“耽误活是一方面,主要给他家帮忙,换不回来一般大小,这回事完了,他儿子和女儿恐怕再也不会回来了,我们还能指望上他们。”
“对啊,你现在去市里求他儿子和女儿办点事看看,哪个能搭理你,早把老乡给忘了。”
邻居们七嘴八舌的议论着,人群中有个男人全程没说话,听完默默起身离开,他就是表哥发小李杰。
李杰直接来找表哥,把村民的话原封不动的又说了一遍,表哥听后哀声叹气没了主意。
这时李杰告诉表哥,自己带几个哥们过来,加上我们这些亲戚,差不多也有二十个人,不办白事,自己请个忙头教我们埋葬。
表哥点头答应,这时忙头也来了,委婉的告诉表哥,大伙都扒苞米,恐怕没有几个人能来帮忙。
表哥握着忙头的手说:“我理解大伙的心情,这事我做的不对在先,怪不得别人挑理,刚才我和李杰商量好了,不办白事,请您到时来帮忙指导一下该怎么做就行,挖坟地由李杰带五个人,你安排他就行。”
忙头满口答应,这让表哥很欣慰,因为他并没有因为母亲之前得罪他大哥而怀恨在心。
姨父10月3号四点走的,走时按习俗放了三个二 踢 脚。也是通知一下村民,可是没有几个人老人主动过来。
天一亮李杰就带五个人去坟地挖坑,这天正值大伙都放假,村里一下子多了不少外地回村的年轻人。
其中有不少是表哥同学,他们不像老人那么爱计较,知道后纷纷过来帮忙抬人去殡仪馆。
火化完在殡仪馆直接买口好的寿木拉回家,没有哀乐,没有批麻戴孝,没有拐筐摔盆,一切从简。
挖坑的人也没在家里吃饭,家里晚上就留几个亲戚守灵,亲戚吃饭是去镇里小饭店打包回来。
第二天一早,李杰带五个人来帮忙抬棺木,加上表哥同学也来了五、六个人,棺木抬上车拉到坟地下葬。
然后放了几个礼炮,宣告下葬结束。
随后表哥带着所有人去镇里饭店吃饭,吃饭花了2400元,表哥又花了一千多元买了五条玉溪烟分给大伙。
给烟不算,表哥又格外给忙头500元辛苦费。
给姨父买寿木花了4500元,加上杂七杂八一共花了一万元钱,本来表哥准备了三万元钱,结果因为没办白事还省下来了。
回答提问:父母走后,不办白事,独自请人埋葬,合适吗?
合适也合理,因为现在很多年轻人都漂泊在外,根本没有时间回农村老家随份子钱,更别说给村民帮忙。
当然了,如果有时间的话,村里有白事还是要尽量去帮忙,红事不请不来,白事不请自来。
因为父母老了还是要落叶归根,别到时尴尬。
假如就是离家太远,十几年不回去,也可以不办白事,像我表哥这样一切从简省钱又省心。
我们做儿女的,在老人活时多尽孝多顺从就够了。真 正的孝顺,是活着的时候尽量伺候好,而不是离世后再痛哭流泪,大操大办。
✉▓父母走后,不办白事,独自请专人埋葬,合适吗?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因为我有这方面的感受和体验。
父母走后,不办白事,我认为非常合适。我的父母走后都没有办白事。特别是母亲九十二岁在长沙病逝。全家人都默默地守在殡仪馆,为她守了三天灵后再火化,没有通知任何亲朋好友前来吊念办白事。其主要原因如下:
一是我认为厚养薄葬是孝敬父母最好的理念。我的父母是我的养父养母,他们待我视同己出,恩重如山。我出生不满百天,养父养母从依门乞讨的亲生母亲怀抱里,救下了我一条命。养父靠拾荒养大了我。养母给别人当保姆,供我上完高中。为了报答他们天大地大的恩情,92年秋季,我考上了华中某大学研究生。在这节骨眼上,养父中风在床失能,我便放弃了上学机会,日日夜夜守候在他床前伺候尽孝。我亲自为养父洗脸抹身,接屎接尿。一直到他走完人生,安祥地合上双眼。
2005年冬天,92岁高龄的养母患老年痴呆症失能。无论是住院还是回家疗养,我们都请了两名专业护工,24小时轮流照顾养母起居生活。同时,我们全家人都投入了协助护工照顾养母的生活中。特别是我女儿是养母亲手带大,她隔三差五在大学教学(研究生导师)百忙中,抽空回家亲自为奶奶洗澡抹身(女护工在一边协助)。养母因为没有医保,因此她三次治疗、住院、护理等费用高达十几万。全家人都是工薪族。都是由我们夫妻俩和儿女们共同筹集这笔不小的费用开支。根据厚养薄葬的理念,他们病故后,我们都没有大操大办白事。甚至连亲朋好友都没有通知。特别是养母病逝后,一家大小在殡仪馆为养母守灵3天后火化,事后再告诉亲朋好友并说明情由。
第二,办白事劳民伤财,我们认为没有这个必要。我们湘北洞庭湖区习俗,老人走后大多数家庭都会为老人办白事。办白事花掉的费用,少则七、八万,多则十几、二十多万。办白事的开销费用,除企业成功人士外,一般家庭都是难以承受的。例如我的朋友张总,向我讲述今年3月他姐夫病故办白事的经过。村民组长担任白事都管,全村大小都来参加。每天一人一包中档香烟,外加一条毛巾。直接做事情的工作人员每天外加3包香烟,请花鼓戏剧团搭台唱戏唱了2天,连四乡八邻的看戏乡亲也坐桌吃饭。还请了道人10多个做道场。七天白事操办,花掉十几万。原本是老俩口辛辛苦苦靠种菜积累的储蓄,想给儿子在长沙城买房子的首付款,结果全部花光。张总的姐姐花这么多钱既心疼,又无可奈何。
第三,我希望厚养薄葬的理念代代相传。我是一位年过70岁的老人,加上身患多种疾病,告别这个世界,已经是早晚的事情。因此,我早两年为子女写下遗嘱。在我生前,你们都待我非常孝顺,我3次开刀动手术,你们不仅承担全部医疗费用,花钱请护工,你们还亲自陪伴在我身边。因此,我死后不办白事,一切从简。我常年累月背包在祖国的各地,万一不幸离开这个世界。那就就地火化,骨灰就近抛入江海湖泊或者是大山之中。来自自然,回归自然。这是我最后的心愿,我相信子女们应该会按我的遗嘱办吧!
以上就是我对不办白事,作为一位父亲的立场,对此事情的看法。请各位老年朋友们指教。
请关注。
┸❉父母走后,不办白事,独自请专人埋葬,合适吗?
前几天,村子里炸开了锅,原因是村里四爷走了,四爷的儿子大魁不仅没有给四爷办丧事,也没有土葬,而是直接拉到火葬场烧了,还只买了个最便宜的骨灰盒就把四爷给埋了。成了村里人的笑谈,埋完四爷第二天,大魁就回城里上班去了。
四爷曾是村里的老村长,记得我很小的时候,他就是村长,听父亲说,当时还是农业社的时候,四爷二十七八岁就是大队的队长,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他又成了村长,后来老书记退下来后,他又当了村支书,一直干到六十多岁,身体不是太好了,才不干了。
四爷当村干部的时候,把土地看得比命还重要,他带领着村里的年轻人打坝修梯田,搞农田基建,听父亲说,那个时候还是农业合作社,大冬天的,搞农田基建,四爷只穿了个单衫子抡着镢头挖土,都说四爷干活不惜命。
后来包产到户,村里人有钱也有粮了,有些人就把自己的先人埋到了自家自留地里边,而且坟越修越大,四爷便召开村民大会强调不允许把先人坟修得太大,不能让死人占了活人的地。
可许多村民说,我在自家自留地里呢,关你屁事。四爷没有吭声,只说了句,谁家如果占的地大了,对不起,村里的一切福利包括子女上学、当兵、入党等,别想在我这儿盖章子。
可四爷的话说完没几天,四爷的母亲就病重了。四爷的母亲三十岁就丧夫,早早守寡,把四爷拉扯大真的不容易。四爷也早早就给母亲把棺材做好了。
四爷母亲没有其他要求,只希望她死之后,把她和四爷父亲埋到一块,可埋四爷父亲的那块坟地是基本农田,再把四爷母亲埋到那儿,肯定要占一点儿地。
临咽气时,四爷给母亲磕了三个响头说道:妈,你放心地走吧,我会把你安葬好的。
后来,四爷把母亲葬在了背坡,那儿背阴,见得太阳少,野草都不好好长,四爷却为了省一点儿土地,把母亲葬在了那儿,后来又把父亲的坟迁了过去。
有了四爷带头,村里人再没有谁敢把先人的坟地胡乱扩大,扩大了的也都悄悄地弄小种上了庄稼。
村里人都说那儿风水不好,可风水不好的地方,四爷的儿子大魁却早早考上了大学,后来留到城市工作,成了厅级领导。现在背阴竟然成了公墓,村里人都想把先人葬在那儿,沾沾四爷父母的光。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农民的日子越来越好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村里的丧事越来越讲排场了。
记得以前村里人办丧事,先是到处借桌子借板凳,谁家如果有个八仙桌的话,一年必定要出七八回门。有的村子小,八仙桌不够,只好去村里小学借小学生的课桌,反正总有不爱学习的娃,整天不来上学,桌子也是闲着。
过去农村酒席就是六凉六热,12个菜中,最多有两三个肉菜就不错了,而且肉也是以大肉为主,有点儿肉腥腥就算是肉菜了。
现在则是整鸡、整鱼、带把肘子是必备的,几乎城里餐桌上有什么菜,农村红白事也是一样。除了菜的味道有所不同,菜品基本相同。
过去农村办丧事,吹鼓手一般是请四个,两个吹唢呐的,一个敲小面鼓的,还有一个拍嚓嚓的。现在一般最少要请16个吹鼓手,不仅有传统乐器,而且还有洋鼓洋号,晚上还要有唱戏的,如果再有钱的话,唱戏的还必须是带彩妆的角,最好是县剧团以上的级别的。
以前土葬挖个墓就行了,现在开始讲究箍墓,类似于农村的砖窑一样,而且里面要贴磁砖等,少说也得一万左右,棺材呢,最少也得一万多块钱的。
这场风风光光的葬礼下来,没有十万也差不多了。而有的家庭两三年也挣不下十万块钱。
但这些好像成了不成文的规矩,谁如果没有这样搞,就成了异类。
去年邻居二婆去世了,二婆在世时,四个儿子,一个比一个有钱,可没有一个好好伺候过二婆,二婆死了大概两三天后,还是我妈发现这几天没有见二婆出来晒太阳,然后跑到她家看时,才发现,二婆跌倒在院里,不知道什么时候死的。
可这并不影响二婆的葬礼,二婆停尸五天,大戏唱了五天,村里人吃了五天的汤水,每个人吃回来都说,这汤水美得很,肉把人吃得都腻了。
四个儿子给二婆风风光光地办了个丧事,后来据估算花了十三万。有人说,这兄弟几个有钱,也有人说,这真是羞先人呢,活着不孝,死了乱叫。
后来村里光棍汉王三母亲去世了,王三日子过得一塌糊涂,可为了给母亲风风光光地办个丧事,王三竟然借了几万块钱。
王三的母亲一辈子没吃过几回肉,可办丧事时,用的肉,能让王三母亲吃一辈子。有人说王三是真孝子,有人骂王三脑子有问题。说什么的都有。
实际上,在这两起丧事中,四爷都去过,也都给他们讲过,应该厚养薄葬,可惜,四爷不当村支书多年了,他说的话也就一风吹了。
看到自己说的话没有人听了,四爷感到有点儿悲伤,看着自己当年带领群众打坝修梯田搞起来的农田正在慢慢被死人一点点蚕食,真的是一种悲哀。
王魁的这种不孝之举,很快成了我们村以及周边村里人们议论的话题,大家都觉得,王魁官都当了那么大了,肯定不差这几个钱,竟然把四爷的葬礼办得这么简单,太有点说不过去了。
王魁不是没有钱。实际上,四爷临死前就给他交待了,我活着你尽孝了,死了就不要折腾了,人死如灯灭,简单一些,不要搞那么排场,花再多的钱也把我叫不醒了。最好送到火葬场一烧。只要把我埋到你爷和你婆坟前就行了。
起初,王魁也觉得这样不行,实际上,他在四爷去世前,还专门征求过其他几个叔的意见,有说要隆重埋的,有说尊崇你大意愿简单的。
后来,就出现了前边的一幕,简简单单地安葬了四爷。虽然看起来有点儿简陋,可也算是符合四爷的要求。
后来,村里有老人去世了,有的后辈简单地进行了安葬,因为前边有了四爷这个样子,也就没有人再评论什么了。
最后,我想说,在这个“死不起”的年代,比“死不起”更可怕的是活不起。有的农村人为了听起来好,显得孝顺,不惜借钱办理丧事,一个葬事办完,等于白打几年工。特别是兄弟多的,更有为办葬事而闹得不和的大有人在。
当文化与思想产生碰撞,王三和王魁或许都没有错,他们无非都是行孝,一种是尽我所能为亲人做最后一件事,另一种是生前尽孝对得起父母和自己。
父母在世时尽了孝,他们走后,不办白事,独自请人埋葬,我觉得什么不合适的。
友友们怎么评说呢?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除)
------------------
推荐阅读:
单位里为什么有些人总有干不完的活,闲的人总是闲着,是领导看不到还是欺负老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