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德战争初期,德军势如破竹,为什么始终打不下近在咫尺的列宁格勒?
✎✄苏德战争初期,德军势如破竹,为什么始终打不下近在咫尺的列宁格勒?
对于列宁格勒的围攻这一点主要是出于三个方向的考虑,首先一点,当时盟军方面太出自己的远洋部队去运输补给给前苏联的时候,有一条路线就是运送到北极圈内的不冻港,通过攻克列宁格勒,然后断绝对于前苏联有北极圈输送过来补给的这样一个念头。
第二点,列宁格勒是前苏联苏维埃革命的摇篮,如果说能够把这个地区给拿下的话,对于前苏联的抵抗意志将是一种削弱。
第三点就是大家不为人所知的kv系列重型坦克,曾经有一辆kv一重型坦克在一个槽头保守了两天两夜,德国人愣是不敢前进一步,那一天,德国人回想起了自己被钢铁巨兽支配的恐惧,生产kv系列重型坦克的生产线就在列宁格勒,而且列宁格勒拥有大量的钢铁生产的资源,如果说能够把这个地区给拿下了的话,那么对于前苏联来讲是一种沉重的打击。对于纳粹德国来讲,在东线战场上面,他们将获得更大的主动进攻的优势。钢铁是什么?钢铁可以用来生产枪支生产坦克生产炮弹。总之什么东西都需要钢铁的生产来支持,我拿下的列宁格了,等于把这一条路给断死了,你永远都别想从这里拿到一吨重的钢铁。
所以说当时德国人进攻前苏联的时候,兵分三路,其中位于左边的这一条路就是用来进攻列宁格勒。
但是很快其他线路上面出现了问题,首先重点进攻的中路集团因为南方集团吃紧,所以派军队前去男方进行支援,这样的话打乱了德国人原先的战略部署,本来说好的三路齐头并进,一下子变成了重点照顾某一路,自然照顾到北线战场上面的东西也就少了,这样的话,造成守卫列宁格勒的前苏联军队有90万人,再加上大量当地民众的支持而进攻的德军只有70万人。
除此以外,除了人员上面带来的劣势,更多的是地形上面给当时的德国军队带来的一种劣势,德国人惊讶的发现列宁格勒这个地方不适合进攻,为什么这个地方和网交错,而且沼泽跟森林密布,不适合装甲集团的大肆规模冲锋,也不适合大兵团的展开,总之这个地方需要单独的,独立的,综合的兵团来对它进行进攻,比如说曼施坦因进攻萨瓦斯托波尔要塞的那支兵团,由于南线吃紧。曼施坦因的作战部队,原本是要调过去支援列宁格勒的,但是后来只能够留在当地进行作战。
并且对于德国人来说,他们围困列宁格勒的作战计划已经可以说达到了预期的目标,首先阻止这个地方再次运输某些重要的作战物资给前苏联输血,你想通过列宁格勒获得从美国和英国的援助,这一点你想都别想。这个地方被我给围困死了。第二,随着围困这个地区的围困的时间越长,这个地区所能体现出来的战略作用也越来越弱,为什么你的人都快饿死了,别说主动出击了,我再围困他几个月,他说不定自己就要投降了。(当时德国人没有考虑到前苏联通过湖面结冰,然后运输物资给列宁格勒)
第三,这个地方他对德国人一开始产生的威胁,也就是kv系列重型坦克,可以说已经消失了,你没有其他的物资了,你没有工厂里面生产的工人了,你拿什么去生产这个坦克?或者说生产钢铁?你没有坦克生产出来那么我围困你这个地区的战略目的,我就已经达到。
并且就如同发动这一次人类历史上最为庞大的陆上军事力量对抗的战争犯的错误一样,希特勒曾经说过,前苏联就是一栋破房子,(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悟空问答)你踹两脚这栋房子就塌了,希特勒严重低估了前苏联为了保卫自己国家所付出的那种代价,还有那样的意志力。
根据前苏联方面的记载,当时列宁格勒里面每个人平均每天只能拿到100克黑面包作战士兵200克,黑面包,而且每个人所拿到的黑面包质量都参差不齐,有的甚至在里面掺杂着木屑,城市里面能够吃的东西可以吃的东西,全部吃了个干净,包括人的尸体。
后来,前苏联方面确实开辟了通过冰冻的湖面给列宁格了输送新鲜的血液,但是湖面结的冰那并不是全部都是结实牢靠的,很多汽车在行驶过程之中会悄无声息地城到冰面以下掉到冰水里面,里面的司机还有物资全部无一幸存,因此,在运送物资的时候,前苏联的汽车部队严重规定你的车必须得跟着大部队一起排成一条直线,前面有车停下来,或者消失了,立刻停止前进下来检查一下,然后再发动,再运输五次。
以最惨烈的代价赢下了历史上面最为光荣的为国战争的胜利,前苏联就用这样的鲜血和抑制力去抒写了自己是战斗民族,光是这份意志力确实值得所有人感到敬佩,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现如今一直在批判斯大林模式,但是我们去查一下俄罗斯的某些论坛或者是他的教科书里面对于斯大林的个人评价仍然还是只高不低的,因为一场战争的胜利,一场正确的战争的胜利能够让一个人名留青史,其他的人永远都无法磨灭。
ℙ†苏德战争初期,德军势如破竹,为什么始终打不下近在咫尺的列宁格勒?
1941年8月,希特勒扬言要在9月占领列宁格勒,并把这座城市从地球上抹掉,而最终的结果是列宁格勒周围的德军及芬兰仆从军被苏军歼灭。
列宁格勒对双方有多重要?
对希特勒来说,占领列宁格勒有很大的意义,这不仅能极大提高德军的士气,而且能切断苏军通往摩尔曼斯克的交通线,使德国北方集团军群与芬兰军队轻易会师。
对斯大林来说,丢掉列宁格勒的后果是很严重的,如果德军占领列宁格勒并使德芬军队成功会师,苏军就需要重建莫斯科北方的防线,一则严重消耗军力,二则很容易丢掉苏军的波罗的海舰队。
重要的战略地位、苏德双方的重视程度决定了列宁格勒战役是一场残酷的争夺战,德军在此遇到的阻力也必然会很大。
德军志在必得,朱可夫临危受命
为一举拿下列宁格勒,德军出动了32个步兵师、4个坦克师、4个摩托化师和一个骑兵旅,希特勒还从中央集团军调出一个坦克军前往支援。对这场战役,希特勒可谓信心满满,志在必得。
1941年9月初,德军到达列宁格勒以东,切断了列宁格勒与东南方向的联系,列宁格勒告急。斯大林号召全国不惜一切代价保卫列宁格勒,朱可夫再次临危受命,被斯大林调往列宁格勒地区,接替伏罗希洛夫担任苏军司令。
9月10日,朱可夫飞到了列宁格勒,这一天的局势也变得更紧张了,德军猛攻苏军第42集团军,坦克进至乌里茨克,又被苏军反坦克兵逼退到原位,第42集团军严重减员,预备队全军覆没,有的师只剩下一成到三成的兵力。
9月11日,德军重新发起进攻,数百架德机在空中轰炸配合,德军逼近列宁格勒城附近,在这紧迫的形式下,苏军不得不接连袭扰、消耗德军,重建己方士气,重新任命方面军参谋长。
9月13日,德军以两个步兵师再次发起猛攻并成功突破苏军的防御,接连的空袭、炮击大有把列宁格勒夷为平地之势。此时,列宁格勒的周围向外陆地交通线全部被封,只剩下拉多加湖一条“生命之路”,斯大林派人从湖上给列宁格勒的苏军运送补给,但仍无法满足城中苏军的需求,列宁格勒不久就发生了饥荒。
之后几天,双方的战斗更加激烈,德军先头部队一度到达距列宁格勒城区仅11千米的地方,但苏军仍顽强的抵抗,在交战最激烈的时候,乌里茨克曾在一天内多次易手,德军也清晰的感受到了不断增大的压力。
一个月占领列宁格勒的计划破产
朱可夫的防御计划是用空军和火炮阻止德军继续向城内突破,在他的带领下,列宁格勒城中的苏联军民全部被动员起来,一道防止德军强攻的防线被建立起来,在海岸炮兵和波罗的海舰队的配合下,苏德双方进行了50多天的激烈交战,德军仍不能成功占领列宁格勒,德国从南北两方面突击夺取列宁格勒的计划就这样被苏联人粉碎了。
虽然没能占领列宁格勒,但德军继续对这座城市进行了长时间围困封锁,用飞机进行轰炸,企图将城中的苏联军民困死。
据统计,德军在1941年9月到10月通过空袭往列宁格勒投弹9.3万多枚,曾在一天之内连续空袭9个小时,城内的苏联军民面临的形势可谓严峻至极,他们忍受了严寒、饥饿等一切艰苦条件,选择了不惜一切与敌人战斗到底。直到1944年,苏军终于能进行返击,歼灭了围城的德军和芬兰军队。
列宁格勒战役之前,希特勒大放厥词,声称要以一个月的时间迅速拿下这座城市,但得到的是完全不同的结果,德军用了3年多的时间也没能占领列宁格勒,反而最终被苏军歼灭。
为什么德国迟迟拿不下列宁格勒?
因为苏联的抵抗很顽强,虽然德国的军队在当时所向无敌,称当时世界的最强军队也不为过,但苏联也不是吃素的,与德国相比,苏联最大的优势就是地广,人也多,而且作为苏德战场危险地段的“消防员”的朱可夫也在第一时间临危受命。
另外,苏联不是法国,其军队的意志也相当顽强,很多人不相信意志,但在两军对垒中,意志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往往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在朱可夫的带领下,以强大的意志为支撑,苏联军民把希特勒1个月结束战役的美梦硬生生加了3年,并把胜败方转换了一下。
╫➤苏德战争初期,德军势如破竹,为什么始终打不下近在咫尺的列宁格勒?
苏德战争初期,德军势如破竹,为什么始终打不下近在咫尺的列宁格勒?这个问题要从希特勒调整进攻策略说起,最主要原因还是跟进攻莫斯科战役有关。
首先,北方集团军群没有完成巴巴罗萨计划任务。
1941年6月22日,德军分三路闪击苏联后,按巴巴罗萨计划指令,北线的进攻应该首先完成,因为希特勒当初想法就是先占领列宁格勒、后占领莫斯科再基辅的顺序。但是,北方集团军群在进攻中遇到了两个难题,一个是曼施坦因的装甲部队闯进了沼泽和原始森林出不来,一个是老勒布元帅比较保守,不敢发起大规模的凌厉攻势。
1941年7月20日,希特勒发现北线进攻进展太慢,他亲自来到北路军指挥部,要求勒布元帅必须在9月底拿下列宁格勒,但结果并未如愿。主要原因还是德军情报部门事先对波罗的海的地形和战场环境了解得不够,使德军闪击战大打折扣。而此时,中路德军进展神速,前锋已经到达莫斯科西部门户斯摩棱斯克,南路德军也将苏军西南方面军撵进了基辅突出部等待围歼。
8月初到中旬,希特勒决定调整进攻策略,暂停中路进攻莫斯科的计划,而让中央集团军群的第3装甲集群北上增援列宁格勒之战,让第2装甲集群南下增援基辅包围战,他的想法是,等南北两路大军完成既有任务后再集中精力进攻莫斯科,这样,到1941年底就能完成巴巴罗萨计划战略目标。
但事与愿违,在德军频繁调整进攻策略的同时,苏军也在战场换将。9月10日,斯大林任命朱可夫接任列宁格勒方面军司令员,在他严防死守的命令下,列宁格勒军民加强了战斗防御,并依托拉多加湖建立了水上生命线,到10月6日,德军的装甲主力全部南下增援莫斯科战场,朱可夫也被派到了莫斯科指挥防御作战。
从这个层面讲,希特勒当初占领列宁格勒的目标很明确,一是列宁格勒是十月革命的诞生地,占领这里可以打击苏军士气;二是占领列宁格勒就可以和北方的芬兰军队汇合,既可以确保波罗的海通道的运输线,还可以南下进攻莫斯科。但这个目标都没完成。
其次,列宁格勒保卫战,不仅大量牵制了德军有生力量,还迫使希特勒改变了战略战术。
从整个苏德战争进程来看,德军在北线的进攻是失败的。三路大军闪击战,唯有北方集团军群收效甚微,而且列宁格勒战役以后,北方集团军群残余兵力近20多万人组成一个库尔兰集团,除了自保外,并没对苏军构成什么威胁,最后被围投降。
列宁格勒围城之战最后失败,始终是与莫斯科攻防战斗连续在一起的。一方面由于基辅包围战的原因,希特勒暂停了8月份进攻莫斯科的机会,导致莫斯科战役受到冬季气候影响而困难重重,而第4装甲集群和第3装甲集群参加莫斯科战役以后,就再也没有北上,苏军在北方有波罗的海舰队、西北方面军和列宁格勒方面军三支力量,加上西方面军侧应,这种拉锯战一直进行了900天之久,德军最终失败。
另一方面,德军对列宁格勒围城之战的失败,还与希特勒调整进攻重点有关。占领列宁格勒的目标没有如期完成,占领莫斯科的目标也失败了,1942年夏季作战,希特勒再也没有心思考虑打击苏军士气的问题,他首要解决的是德军战线拖得太长,补给不足和资源缺乏的问题。因此,他以北线列宁格勒战场和中线勒热夫战场作掩护,牵制苏军主力南下,而将主要装甲坦克集中到第4装甲集团军,发起了高加索战役和斯大林格勒战役,客观上讲,从莫斯科战役到斯大林格勒战役,德军已经顾不上列宁格勒战场了。
从上面分析看出,德军占领列宁格勒的主要目的是打通波罗的海通道,和南下进攻莫斯科,但莫斯科战役失败以后,北方集团军群等于陷在列宁格勒战场动弹不了,攻不进退不出,成了一支偏师。而在中线和南线的德军,经过莫斯科战役和斯大林格勒战役,更是自顾不暇。1942年8月,希特勒也派曼施坦因到列宁格勒指挥作战,不料朱可夫在11月19日发起了围歼保卢斯的“天王星行动”,曼施坦因又被抽调南下组建顿河集团军群,救援保卢斯第6集团军,苏军就是用这种持久战消耗战最终打赢了德军的闪击战,获得了列宁格勒战役的伟大胜利。
︴╈苏德战争初期,德军势如破竹,为什么始终打不下近在咫尺的列宁格勒?
因为列宁格勒代表的是列宁,是苏联人的信仰,是他们的精神归属。
斯大林知道苏联人必须坚守列宁格勒,保卫列宁格勒,这样苏联人才不会被德国人吓倒,这是苏联人不可丢弃的堡垒。
*﹩苏德战争初期,德军势如破竹,为什么始终打不下近在咫尺的列宁格勒?
1941年8月下旬,德国以32个步兵师、4个摩托化师、4个坦克师和1个骑兵旅的兵力,同时还配备了6000门大炮、4500门迫击炮和1000多架飞机,向列宁格勒发动猛烈的攻击。希特勒又从中央集团军群调出一个坦克军,支援北方集团军群,并扬言,要在9月占领列宁格勒,并狂妄宣称,一定要把这座城市从地球上抹掉。
列宁格勒形势十分危急!
斯大林和联共(布)中央号召当地军民不惜一切代价,保卫列宁格勒。同时,斯大林又将朱可夫从西线召回去接替伏罗希洛夫指挥列宁格勒方面军。这样,这位智勇双全的将军再次临危受命,充任稳定苏德战场每一危险地段的“消防队员”。
1941年9~10月份,德军对这座城市进行了猛烈的空袭。共投弹9.3万多枚。10月4日这一天,德军持续空袭时间长达9个多小时。
列宁格勒遭到陆上封锁导致军民的粮食供应急剧恶化。9至11月,居民面包定量先后降低5次,11月20日降到最低限量。列宁格勒军民在被封锁中度过严冬,忍受一切艰难困苦,接受最严峻的考验。他们顽强地战斗和工作,决心不惜牺牲一切坚持到底。
直到1944年3月初,苏军开始胜利反击,歼灭了列宁格勒周围的纳粹军队和芬兰仆从军,才彻底结束了长达3年零1个月的列宁格勒保卫战。
1941年下半年,苏联军民坚守列宁格勒,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和军事战略意义。
------------------
推荐阅读:
下一篇: 骨质疏松患者应该怎样进行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