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防治花生叶斑病?
✠╡怎样防治花生叶斑病?
今年以来花生的价格出现了不断上涨的局面,农民种植花生的积极性得到了提高,在总面积上出现了增加的局面,但是由于近年来花生面积不断扩大,花生的病虫害也有多发的趋势,尤其是一些病菌引起的病害会造成花生的大面积枯萎死亡,一般的花生田会达到20%的减产,所以防治花生的病虫害显得尤为关键,尤其是叶斑病的危害。
花生叶斑病并不是单纯的一种病害,它分为褐斑病、黑斑病和网斑病。主要是侵害花生的茎叶,花生一旦感染,会引起叶片的脱落,严重影响花生的产量和品质,也是制约花生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严重的花生田会造成40的减产。虽然叶斑病呈现的种类很多,但是在防治上还需要综合防治,才会出现效果。
首先要选用花生的优良品种,尤其是一些抗病能力矫情的品种,对于出现病害的田快建议不要留作花生种使用,或者隔年轮换品种的种植,预防因为品种单一引起的抗病性退化。第二要加强田间管理。有条件的田块可以实行两年一换茬轮作的方式种植,尤其是与大豆、玉米轮作效果会更好。合理地使用肥料,应避免使用高氮的复合肥,以三个15的平衡肥和16-14-15的配方最为合理,要在适当的时候喷洒叶面肥,尤其是目前市场供应的花生三遍药能起到防治叶斑病和提高花生抗病能力达到增产的作用。
第三不要在苗期大量地浇水,要做到不旱不浇,具体的标准是早上看,早上旱才能浇,下午看,下午旱不浇的原则,在花生的盛花期如果出现严重的干旱可以浇水,但不得打谁漫灌,浇水过后要及时喷洒叶面肥,增加抗病的能力。
最后就是药剂的防治,当田间病叶达到10%-15%时开始第一次喷药,可用5%丙环唑乳油,或30%苯甲·丙环唑乳油,或40%氟硅唑乳油、43%戊唑醇可湿性粉剂30克/亩,或30%烯唑醇可湿性粉剂30克/亩,也可选50%多菌灵粉剂兑水1500倍液喷洒叶片,或者45%三锉酮800-1000倍液连喷2-3次,中间相隔10-15天,严重的田块可以增加喷药次数。也可以安装技术人员的要求喷洒花生三遍药,都能得到很好的防治效果。
⇠▒怎样防治花生叶斑病?
花生叶斑病有花生黑斑型叶斑病和花生褐斑型叶斑病两种。此两种病害多发生在花生生长后期,叶片、叶柄托叶和茎秆都能受害。
1.危害特征
(1)花生黑斑型叶斑病
叶片发病一般发生均由下而上,初生褐色小点,后扩大为圆形或近圆形病班,直径1-10毫米。颜色逐渐加深呈黑褐色或暗褐色。叶片正面老病斑周围往往有明显的淡黄色晕圈,背面有许多黑色小黑点排列成同心轮纹,潮湿时病斑上产生一层灰褐色的霉状物。发病严重时,每张叶片病斑可达数十个,可相互合并成不规则的大斑,使病叶逐渐干枯脱落。叶片和茎秆发病,产生椭圆形黑褐色病斑,有时病斑相互合并形成不规则形大斑。发病严重的植株叶片大部脱落,仅留顶端几片新叶,茎秆变黑枯死。
(2)花生褐斑型叶斑病
早期症状不易与花生黑斑型叶斑病区别,后期叶片上的病斑较大,直径4毫米-10毫米,圆形或不规则圆形,颜色较浅,正面呈茶褐色或暗褐色,周围有黄色晕圈,背面呈褐色或黄褐色。潮湿时病斑上也产生灰褐色的霉层。一张叶片上可产生10-20个病斑,重病叶常干枯脱落。茎秆感病后生褐色长椭圆形病斑。
2.流行规律
花生褐斑型叶斑病一般在开花前开始发生,病菌发育适温为25-28℃,对温度适应范围较大,且较黑斑病菌耐低温,发病比黑斑病早。花生黑斑型叶斑病发病比褐斑病较早,病菌发育适温10-37℃,最适25-30℃,湿度大于80%,雨日3天以上,降雨量达10毫米,露日3-4天即有利病害的大流行。
3.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选育抗病品种,合理轮作,加强水肥管理。
(2)化学防治:在发病初期可选用百菌清、苯甲·丙环唑、氟环唑、戊唑醇、苯甲·嘧菌酯、唑醚·代森联等高效、低毒药剂进行防治,注意轮换使用药剂,发生较重是可隔10天左右连续喷施2-3次,防效较好。
▭→怎样防治花生叶斑病?
花生叶斑病包括褐斑病和黑斑病两种。褐斑病又叫“早斑病”;黑斑病又称“黑疽病”。花生叶斑病的发病危害特征、病原特征、发病规律以及防治方法如下。
花生叶斑病发病危害特征
一、花生褐斑病发病危害特征
花生 褐斑病主要发生在花生叶片上,严重时叶柄、托叶茎杆和果针亦可受害。病原菌侵染花生叶片后,开始出现黄褐色小斑点,后发展成近圆形病斑,病斑边缘的黄色晕圈较宽而且明显,病斑在叶片正面呈黄褐色或深褐色,背面一般为黄褐色发病叶片容易脱落,大发生时可导致全株叶片脱落,植株早衰或枯死。环境潮湿时,叶片正面的病斑上产生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茎杆上的病斑呈褐色至黑褐色,长椭圆形,病斑较多时,可导致茎杆表皮组织严重受损而枯萎。
二、花生黑斑病发病危害特征
花生黑斑病主要危害花生叶片,严重时叶柄、托叶、茎杆和荚果均可受害。黑斑病有时单独发生,有时和褐斑病同时混合发生。病斑一般比褐斑病病斑小,直径1~5mm,近圆形或圆形。病斑呈黑褐色,正反两面颜色相近,周围黄色晕圈有无与品种相关。在叶片背面病斑上,通常产生许多黑色小点,成同心轮纹状,子座上着生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黑斑病严重发生时产生大量病斑,引起叶片干枯脱落。病菌侵染茎秆也产生黑褐色病斑,凹陷,严重时使茎秆变黑枯萎。
花生叶斑病病原特征
一、花生褐斑病病原特征
花生褐斑病褐斑菌在叶片正面产生深褐色子座,散生,排列不规则。分生孢子梗黄褐色,丛生或散生,膝状弯曲,不分枝,无隔膜或有1~2个隔膜。分生孢子顶生,无色或淡橄榄色,细长,3~12个隔膜,多数为5~7个隔膜。
二、花生黑斑病病原特征
花生黑斑病病菌在叶片背面产生黑色的分生孢子座,分生孢子梗暗褐色、丛生,聚生于分生孢子座上,梗粗短,多数无隔膜,末端膝状弯曲。分生孢子倒棒状,较粗短,橄榄色,多胞,具1~8个隔膜,以3~5个隔膜居多。
花生叶斑病发病规律
一、花生褐斑病发病规律
花生褐斑菌以子座、菌丝团或子囊腔在花生病残体上越冬。翌年条件适宜,菌丝直接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初侵染。菌丝直接伸入细胞间隙和细胞内吸取营养,一般不产生吸器。在合适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分生孢子反复再侵染,导致病害流行危害。不同地区和不同年份间病害发生程度差异较大。
3
二、花生黑斑病发病规律
花生黑斑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座随病残体遗落于土壤中越冬,或以分生孢子粘附在花生荚壳、茎杆表面越冬。翌年以分生孢子作为初侵染和再侵染源,借风雨传播,从寄主表皮或气孔侵入致病。
花生叶斑病治理方法
一、花生褐斑病治理方法
①选用抗病或耐病花生品种。
②合理轮作,加强田间管理,平衡施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③适时喷药预防和治疗,发病初期喷施苯并咪唑类、三环唑类药剂,喷施2~4次(每次间隔7~10天),可有效防治。
二、花生黑斑病治理方法
①选用抗病花生品种。
②合理轮作,平衡施肥,提高花生抗病能力;加强田间管理,花生收获后及时清理田间病残体,减少越冬菌源。
③适时喷药预防和治疗,一般在花生播种后70~80天开始喷施苯并咪唑类、三环唑类药剂,共喷施2~4次,每次间隔7~10天。
这两种病遍及我国主要花生产区。多混合发生于同一植株的同一叶片上。轮作地发病轻,连作地发病重。重茬年限越长,发病越重,往往不到收获季节,叶片就提前脱落,这种早衰现象常被误认为是花生成熟象征。花生受害后一般减产10%~20%,严重的达30%以上。所以一定要及时发现及时治理,以防花生减产。
╊≂怎样防治花生叶斑病?
花生是世界上重要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之一,也是我国出口创汇的重要农产品,在国民经济 中占有重要地位。叶斑病是严重危害花生生长的病害,分为褐斑病和黑斑病两种。叶斑病病菌侵染花生导致叶片早衰或落叶,叶片功能期缩短、光合产物供应不足,植株干重和荚果充实期缩短,荚果和籽仁变小,经济性状变差,受害花生一般减产20%~30%。
褐斑病菌和黑斑病菌同属半知菌亚门丛梗孢目丛梗孢科尾孢菌属,病原菌以分生孢子、子座及菌丝团等在病残体上越冬,第二年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进行侵染,病害呈现逐年加重趋势。
防治药剂选择
75%肟菌-戊唑醇3000倍或25%吡唑醚菌酯1000倍或60%唑醚-代森联500倍,每亩用水45升。发生初期用药,间隔15天一次,连续喷施3次。注意轮换用药,减缓抗药性产生。
☣☢怎样防治花生叶斑病?
(1)农业防治。花生收获后,要尽量清除田间病残组织,及时翻耕,实行轮作。
(2)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选用75%百菌清500~8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隔15天左右喷1次,共2~3次,有较好的防病增产效果。
------------------
推荐阅读:
上一篇:糖尿病患者吃什么鱼对血糖有好处?
下一篇: “说曹操,曹操就到”是怎么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