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玄宗不干涉,封常清,高仙芝,哥舒翰可以在潼关挡住安禄山吗?
↗Ⓜ如果玄宗不干涉,封常清,高仙芝,哥舒翰可以在潼关挡住安禄山吗?
潼关之战是安史之乱中非常关键的一战,在潼关之战之前,形势对安禄山极为不利,一方面他的部队无法突破唐军的潼关防线,只能在潼关之外设伏,等待唐军上钩;另一方面,郭子仪在朔方镇起兵,进攻叛军占据的山西地区。不久又分兵一部给了李光弼,两路出击攻打安禄山的老巢河北,在河北地区郭子仪和李光弼屡屡击败叛军,在颜真卿等人的配合下,安禄山的死党史思明只得困守范阳而不敢南下,范阳与洛阳的通道被切断。可以说此时的安禄山进退两难,只要唐军在潼关坚守不出,时间一久安禄山就只能率领主力从洛阳撤军回到河北,到时候唐军就可以集结全国的兵马围攻安禄山驻守的河北一隅,安史之乱就会提前结束了。
安史之乱刚爆发的时候,安禄山确实有反叛盛唐的资本。当时唐朝的军队以边军为主,总数大约在50万上下,因为常年在边关地区作战,是当时唐朝战力最强的部队。相对于边军来说,中原腹地的部队不但数量不多,而且由于常年没有作战经历,在交战的时候也不是边军的对手。
在全国大约50万的边军中,安禄山一人就控制了河东、范阳和平卢三镇,拥有18万边军,占了全国边军总兵力的近40%,是所有节度使中实力最强的,他手上的18万边军就成了他反叛唐朝的资本。
公元755年11月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后就率军一路南下,唐玄宗则任命了高仙芝和封常清为统兵大将抵御南下的安禄山。但当时的唐朝内地兵力十分空虚,高仙芝和封常清只能临时招募士兵来抵御强悍的安禄山大军,这些临时招募的军队根本就不是安禄山边军的对手,到十二月的时候很快洛阳就沦陷了。
▲拥有庞大数量的边军部队,这是安禄山反叛最大的资本
如果是早年的唐玄宗面对这样的状况,应该是很快就能平叛的,虽然安禄山拥有一支数量庞大且战力强悍的边军部队,但当时唐朝国力十分强盛,拥有源源不断的战略后备资源,只要能顶住安禄山前期的进攻,慢慢地跟安禄山耗下去,安禄山根本就没有机会。
高仙芝和封常清都是在边关艰苦环境中历练出来的百战名将,他们通过前期与安禄山部队交手的情况就判断出,他们手上的部队根本就不是安禄山大军的对手,面对打常规战无法战胜的敌人,他们及时收缩兵力到了潼关,由于有潼关天险,安禄山大军猛攻潼关不下,被唐军阻挡在了潼关。
可这个时候的唐玄宗却接连犯了糊涂,他听信了小人的谗言,认为高仙芝和封常清作战不力,派人到潼关将两人处斩。封常清在临死之前还给唐玄宗上了遗表,在文中希望皇帝不要轻敌,可就是这封带血的遗表也没有让唐玄宗清醒过来。
▲哥舒翰是当时唐朝不可多得的一位将才
高仙芝和封常清死后,接替他们驻守潼关的是另一位名将哥舒翰,此人也是一位百战名将,在接替了潼关的防务后,接连击败了进犯潼关的安禄山次子安庆绪,为惴惴不安的帝国打了一剂强心针。
但此时哥舒翰与杨国忠的矛盾却徒然激化。一方面当时的人们普遍认为安禄山的反叛是杨国忠一手造成,只要杀了杨国忠安禄山就会罢兵,安史之乱就能马上结束;另一方面,哥舒翰与杨国忠也不对付,此时哥舒翰手握二十万重兵,且基本控制了京畿要地,哥舒翰可以随时带兵回长安逼宫,到时候杨国忠就真的是哥舒翰刀板上的鱼肉了。因此这个时候的杨国忠就一心想除掉哥舒翰,而能够除掉哥舒翰的就只有安禄山了,杨国忠便有了借安禄山之手除掉哥舒翰的计划,全然不顾前线几十万将士的生死和整个帝国的安危。
▲晚年的唐玄宗只能用昏庸来形容了
这个时候安禄山为了引诱唐军从潼关出击,自己也做了一出戏:成天与部下在洛阳自娱自乐,夜夜笙歌;在潼关前线将老弱病残部队摆在了唐军面前,将精锐部队隐藏在后以逸待劳。于是深宫中的玄宗就得到情报:驻守陕郡的叛军不足四千,而且都是老弱病残吊儿郎当不堪一击!
对于这个情况,哥舒翰一看就知道是个圈套,他随即上书玄宗,认为安禄山久经沙场,不可能毫无防备,这很明显是设下陷阱引诱我军上当。实际上叛军远来,利在速战;我军据险,利在坚守。因此必须反其道而行之,何况反贼之所为不得人心,发生内讧是迟早的事情。到那时我河北之军南下,我再率潼关之军东进,多行不义之贼必定自毙。对此郭子仪和李光弼也都表示赞同。
▲潼关一战,哥舒翰手上二十万大军全军覆没
可老糊涂的玄宗却听不进去,下令哥舒翰立即出关,杨国忠也更是煽风点火,扬言不能坐失良机。这在唐玄宗是昏,也可能是浮躁。在杨国忠是奸,要置哥舒翰于死地。结果哥舒翰率军出关,很快就遭遇了安禄山大军的埋伏,一战下来全军覆没,哥舒翰也在此战中被俘。
失去了二十万主力军,潼关很快就被叛军攻陷,首都长安直接暴露在了叛军的面前,面对强大的叛军部队,此时的长安也无力抵挡,最终唐玄宗不得不放弃长安逃往了蜀地。本来很快就能平息的安史之乱,唐朝最终花了八年时间才最终得以平息。
我们综合潼关之战的整个过程,无论是前期的高仙芝、封常清还是后期的哥舒翰,他们都完全有能力将叛军阻挡在潼关之外,并配合各地的部队将叛军困死在洛阳和范阳两地。如果唐玄宗能完全信任这些将领,对军事不加干涉,唐军的胜利是十拿九稳的,可惜晚年的唐玄宗昏聩无能,听信了各种谗言,才最终葬送了几十万唐军,葬送了大好的局面。
┊⇐如果玄宗不干涉,封常清,高仙芝,哥舒翰可以在潼关挡住安禄山吗?
潼关之战是安史之乱中的一场关键战役,安史叛军凭借这一战,攻破潼关进入关中,随即攻陷长安,唐玄宗狼狈逃出京师。本已好转的平叛形势急转直下,使安史之乱延续了长达八年之久。而潼关之败,老迈昏聩的唐玄宗应负最大的责任,他的干涉,导致潼关守军几乎全军覆灭,唐军三大名将封常清、高仙芝和哥舒翰一世英名毁于一旦。由此也引发了后人的猜想,如果唐玄宗不干涉,潼关之战和安史之乱会有怎样的发展呢?
参战将领的背景
既然要分析潼关之战和安史之乱,那就避免不了对这些参战主要将领的分析对比。唐朝政府一方,在前期主要的将领是封常清、高仙芝和哥舒翰,当然后来大放异彩的郭子仪和李光弼也已经开始登场亮相。而安史叛军一方则以安禄山为核心,史思明也开始崛起,但是潼关一战安史叛军一方的前线指挥官则是崔乾佑。
封常清:他是高仙芝一手提拔起来的将领,在高仙芝入朝之后,他基本上是安西和北庭两镇节度使,可以说是独挡一面的名将。安史之乱时,六十五岁的封常清正好入朝拜见唐玄宗,于是作为唐庭最有名望且身体健康的名将他被安排统兵出征平叛。
高仙芝:作为封常清的上级,高仙芝是唐朝边镇名将,他在西域北庭和安西两镇担任节度使多年,只是因为怛罗斯之战的失败,他被解除节度使之职,回到京城任职,安史之乱爆发时,他被封为密云郡公,在封常清受命出征之后。高仙芝以副帅的身份协助唐玄宗第六子荣王李琬领兵出陕郡平叛。
哥舒翰:他是安史之乱前,唐朝西部边军中最具威望的将领,曾担任河西、陇右节度使。与安禄山一样因军功被封王,两人也一直是死对头,一东一西堪称当时唐军中最具实力的人物。但是哥舒翰在安史之乱爆发前几个月,在入朝面圣的途中突然中风,从此留在京城养病,在唐玄宗听信谗言处死封常清和高仙芝之后,哥舒翰在唐玄宗的强求之下,不得不领军到潼关抵抗安史叛军。
安禄山:安史叛军的核心和领导者。他在发动叛乱前,已经兼任卢龙、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帐下统兵将近二十万,是当时控制边镇和掌握军队最多的节度使。常年是唐朝东北边防的最高统帅。
其他诸如史思明、崔乾佑、郭子仪和李光弼等人都还只能算后起之秀。其中崔乾佑在后期证明他除了在潼关之战中发挥超常之外,总体能力要比上述几人都稍逊一筹。综上,在潼关之战中,唐朝政府和安史叛军都是名将坐镇,因而如果没有唐玄宗的横加干涉的话,唐军大体在临阵指挥上不会犯太大的错误。
潼关之战前后安史叛军的处境
要分析封常清、高仙芝和哥舒翰等人能否在潼关挡住安史叛军,就要从潼关之战前后安史叛军的军事行动和处境去分析。
公元755年,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发动安史之乱。因为唐朝内部已多年不见兵戈,防御能力极差,且安禄山帐下都是边军悍将,常年在东北边境作战,而且有许多战斗力强悍的胡人参与。因此安史叛军一路席卷而下,一个月就从范阳(今天北京和保定附近)打到了唐朝的东都洛阳。
而此时受命东征平叛的封常清正在东都负责防御,但是他所统辖的部队都是临时征召,面对训练有素的安史叛军,封常清毫无还手之力,瞬间就被击垮。封常清只得率领残部向西退却。
向西退却的封常清在路上遇到了老上级高仙芝,他马上告知高仙芝,安史叛军骁勇善战,他们统领的临时招募的部队根本不可能在野战中获胜,必须立刻退防到潼关。利用潼关天险抵挡安史叛军,再作打算。
两位经验丰富的名将当机立断领兵退回潼关,而此时安禄山却犯了个错误,或许前期的顺利推进,让他觉得他手下的兵马已经天下无敌,因此他暂缓了进攻,而是在洛阳准备登基事宜。这也给了封常清和高仙芝重整旗鼓的机会。
而这一停顿就让安禄山尝到了苦头,等到他想起要向关中进攻的时候,唐军已经在潼关做好了布防,安史叛军面对潼关天险也是无可奈何。即使唐玄宗听信谗言,临阵斩杀封常清和高仙芝两员大将,安史叛军都未能攻破潼关天险。
而此时安禄山分兵向东南方向扩地,虽有所收获,但也遇到了抵抗。最致命的是郭子仪开始领兵东征,他从朔方军镇出发,开始于安史叛军在山西一带作战,不久由分兵一部交给李光弼,两路出击,安禄山留守在范阳老巢和占据河北的军队被郭、李两人多次击败。安史之乱后期的叛军领袖史思明更是被打得步行逃生。而河北等地的州县也大都组织义军在颜真卿等人的带领下,杀死叛军守将,配合郭子仪和李光弼等人的军事行动。
到公元756年五月间,安史叛军向西被堵在潼关城下,无法逾越。而洛阳至范阳的联系也被郭子仪、李光弼所部以及颜真卿的义军切断。史思明等人退保范阳老巢无力再战,而向东南略地的安史叛军又被张巡等人阻截。
而此时坐困洛阳的安禄山实际上已经非常慌乱,他甚至将高尚、严庄等主要谋臣臭骂一顿,吓得他们几天不敢见安禄山。同时在唐玄宗出昏招强逼哥舒翰出关作战的前夕,安禄山已经在计划放弃洛阳,回救范阳老巢了。由此可见安禄山当时的处境已经非常不妙,而唐朝政府的平叛形势已经大为好转。只要坚持正确的战略,或者说再拖延数月,安禄山可能都要自己主动撤兵,安史之乱短期内平定的可能性也就非常之大。
综上,如果唐玄宗不横加干涉的话,以封常清和高仙芝的能力和个人健康状况,配合潼关天险,他们大概率能够守住潼关,毕竟安禄山从范阳到洛阳仅仅用了一个月,而潼关则在临阵斩将换帅的情况下,依旧坚守了半年,如果不出关作战,被郭子仪、李光弼等人袭扰的首位不能相顾的安史叛军将基本没有可能攻破潼关。
而潼关如果不破,安禄山困守洛阳附近,范阳老巢的史思明等人也被打的不敢再战。断绝了联系的安史叛军将陷入被分割包围的困局。而唐军则将立于不败之地,凭借正统的名义和全国的资源优势击败安史叛军。
♧█如果玄宗不干涉,封常清,高仙芝,哥舒翰可以在潼关挡住安禄山吗?
当然守得住了。不然安禄山何必要在潼关之外故部疑兵,吸引哥叔翰出关跟他决战?他直接攻关不就好了。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杂种胡出身的安禄山联合契丹、室韦、突厥等胡族一起组成十五万叛军,以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向唐玄宗开战。
当时唐朝承平日久,民不知战。并且唐军的部署也非常有问题——外重内轻,边军的实力太强,关内军队的实力太弱。
因而当叛军一出,河北州县便望风瓦解,当地官员或逃或降,仅仅才一个月,唐朝政府在河北的州县就全部沦陷。
如此严峻的军情奏报传到长安后,唐玄宗的第一反应居然是不相信!怀疑是不是安禄山的政敌在造谣。并且唐玄宗还反复强调,安禄山是他的干儿子,怎么可能会造反?
然而现实情况就是如此,不久后,更多的奏报如雪片般的传到长安,每一张奏报就如一个耳光,啪啪的打在唐玄宗的脸上。安禄山造反一事确成事实,唐玄宗的面子瞬间挂不住了。
于是,唐玄宗紧急召来宰相杨国忠商议应变之策。这一对昏君奸臣的应对措施是:调安西节度使封常清兼任范阳、平卢节度使,防守东都洛阳;调右金吾大将军高仙芝为副元帅,领兵东征。(封常清和高仙芝当时恰好回朝述职)
封常清和高仙芝都是盛唐名将,玄宗调他俩平叛,理论上是非常合理的。但问题是,玄宗早先不相信安禄山造反,错过了调兵遣将的最佳时机。因此封常清和高仙芝实际上都是光杆司令出征,平叛士兵都是现招的,基本没有战斗力。
天宝十四年十二月,唐朝平叛大军在洛阳被叛军击溃。安禄山占据唐朝东都洛阳,而唐军则只能退守潼关,闭关自守。
当时,唐朝精兵不在,封常清和高仙芝此时闭关死守,等待西北援军到达后再反攻,可以说是当时最明智的选择。
然而,唐玄宗等不了,因为东都洛阳自唐朝建国之后就没有失陷过。现在在他的手上给弄丢了,他的脸上无光。
于是,唐玄宗督促封常清和高仙芝出战,封高二人自知以现有兵力无法击败安禄山,便据理力争。结果他们两人这一争,立即受到了唐玄宗的怀疑。
当时唐玄宗已经彻底失心疯了,他认为既然干儿子安禄山能谋反,封常清和高仙芝凭什么就不会谋反?越想越怕的他,就派了一个死太监过去,以“失律丧师”之罪,将封常清和高仙芝处斩于潼关。
封、高二人被杀后,洛阳的安禄山简直要笑死了。这种亲者痛仇者快的昏招都能干,看来唐玄宗是真的糊涂了。摊上这么一个愚蠢的老家伙,他要是不能杀入长安,他都对不起老天爷啊!
几天后,安禄山为了鼓舞士气,他便在洛阳自称大燕皇帝,与唐玄宗分庭抗礼。称帝的那天是天宝十五年正月初一,距他造反的时间,仅仅才过去了一个半月。
听说安禄山称帝,唐玄宗的那张老脸更加挂不住了,他表示自己要亲征,要亲自宰了安禄山那个胡种。
然而,大家心里明白,玄宗已经70岁了,一把年纪的老骨头还怎么可能亲征?所以大家纷纷把目光投到了当时在长安闲居,腿脚不太好的名将哥舒翰身上。
哥舒翰听说唐玄宗要征召自己,他当时就泪流满面,感觉这就是个送死的差事。于是他就推说自己腿脚不好,无法出征。(害怕跟封常清、高仙芝一样的下场)
唐玄宗听说哥舒翰不愿意去,就派平日里跟哥舒翰关系还不错的杨国忠去劝。哥舒翰经不住杨国忠的嘴炮轰炸,就勉为其难的答应了。但是哥舒翰提了要求,就是前线的事情由他说了算,朝廷不能干预。玄宗为了让哥舒翰尽快出征,当时就答应了。
天宝十五年正月,哥舒翰拖着一副半身不遂的身体,和八万从河西、陇右调回的精锐唐军就到了潼关。(哥舒翰守潼关时,他麾下是有精锐部队的)
当时潼关有10多万封常清和高仙芝留下来的杂牌部队,再加上哥叔翰带来的8万精锐部队,总兵力约20万,要略微高于安禄山的15万叛军。
安禄山听说哥舒翰来了,就让其子安庆绪试探性的对潼关发动了一次进攻。
潼关地形险要,易守难攻,再加上哥舒翰当时手上有精兵。安庆绪率兵猛攻潼关,其结果自然是被哥舒翰击退。其后一段时间,哥舒翰与安禄山沿潼关一线对峙,双方整整耗了五个半月。
当时关中并不缺粮,就算再这么耗五个月时间,唐军也不会垮。但是唐玄宗要脸,长时间的对峙让他心急如焚,如果哥舒翰不能迅速平定叛军,他的皇帝位置就不稳固。并且唐玄宗此时也开始怀疑上了哥舒翰,认为哥舒翰也有造反的可能性(毕竟哥舒翰掌握了有二十万大军)。
于是,唐玄宗就催促哥舒翰进军,出潼关跟安禄山决战。
安禄山听说消息后,便命崔乾佑将老弱病残的士卒屯于陕郡(三门峡市),而将精锐部队隐蔽起来,想诱使玄宗下旨令哥舒翰弃险出战。
唐玄宗接到崔乾佑在陕郡“兵不满四千,皆赢弱无备“的情报后,果然中计,他忘了当初的承诺,遣使强令哥舒翰出兵收复陕洛。
哥舒翰见玄宗不守信用,就上书玄宗说:安禄山久习用兵,此时一定是用羸师弱卒来引诱我们,我如若进兵,正好中计。况且叛军劳师远征,利在速。官军凭借潼关天险抵挡他们,利在坚守。且叛军暴虐无道,已失去民心,日渐衰颓,很快就要发生内乱。到了那时,我再攻打他便可不战而擒。
但是,唐玄宗和杨国忠却不听,他们了两个都怀疑哥舒翰意在谋己,便连续遣使催哥舒翰出战。哥舒翰被逼无奈,抚膺恸哭。只得率部出关。(哥舒翰因为吞了杨国忠的一万部队,让杨国忠对他起了疑心)
如果说出关之前,责任在唐玄宗,那么出关之后,责任就全在哥舒翰了。
因为前面说了,哥舒翰是有精兵的,兵力还不少,足足有8万人。
河西、陇右节度使哥舒翰病废在家,上藉其威名,且素与禄山不协,召见。拜兵马副元帅,将兵八万以讨禄山。并仙芝旧卒,号二十万,军手潼关。——《新唐书》
也就是说,虽然哥舒翰新兵多精兵少,但不至于都是新兵。并且如果从账面上看,其实他不怕安禄山。因为安禄山当时也没多少兵力。他的一部分叛军主力在河北,由史思明统帅,正在被郭子仪和李光弼暴揍;安禄山自己带着几万人在洛阳,哪里都不去。为了殿后,他又在开封留了几万精兵,也是哪都不去。(整体非常被动)
但是灵宝之战,哥舒翰居然就败了,败的是彻彻底底。不仅十多万新兵全军覆没,就连八万河西、陇右精兵也全军覆没。
灵宝大败后,哥舒翰想回长安请罪,因为当时河西的第二波援军正在赶来的路上,他只要平安回去了,并且皇帝不杀他,他还能在潼关继续跟安禄山死磕。
岂不料他的部将火拔归仁是个二货,居然欺负哥舒翰腿脚不便,把他双腿绑住,整个人丢在马上,当作投名状送给安禄山。
后来火拔归仁把潼关送给叛军,等叛军攻入潼关后,玄宗还可以坚守长安,等待各地勤王的军队。然而玄宗不敢守长安,带着杨贵妃和杨国忠就往剑南道逃命去了。
由于唐玄宗不战而逃,整个关中的唐军,以及赶往长安的唐军立马崩盘。大家都认为唐玄宗大势已去,没戏了。于是便有了后来的马嵬驿之变和太子李亨北上灵武登基,遥尊玄宗为太上皇的事情。(其实这些事变都是当时权贵阶级抛弃唐玄宗的一种体现)
所以总的来说,潼关被攻陷之前,唐军的整体形势并不算差。如果哥舒翰不出战,被动的安禄山。而唐军之败,与其说是打不赢叛军,倒不如说是唐军各个心怀怪胎,自己把自己作死的。
♙▓如果玄宗不干涉,封常清,高仙芝,哥舒翰可以在潼关挡住安禄山吗?
不是能不能堵得住的问题,事实就是高仙芝已经将安禄山的叛军堵在了潼关,并且逼迫叛军退兵。
与此同时,郭子仪李光弼、颜真卿、张巡等数路兵马多路出击,潼关叛军受阻,唐实际已经对安禄山完成战略包围。如果唐玄宗不做汉奸,不老糊涂,骚操作不接二连三,安史之乱根本用不了八年,一年就OK了。
安禄山起兵之后不久,很快就陷入了困境,濒临覆灭:
755年,天宝十四年12月,安禄山起兵反唐,一开始确实势如破竹,但很快安禄山就露出了胸无大志的一面,刚拿下洛阳,敌人还在关中,他不是着手准备消灭唐廷,而是急于称帝:
会禄山方谋称帝,留东京不进,故朝廷得为之备,兵亦稍集
安禄山急于称帝,唐廷从一开始的慌乱中很快开始清醒过来,或抵抗,或反击:
由于高仙芝带的兵不是他在西域所带的百战精兵,在与安禄山这些久经战阵的精兵较量之下,不断败退,不得已退守潼关。但名将就是名将,虽然连吃败仗,但高仙芝不断整训人马,这些临时募集的市人(普通百姓)之兵在与安禄山的百战之兵的对抗中迅速成长,借助潼关天险,成功将安禄山叛军堵在潼关。由于一再攻击失利,叛军不得已退兵。
(高)仙芝乃帅见兵西趣潼关……至潼关,修完守备,贼至,不得入而去。
郭子仪、李光弼等人开始组织反击:
安禄山大同军使高秀岩寇振武军,朔方节度使郭子仪击败之,子仪乘胜拔静边军。大同兵马使薛忠义寇静边军,子仪使左兵马使李光弼、右兵马使高浚、左武锋使仆固怀恩、右武锋使浑释之等逆击,大破之,坑其骑七千。进围云中,使别将公孙琼岩将二千骑击马邑,拔之,开东陉关。
颜杲卿组织河北义军骚扰安禄山后方:
颜杲卿将起兵,参军冯虔、前真定令贾深、藁城尉崔安石、郡人翟万德、内丘丞张通幽等皆预其谋;又遣人语太原尹王承业,密与相应。会颜真卿自平原遣杲卿甥卢逖潜告杲卿,欲连兵断禄山归路,以缓其西入之谋。
于是河北诸郡响应,凡十七郡皆归朝廷,兵合二十馀万;其附禄山者,惟范阳、卢龙、密云、渔阳、汲、鄴六郡而已。
看到没有,潼关,高仙芝封常青堵住了安禄山叛军的西进之路;河东(山西、太行山一带),郭子仪、李光弼大举反击,安禄山后方不稳;河北,也就是安禄山的老巢幽州、卢龙一带,颜杲卿率领的河北义军,已经使得本被安禄山占领的大片土地,重新姓了唐。另外,许远、张巡等人,已经将安禄山叛军堵在了睢阳(今商丘)一带,安禄山叛军无力向南方扩张,保住了唐的经济命脉。
也就是说,唐实际上已经对安禄山叛军完成了战略包围。这个时候,稳扎稳打,潼关继续坚守;斥援军大力增援睢阳;北部,令郭子仪李光弼与颜杲卿等人配合,扫清安禄山后方,利用唐廷的人财物优势,逐步收紧包围圈,安禄山不死那就没天理了。
这是唐的第一次机会。而且是最好的机会。如果这个战略得以执行,本来扑灭安史之乱(其实这个时候史思明还没机会露头呢,也就是只能称之为安禄山叛乱)不会超过一年时间。
不过唐玄宗很快露出了汉奸本色,骚操作一个接一个,层出不穷,让人目不暇接:
首先杀掉了高仙芝、封常青,自毁长城;接着逼迫哥舒翰出战,一堆没经过训练的市井子弟如何是久经沙场的安禄山军队的对手,差点全军覆没。于是潼关洞开,叛军直驱长安,唐玄宗仓惶出逃巴蜀。
接着“上命郭子仪罢围云中,还朔方,益发兵进取东京”,调走了河东(山西)节节胜利的郭子仪,也就间接害死了正在河北与安史叛军苦战的颜杲卿;
南边,督战不力,坐视许远、张巡陷入绝境;
四路兵马,让玄宗自己拆的干干净净。
如此操作,实在是让人怀疑,当年那个英明神武的唐玄宗,是一个人么?
大好局面就让玄宗自己毁掉了。
本来一年就能搞定的叛乱迅速蔓延。
高仙芝、封常清扬威西域,哥叔翰则在对吐播的作战中立下赫赫战功,都不用多说,都是唐不可多得的名将。
唯有安禄山,由于反叛,关于其功绩的记载非常之少,给人的印象就是此人只不过是个会溜须拍马的无耻之徒。
但安禄山从一个盗羊将要被杀的死囚,累积战功到三镇节度使,在盛唐名将如云的背景下,显然不可能如此之菜。要知道,他的竞争对手可是高仙芝、封常清、哥舒翰、郭子仪、李光蔽、王忠嗣等不世出的名将。能够在这些人中脱颖而出,安禄山绝不可能仅仅是个溜须拍马之徒。新旧唐书对安禄山的战功记载都非常之少,唯有《新唐书》中多了几个字“尝以五骑禽契丹数十人,守珪异之,稍益其兵,有讨辄克,拔为偏将”,有讨辄克,说明安禄山还是颇有能力的。
竞争对手非常强悍,而其下属,崔乾佑、史思明等人都证明他们都是非常有能力的战将。崔乾佑史书上鲜有记载,但实际上,封常清、哥叔翰都是其手下败将,虽然有封、哥舒两人手下兵士为新兵的因素,但证明这些人都不是菜鸟,而后来的河朔三镇田承嗣、李怀仙等人战斗力都不俗,可这些人都对安禄山服服帖帖,安禄山自然不可能太差。
不过因为安禄山入了《新唐书.逆臣传》,史书对其早期的战功都是语焉不详,一笔带过,我们也就很难复原其战绩了。但肯定差不了是可以确定的。
≋≢如果玄宗不干涉,封常清,高仙芝,哥舒翰可以在潼关挡住安禄山吗?
要是唐玄宗不乱指挥,别说把安禄山挡在潼关,连平定这场叛乱都不会耗时太久。可以这么讲:安史之乱之所以能闹八年,绝不是因为叛军太狡猾,而是因为朝廷统治者太无能,李隆基玩砸了权术、连累了大唐王朝。
叛乱初期,安禄山打了李隆基一个措手不及
公元755年11月,安禄山率领旗下的15万大军在范阳起兵造反,其中仅有小部分留下镇守范阳、平卢、大同三大基地,其它兵马全部随他浩浩荡荡往南扑向大唐腹地。
据史书记载,当时的安禄山如入无人之境,“所过州县,望风瓦解”,叛军势如破竹,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席卷黄河以北地区,随后兵锋直指洛阳。
之所以出现这种一边倒的局面,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其一,大唐重外轻内(跟后来的宋朝完全相反),约50万的常备军分散在边镇的十大节度使麾下,精兵强将都用来对外扩张,内地除了部分禁军,其他府、县只维持了基本的治安力量,在安禄山面前犹如螳臂挡车;
其二,大唐立国之后,对外基本上采取了主动出击的军事政策,中原地区上百年没有经历过战火,“海内久承平,百姓累世不识兵革”,加上当时的府兵制已经崩溃,打仗对于寻常老百姓而言比较陌生,难以组织强有力的抵抗;
其三,安禄山处心积虑、蓄谋已久;唐朝廷则懵懵懂懂、毫无准备。
为了这一天的起兵造反,安禄山经营了十年之久。他通过精心布局,获得了李隆基、李林甫的信任,从此平步青云,从一名边将成长为身兼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的军事怪物,几乎掌控了大唐北部所有镇兵,所有的将领都是由他一手挑选、提拔的亲信,三镇近20万的正规军几乎成了他的私兵;此外,他还利用自己胡人身份的优势,招降东北地区同罗、奚、契丹、室韦等少数民族将士,把他们培养成了自己最忠诚、最凶悍的死士。
反观朝廷这边,在安禄山面前则显得像只小白兔。安禄山多年的刻意讨好与麻痹战术,让李隆基认为自己的恩宠真的彻底收买了对方,甚至还把其视为了威吓朝廷政治派系的最坚实武装力量。因此,在过去的多年里,虽然不断有人举报安禄山试图谋反,但李隆基从来都不予理睬;名将王忠嗣、名相张九龄提醒,反而被他视为别有用心;更夸张的是,对于一般身份的举报者,李隆基直接将其绑起来,其后送到范阳任由安禄山处置。
因此,叛军初期的势如破竹就不难理解了。不过,随着大唐上下回过神来,局面一度得以扭转。
以空间换时间,朝廷已形成对安禄山的包围
被渔阳鞞鼓震醒后,大唐王朝国家机器随即开动,对叛军的镇压全面展开。按照区域、性质来讲,当时的平叛力量可以分为三类,大致情况如下:
首先是李隆基。
安禄山起兵的消息传来,无异于在李隆基脸上扇了一记响亮的耳光,可惜那时候并没有追责制,皇帝宝座稳如泰山的他,随即开展了自救行动:
其一,从安西、北庭、河西等西北地区的藩镇调兵勤王,但一时间远水救不了近火;
其二,就地征兵。恰巧时任安西节度使封常清入朝,随即被李隆基派往洛阳募兵六万、负责抵抗叛军的进攻;不久后,正在长安担任右金吾大将军的前任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也临危受命,带着五万由禁军、边军、新兵组成的队伍前往陕州防御。
巧的是,高仙芝、封常清曾经是安西的老搭档,俩人曾配合默契、横扫西域,此时共赴国难倒是一对理想的组合。
其二是郭子仪、李光弼。
叛乱爆发后,郭子仪被任命为朔方节度副大使,率领朔方军东讨安禄山。不久后,经他推荐,李光弼被提拔为河东节度使,并为其调配了一万多朔方兵,俩人从今宁夏、山西一带往东横向征讨叛军;
其三是地方官员组织的武装力量。河北(黄河以北)沦陷区的一批朝廷官员奋起反抗安禄山,他们共同推举平原太守颜真卿为盟主,在敌后牵制叛军的力量;而在东南向,真源县令张巡先后在雍丘、睢阳与叛军殊死作战。
在安史之乱爆发的初期,上面三股力量的表现有所不同:
公元755年12月,封常清在虎牢关至洛阳一线抵抗安禄山主力军,虽然他本人身经百战、经验丰富,但其率领的都是临时征召、未经训练的老百姓,结果可想而知。面对悍勇的叛军,封常清从虎牢关一直退到洛阳城内,沿途五次组织抵抗,但五次均被击败,只好率领残部投奔高仙芝,洛阳沦陷。
随后高、封俩人一合计,认为当下敌强我弱、陕郡易攻难守,不如退守潼关、扼住叛军杀进关中的咽喉。随后他们紧急行军,幸运地赶在叛军之前抢下了潼关,随后加固城防,把安禄山一行挡在了关中之外。
从纸面实力来讲,当时的潼关唐军也许比不上叛军,但依仗易守难攻的地利、久经沙场的统帅,挡住安禄山还是没什么问题的。只可惜很快祸起萧墙。
抵达潼关不久,监军的太监边令诚认为高仙芝不听自己的指挥,一怒之下向李隆基打了小报告,声称封、高二人抵抗不力、私自舍弃陕地,而且还偷偷克扣军饷。
李隆基不分青红皂白,立即下令边令诚在军中直接诛杀二人。封常清、高仙芝跟安禄山不同,虽然明知蒙冤,但也只能引颈就戮。据史书记载,行刑时,将士们“大呼称枉,其声振地”,但仍改变不了封、高二人惨遭冤杀的命运。
随后,李隆基征调正在长安养病的河西、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前去潼关救急;这时,部分边军也陆续赶到,加上封常清、高仙芝的旧部,以及陆续征调的新兵,当时在潼关的唐军号称20万,远远超过了关外的叛军。
然而,由于这是一支临时拼凑的大军、新手居多,互相间并不怎么和谐,加上高仙芝旧部心有怨气、仍在病中的哥舒翰精力不足,导致潼关唐军虽规模庞大、但只是徒有其表而已。
然而,如果用来防守那自然是绰绰有余。
在另外两条战线,叛军也遭到了痛击。
张巡带着数千唐军死守雍丘,与李怀仙、杨朝宗等人率领的四万叛军鏖战两个多月,双方大小三百多战,敌军死伤惨重仍无法拔掉这颗钉子,通向江淮的路线被掐断;(后来张巡又转移至睢阳继续奋战)
在河北地区,郭子仪、李光弼对阵叛军大将史思明,并且接连获得大胜。公元756年4月,双方在常山城外爆发了一场决战,十余万叛军被击溃,史思明仓皇逃亡赵郡。此战后,不堪叛军凌辱的河朔百姓深受鼓舞,纷纷揭竿而起配合唐军行动。
5月,在得到安禄山派来的援军后,史思明率领五万多精兵再次追击郭、李二人。然而在嘉山一战,叛军再次遭到惨败,四万多人被斩首,史思明被打得披头散发、光着脚狼狈而逃,这才捡回了一条性命。
经过这两次大战,叛军在河北的主力遭到了伤筋动骨的打击。河北地区被占领的十多个郡纷纷爆发了起义,人们杀掉留守的叛军响应朝廷;范阳通往洛阳的路线被切断,叛军往来都是轻骑偷偷摸摸地通过,然而还是经常被官军俘虏。
消息传来,那些身在中原的叛军惦记范阳老家的安危,无不惊慌失措、军心浮动,安禄山大为恐惧,把那些当初鼓励自己造反的智囊叫到身前一通大骂:“数年来你们都劝我反叛,信誓旦旦地说成功轻而易举;如今大军被阻于潼关、数月不能攻破,北归的路也被断绝、官军云集,我们现在占据的只有汴、郑等几个州郡,如何能够取胜呢?别让我再见到你们!”
安禄山的这番话,真切地反映了他所面临的困境:西进无门、北归无路,如果这样耗下去的话,待朝廷大军做好准备,迎接自己的将是灭顶之灾。
随后,他计划放弃洛阳、全军回撤范阳,当一个在边境自立门户的土皇帝,不过一时还未下定决心。
然而,安禄山做梦都没想到的是,就在自己深陷绝境时,老伙计李隆基竟然送来了神助攻。
李隆基为啥犯浑?将领的专业意见,抵不过政客的阴谋
嘉山之战后,朝廷的形势可谓一片大好,初期的叛军虽然凶猛,但此时已经被稀释到了广阔的中原地区,四面八方遭受痛击;如果朝廷多一些战略耐心,安禄山的野心也许没撑到一年就沦为了黄粱一梦。
然而,虽然战场上获取优势,庙堂里却出了大问题。
当初安禄山起兵是以讨杨国忠为名,叛乱爆发后,面对人间地狱般的惨状,人们无不对杨国忠咬牙切齿,恨不得喝其血啖其肉;在潼关前线,王思礼也劝说上司哥舒翰杀掉杨国忠。
哥舒翰不愿意干这种事,但消息传到长安,杨国忠却先下手为强了,他劝李隆基派兵驻扎灞上,由自己的亲信杜乾运率领,名义上是抵御叛军,实际上却是为了防备哥舒翰;
哥舒翰得知后,也怕被杨国忠从背后捅刀子,于是就上表李隆基,请求把驻扎在灞上的军队归自己统一指挥;到了六月,他把杜乾运召到潼关,借机杀了他,杨国忠更加害怕。
在朝廷的将、相勾心斗角时,潼关外的叛军却布下疑兵之计,派了几千老弱病残在关外晃悠。探子把这一消息传到长安,李隆基以为叛军真的已经如强弩之末,于是催促哥舒翰尽快出关,对安禄山来个秋风扫落叶。
政客们看不懂对方的诡计,但军人们懂。哥舒翰上报李隆基,对当下局势作出了判断:
其一,叛军远来、利在速战速决;唐军据险扼守、利在长期坚持;
其二,叛军行径残暴、不得人心,目前面临压力,兵势正越来越不利。假以时日,必定会出现内讧,届时朝廷将不战而胜;
其三,从各大边镇征召的老兵大部分还没抵达;
其四,安禄山久经战阵、经验老道,关外的老弱病残是诱饵,不可上当。
与此同时,身在河北的郭子仪、李光弼也向朝廷上奏:由他们北攻范阳、直捣叛军巢穴,抓住他们的家人为人质用来招降,这样叛军内部必定大乱;潼关大军应该坚守以挫敌锐气,不可轻易出战。
可惜的是,三位专业人士的意见,在政客眼里看来是别有所图。杨国忠怀疑这是哥舒翰要谋害自己的说辞,于是鼓动李隆基逼迫潼关出战;而此时的李隆基也许是吸取了信任安禄山的教训,认为哥舒翰贻误战机、极为可疑,于是接连派宦官前去催战。
面临涉及政权存亡的生死大战,专业军人的意见却抵不过政客的一句话。哥舒翰无可奈何,他抚胸痛哭、率军出关。
在灵宝西原,唐军掉进了崔乾祐的圈套,十余万大军灰飞烟灭,只剩下8000多人活着回到了潼关。三天后,潘军攻陷潼关,关中失守,李隆基仓皇逃向四川。而李光弼、郭子仪只能西撤,睢阳的张巡则陷入了孤立无援的绝境。
潼关之战,李隆基是当之无愧的主角,他对安禄山的放纵,对高仙芝、封常清的无情,对杨国忠、宦官的信任,对哥舒翰、郭子仪等将领的怀疑,注定了安史之乱的浩劫并非偶然。
然而,潼关之战只是安史之乱的冰山一角而已,后来的唐朝统治者不断犯下同类错误,最终导致安史之乱持续了八年之久;而且在战乱结束后,由于对宦官的宠信、对将领的不信任,大唐王朝随之陷入了上百年摆脱不掉的死循环,最终走向了末路。
对于高仙芝、封常清等人的遭遇,可以用司马光在位张巡喊冤时的那句话来描述:“何为善者之不幸而为恶者之幸,朝廷待忠义之薄而保奸邪之厚邪!”善者之不幸,往往是恶人之大幸,这就是所谓的劣币驱逐良币。
------------------
推荐阅读:
下一篇: 骨质疏松患者应该怎样进行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