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万太平军为何打不过3万湘军?
≐ℂ20万太平军为何打不过3万湘军?
不光是太平军,历史上几乎任何一场农民起义其实都是这幅画面!原因就在于,农民军一直沿用着一套雷打不变的招兵方式——掳人为兵。
话说为何会出现农民起义?通常情况下的主要原因都是吃不饱饭,或者不知道接下来的路究竟该怎么走,毕竟在历史上,还没有哪个农民因为吃饱撑的而去造反。
但这也就意味着,农民起义的发生将是区域性的,并不是某一个家族的男性丁口出去造反,而是举家组团去造反,甚至整村整乡乃至全城的人去造反。而这也就意味着,一支农民起义的大军中将包含数目惊人的老幼妇孺。
比如说,某个男人参加了起义大军,可他不能把家人留在当地饿死,也不能把家人留在当地等待官军接下来的报复,那他就只能拖家带口一块参加起义。那么问题就来了,通常情况下他在家里至少会有一个媳妇和孩子,还有年迈的父亲母亲。单纯的从数字上看,他们家族参加起义将会为起义大军增添五个士兵,可实际上呢?其年迈的父母没有战斗力,幼小的孩子和手无缚鸡之力的妻子更没战斗力,那五个农民兵当中,也就只有当事人自己具备战斗力。
所以很多时候,别看农民军造反的时候气势汹汹,人流犹如泰山压顶,但如果真的比拼战斗力的话,一支农民军的真正人数往往要除以三或除以五,因为绝大多数的人只能壮壮声势,他们不具备任何战斗力。
可他们面对的封建政府军是什么级别?不敢说对面的军队有多强,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的对手可不会拖家带口,即便不是清一色的青壮年,至少也会是清一色的男人。尤其作为政府军,他们往往还是制式化装备,冷兵器时代他们装备着铠甲弓箭和各种刀枪,而到了热兵器时代他们则装备着枪械火炮。
而农民军的手上是什么?至少很早之前的一个成语解释了这个问题——揭竿而起,也就是农民军的手中没有标准的武器,他们只能用木头杆子做成临时的兵器。那他们面对武装到牙齿的政府军,哪里还有生路可言?除非对面的政府军也跟着造反。
至少在太平天国的末期,太平军就遭遇了同样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自打太平军离开广西开始就已经出现。由于金田起义初期,太平军也不过两万人马,并且也同样是拖家带口。离开广西沿途北上之后,为了壮大人数和数量,他们就不断地掳掠人口来扩充军队。
例如进入湖南之后,太平军收纳了数千名矿工,尽管这些人是清一色的男性,并且精通土工作业和爆破,战斗力十足。但是由于他们也拖家带口,在几千矿工加入太平军的同时,更有数万家属一同加入。而当太平军抵达南京城下时,太平军的规模已经达到了惊人的50万之众,可这50万人当中,真正具备战斗力的恐怕连十万都到不了。
且不说当一支军队还有自己的家属加入时,这支军队的成分、凝聚力和纪律也将存在巨大的隐患。人员太杂且非战斗力人员太多,这会降低农民军整体的战斗力,害怕亲人在战场上受伤,一旦农民军与政府军交手,很多青壮年会带着家人提前跑路,毕竟人家参加起义只是为了求活路,而不是为了去卖命,尤其还要出卖全家的命。
如果知道上述这些事实,那20万太平军打不过3万湘军这也就不难理解了,曾国藩沿用的政策是兵归将有、层层效忠。即他的军队必须是清一色的男性,最好也是清一色的青壮,招兵时必须由他手下的将领亲自挑选,避免老油子或非战斗力混入军队。更重要的是,湘军在初次作战之前,新兵通常要经过长时间的整训,这训练的不仅仅是战斗力,也包含一个军人的纪律和凝聚力。
曾国藩在1853年创立湘军,半年后才开始尝试性的首次作战,整个半年的时间里,他手下的官兵一直都在接受严格的军训。1858年三河镇之败,6000湘军阵亡,曾国藩可谓是伤筋动骨,直到两年之后,湘军才再一次大规模出动围攻安庆。但这也就意味着,三河镇惨败之后,曾国藩并没有选择盲目的扩招和盲目的作战,而是经过了两年的悉心准备来重建湘军。
可同一时间的太平军在干嘛?他们所到之处将能看到的人全部强行编入军队,并且立刻投入作战,大部分官兵没有战斗力不说,即便是少数的男性青壮年,他们不知道怎么使刀更不懂如何开枪,这样的军队碰上标准化的湘军,结局岂能不会一边倒?
☁ㄨ20万太平军为何打不过3万湘军?
因为这是湘军自己说的。
苏定方说自己五百骑兵逆击突厥两万骑。
明朝的边将经常说虏众十万。自己只有几千。
程潜给阎锡山电报,日军两师团渡河,我军半渡而击,敌军伤亡过重。
这涉及到一个战场数据来源,奏报,自己历史学家书写问题。我们就从这个方面一层层剥开来看。让你理解一个普遍的历史现象。
首先来谈战场数据来源
原则上战场数据来源于对地方的侦查。湘军前沿哨兵对敌情报告给队长,队长报告给营官,营官报告给上一级。每一级都会层层加码。这样的好处是啥:
胜利了,我以少击众。
形势不利,也可以加快援兵的到来。
形势危急,撤退非战之力。
战败,非战之败。
大致一级数据就这个形成了。曾国藩,曾国荃,李续宾面前的塘报大体如此。“敌众几股”,“发匪几支”,“发逆云集”。
(你看着乌洋洋的这么多人,会写多少敌军?)
再来谈谈奏报数据的形成
三河镇李续宾拿到塘报怎么写?发逆十余万四面攻围,职接战数十阵,敌伤亡无数。
雨花台曾国荃拿到塘报怎么写?李逆三四十万,四面环攻,连日续有抵达。职血战十日夜,杀贼无数。
曾国藩拿到他们的军报,或战后写奏报只能高于这个数。
事实上,李续宾无非是突进陷入左右包围,兵败而死。真要是十多万,还用包围。曾国荃真面对四十万军队攻击,还能活下来。
而且为了打击对方士气,行军也会放出信息,号称五十万,一百万。
历史学家添油加醋
历史学家在写历史书时军事数据一般不靠谱。主要有如下原因:
历史学家很少有熟悉军事的,更多熟悉学派渊源,师承问题
而且写的时候得各种考虑,赞助者之类。
军事多涉及机密。而战时各种告示之类传播比较广泛,用起来方便。
书写本身为了教化。写地方二十万,兵败斩十四人之类。多有感染力。
湘军几千战几万的历史大体如此而成。
☜➼20万太平军为何打不过3万湘军?
综合参考湘军与太平军的全部历史战役来看,这场“20万 VS 3万”的战役应该是发生在公元1862年,太平军李秀成与湘军曾国藩在南京城边的对决。
首先,我们先来分析一下,为什么太平天国刚起事的时候能势如破竹、攻城略地,再回过头来看这场决定性对决,相信大家就能很轻易易地看出来——“为何20万太平军为何打不过3万湘军”了。
在太平天国初期,太平军自广西金田起义,一路向北打到了南京城。下面是太平天国极盛时期的版图,大家会发现一个很奇怪的问题:极盛时期的太平天国疆域并没有覆盖到广西,甚至连广东、湖南都没有覆盖到。甚至我们会发现,这个时候的太平天国距离广西非常远,以至于完全看不出有金田起义的任何痕迹!
是的,这暴露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尽管太平军一路向北打,但是他们并没有稳固所占地区的意识。或者说,至少在打到江西、湖北之前,他们并没有想过,应该如何去维护自己的占领区。
这个时期的太平军思路很简单:不管能否打胜,反正一直往北打。不需要花费兵力镇守占领区,这样就能一直保持着优势兵力。那么,当太平军打完仗继续往北之后,清朝本地的官员就又可以组织起力量重新控制起这些地区。
这个问题暴露到对决中,就变成了一个巨大的隐患——地盘不稳。地盘不稳就意味着,太平军需要大量兵力去维持后方。比如太平军中的李秀成部队要留一大半主力留守苏福省,李世贤部队则远在浙江东部进行巩固,黄文金、古隆贤、刘官芳等所驻守的皖南、浙东北太平军地盘也不巩固。
所以太平军二十万的部队大部分都需要分散出去进行巩固其它地盘,所以真正在南京城边与曾国藩进行对峙并没有二十万之多。而湘军抵达前线的是先锋精锐军队,后期湘军的增援部队又通过水路源源不断地向前线补充。到了战役后期,双方都伤亡惨重,但太平军兵力有减无增,湘军却越打越多。
说完太平军,我们再来反观曾国藩带领的湘军。湘军的后勤保障、武器装备、士气、内部团结程度等因素,都绝对优于太平军。湘军士兵选自朴素农人,辅以曾国藩的高素质训练,战斗力出色。在武器方面,湘军的洋枪虽少,但都是绝对精良的制式装备,洋炮充足且质量高,并且战争期间又得以通过水路源源不断地补充火炮与弹药。
此外湘军向来以善守著称,用曾国藩的话说,即是“结硬寨,打呆仗”。如此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军队再加上曾国藩的指挥,对抗上缺乏长期战略、无纪律、军心涣散、武器劣质的太平军,相信诸位看官也能够明白——为什么20万太平军会不敌3万湘军了。
︶∯20万太平军为何打不过3万湘军?
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例很多。单从20万太平军打不过3万湘军而言,湘军是正规军队,平时训练有素的话,对付没有经过严格军事训练的队伍,是会以己之长克敌之短。在防守中,依据有力地形坚守易守难攻之地,慢慢消耗敌人的力量和斗志,而抓住战机突击敌人,直至最后打退敌人。
抗日史上,傅作义将军坚守太原整整四十五天,多次打退兵力占优的日本军进攻,直到日军粮尽而退。
破釜沉舟,项羽以五万兵马冲击数十万秦军大营,秦军前营被项羽军冲击得七零八落,前军溃败,导致秦军军心大乱,后营也跟着逃跑,项羽以少击多,赢得了巨鹿大捷。
毫不疑问,兵力少的一方士气正旺,冲击力更强;兵力多的一方,军心动摇,大乱方寸,形成了兵败如山倒。
两军相遇勇者胜。兵力多的一方不能凭借优势击垮敌人,就有可能被兵力少的一方拼命冲击得乱了阵脚,前方一旦被冲破缺口,就会形成溃败之势,就会影响中后营,也随即败逃,就会呈现了,少胜多的战局。
△✑20万太平军为何打不过3万湘军?
太平军打江山,只为了爱美人。
雨花台的战役,20万太平军在战场拼命,而他们的老大却在后宫包房里为点哪个姑娘而发愁。
躺在大床上刚刚“抽搐”完的洪天王脑子里一片空白,长期的身体透支令他的精神状态已大不如从前。
史料记载,1853年,洪秀全宣布定都南京后,便开始着手扩充自己的后宫,史书上明确记录供其享乐的有名有份的女人一共1169人,这些都是他的妻子,而那些没有被记录姓名的女官共计1200人,这些人全部只服务洪秀全一个人。
为了方便管理,洪秀全给她们都编上了号码。
那时的“天王”最大的烦恼就是数着数着忘记自己数到几号了,这让他不得不从头再来一遍。
为了搞好配套设施,他将自己的宫殿装修得富丽堂皇,那氛围,那感觉都是非常到位的,据说他每天晚上都要在那里活动身体。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于广西金田起义。
之后太平军便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了大半个中国。
值得一提的是,起义之初,在洪秀全的“忽悠”之下,出现了一支由女子组成的太平天国兵团,简称女子天团。
从后来女团的遭遇来看,洪天王当初在“忽悠”她们的时候,目的就非常的不纯洁。
女团战士们都是抱着给自己创造良好生活条件的希望,自发投入战斗的,史书记载,这些女性在战场上并不输男兵半分。
在这些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兵中,涌现了不少可歌可泣的女英雄,其中最为人所知的便是洪宣娇跟苏三娘。
1853年开始,太平天国进入鼎盛时期。
在洪秀全带领太平军攻下江宁(今南京)后,决定定都于此,并改名天京。
此时的洪天王觉得没必要再装下去了,他决定以真面目示人。
长时间的伪装,已经让他的内心变得扭曲,他很快便将目光投向了那些曾经为自己奋斗过的女强人身上。
终于,在一天夜里,他命人将女团中最为出众的苏三娘召进了自己的寝宫。
两人见面后,聊了没几句,急不可耐的洪天王便要王霸硬上弓,结果苏三娘宁死不从,差点一枪结果了他。
男人一旦在生活作风上把持不住,事业必然是要走下坡路的。
受洪天王的影响,太平军的领导层早已奢靡成风,无心恋战。
太平军从打得清军晕头转向,逐渐到了停滞不前,甚至是坐以待毙的窘境。
1856年,天津事变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标志。
天津事变中,数万精锐无辜丧命,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燕王秦日纲也都死于非命,翼王石达开率领数万精锐出走,此时的太平天国已经是元气大伤,很难再组织兵力对清军进行有效打击。
1863年,太平天国已经是无力回天,这一年发生了三件大事。
一是,石达开率精锐在大渡河惨败,太平军损失惨重。
二是,安徽捻军惨败,使得太平军失去了一支强有力的盟友。
三是,戈登率领的洋枪队全力帮助清军进攻苏州并威胁杭州。
三件事加在一起,使本来就摇摇欲坠的太平天国陷入了绝望。
而此时的清军也没有闲着,早在1862年,曾国藩就开始着手筹划,给太平军布置了一张大网。
他命令李鸿章率领淮军到上海,让左宗棠率领部分湘军从江西进入了浙江,自己则坐镇安庆,并率部沿着长江向天津逼近,这场大网日益压迫着太平天国的势力范围。
同时清廷通过洋务运动生产的现代化装备,大量地装备于湘军和淮军。
在如此大环境下,历经40余天的雨花台会战开始了。
洪天王在危机之下,七拼八凑了20万人,也有人说是30万的,如此形势之下,人再多又有啥用,此时的太平军焉有不败之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