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对古圣先贤的著述深信不疑吗,比如说孔子?
┬⇞你会对古圣先贤的著述深信不疑吗,比如说孔子?
谢谢朋友,我来试试。
说实话,上大学时,刚刚接触古圣先贤的著名论著,基本上深信不疑。后来读得多了,渐渐发现有不够完美的地方,就不再完全相信,而开始了怀疑,甚至可以说是质疑。
尤其背诵了辛弃疾词《西江月•遣兴》——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
近来始觉古人书。信著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
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词以幽默调侃之笔,正话反说,揭示现实社会的颠倒,以至古书上全错了,没有半句可以信赖。昨晚我醉倒松树旁,问松树我醉得怎样?松树摇动,似觉要来搀扶,我就毫不客气地推开,“去你的吧”!
由这首词,我懂得了“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精辟论断。
从此,在读书的过程中,我开始“中医辩证”,即用“中医辩证”的思维和态度对待所有的著作和理论,从而汲取精华,剔除糟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包括对孔子、孟子的理论也概莫能外,只有“中医辩证”,才能汲取健康的营养,而避免走火入魔,误入歧途。
譬如,孟子“性善说”,荀子“性恶说”,全都是以偏概全的一家之言。而真正妥善的观点则是英国培根“人的天性有如野生的花草”。马克思称赞培根“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鼻祖”!
不再赘述,总之一句话,对古圣先贤的著述也要中医辩证,从而汲取精华,剔除糟粕,才是健康有效的学习方法。
┅▨你会对古圣先贤的著述深信不疑吗,比如说孔子?
孔子没有亲自撰写过《论语》巨著,但他的言论被记载于多种经典名著之中,我经过多年的学习,特别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反复探索,尽管发现他的学说有一些糟粕,但总体上我是完全深信的,他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历史家、易学家、经学家、哲学家、整理古典文献专家。
≝╢你会对古圣先贤的著述深信不疑吗,比如说孔子?
孔子能被千百年来,人们誉为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两千多年来,影响着中国的教育,在认识论和教育方面,注重“学”而“思的结合,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和“温故而知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在世界观上对殷周以来的鬼神宗教迷信釆取存疑态度,认为“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孔子的思想这些教育观点,现在仍然适用。(当然,毕竟过了两千多年,孔子也有不合时势的论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老子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孟子的:“受人者,人恒受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育才造士,为国之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荀子:“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庄子的:“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礼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这些古圣贤之著述名言千秋仍然适用。
ℳa你会对古圣先贤的著述深信不疑吗,比如说孔子?
古圣贤,著书立说,贡献的是思想智慧,意在启蒙开化庶民,明理晓义,兴利除弊,整肃世风,传承华夏文明礼仪之邦,兴我民族,永远昌盛。
先贤的精华思想,指引了民族传承、上下五千年,传承至今,这是铁证。由此可知:古圣贤的思想文脉,不应该怀疑。至于古圣人,有些思想枝节不合时宜,当客观甄别认识,慎重妥当对待、辨明是非则可,无须大肆鼓噪斥责。
至于孔子?观点同上。
⇇╆你会对古圣先贤的著述深信不疑吗,比如说孔子?
我对老子、孔子的话是深信不疑,其他人的观点还是辩证地看。
文化思想史的高峰,在我看来唯老子与孔子也,无第三人可与之比肩。我现在在做传统文化的普及,每天都在写相关的文章,越写越觉得老子与孔子伟大。当然像庄子、荀子、列子等人也很伟大,但是看他们的学说的时候,还是要辩证地看。
当然除了老子、孔子之外,还有河图洛书以及阴阳等内容,我也对此深信不疑。
很多人对孔子误解很深,比如有人说以德报怨,孔子说以直报怨。因为你以德报怨,那你用什么去报德?难道德和怨都一样?如果一样,何来德和怨?
所以对于怨,我们以正直的态度,而不是以怨恨的态度去对待就OK了。以德报怨反显的虚伪。
再比如很多人认为儒家是迂腐的,认为儒家就是学有所成,卖与帝王家,这实际上也是对儒家的一种误读。孔子说得很清楚:
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天下有道你就出现做官,天下无道你就不要去做官了,要隐居。天下太平,又贫又贱是很可耻的,这说明这个人很懒。天下混乱时,你又富又贵,说明你这个人是靠渔肉百姓起家,十分可耻。
你看孔子说得多清楚,所以孔子还说: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
孔子什么时候说明一定要愚忠呢?孔子让儒生忠于天下,而不是忠于某个皇帝。
再看老子,他回答了我们很多疑问,解决了很多我们困惑的东西,比如我曾经写过的一篇文章:
对他们的观点深信不疑是很重要的
孔子的书、老子的书不是教人术,而是在传道。术可以去怀疑,但是道是不可以的。道也无从可怀疑。如果你想学习儒家或者道家的,那就必须要信。不信怎么学呢?
如果对孔子有怀疑就不该去学儒家,对老子有怀疑就不该去学道家。
有人说连质疑都不成吗?
等你到了圣人境界再去质疑,在此之前选择质疑,你觉得你的质疑是质疑吗?
至于其他学说,比如我明天要发表的《学不可以已,荀子到底想说什么?》是由今天高考北京试卷引发的一篇文章。荀子也是儒家大能,但是他的观点很多与孔子的观点是相冲突的,甚至是相左的。
另外看内容,要看原著,而不能看二传,三传手。比如儒家到荀子这里就走样了,道家在庄子这里也发生了变化等等。你从二传,三传看到的内容很容易对老子、孔子的产生误解,从而引发质疑也是很正常的情况。我觉得如果您看原文,相信也会和我一样深信不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