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主动与明朝和谈,条件非常合适,为何崇祯却不同意呢?
❑┳皇太极主动与明朝和谈,条件非常合适,为何崇祯却不同意呢?
一说到明朝,都会用“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以及“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来形同其铮铮傲骨。崇祯末年,大明的江山已经是千疮百孔,内部是李自成、张献忠农民起义军风起云涌,不断动摇着大明王朝的根基,而外部怎么满清政权虎视眈眈,已经将明朝在东北的势力压缩到了山海关一线。
而就在此时,皇太极主动向崇祯表达了求和之意,但就是这样一份雪中送炭的提议,却被崇祯断然拒绝。而崇祯也失去了最后的喘息机会,最终城破自缢,明朝灭亡。
议和,是皇太极主动寻求的。
1642年,皇太极主动向崇祯抛出了橄榄枝,寻求议和。此时的明朝上至崇祯,下至文武百官都不敢相信满清求和的诚意,毕竟,刚刚经历了松锦大战的明朝,损兵折将,精心倾尽国力打造的九边精锐损失殆尽,洪承畴、祖大寿等一众将领投降,使得明朝彻底失去了反击的能力,仅能困守山海关和宁远等几座孤城。
但是事实上,皇太极的这次求和,不仅是真的,而且态度上也是非常的真诚。
其一,包括皇太极在内的满洲贵族们,都是主张与明朝议和的,他们对明朝的土地不感兴趣,对目前的状态已经非常满足。而真正主张继续南下的官员,反而都是祖大寿、范文程、孔有德等,这些投降清朝的明朝将领们。
其二,皇太极非常清楚的看到满洲人口相较于汉族人口少只又少,贸然占领汉族地界对于满洲部族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并且也没有做好占领汉族地界的准备,容易被淹没在汉族人民的汪洋大海之中。
其三,刚刚结束的松锦大战,满清这面也付出了非常巨大的损失,也需要时间来休养生息,恢复国力。
就这样,在1642年,明朝派出了一支中高规格的代表团访问清朝。作为清朝的皇帝,皇太极的热情表现让明朝使臣受宠若惊,明朝使臣即将抵达沈阳的时候,皇太极特意率领文武官员出城20里迎接,而且对明朝使臣的态度非常热情。
皇太极开出的条件,不仅是非常的合适,对于当时的明朝,可以说是非常优厚,无法拒绝。
在与明朝使臣的会面中,皇太极开出了自己的条件:
第一,明朝和清朝以宁远、塔山一线为边境,保证互不相侵。
第二,明朝人口逃进清朝境内,清朝会遣返回明朝。
第三,明朝每年向清朝提供100万两白银和1万两黄金,换取清朝的1000斤人参、1000张貂皮。
第四,明朝崇祯皇帝本人或者明朝内阁高官,前来辽东与皇太极会盟,双方宣誓为兄弟之国。
熟悉中国历史的朋友们都看到这个条件都会觉得似曾相识,没错,这就是明清版本的“澶渊之盟”,同样是和平共处,同样是互通互市,同样是交付岁币,也同样是兄弟相称。
这个议和条件,对于当时的明朝,真的是太合适。
一方面,明清停止了东北地区的战事,也是对于明朝京畿重地军事威胁的解除,明朝可以放心的把东北地区和京畿地区的兵力投入到剿灭李自成和张献忠的农民起义军上,孰胜孰负尚未可知。
另一方面,明朝每年最大的财政支出就是东北的军费支出,为了同满清作战,明朝五次加收“辽饷”,而与满清的议和将会让明朝卸下沉重的财政包袱,缓解内部矛盾。而明朝每年为此支出的100万两白银以及1万两黄金,在庞大的军费开支面前,完全可以不值一提,毕竟在1620年,军费已经涨到了2300万两,崇祯年间数额更为巨大,其中绝大部分都用在辽东与满清的战场上。
一个小小的细节失误,最终让崇祯拒绝了皇太极开出的条件。
至于前三条内容,只要是个明白人,都会选择答应,只是最后一条,两国以兄弟相称,平起平坐,因为事关国体,使臣必须要争得崇祯的同意。明朝代表团回到北京后,随即把皇太极的意见写成了书面材料,汇报给了兵部尚书陈新甲。而陈新甲也非常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整理好了文书,准备第二天秘密上报给崇祯皇帝。
但是就在这个时候,意外发生了,由于陈新甲的仆人不了解情况,把原本要密奏崇祯的文书当成了公开的奏折提交了上去,结果第二天,满朝大臣都知道了这件事。此时,崇祯的朝堂是尽是“文人误国”的东林党人,在“义愤填膺”之余,依旧摆出了天朝上国的架子,不仅纷纷要求弹劾陈新甲,同时也要崇祯断然拒绝皇太极的这份“丧权辱国”的和谈条件。
这个时候,崇祯皇帝在性格上的多疑、好面子、爱推卸责任的弱点暴露无疑,不仅杀掉了陈新甲,同时也拒绝掉了皇太极议和条件,把整个国家推向了两面受敌的深渊,也最终导致了明朝的覆亡。而在此之前,在迁都和放太子去南京两件事情上,崇祯也是因为自己性格上的弱点,丧失了最好的机会,也让大明朝最终失去了最后的机会。
皇太极驾崩,顺治登基,最终满清入关,江山易主。
皇太极驾崩后,顺治皇帝继位,多尔衮为摄政王。不同于皇太极的议和政策,在降清的明朝就臣的影响下,多尔衮等满清高层对于入主中原达成了一致意见。1644年,李自成攻进北京,崇祯自缢,明朝灭亡。之后吴三桂在山海关前降清,满清铁骑随即杀出山海关,拉开了满清入关,江山易主的序幕。
╠◄皇太极主动与明朝和谈,条件非常合适,为何崇祯却不同意呢?
皇太极曾经与明朝崇祯皇帝和谈,为什么条件明明是崇祯可以接受的,但最后却失败了呢?我们先看一下和谈的主要内容:
1:明朝每年送给清朝黄金万两、白银百万两。
2:清朝送给明朝貂皮千张、人参千斤
3:两国以宁远与塔山之间划定国界;在连山开辟互市。
这样的条件对于明朝是很诱人的,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先来分析一下为什么会造成和谈。
1642年,在刚刚失利的松锦之战,明军损失惨重,明军主帅洪承畴被俘,祖大寿举城投降,致使明朝当时的关宁锦防线只剩宁远一座孤城,彻底的摧毁了明朝的防线,但是就在这时清朝却要跟崇祯谈判,其实很明显,清军虽然胜利,但是也有很大的损失,需要休整,而最好的休整就是与明朝互不侵犯。
并且皇太极曾经也说过:作为少数民族想要统治中原是很困难的;他也害怕自己的民族会向元朝或者历史上的少数民族进入中原那样,政权统治时间短,最终被赶回原来的生存之地,所以保持自己的统治是目前最要紧的。
而这时,明朝也因为当时在辽东战事每年需要消耗近千万两白银,而和谈仅需百万两,对于当时国库亏空的明朝来说是好事,而且开市贸易,内陆之物是生活在东北女真所没有的,很有可能会赚回来的;之后与清朝修好,专心治理国内的农民起义,可能会使得明朝不至于两面受敌,所以对于崇祯来说简直是天上掉馅饼。
皇太极的想法正好迎合了正在苦恼的崇祯皇帝,面对诱人的条件崇祯皇帝为什么不接受和谈,其原因不得不让人无奈,我们来一一道来?
第一点:祖宗的束缚
在明朝来讲,就没有与外族谈判之说,明朝与元朝相争,最终没有接受元朝任何和谈之事,把元朝赶出中原,朱元璋教育子孙,不能像赵宋那样懦弱,所以当时的燕王朱棣还为此长期清理蒙古外族工作;到了“土木堡之变”时,哪怕瓦刺押着明英宗劝降,明朝也是只接受打架不接受和谈,所以崇祯帝要是和清朝和谈,先要过了心理这一关,要对得起祖宗啊!
第二点:崇祯帝性格导致没有谈判大臣
崇祯帝反复无常和生性多疑的性格,多次让大臣们无法接受,甚至处理犯罪之臣,动不动就满门抄斩、诛杀九族之类的,所以使得很多大臣不敢为其死心塌地卖命;内阁大臣杨嗣昌去清朝时竟然不敢去,大街上找来一个算命先生去拜见皇太极,结果笑话不断。
而这次负责谈判的兵部尚书陈新甲也是害怕不敢去,因为怕被大臣们说自己叛国还有怕自己办事不利被崇祯处理了,于是就派了兵部七品主事去,后来怕官职不够,临时升了个五品兵部郎中,让他穿着二品的朝服去了,最终也是笑话不断,但是清朝真心实意和谈,最终也不在乎这个不懂礼节的“二品官员”,开出自己的条件让他复命,最终也是因为没有专业人士去谈判,并没有取得很好的进展。
第三点:事情暴露,被迫中止
即使问题不断,但是清朝的真心实意和谈,也推动着事情的缓慢发展,但是最蠢的事情发生了,因为碍于大臣们的反对,这次谈判是秘密进行的,总负责的兵部尚书陈新甲却在看完“二品官员”带回来的清朝密信后,居然顺手放在桌子上,第二天起早上朝当成一般的奏折递上去,被抄在塘报(就相当于现在的报纸)中,直接公众。
消息一出,满朝哗然,很多大臣纷纷弹劾陈新甲,说其“投敌卖国”,最后即使之情的崇祯皇帝也无奈了,只能杀了陈新甲,来昭告天下啊!
可以说,谈判的使团还没有回到北京,谈判的结果就已经胎死腹中了,可以说崇祯帝最后的“续命药”被无能之人给扼杀了,明朝失去了缓解两线作战的机会,也是的两年之后李自成帅军攻进北京之时,明朝的精锐部队还在守卫山海关前线,最终导致明朝正式走向灭亡,清军的被迫出关,统治中原。
▐✯皇太极主动与明朝和谈,条件非常合适,为何崇祯却不同意呢?
1642年,此时的崇祯皇帝已经是热锅上的蚂蚁,焦头烂额,辽东方向一败涂地,松锦战役之后,明朝辽东方向的精锐几乎损失殆尽,剩下的军队面对凶悍的满清骑兵几乎没有招架之力。在长江和黄河之间的帝国核心区域,几乎都被农民起义搞的一片混乱,大明帝国眼看就是一副大厦将倾的危局。
作为帝国最高决策者的崇祯皇帝,眼瞅着农民军不断势大,有进入京畿地区的风险,于是,他决心与满清议和,在辽东方向减轻压力,以便帝国能集中精力对付农民军。
鉴于大明尾大不掉的文官集团,崇祯皇帝派以陈新甲为首的使团,秘密前往盛京(今天沈阳),商议议和之事。
当然,皇太极对此次议和也非常重视,毕竟这次是大明皇帝亲自派出的钦差使团,可以彰显大明朝廷的诚意,他为了表现自己对使团来访的重视,亲自出城20里路迎接,给了使团非常高的礼遇,可以看出,皇太极对这次和谈是充满希望的。
其实,这也是多年来,皇太极最后一次信任大明。
从努尔哈赤时代开始,后金就一直试图和辽东的大明官员议和,以便把已经获得的土地和利益得到大明官方的确认,顺便再获得更多的好处,此次大明皇帝主动来议和,这对皇太极来说是个很好的消息,他也知道中原人士喜好面子,尤其是从天朝上国来的使节,更需要这种“面子”上的满足,于是,他主动放低了身段去迎接这些使节,以便能使和谈顺利进行。
双方在很融洽的氛围下开始了谈判,皇太极也列出了几个自己的要求,细看下来,其实也不高,具体内容如下:
满清以塔山为界,大明以宁远为界,双方互不侵犯;在之前战争中明朝被俘虏的人员和被掳掠的物资,属于满清,大明不得索还,但议和之后如果再有明朝人越过边境,满清同意将其遣返;双方再次开启边关贸易,大明每年用1万两黄金和100万两白银换取满清1000斤人参和1000张貂皮;希望崇祯皇帝能亲自前往辽东与皇太极会盟,确认和议,当然如果派出其他重臣代行也可以。
在这些皇太极的要求中,从土地到物资几乎都被满清占领,皇太极只是希望得到明朝对这个现实情况的确认,至于显得比较吃亏的边关贸易,那也比每年千百万两银子开销的辽东军费要轻松的多的多。
前三个条件很快谈妥,但第四个条件却让双方都很为难。
毕竟几千年来,中原王朝都是东亚文化圈的“盟主”,塞外邦国只有向中原王朝纳贡称臣的份,如果让崇祯皇帝去和皇太极会盟,这显然不合礼法,即使是派出重量级的大臣,也是不行的。万一这事儿被明朝那些文官们知道,还不得吵翻天,这些使节们回去只有等着杀头了。
而皇太极也很为难,此时的他,已经征服了蒙古诸部,身兼满洲的可汗、蒙古的大汗、满洲汉人的皇帝,手下兵强马壮,已经具备了一个王朝建立的实力。
而作为谈判主场的盛京,满清的满汉官员们也进行着激烈的争论,投降满清的汉臣们为了表现忠心,往往立场激进,建议皇太极最好再次对大明用兵,最好占据黄河以北,满清能迁都北京,至少也要获得关外的所有土地。
对于汉臣们来说,此时满清军队无论战力还是火力,都远胜于辽东明军,根本不需要和这些使团们废话,直接出兵山海关,打下大明北方易如反掌。
但汉臣们的意见遭到了满洲八旗贵族们的反对,尤其是多尔衮、多铎等人,他们更感兴趣的是从大明夺取人口和财物,对于入关去统治一个庞大人口的地域没有任何兴趣,还不如坐享大明源源不断送来的福利。
这些王爷们心里还有个小心思,他们反对入主中原,就是怕女真人传统的社会秩序被进一步打破,在常年的对明战争中,满洲可汗的势力不断做大,这些王爷的势力不断衰微,随着大批汉臣不断进入满清的权力体系,他们的权力也不断受到约束。但他们目前至少还有自己的领地,享有很多政治经济特权,一旦满清入关,占有了大片土地,他们以后的命运,还指不定变成什么样。
面对满清贵族的意见,皇太极也无可奈何,毕竟他首先要考虑自家人的意见。
最终,皇太极在写给崇祯的信中,同意可以不计较尊卑,甚至可以取消自己皇帝的尊号,当然,他也在信中说,这是他给明朝的最后一次议和机会,如果对于这些满清让步很多的条件,崇祯还不答应,那就重新再打吧。
此时,明军在辽东方向,有实力再战的只剩下吴三桂的4万多军队,如果满清全力进攻,明军根本挡不住。
使团们最终接受了这些条件,然后他们把相关协议内容和皇太极的书信快马送回京师,交给负责和议的兵部尚书陈新甲,陈新甲则随手把这些资料放在自己的书桌上,准备第二天找皇帝秘密奏报。
结果,人算不如天算,偏偏陈新甲的书童以为这些资料是尚书要他传抄的资料,在没有请示领导的前提下,擅自把这些资料送到传事处传抄。
这下可炸了锅,陈新甲在那些文臣们的嘴里,成了通敌卖国者,大家群情激奋,一致上书陈情,要求皇帝严办卖国贼陈新甲。
最后的事情我们也知道了,崇祯皇帝本来想袒护陈新甲,但抵挡不住那些“嘴炮爱国者”的狂轰滥炸,不得不迅速处死了陈新甲。
对于这个议和,大臣们其实心知肚明:没有皇帝的授权,陈新甲会去安排这些议和?陈新甲,只是给皇帝背了锅,而那些群情激奋的文官们,也是为了政治正确,站在道德高地,最终把陈新甲送上了死路。
最后,当崇祯皇帝面临国破家亡时,没有一个大臣愿意再为他站台说话了,连最有可能的“南渡南迁”也成了泡影,最后不得不在煤山上上吊殉国,最终为社稷死。
次年,清军再次南下,最后,大明亡……
❐╫皇太极主动与明朝和谈,条件非常合适,为何崇祯却不同意呢?
为什么不同意?政治正确害的呗!
明粉口中的“大明不称臣、不纳贡、不和亲、不割地、不赔款,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听起来很硬气,但是这一套政策下来,生生把明朝给拖死了。
1642年(明朝灭亡的前两年),皇太极在数次向明朝表达和谈意图之后,明朝难得回应了一下,1642年,崇祯帝委托兵部尚书陈新甲,派了一个叫做马绍愉的人去与清朝和谈。
和谈的细节我们后面讲,先讲讲背景。
清朝方面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在1642年的时候,清朝有灭亡明朝,入主中原的想法吗?
答案很明确:完全没有。
在清朝以前,一个个先辈用活生生、血淋淋的例子告诉皇太极——汉人所说的“胡无百年运”,绝对是真的。
在清朝之前,“胡无百年运”这句话被一次次的证实,所有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没有一个有好下场。等待他们的结果无非两个——留下,被同化,不同化,被打跑。
从西晋时期的五胡乱华——匈奴、鲜卑、羯族都曾经建立统一中原的政权(哪怕时间很短暂)。结果就是匈奴被同化,鲜卑被彻底汉化,羯族在民族革命中被冉魏和东晋联手灭族。
之后的契丹,只是占领了中原北部的幽云十六州,就把汉人的毛病学了一身,民族特性磨的差不多了,契丹族消失在历史长河里。满清的老祖宗金国呢?十二年灭掉辽国和北宋,入主中原何等豪迈?结果入主中原以后,老家被人蒙古占了,被蒙古和南宋联手灭掉,堵在中原回家都回不去,亡国的时候那叫一个惨烈。女真族百年的努力,全因为入主中原毁于一旦,重新变回了原始部落。
强大如蒙古,倒是兵强马壮,也拒绝汉化。结果不到一百年就被朱元璋打了回来,而且被打的屁滚尿流。之后就是明朝长达百年的经济封锁,生生让成吉思汗的子孙们退化到成吉思汗统一之前的状态,堂堂蒙古后裔,居然向满清称臣。
所以,这么多前车之鉴的面前,皇太极要是还想入主中原,那才是脑子有病。事实上,别说他,就是两年之后的多尔衮,在吴三桂打开山海关之后也完全是懵逼的,不知道自己要干啥,完全是走一步看一步。当时的满洲贵族里,主张在进关之后大抢一笔回老家的不在少数。
所以,1642年虽然清朝赢得了松锦之战,但当时的清朝和明朝讲和,是真心的。清朝满足于自己在关外的地位,同时清朝上下也根本不认为一百万人的满族人能够统治一亿人的明朝,所以他们不过是想让明朝承认他们的地位和既得利益,顺便捞点好处。
明朝方面
明朝方面的背景是什么呢?
从太祖朱元璋时期就立下了规矩,对于那些关外的少数民族,只能打不能谈,除非他们投降。
之所以明朝如此强硬,因为历史包袱很沉重。明朝是消灭了蒙元建国的。蒙元之前的南宋,是中国历史上最软弱的王朝,称臣纳贡割地赔款一样不差。所以朱元璋教导子孙,一定不能走赵宋的老路。
事实证明,历代的明朝皇帝忠实的遵守了老祖宗的教诲,十几代明朝皇帝中,从来没有任何一个跟少数民族讲和的,哪怕土木堡之变后,也先押着明英宗来讲和,明朝都是只打不谈。
所以,崇祯要与满清讲和,心理压力和舆论压力是很大的。崇祯这个人好面子,对于想做“圣君”的他,这个名声传下去,他是很没面子的。
至于朝臣,可以说除了兵部尚书陈新甲出于现实考虑支持和谈之外,大臣们都是一边倒的反对。
说起来,这也怪崇祯。因为这个皇帝是出了名的反复无常爱甩锅,一旦发现自己办了错事就推给大臣,之前被他杀掉的大臣很多都是无辜背锅的。和谈这么大的事,可以判定未来崇祯100%会后悔,而他后悔之后就要找人发泄——“谁当初支持我和谈了?”,到时候清查下来,弄个满门抄斩都不意外。
所以,对于明朝大臣来说,反对和谈是政治正确,皇帝就算不高兴,也不可能因为这个事儿处罚你。相反,如果支持和谈,那就等于把自己往鬼门关里送了,就算皇帝不杀你,满朝文武的口水也能淹死你。
这是明朝的背景。
谈判过程
其实明清并不是首次议和,四年前(公元1638年),内阁大学士杨嗣昌就曾经派人与清朝接触过。只不过那一次的行动更为隐秘——实在是不敢派朝廷大臣,杨嗣昌居然找了一个叫周元忠的算命先生去跟皇太极谈,结果自然无果而终。
这一次谈判也是一样,陈新甲因为怕被朝廷里的言官们喷死,实在是不敢派高级官员(高官失踪的话说不清)。只能这个叫马绍愉的人。这个马绍愉,只不过是洪承畴的随员,兵部的一个七品主事。陈新甲不敢让他以真实身份去(太侮辱人了,相当于派一个处级干部当大使)于是临时给了一个兵部郎中的名分(五品,相当于正厅级),让他穿着二品朝服去谈。
就这么个草台班子,连张正式的国书都没有。他拿去的圣旨并不是崇祯写给皇太极的,而是类似于“皇帝命令兵部尚书陈新甲,你找个人去跟关外的人谈判……”等等。
虽然从各种意义上讲,明朝使团都显得很无礼,但是清朝也不在乎这个,还是热情接待了明朝使团,并给出了自己的条件:
1:明朝每年送给清朝黄金万两、白银百万两。
2:清朝送给明朝貂皮千张、人参千斤
3:两国以宁远与塔山之间划定国界;在连山开辟互市。
为了表达诚意,皇太极在给崇祯的信中还表示,如议和成功,他可以不计尊卑,言外之意,清朝可向明朝称臣。
这个条件对于明朝来说,不能说是优厚,简直是抢到了宝贝!
一百万两银子对于明朝来说什么概念呢?
明朝正赋五百万两,但是崇祯朝由于战火连绵,屡次加税,也就是所谓的“三饷”,其中仅仅为了应对辽东战事的“辽饷”就超过了八百万两。三饷加征共两千余万两,如果辽东停战,至少可以省下一半的军费,只用花十分之一的辽东军费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而且满清并不是完全的要钱,双方还要开通贸易。对于明朝的生产力来说,一旦开通贸易,就是妥妥的贸易顺差,明朝给满清的银子,还会被赚回来。
至于关外的土地,松锦之战之后,明朝已经组织不出任何像样的军队了,本来就收不回来,割给清朝又如何?
这就是明朝版的澶渊之盟,当年宋朝靠澶渊之盟获得了百年和平,如果明朝谈成,也可以获得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和平。
那么这个和谈为什么没谈成呢?
在辽东的明朝使团,以密信的形式将和谈报告送给了兵部尚书陈新甲,陈新甲看完之后,居然顺手放在了办公桌上。结果陈新甲的文书,居然把这封密信当成一般的奏章抄在了塘报(朝廷的公开文书)中,直接公开给了朝廷大臣。
消息一出,满朝震撼!舆论大哗,你陈新甲一个兵部尚书,居然敢私自跟贼虏议和?虽然满朝文武都知道这肯定是崇祯皇上的授意,可是没人敢骂皇帝,大家把矛头都指向了陈新甲,一时间“人人皆谓新甲可杀”。
崇祯帝一看这种形势,立刻故技重施,发挥看家本领——甩锅,称自己完全不知情,陈新甲罪大恶极,把他斩首了事。
至于和谈,当然就此结束,辽东的使团没有等到结果,灰溜溜的回来了。
明朝最后一次缓解两线作战的机会,就此失去。两年之后,当李自成的大军进逼北京时,明朝最后的精锐关宁军还在山海关前线,而山海关的部队已经因为欠饷十四个月而没有了机动力,不知道崇祯在自杀之前回望一生,会不会想到自己的这个错误?
¿▣皇太极主动与明朝和谈,条件非常合适,为何崇祯却不同意呢?
皇太极时期,明清双方曾四次议和。
其间,皇太极主动提出了看起来不算苛刻的议和条件,但大明却悉数拒绝。
这是怎么回事呢?
第一次议和:相互欺骗
1626年九月初一,皇太极继承汗位。
刚一继位,皇太极就迎来了袁崇焕派来的使者。
袁崇焕派使者来,名义上是给努尔哈赤吊丧,顺便祝贺皇太极继位,实际上是来借机了解后金情况的。
皇太极顺水推舟,热情款待了使者,并主动提出停息干戈。
随即,皇太极提出了他的议和条件:大明以黄金十万两,白银百万两,缎百万等馈赠给后金,后金放弃“七大恨”的诉求,此后,每年以一定比例进行贸易(后金提供东珠、貂皮、人参等,大明出金银缎),恢复和平贸易关系。
当时大明的天子还是天启帝。天启帝指示袁崇焕:“无厌之求,慎无轻许”。
袁崇焕奉旨,提出了大明的要求:1、“去僭号,奉正朔”,君臣关系要理清楚!2、归还侵占的土地和人口!
这显然是谈不拢了。
双方大道理讲了一通后,皇太极再次发起攻势,和谈破裂。
这次谈判,双方都是在欺骗对方。
袁崇焕在派人去祝贺皇太极之前,就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守为正著,战为奇著,款(和谈)为旁著”,并得到了天启帝、魏忠贤的认可,
袁崇焕的本意,是“安抚”皇太极,并趁机修复已经被损坏的大凌城等三城,巩固辽东防御体系。
皇太极也精明着呢。
在遣使求和的同一天,皇太极令阿敏发兵进攻朝鲜。
皇太极不过是希望借议和,“安抚”大明,以腾出手来先打击朝鲜、毛文龙等部,以消除后路之忧。
这一局博弈,皇太极赢了。
尽管皇太极后来输掉了宁锦之战,但打击朝鲜、毛文龙等后顾之忧的企图已经实现,甚至还摧毁了大凌城等地,使袁崇焕借机修复三城的计划受挫。
第二次议和:皇太极的权谋
宁锦之战,皇太极大败。
皇太极意识到,正面再攻大明,机会不大,遂调整重点,一则改善内部民生,缓和内部矛盾,二则着手击败西北的威胁林丹汗。
皇太极旋即发起了议和。
然而,这次议和,皇太极思虑深远。
皇太极认识到大明的一个问题:鉴于宋朝灭亡的教训,“不款”,在大明已经是一种“政治正确”。尤其是文臣们,他们不愿担责,只是坚持“清议”,坚决反对“款”,而在“以文制武”的氛围下,大明的武将虽然担当重任,却只能俯首听命。(《天聪朝臣奏议》)
因此,皇太极的这次议和,其实并没有指望真的达成什么和,其重点是拉拢、离间崇祯与大明武将的关系。
一方面,皇太极提出的议和条件,看起来诚意十足。
皇太极提出请封王位,请铸印信,在书信中也不用天聪年号,有在名分上尊大明为正朔之意。
只不过,皇太极自然不可能放弃已经侵占的土地、人口。
当时初登大宝,一心于“五年复辽”的崇祯自然不可能一上台就“割地”(虽然这些地已被后金实际控制),因此,和议自然是不可能成功的。
然而,皇太极要的就是这个“看起来很有诚意”。
在对崇祯求和的同时,皇太极对各武将也发起了“议和攻势”。
他给毛文龙、袁崇焕、祖大寿等人都曾“求和”。
而且,其中言辞看起来简直像一个受了委屈的孩子。
比如,在给袁崇焕的信中,皇太极“委屈”地提到:大明一直吸取宋朝的教训,不肯议和。可是,大明皇帝不是大宋的后裔,我也不是大金皇帝的后裔呀!宋金之间的事情,关我们什么事呀!
这一波“哭哭啼啼”,用心够狠。
一来,获取了“正当性”。
皇太极的作秀,一再表明:不是后金非要打!后金已经做出足够让步了呀!
以后再打,责任全部在大明!
二来,试图争取明武将。
三来···离间崇祯与武将们的关系。
最后,皇太极以一波迂回入关,进攻北京结束了这次议和。
旋即,皇太极的权谋收到了效果。
皇太极一退兵,袁崇焕就因“擅主和议”、通款与敌,被下狱处死。
此后,投降后金(清)的明武将也逐渐多了起来。
如果说前一次议和,双方还各有所图的话,那么,这次议和,大明就是完全被大清牵着鼻子走,完全陷入皇太极的权谋圈套了。
第三次议和:皇太极的再次作秀
不久,皇太极远征察哈尔部,林丹汗远遁,部民纷纷归顺后金。
皇太极召集众将,再次讨论伐明事宜。
然而,一些将领的呼声,却引起了皇太极的关注。
原来,在原林丹汗统治的区域,许多部民曾经长期受惠于同大同、宣府等地的贸易。
因此,一些将领提出:应当“讲和”为主。
显然,如果把一意交战的责任扛在自己身上,对皇太极统治这些部民是不利的。
皇太极遂顺水推舟,再次议和。
这一次,皇太极是与宣府的地方官议和,表明态度:我与大明在辽东继续打,不关你们的事情,我愿意和你们保持和平。
旋即,宣府巡抚在获得崇祯认可(至少是默许)的情况下与后金订下盟约。
回师后,皇太极君臣决心把议和搞大一点。
当时,群臣大多主张议和,但其目的是杀气腾腾的。
1、如果崇祯反对议和。
那么,所有人都知晓是谁要打,使那些被残害的明军民“虽被创疫,将自怨其主,无尤于我”。
2、如果崇祯同意议和。
那么,“我国利于和,彼国不利于和”,“所谓借小心以图大事,假退步以求前进”,后金正好可以“暂切假和,专修内治,以待天命”,“待天命至日,仍再兴兵征讨”。
不久,皇太极得知:崇祯迫于文臣压力,将已与后金达成盟约的宣府巡抚调走了。
既然如此,这事情肯定不可能成了,那就干脆把假戏作足一些!
皇太极不但自己和各地将领讲和,还让蒙古一些部族求和,甚至还让朝鲜国王也写信调和,总之就是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想要和平。
然而,刚刚因为“擅议和”斩杀袁崇焕的崇祯,又怎么可能自己打自己耳光呢?不理!
第四次议和:被轻松化解的“议和攻势”
一晃五六年,这一次,是大明急了,想要议和。
1637年,杨嗣昌担任兵部尚书,他认为大明的主要对手是农民军,应当先与清议和,以“撤兵中原,以讨流贼”。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怎么不被文臣们的“政治正确”所耽误呢?
偷偷摸摸之下,崇祯的作法十分奇葩!
崇祯派去了使者。
然而,这个使者既不是重臣,也不是天子近人,而是···一个本在街头算命的卜者。
说实话,这种级别的使者,皇太极完全可以根本不接待。
但是,新投降的汉官则主张皇太极顺水推舟,借力打力。
当时,皇太极采取的是“伐大木”策略,即先用尽各种办法把大明搞垮,再图中原。
所以,此时与大明议和,让大明腾出手去剿灭农民军,不符合皇太极的设想。
然而,你皇太极总是把战争的责任甩给大明,现在大明求和,你不表示一下也不合适。
皇太极轻松一招,化解了崇祯议和的企图。
皇太极认认真真地写信去询问辽东巡抚等有关部门:有个算命的来我这里,说是奉命来议和的,这是好事呀!
如此,崇祯、杨嗣昌偷偷摸摸的议和很快就传开了。
这还得了!
黄道周等人纷纷上书,反对议和,并要求罢免杨嗣昌。
杨嗣昌头脑灵活,反应快:我从来没有议和的意思。
崇祯也跟着打圆场:朝廷从来没有要议和,不要听信外人胡说。
这个事情,就这么结束了。
第五次议和:大明最后的机会
最后一次议和,又是崇祯提出的。
松锦之战,大明精锐全军覆没,同时,农民军也发展迅速。
内忧外患下,崇祯被迫再次议和。
这一次,崇祯仍然不愿意直接与皇太极致书,只是以写信给陈新甲的口吻,传递求和之意。
皇太极十分不爽:既然是给我国书,怎么又是给你们兵部尚书的内部信件?
随即,皇太极也以给贝勒写信的方式,与崇祯进行和谈。
皇太极再次主动提出了议和条件:大明每年给大清黄金万两,白银百万两,大清每年给大明人参千斤,貂皮千张,双方以宁远双树堡中间土岭为界···以后双方互市,结好!否则,不要再谈了!
皇太极甚至还表示,如果能和谈成功,尊卑可以不计较,仍然尊大明为正朔。
可以说,皇太极提出的条件,在当时是非常有诚意了。
皇太极没有再提出领土要求,基本上只是要求大明承认其统治的地区,而每年的物资交换,也基本是等价交换,为此,皇太极甚至可以去尊号!
这是上天给大明的最后一次机会。
原本,以当时的形势,皇太极是不必议和的,即便议和,也其实可以提出更为有利的条件。
皇太极提出不错的条件,或许是因为他身体不好(松锦之战后,皇太极身体一直不好,减少世事),诸子矛盾尚需解决,或许是为了诱使大明减少边地兵马以待时机,或许是乐见气候已成的农民军与大明两个对手彼此削弱···
然而,不论皇太极出于何种原因,对崇祯来说,与清议和,立刻应付李自成确实是其最后的机会了!
结果,事情传出后,又是一波群臣的群情激昂。
崇祯无可奈何,杀了陈新甲了事。
最后一次议和,就此结束!
高下立见
大明与大清的几次议和,展现出双方统治者能力的差距。
皇太极即位之初,后金连续在宁远、宁锦之战中为袁崇焕所败。
因此,皇太极认识到在正面战场上很难有大突破,遂将重点转入对朝鲜、毛文龙、蒙古等后方威胁的打击,因此提出议和。
然而,连番胜利之下,志得意满的崇祯,一心要“五年复辽”,不可能真的和后金达成长期和平,其对议和的态度,不过是“款为旁著”,以迷惑对手。
结果,皇太极平定了后方威胁,而大明不但没有实现防御体系的目的,还君臣失去相互信任,袁崇焕冤死!
此后的相持阶段,皇太极的议和就是纯粹的作秀了。
当时,皇太极获得了大量新统治的土地、人民,然而,由于战争的需要,需要大量征调这些新附的部民。
因此,皇太极必须把战争责任推到崇祯身上,以表明其战争的正当性和必要性。
因此,皇太极一面屡屡迂回入关劫掠,一面又屡屡恳切提出议和。
崇祯君臣守定不议和的“政治正确”,却没有针锋相对地展开舆论战,使皇太极一面大肆劫掠,一面却又阴谋得逞,更使大明武将离心。
两者之间,高下立见。
最后两次议和,是大明陷入内忧外患后,无奈地主动求和。
皇太极此时已经定下了“伐大木”的策略,一心要搞垮大明,但仍无立刻入主中原的力量与机遇,因此,仍然要通过且战且和与大明博弈。
此时,如果崇祯君臣务实一些,运作得当,并不是没有机会稳定形势。
然而,崇祯君臣仍然耽于“政治正确”,不能灵活应对,结果···大木,真的倒了···
竞争的唯一目的,是取胜。取胜的基本方式,就是打击敌人,强大自己。
“不议和”,坚决斗争,原本是一种力量,可以打击敌人,强大自己。
然而,当他成为唯一的“政治正确”时,却成了束缚自己的绳索。
在这种束缚下,大明完全失去灵活性,自己被削弱,眼睁睁看着敌人强大。
更为讽刺的是:许多当初高声反对议和的明臣,在李自成、清军来时,麻溜“识时务”了。
任何美好的品质,都应当根植于内心,付诸于行动,而不是浮于口头,更不应成为干扰科学、政策的噪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