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献帝为何不一剑杀了曹操,夺回大权?
♂¢汉献帝为何不一剑杀了曹操,夺回大权?
东汉不幸,朝纲不振,王权旁落。先是十常侍把政,继而何进擅权。天怒人怨,黄巾军起义,朝廷请来西凉强豪董卓入京,孰料董卓反客为主,专横跋扈。
袁绍、曹操等诸侯盟军讨伐,京中王允施美人计除掉董卓。朝廷先被袁绍掌控,曹操击败袁绍,身为汉相"挟天子以令诸侯"。一次曹操带汉献帝和群臣打猎,公开嘲笑汉帝射术差劲,刘备身边关羽愤然欲拍马击杀曹操,被刘备紧紧拉住衣角不放。
曹操在朝中势力日盛,汉献帝无力抗衡,只好含泪写下血诏书交予董昭,暗自联络朝中官员,有人推荐西凉名将马腾,马腾又推荐刘皇叔刘备,欲除掉曹操。
怎料朝中一官,得意忘形,酒后吐真言。家丁如获至宝,欲求赏金,连夜向曹操告密,曹操当夜抓捕了大多数血诏书上的人。只有刘皇叔等少数人漏网。
从此,汉献帝处境更惨,曹操逼伏皇后自尽,将自己的三个女儿三朵金花硬塞在汉献帝卧室中,直到选定曹皇后为止。
刘备密见汉献帝,决心寻机脱离曹操,积蓄力量,匡扶汉室。
曹操捕风捉影,怀疑刘备,遂有"青梅煮酒论英雄"之插曲,幸有一道闪电掩饰住了刘备失落筷子的紧张心情,蒙混过关。第二天就以出征为名借了三千兵火速离开曹操。刘备到了徐州,陶谦三让徐州。郭嘉等人才惊觉:"放虎归山了。"
汉献帝就将金部希望寄托在了刘备身上了。。
≙┰汉献帝为何不一剑杀了曹操,夺回大权?
中国历史上有这么一位皇帝,他从登基第一天起,就是权臣手中的傀儡,先后多次被不同的权臣所控制,他当了31年的傀儡皇帝,然后被权臣逼迫禅让帝位,最终他安享富贵,得以善终,这位皇帝就是东汉最后一位皇帝-汉献帝刘协。
刘协能当上皇帝,是因为董卓的专权,大将军何进被杀后,董卓进京控制了皇帝与朝廷,开始了专权,董卓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废除汉少帝刘辩,拥立当时的陈留王刘协为帝,这一年刘协只有9岁,从此以后,刘协开始了傀儡的一生。
刘协最早是被董卓控制,董卓被杀后,王允短暂控制了朝廷,接着又是李傕、郭汜等军阀控制,直到曹操迎立汉献帝刘协到许都,刘协才开始安稳下来,此后刘协的一生都被曹氏所迫,这同时也是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开始。
汉献帝刘协
人人都想知道曹操是如何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从来没有人会想想汉献帝刘协是否甘愿一辈子当个傀儡皇帝。从人性的角度出发,没有人愿意当傀儡,乱世之中,想要立于不败之地,就得要有自己的势力,那么问题来了,作为皇帝的刘协,是否想过刺杀曹操夺回大权呢?
肯定有人会说汉献帝不是有衣带诏吗?这不就是汉献帝想要刺杀曹操的证据吗?事实上,衣带诏的真实性是值得怀疑的。
《后汉书 献帝纪》:五年春正月,车骑将军董承、偏将军王服、越骑校尉种辑受密诏诛曹操,事泄。壬午,曹操杀董承等,夷三族。
《三国志 先主传》:献帝舅车骑将军董承辞受帝衣带中密诏,当诛曹公。
《资治通鉴》:初,车骑将军董承称受帝衣带中密诏,与刘备谋诛曹操。
《后汉书》说董承、王服、种辑等人受密诏诛杀曹操,但是事情泄露了,这些人都被曹操诛杀三族,《三国志》说汉献帝刘协的岳父车骑将军董承接受皇帝的密诏诛杀曹操,《资治通鉴》则说董承对外宣称接受了皇帝的衣带密诏,与刘备一起谋划诛杀曹操。
衣带诏
汉献帝到底在衣带诏事件上做了什么,况且没人说得清,衣带诏事件的主要参与者其实是董承,不管哪一种说法,都有董承参与,而且是带头人,那么董承是什么人?
董承最初是董卓手下的部将,是董卓女婿牛辅的部曲,董卓被杀后,其女婿牛辅不久也被杀,董承跟随李傕、郭汜等人一起反攻长安,最终打败吕布,再次挟制汉献帝,随即长安处于董卓旧部军阀的控制之中,而且爆发了一系列的内乱。
董承就在这个时候崛起,在李傕、郭汜、杨奉、杨定、韩暹等人争权夺利的混战中,董承一直负责保护汉献帝,同时他还把女儿嫁给了刘协,成为刘协的岳父,此时的朝廷是由各部军阀组成的一个矛盾重重的混合体,董承在其中为了排斥其他势力,决定联合曹操打击韩暹、杨奉等人。
董承
到建安元年,董承就因功升任卫将军,并随曹操一起迎立汉献帝刘协到许都,到建安四年,董承就已经是车骑将军了,这是全国地位排在前三的将军名号,车骑将军之前只有大将军和骠骑将军,而当时的曹操把大将军之职让给了袁绍,自己则担任司空。
在军阀的混战中,不排除刘协为了培养自己的势力不断给董承升官,毕竟刘协娶了董承的女儿董贵妃,董承就是外戚,自古以来,朝廷的权力斗争就少不了外戚,尤其是宦官被完全消灭的情况下,皇帝身边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外戚。
从历史记载来看,汉献帝刘协是个聪明人,曾经因为怀疑侍御史侯汶贪污而专门想出办法,来证明侯汶作弊并处罚,而不像他的父亲汉灵帝一样荒淫无道,但在当时的情况之下,刘协是否有能力、有机会、有条件刺杀曹操呢?
刘协
答案是没有。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方式。挟天子以令诸侯从来就不是拿着皇帝来要挟诸侯,而是用非常巧妙与体面的方式来控制皇帝,尽管在表面上,曹操仍然表现得像个忠臣。
最早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人其实是董卓,董卓控制朝廷与皇帝之后,他并不住在皇宫之中,而是住在离皇宫很远的眉坞,平常没事不会面见皇帝,而是由自己手下的亲信来与皇帝打交道,除非有重大事件,才会面见皇帝,这是典型的异地控制皇帝的手法。
但是董卓的挟天子以令诸侯过于残暴,他采用的是恐吓与嗜杀的方式,这种高压统治难以让人心服,所以不断有人行刺董卓,董卓最终也死于吕布之手,相反,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方法就高明得多。
曹操主要用以下方式来控制皇帝:
荀彧
1、建立有名望的文官集团与皇帝打交道。
曹操一手打造了以荀彧为首的文官集团,颍川荀氏是东汉末年著名的世家,是当时的顶级门阀,荀彧还向曹操推荐了戏志才、钟繇、郭嘉、陈群、杜袭、司马懿等超级人才,这些门阀世家在当时是有相当大的号召力,再加上有汉献帝这个皇帝在旁,因此形成了一个相当有名望的朝廷。
以荀彧为首的朝廷利用东汉皇帝的名义与世家的影响力,号召了天下读书人与士族加入曹操所主导的朝廷,这是名正言顺,也是正统朝廷,因此这个朝廷中的人才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壮大。
曹操所谓的挟天子以令诸侯,其实并不是挟制皇帝以命令诸侯,而是借用皇帝的名义来做对自己有利的事,并且打着正义与师出有名的旗号,在政治上处于绝对的政治正确,但凡反对曹操的势力,曹操都能在政治上打击对方,同时上军事上消灭对方,比如吕布、袁术等势力,都被曹操所消灭。
挟天子以令诸侯
曹操需要文官集团来与皇帝打交道,自己并不出面,如果曹操想需要在政治上办到什么事,只需要让自己隐藏在文官集团中的亲信给皇帝上书就行了,汉献帝是个聪明人,知道这是曹操所要做的事,一般只能同意。
曹操所建立的这个文官集团位于许都,这是曹操所控制的势力范围,实际上朝廷背后的真正控制人还是曹操,这得益于曹操手中强大的兵权。
2、牢牢把兵权控制在亲信手中。
曹操在政治上取得了特权,依靠的是手中的兵权,并在军事上取得一系列成绩,曹操从迎立汉献帝开始,就利用自己强大的兵权控制了朝廷,曹操的控制是非常隐藏的,与董卓是完全相反的。
曹操起兵是依靠其家族雄厚的实力,起兵后,曹操组建了以曹氏和夏侯氏为核心的军事集团,其中包括但不限于:夏侯惇、夏侯渊、曹洪、曹仁、曹纯、曹真、曹休。曹操几乎不会让外人染指兵权。
曹操把兵权控制在亲信手中
曹操有兵权,对外可以平定不服从的军阀,比如袁绍,对内可以威慑朝廷,打击异己,比如曹操在衣事诏事件中诛杀了所有参与者,并夷其三族,兵权在握,朝廷中任何反对者都无法对曹操形成威胁。
3、异地控制皇帝。
曹操采用了与董卓一样控制皇帝的方式,也就是异地控制,曹操并不与汉献帝刘协住在一起,自从把汉献帝迎立到许都之后,曹操大多数时间都是四处征战,在204年之前,曹操是把自己家乡作为大本营的,在204年之后,曹操攻克了冀州的邺城,才开始把邺城作为大本营的。
曹操不见皇帝,或者少见皇帝,就能避免很尴尬,也能避免在皇帝面前表现得过于霸道,从而能够维护表面上的君臣关系,也能够在表面上迷惑文官集团。
曹操这样异地控制皇帝,不怕皇帝造反吗?
当然不怕,因为掌握兵权的将领都是曹操的亲信,举个例子,公元218年,太医令吉本及其子、少府耿纪、司直韦晃等人在许都发动叛乱,许都是当时曹操名义上的都城,吉本等人攻打长史王必,王必是曹操的亲信,掌握兵权,所以是吉本等人的头号目标。
曹操异地控制皇帝
但是吉本等人没有兵权,带了一群乌合之众根本就是王必的对手,王必联合了颍川典农中郎将严匡一起平定了叛乱,王必和严匡都是曹操的亲信,皇帝即使想造反,由于没有兵权,就算曹操在外征战,也无法刺杀曹操或者据城自立。
这就是曹操不一样的挟天子以令诸侯,汉献帝刘协根本没有能力刺杀曹操,也没有任何成功的机会,汉献帝是个聪明人,明知不可能,就不太可能以强硬手段来对付曹操,还不如明哲保身,至于衣带诏,更多可能是外戚董承与曹操之间的权力斗争。
↸┰汉献帝为何不一剑杀了曹操,夺回大权?
历史上,傀儡皇帝有很多,而最著名的莫过于东汉献帝刘协了。
中平六年(189年9月28日),刘协被董卓立为帝之后,一直作为傀儡,先后经历被董卓、李傕与郭汜、曹操、曹丕等轮流控制,其中被曹操控制的时间最久。
那么问题来了,他贵为天下之主,占据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大义名分,为何不偷偷藏把匕首在身,亲自刺死了曹操,再收回大权?
问题虽小,涉及却不简单,如果仅仅把首要领导者刺死就能解决问题的话,为何董卓被刺死后,献帝还是无法逃脱成为傀儡的命运?
这里涉及到权力分配和人心所归的问题。
首先解释人心所归,简单点说,就是你能不能让别人听你的话,是用什么方法让别人听你的话?
举个简单的例子,现在我们大部分都是工薪族,每天早上,要告别温软的床,要冒着风里雨里去上班,为啥我们这么听这个公司的话?因为它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啊,每个月要给我们工资的,这工资就是笼络我们,控制我们每天早上准时来上班,努力上班的唯一因素!
公司用工资控制我们,并划分了三六九等职位,有普通咸鱼工,有办公室领导,有中层管理,还有高层老板。这些职位,就是建立在工资的基础上的,如果不发工资,谁当你是根葱?
所以说,一个公司仅用工资(属经济权),就让所有员工人心所归,为公司卖力卖智慧。
同样,一个国家,必定要某样东西为基础,笼络别人为它搭建起的组织体系而卖力。
国家的基础第一是军权,第二是经济权,两者相辅相成,军权决定一切,经济权又左右着军权的大小。
因此,我们把目光看回东汉王朝,国家拥有军权和经济权,以及支配员工职位权等基础权力,群臣不得不在朝廷制定的规则内行事。而皇帝作为东汉朝廷绝对主宰,拥有一切上述权力。
但,东汉朝廷经过黄巾起义的糜烂后,它无力再镇压零星的后续起义,只能接受刘焉的“废史立牧”主张,刘焉这个主意本意是,既然朝廷无法镇压各地的黄巾余党,不如把军权下放给地方,让地方自行解决各自辖区的叛乱。
(刘备也能自己筹集兵马)
刘焉的这一主张,直接造成了诸侯割据的局面,也是东汉灭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朝廷的立国基础——军权被分割到各地诸侯手中,天下崩溃了。
董卓,手握军权,建立起了自己的政治班子,文有李儒、贾诩、李肃等,武有李傕、郭汜、张济、樊稠、李蒙、王方、胡珍、杨定、段煨、徐荣、胡车儿等。
他们都是依靠董卓分配下的权力,牢牢团结在董卓集团,就像公司一样。
当董卓(大老板)被刺死后,李傕、郭汜(二老板)就会接过公司的领导权。其实二老板们准备解散董卓集团公司的,但是毒士贾诩一番蛊惑,他们又担起领导责任,带领公司反攻长安。
卓败,辅又死,众恐惧,校尉李傕、郭汜、张济等欲解散,间行归乡里。诩曰:"闻长安中议欲尽诛凉州人,而诸君弃众单行,即一亭长能束君矣。不如率众而西,所在收兵,以攻长安,为董公报仇,幸而事济,奉国家以征天下,若不济,走未后也。"——《三国志·贾诩传》
刺死董卓,皇权和各地军权回到献帝手中了没?
很遗憾的是并没有,当时王允和吕布接过董卓的手把持朝政,二人继续控制献帝。
同理,曹操也建立起了自己的政治班子,在他迎回献帝时,就注定了把献帝当个吉祥物对待,就像公司的logo一样。
所以,如果献帝在许昌刺杀曹操,我们假设让他成功了,曹操死了,那么夏侯氏家还有曹氏家族,会立刻在曹操儿子中选出一个来当领导,继续带领曹氏集团。
而不是把曹操建立的曹氏集团拱手让给献帝!
谁都不傻,曹氏家族和夏侯氏家族,之所以有利益分配,依靠的就是曹操的曹氏集团,他们不可能把这个集团让给别人,皇帝也不行。
大家看后面的司马氏把持曹魏朝廷,傀儡皇帝曹髦想剧烈反抗,被司马昭派成济直接杀死了。
这就是利益集团的反应,并不是杀死了领导者,就可以接手这个集团,凭什么!
再说了,献帝想刺死曹操,有成功的可能吗?
笔者肯定的给出答案,没有可能,献帝又不是没想过弄死曹操,衣带诏事件害死了他的老婆伏皇后,还有怀孕的董贵妃,以及一干人等。
献帝身边所有人都是曹操的亲信,哪来的刺杀武器?退一万步说,就算有了私藏的武器,一个皇族温室里长大的刘协,手无缚鸡之力,能刺死文武双全的曹操?
说出来,大家都不信。
笔者觉得,东汉气数已尽,刘协能活到寿终正寝,已是很幸运了。
文:梁生
‱≛汉献帝为何不一剑杀了曹操,夺回大权?
同样是亡国之君,别的皇帝要不被斩杀,要不上吊,要不就是流亡,但是他可不一样,虽然当了31年的傀儡皇帝,最后被权臣逼着禅位,交出了皇位却得以安享晚年,得以善终。
这位皇帝就是我们今天要讲到的东汉最后一位皇帝汉献帝刘协。
九五之尊自然是高贵,皇帝们都不愿意屈尊人下,即使是当个傀儡皇帝,也会有反抗的一天,就比如康熙皇帝手刃鳌拜之后夺回大权,所以有人就会问了,汉献帝为何不一剑杀了曹操,拿回自己的皇帝大权?
汉献帝有对曹操起杀心,且也有所行动,但是却无力回天。
傀儡皇帝刘协逃亡路上遇到曹操
东汉这皇帝之位本来也轮不到刘协,刘协能坐上这把龙椅,还得感谢董卓。
话说这董卓把何进杀了之后便控制了当时的皇帝刘辩,为了能做到专权这个不听话的皇帝刘辩只能换人了,换成了当时年仅9岁的刘协,至此刘协也开始了自己傀儡皇帝的一生。
董卓也不是一个长久的主,被自己部下吕布和王充给斩杀了,接着又出来李傕、郭汜等军阀,军阀混战争抢这个傀儡皇帝刘协,刘协不仅吃不饱,甚至都可能见不到明天的太阳。
好在刘协的岳父,董皇后的父亲董承对自己忠心,趁乱带着刘协逃亡洛阳摆脱军阀的控制,不过当时的刘协在诸多军阀眼中已经没有任何利用的价值。
刘协董承一行人逃亡至洛阳,为了能确保天子的安全,董承调遣曹操的部队进入到洛阳守护刘协,但是后面这曹操竟然将刘协掳走到了许昌,并且来了个“挟天子以令诸侯”,刘协有开启了自己傀儡皇帝的命运。
你说当时的汉献帝对曹操恨不?恨多少还是有点,但是更多还得是感激。按照当时的一个混战的局面,汉献帝刘协如果没有曹操的保护可能小命不保,加上自己手上没有任何的权力,唯有对自己忠心的董承。
当时的刘协如果不听从曹操的安排,一剑杀了曹操,那无疑就等同于自杀,不过当时的他还没有那个本事可以杀曹操。
刘协对曹操起了杀心且有所行动
熟悉三国历史的小伙伴对于曹操这个人物应该多有了解,并且历史中关于曹操的记载内容很多,曹操善于用人,并且个人的领导能力也超群,加上经常征战身上的武艺更是超群。
在《三国志》中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说这曹操在少年的时候,也就是还没有从军的时候,一天跑去中常侍张让的卧室去偷袭人家,被张让发现之后便被人抓他,抓曹操的人一起围攻曹操的时候,竟然没有一个人能打得过他,甚至围攻也不能伤曹操一毫,曹操还很轻松地翻墙逃走了。
这之后曹操从军之后,那武艺经过战争的洗礼打磨之后更加精进不少,加上谋略等方面也得到提升。
再说一个曹操在军营中发生的故事,说是一天夜里军营中有人放火焚烧曹操的营帐,也夜黑风高的,战士们碰到这样的事情惊恐万分,乱了分寸的战士便一通乱砍,已经难分敌我了。
这时候的曹操在干啥呢?只见曹操手握利刃一连砍杀了数十人突出重围,并且还稳定了局势。任何人都无法靠近曹操,当时一旦有人靠近曹操便被他杀之,顺利突出营寨的曹操这武艺已经不是一般的小兵可以比的。
再来看看汉献帝,从9岁便开始了自己的傀儡皇帝,生活无不在别人的眼皮底下,能吃饱饭保住小命就已经不错了,还想像曹操那样学得一身武艺,甚至还能去军营中带兵打仗?所以刘协压根就不是曹操的对手,即使近身拿吧剑去杀曹操,最后的结局也必然是被曹操反杀。
不过等到刘协长到十九岁的时候已经完全不满被曹操控制,年轻力壮加上自己还有皇帝这一层身份,刘协内心肯定是希望杀了曹操自己重新拿回属于自己的皇帝光环。
于是在公元200年,刘协偷偷下了衣带诏,号令董承、刘备诛杀曹操,可惜最终以失败告终,刘备趁机逃脱,但是参与诛杀的董承等其他人都被曹操给杀了。
刘协刺杀曹操不成的结局如何?
刘协是一个聪明人,刺杀曹操的事情没有自己亲自动手,而是将此事交给自己一直都很器重的岳父大人董承。
董承能有辉煌的时刻不仅得益于自己的女儿嫁给了汉献帝,更主要的还得是汉献帝刘协的提拔,不断给董承升官。
只可惜最后董承没能刺杀曹操成功,眼瞅着董承这边没戏了,刘协便将目光转移到伏皇后身上。
伏皇后为了汉献帝写信给自己的父亲伏完,想要让自己的父亲效仿董承去刺杀曹操,可惜这个伏完是一个贪生怕死不会办事的主,先后把自己女儿给自己写的这封信给了两个人看,第一个人是荀彧,荀彧这个人看完啥话也没说,也没有行动。
第二个人给自己妻子弟弟攀普刊,谁料这人竟然也是一个贪生怕死的人,将这封信的内容偷偷告诉给了曹操。
这之后的结局大家也都知道了,伏皇后被曹操等人构陷害死,伏完、献帝二子等与汉献帝有着密切关系联系的人都被曹操诛杀,这下汉献帝该老实了,为了自己的皇位,搭上了这么多至亲人的性命,肯定十分痛苦!
至此之后,曹操为了防着汉献帝,不仅将汉献帝身边换成了自己的亲信,更是将自己的三个女儿嫁给汉献帝,大女儿曹节还成为汉献帝的皇后。曹操后面也很少出现在汉献帝的面前,基本都是通过他人去监视汉献帝,一心去忙活自己的千秋大业了。
前面也说到汉献帝是一个聪明人,曹操的女儿虽然表面上看是曹操派来监视自己的,但是自己可以利用起来作为自己的保命符,所以后面曹丕逼迫汉献帝禅位的时候,汉献帝也得以颐养天年。
↪∞汉献帝为何不一剑杀了曹操,夺回大权?
政治不是意气用事,一剑如果能解决问题,那么历史上就不会出现那么多权臣,那么多加九锡的人了。曹操的后代,曹髦是想一枪杀了司马师,结果被成济一枪刺于马下,自己先死了。
如果汉献帝想杀曹操,结果肯定也和曹髦一样。
我们可以来分析一下,就知道汉献帝成功的可能性为零。
1、个人武力值不行。汉献帝要靠本人直接刺杀,个人武力值远远不如曹操。曹操可是从百万军中厮杀出来的猛将,不是汉献帝这个四处逃亡,后被圈养起来的人可比的。
2、没有帮手。自己不行找伙伴,不过由于是圈养所以,汉献帝身边的警卫人员,其实全是曹操的人,所以这些人没有人会站出来,帮助汉献帝。而大臣上朝都不能带剑,除了曹操可以带着剑上朝。
最后,即使汉献帝上辈子拯救了地球,杀人成功,最后自己的结果也是个死。曹操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代表了自己的集团利益,一旦他倒下,曹操集团就会把汉献帝给杀了,再推一个代表来执掌天下。到那时,就不会像曹邳一样,给汉献帝封个王了。
------------------
推荐阅读:
如果世乒赛女团决赛让比较年轻的王艺迪取代陈梦上场,能拿冠军吗?
美国GDP超过23万亿美元,服务业占比高达80,其中水分有多大?
48岁曾是摩托车的爱好者,现在有了汽车却少了以前的感觉,想再买一辆十万左右的机车,有什么值得推荐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