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的爱将叶志超打仗一直不要命,在甲午海战中怎么变成逃跑将军了呢?
m≕李鸿章的爱将叶志超打仗一直不要命,在甲午海战中怎么变成逃跑将军了呢?
早年的叶志超,以打仗不怕死著称。他一刀一枪打出名堂,做到了直隶提督,获得了额浑巴图鲁名号。
然而,甲午战争中,叶志超却留下了“狂奔五百里”的恶名,身败名裂。
同样一个人,为何会有这样的“神反转”呢?
不怕死的“叶大呆子”
叶志超幼年时父母双亡,是在舅父的收养下长大的。早年,他以放牛,干杂活为生。
太平军攻到安徽后,他参加了团练。每次作战,叶志超都冲锋在前,屡屡立功,渐渐打出了名声。
1862年,李鸿章组建淮军后,叶志超转投淮军,参与平定江浙的作战,无役不从,悍不畏死。
其后,叶志超都被调入刘铭传所部,随之参加了剿捻作战。
其间,由于叶志超作战勇猛,获得了额浑巴图鲁(勇士)名号。
平捻后,李鸿章办理北洋军务,叶志超也就留在北洋,统领马队,参与“剿匪”,勤勤恳恳,每战不擒首领,不解散其众,绝不罢兵。
1885年,他成了直隶正定镇总兵,率新式练军驻天津新城。
1889年,他又擢升为直隶提督兼北洋防军翼长。
1891年,热河发生教民起义,叶志超率军镇压,不到一月,擒拿首领,获穿黄马褂。
可以说,在长达30年的时间里,叶志超表现得敢战、善战,不取全胜不罢兵的气势。
然而,仅仅3年后,叶志超却迎来了“神反转”。
勉强赴朝
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应朝鲜政府之请求,按照“我朝保护属邦旧例”,朝廷令叶志超率部赴朝协助镇压起义。
从来都是“无役不从”的叶志超犹豫起来,托周馥找李鸿章说情,“不欲往”。
李鸿章表示:未必一定会真打起来,你怕什么?
怎么怕起死来了呢?
从李鸿章“亦未必便战,何怯”来看,叶志超的犹豫之处,是不确定是否会与日本开战。
朝廷决定派兵时,依《天津条约》约定,照会日本。
接到照会当日,日本便做出反应,有派兵的迹象。
当时,朝廷计划分三波派兵,合计2464人,由叶志超统领。
如果单纯是镇压东学党起义,2464人是足够的,但如果是与日本接仗,2000多人孤悬于千里之外,危险很大。
淮军自成军以来,以“立稳脚跟”、“稳扎稳打”为基本战法,这样的情况确实为他们此前所未遇到过的。
李鸿章之所以坚持派兵,也是出于日本“必无他意”的判断。
事实上,从后面的情况看,叶志超“不欲往”,并非贪生怕死。
叶志超、聂士成等人迅速平定东学党时,日本出兵的消息已经确定。
聂士成致电李鸿章,“请班师”,请求以轮渡接军回国。
聂士成的理由是:我们此来是平叛,而非与倭争雄。现在日本已大队来战,我们在此地利人和均落后,不应在此与战。应趁机内渡,使日本失去口实。我军驻扎到边境,到秋天,陆军下平壤,海军塞仁川,一鼓破敌!否则,我们就会让倭人先发制我,大局可危!
在确定日军来的情况下,聂士成也反对在牙山与敌对峙。
叶志超则提出了“上、中、下”三策。
其中,速派大军南下是上策!聂士成的建议是中策。
由此来看,叶志超“不欲往”,是出于对形势的判断,并非惧死。
然而,这也说明:叶志超在镇压国内起义时积累的经验,确实不足以应付近代战争。
他初则“不欲往”,到了牙山后,面对聂士成提出的建设性意见,又提出不切实际的上策,致使牙山清军长期孤悬在外,陷入被动。
暴露问题的成欢之战
接下来的牙山之战,则暴露了叶志超更为严重的问题。
战事开始后,聂士成提出建议:海道已绝,援军难来,牙山绝地不可守。公州地形有利,您可以驻公州。如果我军战胜,您可为后援,如果我军战败,还可以绕道北归。现在最重要的是各营竭力防御,相机进止。
这个计划与叶志超不谋而合,大家依此计划而行。
然而,开战后,聂士成初战于安城渡,次战于成欢驿,拼力死战,一度陷入围困,叶志超一直没有相救,聂士成“不得已率众溃围而出”。
聂士成突围后,退到天安,与叶志超会合。
聂士成请叶志超先往公州,自率军断后。
熟料,次日,聂士成行到公州时,见叶志超正率军北撤。
此时,叶志超才告诉聂士成:公州不可守,不如绕道至平壤。
此战中,叶志超身为后援,在聂士成激战不支时,不曾相救,在与聂士成约定退守公州后,又不打招呼,直接更改部署,放弃公州。
可以说,即便是湘军、淮军早年“败则相救”、“协力进止”的传统都已经被叶志超丢掉了!
之所以如此,一则是因为情报失误。
当时,日军来攻的,不过4000余人,叶志超在得到前来增援的仁字营后,兵力也达到3880人,兵力基本相当,如果组织得到,完全可以一战,即便不利,也应当可以从容进退。
然而,清军各方情报却显示:日军“众约三万”!
在这种错误情报的引导下,叶志超也就急于“走”了。
二则是因为叶志超指挥问题。
如果说一开始还因为情报问题而做出错误判断的话,那么,当聂士成已经与日本作战,而且战事胶着的情况下,叶志超理应对战场形势有新的判断。
如果说这些都还是“能力”问题的话,那么,接下来的事情,就是“态度”问题了。
叶志超明明败归,却发电“奏捷”,宣扬说自己以死伤200余人的代价打死日军2000余人!
朝廷因此赏银2万两犒军!
看来,几十年的宦海生涯,使叶志超也沾染了各种劣习!
如此叶志超,怎能不败呢?
平壤之战:问题大爆发
退到平壤后,叶志超会合了卫汝贵、马玉崑、左宝贵、丰升阿四路大军。
当时,诸将军地位相当,互不统属。
李鸿章以叶志超为帅。
叶志超在牙山的败绩,瞒得了朝廷,如何瞒得了前方将士呢?众将都不服!
因此,当时,军中就有人认为必败了!足见选择叶为帅对士气的影响!
叶志超自己也懂,屡屡推辞,请求易帅,但李鸿章在先后尝试请刘铭传等人挂帅无果后,也只有继续以叶志超为帅。
随即,叶志超提出了”兵齐秋收后合力前进“的计划,被李鸿章称为”老成之见“。
其实,叶志超的计划,完全就是拍脑袋决定的。
当时,清军探子只能侦察平壤附近,对日军的兵力、路线、补给一无所知!这种情况下,提出待秋后进军有什么意义呢?
而且,叶志超所谓“秋后前进”的计划,本来就是糊弄人的,连他自己都不信!
叶志超的真实想法,是退出平壤。
他曾召集诸将商议:敌人乘胜而来,锋芒正锐。我军弹药不齐,地势不熟,不如暂退。
左宝贵怒斥:国家养兵干什么吃的?现在敌人悬兵长驱,正因出奇痛击!
随后,李鸿章与叶志超开始了一段奇葩“合唱”。
得知日军由元山登陆后,李鸿章要求叶志超准备进击。
叶志超回复:听说敌人准备由海路登陆,断我后路!
李鸿章坚决要求叶志超趁敌人兵力分散,设伏打击。
其后,叶志超抽调7000余人,准备相机在中和歼一部分敌人。
然而,李鸿章又表态:敌人可能抄我后路!应该去元山方向设伏阻击!
结果,出击的清军一番混乱的行军后,又回到了城内。
自此,清军失去了战机,只能婴城而守!
开战后,战事十分焦灼。
当时,平壤南、西两个战场打得很不错,北路失利,左宝贵牺牲,但敌人只是突破玄武门外门,尚难以进城。
而且,日军长途奔袭,一日未曾进餐,粮食、弹药都遇到了困难。
此时,叶志超如果下定决心,组织反击,平壤仍可坚守,战事仍然有可为。
然而,叶志超却下令逃跑!
日本历史学者都认为:清军仍有继续战斗的可能,是总指挥的失败主义导致了大溃退!
身败名裂
退出朝鲜后,聂士成建议:安州地势险要,可以在此暂时安顿下来,稳定形势,组织反击。
叶志超不听,放弃安州,狂奔五百里,直到回国。
同时,叶志超再次谎报:倭人以三四万人来猛攻,我军苦战五昼夜,子尽弹绝,被迫退出平壤···
朝廷再次降旨抚慰:此次退出平壤,实因寡不敌众···加恩免其议处。
不过,这样的败绩,到底瞒不住人。
很快,其捏造战功的事情被揭发,经查办,叶志超被判“斩监侯”。
当年的巴图鲁,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总的来说,将叶志超“狂奔五百里”单纯归结于贪生怕死是不客观的。
整个甲午战争中,清军一溃再溃,但溃散的清军将士未必都是贪生怕死之徒。
之所以一溃再溃,其根本在于积弊的总爆发。
洋务运动后,清军的装备上来了,但其总体水平仍然很低。
叶志超等人,以勇武成为武将,但完全没有接触、学习过近代战争的经验。
凭借他们过去的经验,在国内镇压起义尚可,但应付近代战争,则完全不知所措!
因此,几次作战,叶志超从来没有搞清楚对方的兵力、路线,始终都是在懵懂的情况下挨打,不知所措!
黄海大战后,日军控制了制海权,叶志超就更是蒙圈了。
他担心日军威胁其后路,却对日军的运力、兵力、补给一无所知,根本拿不出应对之法,一旦遇到严重威胁,自然就担心被包饺子,赶紧来溜了。
而清官场的陋习,也使这些当年朴素的勇士变成了虚伪官吏。
跟上级汇报的作战计划,不是其本来计划;跟上级汇报的战绩,都是谎报的;众将拟定的协作方案,自己不去执行···
上下之间,全部都是虚文,根本没有一句实话!
这样的军队,能打什么仗呢?
❉︶李鸿章的爱将叶志超打仗一直不要命,在甲午海战中怎么变成逃跑将军了呢?
叶志超从一个冲锋陷阵、不惧生死的悍将,蜕变为畏敌如虎,贪生怕死的逃跑将军不是偶然的,其中原因多多。
叶志超,清朝淮军名将,安徽合肥汉族人,字冠群,号曙青,绰号叶大呆子。
公元1838年,鸦片战争爆发前两年,叶志超出生在肥西县花岗镇圣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
叶志超的命比黄连都苦,在幼年先后失去了父母,被舅父收养。
当别人家的孩子在私塾坐在课堂上,朗朗读书的时候,叶志超却要在野外风刮日晒,帮舅父放牛。
可叶志超天生就是一个强者,苦难没有让他沉沦,反而磨炼了他的意志,让他更加坚强。
叶志超父亲身高马大,人送外号叶大个;也许是继承了父亲的基因,叶志超生的身高马大,而且力气过人。
于是在他十几岁的时候,就参加了团练。
年轻人血气方刚、争强好胜,叶志超也是如此。
在团练,他用功习武,样样不落人后,学得一身本领。
即便如此,如果社会安定的话,叶志超这辈子可能也不会有什么作为,注定要默默无闻。
然而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了。
时势造英雄,太平天国起义给了叶志超扬名立万、建功立业的机会。
在战斗中,叶志超的精湛武艺得到充分发挥,打出了名气。
但是在战场上,刀枪无情,与太平军的激战中一个枪弹击中叶志超,他打一个趔趄应声倒地。
大家见此都以为叶志超阵亡了,非常难过。
谁知道停了几秒钟,叶志超又复活了。
只见他一个鲤鱼打挺站了起来,继续跃马挥刀,冲向敌阵。
原来那子弹恰巧击中了叶志超胯下的腰刀,被他捡回了一条命。
长官很快发现,叶志超身上不仅有一种狼性,还有很大的福分。
因此,每当发生战斗的时候,他总是把叶志超派到第一线。而叶志超也毫不畏惧,狠劲十足地投入战斗,将敌人杀得落花流水,建立了不少功勋。
由于叶志超当时是在团练,也没有参加大规模的战斗,名气还不是很大。真正让叶志超名声大噪的,还是到淮军之后,参加镇压捻军的战斗。
捻军起义跟太平天国起义性质一样,都是反抗清朝统治的,相差一年爆发。
太平天国起义是1851年,捻军起义是1852年。
而太平天国起义是在南方,捻军起义主要在北方。
两大起义都是在1864年被清军镇压,但是余部的战斗又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
同治六年(1867)十二月,在淮军与赖文光率领的东捻军进行的关键一战张桥之战中,已经投身淮军的叶志超,一马当先、奋勇杀敌,此战,东捻军主力被消灭殆尽。
不久后,捻军领袖赖文光被俘,东捻军起义被彻底扑灭。
而叶志超也一战成名,被清廷论功行赏,被赏赐额浑巴图鲁名号。
这个称号,巴图鲁是勇冠三军的意思,僧格林沁曾经获得过。
在围剿西捻军中,他再接再厉,再立新功。
同治九年,东西捻军剿灭后,在镇压太平军和捻军起义中居功至伟的李鸿章青云直上,被清廷授权办理北洋军务。
李鸿章任人唯亲,把自己的亲信叶志超调到了北洋军,担任骑兵统领,在保定驻扎。
淮军是李家军,相当于李鸿章的私人军队,叶志超是淮军将领,他重用叶志超顺理成章。
在李鸿章的提携下,叶志超平步青云。
1875年,任直隶正定镇总兵。
1890年,叶志超晋升为直隶提督兼北洋防军翼长。
光绪十七年,叶志超因为镇压了热河朝阳金田道教教民起义,被清廷赏穿黄马褂。
然而在甲午战争爆发后,作为清军主帅的叶志超,在朝鲜先是谎报大捷,欺骗清廷;后来率军向西狂奔500里,一口气逃到鸭绿江边。
《清史稿》记载:“趋五百余里,渡鸭绿江,入边始止焉。
叶志超因此成为民族败类,军人之耻,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
然而,也有人为其翻案,说叶志超是战略撤退,不是逃跑,他是背黑锅了,被教科书冤枉了。
但是,这种说法并不是只存在在教科书上,《清史稿》可是大清忠臣编纂的,观点还是比较客观的。
叶志超到朝鲜,手里握的是一手好牌,平壤易守难攻,可以以一当十,但是他却其打烂。
胜败乃兵家常事,清军准备不足也好,战斗力不行也罢,战略撤退不是不可以,但是叶志超采取的方式不可容忍。
“志超亟树白帜乞罢战,日人议受降,请帅兵归,弗许,乃潜向北走。”——《清史稿》
什么意思?叶志超竖起白旗乞求日军,我不打了,我要回国,但是被日本人拒绝,于是叶志超开始大逃亡。
如果是抗战时期,中国军队出现这样的将领,无论是国民党还是共产党都是不被允许的,要知道韩复榘就是因此被枪毙的。
所以说,为叶志超洗白,不符合中国人的价值观,甚至不符合日本人的价值观。
如果日军出现这样的将领,自己不切腹也会羞愧而死。
《清史稿》评价说:”甲午之役,海陆军尽覆,辱莫大焉。汝昌虽有罪,而能以一死报国,尚知畏法。汝贵、志超丧师失地,遗臭邻邦,腼然求活,终不免于国典,何其不知耻哉?“
什么意思?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叶志超身为一名军人,关键时刻不能报国,一溃千里,丢人都丢到了国外,是中国军人的耻辱。
无论如何为叶志超翻案,他逃跑的事实是存在的,无法抹杀。
那么,叶志超从一个能征善战的将军,变成畏敌如虎的逃跑将军,为什么前后反差这么大,原因何在?
日军太强,叶志超丧失斗志
中国有句话叫“内战内行,外战外行”,说的是中国军队部分将领打内战的时候能征善战,一旦对外作战,就失去了信心,表现非常糟糕。
主要原因还是内战的对手跟对外战争对手的战斗力不同,根本不在一个档次。
叶志超军事生涯遇到的,不是起义军,就是饥民流寇,这些人本来就是农民,不懂兵法,也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军事训练,还没有像样的武器装备,很多都是些乌合之众。
而叶志超率领的士兵是政府军,都经过了系统的军事训练,而且装备精良,军饷充足,打这样的仗,就是猫鼠之战,叶志超打得非常轻松。
叶志超在河北的时候,镇压饥民起义,“凡令叶志超剿办之事无不平息。他不擒首领,不解散余众,决不罢兵。”
看看,当时的叶志超打仗多么神气。
战将有两种,一种是敌人越强自己越有斗志;一种敌人一强自己就认怂;叶志超属于第二种。
当时日本已经进行现代化改革,明治维新进行了26年,军队欧洲化。
近代日本人有尚武传统,加上军队现代化改革,两军战斗力差距很大,实力悬殊。
一旦遇见强者,叶志超心里发毛了、丧失了斗志。
叶志超一看打不过,逃跑再正常不过。
中国有句俗话:见神敬,见鬼弄;说的就是叶志超。
患得患失,叶志超顾虑重重
发迹前的,叶志超出身贫苦,社会地位低下,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穷就没有顾虑。
穷则思变,穷人渴想改变命运;因为穷,活得没有尊严,还不如赌一把,拼一场,希望可以通过搏命来光宗耀祖、封妻荫子。
因此,叶志超在战场上就能奋不顾身,舍生忘死、战无不胜。
经过20多年的拼杀,他终于出人头地,官至总兵,赐予巴图鲁名号,赏赐黄马褂。
到这一步,叶志超名有了,豪宅有了;女人也有了,财富也有了。
人生如此,夫复何求?
甲午战争爆发的时候,叶志超也56岁“高龄“,失去了斗志。
而且家里有娇妻美妾和爱子,如果战死到朝鲜,人生岂不是浪费了?
叶志超没有什么信仰,他不是一个爱国者,打仗只是他谋取名利的一个手段。
在目的达到的情况下,为什么要为国捐躯,为什么不以保住老命为主?
因此,当初李鸿章告诉他,要他带兵去朝鲜的时候,他不是义无反顾,而是一百个不愿意,连连摇头。
甚至他还托关系走后门,找人向李鸿章求情,表示自己不想去。
李鸿章没有办法,只好安慰他说,去吧,又不一定真的会打,估计是走过场,看把你吓的。
没有办法,叶志超只能硬着头皮率兵前去。
而到了朝鲜,叶志超也是畏畏缩缩,走一步看两步,唯恐和日军交火。
《清史稿》记载说:“志超迟留不进,鸿章责之,不得已启行。”
即使到了目的地,叶志超也没有一点斗志,不像是打仗,倒像是组团到平壤旅游,整天只说享受。——“日置酒高会”《清史稿》。
当日军即将到来的时候,聂士成提出一个建议:“海道已梗,援军断难飞渡,牙山绝地不可守,公州背山面江,天生形胜,宜驰往据之,战而胜,可据以待援,不胜,犹得绕道出也”的建议,叶志超无奈之下同意了。
然而当聂士成带兵伏击日军,开始激战的时候,叶志超并没有按照计划在公州防守,而是脚底抹油逃入境内。
聂士成一边与日军苦战,一边往公州退守,当发现叶志超一部已经无人留守之后,只能无奈随之往回逃去。
上梁不正下梁歪,叶志超得到默许
叶志超是李鸿章的嫡系,李鸿章作为大清统治集团重要成员,但是他没有与日本死战的决心。
当日本万事俱备,打算和大清在朝鲜一决高下的时候,李鸿章并没有和日本发生冲突的打算。
除了叶志超挂帅的时候,李鸿章说不会打起来,不愿意增兵;李鸿章还告诉叶志超在朝鲜要克制——“并戒志超毋启衅”《清史稿》。
李鸿章为什么不敢跟日本决一死战?一言以蔽之——为了保存实力。
军队是李鸿章的命根子,无论是陆军还是水师,打光了李鸿章就没有了在政坛立足的资本,就会被翁同龢等政敌干掉。
这样说的依据是,无论是陆战还是海战,逃跑将军十有八九都是李鸿章的亲信、安徽老乡,淮军将领。
而且,战后李鸿章都为他们求情,希望皇上从轻发落,实际上这些逃跑亲信基本上没有被杀头,大多得以逍遥法外,颐养天年。
有的还官复原职,成为历史的笑柄。
如果这些逃跑将军被严惩,李鸿章也可以说是清白的,但是这样的结果,让人如何相信李鸿章不是在保存实力,默许部下那样做?
具体到叶志超这个逃跑将军,李鸿章竟然还向皇上提出请求,继续任用。——“鸿章请留营效力”。
因此说,叶志超逃跑,李鸿章有很大责任。
最终,叶志超被朝廷问责,夺职下狱,送京师,下刑部审讯,定斩监候。后来因大赦归乡,于公元1901年病逝。
m↕李鸿章的爱将叶志超打仗一直不要命,在甲午海战中怎么变成逃跑将军了呢?
叶志超是个孤儿,自幼父母双亡。小时候为了生活,曾经放过牛,做过杂活。
像这种无权无势的人,能从小兵做到直隶提督,并且深得李鸿章的信任,就证明他绝对不可能是软柿子。必然有过人之处。
史载,叶志超在镇压太平军和捻军期间,总是一马当先,冲锋陷阵,屡建战功。有一次与东捻军作战,他冲入敌阵,与捻军贴身肉搏,虽身受矛伤,但仍裹创力战,表现得极其英勇。
那么,为何早年作战不要命的叶志超,到了甲午战争期间,却变成了逃跑将军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先从清政府裁撤淮军开始说起。
捻军被镇压后,清廷按照裁湘军的套路,也对淮军进行了裁撤。
当时,朝廷只定裁员名额。至于怎么裁,朝廷不管。由淮军自己负责。
按理说,这种裁撤方案对淮军也不是一点好处都没有。
李鸿章可以把不能打的弱旅淘汰,只保留精锐,利用有限军费,走精兵化路线。只要淮军骨干不受损失,随时都可以扩充为大军。毕竟大头兵是永远都不缺的。
但人情化社会,你懂得,任何变更最终都会或多或少地偏离预先设定的轨道。
裁军之初,李鸿章原本是想“留其精锐、汰其软弱”。
但裁着裁着,就变成了“谁没钱就裁谁,谁与上级关系不好就裁谁”。
到最后,很多在地方驻防的淮军,就沦为了养老院。兵营里面全是关系户。当兵的成天混日子,当官的也不关心军队训练。整个兵营暮气沉沉,变得与绿营相差无几。
对此,晚清文学家李伯元在其小说《官场现形记》中就有描述:
(裁军之后)又过了二十年,那些打过前敌,杀过“长毛”的人,早已老的老了,死的死了,又招了这些新的,还怕不与绿营一样。这防营的统领帮带,无论什么人,只要有大帽子八行书,就可当得,真正打过仗,立过功的人,反都搁起来没有饭吃。就有几个上头有照应,差使十几年不动,到了这种世界,入了这种官场,他若不随和,不通融,便叫他立脚不稳,而且暮气已深,嗜好渐染,就是再叫他出去杀贼也杀不动了。至于那些谋挖这个差使的,无非为克扣军饷起见,其积弊更与绿营相等。
叶志超深受李鸿章重用,所带之兵虽然是精锐淮军。但受大环境影响,至甲午之前,他整个人的心态也变了。
如果对手是类似“热河金田道教教民”的乌合之众,他可能还有拼死一搏的勇气。
但如果是经过近代化武装的日军,他就明显底气不足。
当时,不止是叶志超,很多淮军将领的指挥能力和精神面貌都严重退化,反倒还不如早年镇压捻军和打法国鬼子时的临阵表现了。
这也正是李伯元所说的“功臣宿将,入了官场,暮气已深,嗜好渐染,再叫他出去杀贼,也已然是杀不动了”。
当然,叶志超后来在朝鲜很怂,也不能全归因于“暮气已深,嗜好渐染”。
他在战场上的拙劣表现,直接原因还是李鸿章的纵容和朝廷的不作为。
说到这里,有必要提一下“成欢之战”。
因为从这场战役中,我们可以管中窥豹,了解清军为什么打不过日军。以及叶志超为什么敢于冒着杀头风险也要逃跑。
当时,清军兵力约3500,主将有两人,分别是叶志超和聂士成。
叶、聂二人在听说日本不宣而战后,都预料到日军下一步必然要来进攻自己。所以他们都立刻在成欢驿一带积极布防。
事情到这里,清军的表现都还算正常。但接下来发生的一系列事,就是丢人丢到家了。
首先,战斗还没打响,就有探子来报:“倭队聚梁川、水原,众约三万”。
这个情报着实把叶志超、聂士成吓坏了。
但实际上,日军兵力仅为四千人。
清军侦查人员低下的情报收集能力,硬是把日军兵力足足夸大了七倍多。
叶、聂二人都不相信日军真有三万人。但他们又不敢不相信情报。故而,在错误情报的影响下,战斗还没开打,驻守成欢驿的清军就丧失了坚守的决心。
紧接着,日军进入战场,战斗打响。
清军因为早有准备,提前派三百人在日军必经之处设下埋伏,所以战斗打响初期,清军占了上风,打了日军一个措手不及。
但是,当日军后续大部队赶到后,清军的增援部队却迟迟看不到人影。无奈之下,设伏的三百名清军只好撤退,丢弃工事。
叶志超和聂士成直到事后才知道,他们派去的增援部队,不了解地形,在行进中遇到一片沼泽地,由于不知该如何过去,竟然就直接撤退了。既没有给友军打招呼,也没有第一时间给上级打报告。
稍微有点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打仗前,要提前踩点。就算在战场上真遇到麻烦,也可以找老乡帮忙带路。哪有战前不踩点,临时遇到一点小麻烦就直接跑路的道理?
如此表现,也能称为劲旅?
然而,战斗力退化的淮军就是这种素质。
之后,由于前沿阵地丧失,三千多清军又分属于叶志超和聂士成统领,兵力分散,无法与日军继续死磕。于是在日军的大举围攻之下,叶志超只好下令撤退。
而这一撤退,就是足足400里。直接由汉城退到了平壤附近。
打了这么窝囊的仗,战后得总结教训吧?
兵力不足就调兵,粮草弹药不足就调拨,指挥员不行就换将。该赏的赏,该罚的罚。
打了败仗不可怕。只要清廷能认真总结失败教训,制订正确的作战方针,努力提高军队的战斗力,未来战局或尚有望,亦不失为亡羊补牢之举。
然而,清廷事后却没有任何教训总结。
身为统帅的叶志超,在战后不但讳言自己在成欢之战中的指挥不当,反而恬不知耻的给老长官李鸿章谎报战果。
说什么“倭兵漫山遍野,约近二万,枪炮弹如骤雨”。自己指挥得当,“血战六时之久,倭兵死一千数百名”,打得“倭先逃遁”。
李鸿章拿到所谓的“捷报”后,很清楚叶志超是在吹牛。但为了体面,还是将错就错了。
估计是嫌叶志超吹的牛皮不够大,李鸿章还大笔一挥,把“倭兵死一千数百名”,改为“倭死二千多人,叶兵死二百余人”。并建议朝廷给有功人员加巴图鲁头衔,赏穿黄马褂。
可实际上,日军伤亡还不到100人。
最神奇的是,朝廷也不派人调查,直接就嘉奖了叶志超等人。光绪皇帝真的以为日军如叶志超所言,不堪一击。
这个结果,让叶志超看出了门道。打不打得赢,不重要。关键是要把部队带回去。因为李鸿章大人,更在乎部队。
结果,正是因为叶志超的恬不知耻,以及李鸿章的纵容和光绪的不作为,这才为后来清军在平壤之战的惨败,埋下伏笔。
成欢之战一个月后,日军经过休整后,对驻守平壤的清军发动攻击。并派出一队奇兵在朝鲜元山登陆,抄平壤清军退回国的后路。
当时,清军有15000人,分属五个系统。
除前面提到的叶志超部和聂士成部外,还有马玉昆的毅军,卫汝贵的盛军,以及左宝贵统领的奉天练军。
至于日军,约16000人。与清军兵力相当。
按正常情况,清军是守方,有坚固工事。这样的战斗,清军应该能与日军一战。
但前面也说了,清廷由于自大,此时并未明白平壤清军的险境。既不增援兵力,也不增援弹药、粮草。(由于战前未做准备,其实此时也无增援可派)
而驻守平壤的清军,我们从之前的成欢之战也能知道,分属不同系统的清军,配合作战能力很差。
所以,当时的实际情况是:
一比一的兵力比,清军没有取胜把握。
并且由于粮草不足,弹药不足,后路被断等因素。清军也几乎不可能在平壤与日军做长期对峙。如果不赶紧撤退,必被日军团团包围。结果必然是全军覆没。
于是乎,叶志超就得出一个结论——跑!
听闻叶志超要跑,左宝贵坚决反对:“朝廷设机器,养军兵,每年消耗金钱数百万,正是为了今天,若不战而退,何以对朝鲜而报国家?大丈夫建功立业在此一举!”
左宝贵认为,不在朝鲜挡住日军,战火就要烧到国内。平壤之战,就算打不赢,我们也要拼死一搏。消耗日军。
但叶志超不这么认为,他可没有左宝贵的家国情怀。他认为朝廷对淮军的态度一向是鸟尽弓藏。若与日军决死一战,纵然战胜,自军必大损,若不能胜,海军已败,后路已经被断,结果必是全军覆没。
自己所部,虽名为大清之兵,但实为李中堂之兵也。若所率兵马不存,李中堂在朝堂之上将如何自处?
既然李中堂把兵马交给自己,那自己就要对李中堂负责,为其保全实力。只要李中堂在朝中地位仍在,自己就有路可退。
于是,当左宝贵战死后,叶志超立即带着本部人马跑路,狂奔500余里,逃回了国内。
在逃跑过程中,叶志超部虽损失三千人,但建制还算完整,可以给李鸿章一个交代了。
从李鸿章的视角来看,也是一样。
他也不希望叶志超拼光老本。如果淮军拼光老本,就算能侥幸战胜日本,战后也很难恢复实力。相反,只要淮军实力还在,清廷就不敢动他,淮系诸君就仍能富贵荣华。
事实上,就是如此。大清玩完后,以淮军为基础形成的北洋系又统治了中国16年。
平壤之败后,朝堂之上对叶志超可谓是骂声一片。光绪下旨,革除了叶志超的职位,李鸿章出面保叶志超,希望朝廷能让其留营效力。但叶志超溃逃的影响实在太恶劣,如不惩罚,前线军心不稳。于是朝廷驳回了李鸿章的奏请。
甲午战争的第二年,叶志超被解送京师,经刑部审判,判为斩监候。
但在李鸿章的运作下,叶志超最终还是获得赦免,回到故乡病死。
国家烂到这种程度,也没什么好说的了。
≓︴李鸿章的爱将叶志超打仗一直不要命,在甲午海战中怎么变成逃跑将军了呢?
非叶志超无能他是淮军中久负盛名的一员战将猛夫,深得中堂信任倚重,由于中日二国的军事理论思想有差异,日军以惊天逆转为现代化的新式陆军,采用步炮协同的军事战略,小集群七八人为一组相互交替运动。而大清帝国死板的克守着一字长蛇阵的蜜集阵营队,在日本军队的狂轰滥炸下死伤残重毫无优势而退出汉城,据守朝鲜平攘坚城盾鱻。时左宝贵,聂士诚领援军到达,军部召令也同时到达,令叶志超为前敌总提督司令三军奋力退敌,不想日军六万余人一齐攻来,平攘城外的三道防线皆以失守,叶志超有令分兵把守各自为战,加上坚城高墙和清军的20余挺马克新机枪大发神威打的日军尸山血海肉阵尸横遍野风声鹤唳鬼哭狼嚎,倒下了四千多县倭鬼野魂。善变多谋的日军师团长,采用正面攻击,有另派二万多大军奇袭清军侧背,仅惊天动地的反转成功,回军大将左宝贵中炮身亡,日军狂奔着杀向内城,失去了制高点,形势大为不利,如坚守阵地死战也会全军覆没,无乃之下为了全中国最优秀的一点陆军家底,只好被迫撤退,否则会全军覆没无人信免,叶志超以尽了全力,放上任何一位将领也只会如此,这便是那个年代的中国军人和国家素质。
ℚ≇李鸿章的爱将叶志超打仗一直不要命,在甲午海战中怎么变成逃跑将军了呢?
人是会变的,当年叶志超是为了博一个出身,自然打仗拼命。但是后来身居高位,享受了荣华富贵,再让他拼命,就没那么容易了。
叶志超在中国近代史中也很有名,他出名的原因是因为在甲午战争中,他从平壤飞奔500里逃回国内,有名的长腿将军。不过叶志超在甲午战争时虽然表现不堪,早年在淮军中也是一员勇将,在和太平军的战斗中以骁勇不怕死出名,每次战斗中都冲杀在前,屡建战功,最后当上了总兵。
不过叶志超也只是悍勇而已,在统帅方面并没有什么出色表现,因此一直没指挥过什么大战斗。后来叶志超能做到直隶提督这个位子,主要还是因为战后淮军老将们有些功成名就,早已高升,有些则年老退役,运气好空出了这个位子。
在直隶提督任上叶志超表现可圈可点,在编练直隶练军中表现不错,还创办了山海关武备学堂,引进了一些近代军事教育体系,因此在李鸿章手下也算得力干将了。
然而长期的安逸生活无疑让叶志超已经不复当年之勇,在甲午战争时期,叶志超畏敌如虎,成欢之战中他就扔下了聂士成自己先逃。逃到平壤以后,叶志超又称病请求回国,未战先怯。
当然,叶志超这么胆小一定程度上也是被情报误导了,当时清军一直认为日军已经有3万多人,而平壤清军只有1万出头,面对如此悬殊的兵力差距,叶志超自然就怕了。左宝贵战死后,叶志超一度率部稳定了防线,不过他始终认为日军占据了绝对的兵力优势,加上自己弹药损耗太大,于是力主撤退,最终在撤退途中被日军伏击,损失惨重。
所以叶志超在甲午战争中表现不堪,一是因为长期安逸的生活导致他不复当年之勇,二来错误的情报也误导了他,最后做出了错误的决定。
------------------
推荐阅读:
一个用电设备功率为200KW,接入三相四线制线路,需要多少A的电源空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