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为什么不全军直扑北京,推翻清朝呢?
▲°太平天国为什么不全军直扑北京,推翻清朝呢?
打下南京之后,对今后的革命形势,太平天国形成了两派意见:一派以洪秀全、杨秀清为代表,要定都南京,划江而治,不思进取;一派以石达开、罗大纲等一线猛将为代表,要求趁热打铁,直取北京。尤其是罗大纲的建议极具战略眼光:
这里罗大纲给洪秀全提出了上中下三策:
上策是洪秀全御驾亲征,驻师河南。河南就是中原,历来是中国心腹之地,洪秀全亲临前线,驻军中原,一是向全国表明太平军并非乱国流寇,而是要驱除满州贵族,光复汉家江山,二是趁起兵之初的清廷惊慌失措之机,速战速绝,直捣北京腹心重地,一战定乾坤。
中策是先平定东南九省,建立稳定的大后方,再三分路出师。一路从湖南、湖北入河南;二路遡江而上,取四川,夺长安;三路是从徐州、扬州,夺取山东,随后三路大军会师北京。
下策是既然定都南京,必须大力组建水军,控制长江,才能守住南京。
可惜这三策洪秀全一个也没有采纳。后来林凤祥、李开芳以偏师北伐,竟然也能一路打到天津。以这种情况分析,如果当时洪秀全御驾亲征,全力北伐,一定能够夺取北京。北京失夺,清廷必会迁都关外,那样情况可就大不相同了。
看到这种建议不采纳,罗大纲敏感的看到洪秀全的局限,痛呼失败不远了。后来的局势发展,也印证了罗大纲的看法是完全正确的。
一个政权的最终政治理想极其重要,当时的曾国藩、左宗棠、赵烈文等人,以及后来的史学界都认为洪秀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宗教和文化问题,一个洋教,而且是个洋邪教,只可欺骗一时,要取得知识分子和广大老百姓的支持,还得承认中华正统文化。
这固然没错,但是能与大清举全国之力周旋十四年的洪秀全,也不是一无是处,对这个建议,他不会不会是全无考量,是什么原因致使他不愿意改变呢?原因很简单,就是胸无大志,而且听不得别人的意见。
当年,汉高祖刘邦进行了咸阳皇宫,看到富丽堂皇的宫殿、如山的金银财宝和成群的美女,革命意志也垮了,当晚就要住皇宫里不走了,是张良、萧何等人连说劝,最后直接让侍卫把刘邦架出了皇宫。刘邦清醒过来做了深刻的自我检讨,不再涉足皇帝半步,而是住在军营里等项羽来接收。这就是著名的“下榻秦宫”。
可相比之下,洪秀全远没有刘邦的心胸和意志,一面是南京城里的花花世界,一面是前途凶险未卜的前线,他宁愿做个富家翁,留在南京好好放纵一下,以补偿自己多年的底层贫苦生活。他一留下,洪秀清等人也随之纵情享乐。——团队高层放弃了艰苦奋斗和进取精神,失败只是个时间问题。
相反,如果全力进取,大家都把心思用在战争上,洪、杨的内讧也不会成为主要矛盾。化解内部矛盾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敌我矛盾成为主要矛盾,面对外部矛盾,在工作解决内部矛盾。
在洪秀全放弃进取的时候,清廷缓过气来,起用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一大批汉族士大夫,大好局势马上一去不复返了。
♁☢太平天国为什么不全军直扑北京,推翻清朝呢?
任谁也难以料到,一群打着西方宗教旗号的草莽英雄,
竟占了半壁江山,与大清划江而治长达14年之久。
可惜,终究还是梦断南京。
人们常常假设:如果太平军没有被南京繁华迷住双眼,
而是集全部洪荒之力直捣黄龙,“清妖”能否被斩尽?
其实,太平军的最初目标,还真不是金陵。
太平一统
1
洪秀全的心仪之地,是河南。
“得中原者得天下。”河南的战略地位,无需多言。
太平军最初的战略进攻路线,也剑指河南:
桂平——永安——桂林——长沙——岳阳——武昌
如果攻打南京,最佳路线应当是:
桂平——韶关——南昌——安庆——南京
这条线,才是清军防守力量最薄弱的区域。
进攻长沙时,李秀成有段话,可为佐证:
“攻城未下,计及移营,欲由益阳县靠洞庭湖边而到常德,欲取河南为家。
到益阳忽抢到民舟数千,后而改作顺流而下……而破武昌。”
南京城
2
武昌乃九省通衢,是中原重镇。
占领武昌后,太平军该何去何从?
大佬们意见并不一致。
河南,依旧是洪天王的心头好:“欲取得河南为业。”
石达开主张:“先行入川,再行回扰。”(后来他四进四川)
力主进攻南京的,则是东王杨秀清:“专意金陵,踞为根本。”
其中,石达开的意见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按理说,洪秀全是天王,自当说一不二。
但是,杨秀清有一项绝技——代天父传言。(他才是大Boss)
《湘军记》也说:
“洪秀全既陷武昌……与杨秀清等议所向,
或言踞武昌为伪都,遣兵道湘樊,北犯中原。
或言金陵天府饶财富,宜踞为根本,徐图进取。
杨秀清主之,遂决意东。”
当然,洪秀全并不死心,经常提议迁都河南。
他的目标也很明确,即:占据河南,缓图直隶。
太平天国壁画
3
尽管天国上层对初期战略目标存在分歧,但是,
太平军的最终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北京。
定都南京后,大佬们开始分工:
洪秀全坐镇南京,杨秀清率军继续北伐。看两段记载:
“金陵已破,洪杨二贼议欲分军,洪留南而杨往北。”
“既陷金陵,东贼意欲分党踞守江南,而自往攻河朔。”
洪杨想模仿朱元璋北取大都的战略方向,成就一番大业。
如果真由东王亲率东征,后代史书中就不会有天京事变了。
然而,历史发展像极了拍电影,偏离剧本是常有的事。
李秀成自述
4
杨秀清为何放弃北伐,留守南京呢?
《李秀成自述》有段记载:
“一老年湖南水手大声扬言,亲禀东王,不可往河南,云
‘河南水小而无粮,敌困不能救解。而今得江南,
有长江之险,又有舟只万千,又何必往河南。
南京乃帝王之家,城高池深,民富足余,
尚不能立都,尔而往河南何也?’他又云
‘河南虽是中州之地,足备稳险,其实不及江南,请东王思之。’
后东王复想,见这老水手之言,故而未往。”
这位老水手是谁?
一说为航王唐正才,一说为湖南道州人蒋某。
能向东王当面进言,想必身份不低,故前者较为可信。
杨秀清的命运,就此改变。
太平天国的命运,就此改变。
京杭运河
5
太平天国在军事方面,的确人才济济。
占领南京后,迅速攻占镇江和扬州,形成铁三角格局。
一举切断清军漕运交通线,皇城的人们吃饭都要成问题。
杨秀清亲自到扬州视察,排兵布阵,意欲沿运河北进。
这一招,相当高明。
京杭运河直通北京,且是运粮要道,
将其作为行军路线,既便捷高效,又经济实惠。
果真如此,则北京危矣!
江北大营
6
对于杨秀清的意图,清廷也看得很清楚。
琦善火速赶往扬州,扎下江北大营。
与此同时,向荣的江南大营分兵五千,驻守镇江。
彼此互为犄角,以应对太平军北伐。
当时,漕运总督杨殿邦出了一个损招:
“启放各闸坝,泄尽淮水,使贼舟滞行,不能上窜;
只须在两岸堵御,较易为力。
若贼匪窜至高(邮)宝(应),或竟决洪湖使水下注,
该匪自当全股淹没。”
奏折里说的湖水,指的是洪泽湖和高邮湖。
其实,太平军多为水师,损失不会太大。
真正遭殃的,肯定是普通百姓。
北伐路线图
7
琦善的江北大营,仓促上马,中看不中用。
如果太平军沿运河北上,结局真的很难说。
清人有两段记载:
“彼时若大队乘锐北渡,琦相何能抵御?”
“斯时北路尚未设防,城堞不坚,地无险阻,
若杨酋长驱而北,扰乱情形,不堪设想。”
由此,亦折射出清军之衰败情形。
可惜,杨秀清最终放弃这一路线,改由安徽北伐。
原因何在?
他先入为主地认为,清军在运河一线必然布置层层重兵。
加之密探报告说,扬州有重兵,安徽则防守空虚。
“时兵勇络绎过境,云集扬州。贼图北窜,遂由金陵改道浦口。”
战场如棋局,一招错,满盘皆输。
李开芳画像
8
北伐军是精锐中的精锐,实力不可谓不雄厚。
祭出如此锋利的剑,目的不言而喻。
可惜,选错了路线,终究全军覆没。
清军最终借助运河大水,淹没北伐军。
李开芳被俘,所受酷刑,不忍直视。
权力争斗,从来都是你死我活,且下手毫不留情。
清廷加强北方防务,天国再无进军北京的可能。
机会往往只有一次,抓不住,一切都是枉然。
即便如此,这支队伍仍把北方搅了个天翻地覆。
想必那段时间,皇帝妃子们睡得并不安稳。
孤军北伐
9
李秀成被俘后,总结天朝十误。
北伐失败,排在首位。
洪仁玕也说:
“发兵扫北,虽所到以威武取胜,究系孤军深入。”
孤军深入,被认为是北伐失败主要原因。
殊不知,太平军起义后,哪次不是孤军深入?
此次北伐,相比起义之初,条件实在要好得多。
有战斗经验,有战略后方,有财力支援,有部队增援。
而且,没有家属拖累。
最大的败因,恐怕还是行军路线的错误选择。
放弃运河,使得战线被大大拉长,不能一蹴而就。
补给也发生困难,以致于寒冬季节,北伐军只能着夏衣作战。
惨烈情形,莫可名状。
祥说:北伐军攻占天津后,距离北京只一步之遥。
不过,即便打下北京,并不意味着灭亡大清。
军事占领,与政权更迭之间,还有一道鸿沟。
外国联军就不止一次占领北京,大清却依然能苟活下去。
◐❦太平天国为什么不全军直扑北京,推翻清朝呢?
太平军多次考虑过全军北上。不过,形势的变化,使他们每次都做出了调整。
第一次:益阳
太平军围攻长沙81日不克,决心转移。
转移去哪里?
太平军确立的方针是:由益阳县,靠洞庭湖边到常德,“欲取河南为业”。(《李秀成自述》。
“欲取河南为业”,其实质就是全军北上,准备攻略北京。
这是根据当时形势做出的决策。
当时,由益阳向北进军有两条路:1为走水路,向东北进攻岳州,2为走陆路,进攻常德,再北上越过荆襄,进入河南。
显然,走水路,取岳州、武昌,都是相对便捷的。
但是,当时太平军水师还不强,缺少船只,走水路难以占到便宜,他们遂决心走陆路,取常德,过荆襄,入河南。
不过,情况迅速变化。太平军进入益阳后,在资江截获了大量的船只,大量水手也踊跃参军。
于是,太平军遂决心转取水陆并进,进攻岳州。
攻取岳州后,又有大批水手参军,太平军水师力量迅速壮大,形成了战略优势。
随即,太平军果断北上,攻取武昌,声势大振。
可以说,益阳大捷,是太平军发展方向的转折点。
此前,太平军在缺乏船只的情况下“没得选”,只有一意北上,益阳大捷后,太平军船只日多,水师日强,已可以主动对发展方向做出选择。
第二次:武昌
攻取武昌后,太平军就接下来发展方向,又作争论。
武汉是九省通衢,发展方向的选择很多,因此各派意见都有。
早在永安时,洪秀全就受到胡孝先的影响,“欲取关中为业”。
其他许多人也主张北上河南,再取北京。
杨秀清则力主东下,向南京发展。
最终,杨秀清为排除众议,不惜使出“天父下凡”的“大招”,确立向东发展的方向。
杨秀清的决策,是符合当时形势的。
首先,太平军早期连攻桂林、长沙不克,形势被动,规模一直发展不起来。此次从岳州到武昌一路大发展,源于水师的迅速发展。
太平军已意识到可以以水师为战略优势,遂在武昌建立了“水营”。
显然,大军直入河南,直扑北京,水上力量这个战略优势就只有放弃了,这是扬短避长,并不明智。
其次,太平军在武昌进行了大扩军,规模扩张到50万。但是,能战之兵不过10余万,其他都是家属。
不管是兵还是家属,都是要吃饭的。
50万人一起行动,想靠就地征粮解决是不可能的,必须需要携带大量物资、粮食。
只有靠船只走水路,才可能满足如此庞大队伍的生活、战斗所需。
而且,武昌随军家属,可不是广西“大脚女人”,女子多是缠足的,要她们一起走陆路行军,必然影响全军效率。
最后,清军的部署,也使太平军向东发展极为有利。
当时,太平军后方是“老朋友”向荣的军队,这支军队自广西一路相爱相杀到武昌,战斗力强,难以击败。
北方,是直向大清核心地带之路,清军十分重视。琦善率领的大军在河南的防务已经严密,
唯独东方,陆建瀛的兵力薄弱,又要分守多出要点,根本无法抵挡太平军的顺流而下。
后来的武昌大进军也说明:这是一次极为成功的决策,原先很难攻取大城的太平军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连克九江、安庆、南京,使太平天国发展到了高潮。
第三次:定都天京前的讨论
攻取南京后,太平军并未立刻决定定都天京,而是对接下来的发展再次展开激烈讨论。
对于太平军的计划,史书有两种基本相近但细节有差异的记载。
《李秀成自述》表示:当时,洪秀全、杨秀清计划分兵守住南京及周边,大军仍然“欲取河南为业”。
《粤寇起事纪要》则表示:洪秀全、杨秀清决定分兵。洪秀全留在江南,杨秀清负责继续北上。
显然,太平军的原计划,或是由洪秀全、杨秀清一起继续带领大军北上,或是由杨秀清率军北上,其本质都是:以南京为根据地(而不再向武昌、安庆一样旋得旋弃),主力继续北上。
但是,一位老水手的话改变了太平军的计划。
老水手提到:北方水少米少,南方人不适应。而且北方旗营马队很多,咱们占不到便宜。不如以金陵为首都,据长江之险,分扰东南,“徐图北窜”。
洪秀全、杨秀清采纳其言,定都天京。
这次决定,也是出于实际情况做出的调整。
定都天京,以天京为中心,再行北伐,原本是没有问题的。
天京周边,是天下财赋重地,以此为根据地,确实可以壮大自己,再稳妥部署北伐,未必不能像朱元璋一样完成一统。(暂不谈论太平天国教义等短板)
定都天京,并不意味着必然腐化堕落、祸起萧墙,或者说,如果太平天国必然腐化堕落、祸起萧墙,那么,就算真的打下北京又有什么用呢?
第四次:罗大纲之策
太平天国派孤军北伐前,罗大纲提出看法。
悬师北伐,找死!
如果真的要北伐,一定要先经营河南,而且,“大驾驻河南,然后大军可渡河”,一定要最高领导亲自指挥,才可以发动!
否则,就应该先定南九省,然后分兵北上,在陕西、山西、山东三个方向一起进军,会师北京。
再其次,要保住南京,就多造水师,控制长江吧。
罗大纲三策,与朱元璋北伐比较类似(具体有调整)。都是从全局出发考虑,是比较靠谱的。
大清是全国的统治者,虽然衰落,但依然有相当根基。
太平天国的任务不只是“打进北京”,而是推翻大清在全国的统治。
因此,太平天国必须建立稳固根据地,从天下的视野出发,发展自己、打击敌人。
否则,如果一直流动作战,就像黄巢一样,即使打进都城,也是站不住脚的。
可以说,罗大纲三策,虽然其本意是反对杨秀清“偏师北伐”,但从侧面也反应出:太平军不可能以无后方作战的方式,“直扑北京”。
实际操作:永失机会
从太平天国的实际操作看,杨秀清的本意是比较明显的。
杨秀清的部署如下。
1、林凤祥、李开芳率2、3万人北伐,“兼道疾进,勿贪攻城”,发挥流动作战的优势,直接威胁敌人腹心,牵制敌力量。
2、留兵守天京,牵制江南、江北大营之敌。(绿营少有的精锐多被牵制在此)
3、西征军攻取长江上游,平定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长江沿线,扫除后顾之忧。
其中,北伐、守天京,都是以敌我双方的政治中心为诱饵,牵制敌人主力,西征军作为战略进攻力量,扫除后顾之忧。
从效果看,虽然一波三折,但在1854年4月前,基本达到目的。
当时,西征军已经攻占安庆、九江、武昌等地,进入湖南。
在正常情况下,清军在湖南境内没有可以抵挡太平军的军事力量。
太平军就是从湖南一路过来的,当时,湖南境内与之交战的清军,此时,正在天京城外待着呢。
如无意外,太平军将不会遇到太大阻力,就可以攻取长沙,连通广西(老家)。
鉴于四川、两广当时清军并无战略进攻力量,太平军西征似可告一段落,全力北伐。
因此,1854年2月,太平军进入湖南的同时,又以秦日纲组织了北伐援军。
可是,由于湘军的意外崛起,太平军计划严重受挫。
湘军不但使太平军无法攻取湖南,而且还出省作战,一路攻取武昌,直扑九江,极大改变了形势。
原本计划支援北伐的秦日纲,无法组织北上,只好紧急加入田家镇防御作战。
待石达开湖口大捷,扭转西征形势时,北伐军已经彻底失败,无后顾之忧的清军加强了江南、江北大营,加紧对天京的封锁。
可以说,正是湘军的意外崛起,彻底打乱了杨秀清的部署,使太平军无法按照其节奏完成部署。
待到太平军西破湘军,东破江南江北大营后,天京事变爆发。
此后,太平天国转入战略被动。所谓攻取北京,再无机会,只剩下了政治口号上的意义。
总的来说,太平天国是多次考虑过全师北伐的。
太平天国多次改变其全师北伐的决定,也基本上是符合当时形势变化的。
太平天国的失败,主要是其政治失败,而非军事决策。
如果太平天国的主张确实得人心,曾国藩凭什么拿出“维护千年道统”来组织湘军与太平天国为敌呢?(反对满清统治,原本是应该占据政治优势的,但是···)
如果太平天国的高层确实是团结一心的领导班子,不发生内讧,即使在林凤祥北伐失败后,已经打破江南、江北大营,已无东顾之忧的太平军原本仍然可以以优势力量消灭湘军,再组织北伐!
军事上的失算还可以弥补,政治上、文化上的失败,就不可逆转了。
╊┾太平天国为什么不全军直扑北京,推翻清朝呢?
太平军是流窜式作战,对地区的依赖性很大。在打下武昌以后,洪秀全这个邪教头子的建议是进军河南,然后威胁河北地区。问题是洪秀全根本没有见过什么世面,依靠当时的河南地区根本无法供养太平军。二东王杨秀清和以往石达开是比较有见识的,他们建议进军江南。
江南地区十分富庶,占领江南地区不仅可以解决自己的供给问题,同时可以切断清王朝的财政命脉。不得不说,洪秀全由始至终,除了忽悠人就是玩女人。太平天国真正的当家人前期是杨秀清、石达开,后期是洪仁玕、李秀成。
◎﹠太平天国为什么不全军直扑北京,推翻清朝呢?
大家有没有这样想过,当1853年他们拿下武昌,号称50万大军,1851年起兵的时候只有万把人,从一万多到五十多万,这里面有两广人,两湖人,安徽人里面有拜上帝教徒,有天地会,有三合会,还有大量裹挟的难民。这些人想的是什么?是打到北京还是就近找个地方修整,统一思想。另外在武昌缴获战船上千艘,这些要排上用场,那只有在南方。再有就是中国当时的国情是经济重心在南方。只要守住长江上游安庆,九江。那在南京有吃有喝历史就是这样有意思,我们总去赞美成功的一方,吸取他成功经验。其实呢也不一定是这么回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