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为什么把外交部长称为国务卿?
◈▔美国为什么把外交部长称为国务卿?
在1789年,美国独立之初,老一辈美国革命家为了防止权利过于集中于某一人身上,决定采取三权分立。国务卿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孕育而生。
当时总统拥有行政权,国会拥有立法权,最高法院拥有司法权。虽然达到了权利的分散,但为了防止总统与国会在外交上出现相互掣肘的现象,麦迪逊提议应设立外交部和外交部长。
因此美国外交部产生了,而国务卿可以说就是外交部的延续。
但没过多久,美国外交部便更名为美国国务院,外交部长也更名为国务卿。所以从历史上来看,美国国务卿就是外交部长,只不过是改了名字而已。
至于为什么要更名叫国务卿而不叫外交部长,那就没什么好讲的了。毕竟各国国情不同,考虑问题的方式不同。我们觉得叫国务卿奇怪,人家可能还觉得我们叫外交部长奇怪。
从国务卿的字面意思上来看,可以理解为管理国内事务的人,但同样可以理解为管理国际事物的人。那国务卿这个美国“外长”到底管不管理国内事务呢?
从从事的活动来看,国务卿相当于一个国家的外交部长。但从美国宪法来看,他又是排名第一的政府部长,又称为首席部长。
而且国务卿掌管“国玺”,总统辞职也必须向国务卿递交辞呈。还有一些联邦事物公告和文件,必须由国务卿和总统共同签署。
国务卿还需负责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之间的联络,因此国务卿又被称为外交和州际事务部长。所以,总的来说,国务卿工作繁重,不仅局限于外交事务,而且处理一些国内事务。
在美国独立之初,于外界的外交事务较少,均由总统的秘书进行兼顾外交事务。但随着美国的发展,对外交往越来越多,便将总统秘书长改为国务卿。
在设立这一职位初期,外交事务并不像今天如此繁重,所以当时国务卿的工作重心还是在国内事务上。直到美国对外交往的增多,尤其是二战以后,国务卿的工作重心逐渐转移到外交事务上。
特别是在二战之后,国际大环境趋于和平,美国国际地位与日俱增,国务卿的担子也越来越重。美国国务院的雇员也由建国初的10人扩大到目前的6万多人,如何统筹各项事务,做到人尽其用,着实给国务卿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国务卿杜勒斯
如果总统不擅长于处理外交事务,那么国务卿的作用就会大大的凸显。比如军人出身的总统艾森豪威尔,他便将外交事务尽数委托于国务卿杜勒斯。
而杜勒斯在这一期间也提出了大量的外交政策,例如“战争边缘”、“和平演变”等等。
到了现代国务卿的担子就更加沉重了。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被誉为“国务卿劳模”。在她任上4年时间里,出国访问的时间超过400天,先后访问超过100多个国家。
从历史发展来看,国务卿对国内事务的管理越来越少,而对国际事务的处理越来越多。
℃│美国为什么把外交部长称为国务卿?
这里先纠正题主两个问题:其一,“国务卿”是中文翻译过来的称呼,美国当然不会是这样称呼的。其二,美国国务卿的职权和地位,不仅仅是外交部长,在世界各国的行政架构中是个独具特色的存在。
国务卿在美国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而且重点掌管外交事务。
因而,我们常常能在媒体上看到美国国务卿在全球奔走,四处亮相。其风头和名气,甚至盖过了副总统。
美国的很多名流担任过国务卿。例如《独立宣言》的起草人托马斯·杰斐逊是第一任国务卿,还有美国经济现代化的倡导者亨利·克莱,以及马歇尔、杜勒斯、基辛格、希拉里·克林顿等。
“卿”我国古代官员的称呼,“国务卿”是典型的中文古文和现代词语融合的称呼。
我国民国时期就曾设置有国务卿这个官职。
民国三年(1914年)5月,袁世凯改组国务院为政事堂,国务总理徐世昌改称为国务卿。政事堂是总统府的办事机构。
两年后,袁世凯以帝制失败,政事堂、国务卿之名也就随之废止了。
在美国,国务卿这个职位的名称是United States Secretary of State。
United States of State指美国政府,Secretary的中文意思是秘书、部长、大臣等。
因而,United States Secretary of State的中文直译意思,就是美国政府的秘书、部长。其实也就相当于秘书长。
美国政府设置有一个部门——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State。
Department的中文意思是部门、部等。
因而这个部门的中文含义,就是美国国务院。
这个部门的首长,就叫前面说的United States Secretary of State,也即美国国务院的首长。
按理说,可以把这个职位翻译为美国国务院总理,但是它的职权还没到这个层级。
这个职位,从美国政府成立之初的1789年就开始设置。当时主要是为防止在外交上出现两权分立、相互掣肘。
于是,将当时的外交部改组为国务院,在负责国内事务的同时兼顾外交事务。
实际上,United States Secretary of State这个职位的职责,最初主要是负责国内事务,包括参与制定、发布、保管政府的法规文件,为行政部门的人事任命做公证等。
显然,它就是典型的负责中央政府国内事务的“秘书长”岗位。于是中文翻译就把它称为“国务卿”,也即国务大臣。
后来,随着美国的外交活动日益增多,“国务卿”的职责内容才真正转向国际外交事务。但是国务院、国务卿的中文称呼没改,沿用至今。
也即,美国国务卿是主管外交、兼管部分内政事务的国务院首长。
实际上,美国国务卿的权力和地位,比常规的国家外交部长高很多。
“二战”以后,美国的国际地位急剧上升,逐渐居于全球霸主地位,国际事务、外交工作之重要、繁忙,也就可想而知。
国务卿这个职位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
国务卿的产生,必须经由参议院同意、由总统任命,并对总统负责。
在美国行政体系架构中,国务卿是仅次于正、副总统的高级官员,位于美国总统继任顺序(即美国总统被罢免后继承总统职务的人)的第四位。也即国务卿这个职位在美国政府里排位“老四”。
可见美国国务卿的地位之高。
还有,国务卿掌管着美利坚合众国的国印,对总统发布的某些文告有副署职权。
如果总统辞职,要向国务卿提交辞呈。
因而,国务卿是美国总统对国际事务的首席顾问,属于总统的内阁成员,但是其地位比其他内阁部长高,在各部门中居于首席地位。
这用我们中国古代的说法,就是内阁首辅、丞相。
当然,国务卿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背后有庞大的团队——国务院。
国务院的主要官员,除了首长国务卿之外,还有副国务卿(Deputy Secretary)、次卿(Under Secretary)、助卿(Assistant Secretary)、副助卿(Deputy Assistant Secretary)。
国务院内设的部门,堪称一个规模庞大的行政部门。
例如除了相关的外交事务管理部门之外,国务院内设机构繁多,例如反恐协调办公室、美国全球艾滋病事务协调办公室、战争犯罪办公室、教育暨文化局、人口、难民及移民局等等。
这些内设机构,与首长国务卿的职责定位呼应,充分体现了外交+ 内政的职责。
|▶美国为什么把外交部长称为国务卿?
这是一个很奇怪的问题,因为美国人从来没有把什么外交部长称之为国务卿!
应该说,这种所谓的称呼,只是中文翻译的结果,是中国人称呼的一种自我表达,美国无关,与美国的国务卿也无关。
因为,在美国人心中,只有一个叫 United States Secretary of State!直白的意思应该是:美国这个国家的秘书长!
再往下想,就更加复杂了,美国这个国家的秘书长又相当于什么?中国的国务院秘书长?可惜,美国连国务院也没有……
另外,美国的行政体系只有一个,总统制下的各行政部门,也没有什么党政群之分!
所以,如果硬是要将这个 United States Secretary of State翻译成什么,然后还要对此比较一番,评价一番,不仅显得无聊,也显得无知!
比如,我们非要把science-翻译成科学??
其实,science这个词源于sci--即,分开的知识,这也就意味着所谓知识,就是打开问题,剖析问题最后得出的一些常识和道理。
由此衍生出一系列的相关词汇:
Conscience 良知(全身都知道)
conscientious 认真的(知道怎么去做)
prescience 预先知道
omniscience 全知(全部都知道)
由此说明:如果把science硬是翻译成科学,这是不准确的,或者说是无法理解的!只代表你自己的一种理解,但若把这种理解定义为所有人的理解,那就是偏激了,或者说是错误的了!
它的正确的翻译应该是“知道的学问”……,但是如何用一个准确的单词来进行简单的表达,这就需要有准确的定义和内容了!
再比如,中国人常常念叨的“形而上学”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中文把“metaphysics”翻译成形而上学,但作为发明了这个词的亚里士多德却永远也不知道什么是形而上学!
因为,physic本意就是自然科学,其实是“自然学”,或者是“物质学”、“存在学”,由于时代不同,人们对这个词的翻译理解也不同,但在物质、物理、科学、自然等概念没有形成之前,它一定是“being”,即研究存在的学问。
那么,“存在”(being)的隐喻就是“虚无”(nothing),此时,如果physics是一门“存在学”的话,metaphysics就是“虚无学”。
显然,这样的翻译才是深刻而贴切,与翻成“形而上学”或“玄学”相比,在本质上产生了巨大的区别!
因为,若认为“metaphysics”是“形而上学”或“玄学”的话,就将其归属于“唯心主义”的范畴,从而形成了与“唯物主义”相对立的世界观,甚至成为贬义的、颓废的、空谈的、反动的世界观。
但若将其翻译成“虚无学”呢,就会与今天的“虚拟学”联系在一起,这也正是欧美科学家们在理解“metaphysics”时与我们的不同!
正是由于这种不同,我们因此而产生了近百年来的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之争,并将“metaphysics”这个“形而上学”打入冷宫,再踏上一万只脚,很难在人们心中和社会实践中树立应有的价值和地位。
恰恰相反,欧美国家由于采用的是原汁原味的英语,故在他们心中,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玄学”这些定义!
他们只知道,这个世界上,除了泰勒斯、苏格拉底们告诉他们有一门“physics”(存在学-物理学)之外,还有一门亚里士多德告诉他们的“metaphysics”的(虚无学-虚拟学)。
于是,才有了海德堡、普朗克、爱因斯坦、香农、冯诺依曼、图灵、比尔盖茨、乔布斯、扎克伯格、马斯克等人去研究量子力学、信息学、计算机、人工智能、互联网、智能手机、元宇宙和人机交互等“虚拟学”。
这就是语言的神力,文字的魅力,翻译的魔力……,观念之差,导致理解之异,一字之差(虚与玄),“差之毫厘,缪之千里”!
所以,所有的中文对英文的翻译,只是一些表面现象!不能用在原则问题上,不能深究,不能深入的讨论……!否则就会陷入一种迷茫和混乱之中。
简单讲,就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了解个大概就可以了,如果你非要较真的话,那简直就是无法进行下去了……
►◑美国为什么把外交部长称为国务卿?
不是美国将外交部长交国务卿,而是我们叫国务卿。国务卿在英文里面的意思是United States Secretary of State,直接翻译过来就是美国联邦政府秘书长或部长的意思。外交事务仅仅是美国国务卿权限的一部分,翻译成外交部长并不是那么准确。美国国务卿负责的事务有很多,翻译成国务卿其实非常恰当。其实还有一种说法,那就是国务卿这个词来自于日本的翻译,清末民初的时候传到我国以后一直沿用至今。
美国现任国务卿布林肯
美国国务卿的诞生。美国成立之初,并不是今天这个样子,而是一个邦联政府,类似于今天的欧盟,成员就是最早独立的13个州。后来,美国组成了联邦,并且设立了三权分立的原则。即使如此,美国总统权力也过于庞大,设置国务卿这个职务就类似于首席部长。因为国务卿必须由参议院投票通过,对于总统也能够起到一定的制衡作用。
但是后来随着美国总统权力的不断扩大,国务卿的制衡作用就越来越小,偶尔碰到一些“头硬”的国务卿才敢不接受总统的“乱命”。例如,美国前总统特朗普任内的第一位国务卿蒂勒森,其实就不怎么与特朗普合得来。
美国第一任国务卿杰斐逊
美国国务卿的权力。之所以不能够将美国国务卿翻译成外交部长,重要原因就在于国务卿的权力比外交部长大多了。在美国联邦政府的序列中,国务卿仅次于总统与副总统,位居其他所有内阁成员的前面。因为美国是世界霸主,需要处理很多国际事务,国务卿在国际舞台非常活跃。因此,大家都会有错觉认为国务卿需要干的事情与外交部长差不多。
国务卿不仅仅要负责外交事务,还需要负责联邦政府与各州政府之间的联系。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联邦政府与州政府之间的关系并不是隶属关系,而是分工合作的关系。因此,国务卿居中联系的工作也显得非常重要。除此之外,国务卿还掌握着美国国玺。例如,美国总统如果辞职,就需要向国务卿提出书面申请。不仅如此,美国联邦政府很多重要文件也需要国务卿副署。
蒂勒森
美国历史上出现过那些国务卿。美国历史有很多著名的国务卿,例如第一任国务卿杰斐逊,后来又担任了美国第三任总统。杜鲁门时期的国务卿马歇尔,主导了“马歇尔计划”,为美国确立世界霸权奠定了基础。还有另一位中国人的老朋友基辛格,至今依旧健在,堪称国际战略家。此外,奥巴马时期的国务卿希拉里也非常有名,差一点成为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统。
希拉里
我是纵横观智库,为您提供最全面的国际问题解答,欢迎关注。
┽Ⓒ美国为什么把外交部长称为国务卿?
美国的国务院与其他国家不一样。
美国没有政府总理,政府总理的职能为总统兼任。国务卿则是具备特殊地位的最高行政官员。
当前,国务院下辖6位次卿及59个机构:
依据美国法律:
第一、国务卿是政府第一部长。
也是总统、副总统、众议长、参院多数党主席后的第一人。即是说,前面四个人如果同时嗝屁,国务卿是总统的第一代理人,也是最高层次的非选举公职人员。
第二、国务卿由总统提名,经参议院审议就可上任,总统有更换解雇权。
第三、执掌美利坚国玺,总统如果辞职就必须向国务卿提交书面申请。
第四、不限外交事务的部分国内文件,总统与国务卿共同签署才能生效。
第五、国务卿主管联邦政府所属的全部外事机构及海外大部分运作。
所以,国务卿不仅是外交部长,也是美国联邦政府体系的第一部长。当然,也可将国务卿理解为常务副总理兼外交部长,在内阁会议的发言权一般超过副总统。
之所以形成这样的局面,是因为美国建国之初的外交事务不多,政府机构编制少,国务卿也就承担了比其他国家外交部长更多一些的国内事务。而美国第一任国务卿、第二任副总统、第三任总统杰斐逊,为国务卿职权的定型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
推荐阅读:
上一篇:什么人难有出头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