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锡山的美式冲锋枪有何特别之处?
⇓Ⓔ阎锡山的美式冲锋枪有何特别之处?
阎老西的兵工厂从1926年就开始仿造美式M1921“汤姆逊冲锋枪”,高峰时月产量达900支,据估计到太原沦陷之前,晋造汤姆逊产量应突破了40000支。这么大的产量,也必然造成晋绥军系统内的普遍装备,不仅步兵可以装备到班级,二线人员比如炮兵、警卫和后勤部队也有一定配备,并且这款武器也跟红军有所交集。
红军第一次正式跟阎锡山的部队交手,是1936年2月的“红军东征”。红军主力秘密东渡黄河,在阎老西的地盘上纵横驰骋,到4月底共征战晋西北等地两个多月的时间,除筹款40余万元和扩红7000余人外,还打垮了晋绥军30多个团的围追堵截,消灭其13000余人。显然,在如此重大的胜利中,缴获一些晋造汤姆逊那简直是小菜一碟。
阎老西万般无奈之下,只好求助于老蒋,于是陈诚带着大批中央军入晋,在这样的情况下,红军则主动西渡黄河撤回了陕北。世事无常,一年多以后抗日战争爆发,日军兵犯山西,阎锡山又不得不再次邀请中央军、八路军到山西助战,这回红军不用强渡黄河了,而是大大方方受邀而来,阎锡山还得提供粮食弹药,真是个苦命的娃。
期间为表诚意,阎锡山又赠送给八路军200挺(支)晋造机枪和冲锋枪。所以啊,红军的中高级指挥员在长征期间可以只知道“花机关”,也就是德造的MP18,但是到了陕北完成东征以后,基本也都是认识“汤姆逊先生”的,那么也就是说,李云龙晓得,同级别的丁伟和孔捷一样有所了解。
因此,在杨村战斗中,如果日军山本特工队使用的真是汤姆逊,然后只有李云龙能够判断出来而孔捷不能,那就是骂人了。不能低估红军或者八路军指挥员对武器的敏感程度,如果日军用的是晋造汤姆逊,身经百战的孔捷仅凭枪声就可以听出来,毕竟之前曾经跟晋绥军交过手,而完全不需要李云龙事后根据什么弹壳再分析出来。
所以从军史角度推敲的话,完全就是《亮剑》的主角光环而已,有经验的基层指挥员,对机枪、步枪和冲锋枪的动静,分分钟就可以区别开来,甚至可以判断出型号。同样是八路军团长,孔捷听不明白枪声?你信我也不信。
那么阎锡山搞出来的汤姆逊有什么特点呢?最主要的是长度有所增加,M1921原枪长0.85米,其中枪管长0.27米,而晋造汤姆逊冲锋枪为了增加射程和稳定性,特地将枪管加长至0.395米,差不多是一般冲锋枪枪管长度的两倍,所以其有效射程远超美式汤姆逊,是晋造冲锋枪最具特点之处。
另外汤姆逊原枪口径是11.43毫米,发射柯尔特手枪弹,而晋造汤姆逊对外称口径为11.25毫米,让外界以为与原枪11.43毫米口径不一致,实际上两者的弹药是可以通用的。晋造冲锋枪其实有两种类型,即前方有小握把型以及无小握把型,但是都采用20发直弹匣供弹,也可以采用50发弹鼓供弹。
《亮剑》剧中山本特工队实际使用的是美制M3冲锋枪,也就是被称为“注油枪”的那玩意,当然是穿越了,虽然跟汤姆逊的口径是一样的,但M3是1942年底才正式列装美军的,那么在百团大战的1940年前后,别说日本人了,就是美军武器专家连样枪也都还没见着,怎么就装备小鬼子了?如果说日军真有什么特种部队,也该装备自己的“百式冲锋枪”(仿MP18)或者德制的MP38才对。
所以这是亮剑的一个错误展示,你只能理解为道具缺乏,只好给鬼子挎上了解放战争时期才流行(道具充足啊)的美制M3冲锋枪,然后也只能将错就错,让李云龙根据弹壳推断出来是什么“美式冲锋枪”,证明这伙鬼子不一般。但是真的不关阎锡山什么事,更不关晋造汤姆逊什么事、
网络上把晋造汤姆逊吹得制作精良和火力强大那都是扯淡,日军肯定有大量缴获,但一定不屑批量列装。其一是日本人的战术理念不同,其二是一些军迷盲目高估了民国时期国内兵工厂的枪械制造水平,汤姆逊冲锋枪结构复杂、工艺要求很高,甚至连钢材的质量对武器都有很大影响,虽然太原兵工厂在国内还算数得上,然而其产品质量能够比肩美国自动武器公司?别开玩笑了。
亮剑中最应该装备晋造汤姆逊冲锋枪的,那也应该是阎锡山嫡系的楚云飞部队,可是你看楚团长卫士班用的是什么家伙?一色的司登嘛,这不就全明白了!
☯♤阎锡山的美式冲锋枪有何特别之处?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在民国时期,地方军阀中只有阎锡山大量制造过冲锋枪,晋造汤普森冲锋枪。
阎锡山的冲锋枪相比美国汤普森冲锋枪,有着一些有趣的改进。
第一,枪管较长。
阎锡山认为,山西的防御作战都是山地战。
山地战中,敌我双方往往相距较远,人无法迅速不行行军赶到。
所以,轻机枪比冲锋枪似乎更有作用。
但轻机枪的射程太远,在很多战斗中没有必要,威力过剩了。
而且轻机枪太重,不适合强调轻装的山地作战。
所以,阎锡山将汤普森冲锋枪的枪管改长,目的是提高射程,以合适山地作战。
第二,可以安装两脚架。
阎锡山认为,冲锋枪在山地战中,往往成为火力的支柱,比轻机枪更实用。
然而,冲锋枪最大问题是持续射击的精度较差,经常扫射几十发才能中一枪。
所以,阎锡山为部分冲锋枪安装轻机枪的两脚架,目的是大大提高射击的精度和稳定性。
第三,没有使用弹鼓。
这主要是中国人的臂力较弱,使用汤普森的大弹鼓严重影响托枪射击的稳定性。
所以,晋造冲锋枪都采用直弹匣设计。
不过,一些晋造冲锋枪干脆改用弹链供弹,形同轻机枪。
这又是阎锡山的奇思妙想了。
阎锡山的冲锋枪制造了不少,经常四处送人,八路军也装备了一批。
这些冲锋枪是近战的利器,当时连侵华日军都缺乏冲锋枪。
可惜,阎锡山的冲锋枪口径是比较大的,所以子弹供应困难,限制了枪械发挥作用。
╉•阎锡山的美式冲锋枪有何特别之处?
梁老师说事为您回答这个问题。
要想回答好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得了解一下冲锋枪到底是一件什么样的武器,然后再来说说这件晋造冲锋枪的特别之处。
毕竟没有对比,你就不知道他们的差距和特别之处。
冲锋枪。
话说冲锋枪的出现其实挺尴尬的,在十九世纪末期很多人认为,在手枪和步枪之间,还应该有一件火力凶猛的单兵武器。
因为当时的手枪和步枪都是单发的,而在近距离作战尤其是战壕战中,步枪的威力还算可以,但枪太长,做战术动作的时候,容易缩手缩脚。
手枪短小精干,但威力不足,精度还跟不上去。
所以很多人认为,手枪和步枪之间,应该有一件短小一点,火力凶猛一点的武器。
最终冲锋枪就应用而生了。当然一开始出现的冲锋枪,其实不应该叫冲锋枪,说到底他就是一种使用手枪弹,超轻型化的机枪。
原理其实就是马克沁发明的那套自动枪原理。
所以这种冲锋枪出来之后,没人愿意用,原因就是再超轻型化,本质就是一挺机枪,分量可不是一般的重,单兵使用很费力的。
而且这种冲锋枪,射速高得吓人,一分钟就能打出去三千发子弹,至于精度更加谈不上了。
所以目前为止被认为冲锋枪的鼻祖,应该是德国人制造的MP18冲锋枪,之前出品的东西叫机枪更加的合适一点。
那么当MP18冲锋枪一出世的时候,就来了一个一鸣惊人。
话说在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进入到了关键点上了,德国已经被逼到了绝路上了,眼瞅着就要失败了。
老话说得好,困兽最后还能来个犹斗,所以在这一年德国陆军积攒了全部力量,向着协约国的阵地发起了总攻。
那么在这一次总攻当中,德国士兵手里拿着的就是MP18冲锋枪。
当时的冲锋枪作为一款自动武器,肯定比拉大栓的步枪要好上很多的,尤其是进行战壕战和堡垒作战,虽然MP18冲锋枪使用的是手枪弹,但九毫米口径威力还是很不错的。
所以一上手就把协约国打得抬不起头来,但局势走到现在德国人想要靠一把冲锋枪翻盘,显然是不可能了。
这个攻势开头虽然比较厉害,但最终的结果还是以德国战败作为结束的。
那么冲锋枪确实给很多人一种极其惊艳的感觉,但他生不逢时啊,与此同时轻机枪也在不断的发展中。
我们都知道轻机枪的威力和精度,甚至是射程都比冲锋枪要好上很多。
而冲锋枪作为一款连射武器没有哪一样能比得上轻机枪的,所以冲锋枪虽然出场惊艳,但没有在战场上给它足够的时间展现自己的能力。
所以一战结束之后,冲锋枪虽然依然有国家投入研发,但并没有进入到主流的研发梯队中,至少第一梯队就没有它的份。
所以德国人使用的MP18冲锋枪也没有太多的国家看的上,于是一些被缴获的MP18冲锋枪就被法国军火商转卖给了当时的中国。
进入到中国的冲锋枪。
我们都知道,当时中国枪支的生产能力不咋的,在拿到MP18冲锋枪之后,就开始进行了仿制。
虽然当时我们的工业能力不怎么好,但MP18冲锋枪的主要部件是依靠机床的冲压来制作的,而且对机床的精密度要求不高。
所以仿制MP18冲锋枪很方便。
其实之所以要仿制MP18冲锋枪,但是我们完全是把它当作一挺轻机枪来看待的。
所以为此,还为MP18冲锋枪设计了一个两脚架,以及每隔五十米射程就有的一个刻度。
在当时差不多有十多家兵工厂都在生产仿制MP18冲锋枪,甚至于一些个修械所都在仿制,出来的东西也是五花八门的。
质量好坏也参差不齐。
在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中,这种仿制的MP18冲锋枪,第一次亮相战场。
当时奉系军阀的敢死队,一人一支这样的冲锋枪,向直系军阀的阵地压了过去。
冲锋枪的火力太过凶猛,再加上直系军阀的士兵,之前也没有见过这种武器,所以面对这种子弹根泼水一样的场面,还真就被震慑住了。
这一战,奉系军阀也就成功地拿下了这场战斗。
以至于后来的奉系高官,在给自己部队配备武器的时候,都喜欢使用这种仿制的MP18冲锋枪。
别的不说在1936年西安事变中,东北军的特务连就是使用这种冲锋枪和蒋介石的卫队开火的。
在当时MP18冲锋枪算是一种相当时髦的武器。
不说别的,红军在飞夺泸定桥的时候,十七勇士除了手里的十七把大砍刀,同样也配备了十七支MP18冲锋枪。
那么阎锡山制造的冲锋枪又是哪一款呢?
是一款叫做汤普森的冲锋枪、
这款枪性能其实不错,但名声不咋样。怎么回事呢?
当时就已经有了好莱坞,我们知道这个地方就是拍电影的。
在当时好莱坞拍出的一些社会性的电影,在描述各个帮派之间的冲突,或者一些匪徒的时候,导演都喜欢给这些人搭配上一支汤普森冲锋枪。
所以在西方,很多国家一看这支冲锋枪,就不喜欢用。虽然枪是一支好枪,但在欧洲市场汤普森冲锋枪根本就打不开局面。
最后美国的军火商,只能把目光集中到了我们中国的身上。
那么这支枪最早是出现时间是1922年的时候,当时孙中山从美国购入三十支这种汤普森冲锋枪,用来装备卫队。
从1923年开始,广东的兵工厂就开始仿制起了汤普森冲锋枪。
随后其他各地的兵工厂,也开始了仿制工作,但效果很不理想,普及程度也远远没有一开始的MP18程度高。
原因就是,汤普森冲锋枪的工艺可要比MP18冲锋枪要复杂很多,这也就造成了仿制难度提高的同时成本也被大幅度的提高。
这两个原因,就造成了汤普森冲锋枪的仿制工作并没有普及开来。
当然也有例外的,在所有仿制汤普森冲锋枪的军阀中,阎锡山手底下的兵工厂仿制的却很熟练。
在1927年的时候,阎锡山就专门成立了仿制汤普森冲锋枪的生产。
要知道当时山西兵工厂,从1926年到1930年的时候,各个方面的能力是最巅峰的时期。
所以就算是汤普森冲锋枪的工艺比较复杂,但还是让陕西兵工厂达到了一个月量产九百支的程度。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这些晋造美式冲锋枪和原版有什么差别。
说这件事之前,我们先要强调一点。
在当时的环境下,冲锋枪在中国的仿制,就是想用冲锋枪代替轻机枪在战场上的作用。
但冲锋枪本身的设计,是介于手枪和步枪之间的一件武器。
所以想在仿制冲锋枪的过程中,让它有轻机枪的功能,那么必然会进行一些改动。
首先冲锋枪的射程和轻机枪比起来,还是很差的。
不说别的,轻机枪的射程普普通通都在六百米,好的轻机枪能达到一千米开外。
比如捷克式轻机枪,有效射程是一千米,而标尺上的射程却可有一千五百米。
日本出了名不好用的大正十一式轻机枪,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歪把子,有效射程也有六百米。
而原版汤普森冲锋枪的有效射程才二百米。
所以想要用冲锋枪代替轻机枪的功能,这差距已经不是一倍的概念了。
那么我们都知道,枪械想要获得更多的射程,最简单的做法,就是将枪管做得长一点。
因为这样的话,发射药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才能在枪管中推动子弹更多的时间,让子弹获得更多的加速度。
速度上去了,射程自然而然就会变远。
原版汤普森冲锋枪的枪管是二百六十七毫米,这个长度和轻机枪相比就短了点。
比如捷克式的枪管长度就达到了六百七十二毫米,日本哪不怎么样的大正十一式轻机枪虽然短一点,但也有四百八十五毫米。
都比汤普森冲锋枪的枪管长度要长很多的。
所以晋造冲锋枪,就将枪管拉长了,长度达到了三百九十五毫米。
说到这里问题就来了,既然枪管的长度决定了枪械的射程,为什么不拉得更长一点呢?干脆和日本的歪把子一样的长度不就好了吗?
这个事情是不能想当然的,要知道三百九十五毫米的加长枪管,它已经是普通冲锋枪枪管长度的两倍了,再进行加长的话,作战的过程中,方便就谈不上了。
第二就是冲锋枪的精度比不上轻机枪。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通常的做法在枪管里边多刻上几条膛线就行。
但刻膛线这件事,不是说刻就能刻的,就算是现在,这个手艺都不好掌握。
比如欧美的突击步枪,枪管里边的膛线是六条,所以西方国家的枪械精度比较好(当然也有其他原因)
而苏联的枪械,枪管里的膛线只有四条。苏联刻不上吗?能是能,多刻两条上去,精度反而会下降,这就是工艺的差距。
所以按照当时我们的工业水平,还真就不好弄。
再说原本的汤普森冲锋枪的枪管里边,其实已经是六条膛线了,想多刻几条也做不到。
而且膛线越多,还会造成膛线的磨损加剧,报废的时间缩短。
毕竟膛线刻得多了,深度就上不去的。
所以当时想要让冲锋枪提高精度,只能从稳定枪支的法子入手,最终这支仿制的汤普森冲锋枪就有了一个两脚架。
其实两脚架的设计,本身在轻机枪上就有,就是为了起到稳定的作用。
如今通用机枪,一件武器放上两脚架就是轻机枪,换成三脚架就成了重机枪,道理是一样的。
就是为了让枪体变得稳定,让射击出去的子弹不会因为枪体的抖动而影响子弹的弹道。
第三点就是持续性射击。
我们都知道轻机枪除了快准狠之外,让很多人头疼的就是供弹问题。
装弹链吧,持续火力是上去了,但重量也就上去了,跟着部队冲锋就会慢很多的。
所以大多数轻机枪还是喜欢装弹匣,那么问题来了,弹匣装多少子弹合适呢?
有装三十发的,也有装二十发的,这个就不确定了。
那么原本的汤普森冲锋枪,有两种供弹方式,一种是弹匣,分别装二十发和三十发,第二种就是弹鼓,分别装五十发和一百发。
在好莱坞电影当中,汤普森冲锋枪都是装弹鼓的,毕竟子弹多,不用中途换子弹了。
那么晋造冲锋枪,会采用哪一种装弹方式呢?
他们使用了弹匣,而不是可以装更多子弹的弹鼓,为什么呢?
因为一百发的弹鼓,重量已经快要到达四公斤了,而五十发的弹鼓快到二点五公斤了。
那么之前晋造冲锋枪,不仅加长了枪管,还加了一个两脚架,分量本身就已经上去了,如果换成弹鼓的话,太重了,而且在射击的时候,会造成枪体的不稳定,精度就会变的更差劲了。
而二十发弹匣也就五百七十克,也就一斤多一点;三十发弹匣是七百三十克,也就一斤半的样子。
所以晋造冲锋枪,通常是弹匣供弹。
当然了为了获得持续火力,一部分晋造冲锋枪,被改成了使用弹链供弹模式,这种冲锋枪并不多。
这其实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当年我们什么都缺,工艺不行,机器不行,材料不行,但只要能做出来,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最后在说一个问题,当时阎锡山为什么能够生产出这么复杂的冲锋枪?
在当时阎锡山为了提高兵工厂的能力,先后雇佣了八个外国工程师,其中五个人是德国人。
当然了外国人终究是外国人,不如自己人方便,所以当时阎锡山为了培养自己的军工人才也是下了大功夫的。
不仅让职工参加当时全国兵工厂的培训学习,还派遣职工出国学习,除此之外还自己开办工人的培训基地。
比如西北炼钢厂,内部的职员有二百四十人,技术人员就占了60%;工人有两千四百人,技术工人就占据了70%。
所以阎锡山的军工厂在当时来看,哪都是数一数二的水平。
那么今天就到这了,喜欢的话,点个赞,再加个关注,方便以后常来坐坐。
⇘╉阎锡山的美式冲锋枪有何特别之处?
美国汤姆逊冲锋枪的命运与德国的毛瑟军用手枪非常相似,在研发成功后都不受本国军方待见,没能成为制式武器。但是它们却都在遥远的中国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在20世纪20年代,国外军火商开始向中国输入美国汤姆逊冲锋枪,但是由于其售价过于昂贵,达到每支209美元,是德国MP38冲锋枪30美元的7倍之多,因此原厂的汤姆逊冲锋枪实际的采购量并不多。
但是这丝毫没有影响国内兵工厂仿制的热情,汤姆逊冲锋枪在山西、广西、四川等地军阀的兵工厂中都得到了仿制。其中尤其以阎锡山的山西兵工厂仿制的数量最多、质量最好。
阎锡山之所以选择美国的汤姆逊冲锋枪,主要是因为山西以山地地形为主,在作战时交战双方的距离基本上在200至300米左右,因此需要一种火力猛烈的单兵武器进行火力压制。轻机枪体积太大不符合阎锡山的要求,有人就向阎锡山介绍了汤姆逊冲锋枪。在看了汤姆逊冲锋枪的演示之后,阎锡山立即拍板对汤姆逊冲锋枪进行仿制。
但是此时汤姆逊冲锋枪采用的是100发容量的弹鼓,不仅增大了枪支重量,不利于山地作战,而且在射击时稳定性不佳,影响射击精度。于是晋造汤姆逊冲锋枪就淘汰了100发的弹鼓,改用20发和50发的直弹匣,虽然持续火力有所减弱,但是却更加适合山地作战。
此外,原厂的汤姆逊冲锋枪射程只有150米左右,无法满足晋绥军的需求。太原兵工厂的技术人员就将枪管从267毫米加长至395毫米,这样射程就一下增加到250米,而且枪支的外观比例看起来更加协调合理,这也是李云龙能够一眼辨识的主要特征之一。
晋造汤姆逊冲锋枪的强大,除了持续火力猛、射程远之外,11.43毫米大口径带来的大杀伤力也是一大因素。在这方面,东征的红军就曾吃过大亏。当时红军少量装备了口径7.63毫米的花机关枪,但是在与晋绥军的作战中,却被对手“神秘武器”的火力完全压制,被击中的红军战士非死即残,而被花机关枪击中的对手,往往还能继续抵抗。
直到后来在缴获的晋绥军武器中才找到这种“神秘武器”,它就是晋造汤姆逊冲锋枪。
在看到冲锋枪的强大威力之后,阎锡山命令太原兵工厂开足马力生产。虽然汤姆逊冲锋枪的结构比较复杂,但是吃透其技术的太原兵工厂月产量仍能达到900多支,年产量近1万支,数量相当惊人。
以抠门而闻名的阎老西手上的汤姆逊冲锋枪多了,有时也会“大方”支援一下友军:送给石友三500支、韩复渠500支、刘珍年500支、冯玉祥2000支、邓宝珊200支,但是事后没有人不骂阎老西老奸巨猾、抠门。原来,这种11.43毫米子弹在其他派系的军队中很少使用,只有阎锡山沿用了汤姆逊冲锋枪11.43毫米的口径,四川王刘湘在仿制汤姆逊冲锋枪时就将口径改为通用的7.63毫米,还加了脚架,虽然稳定性强了,但是杀伤力却削弱了。
阎锡山在送给这些友军的汤姆逊冲锋枪中,每支枪只配了两三百发子弹,以汤姆逊冲锋枪理论设计速度每分钟700发计算,不用半分钟就突突光了。没有子弹怎么办?要么不用这些枪,要么就老老实实回去找阎老西。
抗战全面爆发之后,由于太原保卫战失败后,太原兵工厂大部分设备被日军摧毁,导致汤姆逊冲锋枪的产能急剧下滑。而装备晋绥军、八路军、国军的那些汤姆逊冲锋枪,随着在战斗中的不断消耗,到抗战中期时,晋造汤姆逊冲锋枪的数量已经寥寥无几。1945年后再出现在中国战场的汤姆逊冲锋枪大多数是美援的原装短枪管冲锋枪。
✻⇔阎锡山的美式冲锋枪有何特别之处?
说起阎锡山的汤姆逊冲锋枪咱们得从美国颁布禁酒令开始说起。1920年1月17日美国颁布禁酒法令,凡是制造,售卖,和运输酒精饮品,都属于违法行为,但是自己在家喝酒却没事。于是催生了大量的黑帮分子。开始私自贩卖酒精饮品,其中芝加哥最为猖獗,黑帮分子手里拿着了就是这种火力强劲的汤姆逊冲锋枪,由于开枪时,其声音像打字机。因此又被称为芝加哥打字机。
虽然汤姆逊冲锋枪性能优异,但是却并没有打动当时的美国军方,当时美军的那些高层老古董们认为这把枪这么优秀,肯定不靠谱。当时奥托公司的幕后老板约翰·汤普森将军气的差点没过去喽,甚至公司也濒临破产。没办法,奥托公司只能把市场推向海外和民间,让奥托公司以外的是,没想到这把枪美国军方看不上,但是在民间和海外市场却火爆异常。其中就包括中国。
出于对这种速射武器的喜爱,四川,广东和山西,先后进行汤姆逊冲锋枪进行仿制,其中仿制数量最多,质量最好,同时对于中国的抗日战争做出贡献最大的是山西的晋绥军(《亮剑》中楚云飞的部队)也就是被称为“山西王”阎锡山的部队。
山西的太原兵工厂还对这款冲锋枪进行了一系列的本土化改进使得,更加适合中国军队。例如山西大多山地地形,但是汤姆逊的有效距离只有150米,而在山地作战,一般在200~300米之间,因此特意将枪管加长到395毫米,使其有效射程大大增加,达到了250米。但是问题随之而来,加长了枪管,那枪的整体重量必然加大,于是太原兵工厂又将汤姆逊冲锋枪原来的100发弹鼓,改为20~50发的弹夹使其减重。子弹也改为晋造11.43口径的冲锋枪子弹。
忻口战役中陈长捷带领晋绥军61军,就曾利用汤姆逊冲锋枪给予了日军重大伤亡,日军往往端着刺刀冲上来,晋绥军不管三七二十一上去就是一梭子,凭借汤姆逊每分钟1000发的射速,瞬间就可以形成巨大的弹雨,此时日军往往只能抱头鼠窜。没办法,甚至骂中国军队没有武士道精神,借用李团长说的话,什么狗*武士道,老子打的就是武士道。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