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现在还有人住窑洞吗?
⇨◉陕西现在还有人住窑洞吗?
我家陕西的,现在仍然住在窑洞里,为了箍这三个大砖窑,我爸去堂哥家去借钱,一毛钱也没有借到,还受了一顿羞辱。后来,堂哥生病住院,父亲用三千元给他也给我上了一课。
一九八二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醒了我们这个渭北小村庄。父亲因为承包了大队里的磨面坊,手头上有了几个钱,他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在村里批得庄基地上箍三间大砖窑。
记得七十年代初,母亲刚嫁到我们家时,高兴地发现,她的婚房里竟然还有一张三屉斗条桌和两把椅子,这在农村也算是个大件了。母亲回门时,还兴奋地对外婆说,我们家还不错。
可等三天回门回来后,发现那张桌子和两把椅子已不见踪影。问父亲才知道,那是借别人家的,结婚时摆两天,用完已还给别人了。这就是当时我们的家,用“家徒四璧”来形容再合适不过了。了。
父亲结婚不久,就遇到分家,父亲和母亲就分得了一间小瓦房,后来,父亲和母亲找了一些破砖瓦和破油毡,在家里猪圈旁盖了个小厨房。就这样一住十来年。
现在手头终于有点儿钱了,而且生产队也批下了庄基地,父亲便野心勃勃地想盖一院地方,而且是用砖箍三间大砖窑。
那时候,我们村里居住的,多是瓦房或者土窑洞。渭北旱塬黄土层深厚,土崖畔上,是开掘土窑洞的天然地形。穷人买不起木料砖瓦盖不起瓦房,只能靠着一身体力,依山崖挖窑洞。
人们挖窑洞时,都选择土质比较坚硬的地方,这种厚而坚硬的“墙壁”和“屋顶”既不能直接从大气中吸热,也不能直接向大气中散热,只有窑洞口直接和外界接触。因此,窑洞里的气温变化总是落后于外界的气温变化,而且温差变化不大。它的保温性能好,所以说它是冬暖夏凉。
这种土窑洞一般深7—8米,最高达5米左右,宽4米左右。一般一院窑洞多为3至5洞,主要是根据地势而建,一般修在十余米高的土崖之下,土崖之上还可耕种。
后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七十上年代末,农村有钱人开始逐渐用砖箍窑。
这种砖窑,就是在平地之上直接建造,用砖箍成下直上边呈半圆形,再覆盖大概一米左右的黄土,顶部再用碡碌压实压平,修成一定坡度,以防下雨时渗水。
而父亲想建造的,就是砖窑,和土窑洞比起来,这种砖窑先进了许多,而且还冬暖夏凉。
虽然家里有了一些钱,但为了省钱,父亲听说附近部队旧砖窑要拆除,每个旧砖窑只需交上几十块钱,就可以由我们自己拆除,拆下的旧砖归我们。这在当时相当划算。
那个夏天暑假,父亲就带着堂哥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先是把旧窑洞放倒,然后再冒着大太阳,从旧砖窑上拆那些旧砖。
就在我们把那些砖窑都放倒,砖也快拆完时,旁边拆一户拆旧砖窑时,砖窑突然倒塌了,把一个人活埋在了里面,等挖出来以后,早已没了命,样子非常悲惨。想想当时,我们真的算是运气好。
有了这些旧砖,再需要买一点儿新砖,开了春请几个泥水匠就可以开工了。
当时家里大概有一千元左右,在西安工作的伯父曾给父亲说过,他还存了约一千块钱,他春节从西安回来时给父亲捎上,加上父亲和母亲又借了一些亲戚的钱,这样算下来,基本上就够了。
万事俱备,只欠春节过后就动了。没有想到的事情发生了。春节前,奶奶却生了一场急病,一下子花掉了五六百块钱,原本预算就有点儿紧张,现在奶奶生病又花掉了许多钱,这一下又不够了。
父亲和母亲已经把能借的亲戚朋友都借遍了,再去找他们借,很不合适。
二伯和三伯知道情况后,就去二娘和三娘的娘家一共借了两三百元。现在再有三百元左右就可以了。
正在父亲一筹莫展时,二伯父提醒父亲,可以去找建军试试。
建军是我一个五服之内的一个堂哥,他当了几年志愿兵后来转业到地方,在县政府办给县上领导开车。那时候的司机是一个很吃香的职业,手里多少有点儿钱。
我家和建军家连畔种地,以前每到农忙时节,父亲经常会帮建军大也就是我的堂伯家收种庄稼,毕竟两家都离得不远。
大年初一,建军一家回到了村里,父亲见了建军,却没提借钱的事,只是给建军说,大年初四去县城走亲戚,到时想去一下他家。他怕不带东西,直接给建军说借钱的事,怕借不到。
到了初四,父亲专门买了两瓶高脖子西凤酒,还拿了一些糕点等,这在当时农村走亲戚算是很重的礼当了。
我一看父亲要进县城,马上爬上他的自行车后座上,要跟着他去。父亲怕我去了,万一建军要给我发压岁钱,不让我去。
可我就是缠着他不放,非要跟着去,并向他保证我坚决不要压岁钱。父亲被我缠得没有办法了,只好让我跟上,并明确要求我,坚决不能收建军给我发的压岁钱。
到了县城,三拐两拐,在一个单元楼前,我们停了下来,提着东西进了建军家。
见父亲提着酒还有糕点来了,建军忙笑着说,来就来了么,还拿这么多东西干嘛。但却直接拎着那些东西放到了一个已经堆放了一些糕点的角落里。
父亲先是和建军聊了一会儿,我看到桌子上放了一盘水果糖,但牢牢地记着父亲的话,就把目光故意不向那儿看,可脑子里却想着,万一他给我几个糖了,我该不该要。
可从我进门到我出门,建军一个糖也没有给我拿。
父亲终于提到了借钱的事,他出门时还给母亲说,借五百块钱,但最终他却提出只借二百块钱,并明确表示,自己可以出利息。
可没有想到的是,建军却一口回绝了父亲借钱的事,他对父亲说,钱有呢,可他想过了年给他大箍砖窑,所以现在不可能借给我们。
有多大的铁打多大的镰,你没看见我在城里,住的房子照样很小嘛!没有钱,你不会箍上两个砖窑嘛,胡折腾!
父亲一分钱没有借到,还白白损失了两瓶高脖西凤,关键还惹了一肚子气。
回来后,妈妈听了很生气,她都想去找建军大说一番,后来想想,和建军大也没有多少关系。
眼看还缺了几百块钱,父亲便找到了准备给我们干活的匠人冯师,给他说明了情况。
冯师一听马上说,哥,你弄磨面坊呢,将来肯定会挣下钱的,工钱不行了缓一缓再给我们结都行,又不是多急的事。
冯师的一席话,让父亲听得非常感动,也倍受鼓舞。于是大年初五,父亲在庄基地上放了一串鞭炮之后,就开始动工了。
半年之后,我家三个大砖窑建成了。而后来好几年,建军也没有给他大把砖窑箍起来,大伯仍然住在夏天漏雨、冬天透风的旧瓦房里。
因为借钱的事,父亲和建军来往也少了,过年他回来,也只是打个招呼而已,不像以前那么亲了。
随着社会的发展,司机这个职业从原来的受人尊敬,已变成了一个很普通的职业。建军由于文化程度不高,只会开车,随着年龄的增长,过去是常务副县长的专业司机,现在沦为开单位普通车了。
而建军的儿子小伟初中毕业当了几年兵,转业安置到了县水泥厂,但到了2004年,水泥厂因为环保问题,停产倒闭了,小伟早早买断工龄,成为自由人,日子过得很一般。
前一段时间,天热得就像下了火,孩子也放暑假了,早就嚷嚷着要回农村老家住几天凉窑,我便带着他们回到了老家。
进了窑洞,马上让人感觉凉快了一大截,外面三伏天,里边却和初夏一样,孩子高兴地说,还是老家凉快。见孙子回来了,父亲和母亲高兴地急忙拿出许多好吃的来招呼。
停了一会儿,父亲才对我说,你建军哥住院了,我想去看看。
啥,建军哥住院了,你想去看看,哎呀,我说大呀,你把以前的事情忘了吗?听了父亲这么一说,我急忙就问道。
唉,那都是多年前的事情了,还提哪个干啥,毕竟我和你伯是一个亲爷。俗话话,十字连心,不能因为过去一些小事,就忘了咱们还是本家呢,何况离得很近的。父亲慢慢地说着,看得出,他已经把过去到建军家借钱的事情早忘记了。
这时,母亲也走过来对我说:你大和你建军哥之前的事,是他们俩个的事,再说都多少年过去了,我都不记这个疤疤了,你还记什么呢,打虎还要靠亲兄弟呢,你年龄小,以后要走的路还长着呢,不敢把这些都记住,你还是要多记别人的好。
实际上,几年前,我和你大到县城办事耽搁了一些时间,晚上没有回来的车了,正好在街道碰见你建军哥,人家二话没说,就回去开车把我和你大送了回来。
你们堂兄弟,不管是建军还是其他谁,都要以亲情为重,不要把钱看得太重了。毕竟咱们是一个大家族,血浓于水的感情。
以前你建军哥做得是有不对的地方,但现在年龄都大了,也都知道过去不对的地方了,所以咱们还是要向前看,不要老是翻过去的旧账。
你现在在单位上班,也应该要这样的,多记一些单位同事对你的好,少让一些你对单位同事的好。人活着,就是要处关系呢。
矛盾疙瘩易解不易结,不管怎么说,咱们这个大家族内部首先要团结起来,不要因为一些过去的事情,闹得大家谁都不理谁,让外人也看不起。
虽然你大壮哥当时让我很难堪,但那都是过去的事情了,而且我也是长辈,没有必要和他一直计较下去。
听了父亲和母亲的话,我感觉到自己思想真的太狭窄了,爱认死理,记死仇,在机关工作了二十来年,竟然没有父亲和母亲看得透。
于是开车拉上父母去了县医院。
推开病房门的那一刻,建军没有想到,我父母能来看他。他激动地想从床上下来迎接,我急忙上前一步扶住了他,让他坐到了床了。
叔、婶,没有想到你来咧,建军说着,眼泪竟然流了下来。可能是想到了以前的旧事。然后又提出了以前没有借钱给我父亲的那个事。
那都是过去的事了,没有啥。父亲打住了他的话题,询问起了病情。
“王建军,让你家属快把欠下了三千块钱一缴,明天就可以办出院手续了。”这时,护士不知道什么时候进来了,没有眼色地说了这么一句话。
知道了,一会就去缴。建军边说边用手挥着,意思让那个护士先走开。
可护士好像假装没有看到他的手势,又补了一句“这都好几天了,就三千块钱嘛。”
听到这话,父亲忙对我说“松松,你先去替你建军哥把钱垫上,医院本来是救死扶伤的地方嘛,怎么光想着挣钱了”
我急忙拉着护士向外走,“走、走、走,我去缴钱,你给我说一下缴钱在什么地方。”
离开病房时,我听到建军又带着哭腔对父亲说着以前自己做得真不对,还是父亲大人有大谅等话。
从医院出来,父亲边走边说,我和你建军哥差不了几岁,年龄也都大了,你们这些在外工作的人,要经常的联系,回到家了,有时间了到各家都要走走,这样亲情才能不断,咱们这个家庭才会更加兴旺。
建军出院后,专门买了东西,一家人来看我父母,坐在宽敞凉快的砖窑洞里,他们又聊起了小时候许多有趣的事情。
我庆幸父亲母亲去看望建军哥,用他们的实际行动,不仅教育了建军,更是对我的一个教育,也让我学会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因为借钱建窑洞,引起了叔侄之间的不愉快,父亲的大度让那段差点破裂的叔侄感情又重新修复如初,一笑泯恩怨!毕竟血浓于水!
如今我们还住在窑洞里,而窑洞里的故事也会永远流传下去,让我们后人永远记住那段血浓于水的情感。
朋友们,如果你来陕西,欢迎来我家做客,体验一下窑洞的感觉。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除)
☞➪陕西现在还有人住窑洞吗?
有。因为陕西除关中平原,汉江平原外,其它是秦巴山地,陕北黄土高原,尤其在陕北,仍有住窑洞的,富裕些的,就用石材固窑,一来坚固,便于居住长久,二来较老式窑洞宽畅通风,环境大为改善。穷一点儿的,有住老式土窑的,条件有待改善。应该说,都是当地人因地制宜,选择适合自个儿生活的环境。当然旧社会陕北人也有盖房建院的,有钱人盖的也很阔气。
过去渭河以北,台塬边的沟壑里,也有人住窑洞,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大都告别了窑洞,住进公建或自建的楼板房。在有些半山区半平原地方,建起窑洞来发展农家乐旅游,也是一件好事情。
✛Ⓑ陕西现在还有人住窑洞吗?
我要回答的是有!并且很多!窑洞绝对是比单元楼住着舒坦的一种建筑!另外,窑洞也绝对不是我们普通人认知中的"采光不良","空气不流通"、"潮湿"、"廉价"的形象。
我表弟媳妇是陕北米脂的,而我在陕北也有很多同学和朋友,所以对陕北比较了解。
不管是关中的地坑窑还是陕北的窑洞,都不存在我们认知中的那些问题。窑洞其实已经成了现在很多陕北有钱人的“奢侈品”。另外,要说的是,现在凿一孔窑,绝对要贵于你盖一间砖瓦房!来,上几张图,欢迎到陕北旅游的住住窑洞宾馆,体验体验。
------------------
推荐阅读:
上一篇:出海捕鱼危险吗?
下一篇: “说曹操,曹操就到”是怎么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