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末年的农民起义军就没有一个智谋出众的人吗?
✢p明朝末年的农民起义军就没有一个智谋出众的人吗?
可以很直白的说—没有。
李自成 张献忠 罗汝才这些义军头领虽然都算得上是智谋出众的人才,不过和皇太极,多尔衮一比,差距就出来了。
谋士里面李岩、牛金星、顾君恩,宋企郊等人也都算得上是很有能力的人,但和清朝的顶级谋士范文程,索尼,岳托、洪承畴等人一对比,也能看出明显的差距。
武将里面,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刘宗敏,袁宗第,刘芳亮,李过,高一功等人也算是将才,但和代善,多铎,阿济格,阿巴泰,勒克德浑,博洛,谭泰,吴三桂,三顺王等人相比,也有明显的差距。(李定国虽然厉害一点儿,但也只是昙花一现,后期还是被清军捻得如丧家之犬)。
先从领导人开始对比吧,张献忠就不说了,他完全就是个疯子。李自成和孙可望已经很厉害了 但他们和皇太极一比,就能看出差距了。
首先李自成没有皇太极和多尔衮狠,面对威胁到自己地位的人,皇太极是坚决打击,毫不留情,莽古尔泰,阿敏,代善三人本来是和他平起平坐的,也都是很有才能到人,但满洲的四王议政效率太低 还严重地威胁到了皇太极的汗位,他就通过一系列手段先后收拾了莽古尔泰和阿敏,吓得代善马上伏地称臣,整个过程没有丝毫犹豫和拖泥带水。
多尔衮和皇太极差不多,他当了摄政王以后第一件事就是排挤济尔哈朗,找机会整死豪格,并且最终如愿以偿,大权在握。阿济格是他亲大哥,膨胀了他一样收拾。
在这方面,张献忠倒是有得一比 但他的政治素养差远了。李自成面对罗汝才和革左五营时还能下手,但面对已经膨胀起来的刘宗敏却顾及患难之情始终不忍下手,最后酿成大祸。从这一点看他就不如皇太极和多尔衮。
孙可望倒是够狠,但眼光又太差了,还没有绝对势力压制李定国的时候居然想着通过打军棍的方式来羞辱他,借此提高自己的威望,这种做法感觉就像小孩子过家家一样。看看面对同样的情况 皇太极三下五除二就解决了莽古尔泰和阿敏,逼得代善伏低做小,孙可望在艾能奇早死,刘文秀已经明确投靠他的情况下却始终搞不定李定国就是水平的问题了。
其次李自成和孙可望都没有皇太极和多尔衮心胸宽广,能屈能伸。
皇太极对于对自己有利的事从来都是虚心接受,而且诚意十足。三顺王所在的皮岛势力早期和后金不共戴天,结下了死仇,但他们走投无路之时来投奔后金,皇太极大喜过望,直接封王。还有林丹汗一直和后金作对,最后彻底失败以后来降,皇太极也能妥善安置。
多尔衮在这方面也处理得不错,清朝刚入关的时候,为了争取汉人士大夫的支持,他大开方便之门,连冯铨,孙之獬这样的败类都大胆任用。第一次剃发令下发之后引起强烈的反抗,眼看推行不下去了马上认怂叫停,这种能屈能伸的胸怀才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该有的胸怀。
反观李自成,他的胸怀感觉就是装出来的,罗汝才和革左五营来投奔他,他明面上欢迎他,背地里却小动作不断,最后导致了一场火并。李自成虽然获胜,但并未很好消化他们的势力,导致罗汝才手下部分大将直接投降了明朝。李岩因为一条流言被杀(说李岩不存在的可以去好好看资料),足以见得他的心胸根本没有外表看出来的那样宽广。
孙可望呢,表面上虚怀若谷,实际上残忍好杀,妒贤嫉能。刘文秀本来是他的铁杆亲信,就因为在四川吃了败仗,他为了彰显自己的领导地位直接把他一撸到底,硬生生地把他逼到了李定国这边。李定国在湖南打了胜仗,他如果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的话就应该努力配合他,扩大战果,先把蛋糕做大再说。结果这厮却背后拆台,让李定国损兵折将,把他逼到了广西,自己也被清军各个击破,彻底丧失了先前的主动。
再说谋士。
谋士其实没什么好说的,我个人认为李岩,牛金星,宋企郊,顾君恩等人和范文程,洪承畴,岳托,索尼等人相比在顺境时差距并不是很大。李自成没打进北京的时候,他对谋士团队言听计从,战果辉煌。但后期遭遇挫折之后,他们的能力就显现出来了,李自成从北京撤出来之后,宋献策,牛金星等人瞬间丧失了信心,开始谋退路了。只有李岩还能保持清醒的头脑 ,结果他却被杀了。
武将方面。
李自成手下虽然将领很多,但是没有一个帅才,田见秀、牛宗敏、李过、高一功、袁宗第、刘芳亮等人都只是将才 不具备独立领兵作战的能力 ,这在李自成死后表现得尤为突出。
这方面清军和张献忠手下就很不错,清军方面,早期的皇太极,代善都是能独当一面的。皇太极登基之后 又有多尔衮、济尔哈朗和岳托等人独当一面。皇太极死后,多铎和豪格又成长起来了,再加上阿济格,阿巴泰、谭泰、博洛,何洛会、佟氏兄弟、孟乔芳等一帮宿将,清朝一直不缺人才。直到1650年之后的几年,清朝的将领逐渐凋零,才逐渐启用吴三桂、三顺王和李国英等汉族将领。到了三藩之乱时,清朝又涌现了岳乐、杰书、彰泰等优秀将领,可以说整个清朝的武备人才一直很充足。
张献忠集团也比李自成强,孙可望号称一堵墙,独立领兵能力非常强。李定国十几岁就开始独立领兵作战了。刘文秀在四川也是打得有声有色,还有白文选,冯双礼等人都是不错将才,要不是艾能奇死得太早,大西军里面的将星还要璀璨一些。
如果做个排名的话,我觉得应该是:皇太极、多尔衮、多铎,尚可喜,李定国,阿济格,阿巴泰,吴三桂,谭泰,耿仲明,孙可望,孔友德,勒克德浑 ,刘文秀,刘芳亮,袁宗第。
£➛明朝末年的农民起义军就没有一个智谋出众的人吗?
五千年才出一个主席。
Ⓘ✕明朝末年的农民起义军就没有一个智谋出众的人吗?
所谓的农民起义为什么鲜有最终成功的?因为所有的斗争,归根结底都是政治斗争,战争也是政治斗争的一部分,是政治斗争最激烈也是最终的形式。政治斗争就得有政治人才,就得有真正的大知识分子参与。
历史上真正底层农民起义最终成功,只有两次:秦末的刘邦,元末的朱元璋。其余皆是上层贵族的换座游戏。为什么只有这两次成功?因为都碰到了相似的特殊情况。秦朝焚书坑儒,崇尚军功,知识分子感觉无用文之地,也看不到希望。如果此时有人振臂一呼,许以重任,知识分子当然会趋之若鹜积极参与。元朝的情况也是如此,外族统治,压制儒生(地位排第九),也看不到希望,有人号呼,必定响应。农民军有了高级知识分子的加入,就不再是流寇了,就是有真正理念的队伍,就能成大事。
反观李自成队伍,没高级知识分子很正常。因为明朝给了知识分子上升的途径,大可以通过科举实现理想,为什么冒杀头风险造反?同理可推另一场农民起义运动--太平天国运动,一样的没高级知识分子参与其队伍,那些高级知识分子都在清政府那一边,如曾国藩李鸿章等。没高级知识分子的队伍,注定是流寇土匪之类,难成大事。
❤❇明朝末年的农民起义军就没有一个智谋出众的人吗?
李自成不是没有智谋出众的谋士,只是李自成不会用人。李岩就是富有战略眼光的谋士,如果李自成采纳他的建议,李自成有可能成为朱元璋,而李岩则就是朱升。可以,李自成只相信心胸狭隘的牛金星和术士宋献策,并杀掉李岩。这种结局也是农民起义领袖的局限性决定的。在李自成心中,举义旗并不是为了老百姓,而是天下江山你朱家坐得,我李家和张家就坐不得?你不让我坐,我就抢来坐。抢不到我就跑就打烂,抢不过,打烂我就跑,反正怎么做我都不亏本。明末农民起义的流寇习气决定他们难成大器。
█⇑明朝末年的农民起义军就没有一个智谋出众的人吗?
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如果没有地主阶级参与其中,是很难有所作为的,因为地主阶级是统治集团的基石,拥有各种资源,也熟悉政治运作,在皇权调落的乱世中能迅速建立地方政权来支持长期战争,李自成的起义和黄巢起义十分相似,对资源以劫掠为主,这就把地方资源推向了对立面,有抱负建立新朝的谋臣能士避而远之,特别是闯军进京后所做作为更是把整个地主集团里里外外大大小小得罪了个干净。使自己完全丧失了政治合法性。天下士人仍然奉南明政权为正朔。导致败退时一泻千里,瞬间一盘散沙。历史上的单纯农民起义结局都是如此。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