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资治通鉴文言文版读完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把资治通鉴文言文版读完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资治通鉴”,顾名思义,它的意思就是:有鉴于往事,以资于治道。
《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史书,其内容宏富,文采悠长,可以说是一部帝王治国之术。
我之所以读它,首先当然出于兴趣使然,其次因为我人生不得志(当然主要是因为我本人才疏学浅,智商情商低下的缘故,怨不得旁人。),精神无可寄托;而位卑不敢忘忧国,知音难觅,遂寄情于古籍,而我尤好历史典籍,所以我书案上就有《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和《资治通鉴》等大部头,且都是文言版的。
那么为什么多是文言版的呢?是我学历高?文言水平高?亦或是哗众取宠,故作高深之语?其实,都不是,的的确确因为文言版有助于我读书的兴致而已,就这么简单。大家都知道,历史典籍不像故事书和小说,有情节引人入胜,读起来实在枯燥乏味,昏昏欲睡,所以我就读文言版的。说真的,对于文言版我也只是一知半解的,似懂非懂。于是我可能就会读二遍三遍甚至于四五遍,直到能够“观其大略”方肯罢手,也因此有一点点战胜感、征服感和成就感,就这点点感觉驱使我用心坚持了下来。一整部《资治通鉴》四大本,我断断续续读完须历时一年(我是个俗人,俗务繁多,工作之余难以专心)。而我通读过两遍,耗时两年。如此说来,我实实在在反反覆覆读它不下七八回了。
书读过了,其实我也记不了多少,只是觉得书越读越薄,最后我以为一部《资治通鉴》就两个字可以概括———“平衡”或者说是“制衡”吧。
读史书,真的可以明大理,知兴衰,真的可以让人具有一双慧眼,穿透历史的迷雾直指本质,有一份“历史担当”——“处江湖之远而忧其君”。很多有识见的人都认为我看问题有相当的高度和广度。
怎么证明呢?我举一个极小极小的实例吧。2002年长沙望城坡开发区旗下望开物业大量招兵买马,其实我赋闲在家,也就去凑热闹。当时参加笔试的人约200号人,有道问答题是这样的——“你对拆迁安置有什么看法?”
可以想象几乎所有的回答都是作今夕对比,歌功颂德,鼓吹拆迁安置工作搞得好。独有我不这么作答,我是这样回答的:“我深以为拆迁安置工作关乎拆迁地人民的安居乐业,关乎局部地区社会的安定和稳固,关乎政策的连续性和延续性,关乎党群干群关系的和谐度,关乎党和政府的威望和威信以及公信度……总之关系到国计民生的诸多方面。”,答题时,我真的没有迎合的丝毫意念,我只是把我忧心家国的意识自然而然地表述而已。
后来我知道,我的这份答题引起了开发区很大的震动,他们不能理解一个纯粹的“泥腿子”,从未掌过一丝权柄的“小人物”怎么会有这些奇谈怪论。
我通读文言版《资治通鉴》后,还有另一层收获。无可否认很多历史典籍也是很有文采和文学价值的,诚如鲁迅先生评价《史记》所说——“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在历史典籍里面浸淫久了,对于个人写作和文笔是大有裨益的。我从来没有参与过写作培训,当年学生时代每遇作文都搜肠刮肚也挤不出几滴牙膏。现在随便什么话题都可以信手拈来,下笔千言,虽然谈不上水平,然而终究不生涩拗口总是事实。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能够真正通读文言版《资治通鉴》,可以让人明兴衰,知得失,还可以提升文字写作能力,提升个人的气质气度,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
#君子成人美原创# #今日头条热点我要上头条#
◃⇖把资治通鉴文言文版读完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首先,看完《资治通鉴》的人很多,所以在这里的回答,也谈谈自己的感受,不足的地方,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现在算是三刷资治通鉴进行中,目前家里这套书有三个版本。第一遍和第二遍断断续续,分别看了三年零三个月和一年半,后来因为工作比较忙,读书的时间也少了,但是有时间还是会拿来读一读。虽然家里书很多,但是最喜欢读的,还是资治通鉴。
我现在看的是中华书局竖排繁体版本,胡三省注,二十册黄色封面版。家里还有一套中华书局四册简体字版,第一遍看的是这一套。
这套书给我最大的收获就是让历史书中零碎的人物和事件串联起来,便于理解当时宏达的历史背景,完整性和趣味性相统一。遇到感兴趣的人和事,自己会专门去翻看二十四史等其他书籍,以便更好地了解这个人物。
我读资治通鉴给我的最大感受,就是对于工作生活中的很多事,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在跟同事说话的过程中,也通过把历史事件和现实生活想联系起来,做出更好的解释。比如用书里的故事,来解释为什么国家不发行大面额货币,用秦国箭头上的物勒工名,来解释为什么要在整理好的钱上盖章,并进一步解释明确职责和追责的重要性等等。因而同事常常给我冠上“才子”的称号,实际上,自己只是换了个角度去理解,可能比别人看的更明白,走的也更踏实一些。
◒✧把资治通鉴文言文版读完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好巧不巧,不久前刚把《通鉴》通读了一遍,不想去指导别人如何读书,只想把自己读此书的一些过程分享给大家,也算是抛砖引玉之举吧!
因为需要搬砖养家,所以完全是用业余时间读书,使用的版本是中华书局精装本,胡三省注的,一共十二大本。除去最后一些纠错的页数,全本共为8020页,平均下来每本接近七百页,想想也令人心颤。
本人的古文功底一般,大概花了一年半左右的业余时间读完。全书294卷,每卷大概二三十页,一开始阅读速度比较慢,虽然胡三省也给了注释,但是仍然需要查询大量的注释,比如官职、地名、典故等等,看不懂的必须查明白,然后在书页上标注,以备今后再读。如此一通下来,读一卷书的时间多则三小时,少则一小时,当你熟悉有些固定的官职、地名后,阅读速度会快一些。
此书记录了大量的天干地支、自然灾害,以及人事变动,读起来很枯燥,作为一般阅读者,基本可以忽略上述记录,但是作为深度阅读者,可以研究一下内里的含义,其实还是很有奥妙的,要知道司马公是不会浪费笔墨的。
还有一个头疼的地方是人名实在太多,尤其是南北朝和五代时期,有些人刚出来,还没出这一页就被干掉了,同时古人取名的重复率有些高,同名不同姓的现象比比皆是,搞得你甚至出现幻觉,所以在读这些时期的时候还是需要仔细点的。
《通鉴》全文三百万字,胡三省注释三百万字,建议读者认真阅读胡注,其中有大量的古代典章制度、礼仪、典故、生字,读通后可以极大提高古文功底。
还有司马公经常会在文中发表一下自己个人的看法,作为一个臣子向帝王的劝谏和建议,而我们在读的时候不妨多多思考,毕竟一千年前的古人在三观方面和现代人还是有些差别的,此中最令我动容的是司马公在全文结尾时的叙述,精彩生动,足以成为我国学生古文课本上的内容,可以再三诵读,浮一大白,抚膺击节,感同身受!
以上就是本人读《通鉴》的一些微小心得,随想随写,漏失必多,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希望我们中国人都来读一读这本伟大的著作!
øℍ把资治通鉴文言文版读完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成就感很强,我读完第一遍时候就这感觉,特意在书最后一页写下了日期。
前两遍读的是岳麓书社的简体横排版,纯文言文,无注释,无白话文。
读完第三遍的时候,写了一百篇心得,发在博客上了。
感受很多,这里不一一尽述,有兴趣的可以搜一下《三读资治通鉴杂感》,看看第100篇,是个总结。
内心最大的收获,是我可能明白了人性。
现在读第四遍中。
≋☤把资治通鉴文言文版读完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资治通鉴》无论是白话文,还是文言文的原文,篇幅都无比巨大,即使是岳麓书社出的文言白文本也要厚厚的四大本,当初没有购买注解本或文白对照本的意识,曾给我父亲买了这岳麓的四大本,他爱读书,这套书已经被他翻得很旧了,其中还夹着一些用作书签的卡片或纸张,也不知道他能读懂多少、读了几遍,没和他交流过。现在老父亲已去世了,这四本书我一直放在那儿,没读过。
我在网上下载过一些《资治通鉴》的文字本,有简体的,也有繁体的。相比之下,简体的要好很多,至少他们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不装 B;而繁体就不那么老实了,一看就是简单进行“繁简转化”的产物,笑话百出,比如:五百裏,禦史大夫。
本人很喜欢繁体本,又不愿意买原书,原书动辄就有二三十本,即使免费送给我,我也犹豫得很:没地方放。网上下载不到正常的繁体文字本,想拥有就只有自己弄。
我用网传的一部蹩脚的“伪繁体”doc 文本作为底本,以扫描 PDF 格式的中华书局繁体直排胡注《资治通鉴》为标准,在电脑上逐字阅读核校文字本。起初我搞到的是 1975 版的 20 册本,校了二三十卷,后来搞到了 2013 版(30 册,2800 元)的,之后的文字开始用该版,用时一年多,到了今年九月份才阅读核校完本书。
校阅当中没压力,懂与不懂都读过就算,感觉该书文言文比较浅显,易读易懂,再加上有胡三省的注解很详细,帮了不少忙。胡注很啰嗦之处在于,对于山名、水名、地名和行政区划等的考据详得不能再详,这玩意儿,相信大多数读者不感兴趣,我也一样。但是既然在进行文字核对,那就一个字也不能放过。
到了南北朝时代,五胡十六国,那更是一大拦路虎!我读过后仍是一头雾水,理不清头绪。还有五代十国中的十国,也乱得很,没弄清是咋回事儿就读过去了。
书读完了,我也理出了一部完全忠实于原作的中华书局本的《资治通鉴》繁体 doc 本子。
如今我又开始了第二次校读,已至第二十七卷,汉宣帝时代。我沮丧地发现,每一卷都有不少错误!还需要修改。由于第二次全部用 2013 版,这就保证了我的 doc 全文都会在版本方面保持完全一致了。这种 doc 本子会成为真正的精品了,因为她注入了我太多的心血。
读完了,感觉和没读差不多。感觉似乎有些体会又说不出来。当然有些精彩章节还有点儿记忆。有人说,读《通鉴》要结合着专业的历史地图来读才能真正读懂,恰巧之前书友提供了一套有关中国历代沿革的历代地图电子本,也不知道能不能用上。
我也不知道我的二次校读能否完成,何时能完成。我只希望我能坚持下来。
------------------
推荐阅读:
在加拿大多伦多高中上学,均分大概91,申请滑铁卢大学有几分希望?
大学学生会主席,遭招聘方985“羞辱”,学历歧视还是先天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