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到底是从哪里来的?
┡↵匈奴到底是从哪里来的?
匈奴从哪里来的?众说纷纭,各有各的说法,我觉得我还是要来给大家剖析一下了。
我们先看史书记载是怎么说的:
1、《史记》记载: 匈奴人先祖是夏王朝末代皇帝夏桀的遗民。
2、《史记·匈奴列传》记载: 匈奴,其先夏后氏之苗裔,曰淳维(獯鬻、熏育)。唐虞以上有山戎、猃允、薰粥、居于北边,随草畜牧而转移。
3、《山海经·大荒北经》称: 犬戎与夏人同祖,皆出于黄帝。
4、根据《史记》记载,有学者就认为匈奴原是山戎、猃狁、荤粥。
5、王国维在《鬼方昆夷猃狁考》中,则作了一个概括,认为商朝时的鬼方、混夷、獯鬻,周朝时期的猃狁,春秋时戎、狄,战国时的胡,都是后世的所谓匈奴。
6、还有一说,把鬼戎、义渠、燕京、余无、楼烦、大荔等史籍中所见之异族,统称为匈奴。
7、近代学者蒙文通、黄文弼认为,鬼方、荤粥、猃狁是古代披发左衽羌族,林胡、楼烦、义渠才是胡服椎结的匈奴的前身。
8、还有岑仲勉认为匈奴与先秦时期的北方少数民族不可混为一谈,匈奴应是西方草原的一个游牧民族,秦始皇之前,还未游牧至中国北
部。
我们作为现代人,即不是学者文人又不是考古学家,只能参考之前的历史来判断了。但是即使如此,历史记载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让我们这些后来人更加的摸不清方向。
所以,综上所述,匈奴人到底是从哪里来的?这要真正去追朔的话,可能要从黄帝开始查了。既然历史文献有记载,我认为自然有它们存在的道理,只是有可能,他们所有的述说都存在一个关联性还没有打开而已。如果一旦打通了这个关联性,一切都会真相大白!我真心希望考古学家们能再次发现具有价值性的资料来解开这个谜团。
好了,我要说的也只有这么多,至于真正的答案还是等待专家们的结果吧。同意和不同意我看法的,都可以给我留言和评论,欢迎大家积极踊跃的讨论,谢谢!
♜✄匈奴到底是从哪里来的?
匈奴基本上是今天的内蒙古河套及大青山、包头一带。战国之前中原人也不叫他们匈奴,但是名称大多带“犭”旁,表达对不堪其扰的愤怒。
远古时期被称为“荤粥”(xūn yù),未开化的糊涂虫之意;商代又被称为“鬼方”,荒地野鬼。西周史学家称其为“犭严 狁”(xiǎn yǔn),周宣王之后,和氐羌一起被称为“戎狄”,意思是被驱逐到远方。直到战国时期,才称其为匈奴,意为一种恶犬。
秦汉时期又称其为“胡”,指不守规矩的人。
战国时期,匈奴就在赵国和秦国边境出没,来无影去无踪。追不上防不住,于是有人提出修建长城抵御匈奴。结果匈奴以为中原人怕他们,才修建长城躲避,于是更加张牙舞爪。
赵国的李牧将军恰恰利用他们这点想法。他派出大量士兵侦察敌情,一旦发现敌人,立刻点燃烽火狼烟通知军民带着物品牲畜躲进坚固的堡垒。几年下来,匈奴一无所获,但是认为李牧是胆小怕事之人,只会躲。
实则李牧暗地里操练精兵,射手就达10万之多,时机成熟,为了引匈奴上钩,李牧决定先给他们点甜头,放纵他们畜牧,有匈奴来袭,也佯装一触即溃。
尝到了甜头,匈奴首领决定率大军,大举劫掠,没成想李牧的20万大军早已布好口袋等着他。匈奴10万铁骑化为鬼魂,首领在亲兵的掩护下才突出重围。此后多少年不见匈奴的影子。
直到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刚兼并六国,匈奴再次出现在边塞,头曼单于趁机占领了原本属于赵国的河套以南地区。六年后,秦内部基本安定,可以腾出手来对付外敌。
嬴政派蒙恬率30万大军,急速抵达北疆,消灭匈奴。匈奴再次被赶跑,为了巩固边防,第二年开始修建著名的万里长城,终秦一朝,匈奴的铁骑再没出现。
匈奴首领第一个称自己单于的就是头曼,他姓挛鞮(luán dī),名头曼,一位特立独行的首领,自称“撑犁孤涂单于”,类似中原的“天子”。
头曼偏爱幼子,立幼为继承人,把长子冒顿(mò dú)送到月氏做人质,又听从爱妾唆使,攻打月氏,这是要逼着对方撕票。幸好,冒顿有所准备,逃出月氏回到匈奴。头曼单于可能是见儿子如此勇猛,就给了冒顿一万人马。
冒顿心中十分恨父亲,并计划弑父,他发明一种骨箭,发射时会发出声响,取名“鸣镝”,秦二世胡亥元年,在一次狩猎中,冒顿把箭射向了自己的父亲头曼单于。草原的第一位单于就这么死于乱箭之下。
一不做二不休,冒顿把继母和异母弟以及父亲亲信的大臣,一起杀掉,自立为单于。头曼单于真是低估了这个儿子的能力。冒顿自立单于后,推行新的军政体制,管理有方,外交更是有勇有谋。
邻居阏氏(yān zhī)听说冒顿弑父,跑来兴师问罪,索要老单于的千里马,冒顿给了,之后又索要冒顿的爱妾,也给了,整日宝马美女环绕的阏氏以为冒顿好欺负,又索要两国交接的空地,冒顿怒了,率领铁骑,策马扬鞭,活捉毫无准备的阏氏首领,取其首级。
冒顿单于不断开疆拓土,北达贝加尔湖,西达河西走廊,楼兰等西域小国纷纷臣服,南达河套以南。汉高祖刘邦六年,冒顿跨越长城占领晋阳,今天的山西太原。
刘邦率32万大军亲征,没想到先头部队在白登山被冒顿单于围了七天七夜,史称“白登之围”,后采用陈平计,贿赂冒顿爱妾吹枕头风,才解围一角,刘邦得以突围。之后,刘邦采用和亲之计,让独生女儿鲁元公主立刻离婚,再嫁冒顿单于,幸亏吕后阻拦,鲁元公主免于一场灾难,后收家人子为公主,嫁于冒顿单于,陪嫁丰厚。
从此历史上“和亲公主”的故事在不断续写。
汉高祖刘邦去世,冒顿单于竟写信侮辱,要娶吕后。
高后时,冒顿浸骄,乃为书,使使遗高后:“孤偾之君,生于沮泽之中,长于平野牛马之域,数至边境,愿游中国。陛下独立,孤偾独居。两主不乐,无以自虞,愿以所有,易其所无。”——《汉书·匈奴传》
到了汉武帝时期,汉朝已具备一雪前耻的实力,李广、卫青、霍去病令匈奴闻风丧胆的名字。匈奴丢失的不仅是牧场,还有焉支山上的“红蓝花”。“红蓝花”是匈奴妇女涂抹的颜料,而“胭脂”就是红蓝花匈奴语的音译演变。
晚年的汉武帝经历了“苏武牧羊”,“李陵、李广利投靠匈奴”事件。不过匈奴对叛变投降甚至又回来的人处理方式与汉朝截然不同。
汉文帝刘恒时期的中行(hánɡ)说(yuè),一位陪和亲公主出嫁得太监,到了匈奴随即叛变,讲了很多汉朝高级机密,成了老上单于(冒顿单于之子)的高级参谋。
赵信曾是匈奴小王,因争权夺势失败投降汉朝,后随卫青出征兵败,又投降匈奴。没想到对这样朝秦暮楚之人,匈奴此时是伊稚邪单于,封赵信“自次王”,意为仅次于自己,还把姐姐嫁他,可谓信任有加。
类似赵信的还有丁零王的卫律,李广利投降匈奴后,第二年被冤杀,真相大白后。单于给他修了祠堂作为补偿。也许匈奴能成就千秋霸业,正是因为这种兼容并蓄的胸怀,广纳人才。
汉宣帝刘询时期,汉朝与乌孙联合出击匈奴,匈奴日逐王归顺汉朝,之后,匈奴发生饥荒,有出现五位单于争权局面,最后只剩下两位单于,北方单于郅支;南方单于呼韩邪(yé),几年后呼韩邪向汉投降称臣。北匈奴郅支得知消息,立刻远遁西逃,汉元帝时被灭,并留下那句著名的“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呼韩邪单于奉汉元帝之命,收拾草原残局,重新统一匈奴。呼韩邪也提出愿做汉家女婿,于是就有了“昭君出塞”的故事。东汉时期,匈奴内部再次分裂,南匈奴与汉朝成了真正的君臣关系,力量被削弱。
东汉末年,北匈奴被击溃,再次西逃,蒙古草原上几个世纪的匈奴时代宣告结束。而他们的马蹄没有停下,开启了400多年的迁徙生涯。
➜▂匈奴到底是从哪里来的?
按照古籍记载,匈奴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三代。司马迁在《史记》记载:“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对于匈奴的起源问题,班固的《汉书》几乎全文照抄《史记》:“匈奴,其先夏后氏之苗裔,曰淳维”。三国史家张晏称,淳维是在商朝初年流亡北方的:“淳维以殷时奔北边”。乐产的《括地谱》则有更详细的论述:“夏桀无道,汤放之鸣条,三年而死。其子獯粥妻桀之众妾,避居北野,随畜移徙,中国谓之匈奴”。一言以蔽之,在中国汉代和之前时代的文献中,匈奴的先祖是商汤灭夏之后,逃亡北方草原的夏族残余。但是司马贞在《史记索隐》中虽然援引了这一说法,却对这种说法提出了质疑,“其言夏后苗裔,或当然也”。
此后,关于匈奴起源的争议一直众说纷纭,古代学者尚限于对稀少的上古史料的索隐考据而难以深入。近现代学者则可以得到考古学、体质人类学、分子考古学等的帮助,在这一问题的研究上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其中比较重要的观点除了传统的夏族后裔说之外,尚有如下说法:
第一、同种异名说:王国维先生在他的《鬼方昆夷猃狁考》提出商朝时期的鬼方、昆夷、荤粥、猃犹,春秋时期的戎、狄,战国时期的胡等,皆与匈奴“同种”:“见于商、周间者曰鬼方,曰混夷,曰獯鬻。在宗周之季则曰猃狁。入春秋后则始谓之戎,继号曰狄。战国以降又称之曰胡,曰匈奴”。此说为二十世纪以来多数学者所支持。
第二、义渠说:蒙文通先生在《周秦少数民族研究》等作品中认为匈奴的先祖是义渠,理由是《史记秦本纪》中记载,秦惠文王更元七年(公元前318年),“韩、赵、魏、燕、齐帅匈奴共攻秦。”而《战国策秦策》记载,同年义渠“起兵袭秦,大败秦人于李伯下”。两史书互相参照,可知匈奴就是义渠。
第三、西来说:岑仲勉先生在《伊兰之胡与匈奴之胡》中认为匈奴是从“从西北徙来之突厥种”。孙次舟先生在《匈奴出现中国边塞的时代》中亦认为匈奴为西来的游牧民族,于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至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出现于中国北方边境。
第四、北方草原民族说:最早由俄罗斯及蒙古国考古学家提出,在国内则创始于曹永年先生的《战国历史上的匈奴》。他认为先秦时代的匈奴只是当时北方许多不同族源的部落或种族中的一个,后来由于匈奴强大,草原各部族都被称作匈奴,“皆以为匈奴”。这一学说在八十年代后得到许多学者的支持。
接下来,我们对匈奴的起源做一个大体的推断。
第一、匈奴为夏后氏苗裔说不足为信,但是匈奴确实与夏族存在某种渊源。匈奴与夏族的不同特征包括:一、语言迥异,绝大多数学者认为匈奴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只是尚不能确定其属于突厥语族、通古斯语族或蒙古语族,也有学者认为匈奴语属于已经消亡的阿尔泰语系第四语族(亦邻真)或三大语族尚未形成前的“阿尔泰原语”(杨建新)。无论哪种可能,匈奴语都与华夏族所属的汉藏语系汉语族(原始汉语)是差别明显的。二、体质不同,现挖掘出的匈奴墓葬中的遗骨显示,匈奴人种虽有欧罗巴人种或远东人种的成分,但以北亚蒙古人种(即古西伯利亚类型)为主,与东亚蒙古人种的华夏族明显不同(参见朱泓<体质人类学>)。语言和血统迥异的两个民族当然不可能是一脉相承,但是匈奴风俗中确实有华夏族的遗风,如祭祀龙(“五月大会龙城”、“岁有三龙祠”)、祭祀日月(“单于朝出营,拜日之始生,夕拜月”)、尚黑(“不以墨黥面,不得入穹”)等等,因此匈奴先祖和华夏族早有接触固不待言,一部分北迁的华夏族在先秦时就融入匈奴联盟也大有可能。
第二、义渠说和西来说缺乏依据。《史记》中所载秦惠文王更元七年匈奴参与五国伐秦之事为孤证,仅见于《秦本纪》,为其他史料所不载。而且匈奴即便参加了此次合纵攻秦行动,也不能证明匈奴就是义渠,因为两国可以同时对秦国用兵。何况义渠流行火葬,风俗和崇尚土葬的匈奴格格不入。
第三、匈奴西来说,在匈奴进入中国北方边疆的时间和路线这一关键问题上,或与其他史料矛盾,或含糊其辞,均难以确证。
第三、王国维所主张的同种异名说,将鬼方、混夷、獯鬻、严狁、戎、狄、胡都看做匈奴民族的“曾用名”(其中戎、狄为华夏族所加族名,鬼方、混夷、獯鬻、严狁、胡为其自称),则是混淆了两类异族之间的区别。综合上古文献、甲骨文、金文和考古学的成果可知,鬼方、混夷、獯鬻、严狁、犬戎(或许为严狁的别名)等戎狄系民族生活在冀北、晋北、陕北、宁夏、陇东等地,这一地带先秦时以森林草原地貌为主,属于农牧交错带,而匈奴、林胡、娄烦、东胡、月氏、丁零、屈射等草原游牧民族的生活区域则在其北面的蒙古高原、河西走廊、阿尔泰山、天山北路、外贝加尔乃至南西伯利亚地区。
正如拉铁摩尔在《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中早已指出的,戎狄并非草原游牧民族。他们和上古的华夏民族一样也从事农牧混合经济并兼营狩猎。如《左传》记载,襄公十四年(公元前559年)瓜州(今河南、山西、陕西交界处)之戎被秦国驱逐后,投奔晋国,被赐予“狐狸所居,豺狼所嗥”的 “南鄙之田”。戎人“除翦其荆棘,驱其狐狸豺狼”,开垦荒地从事农业生产,也修建自己的城邑。如《后汉书西羌列传》记载,“义渠、大荔戎,皆筑城数十”。他们在战争中也以战车和步兵为主。如康王时期西周对鬼方用兵,一次战役就俘获鬼方军队的战车一百余辆。又如昭公元年(公元前541年)晋军与无终及群狄作战时,对方以步兵为主。这些特征都与“逐水草迁徙,无城郭常居耕田之业” 、“士力能弯弓,尽为甲骑”的匈奴格格不入,而与华夏民族更为相近。
而且戎狄诸部族自上古时期开始就与华夏族有着时战时和、时亲时离的深厚渊源。早在五帝时代,黄帝就曾“北逐荤粥”。殷商时,武丁曾出击鬼方,商军经过三年才战胜了鬼方。周人与戎狄关系更为密切,太王亶父时期周人曾被戎狄驱赶到岐山(今宝鸡东北),文王时攻伐畎夷,武王时将戎夷放逐到“泾、洛之北,以时入贡,名曰荒服”,一度征服了戎狄。但是周穆王在位之时,戎狄和周人开始交战,穆王虽然攻打西戎胜利,获得四白狼、四白鹿以归,但周人与戎狄之间的盟友关系也彻底告终。终西周一朝,既有戎狄的入侵让周人损失惨重:“靡室靡家,猃允之故”、“岂不日戒,猃允孔棘”。当然,期间也有宣王中兴时对戎狄的打击“薄伐猃允,至于太原”、“出车彭彭”,“城彼朔方”。最终,西周因储位之争而与西戎中最强大的申国(周平王的母族)反目成仇,被申、曾和西戎的联军消灭,幽王父子在骊山脚下被戎人杀害。申侯引狼入室之后,戎人夺取了泾河和渭河之间的宗周故土,六十五年之后才被秦人驱逐出去。
春秋初期,戎狄一度对中原诸国咄咄逼人,山戎曾越过燕国攻打齐国,齐釐公率军在首都郊区才将其击退。四十四年之后,山戎又攻打燕国,燕国向齐国求救,齐桓公率军北伐山戎才将其击退。又过了二十余年,戎狄居然兵临东周首都洛邑(今河南洛阳),攻打周襄王,将襄王驱逐到郑国。戎狄还拥立了襄王的异母弟弟王子带为天子,夺取了陆浑(今洛阳伊川),势力范围向东渗透到卫国。四年后,在晋文公出兵相助之下,戎狄才被赶走,王子带被诛杀,襄王之子得以继位。据《左传》记载,自闵公到宣公(公元前七世纪中叶到公元前六世纪初)七十年间,戎狄曾两次攻破成周,一度灭亡邢国、卫国、温国,多次侵入晋国、齐国、鲁国、郑国。
其后,晋文公和秦穆公先后成为诸侯霸主,高举尊王攘夷的旗号。秦国和晋国也就成为与戎狄交战的主力。他们的主要敌人是在圜河、洛河之间的赤狄、白狄,在陇山(今六盘山)以西的绵诸、畎戎、狄獂之戎,在岐山、梁山、泾水、漆水之北的义渠、大荔、乌氏、朐衍之戎。这场战争延续了数百年,直到战国中期,随着中山和义渠的覆灭才以华夏族的胜利而告终结。
另一方面,戎狄也和华夏有着密切的往来,彼此通婚不绝、血脉相通。西周伐商时西戎是其重要盟友,西周王室先后曾有两位戎人王后,东周襄王又曾娶狄女为王后。晋襄公时,瓜州之戎就称自己是晋国“不侵不叛之臣”。晋悼公曾派魏绛“和戎狄”,让很多戎狄部落“遂服于晋”,大多融入了华夏民族。
值得一提的是,晋国公室与戎狄的通婚特别频繁:晋襄公的夫人骊姬,晋献公的夫人大戎、小戎都是戎狄女子,大戎就是晋文公的母亲。晋文公流亡时,狄人将一对姐妹献给他,文公娶了季隗为妻,将叔隗给赵衰为妻(也就是赵盾的母亲)。秦国的先祖也多次与西戎结亲,戎胥轩、大骆都曾娶戎女为妻。与之相比,战国后期之前,中原诸国和东胡、匈奴、月氏、丁零等草原民族接触甚少。
到了司马迁所处的西汉中期,离匈奴出现于中原视野的战国后期不过两百年时间,却已经不清楚匈奴的历史,“其传世不可得尔次之”,何况其他了。
当然戎狄和匈奴的关系也是很重要的,因为他们构成了匈奴的重要族源。
虽然匈奴起源于草原游牧民族之说得到越来越多的支持,但是其具体的形成过程依旧充满疑团。我们只能综合拉铁摩尔《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狄宇宙《古代中国与其强邻—东亚历史上游牧力量的兴起》,杨建新《中国西北少数民族史》,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游牧者的抉择:面对汉帝国的北亚游牧部族》,武沐《匈奴史研究》,乌恩《论匈奴考古研究中的几个问题》,马利清《原匈奴、匈奴历史与文化的考古学探索》等研究成果,尝试着对匈奴的起源做一个推测。
公元前1000年左右(西周前期),由于气候的干冷化、人口的增长、骑马技术的成熟和冶金技术的进步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亚欧大草原的农牧混合人群普遍向游牧生活过渡。由于对丰美草场的追逐,不断有游牧部落从寒冷的北亚地区呼啸南下。
在西辽河流域和鄂尔多斯高地,龙山时代遗留下来的农业群落逐渐消亡或南迁,千年间当地人迹罕至,残存的居民生活也走向游牧化。约公元前600年(春秋晚期),来自今蒙古国和西伯利亚的游牧部落也迁徙到这一地区,征服(或融合)了当地居民,形成了林胡、娄烦、东胡等游牧部族。尤其是前者,创造了辉煌的鄂尔多斯青铜器文化。其特征为随葬动物纹饰的青铜装饰品和大量青铜武器、马具,并有大量的牛马羊殉葬,而罕见陶器和农业工具。
同一时期,由于政治集权化、精耕灌溉农业的兴起和华夏民族意识的勃兴,实现部分统一的华夏诸国尤其是秦、赵、燕三国,不断向北扩张。大批戎狄小国、部落被消灭,其民众不是融于华夏族,就是北逃到农牧交错地带。在长途逃亡中,他们无法带走房屋、农田和大部分家具,唯一能带走的财产就是牲畜和武器。这些北逃者虽然曾经从事农业和建筑城邑,但此时他们只能依赖畜牧和掠夺为生。几代人之后,他们已经丧失祖先原本有的农业定居生活技能和意识,而和蒙古高原南下的游牧部落无异。至迟到战国中期,戎狄作为一个独立的群体消亡,被同化于华夏和胡人之中。农耕世界和游牧世界直接走向接触和对抗。这也是战国中期燕、赵、秦三国与胡人交战和建设长城的大背景所在。
但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原本生活在今蒙古国中部偏北杭爱山一带的匈奴本部也从蒙古草原南下。他们在转变为游牧民族之后,属于石板墓文化的一部分。因为某种原因(可能是追寻温暖肥沃的牧场或是被邻近的游牧部落打败),于春秋战国之交南下,抵达阴山地带。由于林胡和娄烦在与秦国、赵国的战争中遭受重创,更为强悍的匈奴部落趁机征服了林胡和娄烦,并吸纳了当地的胡人及北逃的戎狄,建立了一个强大的部落联盟。匈奴的统治部族虽然来自漠北,但其主要文化却是传承了林胡、娄烦的鄂尔多斯青铜器文化,并且吸纳了戎狄乃至一部分华夏族的文化因素。虽然后来这些原本血统不同、生产方式不同、文化不同的部族都被称作匈奴,但是其在种族和文化方面始终存在很大的差异。之后南匈奴和北匈奴的分裂也与此有关:南匈奴人种中有较多的东亚蒙古人种成分,而与以北亚蒙古人种为主的北匈奴不同。
☞❐匈奴到底是从哪里来的?
匈奴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支强大的北方游牧民族,对中国历史的走向发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汉家史籍里,第一次出现匈奴的记载实在公元前318年,此时正是秦国秦惠文王时期,公孙衍发动魏、赵、韩、燕、楚五国共同攻秦,推举楚怀王为纵长。《史记》记载:
韩、赵、魏、燕、齐帅匈奴共攻秦
如果根据这个记载,那么当时伐秦的出了五国之外,还有匈奴,当然这件事的真假不得而知了,不过,至少确认的一点就是,这是在史书记载里第一次出现匈奴这个称呼。
从这以后至公元431年,匈奴人和鲜卑人混血后代、大夏国王赫连定败逃到今天甘肃地区,被吐谷浑人生擒,送给北魏,北魏将赫连定处死,大夏国灭亡,从此,“匈奴”这个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七百多年的民族名称,不再出现于历史舞台。
回到问题,匈奴人到底是从哪里来的,或者说匈奴人的祖先到底是谁呢?其实这个问题至今也没有明确的定论,不过目前有几种主流的观点如下。
一匈奴与商周时期的荤粥、猃狁、混夷、鬼方等少数民族同族
这种观点认为,商朝时期的鬼方、混夷、荤粥、猃犹,春秋时期的戎、狄,战国时期的胡等,皆与匈奴“同种”,匈奴与历史上的鬼方、混夷、荤粥、检犹、戎、狄、胡等,其实都是一个民族,只是不同的时期,汉人对他们的称呼不一样。
比如,先秦时代的诗经.小雅里面就有一首诗歌《采薇》,涉及到了当时汉民族与少数民族猃犹之间的战争: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猃犹之故。不遑启居,猃犹之故。
岂不日戒?猃犹孔棘!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这是一首描写一个老卒为国戍边,抗击少数民族猃犹,最后返乡的诗歌。可见,当时汉民族同少数民族的战争就很激烈了。
二匈奴是夏朝后裔,与汉民族同出一脉
这个观点的主要根据是来自史记,《史记.匈奴列传》中记载:
“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
此外,还有《山海经·大荒北经》称:
“犬戎与夏人同祖,皆出于黄帝”。
并且认为犬戎就是匈奴的先祖,著名的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就是发生在周人与犬戎之间的战争期间。
总之,这个观点认为匈奴人是夏朝人的后裔,夏朝人最初分布在今黄河流域,商人兴起以后,打败了夏朝人,夏朝人败逃到黄河以北,继续与商人对抗;再往后,当周人打败商人占据中原时期,夏朝的遗民依然存在着而且又继续与周人为敌。
在这个观点基础上,还有学者进一步认为,战国时期的中山国(鲜虞国)那个民族也是夏朝人的后裔、匈奴的前身,说这个民族的人在赵国攻灭中山国以后,就逃到后世的热河、察哈尔、绥远、宁夏等地区,发展过度到公元前年,这个民族集团的首领冒顿杀父自立,从此开始强大起来,他们破灭东胡、西败月氏、北服丁零,西汉初年甚至把汉高祖刘邦也围困在白登山,逼迫西汉政府与他们缔结和亲之约。
三匈奴来自西方
这个观点认为,匈奴起初分布在“西方”,他们应该属于西方游牧民族,匈奴出现于中国北部的时间,应该是在秦始皇时代,具体讲是自始皇二十六年至三十三年。在此六七年间,西方的游牧民族——匈奴开始游荡东徙,出现于中国北境。而此前关于匈奴的记载,是误解,可能是太史公把战国时期其他的少数民族误记成了匈奴。
并且,《史记匈奴列传》中所说的、赵国北境守将李牧曾经“大破杀匈奴十万之众”是错误的,李牧大破的是当时活跃在燕赵边境的东胡,而不是匈奴,甚至,前文所说的“韩、赵、魏、燕、齐帅匈奴共攻秦”中的匈奴,也是误解,其实应该是在秦国西边的义渠。
参考文献
[1] 刘洪波. 匈奴研究史四题: [D].内蒙古.内蒙古大学.2014
那么,你认为那种说法比较靠谱呢?
我是一卷青史,欢迎留言评论加关注,一起聊历史!
☩ℤ匈奴到底是从哪里来的?
有关匈奴的记载,史书最早见于《史记-匈奴列传》:
“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唐虞以上有山戎、獫狁、荤粥,居于北蛮,随畜牧而转移。”
说这个匈奴人,是夏朝君主的后代,其祖先名曰淳维。在尧舜时期,他们分为山戎、獫狁、荤粥等部落,在中原以北的蛮荒地带生活,从事畜牧业,跟随牲畜的走向而迁徙。
这是中国史书第一次正式的记载这个民族,而此后的历代史书,包括《汉书》,几乎都照搬这一段记载。因此,在中国的官修正史里,有关匈奴人的记载,一直沿用着司马迁的记载,也就是说,他们和汉人本来是一支,只不过近千年的畜牧生活让他们变得与汉人势不两立了。
匈奴人第一次进攻汉地,就是著名的“烽火戏诸侯”。他们的一支——犬戎,在汉人的带领下长驱直入,杀掉了周幽王并且俘虏了褒姒,要不是秦襄公救了周王室一命,可能五胡乱华要提前一千年。
潘多拉魔盒打开以后,整个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在自己相互攻伐的同时,都必须提防着北方那个恐怖的敌人,那就是匈奴人。著名的长城,就是这一段历史的明证。秦统一六国以后,安排数十万朔方军并且大修长城,足可以见到当时秦王朝有多重视匈奴人。
汉朝建立以后不久,冒顿单于就给了刘邦一记闷棍,差点就包了他的饺子。因而几十年后,汉武帝拼尽打光全部子弹,也要北击匈奴,把匈奴人赶走。
只是四百年后,刘渊带着狞笑,又把这些还给了汉人。
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青言论史”,也欢迎您的批评指正。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