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辽签订澶渊之盟,30万岁币换来百年和平到底值不值?
↶♤宋辽签订澶渊之盟,30万岁币换来百年和平到底值不值?
先说答案吧,一个字值,两个字真值,三个字太值了!
别看广告,看疗效
澶渊之盟以后,宋辽约为兄弟治国,开放贸易,使者往来不断,保持了上百年的和平。整个北方“生育繁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白发长者),不识干戈”。
这可能是中国历史上保持和平时间最长的时间了,往前追、往后找,没有那么长时间的和平岁月。要知道战争的残酷性,血流成河,肝脑涂地,百姓生于乱世,连猪狗都不如。所以有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的说法。
宋朝能否有更好的结果,比如打败辽国收复燕云十六州?
澶渊之盟前,宋国一直致力于收复燕云十六州,完成华夏统一,辽国将燕云十六州视为赋税重地,不肯放手。宋辽双方,从宋太祖开始到宋太宗时期,已经打过近20年的仗,互有胜负,却谁也消灭不了谁,因此和平是理性的选择。
其实双方也都清楚,但都嘴硬,不肯松口。宋太宗亲征辽国,结果中箭坐着驴车逃回来,已经气短了,最后也是因为这个箭伤导致丧命的。
宋真宗对收回燕云十六州也没有多大把握,但也不能说不努力了。虽然十六州不是北宋丢的,但传统意义上,只有实现了华夏大一统,才能成为万众归心的皇帝,作为北宋皇帝有责任收复燕云十六州,否则难以堵住天下人悠悠之口。
而辽国,在于宋朝的交战中也损失惨重,还被宋国夺去了瓦桥关南的十个县。这十个县也属于燕云十六州的一部分,但来自晋国割让已属辽国多年,不能平白无故的被宋朝夺走。
辽国萧太后和主将萧挞凛这次聚焦大军二十万进攻宋国,借口也是要收回这十个县,这说明辽国不愿意和平,至少当时不愿意和平。
但辽军虽然攻下了几个州县,而且非常神走位的到了檀州(濮阳),过了黄河就到开封,威胁到了宋朝首都的 安全。但在军事上,属于是孤军深入,辽军背后还有十万以上的宋军,宋国只要坚壁清野,扼守要塞,辽军一旦不胜,恐怕回都回不去。
要知道宋军前几次进攻辽国,也属于深入敌境,被坚壁清野,然后各个击破的,只不过这次是辽军深入了宋境。北宋名将杨延朗(杨业之子,杨六郎)上疏,建议“饬诸军,扼其要路,众可歼焉,即幽、易数州可袭而取”,这个意见非常正确。
但辽国毕竟有20万军队,兔子急了还会咬人,要歼灭或者打败二十万军队,没那么容易。同样的,辽国,能不能打胜仗,能不能全身而退,萧太后心里没底。打仗,不虑胜,要先虑败。最后双方和平收场,辽国体面撤兵,宋军不掩杀,双方的决策者都会长松一口气。
澶渊之盟不是城下之盟
有人提起澶渊之盟,老说宋朝软弱,签了城下之盟。实际上,澶渊之盟并非城下之盟,相反在澶州宋军士气正旺,占据一定优势,还射杀了辽军主将萧挞凛。辽国更希望和谈,辽国通过宋朝的一个降将转达了和谈之意,相当于辽国求和。
城下之盟,肯定是不平等条约,但澶渊之盟是一个相对公平的条约,主要条款如下:
宋辽为兄弟之国,辽圣宗年幼,称宋真宗为兄,后世仍以齿论。宋辽以白沟河为界(辽放弃瀛、莫二州),双方撤兵;此后凡有越界盗贼逃犯,彼此不得停匿;两朝沿边城池,一切如常,不得创筑城隍。宋每年向辽提供“助军旅之费”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至雄州交割。双方于边境设置榷场,开展互市贸易。这4条,3条都是完全平等的,第3条宋朝要给辽国岁币30万,被认为宋朝要向辽国纳贡,认为是宋朝打不过辽国,花钱买和平了,甚至说是称臣了,都不客观的。实际上这30万只是辽国认为是瓦桥关南十个县的赋税收入,本来是辽国应得的,现在被宋国占了,宋国应该把应得的赋税交还辽国。
签订合约之后,双方不再言兵事,宋朝裁撤了边关重镇,减少了大量军事支出,也有助于发展经济,恢复生产,从这一点上也是更值得。
澶渊之盟唯一的问题就是打破了中原王朝唯我独尊的天朝意识,不得不承认一个平等的兄弟之国存在,儒家士大夫接受不了。这也是随后宋真宗要封禅泰山,借助道教来解释不追求天下一统的原因。
❁*宋辽签订澶渊之盟,30万岁币换来百年和平到底值不值?
值,也不值。
说值,是因为事实已经证明,北宋和辽国实力相当。谁也灭不了谁。
既然战争陷入僵持,宋辽短时间内不可能分出胜负,那倒不如言和。
在相互灭不掉对方的情况下,停战言和,显然是最不差的那个选择。
至于《澶渊之盟》的四项内容:
一,宋辽为兄弟之国。辽圣宗年幼,称宋真宗为兄,后世仍以齿论。
二,辽国放弃瀛、莫二州,宋辽以白沟河为边界。
三,宋每年给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四,双方于边境设置榷场,开展互市贸易。
看似是北宋吃亏了。尤其是第三条,每年给辽三十万岁币,看似是宋吃大亏了。
但我们要知道的是,北宋与辽国的战争,每年要耗费三千万军费。
宋因为《澶渊之盟》,用三十万解决了原本要三千万才能解决的问题。
这怎么看,宋都不吃亏。
而且再以第二条和第四条来看,辽国不仅没占到宋的便宜,反而还被宋薅了羊毛。
毕竟,宋是生产大国,文化大国。
在贸易和文化上,宋均是碾压辽。
北宋的丝绸、粮食、茶叶、铜器等等,都是辽国人的最爱。而反观辽国的物产,没有多少是宋人的刚性需求。
双方搞榷场贸易,辽肯定是吃亏的一方。
事实证明也确实是如此。宋后来在外贸上从辽国获得的巨大利润,远远不是每年给辽国的三十万岁币所能比的。
文化方面也一样。《澶渊之盟》签订后,宋对辽的文化影响,堪称是文化入侵。
辽道宗曾说:“朕若生中国,不过与之执鞭持,盖一都虞侯耳”。
还说“吾修文物,彬彬不异中华”。
辽朝发展到后期,皇帝和贵族已经被中原的先进文化攻陷了。
这种文化渗透,一点也不比现在西方对全世界的文化影响小。
正是因为《澶渊之盟》对辽有诸多不利,所以宋辽使者带着协定各自回营后,宋真宗很爽快的就签字了。而辽国方面则整整拖了五天,高层扯皮了五天,最后萧太后才极不情愿的在条约上签了字。
以上是值的方面。再说不值的地方。
有两点。
第一,《澶渊之盟》并没能减少北宋的巨大军费开支。
《澶渊之盟》签订后,宋朝的北境仍然是一马平川,无险可守。
虽然我们知道,宋辽自澶州大战后,有百年没有再爆发战争。但是,宋朝不可能不在北边设防吧?
为了防备辽国入侵,宋朝仅部署在河北、河东的禁军就高达15.6万之众。
如果加上河北和京城的驻军,宋朝用于防备辽国的禁军兵力,将近30万。
注意,这只是禁军。算是地方部队,兵力高的吓人。
而由于缺乏战事锤炼,这几十万兵将的素质后来急速下降,根本没战斗力。
看后来的宋金战争就知道了。
几十万宋朝将兵,一触即溃。
不养这些兵吧,宋朝皇帝心里不踏实。
养这些兵吧,又要花钱。
原以为和平了,能省下军费。可实际上,军费开销仍然很大。
正是因为要养这些废物兵,导致北宋后来还出现了“三冗两积”问题。
“三冗两积”中的冗兵,就是最大的一冗。
第二,《澶渊之盟》还给宋朝统治者产生了很消极的心理影响。
什么消极心理影响呢?
即,认为凡是都可以用钱,用自己的主动妥协解决问题。而忽略了对自身实力的强化。
比如说宋夏战争。
早年党项人弱,本来北宋有机会剿灭,但宋真宗舍不得花钱。
而他抠门的结果就是党项在西北坐大。
党项坐大后,屡屡犯宋境,北宋反击。
但由于占不到便宜,宋又不得不主动与李元昊议和。
结果党项人远没有契丹人那般守信用。议和协定墨迹未干,就又来袭扰宋境。
此后,宋夏战争打打停停几十年,北宋为了防备党项人的入侵,在陕西部署了惊人的23.7万大军。
为了打西夏,为了养这些西军,北宋军费开销何止亿贯?
原本想省钱的。可没想到,抠抠搜搜的结果却是要花更多的钱。
如果,我是说如果。
如果早知道党项人是如此狡诈,对宋朝的影响如此之大。宋肯定不会跟西夏讲和,早年更不会纵容党项人坐大。
但这世上没有后悔药。自己种的恶果,只能自己含泪吞了。
后来的宋金议和也是如此。
宋高宗舔着脸与金议和,为了议和,把岳飞杀了,还解除了韩世忠兵权。
自以为和平了,省钱了,可以像宋辽百年和平一样,靠贸易收割金国的财富了。
结果,《绍兴和议》仅过去十几年,金主便亲起六十万大军又来攻南宋。
虽说这场战争以金军内讧结束。但这次事件也直接让宋高宗产生了退位想法。并且他还真的把皇位传给了宋孝宗,自己退居幕后。
“蛮夷太不讲信用,呜呜呜,朕不玩了。”
宋朝统治集团就是如此,记吃不记打。能被同一块石头绊倒几次,也记不住教训。
弱肉强食的时代。任何和平条约都只是临时性的。
对于睿智的中原皇帝而言,议和从来都只是手段,不是目的。
因为一个巴掌拍不响,跟蛮夷讲契约,你得有能力让蛮夷守信用才行。
蛮夷不守信用,你把姿态摆得再低又如何?
这个道理,汉朝皇帝们懂,唐朝皇帝也懂。
汉皇与匈奴和亲,唐皇与突厥议和,都是为了通过和平,获得休养生息的机遇。待养精蓄锐后,再把曾经失去的夺回来!
而绝不是为了议和而议和。
正是汉唐皇帝因为不忘初心,始终铭记卧薪尝胆之理,所以才有汉唐盛世。
实际上,这个道理宋朝皇帝也懂。
金国崛起后,打得契丹不要不要的。这时候宋徽宗开始励精图治了,主动北伐,想着收复幽云十六州。
然而,却因为常年的不作为,军事颓废,北宋收复幽云十六州不久后,又丢了。并且还被金人趁虚而入给灭了。
宋朝统治者,就是如此。
习惯性的“丧事喜办”。
内心深处明明有励精图治的想法,但需要他们努力时,自己挨了揍时,却总是会主动自我催眠:
“他打我,他的手也疼。我不吃亏。”
“儿子打老子啊,哪有这样的道理?”
而这种心理就是签订澶渊之盟之后产生的。
不止是宋朝统治者,宋粉也是这样的心理。
知道宋朝武备不行,就只强调经济。
可是纵观世界史,哪有一个真正的大国,是经济巨人,军事矮子加政治矮子的?
经济成就再高,军、政疲软,也是白搭。
总的来说。《澶渊之盟》只是宋初与辽国签订的一份停战条约。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签这个条约,无所谓耻辱不耻辱。
不签条约,就得继续打。而继续打,对宋辽都没好处。
所以看待《澶渊之盟》值不值,要把时间线拉长了再看。
实际上,很多人说北宋赚了,至少没亏,也是把时间线拉长后,才得出的结论。
但实事求是的说,《澶渊之盟》对北宋统治者的消极影响也是极大的。
如果,后来的宋朝统治者有进取心,每日卧薪尝胆,矢志报仇雪恨。
那签《澶渊之盟》,就是明智之举。
反之,如果没进取心,每日混吃等死,觉得天下太平,马放南山了。
那签《澶渊之盟》,就是很失败的行为。
结论就是如此。
Ⓤ☮宋辽签订澶渊之盟,30万岁币换来百年和平到底值不值?
值!要是和辽打仗,每年的军费增支都不止30万岁币,并且还不一定能打赢。
供给了辽国岁币,后又卖给辽国东西,钱又给宋赚回来了!并且腐蚀了辽国君臣,使他们安于享乐,不思进取,更不想打仗。所以宋辽边境才和平近百年,两国百姓安居乐业,竟不识兵戈为何物。
辽被腐蚀后,战斗力下降,终为金国所灭,辽比宋早灭亡。
Ⓚ┅宋辽签订澶渊之盟,30万岁币换来百年和平到底值不值?
公元1004年,辽宋达成“澶渊之盟”。根据盟约,宋辽平等、和平相处,约为兄弟之国,宋朝每年给予辽朝岁币十万两银、二十万匹绢,“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从“澶渊之盟”生效,到北宋末宋朝与女真秘密订立“海上之盟”,辽国两国实现了一百余年的和平。
那么宋朝用每年30万的岁币来换这100年的和平,到底值不值得?我们先来算经济账,这笔帐宋朝人也算过。宋人是这么算的:“虽每岁赠送,较于用兵之费,不及百分之一”;“岁遗差优,然不足以当用兵之费百一二焉”。什么意思?意思是说,宋辽达成和约不打仗,宋朝方面每年要支付30万岁币;但如果没有达成和约,双方打起仗来,则战争经费将是岁币的100倍。
日本汉学家斯波义信从另一个角度算过账:由于宋朝对辽朝的贸易长期处于“出超”地位,每年的岁币基本上又流回宋人手里,通过对辽贸易,宋王朝每年可获80万贯价值的顺差,数额超过送出去的岁币。
更重要的账我们还未算,那就是和平的价值。打仗是需要传出生命代价的,战火燃过,将是无数老百姓流离失所,无数士兵马革裹尸。这个代价更大。
说到这里,相信你对“宋辽签订澶渊之盟,30万岁币换来百年和平到底值不值”这个问题,心里应该有了答案。
↨↣宋辽签订澶渊之盟,30万岁币换来百年和平到底值不值?
这个问题太复杂了,实在是一句话说不清哦。
但豹眼认为,北宋这笔生意还是亏大了,因为主权与国家安全不能只算经济账,更应该从政治、军事上考虑。
即便杀敌八百自损一千,该干还得干。更何况占据优势的情况下,岂有不战就赔钱的道理?
远的不说就先说一下抗美援朝吧。
据有关资料统计,从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战场开始,先后入朝作战部队190万,补充兵员近50万,共计240万,在朝最大兵力一度高达135万。
中国为抗美援朝战争共消耗各种物资560万吨,战费62.5亿元人民币(当时约25亿美元)。
今天看这个数字,并不算大,就几架飞机的费用,但在当时却是一个天文数字。
1950年,我国国防费用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例达到了41.1%;
1951年,增至43%,为建国后的最高峰;
1952年,经济建设支出才略微超过了国防费。
如果不参战,用这个钱搞建设岂不更好?
1952年,全国工农业产值达到了827.2亿,虽然比1949年增长了77.5%,但巨额的国防费用也是沉重的负担。
我国2018年,军费支出仅占GDP的1,87%。虽然无法换算抗美援朝期间,军费占GDP的比例,但几乎可以感知一定是很高的。
这仅仅是物资消耗的情况,军队伤亡更是巨大的。
据有关统计:
1951年8月,志愿军减员336,145人,其中包括阵亡、战伤、失踪和被俘人员;
1952年,志愿军减员共计420,247人;
1953年9月,志愿军非作战减员就高达556,146人。其中后有173,405人归队,实际减员为382,741人。
从1953年7月27日,停火协议签字,抗美援朝结束,到1958年10月26日,志愿军全部撤离朝鲜,又有307,541人非作战减员。
整个抗美援朝战争,志愿军共减员145万左右,包括阵亡、战伤、失踪及被俘。可谓是累累白骨换取了抗美援朝的胜利,换来了几十年的和平时期。
那么,这笔账值不值呢?
这在出兵之前,高层就有不同的意见,最终是领袖拍板决定出兵。
今天我们简单说一下是不是值得的问题。
第一,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准备在圣诞节打到鸭绿江,然后放假渡圣诞节的。
就当时来看,他们并没有直接打到中国境内的计划。
第二,如果中国陈兵鸭绿江边与美国形成对峙,即便将来开战,在中国境内作战,我国的损耗也会小一些。
第三,如果中美不开战,一直在鸭绿江对峙,萨德系统部署在鸭绿江边,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对中国的威胁都远远大于今天的局面。
第四,今天美国不断显示存在感而不直接与中国开战,抗美援朝的胜利是重要的原因。但今天中国经济、军事强大更是关键因素。
如果今天依然是清末时期,就算曾经战胜过美国又能如何?
这才是正确看待题主所提问题的关键。
无论史上宋辽议和,还是抗美援朝,究竟值不值,都不能仅仅算经济账。
相同的是,都带来了长久的和平。不同的是,抗美援朝打出了几十年甚至将是上百年的和平,宋辽议和也幸运地带来了百十年的和平。但这绝不是抗美援朝就是不值,而宋辽议和是赚大了。
看一下宋辽议和的情况吧。
檀渊之盟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辽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并深入宋境。
当时,有宋大臣主张避敌南逃,宋真宗也想南逃。
宰相寇准苦苦力谏,并逼迫宋真宗亲自到澶州督战。
此时,辽军已经是孤军深入、腹背受敌。宋军坚守辽军背后的城池,又在澶州(今河南濮阳)城下以八牛弩射杀辽将萧挞凛。
据《辽史》记载:
“将与宋战,(萧)挞凛中弩,我兵(辽兵)失倚,和议始定。或者天厌其乱,使南北之民休息者耶!”此时宋真宗一行抵澶州。寇准力促宋真宗登上澶州北城门楼以示督战,“诸军皆呼万岁,声闻数十里,气势百倍”。
宋真宗御驾亲征,突然出现在澶州城下,宋军士气大振。此时,辽军粮草供给又出现了困难,这正是与辽军决战的最佳时刻。
但宋真宗却屡屡私下里派遣使者与萧太后议和。之所以称之为私下里,是因为宋真宗害怕主战派知道。
萧太后此时自然巴不得,于是在1005年正月,宋辽订立合约。宋辽约为兄弟之国,这也就罢了,更奇葩的是,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宋辽以白沟河为边界,双方撤军。
当时,宋真宗赵恒畏敌如虎,已被辽军打怕了。赵恒只贪图苟安,而且财大气粗,不差钱。只因为害怕割地求和会遭受后人谩骂,才对派去议和的曹利用说:
“只要不割地就能讲和,就算契丹索取百万钱财也可以答应”。
宰相寇准知道已经难以挽回,就对曹利用说:“皇上虽有百万之约,但要超过三十万,我就砍了你的脑袋。”
最终以三十万成交,协议如下:
1.宋辽为兄弟之国,辽圣宗年幼,称宋真宗为兄,后世仍以齿论。
2.宋辽以白沟河为界(辽放弃瀛、莫二州),双方撤兵;此后凡有越界盗贼逃犯,彼 此不得停匿;两朝沿边城池,一切如常,不得创筑城隍。
3..宋每年向辽提供“助军旅之费”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至雄州交割。
4.双方于边境设置榷场,开展互市贸易。
因澶州(今河南濮阳)在宋朝时也称为澶渊郡,故史称“澶渊之盟”。
曹利用以三十万成交,回来向宋真宗汇报。当时,宋真宗正在吃饭,曹利用就向宋真宗的内侍伸出了三个指头,宋真宗以为是三百万,大吃一惊,说:“太多了,太多了。”
等弄明白是三十万,宋真宗非常开心地夸奖说:“你很会办事。”随后重赏了曹利用。
此后,宋辽两国百年间不再有大规模的战事,礼尚往来,互通使者,贸易频繁。
辽地发生灾荒,宋朝也派人在边境赈济;宋真宗驾崩,辽圣宗“集蕃汉大臣举哀,后妃以下皆为沾涕”。
和平共处自然是皆大欢喜,对百姓而言,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
从结果来看,宋辽和议的确是维系了宋辽一百多年的和平。
但豹眼不得不说这仅仅是非常侥幸的事。
一纸协议并非是宋辽百年和平的真正屏障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最关键的是大辽之后连续出现了一些毫无作为的窝囊帝王,让宋朝廷及百姓得以喘息。
萧太后与宋朝达成和议之后,解除了南边的威胁,开始在东、北、西方向开疆拓土,充分利用这个战略机遇期,使大辽进入了鼎盛时期。其疆域一度东达日本海、西至阿尔泰山、北到额尔古纳河外兴安岭一带。
但仅在宋辽和议签订几年后,萧太后就在1009年病逝。
其后,历代大辽帝王除了贪婪继续索要大宋财物之外,再无雄才伟略之主,对于中原地区也缺乏侵扰的能力和雄心。
这才是宋辽和平共处的根本原因。
自古以来,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地区就是水火不相容的死敌,根本不存在和平共处之说。
刘邦白登之围后实行和亲政策,大汉与匈奴名为兄弟,实为大汉屈辱地对匈奴称臣、年年纳贡。但匈奴依然不断地骚扰、侵略中原边境。
汉武帝刘彻派遣卫青、霍去病将匈奴赶出了漠北,但匈奴的威胁依然存在。
所谓的和平,仅仅是彼此没有能力吃掉对方,不得已暂时相互妥协而已。
宋辽相安无事一百多年,主要是因为宋辽两国的帝王们都毫无上进心。也正因为他们的毫无作为,只贪图一时苟安,最终都被随后崛起的金朝灭亡。
大辽彻底玩完,北宋不仅蒙受了靖康之耻,彻底灭亡,南宋也不能摆脱被元朝灭亡的命运。
百年和平时期应该不算短,但放在历史长河中也就是一瞬间。在之后元朝统治近百年的时间里,中原地区可谓是最悲催的时期。
不得不说,这一切皆源于宋朝一味妥协的结果,最终要让后世子孙吞下这颗苦果。
这不得不令人想起,在清朝末期,沙俄不断鲸吞大清国土的事情。任何协议在霸权面前,都是废纸一张,没有势力做保障,任何苟安都是暂时的。
宋朝长久的和平来自于大辽的不争气,而绝不是一张檀渊之盟约束了两国的争斗。
檀渊之盟并非唯一的选择,而是还有更好的选择
之所以一开始豹眼就提到了抗美援朝,就是想说北宋当年完全具备另一种有血性的选择。
战火还没有燃烧到鸭绿江边,中国可以陈兵边境以观时变。
美国未必就会立马入侵中国,就算三八停火线北移到鸭绿江边,就今天局势来看,美国也不敢轻易开战。
但中国的局势将会非常严峻,要比今天的情况严峻很多。
之所以停战之后米国一直没有再越过三八线,也并非一纸停火协议就约束了美国的行为,而是我国不断强大的军事力量在起作用。
在檀渊之盟签订之时,北宋是占据优势的,完全可以与大辽一战。
如果北宋赵恒有一点血性,不仅可以战胜大辽,还可能收复幽云十六州。
之后,北宋直接与大辽保持高强度的对峙,居安思危,不断增强军事力量,不仅大辽不会轻易被金国灭亡,大宋也很可能避免蒙受靖康之耻,更不至于南宋偏安一隅。
好战必亡,忘战必危,这是千古不变的法则。
不要拿宋真宗不好战来说事,以掩盖其贪生怕死的本性。
檀渊之盟后,宰相寇准功高望重,受到宋真宗猜疑,不久就被贬斥出朝,任命妥协派王钦若为宰相。
这样,宋朝就更不想收复幽云十六州了。
萧太后、韩德让相继病逝后,大辽内部开始分裂,再也无力大规模南侵。但还是趁北宋与西夏交战的机会,向北宋勒索土地。
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北宋又给辽增加岁币银10万、绢10万。
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大辽又要求划界。第二年,宋朝廷划给大辽一些土地。
好在大辽也没有太多的野心和实力,仅仅是贪恋一些小惠而已。
如果萧太后多活几年,大辽养精蓄锐,积蓄国力后大军再次南下,灭亡北宋的就不是金朝而是大辽。
豹眼评语
韬光养晦,做出战略妥协,并非完全不可。但目的是争取战略机遇,以发展国力,积蓄军事力量。
如果宋真宗认为还不具备与大辽决战的实力,签订檀渊之盟,花几个小钱,暂时求得苟安,也未尝不可。
但必须要加强国力,以准备下一步与大辽开战才是。
而宋真宗却是为了暂时的苟安,其后继者依然采取妥协政策,而忘记国防,徽钦二帝被俘获也就在必然之中。
不被大辽俘获,是大辽不具备那个实力,并非不想。
一味妥协,总有一天会被灭亡,金国灭亡北宋是其必然。
匈奴、鲜卑、契丹、女真、蒙古、满清,几乎在北方崛起的游牧民族都想进入中原。只不过有些民族运气不好,遇到了中原有血性的政权,不能如愿而已。
因此,豹眼认为,檀渊之盟绝对是亏本的买卖。不管它维系了多少年的和平,都是没有血性、屈辱的协议。
因为问题并不在协议本身,而在于签订这个协议的主导思想。
在历史长河中,任何一个民族都不可能保持永久的强势,在低谷时期做出妥协是完全可以的,但必须是为了争取战略机遇,而不是为了一时的苟安。
北宋赢得了百年和平,不是因为檀渊之盟这一纸协议,而是大辽本身也不争气。
居安思危,永不忘战,始终加强军事力量才是王道。
注: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告知删除。
------------------
推荐阅读:
下一篇: 俄罗斯为什么不使用武力重新恢复苏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