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俗语“50不盖房,60不种树”是啥意思?有什么道理?
☣▾农村俗语“50不盖房,60不种树”是啥意思?有什么道理?
俗语俗语就是通俗易懂的能说明一定道理的话语,是多年来人们总结出的并流传下来的话语。今天梅花要分享的是农村俗语“五十不盖房,六十不种树”,盖房种树还有啥讲究呢?
“五十不盖房” ,主要是指人过五十精力和体力都减退,不足以承担盖房的劳累。过去没有实行计划生育以前,农村的人们结婚都比较早,一般二十岁左右就结婚了,甚至有的已经当了父母了。到了五十岁时,自己的儿女也都成家立业了。自己忙碌了大半辈子,基本上都给儿女忙活了,得拉扯一帮子儿女,到后来还得给儿子盖上房子娶媳妇,才算完成任务,至于自己的住处都甩在后面。要么跟一个儿子一起住,要么几个儿子轮流住。即使你有点本事想自己盖个房子单过,恐怕孩子们也不愿意。因为他们觉得盖房子花钱,还不如直接分给子女,再说等到了百年之后,儿子争房子,留下祸害。更何况是那个年代的人,因为生活条件差,身体都出了过头的力,所以到了五十岁后,一般都佝偻着腰开始蹲街头了,但现在不同了,五十正当年呢,且现在盖房不用出力,有专业人士呢。
至于六十不种树,那就更是没有意义的事了。过去的年代,人过六十岁基本到了头,过了七十很少见。如果你过了六十还种树,那你是得不到乘凉的,得不到收益的。因为树木成材得十年,恐怕没到成材的年份,你就不在人世了。更何况树要成材也需要修剪去枝,你颤颤巍巍的去管理,是得不到收益,光能得到吃亏,还得给儿女增加负担,得出钱出力都给你治病。所以,过去六十不种树是有道理的,俗话说得好,“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喜欢种就种,造福后代的好事。
虽说现在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人的寿命延长了,但是,上了年纪的人,在做事前还是要量力而行,多为自己的健康着想,少为儿女添麻烦吧。
⇙々农村俗语“50不盖房,60不种树”是啥意思?有什么道理?
这种俗语没有任何道理,意思是:50岁就是老人了,盖房子这样的事情应该让儿子们盖,自己做就行了。以前有:不会操心学盖房。说明盖房子操劳过度,年纪大了受不了。
60岁不栽树,人生七十古来稀,解放前1949年前国人的平均寿命只有几十岁(36岁这个数字是不准确的),人已经到了60岁,再去栽树,等树长大能卖钱,自己也逝世用不上自己栽树卖的钱。
这两个俗语在家庭成员中是绝对一种自私行为,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才是王道。
╇≅农村俗语“50不盖房,60不种树”是啥意思?有什么道理?
在农村,经常会看到一些老人聚在一起拉家常、谈闲话。在他们的聊天内容中,除了家长里短,还有一些关于农村的政策,偶尔还时不时地说上一两句俗语。
这些俗语基本都是老祖宗流传下来的,是老祖宗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供后人体会借鉴。
在众多俗语中,有一句俗语这样说“50不盖房、60不种树”,很多年轻人可能不懂这是什么意思,这二个年龄阶段为什么不做这些事情,有什么讲究?
老祖宗流程下来的这些老话是否还在理?
“五十不盖房”这句俗语的意思是,人到了50岁以后,就不要再去考虑盖房子这件事情了。
我们常常说“五十知天命”,意思是人在50岁的年纪。虽然明明知道有很多理想还没实现,但是由于身体已经大不如从前所以在很多事情上就不要再一味的追求结果。
俗语“50不盖房”所说的道理和“五十知天命”的意思很类似。众所周知,盖房子不仅要花费一家人,大半生的积蓄,也需要付出很多心血。
人到了五十岁后,对很多事情已经力不从心,所以就不要再勉强自己再盖一座房子,用准备盖房子的积蓄用来养老比较好。
在过去人的平均寿命比较低下的情况下,其实50岁就已经算是比较大的年龄了。
主要是指人过五十精力和体力都减退,不足以承担盖房的劳累。尤其是在农村里,农民长期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
对身体的消耗非常大,再加上很多农民没有多少钱看病小病、大病也就不治了。导致农民的身体状况并不是特别好。
首先,古代的年龄与现在可是相差很大的距离。古代人的平均寿命在35岁左右,世纪之后的平均寿命才刚到40岁,后来社会慢慢发展。直到上世纪80年代,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还在65岁,如今已到达了72岁多。有专家预测,到2300年,人的平均寿命能达95岁。
其次,盖房属于家庭中的大事情,尤其在过去,辛苦一辈,盖座房子实属不易。盖房需要付出大量的钱,考验你的体力和筹划决策力,农村有“盖房脱层皮,娶媳妇要条命”的说法,真实反应了盖房的艰难。记得我父亲告诉我说,家里盖一座房子,自己上山采石,备料,没有钱雇人,只能找人互助盖房,出工但不付钱,历经三四年才盖成,其中的艰辛委实不易。
而在农村里面盖房子是人生的一件大事,很多人终其一生就希望能够盖一栋像样的房子。
因为房子不是一个人住,也不是一代人住,可能需要几代人住几十年。
但是盖房子是一项大工程,需要花费很多的钱。而农民本身经济状况并不是很好,很多人盖房子都需要借钱。
等房子盖完了之后,要花很多年才能将借来的钱还清。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50岁的时候再开始动工盖房子的话,可能自己就没有办法享受了。
因为过去农村寿命比较短,再加上盖房子还要借钱,所以在盖完好房子之后仍然不能休息,还要继续努力的工作,这样的话等到房子还清了,差不多人生也走到终点了。
所以农村人说得好,要想盖房子一定趁早。这样才有可能还清债务,而且自己还能够再多生活几年。
到了五十岁时,自己的儿女也都成家立业了。自己忙碌了大半辈子,基本上都给儿女忙活了。
得拉扯一帮子儿女,到后来还得给儿子盖上房子娶媳妇,才算完成任务,至于自己的住处都甩在后面。
要么跟一个儿子一起住,要么几个儿子轮流住。即使你有点本事想自己盖个房子单过,恐怕孩子们也不愿意。
因为他们觉得盖房子花钱,还不如直接分给子女,再说等到了百年之后,儿子争房子,留下祸害。
更何况是那个年代的人,因为生活条件差,身体都出了过头的力,所以到了五十岁后,一般都佝偻着腰开始蹲街头了,但现在不同了,五十正当年,且现在盖房不用出力。
至于六十不种树这句话的意思也是提醒人们要想种树的话,要提前开始。毕竟六十花甲子,一个人很难能够坚持两个甲子。
本来过去农村人的平均寿命就比较短,60岁已经算是长寿的了。
众所周知,种一棵小树苗到其长成参天大树,需要很长时间,所以这句俗语里的“60不种树”的意思就是建议到了60岁这个年龄阶段,就不要再去种树了。
因为到了这个年龄段,身体也大不如从前了,再去等待一棵树长大,是一件希望渺茫的事情。
而且种树对于这个年龄段的老人来说,也算是一个体力活,可能会对身体健康产生不好影响。
过去的年代,人过六十岁基本到了头,过了七十很少见。
如果你过了六十还种树,那你是得不到乘凉的,得不到收益的。因为树木成材得十年,恐怕没到成材的年份,你就不在人世了。
更何况树要成材也需要修剪去枝,你颤颤巍巍的去管理,是得不到收益,光能得到吃亏,还得给儿女增加负担,得出钱出力都给你治病。
所以,过去六十不种树是有道理的,俗话说得好,“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喜欢种就种,造福后代的好事。
现在我们农村老家的传统,很多人都在年轻的时候种上几棵杉树,等到年老的时候用它来打棺材。
所谓十年树人,百年树木。树种下去之后需要很长的时间成长,而等到60岁的时候才开始种,可能自己都等不到树木成才。
小结
当然现在社会跟过去已经有所不同。因为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科技的发展。人的平均寿命比过去延长了很多,现在我国的平均寿命已经达到了75岁以上。
如今,这句俗虽已失去意义,但对农村中简单地盖房和栽树的变化,映射的是处于什么年龄做什么事情的含义。
有很多人缺乏自知,常常做出与年龄不符的事情,装嫩或者卖老,实际都是不恰当的表现,值得我们去深思和改进。朋友,您认同这种看法吗?
➣▩农村俗语“50不盖房,60不种树”是啥意思?有什么道理?
那是古时候,现在不同了,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50岁发财了呢,就可以盖房子了;60岁种树,也可以为后人乘凉。正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农村俗语“50不盖房,60不种树”是啥意思?有什么道理?
农村俗语“50不盖房,60不种树”这个还真有些道理,毕竟人的寿命是短暂的,尤其是到了50岁的人,如果攒下点钱财,把这个攒下的钱用在盖房子上,现在盖房子也是有讲究的,都是盖二层小楼,最起码也得用30万块钱,攒的钱财还不够,还得拉下饥荒,这都需要自己来还的,就说这一生竟忙碌了。
50岁的老年人盖房子
50岁的老年人,通过自己的努力,把自己的孩子们都抚养成人,在给他们安家娶媳妇盖房子,这就花掉了所有的积蓄,自己再到50岁的年龄,在张落给自己盖个房子,现在最简单的房子,都得用十多万块钱,本来都没有多少钱,再欠下一身债,这十来万块钱,还得出去打工挣钱,来还这些饥荒,最起码也得挣个五年六年的,才能还上这些欠账,这都到了五十六七了,手里还是没有钱,还得挣点养老钱吧,最起码也得干到65岁,手头才能赚个养老钱,这个时候就在家住着新盖的房子,有一点点积蓄,就这样忙了一辈子,如果能活到80岁,说明还是能享受15年,如果活到70岁,那就享受不了几年了。
60岁的老年人栽树
我们都知道60岁的老年人,他们是花甲之年,在农村都是到了退休的年龄,如果没有交退休劳保金,那也能享受100块钱的补助,60岁的年龄是享受的日子,就是不要太多的劳累,如果60岁的老年人,还在每天上山栽树,把一棵棵小树苗栽在山上,一颗颗小树苗,得用十年才能成材,如果等到十年的时候,60岁的老年人已经进么古稀之年,人到七十岁古来稀,人已经衰老了,有可能都享受不着了,但是也有一种说法,前人栽树后人乘凉,60岁的老年人,也是给后人创造福利。
从这两点不难看出,如果自己没有能力的情况下,50岁最好还是不要盖房子了,这个时候应该想想自己,给自己留点积蓄,把自己身体养好,使自己在晚年的时候会身体健康的。
60岁的老年人,已经进了花甲之年,不要过多的劳累,也不要栽树了,栽树都是年轻人的事情,养好自己的身体是最重要的。
其实这个俗语还真有点贴谱,如果人们要是遵守,还是对人们是有益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