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刘邦知道刘恒后来当了皇帝,会是什么感想?
┼✆如果刘邦知道刘恒后来当了皇帝,会是什么感想?
汉文帝刘恒的出生绝对是个意外,来自一句玩笑话加上刘邦的怜悯,刘恒的母亲叫薄姬,原来是魏王魏豹的妾,魏豹因为性格反复,在刘邦与项羽之间左右摇摆,后来韩信俘虏了魏豹,魏豹又再次投靠刘邦,结果被刘邦手下的将领周苛以魏豹不忠心为由杀了,于是魏豹的妾薄姬就成为刘邦织布工房中的女工。
1、一句玩笑话让薄姬的命运发生了改变
薄姬当时只是织布工房中的一名普通女工,想要改变命运是非常难的,刘邦有一次到织布工房,看到了薄姬,觉得她有几分姿色,于是就把薄姬纳入后宫,但是刘邦之后就忘记了这事,这说明薄姬就是那种有点点姿色,但并不出众的女性,与刘邦后宫中的其她姬妾比起来,薄姬没有任何优势。
薄姬在刘邦的后宫之中坐了一年的冷板凳,如果不是那句玩笑话,都有可能坐一辈子的冷板凳,那就不可能会有刘恒出生了,更没有后来的文景之治了,所以汉朝的国运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一句玩笑话,这句玩笑话是刘邦的另两个妾管夫人和赵子儿说的。
薄姬
管夫人、赵子儿与薄姬三人是儿时的好闺蜜,三人相约:如果将来有一天谁显贵了,不要忘记了对方。后来管夫人与赵子儿都受到刘邦宠幸,只有薄姬还待在后宫中,像被人遗忘一样,有一天,刘邦、管夫人、赵子儿三人坐在一起说笑,管夫人与赵子儿正好说到当年与薄姬的相约,三人之中有两人已经显贵了,只有薄姬一人没有显贵,这让薄姬显得有些凄凉。
刘邦宅心仁厚,听到了管夫人与赵子儿的话后,就感到有些伤感,这似乎触动了刘邦的心底,要知道刘邦本人就是从底层小吏一步一步爬上来的,他知道这个过程有多么艰难,这个时候,刘邦对薄姬产生了怜悯之心,正是这怜悯之心改变了薄姬的命运。
2、刘邦的怜悯之心让薄姬得到了刘邦的宠幸
刘邦产生怜悯之心后,当天就把薄姬召来并宠幸了她,这个举动不仅实现了管夫人、赵子儿、薄姬当年的显贵之约,同时也改变了汉朝的命运,因为正是这一次宠幸,不久之后,薄姬就怀孕了,九个月后,生了儿子叫刘恒,就是后来的汉文帝。
刘邦
从某种意义上说,汉文帝刘恒是“意外”出生的,刘邦只宠幸了薄姬一次就怀孕生子,这个概率其实并不算高,说起来刘恒的命运非常好,但是,刘邦宠幸薄姬仅仅是因为怜悯,而不是因为喜欢,更不是因为薄姬长得有多漂亮,在此之外,刘邦就再也没有宠幸过薄姬,基本连跟薄姬见一面都很少了,因为刘邦早就有了自己最喜欢的女人,就是戚夫人。
3、刘邦最喜欢的是戚夫人和刘如意母子
刘邦有记载的姬妾共有9人,分别是:曹夫人、吕雉、戚夫人、管夫人、赵子儿、薄姬、赵姬、石美人、唐山夫人,曹夫人是刘邦结婚前的情人,两人生了个儿子叫刘肥,是刘邦的庶长子,吕雉是刘邦的正妻,生了一儿一女,长女叫刘乐(鲁元公主),儿子叫刘盈,其他都是刘邦在后来纳的妾。
刘邦一共有8个儿子,分别是:庶长子刘肥、嫡子刘盈、三子刘如意、四子刘恒、五子刘恢、六子刘友、七子刘长、八子刘建,其中刘恢、刘友、刘建三人的母亲都没有留下名字,另外刘长的母亲曾经是赵王张敖的美人,张敖因为部下谋反受到牵连,刘邦将张敖整个家族及嫔妃一起下了监狱,当时刘长的母亲怀了刘邦的儿子,向刘邦求情,刘邦居然置之不理,可见刘邦对自己不喜欢的儿子和姬妾有多不待见。
刘盈与刘如意
在所有姬妾中,戚夫人是刘邦最喜欢的,没有之一,像管夫人和赵子儿这样的,刘邦也只是偶尔宠幸,而像薄姬这样的,刘邦一辈子只宠幸了一次,刘邦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和戚夫人在一起的,戚夫人长得很漂亮,而且能歌善舞,深受刘邦喜爱,戚夫人还给刘邦生了一个儿子,叫刘如意,比刘恒大3岁。
刘邦喜欢戚夫人和刘如意到了什么地步呢?
刘邦居然想把刘盈的太子之位给废了,然后立戚夫人生的儿子刘如意为太子,理由是刘盈软弱,而刘如意更像刘邦自己,但是刘邦这一行为遇到了巨大的阻力,几乎是满朝文武都反对,尤其是刘邦 的原配夫人,当时也是皇后的吕雉强烈地反对,吕雉用尽了一切办法,请来了商山四皓,迫使刘邦无法废立太子。
4、刘邦想废立太子的原因
刘邦难道不知道刘盈背后的势力强大吗?当然知道,事实上,刘邦正是过于担心吕氏外戚的势力,才想到要废立太子的,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刘邦与吕雉
1)、吕氏外戚势力过大,担心刘氏江山不保。
刘邦临死前,有人密告刘邦说樊哙可能会在刘邦去世后作乱,于是刘邦立即陈平与周勃直接去斩杀樊哙,注意这个过程,刘邦不是个昏君,有人说樊哙会作乱,刘邦不经审理,直接就派人杀了,这说明刘邦对樊哙就有所怀疑,樊哙是吕雉的妹夫,相当于吕雉一党,怀疑樊哙不就是怀疑吕雉吗?
这说明刘邦对吕雉一直有所防范,包括后来的白马盟誓,明言人一看就知道是针对吕雉的,“非刘不得称王、非功不得封侯”,言外之意就只有刘邦的刘氏子孙才能称王,从后来事情发展来看,吕雉在刘邦去世后就无视刘邦生前约束,大封吕氏为王,这说明刘邦的眼光是相当的毒辣,早就看出这个问题所在了。
如果吕雉势力过于强大,明显就是会威胁刘氏江山,所以刘邦想通过换太子来打击吕雉势力。
2)、刘盈性格软弱,无法掌控大局。
刘盈是刘邦的儿子,生来就是性格软弱,作为将来的皇帝,性格软弱如何管理天下?如何掌控大局?那江山不就是落入吕雉手中了吗,吕雉以皇太后身份肯定要垂帘听政,这不是刘邦愿意看到的,所以刘邦想换一个将来强势的太子。
吕雉与戚夫人
3)、刘邦很可能对刘盈的出身有所怀疑。
刘盈出生于公元前210年,但是刘邦在秦始皇在世的时候就已经流亡芒砀山了,这在史记中也有记载:
《史记 高祖本纪》:秦始皇帝常曰“东南有天子气”,於是因东游以厌之。高祖即自疑,亡匿,隐於芒、砀山泽岩石之间。吕后与人俱求,常得之。
也就是说刘盈出生前,刘邦就已经在外面逃亡了,包括刘盈出生的时候,刘邦就没敢回家,一直在芒砀山逃亡了一两年之久,吕后想见刘邦都是到外面来找,史记用了神话故事的手法说吕雉每次找到刘邦是因为刘邦头上有云气跟着,这个当然不可信了,唯一可信的就是吕雉从怀孕到生子,刘邦没有在家,是在外面的。
刘邦
刘邦后来在彭城之战战败逃亡时,几次把自己的亲生儿子和女儿赶下车,然后独自逃走,这一反常行为让人无法理解,虎毒都不食子,刘邦为什么要这么做?再后来,刘邦觉得刘盈不像自己,这个不像,除了性格不像之外,更重要的是相貌也不像,刘邦对刘盈肯定是有所怀疑的,自己儿子不像自己,刘邦除了怀疑就想换掉刘盈的太子之位。
5、刘邦去世后吕雉迫害刘邦的儿子
刘邦后来无法废立太子,去世之后,吕雉就对刘邦生前喜欢的妃子和儿子动了手,戚夫人被吕雉残忍做到人彘折磨而死,他的儿子刘如意也被吕雉毒死,刘邦庶长子刘肥差一点被吕雉毒死,后来还是刘肥割让了自己的封地给鲁元公主才免除一死,刘邦五了刘恢娶了吕雉侄子吕产的女儿,被吕产女儿毒杀了宠妾,刘恢自杀。
刘邦六子刘友被吕雉活活饿死,刘邦七子刘长因为母亲早逝,是吕雉带大的,才免于迫害,刘邦八子刘建早逝,吕雉杀死了刘建的儿子,唯独只有刘邦四子刘恒因为不受刘邦待见,很早就与同样不受待见的薄姬一起到代国封地生活,正是因为不受刘邦待见,所以刘恒、薄姬母子才没有受到吕雉的迫害,这是刘邦根本没有想到的。
刘恒
6、刘恒当了皇帝,刘邦怎么想?
吕雉去世后,陈平、周勃、刘章等人联合诛灭了所有吕氏族人,拥立刘恒为帝,当时刘邦的儿子只剩下刘恒和刘长了,刘长是吕后带大的,大臣不敢拥立他,再加刘恒看上去低调老实,薄姬没有强大的亲戚,不会有外戚干政的危险,所以大臣们就拥立了刘恒为帝。
刘邦估计连刘恒长得怎么样都记不清了吧,刘邦去世的时候,刘恒才8岁,刘邦根本想不到刘恒将来会当上皇帝,而且刘邦也不看好刘恒这种性格,刘邦的性格是果断、机智、仁厚、宽容,刘恒的性格虽低调、沉稳,看上去有些老实忠厚的样子,实际上刘恒更多的是城府极深,轻易不表露喜怒哀乐,况且刘邦只知道8岁前的刘恒,根本不会知道后来发生了什么。
刘邦
刘邦在临死前,最挂念的还是戚夫人与刘如意母子,他把戚夫人与刘如意安排到封国,然后派周昌当封国的国相,周昌是一个直言敢谏、铁面无私的大臣,刘邦当初想废立太子刘盈,周昌居然敢说我不奉诏,就是不接受的意思,刘邦可是皇帝,你敢跟皇帝说我不接受吗?周昌敢,周昌后来果然也为了保护刘如意,数次阻挡吕雉,结果吕雉先把周昌调走,再把刘如意召来,然后就毒死了刘如意。
刘邦想到了吕雉会害刘如意,想到了吕雉可能会大封吕氏族人,想到了吕雉可能会危及刘氏江山,唯独没有想到刘恒会成为皇帝,还创造了文景之治,这是刘邦意料未及的。
♛➽如果刘邦知道刘恒后来当了皇帝,会是什么感想?
那必须是意外,因为刘邦想破脑壳,也想不到刘恒会继承皇位。
汉文帝刘恒,是汉高祖刘邦的第四子,同时也是西汉的第三位皇帝,原本,他只是个不受宠的皇子,甚至,毫不夸张地说,在刘邦活着的时候,压根儿就没正眼看过刘恒。
因此,大汉的皇位,跟刘恒丝毫不沾边,刘邦也从来没想过让刘恒来继承皇位。
但出人意料的是,最终刘恒继位登基,成了西汉的第三位皇帝,而这一切,如果刘邦泉下有知,那么会作何感想呢?
很简单,刘邦会觉得十分意外,甚至惊讶万分,因为他实在没想到,这个曾经低调到过分的儿子,会有当皇帝的一天。
除了惊讶之外,刘邦还会感到万分欣慰,毕竟不管怎么说,刘恒是他的亲儿子,他能登基,就至少说明了大汉的江山目前还姓刘。
刘恒当皇帝是个意外,他的出生同样也是一个意外。
刘恒的生母为薄姬,在她成为刘邦的妃子之前,曾经是魏国公子魏豹的小妾,后因魏豹战败身死,薄姬作为俘虏,来到了刘邦身边。
不过,刚来的时候,薄姬只是一个织布工房的女工,而与她一同被俘来的好姐妹,却很快得到了刘邦的宠幸。
也就是说,最开始,刘邦根本就没注意到薄姬这个人。
后来,还是薄姬的两个好姐妹,某天无意间说起当初与薄姬定下的“苟富贵、勿相忘”的约定,被刘邦听到后,才让他对薄姬产生了兴趣。
就这样,薄姬从一名织布女工,意外地成了刘邦的妃子,并且,还得到了刘邦的宠幸。
而更意外的是,刘邦仅仅就宠幸了薄姬一次,就让薄姬有了身孕,所怀的孩子,正是后来的汉文帝刘恒。
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当初那句“苟富贵、勿相忘”的戏言,薄姬大概率会默默无闻的终老在后宫中,而汉文帝刘恒,也大概率不会来到这个世界上。
所以说,刘恒的出生,很大程度上就是一个意外。
不过,通过史料的记载,我们发现薄姬还是有点小心思的,可以说,她算是个善于制造机会和把握机会的人。
为什么呢?有一个细节,也别有意思。
当初,刘邦在召薄姬侍寝时,薄姬对刘邦说了一句话,内容是她在前几天夜里,做梦梦到有一条苍龙,盘踞在自己的肚子上,正是这句话,让刘邦十分受用。
刘邦之所以受用,是因为薄姬的比喻深得他心,她用苍龙来暗喻刘邦,因此刘邦借坡下驴,兴奋地说要帮助薄姬“成好事”。
薄姬曰:“昨暮夜妾梦苍龙据吾腹。”高帝曰:“此贵征也,吾为女遂成之。”---《史记》
通过这个细节,就会发现薄姬并不简单,至少,她十分懂得在关键时刻抓住机会,用比喻去推崇刘邦,而刘邦也刚好吃这一套。
不过,虽说给刘邦生下了孩子,薄姬的地位并没有得到太大改变,自从刘恒出生之后,薄姬就很少再见到刘邦了。
这说明什么,说明在刘邦的心中,薄姬母子并不太重要,毕竟当时刘邦身边的女人不在少数,何况还有个把刘邦迷得神魂颠倒的戚夫人。
所以,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薄姬和刘恒,都是在默默无闻中度过的。
哪怕是后来刘恒被封为代王,也是刘邦按照惯例分封诸子,并且,刘恒的这个代王,在当时算是个很尴尬的存在。
刘恒的封地位于代国,而代国与匈奴交界,经常会发生战争,因此这个地方,在刘邦分封诸子的藩地中,只能排为中下等。
换句话说,从刘恒的出生到后来他被封为代王,都说明了他和母亲薄姬,在刘邦的心中地位很低,在这种情况下,至少在刘邦活着的时候,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让刘恒继承皇位的。
而刘恒之后能登基继位,是汉初朝堂上一系列斗争后的意外结果。
刘邦活着时,册立的太子为刘盈,刘盈是吕后所生,从名分上来讲,他是刘邦的嫡长子,因此,立他为太子,在宗法制度上合情合理。
但在戚夫人为刘邦生下儿子刘如意后,刘邦就有了改立太子的心思。
因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戚夫人不停吹“枕边风”的结果,当时戚夫人极为受宠,晚年的刘邦也时常流连于戚夫人的宫中,有道是爱屋及乌,随着刘如意的降生,刘邦是顺其自然的就把对戚夫人的感情,延伸到了刘如意身上。
不过,改立太子毕竟不是小事,刘邦对此也没有武断行事,而是几经斟酌,反复权衡。
而刘邦想换太子的意图,自然就让刘盈的生母吕后十分不满,要知道,她是刘邦的发妻,当年没少跟着刘邦吃苦受罪,中间还被项羽捉去,做了好几年大牢,甚至差一点死在牢里。
如今,刘邦功成名就当了皇帝,身边的女人也越来越多,对此,吕后虽说生气,但也无可奈何,在她看来,只要刘邦不触碰自己的底线,随他任意折腾。
这个底线就是儿子刘盈,换句话说,只要刘盈的太子之位不变,那么吕后对于刘邦的所作所为,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但现在,刘邦居然动了换太子的心思,这就明显是触碰到了吕后的底线。
为了让刘邦打消这个想法,当时的吕后没少做工作,最终,还是张良给她出了一个主意,让刘盈请来商山四皓,这才让刘邦彻底没了废除刘盈的想法。
而在刘邦去世之后,刘盈登基,由于其性格等因素,朝政大权就落入了吕后的手中。
吕后掌权伊始,就展开了对刘邦后宫的清洗行动,曾经深受刘邦宠爱的妃子,一个个都遭了吕后的打击,其中,最惨的莫过于戚夫人,不仅本人被做成了“人彘”,儿子刘如意也被吕后设计除掉。
但在吕后展开清洗行动期间,薄姬与儿子刘恒,则安然躲过这场风暴。
这母子儿子之所以能躲过吕后的清洗,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她们二人,一直以低调示人,并且,在吕后看来,薄姬是个十分不受宠的妃子,所以,不在她的打击范围之内。
于是,在刘邦死后,吕后命薄姬带着儿子刘恒,前往封地代国,在这里,母子二人远离朝堂,着实过了一段安稳日子。
但薄姬和儿子刘恒在过安稳日子的同时,朝堂上的斗争却并没有停止,吕后继续展开着独揽大权的日子,不断清洗异己,安插吕氏家族的人,在当时的一些大臣看来,吕后大有改朝换代之势。
并且,接替刘邦皇位的刘盈,也在登基不久后病逝,吕后为了继续掌握大权,又册立了刘盈的两个儿子为帝,史称此二人为“前汉少帝”与“后汉少帝”。
但不管是这二人谁是皇帝,真正的大权依旧被吕后牢牢掌握,吕家的势力也随之越来越大。
不过,吕后毕竟不是神仙,也不会长生不老,当她去世时,吕家掌权的局面被颠覆,以大臣陈平、周勃等人为代表,联合刘姓藩王发动了“诛吕行动”,彻底将吕家的势力一扫而空。
而在诛灭吕家势力后,周勃等人以“后汉少帝”刘弘以及其兄弟不是刘盈亲生为由,将这几人全部诛杀,他们这一死,西汉当时的皇位就空了出来。
而让谁来继承皇位,就成了当时一个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在当时,刘邦的几个儿子中,活着的只剩下刘恒与刘长,因此,继任君主的人选,就只能在刘恒与刘长中选择。
但刘长是万万不能被立为皇帝的,为什么呢?他从小是由吕后养大,所以他才能在吕后掌权期间安然无恙,如果立他为新皇帝,那么保不准他会在将来对这些诛杀吕氏的大臣们下手。
考虑到这一点,为了免除后患,周勃等人最终决定,拥立代王刘恒为帝。
选择刘恒的原因也很简单,除了没得选之外,还有就是刘恒一向低调,且与吕后没多大牵连,另外就是刘恒看起来老实忠厚,这种性格是有利于功臣控制局面的,因此,刘恒就这样,十分意外的继承了皇位。
而这个结果,要是刘邦知道的话,他绝对会惊讶到嘴都合不上的。
刘邦去世时,刘恒只有八岁,前文也提到,刘邦对于刘恒这个儿子并不重视,甚至可以说,一年到头也见不上几次面。
并且,刘邦对于刘恒确实也喜欢不起来,刘恒的性格偏向沉稳,内敛,说白了就是话少心思多,这与刘邦大开大合的性格有着巨大的反差。
所以,刘邦最多会认为,刘恒会是一个安分守己的藩王,而绝不会认为他会当皇帝。
因此,刘恒登基,刘邦必须会感到十分意外,这完全超乎出了他的想象,哪怕是除刘盈之外的其他儿子当皇帝,比如刘肥,刘邦都不会这么意外,但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继承皇位的居然是老实巴交的刘恒。
另外,刘邦也会对他死后,西汉朝堂上所发生的事情感到意外,同时也感到愤怒。
刘邦活着时,知道吕后权力越来越大,他也曾想试图进行改变,但无奈的是时间不等人,刘邦去世得太快,根本来不及阻止吕后。
因此,对于吕后几乎把西汉江山改成吕家的产业这件事,刘邦必然会出奇的愤怒。
而更让他愤怒的是周勃等人,要知道,周勃算得上是刘邦的托孤大臣了,当初刘邦去世前,曾评价周勃为“厚重少文”,是一个能够托付的大臣。
但没想到的是,正是被刘邦寄予厚望的周勃,亲自带人杀了刘邦的几个孙子。
还有陈平,当初刘邦去世前夕,为了压制吕后,防止未来大权被其掌控,特意命陈平去军营诛杀樊哙,之所以这么做,就是因为樊哙的妻子是吕后的亲妹妹,刘邦担心将来手握兵权的樊哙,会联合吕后对刘家的江山造成威胁。
但结果呢,陈平耍了个心眼,到了军营后没有第一时间杀樊哙,而是押着他慢悠悠赶回长安,想把这个烫手山芋交给刘邦亲自处理。
如果刘邦能再多活几天,那么等到陈平回来后,樊哙必然会被杀掉,陈平也会因此事受到惩处,但没想到的是,陈平还没走到长安,刘邦就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这样一来,刘邦除掉樊哙,从而压制吕后的计划就全盘落空,所以,要是他得知这一结果,肯定会愤怒异常。
当然,这些刘邦也无力改变,毕竟这都是刘邦死后才发生的事情,而除了意外和愤怒,唯一能让刘邦感到欣慰的,就是刘恒的登基,至少证明了刘家的江山没有易主。
虽说刘恒不受刘邦的重视,但好歹他是刘邦的亲儿子,因此,江山没有落入外人手里,这就会让刘邦欣慰得很。
并且,刘恒在继位后,通过一系列政策,不仅妥善地处置了功臣集团,还将汉朝带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开启了汉朝第一个盛世,也就是“文景之治”,这一点,要是刘邦泉下有知的话,应该也会感到十分欣慰。
这个不起眼的儿子,看起来还是很不错的嘛。
综上所述,要是刘邦得知刘恒登基为帝的话,那么他的最大感受就是意外,因为他着实没想到老实巴交的刘恒会当皇帝,然后他还会感到愤怒,因为在他死后发生的事情,完全超出了自己预料,最后,他也会感到欣慰,毕竟刘恒在位期间的功绩是有目共睹的。
┰◀如果刘邦知道刘恒后来当了皇帝,会是什么感想?
先声明一下,刘恒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汉文帝。
想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要先看看刘恒在刘邦的眼里是个什么地位,若是刘恒是刘邦最喜欢的皇子,刘恒当皇帝,刘邦肯定觉得是理所当然。
但是,刘邦若是不喜欢刘恒,他当了皇帝,刘邦肯定是难以置信的。
刘邦有八个儿子,这八个儿子在刘邦心中的地位,肯定是不一样的。
那么如何判断刘邦到底喜欢那个儿子呢?
这从刘邦的日常生活中以及他给儿子的封地的位置,可以看出他对儿子的喜欢程度。
大家都知道刘邦平生最爱的一个妃子是戚夫人,戚夫人为他生的儿子叫刘如意,你光听这个名字,就知道刘邦有多么喜欢他了。
那么刘邦喜欢刘如意喜欢到什么程度呢?
他竟然有了立刘如意为太子的想法,要知道刘如意是刘邦的第三个儿子,按照皇位的传承制度。他是不可能当皇帝的,因为他是小老婆生的。
刘邦想把之前立的他和吕后的儿子刘盈给废掉。虽然这件事最终没有干成,但是,可以看出刘邦对儿子刘如意深深的父爱。
再说太子刘盈,他是刘邦的第二个儿子,他之所以能当太子,就是占了母亲的光,他的母亲吕后是刘邦的正妻,他是嫡出的皇子,所以按照古代皇帝继承人的制度,他是最佳人选。在刘邦心目中的地位,他也就是占据第二吧。
刘邦的长子刘肥,这个儿子是刘邦的私生子,因为母亲没有名分,所以即使是刘邦儿子中最年长的一个,也不能被立为皇位的继承人。
不过刘邦对他还是很好的,毕竟刘邦把当时最富庶,地盘最大的齐国给了他,让他当了齐王。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刘肥在刘邦的心目之中占有一席之地。
皇四子刘恒也就是后来的汉文帝,他的母亲是薄太后,薄太后原来是魏王魏豹的妻子。在刘邦和项羽争霸天下的时候,韩信把魏国给打败了,就把魏国的家眷上缴给了刘邦,刘邦看薄太后姿色不错,就把她收入到了后宫。
不过刘邦并不喜欢她,只给她有过一夜情,就生下了刘恒。
刘恒的母亲不受刘邦的宠爱,刘恒也跟着被刘邦冷落了,后来刘邦把刘恒封到了代地当代王。
代地不仅地方小而且和匈奴的地盘交接,所以这个地方可以说是当时全国最不好的一个封地。
这也就是说刘恒应该算是刘邦最不喜欢的一个皇子。
不过傻人有傻福,刘恒最后竟然很意外的当了皇帝。
刘邦若是知道他能当上皇帝,肯定是可以惊掉下巴的。怎么可能是这个儿子当皇帝呢?在八个儿子中,就数刘恒资质平平。就数他不会哭不会叫,看上去好像还有点傻。
其实这正是刘恒的保命之道,说白了这是他的伪装,因为他懂得自己不是刘邦宠爱的皇子,所以,他知道即使自己去刘邦面前表现,也没任何用,反倒会遭到其它皇子的陷害,还不如装傻充愣呢。
结果就是刘恒的装傻充愣救了他的命。
后来吕后屠杀刘邦的皇子的时候,单单就把刘恒给放过了,他是唯一一个没有受到吕后打击的人。
刘邦的第五子是刘恢,受封为梁王。也就是原来彭越的地盘,大致在今天的河南。
刘邦的第六子是刘友,受封淮南王,也就是原来英布的地盘,大致在今天的安徽。
刘邦的第七子是刘长,是刘邦和一个宫女生的儿子,被吕后养大的。到吕后死前,就是他和刘恒两个人活了下来。
刘邦的第八子刘建,也就是原来卢绾的地盘,今天的北京。
你看是不是刘邦的儿子中,就是刘恒的封地不好吧。
Ⓛ≂如果刘邦知道刘恒后来当了皇帝,会是什么感想?
公元前203年,刘邦与两位美人闲聊时,想起了一个从没临幸过的女子。当晚,刘邦就去了她的宫里。一推开门,刘邦看到薄姬很丑,顿时没了兴致。
薄姬却抓紧刘邦的手,一脸害羞:昨夜,臣妾梦见被一条金龙缠身!刘邦邪笑:我现在就让你梦想成真!
这一夜过后,薄姬一举得男,于公元前202年生下刘恒,也就是后来声名显赫的汉文帝。
一、汉文帝刘恒的出生,是一场“意外”
薄姬原是魏豹的侍妾,算命大师许负一看到她,就惊呆了:此女命格高贵,将来要生下天子。
魏豹一听这话,兴奋不已。他背叛了刘邦,并夜夜宿在薄姬的房里,期盼她早日生下天子。
可惜,薄姬的肚子一直没动静。
刘邦见魏豹叛变,就派韩信等人攻打他。魏豹战败,薄姬被送到织布的工房。
某天,刘邦路过织布的工房,见薄姬有几分姿色,就下令纳入后宫。
可薄姬入宫一年多,刘邦早已忘了她。薄姬苦等无望,渐渐地,每日的梳妆打扮她都应付了事。
好在,薄姬有贵人相助。她的贵人就是开篇的两位美人:管夫人、赵子儿,她们同样来自魏豹的后宫。
年少时,薄姬与两人关系亲厚,便约定好:先显贵的人,不要忘记同伴好友。
于是,两位美人状似无意地提起与薄姬的约定,刘邦心生怜悯,当晚就去了薄姬那里。
薄姬见到刘邦,心中欢喜不已。她连忙整理妆容,却见刘邦转身要走,情急之下,薄姬抓住刘邦的手,说出了那句改变命运的话。
这一晚后,薄姬很少有机会见到刘邦。
因此,刘恒的出生,有贵人的相助,有薄姬的努力,也有刘邦的一时怜悯,种种机缘巧合下,刘恒幸运地出生了。
同时,这也称得上“意外”,毕竟,魏豹努力许久,都未能得偿所愿。偏偏刘邦的一夜临幸,薄姬就生下了天子。
(魏豹得知薄姬怀孕后,后悔不已。他认为当初就该杀了薄姬,以绝后患!)
二、刘邦得知刘恒称帝,会又惊又怒,同时夹杂着沉重的无力感
刘恒称帝,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刘邦临死前布下的一手好棋,全被折腾没了。
刘邦临死前做了两件大事,第一是制定白马之盟,恪守“非刘不王”的盟约。
异姓王的存在,让刘邦日夜难安,于是,他一一贬杀异姓王。当吕后帮忙诛杀了韩信、彭越后,刘邦不禁心中一颤,暗自松了口气。
辗转病榻之际,刘邦叫来群臣。他双手捧着一碗血酒,威严地宣布:在朕还清醒的时候,今天与诸位举行歃血盟之仪。从今以后,非刘氏而王,非有功而侯,天下共击之!
大臣们跪倒一片,齐声高喊:从今以后,非刘氏而王,非有功而侯,天下共击之!
刘邦与众人一饮而尽,白马之盟顺利完成。
第二件事是杀了妹夫樊哙。当时,樊哙奉命征讨卢绾、平定燕地,他马不停蹄地往前赶,希望能早点向刘邦复命。
可是,有人向刘邦进谗言:樊哙是皇后的妹夫,他与吕后关系密切,只等陛下百年后,杀了赵王母子。
刘邦一听,怒从心来,当即召来陈平和周勃,令陈平杀了樊哙,周勃负责平定燕地。
陈平深知,樊哙是吕后的妹夫,一旦杀了樊哙,就是得罪了吕后,所以,他只是用计抓了樊哙,还一路礼遇有加。
这种两头不得罪的处事方式,让陈平保住了命。
刘邦做的这两件大事,是为子孙排除障碍,想让刘家的江山世代稳固。最重要的是,这些都与吕后有关。
刘邦心里很清楚,吕后不是个安分的女人,她性格刚毅,办事果敢,且势力逐渐壮大。太子刘盈是斗不过她的。
于是,刘邦定下“非刘不王”的盟约,并下令诛杀樊哙。如此一来,既能牵制吕后发展外戚势力,也能保下戚夫人母子。
可是,刘邦死后,吕后秘不发丧,想把功臣全给杀了。审食其等人急忙相劝,一语道破了眼下的处境。
灌婴统兵10万驻守荥阳;陈平有先帝诏令,可前去相助灌婴;周勃正取代樊哙统兵北方。一旦他们得知吕后诛杀大臣,必定会联手、攻入京城。
而京城被诛杀的人也会里应外合,到时候,吕后与皇帝的命能不能保住都是未知。
吕后闻言,只得打消了这个念头。
随即,太子刘盈继位,史称汉惠帝。令人唏嘘的是,刘盈果真如刘邦所料,他性格懦弱,对上强势的吕后,只有顺从的份儿。
吕雉做了皇太后,就开始对后宫的女人下手,大多数人被囚禁,而戚夫人就惨了。她被几个老宫女死死按住,先是换了囚衣,后被剪了头发,打入永巷舂米。
吕后专门派了宫女监督她,只要每天不能舂一斗米,就没饭吃。
吕后对戚夫人的恨是深入骨髓的,戚夫人仗着刘邦宠爱,不仅让吕后独守空房,还妄图染指太子之位,这就触及了吕后的底线了。
刘邦临死前,最放不下戚夫人母子。可戚夫人被宠坏了,她不懂得低调为何物。戚夫人经常一边舂米,一边唱:
子为王,母为虏。
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
相离三千里,当谁使告女。
吕后一听,恨不得拍手大笑,既然你那么思念儿子,我就成全你!
吕后将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召回来,汉惠帝刘盈先一步接到弟弟,为了保护刘如意,汉惠帝与其同吃同住。
但是,吕后趁刘盈某次外出打猎,将刘如意毒杀。
吕后还将戚夫人做成人彘,带上儿子刘盈前去参观。
刘盈心神剧颤,不禁脱口而出:母后,您怎会如此狠心,她是先帝最宠爱的女人啊!
随后,刘盈浑身颤抖,被几个侍从扶了回去。吕后得知此事,心有不快:看个残废都吓成那样,以后能守住江山么!
十几天过去,刘盈才缓过来,命人去看永巷的戚夫人。
得知戚夫人已死,刘盈禁不住大哭,等他平静下来,悲声说道:把戚夫人做成人彘,这哪是人干的事儿!以后朝中之事,太后拿主意吧。
公元前192年,吕后给刘盈选了一位皇后,是鲁元公主的女儿。鲁元公主是刘盈的亲姐姐,只比刘盈大几岁。
因此,汉惠帝要娶的是刚满11岁的亲外甥女!
汉惠帝一听,摇头拒绝。下一秒,吕后大声呵斥,汉惠帝吓得不敢说话了。他安慰自己:算了,就当领个大孩子玩吧。
满朝文武大臣只觉得荒唐:舅舅娶外甥女,这不是乱伦么!
值得一提的是,直到汉惠帝去世,都没亲近皇后张嫣。
刘盈本性善良,他若是个闲散王爷,在吕后的看顾下,说不定能做个快活的逍遥王爷。可他是皇帝,他根本无力肩负身上的担子,最后竟自动放弃了皇帝的职权。
公元前188年,年仅23岁的汉惠帝刘盈因忧郁病逝。
吕后干哭不掉泪,随后立太子刘恭为帝,自己则临朝称制,成为中国历史上太后专政的第一人。
公元前187年,吕后大肆提拔娘家子侄,封侄子吕台为吕王,吕产为梁王,吕禄为赵王,侄孙吕通为燕王,吕氏一族迅速崛起。
值得一提的是,右丞相王陵坚守“非刘不王”的盟约,反对封诸吕为王,结果,吕雉让他担任皇帝的太傅,剥夺丞相的职权。
王陵见状,只能告病回家。
自此,戚夫人母子惨死,刘邦定下的“非刘不王”被彻底打破,刘家的江山,更是吕雉说了算!
若是刘邦得知此事,必定会惊怒交加,生出深沉的无力感:好一个吕雉!
三、刘邦想过更立太子,但从未考虑过刘恒,对其称帝估计会大感意外
刘邦晚年,一直宠爱戚夫人。戚夫人时不时吹枕边风:如意这孩子真有本事,和陛下您一样。
她经常有意无意地将刘如意与太子对比,渐渐地,刘邦生出“刘盈仁弱,不类我”的感慨。
在戚夫人的催促下,刘邦想废了太子刘盈,改立刘如意为太子。幸好,吕后请来了商山四皓,才保住了刘盈的太子之位。
尤其是周昌的一席话,彻底打消了刘邦更立太子的想法。吕后得知后,激动地给周昌跪下。
在太子之位上,刘恒似乎根本不沾边,这跟他母亲薄姬的低调隐忍有关。薄姬深知,论宠爱,她比不过戚夫人,论权谋势力,她比不上吕后。
她唯有低调,不对任何人产生威胁,才能保命!
薄姬从不参与后宫的是非争斗,他和儿子活得像个隐形人,人们甚至偶尔能忘了俩人的存在。
因此,吕后待薄姬不错,听闻刘恒请封代王的旨意,以及薄姬陪儿子去代地时,并未阻拦。
刘邦有8个儿子,其中赵隐王刘如意、赵幽王刘友、赵共王刘恢,被吕后接连害死,燕灵王刘建的子嗣被吕后杀死。
但刘恒活得好好的,不得不说,这与薄姬的性子和教育有关。当实力不济时,你除了忍耐,别无他法。
公元前180年,吕后去世。忠于刘邦的丞相陈平和太尉周勃、皇孙朱虚侯刘章兄弟携手诛灭了吕氏势力,并提议由忠厚仁义的刘恒继位。
刘恒小心谨慎,听到这个消息,并没有被惊喜冲昏头脑,而是占卜决定吉凶,是大吉。
去往长安的途中,刘恒步步为营,先派舅舅薄昭探虚实,接着派臣子宋昌进城探路。
最终,在陈平等人的簇拥下,刘恒经历西向两次辞让、南向三次辞让,再五让天下后,终于同意继承皇位,史称汉文帝。
汉文帝刘恒是个很厉害的人,他总能在恰当的时机,做恰当的事情,最终完成了“文景之治”的开端。
相信刘邦得知刘恒继位,不仅仅是惊怒交加的痛楚、遗憾,也会有欣慰,毕竟,刘恒是他的亲生儿子,且江山最终回到了刘氏子孙的手上!
●✖如果刘邦知道刘恒后来当了皇帝,会是什么感想?
刘邦有8个儿子,其中正妻吕雉,给他生了嫡长子刘盈。戚夫人给他生了第三子刘如意。其他6个儿子的出身,或多或少,都带有一定的缺陷,基本没有继位的可能。
刘邦的庶长子刘肥,生母是曹氏。这个曹氏大概率是寡妇一枚,早年做了刘邦的外妇,在没有名分的情况下生下了刘肥。刘邦的第四子刘恒,生母是薄姬。薄姬此前不是刘邦的小妾,而是魏王豹的小妾。算命先生说薄姬的儿子将来会做天子,于是魏王豹就很宠爱薄姬。可惜薄姬一直没给魏王豹生个儿子。直到刘邦杀掉魏王豹以后,只宠幸了一次薄姬,这才有了后来的刘恒。刘邦的第五子刘恢、第六子刘友和第八子刘建,生母都不详。想必都是不起眼的婢女所生,要不好歹得留个名号下来。刘邦的第七子刘长,生母是赵姬。赵姬原来是赵王张敖的小妾,当刘邦途经赵国的时候,张敖就把赵姬送给了刘邦。此后赵姬怀孕后,被张敖连累下狱。在狱中生下了刘长,便自尽了。刘长是吕后抚养长大的。从刘邦子嗣的出身来看,其中3个儿子的生母地位低下,还有3个儿子的生母此前都嫁过人。只有刘盈和刘如意的母亲,是刘邦独一份且明媒正娶的媳妇儿。所以说在刘邦眼里,继承人只能在刘盈和刘如意中产生。
一、刘恒绝对不是刘邦心目中的继承人。
刘恒的母亲薄姬,是一个生性寡淡之人。她知道自己此前得宠于魏王豹,所以刘邦未必真的宠幸自己。所以她也不争也不抢。
刘邦夺取天下以后,那身边的女人,是数不胜数的。因此薄姬就算再好看,在百花争艳的情况下,也就黯然失色了。
况且她这朵花,还不愿意主动开放。因此薄姬一直都不受宠,直到有一天,薄姬受宠的两个闺蜜,看薄姬可怜,所以主动把薄姬介绍给了刘邦。
刘邦看在那俩闺蜜的份上,就挤出了档期,宠幸了薄姬。薄姬被宠幸后,告诉刘邦,做梦梦到苍龙盘踞在肚子上。这句话显然是后人胡诌杜撰的。
不过这次受宠后,薄姬就怀上了刘恒。等生下刘恒以后,薄姬再也没有机会得到刘邦的宠幸了。可以说薄姬的婚姻生活,是相当失败的,不过好在她还有个儿子,稍微给了她一点慰藉。
母亲不受宠,又比较低调,那么刘恒自然也得不到刘邦的宠爱。所以说刘恒自幼就很低调,在刘恒8岁那年就被刘邦封为代王,打发到了代地。
所以说,刘恒不受宠,这是显而易见的事情。刘邦如果得知刘恒做了皇帝,那才觉得不可思议,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二、皇位跟其他6个儿子,都八竿子打不着。
刘邦的嫡长子刘盈,那是正妻吕雉的儿子,所以地位最高的当然是刘盈。至于刘如意,他的母亲戚夫人,其实也是家大业大的大家闺秀,所以刘如意的地位也不低。
此外剩下的6个儿子,压根就没有皇位竞争的资格。包括刘肥的母亲曹氏,只是刘邦的外妇,刘恒的母亲薄姬嫁过人,刘长的母亲赵姬也嫁过人。
嫁过人问题倒是不大,可是如果有吕不韦、春申君黄歇的嫌疑,那问题可就大了。我们都知道吕不韦很有可能是秦始皇的生父,而黄歇确凿无疑是楚幽王的生父。
他们将怀了自己孩子的女人,分别送给了嬴异人和楚考烈王。这才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了帝国未来的接班人。
即使刘肥、刘恒和刘长可以肯定是刘邦的儿子,但是这件事毕竟有些膈应。有更好的选择,为什么非要挑为难的那个选项呢?
这3个孩子里,刘长的身份是最值得怀疑的,因为刘邦在赵国宠幸完赵姬以后,他就拍拍屁股走人了!赵姬又继续跟着赵王张敖过日子。
直到张敖得知赵姬怀孕了,这才把她挪出了自己的住所,那谁还搞得清楚刘长到底是谁的孩子呢?
再看另外3个儿子。之前那3个儿子,虽然母亲有或者疑似有改嫁历史,但是人家好歹是有母亲在的。
可是刘恢、刘友和刘建,可就真的很可怜了,他们的生母是谁,在历史上都没有搞明白。好歹是刘邦宠幸过的女人,还给刘邦生了儿子,儿子还都是诸侯王,为啥连个姓氏都留不下来呢?所以大概率这些女人只是地位低下的婢女。
因此刘邦不可能从这6个儿子里面选择继承人。那么刘恒想要从刘邦这儿接过权柄,无异于痴人说梦。
三、刘邦看不上刘恒是真的。
刘邦在接班人的问题上,其实是比较糊涂的,因为这8个儿子里,似乎没有一个比较出色的。既然儿子不太出色,那就看儿子的母亲好了!
于是刘邦便从这几个孩子的母亲着手,一眼就看中了刘如意的母亲戚夫人。戚夫人是很得宠的,因为她年轻貌美,而吕雉已经人老珠黄了。
所以说刘如意一下子就成了刘邦最中意的继承人。那么刘恒呢?刘恒的母亲薄姬,实在是太不起眼了,刘邦甚至可能已经忘掉了薄姬姓甚名谁。
连姓名都想不起来的一个女人,你让刘邦去立她的儿子做接班人,这件事靠谱吗?当然不靠谱。所以说刘邦压根就看不上刘恒。
如果他知道刘恒做了皇帝,对不起,他可能会捶胸顿足,觉得这个世界太疯狂了。一个自己压根不看好的儿子,居然把自己的江山给弄走了,杀千刀的!
总结:好在刘恒接过了权柄。
可惜皇位接班人的人选,不是刘邦所能决定的。刘邦年纪大了,吕雉和刘盈早就羽翼丰满。如果改立刘如意的话,那么一场腥风血雨必然要发生。
于是刘邦只好作出妥协,依旧让刘盈继位。反正是自己的儿子,怎么都不亏。可是刘邦想不到的是,刘盈上台以后,吕雉就开始残害他的儿孙们了。
刘如意、刘恢、刘友、刘建的儿子,都被吕后直接或者间接地给害死了。刘肥早逝,刘长是吕雉一手带大的所以不忍心下手,只剩下刘恒这个低调的孩子,没有遭到吕雉的毒手。
而刘恒也就成为了刘邦的儿子里最后的希望。在诛灭诸吕以后,刘恒继位,也就是汉文帝。他休养生息,开启了文景之治,为大汉朝的崛起,奠定了物质基础。
参考资料:《史记》、《汉书》
------------------
推荐阅读:
老话说“善正月,毒五月,猫忌送,狗忌买”为啥这么说?有啥讲究?
我承包了一个抹灰工程没给公司签合同就干了,在干活中工人违章作业造成腿部骨折,工人有责任吗?
如果,就目前的环境来说,只存钱,不消费,会引起什么样的后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