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经济怎么样?
┭▮湖北经济怎么样?
湖北的真实情况,统计局公布的平均工资是6760元,
但是只有你的月薪超过3700元,
就超过了一半湖北人的月薪了
湖北一半的人工资低于3700元,
6760元的平均月薪,是被那些月薪9000以上的人拉上去的
比如互联网公司湖北分公司,湖北银行,汉口银行,股份制银行湖北分公司等银行,
平均工资超过1万元,但湖北本地银行的占比还是偏低,湖北省的金融利润主要在大型国有银行赚走了,这一点湖北省要向浙江省学习
浙江的农商银行,宁波银行,杭州银行,浙商银行等本地银行的市场份额是五大国有银行的2倍以上。湖北要搞好经济,必须要想方设法提升本土金融机构的实力,这样才能把金融利润留在本地。
第二类,比如长江证券,天风证券,中信证券,海通证券等证券公司在湖北的分公司,
平均月薪超过1.1万,
第三类,比如东风汽车集团,三安光电,闻泰科技,中信特钢,高德红外,
中航机电,宏发股份,安琪酵母,华新水泥,居然之家,
这些上市公司的平均月薪超过7千,
湖北的高收入人群,主要集中在123家上市公司,
各大互联网公司,各大银行,各大证券公司,
但湖北的常住人口是5790万,
劳动人口超过3500万,
但是银行,互联网公司,证券公司,上市公司,只提供了300多万个高薪岗位,
剩下3200万的劳动者,
只能在其他中小企业工作,也有几百万劳动者去江浙沪工作,
去广东福建工作,
这些地方的平均工资比湖北当地要高不少。
湖北需要继续引进优质公司,
河南郑州之前引进了富士康公司
安徽合肥引进了京东方公司
都改变了一个省会。
同时,湖北省内部还是两个世界,
武汉市,是我国GDP排名第8的城市,
武汉的985,211高校数量排在全国前列,
武汉已经是大都市了,
但湖北的其他城市,还是落后的,
2005年的时候,武汉市排名全国17名,
大连,沈阳,佛山,南京,宁波,青岛,无锡,天津
都比武汉的GDP高,
湖北省为了加速发展,选择举全省之力发展武汉,
现在的武汉占湖北省GDP总量的36%,在全国来看,
这样的高占比省会很少,
这个策略是成功的,
大量湖北人除了出省工作外,
现在可以直接在武汉工作,武汉到湖北其他城市通过高铁连接后,
回老家特别方便,
武汉的高速发展,也带动了全湖北的发展,
这个模式,现在其他省份也在效仿学习,
江西省,山西省,都想学习湖北省的这个优点。
总体来说,湖北省经济在我国处于中游水平,
优势劣势各占一半。
✑╉湖北经济怎么样?
湖北经济发展水平很高,是内陆唯一一个人均GDP超越全国平均水平的省份,也是人均GDP超越一万美元的国际标准的发达地区。
在中国中西部沿海和内陆存在悬殊的经济发展差距的情况下,人均GDP能超越全国平均水平即是发达地区。湖北的发展水平,应该仅次于江苏浙江和北京上海天津三大直辖市,处于中国省域经济的第一梯队。
除了GDP的体量,湖北的综合实力、经济质量也非常有优势。
作为中国的心脏,千湖之省、荆楚平原的湖北,工农业、大规模制造业、商贸流通业、教育科技、交通发展齐头并进,毫无短板,这也是湖北省得天独厚的优势。
湖北作为中国制造2025的骨干省份,起到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湖北的汽车、钢铁、通信、造船、建筑、微电子、光学、半导体都具有全球性的影响力和优势。
✷︶湖北经济怎么样?
2021湖北省经济发展研究
一、地域发展状况
1.1地理和人口发展状况
湖北省,简称“鄂”,省会武汉。介于北纬29°01′53″—33°6′47″、东经108°21′42″—116°07′50″之间。东邻安徽,西连重庆,西北与陕西接壤,南接江西、湖南,北与河南毗邻,总面积18.59万平方千米,占中国总面积的1.94%。湖北省山地、丘陵、岗地和平原兼备,地势大致为东、西、北三面环山,中间低平,略呈向南敞开的不完整盆地。在全省总面积中,山地占56%,丘陵占24%,平原湖区占20%,属长江水系。湖北省地处亚热带,全省除高山地区属高山气候外,大部分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光能充足,热量丰富,无霜期长,降水充沛,雨热同季。
2020年7月,湖北省共辖12个地级市、1个自治州,共有26个县级市、35个县、2个自治县、1个林区。
2020年11月1日零时,全省常住人口为57752557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57237727人相比,增加514830人,增长0.90%,年平均增长率为0.09%。相关数据表明,10年来我省人口总量保持平稳。
全省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3632.04万人,占62.89%;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2143.22万人,占37.11%。与2010年相比,城镇人口增加787.53万人,乡村人口减少736.05万人,城镇化率提高13.19个百分点。过去10年间,我省工业化进程加快,产业优势更加凸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迅猛发展,功能日趋完善,城市承载能力大幅提升,为人口向城市快速聚集奠定坚实基础。
全省男性人口为2969.47万人,占51.42%;女性人口为2805.78万人,占48.58%。常住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5.83,与2010年基本持平。
1.2经济概况
1.2.1综合
2020年,全省完成生产总值43443.46亿元,比上年下降5.0%。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4131.91亿元,按不变价计算与上年持平;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7023.90亿元,下降7.4%;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22287.65亿元,下降3.8%。三次产业结构由2019年的8.4:41.2:50.4调整为9.5:39.2:51.3。在第三产业中,金融业、其他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6.3%和3.2%。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业增加值分别下降16.5%、12.1%、23.7%、8.7%。
图1 2016-2020年湖北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速
资料来源:千际投行 资产信息网 湖北省统计局
1.2.2农业
全年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4358.6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0.3%。
粮食产能保持稳定。全省粮食总产量2727.43万吨,增长0.1%,连续8年稳定在500亿斤以上;种植面积4645.27千公顷,增长0.8%。
图2 2016-2020年湖北粮食产量
资料来源:千际投行 资产信息网 湖北省统计局
特色优势经济作物保持增长。油料产量344.45万吨,增长9.7%;茶叶产量36.08万吨,增长2.4%;园林水果产量716.38万吨,增长8.4%。
畜类生产有所下降,禽类养殖保持稳定。生猪出栏2631.12万头,下降17.5%;牛出栏101.96万头,下降6.9%;羊出栏532.68万只,下降13.5%;家禽出笼59325.84万只,下降0.1%;禽蛋产量193.09万吨,增长8.0%。
水产品生产形势趋稳,渔业生产基本持平。水产品总产量467.88万吨,微降0.4%。
表1 2020年全省主要农产品产量
资料来源:千际投行 资产信息网 湖北省统计局
1.2.3工业和建筑业
年末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5769家。全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6.1%。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下降1.6%;集体企业下降12.4%;股份合作企业下降31.9%;股份制企业下降6.2%;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下降6.7%;其他经济类型企业下降9.3%。轻工业下降7.2%;重工业下降5.6%。分门类看,采矿业下降16.0%,制造业下降6.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下降2.5%。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1%,增速快于规模以上工业10.2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10.2%。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4.4%。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下降7.7%,产品销售率为97.3%,出口交货值下降0.4%。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519.0亿元,下降8.3%。
表2 2020年全省规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及其增速
资料来源:千际投行 资产信息网 湖北省统计局
建筑业稳步发展。全年全省具有总承包和专业承包资质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16136.10亿元,下降5.0%;全年新签合同额22055.89亿元,增长9.1%。
1.2.4服务业
年末全省公路总里程达289960.44公里,增长0.3%;高速公路里程达7229.81公里,增长5.4%。全年全省完成货物周转量5295.68亿吨公里,下降13.9%;旅客周转量612.42亿人公里,下降55.8%;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3.80亿吨,增长23.9%。港口集装箱吞吐量229万标准箱,增长9.8%。
全省邮政业务总量471.77亿元,增长2.9%。其中,快递业务量17.85亿件,快递业务收入178.69亿元。全省电信业务总量4204.91亿元,增长24.9%。长途光缆线路长度达到3.21万公里;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达9043.50万户;固定电话用户481.61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到5681.07万户;全省电话普及率为104.0部/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为95.9部/百人;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870.16万户,比上年增加161.84万户;移动互联网用户接入流量50.67亿GB,比上年增长32.4%.
图3 2016-2020年湖北快递业务量及其增长速度
资料来源:千际投行 资产信息网 湖北省统计局
图4 2016-2020年湖北年末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
资料来源:千际投行 资产信息网 湖北省统计局
1.2.5教育和科学技术
2020年,全省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招生51.40万人,在校生161.69万人,毕业生40.18万人;研究生招生6.66万人,在校研究生17.88万人,毕业生4.53万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招生15.23万人,在校生42.03万人,毕业生11.78万人;普通高中招生31.32万人,在校生89.19万人,毕业生27.41万人;普通初中在校生170.83万人,小学在校生380.85万人,幼儿园在园幼儿178.43万人。
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取得新的成果。全年共登记重大科技成果1553项。其中,基础理论成果54项,应用技术成果1447项,软科学成果52项。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39749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1686.95亿元,合同金额增长16.4%。
2020年末,全省共建有246家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589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全省共有国家级检验检测中心33个;累计有15376家企业通过ISO9000体系认证;企业获得强制性认证证书10288张。法定计量技术机构有107个,强制检定计量器具151.54万台件。
全省天气雷达观测站点16个,卫星云图接受站点18个。地震遥测台网3个,地震台站52个。
1.2.6文化、旅游、卫生和体育
2020年末,全省共有国有艺术表演团体87个,群艺馆、文化馆125个,公共图书馆115个,博物馆230个。电影放映管理机构103个,放映单位1797个。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广播电视台82座,有线电视用户1203万户。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86%,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82%。全年出版全国性和省级报纸5.7亿份,各类期刊0.7亿册,图书2.8亿册。全年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3930.7亿元,下降1.2%。
全年共接待游客43729.64万人次,下降27.8%,旅游总收入4379.49亿元,下降36.8%。
全省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5447家,其中医院1048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33853家,专业公共卫生机构479家;全省共有卫生计生人员53.81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5.97万人,注册护士20.01万人;全省共有医疗卫生机构床位41.18万张,其中医院床位29.65万张,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床位1.63万张,卫生院床位8.16万张。全年总诊疗人次29457.34万人次,出院人数1027.45万人。
全年全省运动健儿在国际比赛中共获得冠军18项次、亚军7项次、季军7项次;奥运会项目最高水平比赛冠军19项次、亚军18项次、季军17项次;在各类全国比赛中,获冠军124项次、亚军92项次、第三名88项次;全运会项目全国最高水平比赛中冠军19项次、亚军18项次、第三名17项次。全年销售体育彩票82.8亿元。
二、产业发展模式和技术发展
2.1湖北省产业结构
图5 湖北省三大产业结构比例
资料来源:千际投行 资产信息网 iFinD
全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 下降18.8%。按产业划分,一、二、三次产业投资分别下降28.2%、23.8%、15.4%。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工业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投资分别下降22.8%、23.9%和4.4%。高技术制造业投资下降9.4%,其中医药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20.4%、14.7%。补短板强功能建设加快推进,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投资增长16.8%,卫生投资增长65.8%,航空运输业投资增长1.29倍。
图6 2009-2021固定资产投资月度增加额
资料来源:千际投行 资产信息网 iFinD
图7 2020年湖北三次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重
资料来源:千际投行 资产信息网 iFinD
全省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3649个,下降7.7%,亿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额下降21.2%。
2.1.1 湖北省房地产业发展现状
商品房销售面积6587.83万平方米,下降23.4%;实现商品房销售额6087.90亿元,下降21.5%。
图8 2009-2021固定资产投资月度增加额
资料来源:千际投行 资产信息网 iFinD
2.2 技术发展
表3 2020年湖北省上市公司分行业专利数
资料来源:千际投行 资产信息网 iFinD
图9 2020年湖北省上市公司分行业专利数
资料来源:千际投行 资产信息网 iFinD
三、企业发展情况
3.1上市企业名单
表4 2021湖北省上市企业名单(按市值降序)
资料来源:千际投行 资产信息网 iFinD
表5 2021湖北省上市公司按行业分
资料来源:千际投行 资产信息网 iFinD
图10 2021湖北省上市公司(按个数比)
资料来源:千际投行 资产信息网 iFinD
图11 2021湖北省上市公司(按市值比)
资料来源:千际投行 资产信息网 iFinD
湖北总共是121家上市公司的注册所在地,其中通行设备和其他电子、化学制品行业的上市公司在湖北不论是数量还是市值上都占有一定的优势。另一方面,由于三安光电的领先地位,导致在按市值分类时,光学光电子的占比较高。同时,从宏观角度来看,湖北的上市企业发展主要集中在通行设备和其他电子、化学制品行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占比较高,尤其是电子等新兴科技行业。
3.1.1 主要上市公司
1.三安光电
三安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11月,于2008年7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600703),总部坐落于素有“海上花园”之称的厦门,产业化基地分布在厦门、天津、芜湖、泉州等多个地区,是国家发改委批准的“国家高科技产业化示范工程”企业、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的“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承担了国家“863”、“973”计划等多项重大课题,拥有国家人事部颁发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及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
2.中信特钢
中信泰富特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00708.SZ),是中国中信股份有限公司下属企业,集团旗下江阴兴澄特种钢铁有限公司、大冶特殊钢有限公司、青岛特殊钢铁有限公司、靖江特殊钢有限公司、铜陵泰富特种材料有限公司、扬州泰富特种材料有限公司、泰富特钢悬架有限公司和浙江泰富无缝钢管有限公司,形成了沿海沿江产业链的战略布局。
3.闻泰科技
闻泰科技是中国A股上市公司,股票代码600745,主营业务包括半导体IDM、光学模组、通讯产品集成三大业务板块,目前已经形成从半导体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半导体设备,到光学模组、通讯终端、笔记本电脑、IoT、服务器、汽车电子产品研发制造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布局。
闻泰科技旗下的安世半导体是全球知名的半导体IDM公司,是原飞利浦半导体标准产品事业部,有60多年半导体研发和制造经验,总部位于荷兰奈梅亨,晶圆制造工厂在德国汉堡和英国曼彻斯特,封装测试工厂位于中国东莞、菲律宾卡布尧和马来西亚芙蓉。客户超过2.5万个,产品种类超过1.5万种,每年新增800多种新产品,全部为车规级产品。
公司旗下的得尔塔科技在光学模组领域,是主流供应商,同时是全球知名品牌的核心供应商之一。公司采用行业领先的flip-chip技术,实现更稳定的性能,更强的抗干扰、更小的产品尺寸,以满足特定客户的产品需求。
公司拥有智能化生产平台,通过建设高标准无尘车间、精密的自动化生产线、搭建智能化生产系统、并应用严格的产品质量管理体系,为生产、品质保驾护航。摄像头模块产品从FF到Dual Camera实现了98%以上的良品率,现有最大年产能2亿台,未来将伴随新基地的投产进一步提升。
得尔塔科技拥有FTIR、X-Ray、TBR、酸碱化学试验等解析和信赖试验设备一百多台,专注光学领域的研发和生产分析实验,聚焦摄像头模组的同时,积极布局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服务。公司以多年专业经验铸就有利竞争优势,未来将伴随摄像头高端化、双摄、三摄等技术创新,向手机、IoT、智能汽车等领域延伸,从而实现高速增长。
4.高德红外
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99年,是规模化从事红外核心器件、红外热像仪、大型光电系统研发、生产、销售的高新技术上市公司。高德红外工业园位于“中国光谷”,占地200余亩,高科技人才4000余名,市值500亿元,已建成覆盖底层红外核心器件至顶层完整光电系统的全产业链研制基地。
公司设立了高德学院,专业进行企业内部人才系统化培养,针对对象类型、业务类型进行系统化培训体系设计,并制定了系列制度,确立了若干机制,促进学习内容与公司战略、业务发展、员工成长、组织变革相结合,扮演了员工成长助手、业务发展伙伴、企业变革顾问的角色。
5.宏发股份
公司于1992年5月,经武汉市体改委和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批准,以原双虎涂料公司作为主要发起人,与原武汉市建设银行信托投资有限公司和湖北省工商银行信托投资公司三家共同发起,采用定向募集方式改制为武汉双虎涂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经中国证监会批准,1996年1月15日通过上海证券交易系统以上网定价方式,首次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并于2月5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2012年11月28日,公司在湖北省武汉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领取了新的《联系人营业执照》,公司名称已由“武汉力诺太阳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宏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2并购分析
表6 2020湖北省公司并购案例
资料来源:千际投行 资产信息网 iFinD
3.3百强企业领军者
表7 2020湖北省百强企业名单
资料来源:千际投行 资产信息网 湖北省统计局
3.3.1
1.湖北金盛兰冶金科技有限公司
湖北金盛兰冶金科技有限公司是全国重点钢铁民营企业——福建金盛兰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位于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物华天宝的长江中游——湖北省咸宁市嘉鱼县临江产业园。经鄂经信重化[2013]第92号文件批准,由集团整合旗下湖北省境内的6家钢铁企业,淘汰落后产能,组织技术改造,进行异地减量置换。湖北金盛兰冶金科技有限公司项目计划投资75多亿元人民币,一期占地3000亩。项目投产达到年生产铁300万吨,生产钢325万吨,生产钢材300万吨。
金盛兰冶金科技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湖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要求,成立了以董事长为组长的“两化”推进工作领导小组,由企管部负责“两化”具体工作,指定专人为网络管理信息员负责统计、并及时网上上传相关信息。
公司于2017年5月开始实施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两化”系统,根据省统一编制的隐患排查表,结合金盛兰冶金科技实际要求,在县安监局的帮助下,编制了覆盖公司、车间、班组、岗位的《湖北金盛兰冶金科技有限公司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清单》,共708项隐患排查标准,确定了排查周期,排查部门、排查责任人。建立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台账,使用统一报表填报。公司对主要安全生产负责人和员工进行了“两化”系统的培训,还送到嘉鱼县安全生产管理局进行了“两化”系统的培训,让员工熟知了自己所要执行的排查职责。各岗位人员根据自己的排查频次(根据不同检查项目分每日、半月检查、季度检查、半年检查等)进行隐患检查,将发现的问题及整改情况逐级上报,最终汇总到公司信息员,由信息员负责及时将排查、整改情况,通过“两化”系统上报。2017年10月以来我公司“两化”绩效评分是100分。两化运行以来,有效的推动了公司的安全生产隐患及时排查与整治。
公司将以国家产业政策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双赢”为基本准则。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年可实现工业产值120亿元,创利税6亿多元,将大力促进地方就业,安置突破6000人,并带动上下游产业的共同发展。围绕该项目建设,县政府和金盛兰集团将引进盈德投资(上海)有限公司、都市环保等10多家关联配套企业,并与葛洲坝水泥等企业开展水渣加工等合作,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打造省级循环经济产业园。铸湖北钢铁之魂,树民营标杆企业。
2.湖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系枝江县化肥厂,始建于1970年。1993年作为试点改制为国有控股的股份公司,2001年通过“两个置换”改革企业民营。2007年国有特大型企业——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公司控股。公司系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国化工100强、中国化肥50强和中国化肥品牌100大企业,是湖北省直通车企业、工业企业100强、重点扶持发展的100家民营排头兵企业之一,湖北省最佳成长型企业、最佳民营企业、A级纳税大户。
“十一五”时期,公司坚持科学发展观,充分利用晋煤集团煤资源、宜昌磷资源、公司基础原材料及40多年化工管理经验的优势,走氮磷结合、稳肥扩化之路,加速转型发展步伐。先后投资30多亿元,完成了“3888工程”、“20万吨氨醇改造工程”、“4030工程”、“68万吨高浓度磷复肥工程”和“20万吨缓控释复合肥工程”等大型项目,公司综合实力迅速提升,“十一五”期间保持年递增46%的发展速度。
“十二五”前三年,公司坚持转型发展,打造循环经济。在湿法精制磷酸上取得重大突破之后,投资50亿元新上了年产20万吨己内酰胺一期工程及其配套项目。2013年公司汇总销售收入110.87亿元,实现利税近10亿元。
2014年公司投资10亿元新上了硝硫基复合肥项目。投资1.2亿元的磷石膏生产建材产品项目已经投产。
公司通过质量、安全和环境认证,先后荣获全国化肥生产先进单位、全国重合同守信用企业、湖北省文明单位;“三宁”商标蝉联湖北省著名商标;主导产品“三宁”牌过磷酸钙、碳酸氢铵和高浓度复合肥为国家免检产品和湖北名牌产品,畅销全国30个省市。公司是湖北化肥生产骨干企业,2005年被省委省政府评为最佳成长型企业,列入“三个三工程”作为重点扶持发展。2007年元月,公司实现销售收入60亿元、利税6亿元目标。公司位于湖北宜昌枝江姚港工业区。濒临长江,紧靠318国道和沪蓉高速公路,距三峡机场18公里,焦柳铁路6公里,水陆空交通便捷,区位优势得天独厚。
3.湖北长安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长安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51年,2001年改制为湖北长安建筑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荣升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2017年成立湖北长安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具备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市政公用工程总承包一级资质,建筑工程、人防工程设计双甲级资质。涵盖建筑装修装饰、建筑幕墙、地基与基础、起重设备安装、消防设施等多项专业承包资质。控股设立了房地产公司、中鑫混凝土公司、长安世纪酒店等多家子公司,参股商业银行,已形成以建筑业为主,多元化发展的集团公司。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公司将始终秉承“质量为本、诚信经营、合作共享、贡献社会”的企业使命,恪守“做强做大(做强优先) 行稳致远”的经营理念,持续推进技术、管理创新和应用,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为建设“百年长安”而努力前行。
4.湖北凯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凯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大通信产业闭环及互联网领域的高科技企业,为信息化产业高端通信设备软硬件制造服务商,是量子通信和专网通信龙头企业。其大通信产业闭环主要涵盖光纤、光缆、数据线缆、自主可控计算平台、智能指控终端、量子保密数据链通信终端、量子保密数据链存储终端和其它量子数据链产品,应用覆盖于控制、通讯、计算机、侦查、监视等各个方面。
公司现有员工3000多人,拥有中、高级职称人员620名。
凯乐科技是中国高科技新材料龙头企业,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单位、全国塑料制品技术标准化委员会核心成员、中国信息标准化协会全权会员、中国建筑装饰材料协会会员。凯乐科技已成为中国四大电信主流运营商光缆材料的主流供应商;凯乐硅芯管被公认为国内市场的第一品牌,凯乐塑料工业城已成为亚洲通信硅芯管、土工合成材料生产基地。
在位于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占地面积45万平方米的凯乐塑料工业城内,凯乐科技已建成年产光缆400万芯公里、硅芯管30万公里的生产研发基地。土工合成材料、塑料管材、塑钢门窗用异型材等产品的生产规模也将逐步扩展。凯乐科技为中国以及亚太、非洲地区的客户提供完善的高科技材料服务,具有强大的海内外业务拓展和服务能力。在电信、能源、交通、建筑、基础设施建设和高科技等领域,具有独树一帜的行业服务优势。
5.湖北东贝机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东贝机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制造业500强、轻工业百强和湖北省百强企业。公司以研发、生产制冷压缩机、商用制冷器具为主营业务,并于2020年12月25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股票代码:601956)。
公司总部位于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铁山区,并分别在黄石黄金山、大冶罗桥、安徽芜湖、江苏宿迁等地建有生产基地。目前拥有黄石东贝压缩机有限公司、芜湖欧宝机电有限公司、东贝(江苏)机电有限公司、黄石东贝电机有限公司,黄石东贝铸造有限公司、黄石东贝制冷有限公司、江苏东贝电机有限责任公司等多家控股、参股子公司。
公司先后荣获“全国实施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先进企业”称号、全国质量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第三届长江质量奖、“全国绿色工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模范院士专家工作站”、“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
东贝集团坚持“科技兴企、人才强企”战略,努力建设创新型企业。集团现有国家部委授予的“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并建有“院士科研工作站”和“东贝驻意大利技术研发中心”等研发机构。公司已建成了以企业技术中心为核心的创新平台,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企业技术中心是东贝集团的核心技术机构,是集理论研究、产品研发、技术应用于一体的综合性科研基地。中心拥有6487平方米的办公大楼,设施齐全、环境舒适。还建有国内一流的试验检测中心,配备了国际先进水平的软、硬件设施。试验检测中心内设有压缩机性能测试室、压缩机冰箱匹配试验室、电机实验室、高温寿命试验室、噪声试验室、物理室、化验室、精测室等研发试验室。技术中心于2009年被国家五部委联合认定为“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
四、未来展望
4.1 宏观发展目标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城镇新增就业7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6%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居民收入稳步增长;生态环境质量巩固提高,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5%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粮食产量保持在500亿斤以上。
4.2 细化发展目标和措施
4.2.1巩固经济持续回升态势。
坚决把来之不易的经济向好势头保持好、巩固好,争取发展上的更大主动。
着力为市场主体纾困解难。对中小微企业继续“拉一把、扶一程”,帮助千千万万“经济细胞”活下去、留下来、发展好。稳定和扩大就业。坚持就业优先政策,精准实施援企稳岗,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灵活就业。精准扩大有效投资。坚持资金、要素跟着项目走,服务、保障围绕项目转,能开则开、能早则早、能多则多、能快则快,全面推进疫后重振补短板强功能十大工程,全力抓好4274个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落地。
4.2.2增强科技创新支撑能力。
抓住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提高“钱变纸、纸变钱”能力,实现更多领域创新领先、发展领跑。营造高品质创新生态。坚决打破制约创新的条条框框,全力为人才松绑、为科研清障、为创新加油。稳定增加财政科技投入,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力争全社会研发投入1000亿元以上。扩大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改革试点,完善科研人员职务发明成果权益分享机制,系统推进科研评价、科研经费、科研分配等机制改革。推进大学校区、产业园区、城市社区“三区融合”,建设环大学创新经济带。持续开展“联百校、转千果”活动。争创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深入开展“科技金融服务滴灌行动”。强化知识产权保护运用。
建设高层次创新平台。全力推进武汉创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东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高标准建设以东湖科学城为核心区的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支持襄阳、宜昌打造区域创新中心。支持荆门、黄冈、孝感、黄石创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推动脉冲强磁场、精密重力测量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提升功能,新建生物医学成像等大科学装置。
培育高能级创新主体。实施高新技术企业“百千万”行动计划,支持100家创新型龙头企业做大做强、1000家高新技术企业扩规提能,加快培育1万家高新技术后备企业。年内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00家以上。促进高新区提能升级、创新发展。支持十堰、恩施创建国家级高新区。支持规上工业企业建立高水平研发机构,牵头承担国家和省重大科技专项。强化产学研深度合作,组建3-5家平台型、网络型产业创新联合体。
4.2.3 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补短板、锻长板,增强我省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竞争力。实施产业链供应链提升工程。推行重点产业链链长制,培育集聚头部企业、链主企业。开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终端等重点产业链协同攻关,力争在光纤激光器、高端显示面板、高精度实时遥感、高端医疗装备等领域取得新突破。推动重点产业供应链平台建设。实施领军企业计划,加快培育单项冠军、隐形冠军和“小巨人”企业。持续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力争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000家以上。
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计划。加快四大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四大国家级产业基地建设。推进华星光电t4、迈瑞医疗、华大智能制造、中国(湖北)网络视听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建设。力促43个预增产值过10亿元的重点项目投产达产。力争“光芯屏端网”产业新增营业收入超过1000亿元。
实施“技改提能、制造焕新”行动。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推进新一轮技术改造升级,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提高到40%以上。推进三宁化工、华新水泥、新冶钢高炉炼铁产能置换等重大技改项目投产。建设智能化工厂、数字化车间。加快打造汽车、大健康、现代化工等万亿级产业集群。
实施现代服务业提速升级行动。加速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深度融合,大力发展现代金融、现代物流、高端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发展工业设计、工程设计、检验检测、认证验证等高技术服务业。完善现代流通体系,开展流通领域现代供应链体系建设试点,加快建设武汉阳逻港、宜昌白洋港等5个国家多式联运示范项目。
4.2.4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抓紧推动“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破题开篇。
加快都市圈城市群发展。出台区域发展布局总体意见及配套政策。实施国土空间规划和管控,优化重大基础设施、重大生产力和公共资源布局。支持武汉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高标准建设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长江新区。完善武汉城市圈协同联动机制,推动优势产业链圈内延伸,建设城市圈大通道。支持武汉、孝感、鄂州、黄石、黄冈加快建设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支持武汉、咸宁、鄂州打造生态绿色发展区。支持武汉与仙桃、天门、潜江协同发展。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创新经济强县发展支持政策和评价机制,做实“百强进位、百强冲刺、百强储备”清单。加快发展块状经济、网状经济,支持112个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扩规提质,带动形成“一县一品”“一业一品”。实施山川协作工程,推动结对县市开展产业协作。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力争实现80万以上人口在城镇落户。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开工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2601个,新建地下综合管廊50公里。抓好仙桃、天门、潜江等10个全国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启动县城品质提升三年行动。深入开展“擦亮小城镇”行动。安居才能乐业。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规范发展长租房市场,着力解决新市民、青年职工等群体住房困难问题。
深化区域战略合作。加强与周边省份战略联动,健全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机制。主动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承接产业转移和创新要素辐射。
4.2.5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牢牢把握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农业产业强省。推动粮油、蔬菜、畜禽、水产、茶叶等全产业链发展,加快培育100家细分行业领军龙头企业、1000家成长型龙头企业。
坚持不懈抓好农业生产。落实“米袋子”“菜篮子”责任制。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规范耕地占补平衡,坚守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新建410万亩高标准农田。持续推进1800万亩优质特色稻生产区、1000万亩优质专用小麦优势区建设。继续抓好生猪恢复生产。
扎实推进农村改革和乡村建设。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政策。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加强农业经理人和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落实“四个不摘”,过渡期内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今年帮扶投入只增不减,确保脱贫群众获得感只增不减。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加强易返贫致贫人口收入水平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常态化监测。继续扶持脱贫地区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确保脱贫群众长期稳定受益。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
------------------
推荐阅读:
没有核潜艇是不是就真的没有二次核反击能力了,陆基机动的发射车不行吗?
下一篇: 担任过国家副总理的开国将帅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