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亮剑》的李云龙李家坡手榴弹战术不靠谱。请问哪有瑕疵?
✽✁有人说:《亮剑》的李云龙李家坡手榴弹战术不靠谱。请问哪有瑕疵?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的武器主要靠缴获敌人的,也有自己造的。那个时候战争主要靠人力。不能接近敌人,就采用土方的办法。这是真实的。我们不能用现代的思维,去解读过去的历史。我们还不如古代人!请问文言文,现代人有几个人会写?
✏♛有人说:《亮剑》的李云龙李家坡手榴弹战术不靠谱。请问哪有瑕疵?
《亮剑》毕竟是艺术作品,有虚构成分很正常。
从时间来看,李云龙手里这批手榴弹应该多数来自于黄崖洞,特征就是不好使,所以纵然3600颗手榴弹,依然没能“够山崎那老小子喝一壶的”,手榴弹炸完了,日军的九二式重机枪基本没受多大影响,要不是赵刚端掉了机枪手,冲都冲不到跟前,30米距离还是让我军吃了不少苦头,这就很细节。
因为当初的边区造就那么个质量,要真说3600颗手榴弹就把一切问题都解决了,那反而假了。
这也得益于山崎的愚蠢。当然,这一点是很戏剧化了。
《亮剑》小说原文里说:
毕业于帝国陆军大学的山崎是个出色的战术家,他指挥构筑的野战工事很是别出心裁。
山崎把环形工事构筑在高地的平面圆台中心位置,防冲锋,不防手榴弹。
正常来讲,山崎大队孤守环形工事,外围就应该有能形成交叉火力的火力点。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布阵常识。一个野战大队的指挥员,至少应该具备这种基本常识。
否则,那就如同《三国演义》里的马谡,街亭屯兵他屯到山上,那是找倒霉。
不论小说还是电视剧里,《亮剑》里,这个山崎大队很明显就缺了这么一个外围火力,这是不现实的。外围没有迫击炮掷弹筒重机枪,山崎大队就该撒丫子跑,还什么环形工事?死守个六啊?
外围火力点丢了还死守,这压根就不是一个正常指挥员能干出来的事,何况是一个所谓“毕业于陆军大学的出色战术家”?
但在理想化状态下,这也不是没可能。
因为开战前已经交代了,兄弟部队已经打了一天了,几个主力团伤亡过半,一个应该有1000兵员的山崎大队就剩500多人了,被兄弟部队给打掉了。因此,极有可能山崎本来是有外围火力点的,但是被兄弟部队给拔了。
但这又引发了另一个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兄弟部队,也就是黄瞎子的772团,已经把山崎大队打得只剩半血,外围火力点也拔干净了,敌残余龟缩在环形工事内死守待援,这个时候,你把黄瞎子撤下来,让李云龙上?
这是我军的副总指挥下的令?还是敌军的副总指挥下的令?
这种情况,下令让黄瞎子撤回,甭管换谁,都必然抗命。能撤吗?772团付出那么大的代价,黄瞎子要是真撤了,对不起倒在阵地上的兄弟的在天之灵啊!
就剩掀开锅盖吃肉了,让撤?这不得逼出哗变来呀?
哪个指挥员敢这么偏心下这种令,那就像赵刚说的那样,背后就该挨战士的黑枪了。
所以这一段情节的确是挺假的。
而且李云龙部的土工掘进是真的夸张了。
《亮剑》小说原文里写:
李家坡高地顶端是平面圆台,按常规,守备一方的工事位置。应构筑在山坡平台的棱线部,这样可以对进攻一方的动态一览无余,也便于居高临下发扬火力。可山崎偏偏把环形工事构筑在高地的平面圆台中心位置,攻击部队在坡下看不见守军,直射火力便失去作用,而迫击炮之类的曲射火力又极少。攻击部队刚刚冲上陡坡,只要一露头,马上就被日军的狙击手打倒。
我军就是因为缺少曲射火力,才长久攻不下来。为什么要曲射火力才行?因为这是一个立体工事,带斜坡的,而且斜坡不小。
一方面,从立体工事的情况来看,李云龙说“剩下30米,就是个娘们也能把手榴弹扔进环形工事里”就是错的,因为平面距离与立体距离根本不一样,不是一回事,按李云龙的扔法,那点手榴弹最多只能炸到环形工事的外围,没滚下来把自己炸了就是万幸。
另一方面,对这种立体工事搞不露头的土工掘进,像李云龙那样前进500米?别闹了!
你看战士往哪排土?直接往壕沟外排土,如果是纵沟直线掘进,低端就暴露了,鬼子狙击手就该点名了;如果是横沟,上层沟的土往下层排,那不把下层垫起来了吗?
还有,这种曲折式掘进,土方量就数倍增加,挖到第二天中午都不奇怪,怎么可能小半天就挖完呢?
最后,鬼子发现我军土工掘进,没有居高临下扔赖瓜来炸我们的壕沟阻止我们的掘进意图,这也是不正常的。李云龙能无视日寇火力网的干扰,这就有点太理想化了。
据说真实历史中,李家坡之战的原型就是关家垴战斗。
这场战斗,日军被歼200余人,而我军则伤亡2000多人,伤亡比例1:10,战术效能很差。真正打赢这场战斗,虽然是靠土工掘进作业,但不是扔手榴弹,而是靠炸药。不管是掘进过程还是所用时间,都没有《亮剑》里这么夸张,反而打得特别困难。
所以现在的观众不喜欢“神剧”,太不真实。《亮剑》虽不错,但它也的确是“神剧”,很多内容夸张得有点离谱。
Ü✼有人说:《亮剑》的李云龙李家坡手榴弹战术不靠谱。请问哪有瑕疵?
还没扔手榴弹就被机枪打死了,结果手榴弹把周围的战友炸死了,亮剑是小说,真实的战争可不是小说能左右的!
╄┄有人说:《亮剑》的李云龙李家坡手榴弹战术不靠谱。请问哪有瑕疵?
抗战中手榴弹战最成功的是藤县保卫战:前后打退日军敢死队六~七次冲锋。有利条件如下:1.守军踞城垣居高临下投掷。2.日军踏炮火轰垮的豁口仰攻,城墙的残渣扩大了手榴弹的威力!
------------------
推荐阅读:
上一篇:原始社会为何有生殖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