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在招安前已声明,不愿意的可领钱放回家,为什么感觉没有人回家?
✸➴宋江在招安前已声明,不愿意的可领钱放回家,为什么感觉没有人回家?
问这问题的人,真是一个职场小白。真的是不知道人心叵测,更不懂江湖险恶。
我记得我儿子上小学三年级时,他们的班主任老师要求全班同学给各科老师提意见。要求同学们无论什么意见都可以提,只要是合理的意见,老师都会虚心采纳、接受,并予以改正。结果全班没有一个同学提出意见,被老师点名站起来说的也说没意见。如果非要说点什么,那也只能是表扬老师了……
我问我儿子为什么?一个不到十岁的孩子,用不屑的口气说:谁那么傻对直接提意见?真心想让提意见,匿名提多好!
你看,连一个十岁孩子都懂的问题,你怎么不懂呢?
梁山泊的好汉们心知肚明,朝廷在演戏,他们的宋公明哥哥也在演戏。既然是演戏,那就配合好了,就全身心的投入到剧本当中演出好了。这样才是皆大欢喜的局面。否则,反其道而行之,那就是找不自在了。不仅是跟朝廷过不去,跟宋江哥哥过不去,也是跟其他兄弟们过不去了。
闯荡江湖多年的英雄好汉,哪能不知道江湖险恶?没人会那么傻!
℘▄宋江在招安前已声明,不愿意的可领钱放回家,为什么感觉没有人回家?
“招安,招个鸟安!”
李逵的呼声,也代表了多数梁山兄弟的声音。他的老母亲被老虎吃了,他已经没有家了。林冲、史进、武松、鲁知深、扬雄、石秀……都没有家了。本来官逼民反,家破人亡,才被迫落草梁山。水泊梁山就是他们的家。现在宋江要接受朝庭招安,下了“替天行道”的大旗,烧毁梁山寨栅,带领梁山所有人马归附朝庭。他们能“回”到哪里去?
再有,他们原本都是“戴罪之身”,不接受招安意味着不会被“赦免”。就算宋江把梁山所有的钱财都留给他们,他们也无法安享。宋江把人马一带走,地方官兵就会兴师来问罪,抢夺钱财。他们则无兵无援,无军事系统,只手肉搏,就象上梁山前的状况,如何抵抗得住官兵?
离开大部队,犹如落单之鸟,危险更大。
他们处在两难之中。不接受招安,无法生存;接受招安,又重回了官场碾压。这一点,林冲的体会是最深的。好端端的上着班,妻子遭到高衙内的骚扰和算计。奸贼权臣高俅不但不教育他的儿子,反而帮助怂恿儿子乱搞,设计陷害林冲。弄得林冲家破人亡。
提问者说“感觉没人回家”。其实,还是有人回家的。比如入云龙公孙胜。
公孙胜是蓟州九宫县
人,跟从罗真人在二仙山紫虚观修道,道号一清先生。是个超凡脱俗的人物。生活不求大鱼大肉山珍海味,能果腹即可。衣着一身道袍一把羽毛扇即可。居住茅草结庐即可。家中老母健在,他留在身边孝顺。
对于水泊梁山而言,公孙胜只是个“钟点工”。常年不在。他喜欢悟道,喜欢云游天下。宋江军中有了急难之事,就派神行太保戴宗去叫。公孙胜则完事就抽身走人。
他对功名富贵看得很淡很淡。
║℉宋江在招安前已声明,不愿意的可领钱放回家,为什么感觉没有人回家?
水浒传是人人都喜欢看的历史名著,可以说,水浒粉丝绝不低于三国粉丝了。
网友们看历史小说,只是喜欢它的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迹,被故事情节所吸引。而另一部分人则是文学研究者了,他们才是名著的忠粉。
水浒里一O八将在招安时,宋江确实说了,不愿受招的发钱回家。可是这并非没有人反对,只是反对的乎声太小了。
第一个反对的恐怕是林教头了。在小说中,梁山捉了高俅,林教头提刀就要砍了高俅,怎赖势孤力薄,被人孢住,为此林教头气的吐血,一病不起。宋江受招安时,林冲还在大病中。第二个反对的可能唯鲁智僧了,他是林冲的铁兄弟。但因林冲大病不在场,鲁智僧是忠厚人,就没有发言了。第三个可能是武二郎了,他本身多次受官府大害,一生又杀人无数。第四可能是孙二娘夫妻,他们又是武二郎的忠实朋友。第五是阮氏三兄弟,这几位本就一介平民,只不过因生辰纲被吴用勾引而逃到梁山。
名著必定是名人所著,水浒的作者,施耐庵是元末才子,他是刘伯温的老同窗学友。刘伯温受朱元璋招安封了大官,曾多次说服施耐庵出山,怎赖施耐庵不为所动。朱元璋极为恼怒,某日,一部手抄本的《水浒传》在皇宫传的沸沸扬扬,被朱元璋看到了,如是大怒,下令抓了施先生入狱,也因感他是个才子,才手下留情没下杀手。
施耐庵孤苦怜丁的在狱中受活罪,只有弟子罗贯中送些饭菜渡日。长期的暗无天日,施耐庵病了,而且病的不轻,他下半身瘫痪了。某日,刘伯温来看他,他厚着老脸求老同学救他,但刘伯温只有一句话,"你是怎么进来的,就怎么出去"。
其实,传入宫中的《水浒传》只有前半部,施耐庵仅仅只写到一O八将齐聚梁上就结束了。后半部是刘伯温提示,施耐庵口述,罗贯忠写的。水浒英雄要被招安,是新朝皇帝的意思。在作者生命受迫时。不得不编下后半节来换取自由。
施耐庵出狱了,只留下小半条命,而弟子罗贯中呢,被安排继续写书,《三国演义》就是他的大作。
⇓❅宋江在招安前已声明,不愿意的可领钱放回家,为什么感觉没有人回家?
宋江确定招安之后,向梁山的全体小喽啰们说过,不愿入朝的,可以领钱回家。确实有人领钱回家,数量不少,5000余人。
当下辞去的,也有三五千人,宋江皆赏钱物,赍发去了;愿随去充军者,作数报官。
以此来看,梁山上108个头领,是皆入朝招安,而剩下的军马人员则去了三五千人。
这一次就走了三五千人,不是小数。若放在别的州县,也是一股很可观的军事力量。
为何给人一种没人回家的错觉呢?
一、头领尽在
梁山的主角是一百单八将。而这些人即便有个别不愿接受招安的,也因为“义气为重,生死不离”的兄弟感情,割舍不下众人,只愿同舟共济,同生共死。
这108个头领齐齐整整,即便招安之后,曾有人想借机分化打散,被众人一起回绝。方才有了后来的征辽。
每一位头领都遂了宋江的心愿,一起接受了招安,不再是草寇。整体性,一致性,这两种印象完全覆盖了关于小兵小将下山的分裂性。
如此一来,众人对梁山人马,方才觉得依旧铁板一块,没有人脱离组织。
二、兵多将广
梁山之上兵马众多,可达十万之众。(曾在问答,专门分析过梁山兵马人数,此处不再赘述)十万之众走了5千,二十分之一的比例,可以算是很小了。
梁山的兵源分了好几种,有兼并的草寇,有投靠的百姓,有俘虏的武装,还有抓获的官军等。而这些缤纷的兵源,充实了梁山的兵马人数的同时,又让梁山的战术素养得到提升。
梁山人马,并非仅仅的庄稼汉子,也不是普通的打劫土匪。再加上有林冲、徐宁这样的教头来训练,梁山的战斗力绝对是数一数二的。
军队质量上过硬,便没人去追究那些数量上缺失的一丢丢。
三、无往不利
梁山招安,接受朝廷派遣,四处用命,勇往直前。但是几次大战,大获全胜。辽国也好,匪寇也罢,全都败在了梁山宋江之手。
人们重视的是捷报频传,往往忽略了之前曾经离开了5000人。
还有一点,受到招安之后,梁山虽然几次征伐都凯旋而归,可是付出的代价也是惨痛的,动辄就是上千人马的阵亡。而这种阵亡,同化了招安时,下梁山的人数,方才没有对下梁山人数有特别的注意。
为何下山?
虽然梁山的“孩儿们”都是小角色,甚至没有名字,可他们同样代表的是真正的农民。在梁山上,所有人亲如一家,不分彼此,为何招安后,就有五千人愿意割舍下这段来之不易的“大义”呢?
一、紧箍咒
绝大多数人,皆是逍遥日子过惯了,无拘无束,喝酒吃肉。可是一旦入朝,军纪严明,许多人不愿接受这种“紧箍咒”。
当了军人,就不能如梁山一般,懒散、喝酒、吆喝等等,要严于律己,这一点,对于一些梁山匪寇,那是接受不了的。所以他们选择下山,自谋生路,依旧去过闲散的太平日子了。
二、刽子手
梁山征辽前,朝廷分赏酒肉,结果缺斤短两。一个军校与分酒肉的小官打了起来,并打了小官。军校后来被宋江处死。
朝廷昏暗,百姓疾苦。进了朝廷,就是与虎谋皮,与狼为伍。有些梁山的军士,不愿与昏官有接触。他们也害怕时间久了,自己会变成自己最讨厌的那种人,成为百姓的刽子手。
所以他们选择离开。
结语
梁山人马,不论整体力量,还是单兵素质,在北宋徽宗时,都是数得着的。一经招安,五千人下山,复为良民还好,若是扯起大旗,整出一个“小梁山”,那宋江可就累了。四处平寇,最后平了自己家人。
也许,这是宋江本为自己留的一条后路。
对于这三五千人,书中再无任何交代,至于他们的去向究竟为何?谁也不知。
个人以为,他们回家种地的可能性不大,毕竟在梁山潇洒挥霍的日子过习惯了,未必再愿意吃苦呢。
更说不得,作者施耐庵就是五千人分之一的后人。
❒▓宋江在招安前已声明,不愿意的可领钱放回家,为什么感觉没有人回家?
好笑了,劫匪计划好了抢银行,临要动手了,有意问一句:“这事风险大,不想冒险的,可以现在走。”你看谁会走,走就被祭旗。
------------------
推荐阅读:
老家山东想回老家,烟台,威海居家生活成本如何,山东哪里最宜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