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你觉得最后还能剩几家?
┊☓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你觉得最后还能剩几家?
自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产销大国已经有十年了,这个十年极大地促进了汽车产业的发展,特别是自主品牌,经过优胜劣汰已经形成多个有实力的集团。说到品牌我们还是直接上升到企业品牌的级别,因为现在众多的车企已经开始实施多品牌战略,为单独一个车系甚至一个车型命名品牌,例如长城单独有哈弗、欧拉,吉利有领克,一汽有红旗、奔腾、森雅、佳宝、欧朗等。以下仅讨论广义乘用车部分。
目前国内还有多少有竞争实力的汽车集团?像是力帆、众泰、银翔、华泰、海马、昌河、华晨已经破产或基本无力回天就不再此罗列。先看央企或国有性质:有一汽、东风(二汽)、上汽(包括南汽)、北汽、广汽、长安、江淮;民营性质有吉利、比亚迪、长城、奇瑞;另外就是蔚来、小鹏、威马、零跑、理想、恒大、宝腾等造车势力。
谁能坚持下去?需要考察一下几个领域是否具备竞争力:
市场占有率;汽车是消费产品,需要积累一定的用户规模。这里面就包括几个主要参考指标,比如说有效产能,只有有效产能达到盈亏平衡点,规模效益才能显现出来,也就是才能盈利。车辆制造出来了还要能销售出去,所以还需要合理的销售网络,这也是目前以4S店为主的销售模式大行其道的原因,特斯拉、蔚来采用的体验店也只是包装更精美的4S模式而已。要成为头部品牌,看看目前自主品牌前几位的数据基本就可以知道,基本都达到了百万级。这并不是说达不到就没有机会活下去,只是具备了这样的体量,只要方向正确生存的概率更高。
有效的产品组合;理论上所有产品类型都涉及到是最理想的,但这需要很大的成本。但市场的需求是多样化的,能抓住大部分消费者就是胜利,在这一点上比较特立独行的是长城,坚持SUV车型一条腿走路,尽管抓到了近些年SUV大热的风口,但未来的发展仍是隐忧。
汽车是技术密集型产品,归根结底拼的是技术实力,没有强大的研发就无法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特斯拉的成长就是一个这样的例子,凭借强大的技术开发实力能有开创一个新的时代。
砸钱的实力,汽车不仅是技术密集型产品,也是资金密集型产品,一个车型的投资动辄数千万,甚至上亿,一座比较现代化的整车工厂需要投资数十亿,整个公司的运营都需要远远不断的资金投入,除了自身造血外,前期启动的资金无疑需要背后强大的实力支撑,特别是对于新势力而言。
除了以上几点,战略方向的选择也至关重要,这其中就涉及到管理层的决策等认为因素了。
中国是个大国,未来即便是经过整合重组也不会仅保留2-3个品牌,这样他们的体量巨大难免会出现垄断等问题。假设不出现重大变化的情况下,综合来看,能坚持到下一个十年的我认为几个国资品牌中,北汽、东风和江淮的前途堪忧,主要是他们在自主品牌的发展上明显拖沓,完全依赖合资品牌输血,重组合并的可能性很大。民营中长城、奇瑞的风险较高,长城还是车型单一化的问题,SUV不可能一直热下去,任何一种产品都有生命周期,长城这种押宝的战略风险太大,奇瑞的问题就是把自己卖身给资本后,命运完全不在自己手上。新势力中蔚来、小鹏、威马都堪忧,风口已过,仅凭自身的实力难以过渡到自身造血功能的完成,蔚来近期频频透露出与央企和地方政府加强合作的消息可见一斑。造车新势力除了恒大和宝腾能依托地产行业的输血还能否把自己变成中国的特斯拉还很难说。
▻☜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你觉得最后还能剩几家?
我认为未来的中国自主品牌将经历一次大规模的兼并重组,而且并不是国企就可以高枕无忧。目前来看,未来五年内,6家国企(一汽、东风、上汽、长安、广汽、北汽)+4家民企(吉利、长城、奇瑞、比亚迪)的格局还将稳定一段时间。10年内,国内车企将有可能出现4家国企+3家民企的格局。
国内的六大造车国企“一汽、东风、上汽、长安、广汽、北汽”,要么含着金钥匙长大,要么手握一手好牌却打的稀烂。民企方面,吉利、长城的双雄目前来看位置还算安稳,奇瑞的隐患已经出现。未来兼并重组必然会出现,一方面是为了集中优势资源和技术力量,另一方面是车企间自然的优胜劣汰和适者生存。我们不妨大胆预测一波这些车企的未来发展,以下仅代表个人观点。
先说国企,目前来看国内的六大汽车国企,都赶上了政策的春风,但同时也对外国车企的依赖度较大。但随着特斯拉成为第一家独资建立车厂的外企,足以说明政策对汽车生产企业必须合资建厂的硬性规定正在逐渐放松,国外车企对于提高自身股权比重的愿望也与日俱增,并且奔驰和吉利的合作也说明,国企+外企的合资道路并不是唯一的选择。
未来如果随着政策的进一步放宽,以及外资企业转而寻找更多的国产化方式,可以预见的是,这六大国企都会受到较为严重的影响。这其中上汽、广汽和长安在合资发展过程也在不断发展自身的技术、完善造车实力,受到的影响可能较小。东风汽车可能面临被吞并,北汽和一汽两个汽车集团可能面临兼并重组。
民企方面,除了吉利、长城、奇瑞、比亚迪以外,其他民营车企已经明显掉队,未来的发展不容乐观。吉利将继续坐稳国内民营车企销量第一名的宝座,并且将不断通过收购来壮大实力,是最有可能推出全球车型的车企。长城由于三大件研发能力的不足以及没有吉利的战略布局,在未来几年内无论是销量还是市场份额都可能受到影响,能不能挺过去要看长城未来在三大件研发能不能取得进展,获得在车企并购上取得突破。比亚迪由于在新能源领域的技术积累,发展势头看好。最后说说奇瑞,奇瑞虽然在三大件自主研发水平上较高,但是在设计上、产品定位上、战略布局上都要落后于吉利和长城,在销量上也远远不如对手,未来3-5年将是决定奇瑞汽车能否立足国内汽车市场亦或者被其他车企收购。
你们觉得未来国内的汽车厂商会剩下几家?哪几家厂商有可能突出重围?
﹋→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你觉得最后还能剩几家?
10年后,中国自主品牌剩下不会超过2家。其它企业要么被人吞并,要么自然死亡。
到底是哪些会剩下来?哪些会消失呢?
我们不妨来探讨一下。
我们先来看看中国各家自主品牌汽车的销量。如图:
从近几年的销量增长趋势看:
吉利、上汽乘用车、广汽乘用车实现了持续的较快增长,近几年增长比较好,表现为较好的发展趋势。
长城汽车、奇瑞汽车、比亚迪近些年基本维持现状。
长安汽车、江淮汽车、北京汽车、华晨汽车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
这之中可能比亚迪有点特殊,虽然总体上停滞发展,但近几年新能源汽车发展很快,主要是燃油汽车严重拖了后腿。目前新能源汽车有了一定规模,而且发展很快。现在最主要担心的问题是新能源汽车补贴再度退坡,新能源汽车的竞争力问题。
从发展战略看,中国自主品牌发展主要表现为四种战略路径,分别以长城、吉利、比亚迪、上汽乘用车为代表的四种不同的发展战略。吉利选择了一条逐步改良,通过收购引进技术,引进品牌,追赶跨国汽车巨头的战略;长城通过细分SUV领域,专注做一种品类的集中化战略;而比亚迪选择了一条通过产业创新,颠覆跨国巨头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以上汽乘用车和广汽乘用车选择了依托强大外资企业合资后,借助侠盗企业工艺、技术及品牌来发展自主品牌的模式。
目前来说吉利、上汽乘用车和广汽乘用车发展势头很猛,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发展很猛。
未来有哪两家自主品牌会剩下来呢?
欢迎你来探讨!请把你的答案写在评论栏中。
谢谢阅读,如果认同某些观点,请点一个赞!我是唐东方,近20年从事企业战略咨询与研究,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问题,担任多家大中型企业常年战略顾问,著有畅销书“发展战略四部曲”:《战略选择》《战略规划三部曲》《战略绩效管理》《战略对决》。欢迎关注我,我们以后就这些问题进行分享与探讨!
┶▷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你觉得最后还能剩几家?
谢邀!
如果只剩下五个企业,大约是吉利,长城,上汽,比亚迪,新势力(蔚来)。
某汽车大佬称未来全球汽车汽车最终剩下不到五家,而不是说国产汽车企业只剩下五家,言下之意,现有的中国品牌汽车生产企业,运气好的话可能未来还能剩下一两家...小编两眼懵逼。
当然,现在已经出现这种趋势了,中国品牌汽车企业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第一梯队吉利长城长安与第二第二梯队已经拉开足够的距离,部分车企年销量已经不足万,陷入岌岌可危。而随着纳智捷的退市,力帆卖身车和家,海马沦为小鹏汽车代工厂,残酷的末尾淘汰已经启动。
假定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能剩下五家,我是说假如,大概会是这样的格局:
吉利汽车,目前销量最大的自主品牌车企,也是发展最均衡,布局最健全的,高中低端产品全面覆盖,国内市场与全球市场兼顾,产品研发与产业投资并重,毫无疑问,吉利可以入选,关键词:均衡
长城汽车,SUV领导品牌,虽然单腿走路饱受诟病,但长城仅存的这条腿比大多数企业的两条腿更粗,况且还有魏派品牌向上突围成功,皮卡常年国内第一,不出意外,长城可以入选,关键词:SUV
比亚迪,曾经国产销冠,目前销量处于第二梯队,除新能源车型外销量数据不出彩,如果车型外观内饰设计延续之前风格,这品牌可能前途渺茫。但宋MAX与唐成功换代证明这个品牌还有希望,比亚迪有技术积累,有新能源上下游产业布局,如果视觉能改观,可以入选,关键词:新能源
上汽,荣威与名爵,现在看产品优势不明显,发展历史也比较短,但这两个品牌起点高,产品本身有一定优势,集团对自主板块比较重视,而且上汽背靠强大的合资伙伴,资金与技术都不存在问题,可以入选,关键词:伙伴
第五个,造车新势力品牌,时代在前进,新品牌同样有机会进入主流,吉利长城比亚迪也是跌跌撞撞一步步走到今天,新势力品牌可能占据一席之地,目前看,比较看好蔚来,关键词:新势力
⇤┷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你觉得最后还能剩几家?
上汽没有自己的品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