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可以随便吃吗?有什么副作用?
Ⓖ#阿司匹林可以随便吃吗?有什么副作用?
阿司匹林是临床最为常用的药物之一,与青霉素、安定同为世界三大经典药物。青霉素大大降低了全球因感染而死亡的人数;安定的重要性则主要体现在改善睡眠;而阿司匹林的贡献是:大大降低了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阿司匹林最初是作为解热镇痛药,随着更多长效、副作用更小的解热镇痛药问世,阿司匹林淡出了解热镇痛的市场。却在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领域大放光芒。
“是药三分毒”。阿司匹林也不例外。其最常见的副作用为胃肠道反应,如胃痛和胃肠道轻微的出血。偶尔出现恶心、呕吐和腹泻。其他还有急性肾功能衰竭、过敏反应。包括皮疹,荨麻疹,水肿,瘙痒症,心血管-呼吸系统不适,极罕见的严重反应包括过敏性休克。因此下列患者禁用:对阿司匹林或其它水杨酸盐,或药品的任何其它成份过敏;水杨酸盐或含水杨酸物质、非甾体抗炎药导致哮喘的历史;活动性消化性溃疡;出血体质;严重的肾功能衰竭;严重的肝功能衰竭;严重的心功能衰竭。
应用阿司匹林时,一定要把握好其适应证。除了作为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外,2017年1月,《阿司匹林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中的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16》正式发表。共识推荐,适宜用阿司匹林(75~100mg/d)进行ASCVD一级预防的人群包括6类患者:
1高脂血症患者,TC≥7.2mmol/L或LDL-C≥4.9mmol/L,年龄≥55岁(Ⅱa,B)。
2高危患者,10年ASCVD风险≥10%,见下图。
3糖尿病患者,年龄≥50岁,伴以下至少1项主要危险因素:早发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男<55岁、女<65岁发病)、高血压、吸烟、血脂异常(TC≥5.2mmol/L或LDL-C≥3.4mmol/L或HDL-C<1.04mmol/L)或蛋白尿(尿白蛋白/肌酐比值≥30mg/g)(Ⅱa,C)。
4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良好(<150/90mmHg),伴有以下3项危险因素中的至少2项:年龄(男性≥45岁或女性≥55岁)、吸烟、低HDL-C(<1.04mmol/L)(Ⅱa,B)。
5慢性肾脏疾病患者, eGFR 30~45ml·min-1·1.73m-2(Ⅱb,C)。
6不符合以上条件者,同时具备以下5项危险因素中的至少4项:年龄(男性≥45岁或女性≥55岁)、吸烟、早发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肥胖(BMI≥28kg/m2)、血脂异常(Ⅱa,C)。
⇥✏阿司匹林可以随便吃吗?有什么副作用?
阿司匹林这个药谈了太多了,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为什么呢,因为阿司匹林在医药界被称为“神药”,自发现以来一直占领着神坛的地位。
但是阿司匹林能不能随便使用呢?小剂量的阿司匹林是不是人们所认为的万金油?答案肯定是不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什么药可以让人随便服用。因为我们都知道,药物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一定也有相应的副作用。能不能服用,必须有用药指征。
阿司匹林最早是作为非甾体抗炎药被发现,具有解热,镇痛和消炎的作用。0.3g和0.5g较大剂量时,用于退热,也可以缓解轻至中度的疼痛,例如,头痛,牙痛,神经痛,关节痛等。
当然,现在非甾体抗炎药的种类非常多,有很多疗效和副作用都更优于阿司匹林的药物被研究出来,所以阿司匹林在这一领域的应用也减少了。
其次,小剂量的阿司匹林(≤100mg)用于抗血小板,主要应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疑似患者的发病风险;预防心肌梗死的复发;脑卒中的二级预防;降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及其继发脑卒中的风险;降低稳定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发病风险;预防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降低心血管危险因素者,例如冠心病家族史,糖尿病及高血压,肥胖等患者心肌梗死发作的风险;脑卒中的急性期。阿司匹林常见的不良反应有:
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消化不良,胃肠道和腹部疼痛。出血的风险如手术期间出血,鼻出血,牙龈出血,泌尿生殖器出血等。支气管痉挛引起哮喘发作或者其他过敏反应。所以,这几类人禁用阿司匹林:
有水杨酸盐或者含水杨酸物质,非甾体抗炎药物导致哮喘病史的患者。患有消化性溃疡。出血体质。严重肝肾功能不全。严重心功能不全。正在使用剂量≥15毫克/每周甲氨蝶呤的患者。妊娠期最后三个月的妇女禁止服用任何含有阿司匹林的药物,因为有可能导致胎儿颅内出血或者早产。小编知道,有一部分人为了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自行服用了阿司匹林。必须说明的是,如果经过医生的诊断,具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可,在没有禁忌症的情况下,可以服用阿司匹林进行预防。如果没有专业医生的诊断,建议最好不要自行服用。
关注我@药剂师亨宝妈妈,为大家分享实用的医药知识~
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作科普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阿司匹林可以随便吃吗?有什么副作用?
大家好,我是一名从业多年的内科医生。阿司匹林这个药我想很多人都应该听说过,因为这是一个经典的老药。在临床上它的用途非常的广泛, 其中最基本的、最常用到的药理作用就是解热镇痛和抗炎作用。其中解热镇痛所对应的症状有头痛、牙痛、神经痛和肌肉痛等等。抗炎作用所对应的症状就是风湿热和类风湿关节炎。那么如题主所言,阿司匹林可以随便吃吗?有什么副作用?下面我就来谈谈我的看法。
阿司匹林可以随便吃吗?
实话实说,我觉得这个问题提的有点不经大脑思考,阿司匹林作为一款标准的西药,在临床上也是有它的疾病适应症的,哪能说吃就吃。更何况上到六七十岁的老人,下到十多岁的孩子,都知道是药三分毒,药不能乱吃。所以阿司匹林是不能随便乱吃的,一定要在医师的指导下根据具体的疾病情况而定。
阿司匹林有什么副作用?
●开篇我就给大家谈到,因其解热镇痛和抗炎作用,它在临床上的适应症非常之广。然而经过近些年的不断实践,阿司匹林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也有着显著的效果, 临床结果证实, 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程2~4周的过程中, 如果使用阿司匹林治疗时, 会降低因缺血性中风引起的死亡率和复发率, 与以往的数值相比少了近11%。还有很多文献报道指出, 在心血管病高危患者中, 阿司匹林长期治疗能够使严重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降低约1/4, 其中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的危险降低1/3, 非致死性脑卒中的危险降低1/4, 严重心血管事件病死率降低1/6, 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防治中的重要作用正在得到重视。
●那么谈到其副作用,我首先要谈的就是其对于胃肠道的损伤。因为阿司匹林会引起胃黏膜糜烂、出血和溃疡。很多患者在连续几天使用中等剂量的阿司匹林后, 大便经隐血试验后都显阳性, 大大增加了长期使用者患溃疡病的可能性。阿司匹林诱发胃肠黏膜损坏的方式有两种:口服和注射。口服时阿司匹林的酸性直接破坏胃黏膜, 注射时阿司匹林通过胃黏膜上皮的脂蛋白, 破坏脂蛋白膜的保护膜的作用, 导致胃酸逆流, 弥散到组织中破坏组织细胞, 导致毛细血管出血。而且阿司匹林可以防止前列腺素的合成, 故而增加胃黏膜上皮脱落的速度, 增加溃疡的程度, 减少胃黏液。出于这个原因, 阿司匹林的服用时间应在最好在饭后服用或与抗酸剂同时, 溃疡患者更应该慎用甚至不用。
●此外,有相关的科研实验显示,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动物会出现发生间质性肾炎、肾乳头坏死、肾功能不全或肾功能减退。因为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 会使氧化磷酸化解偶联, 造成肾小管细胞内的钾外流, 导致排除的尿液中尿酸量过程、缺钾等, 严重者更会造成下端尿液中出现蛋白、细胞和管型等,故而使用阿司匹林还得当心其肾脏的副作用;也有极少部分人会出现阿司匹林过敏,这种体质的人服用阿司匹林后, 有将近20%的人会出现皮疹, 血管神经性水肿、哮喘或其他过敏性反应, 这些人的特征主要是中年、有鼻炎史和鼻息肉史,所以这类人如果服药阿司匹林一定要注意。
综合总结
说起来阿司匹林从1899年上市,至今已有超过一个世纪的应用历史。其也从最早作为解热镇痛抗炎药使用,后被开发为抗血小板药物,用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用药,再到近年来阿司匹林在肿瘤防治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所以药是一个好药,可不能随便吃!
作者寄语:感谢大家的耐心阅读,本回答不构成医学治疗建议,也不具备医疗指导意见,仅为健康科普所用。花费数小时时间综合总结而成,本文不加入专栏收费,无偿、免费的让大家阅读。愿对那些受到谣言误导、没有医学知识、健康保健观念群体有所帮助。头条是一个开放的平台,每个人都可以互相学习,互相探讨,如有不同观点可评论区谈谈自己的看法。如果觉得学到了有帮助,不要吝啬,献个爱心,点个赞,转发一下帮助更多人,感谢支持。
▍Ⓟ阿司匹林可以随便吃吗?有什么副作用?
我们胃肠肝胆外科用到阿司匹林这个药的机会不多,但和阿司匹林却有些许多接触。
阿司匹林的作用,临床上主要包括退热、镇痛、消炎、抗血小板聚集。剂量较大时候,表现出来的是前三者作用,口服100-200mg时,可表现为抗血小板聚集效果。
我们主要用于脾脏切除术后出现的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防止过多的血小板聚集,引起严重血管栓塞性疾病。
除此之外,遇到许多合并冠心病、瓣膜置换术后的患者,当出现急腹症或平诊手术,要评估阿司匹林带来的副作用,做好万全准备后才进行手术。
当然了,是药三分毒,不是每一种药都能随便吃,还要遵从医生的嘱咐规律服药。
阿司匹林的副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胃肠道反应
阿司匹林对胃黏膜有一定的剌激作用。可引起上腹部不适、消化不良、厌食、恶心、呕吐等症状,个别患者可引起便秘。
2、出血
阿司匹林的抗栓功能主要源于“抑制血小板”的作用,因此也不可避免的增加出血的风险。最常表现为皮下出血,如皮下淤青、皮下有出血点等;其次为牙龈出血、鼻部出血、脑出血等;消化道出血比较少见。所以要定期检查凝血功能。
3、过敏反应
阿司匹林的抗原性很强,即使是小剂量,对少数过敏质者也可引起过敏反应。表现为皮疹、荨麻疹、剥脱性皮炎、血管神经性水肿、黏膜充血、过敏性鼻炎、鼻息肉和哮喘等,极少数人可引起过敏性休克。
4、肝肾损伤
少数患者在服用大剂量的阿司匹林时会对肾脏及肝脏产生一定的损害。表现为黄疸、转氨酶升高、肝大、肝细胞坏死、蛋白尿、少尿等。
如何减少阿司匹林的副作用?
1、严格掌握阿司匹林的适应症
并非所有人都适合吃阿司匹林,要经过医生综合评估服用阿司匹林的获益和风险后再决定是否用药,没有阿司匹林的适应症时切勿乱服用阿司匹。
2、把握好阿司匹林的服用剂量
研究表明,每天服用75毫克至150毫克有最好的抗栓疗效和最小的出血风险,而加大剂量疗效并未增加,出血事件却明显增加。故提倡阿司匹林长期服用最低有效剂量(每天75~150毫克)用于长期治疗,以符合“疗效最大,毒性最小”的原则。
3、掌握好阿司匹林的服用时间
普通剂型(阿司匹林片)要在饭后服用,让阿司匹林混合在食物中,以减少对胃黏膜的直接损害。肠溶剂型(阿司匹林肠溶片)要在空腹服用。因其外面有一层耐酸不耐碱的包膜,要在肠道内的碱性环境下才能释放,以减少对胃的直接刺激。如果在饭后服用,进食后食物会稀释胃酸,使其更接近于碱性环境从而加快药物在胃内分解,增加胃的刺激。此外,药物和食物混合在一起,延迟了它的排空时间,导致药物在胃内停留的时间变长,释放变多。对于合并胃肠道疾病的可使用胃黏膜保护剂或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雷贝拉唑等。至于到底早上吃还是晚上吃并没有多大区别,关键是坚持。
4、服药期间注意戒烟忌酒
阿司匹林本身会对胃粘膜有一定的刺激,如果长期大量吸烟喝酒,会加速胃粘膜的损伤,甚至引起胃出血。
5、注意阿司匹林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如阿司匹林不能与某些药物同时服用,否则会减弱其效果或增加其他风险。如与地平类降压药苯磺酸氨氯地平、硝苯地平等合用会增加胃肠道出血的风险;与甲氨蝶呤联用,会减少甲氨蝶呤的肾清除,增加肾毒性;与布洛芬合用会降低其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与促尿酸排泄抗痛风药如苯溴马隆、丙磺舒等联用,降低促尿酸排泄作用。
6、定期复查
长期吃阿司匹林最好每3个月到医院查一次大便潜血,及早发现出血。同时监控凝血功能,可以写早期发现异常。对胃肠道出血、消化性溃疡活动期者应禁服阿司匹林。一旦发现进行性贫血或者大便发黑应及早就诊。
★若本回答有帮助,请点赞支持!
⇧▂阿司匹林可以随便吃吗?有什么副作用?
阿司匹林作为一古老的药物,其前世今生历史非常丰富,阿司匹林最早在公元前400年,西医的鼻祖希波克拉底就用于柳树皮熬水给分娩的孕妇止痛,当时并不明白为什么会有止痛效果,当然也不叫阿司匹林,直至1823年,意大利学者从柳树皮种提取到一种叫水杨苷的物质,该物质再经后续的科学家进一步发现合成,最终于1899年由拜耳公司生产的阿司匹林上市,最初,阿司匹林仅作为水杨酸类解热镇痛药,用于治感冒、发热、头痛、牙痛、关节痛、风湿病。后来在广泛使用的过程中,发现小剂量的阿司匹林可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具有预防心脑血管缺血性疾病的发生,并且发现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有降低结肠癌的发生风险。
经历百年的发展研究,目前阿司匹林主要广泛用于预防和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冠心病、心绞痛、心肺梗塞、缺血性脑血管病、脑血栓形成、脑梗塞,以及外周动脉血管狭窄或闭塞的治疗,也应用于冠脉支架术后、脑血管支架术后等血管形成术的治疗。
既然是药物,有他好的一面,由于药物的特性,必然存在不好的一面,阿司匹林也不例外。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有胃粘膜损伤、出血、过敏反应、水杨酸反应、Reye反应、致畸作用等。其中胃肠道反应和出血是比较常见的不良反应,严重者甚至发生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基于此,阿司匹林的使用是有一定的适应症的,尽管存在不良反应,但是符合适应症的人群使用阿司匹林利大于弊,而不符合适应症者,不仅没有从药物中获益,反而增加胃损伤、出血的风险。
至于哪些情况属于阿司匹林应用的适应症,这一方面的内容太多太难了,还是交给医生来给与评估吧,感谢您的阅读,祝您健康!
我是全科鲜医生,欢迎大家阅读、转发、评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