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谷关和潼关是一个地方吗?
♓↰函谷关和潼关是一个地方吗?
潼关和函谷关一直是非常令人迷惑不解的两个关口。很多人不解的是,为什么秦国要用函谷关作为关口,而汉代之后都用潼关作为关口? 还有一个特别不解的是,汉代以后函谷关竟然弃而不用了,只守潼关去了。难道他们不担心敌人从函谷关进去吗? 其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是因为没有看清函谷关和潼关在地图上的位置。
1)函谷关和潼关是在一个峡谷中,分东西两头。
我们这样说,从洛阳到西安这一段路程。先从洛阳往西走,然后到达函谷关,也就是现在的河南灵宝县。
到灵宝以后,从灵宝到西安这段路程就非常难走了。因为河南是平原,而从灵宝往西,有一条黄河。河北便是中条山,山势险峻。河南边是秦岭,也是崇山峻岭。非常难走。
但天无绝人之路,从灵宝到西安在两山之间有一个峡谷,峡谷的入口就是函谷关。然后一直沿着峡谷往西走,就是去西安方向。大概走六十公里,就到了峡谷的尽头,尽头这个地方,就是潼关。潼关再向西就是关中平原,西安就在关中平原内!
现在搞明白了吧!原来从洛阳到西安都是崇山峻岭,但老天爷留了一条峡谷。可以顺利的从洛阳到西安。峡谷的两头,东边是函谷关,西边是潼关。
原来两个关守的是一条路。只是需求不同才选择不同的地方防守。
2)秦国为什么选择在函谷关驻守?
函谷关刚开始是魏国的,是秦孝公从魏国手里把函谷关夺了过来。
这就是为什么当初的秦穆公为什么一定要和晋国交好的原因。只要两国关系不好,晋国只要掐断函谷关,秦国就只能躲在关中平原不能出来一步。
后来三家分晋后,秦孝公就趁乱把函谷关夺了回来。函谷关一到手,秦国算是打开了进攻山东诸国的通路,而山东诸国进攻只能到函谷关,根本攻不下函谷关。这也是秦国为什么一个国家能对抗六个国家的原因。
山东六国也憋屈啊,只要到函谷关,无论如何是打不进去了,只好收兵!对秦国来说,倚杖函谷关天险,进可以打山东诸国,退可以固若金汤。简直是太舒服了!
3)汉代以后为什么选择潼关?
当中国完成大一统,函谷关就失去了意义。因为变成了国家中的一部分。西安作为帝京的话,肯定是潼关的位置更重要一些。
如果函谷关和潼关都守的话,肯定是浪费人力和物力。只守一个潼关更划得来些。因此慢慢的函谷关就放弃了。
直到东汉末年,曹操为预防关西兵乱,于建安元年(196年)始设潼关,并同时废弃函谷关。所以曹操直接守西头,目的是对付西安方向的敌人。因此作用也不一样了。
在随后的朝代中,潼关的位置也因防御的敌人不同而有所改变。在隋朝中,隋大业七年(611年),移关城于今杨家庄南城北村一带,与汉代关城南北夹峙,形成两座关城, 形势更加险要。唐天授二年(691年),潼关又从塬上北迁到源下,沿河辟路,也就是潼关。 历代各朝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都在这里驻屯重兵,设关把守。
唐代之后,潼关的大致位置没有变,而是各自加固而已,但潼关作为进入西安的门户,在历次战争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潼关和函谷关在中国战争史上的地位非常重要。据统计,单单重要的能影响中国历史走向的战争,在潼关打了45次,在函谷关打了13次。特别是明清以前,守住潼关就可以得天下。而北宋的灭亡,也正是金兵统帅完颜宗翰守着潼关,大宋的精锐西路军无法过函谷关解救开封之围。所以造成北宋的灭亡。而抗战时,这两座雄关对阻挡日军有非常大的帮助!
▨┉函谷关和潼关是一个地方吗?
要论关隘,函谷关才是真正的老祖宗,天下第一关,中国历史修建的第一个雄关。什么“山海关”,“嘉峪关”,“雁门关”,那都是小弟弟。
先秦时期,无论是从关中地区东出,还是山东六国进攻关中,函谷关是必经之路,谁控制了函谷关,谁就控制了东西方交通大动脉。
我们常说的“关中地区”,指的就是四个关隘合围起来的一块地方,北边是萧关,南边是武关,西边是大散关,而东边,就是著名的“函谷关”。
西周时期,函谷关是虢国的地盘,这么重要地方,为什么给了虢国呢?
因为虢国是大周最铁的诸侯国,忠心耿耿,从无二心,而关中地区,是大周的基本盘,所以,大周天子需要虢国来守护这个重要的地方。
进入东周后,周天子东迁洛阳,关中地区成了秦国的地盘,秦国要想东出,就必须要拿下函谷关,否则,秦国就会永远被憋死在关中。
因此,秦穆公蠢蠢欲动,开始攻打虢国。但是,北边的晋国也没闲着,晋献公识别了秦国的意图,假道伐虢,提前拿下了虢国,控制住了函谷关,把秦国死死的按在关中,几百年都没能出来。
三家分晋后,魏国拿到了函谷关这块地方,但是,魏国没能守住,被秦孝公拿下,从此以后,秦国开启了六代人的东进事业,直到秦始皇一统天下。
函谷关,就是秦国的东大门,拿下函谷关,是秦国统一大业中的一个关键节点。
但是,如此重要的一个关隘,在东汉的时候却渐渐的被废弃了,曹操又重新在函谷关以西80公里处,黄河几字型拐弯的地方,风陵渡口的南边,修建了一座“潼关”。
从此以后,潼关就取代了函谷关的战略地位,成为扼守豫、陕,晋三省的要冲,也成了陕西省的东大门,历朝历代,要想打进长安城,必须要经过潼关。
那么,曹操为什么要新修潼关,函谷关又为什么被废弃了呢?我们下面就详细来说一下。
函谷关的三次变迁
在历史上,一共有三个函谷关,分别是秦函谷关,汉函谷关和魏函谷关。
秦函谷关,就是最早的函谷关,位于现在河南省灵宝市以北十五公里处的王垛村,为什么把关隘建到这里,我们打开地图看一下就会明白。
在关中平原和河洛平原之间,有大量的黄土高原,秦岭山脉在这里蜿蜒盘旋,形成了崤山,没有任何的路可走。
但是,在一个名叫“稠桑原”的地方,“原体”断裂,形成了一个非常狭小的裂缝,成为连接东西的唯一通道,这个裂缝长约15公里,最宽的地方不过10米,最窄的地方,只有2-3米。
《水经注》里记载,这里“车不并辕,马不并列”,也就是说,通过这里的时候,路上只能行驶一辆车,一匹马,可见其险要。
所谓“原”,是黄土高原上特有的地理地貌,顶部平坦,四周陡峭,往往高达500-700米。而“稠桑原”的意思,就是上面长满了桑树的一个原体。
这条裂缝,就是我们所说的“崤函古道”,函谷关,就建在崤函古道的东出口。因为“关在谷中,深险如函”,故名“函谷关”。
在函谷关的北面,黄河紧贴着稠桑原的原体流过,没有任何的路可走。
在函谷关的东面,是奔流的“弘农涧”,全长88公里,河面宽60米,从南向北,流入黄河,是函谷关的一个天然“护关河”,而且,函谷关关口与弘农涧之间,紧紧有数米的距离,根本容不下太多的人。
在函谷关的南面,是高高的秦岭山脉和稠桑原,先秦时代,那里是一片原始森林,而且原璧陡峭,人根本上不去,古人称那里是“桃林之塞”。
这样一个绝佳的地理位置,真的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秦国就是凭借这个东大门,想出就出,想回就回,谁也打不进来。
秦朝末年,刘邦奉楚怀王之命攻打秦国,在函谷关外久攻不下,才选择了南下,从武关进攻。
汉朝建立后,天下统一,关内关外都是大汉的领土,没有了战争,函谷关的军事地位就有所下降,但是,“关内”和“关外”的地位却截然不同。
关内,是大汉都城,长安城所在地,是天子脚下,是京畿之地,和今天的北京是一个地概念,因此,关内人总会有一种优越感,高人一等。
汉武帝时期,有个大臣叫杨仆,是个酷吏,也很能打仗,汉武帝派他去平定百越,答应事成之后封他为“关内侯”。杨仆果然打了胜仗,回来向汉武帝要“关内侯”,但是,关内的地盘早就分完了,哪儿还有地方给他。
汉武帝就说:“关内没地方了,给你封个关外侯吧,反正都是侯,在哪儿不一样”。
杨仆不干了,那关内和关外可不一样,一个是“京官”,一个是“地方官”,说出去没面子,他不同意,非要关内侯。汉武帝没办法,就决定把函谷关向东推进,这一下,关内的范围就扩大了。
于是,在汉武帝时期,在今天三门峡新安县的地方,又修建了一座函谷关,被称为“汉函谷关”。
这个函谷关,纯粹就是个摆设,没有任何的军事意义。
因为,从秦函谷关到洛阳,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北崤函路”,从陕州向东,经过渑池,义马,新安到洛阳,一条是“南崤函路”,从陕州向东,经过青龙涧,雁翎关,洛宁到洛阳。
汉函谷关,仅仅是控制了“北崤函路”。
因此,王莽新朝末年的赤眉军,很轻松的就从南崤函路,打到了秦函谷关,这里早就撤销了关口,改为弘农县城,没有任何的防守,赤眉军很快通过函谷关,打到了长安城内。
东汉建立后,新安的“汉函谷关”被废除,重新启用“秦函谷关”。
东汉末年,自然环境发生了变化,黄河由于长年累月的泥沙冲刷,河床下沉,在稠桑原的北侧,出现了一大片的滩地,这下函谷关的天然关卡被“破防”,敌人可以不走函谷关,直接从滩地上饶过去。
为了弥补这个漏洞,曹操命人在滩地上又重新修建了一个关口,这个就是“魏函谷关”。
滩地这边的漏洞堵住了,稠桑原这边又发生变化了。
经过人类多年的砍伐,原上的原始森林消失了,在泥水的冲刷下,稠桑原也不再陡峭,人们可以轻易的爬到原上,然后顺着高原越过关口。
这个漏洞太大,根本防不住,因此,曹操就决定重新修建一个关口,来代替函谷关的位置。
新的关口,就选在了“潼关”。
曾经风光无二的函谷关,就这样进入了历史博物馆,失去了他的作用。进入现代后,由于修建三门峡水库,黄河岸边的县城整体往南搬迁,就形成了现在的灵宝县。
潼关取代函谷关
潼关,在今天山西渭南市的潼关县,从地图上看,它位于黄河几字型拐弯的地方,在风陵渡口的南边,是晋陕豫三省的交界处。
潼关的地形和函谷关类似,以黄土高原为屏障,北边有黄河,南边有秦岭,西边有潼河和禁沟,东边有远望沟。
和函谷关不同,经过潼关,是要走“原上”的,而且只有一条路“黄巷坂”,这也是一条比较窄的小路,通过黄巷坂才能达到原上,经过潼关。
隋朝时期,在雨水的冲刷下,潼关以南形成了一条道路,北可以到禁沟,南连接原体,经过这条路,可以直接绕过潼关,因此,隋朝在这里新设一座关口,叫“潼关南城”,原来的潼关叫“潼关北城”。历史上称为“隋潼关”。
唐朝武则天时期,潼关北侧的黄河再次下沉,又出现了一片滩地,武则天就下令在这片滩地上新修了一座关城,历史上称为“唐潼关”。
唐朝在古潼关的基础上,又修建了十二座关口,被称为“十二连城”,这是虽然也有人把守,但是相当的松散。
唐末黄巢起义,就是从这个“十二连城”突破,绕到了潼关的西边,东西夹击,攻占了潼关,然后打到了长安城。明末李自成起义,也是绕到了潼关的后面,不过他走的道和黄巢不一样,他是翻过了秦岭,绕过的潼关。
直到现在,潼关依然是陕西的东大门,是一个重要的战略要地。
从函谷关到潼关,战略地位的改变,也改变了陕西和河南这两省的范围。西周时期,周天子把“陕原”以西的地方,分给召公管理,把“陕原”以东的地方分给周公管理,从此以后,就有了“陕西”这个概念。
而“陕原”,就是今天三门峡的陕州区。
在唐朝以前,“陕西”仅仅是一个方位名词,还不是一个地名,唐玄宗时期,设置了“陕西节度使”,陕西正式成为一个地理名词,因为潼关的重要战略地位,就把潼关以西划分为“陕西”。
和西周时期“陕西”的概念,略微缩小了一点,就是因为函谷关被废,从潼关到函谷关这片区域就划分到了关外,成了河南的地盘。
因此,从东汉以后,“关中”的概念就发生了变化,进入潼关,才算是进入了关中。
如今,汉函谷关早以不存在,潼关旧址和秦函谷关旧址依然存在,都发展成了景区,虽然很多都是后来又仿建的,但是,依然能看到一些当年的影子。
如果有机会,可以去那里走走看看,穿越历史的时空,与当年东出函谷关的秦国大军对话。
⏎▹函谷关和潼关是一个地方吗?
1944年6月底,远在重庆的老蒋亲自下令,将胡宗南麾下第57军第97师师长傅维藩少将就地枪决,注意这个57军可不是东北军的番号,而是胡宗南新组的嫡系中央军部队,时任军长黄埔一期刘安祺,而傅维藩也是黄埔五期的“天子门生”。为什么老蒋气急败坏要枪毙黄埔生呢?因为傅维藩第97师所驻防的,正是河南灵宝一线的重要阵地,也就是秦时的兵家要地“函谷关”附近。
(兵出潼关剧照)
估计是因为最近《大秦赋》热播的缘故,许多军迷记住了“函谷关”这个隘口,所以注意区别:函谷关位于河南三门峡市的灵宝县境,而潼关位于陕西渭南市的潼关县境,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地名和关隘,一东一西相距约80公里。在整场抗日战争中,日军确实曾经兵抵“函谷关”旧址,也就是傅维藩放弃的灵宝一线阵地,但是始终未能兵临潼关城下,否则西安一定不保,川北必然震动了。
“函谷关”的准确位置,在今天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县级市)函谷关镇的王垛村,是中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这座关隘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遏住了从中原地区通过豫西进入陕甘的要道,成为战国时期秦国的重要“边关”,现在称为“崤函古道”。所以在《大秦赋》里,秦王政和李斯等人,惯称其他六国为“关东六国”,因为列国尽在函谷关以东。
“函谷关”名字的由来,源自于当年这里的关隘建在山谷之中,且又深险如函,遂有此名,在冷兵器时代确属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所在,成为秦国防御关东六国的重要屏障,当然也是秦灭六国时大军出征的必经之地。应该说,崤函古道成为秦国统一六国的天赐宝地,秦军情况不妙时就缩回关西,兵强马壮时再出关东征。
函谷关在历史上前后建有三座:普遍意义上的“秦关”,位于今河南省灵宝县(称县习惯了)以北15公里处的王垛村,距三门峡市约75公里;“汉关”则东移至洛阳的新安县,西距秦关150公里。还有另一处叫做魏关,遗址距秦关北5公里处,如今已在水利工程的修建中,被淹没不复存在。
(这是后来修复的)
那么函谷关如今为什么后来没有潼关有名了呢?因为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形势的变化,函谷关在汉末已被废止弃用,作出这一决定的是我们熟悉的汉丞相曹操,他为了为预防关西兵乱,于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始设潼关,并同时废弃函谷关。相比较函古关,潼关在位置上更靠近西安(长安)所在的关中平原,成为其门户所在,所以潼关才是“关中”所指的那座关。
潼关位于陕西省潼关县,因临近潼水而得名,古称桃林塞。它被描述为:“南依秦岭,有禁沟深谷之险;北有渭、洛,汇黄河抱关而下之要;西有华山之屏障;东面山峰连接,谷深崖绝”,不仅是关中平原,也是多朝古都西安的门户。唐代的安史之乱,名将哥舒瀚据守潼关不出,反贼安禄山的大军硬是无计可施,直到昏头昏脑的唐玄宗硬逼着他出关迎战,潼关才终告失守,唐明皇杨贵妃遂逃出西安奔蜀地。
(两关位置图)
所以在抗战的相持阶段,第一战区与日军隔黄河对峙,豫中仍然在中国军队的控制之下,则豫西安全、崤函古道安全,而潼关和西安就成为了稳固的后方。但是在1944年豫湘桂战役打响后,日军突破黄河,37天连占河南38城,第一战区溃不成军,也这就是豫湘桂战役河南段的“豫中会战”。战区司令长官蒋鼎文和副司令长官汤恩伯,率残部向西溃退,杀红眼的日军则跟踪追击杀入了豫西。
此时为防止局面不可收拾,胡宗南奉命派遣其主力第1军、第57军等四个军沿崤函古道东进反击,部队统一由第34集团军总司令李延年指挥,战役开始阶段,李延年曾经取得一定进展,不仅掩护了蒋、汤两部的败兵撤退,也将日军先头部队吃掉了一部分,如果运筹得当并且增加援兵,反攻洛阳都可能有机会。
(函谷要道)
然而日军第三战车师团的坦克和重炮赶到前线后,情况发生逆转,日军同时以一部从秦岭侧后迂回迫近潼关,于是反击战变成了阻击战,第34集团军拼命遏守灵宝一线,也就是当年的秦关附近,希望以重兵卡住崤函古道,避免日军兵叩潼关。战至1944年6月10日,由于一线阵地被日军突破,第1军请求稍稍后撤,结果因联络不畅引发各部争先恐后西撤。
情况一片混乱,本来并没有打败仗,而日军也因为达成了豫中会战的目的准备见好就收,结果是第34集团军自己乱糟遭仓惶撤退,连西安的军政机关都吓得准备跑路了,老蒋接到空军的侦察报告后,立即下令追查。胡宗南不想惩处自己的第1军,遂上报了包括傅维藩在内的一个师长、两个团长“临阵脱逃”,老蒋大怒命令通通枪毙,其实死的都有点冤,这完全是高层指挥不力的结果。
秦始皇要是知道胡宗南的部队这么菜,如此轻易就想放弃函谷关重地,没准能气得活过来。
(潼关)
✫➹函谷关和潼关是一个地方吗?
函谷关和潼关不是一个地方。但它们之间有关系,而且关系还很亲密,可以用爷儿父子来形容它们之间的关系吧。
函谷关和潼关分别在一条长约五十公里的峡谷的两头。函谷关在东边,潼关在西边,就像一根扁担似的。
函谷关和潼关的功能都是戍边御敌,最早担当此重任的是东边的函谷关,后来,函谷关就像一位年老的将士一样退休了,它肩上的重任就落在了相距七十公里的潼关肩上。
由此看来,它们不是爷儿父子的关系吗?
涛涛不绝的黄河从北向南,当它与从西向东的渭河相遇后,猛地一个90度直拐弯,汹涌澎湃地向东方的中原奔去。
这个拐弯的地方就是潼关。潼关是一个一脚踏三省的地方,它的西边是陕西,东边则黄河为界,北边是山西,南边是河南。
黄河向东流淌七十多公里后,就来到了函谷关。早期的潼关默默无闻,仅仅一个地名而已。而函谷关可就名扬天下了。
函谷关的位置在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函谷关镇的王垛村,该关南倚秦岭,北临黄河,地处“两京古道”,深险如函,故称函谷关。
函谷关是中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
这里要插写一下陕西关中一词的含义吧。
陕西中部的八百里秦川人称关中,为什么叫关中呢?就是因为它的周围有四个大关口。西边为大散关,东边的是函谷关,北边是萧关,南边是武关。
四大关将秦川围了起来,就成了关中。
在这四大关中,函谷关是连接西安和东都洛阳的咽喉要道和必经之路。合纵攻秦、楚汉相争、安史之乱等古代著名战争都发生在这里。因此函谷关就成了众关之首。
函谷关曾是战马嘶鸣的古战场,与“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剑门关同为古时的重要关口。
函谷关在历史上有三座:秦关、汉关和魏关,这三个地方是由于不同时期根据需要而转移重建的结果。
现在的函谷关景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面积有2平方公里,主要景点有太初宫、鸡鸣台、关楼、函关古道等20余处。
函谷关除了众关之首外,它同时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元素,那就是《道德经》。正是这个《道德经》,才使得函谷关留芳青史,名扬海内外至今不衰。
五千言的《道德经》是我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老子潜心于此著述而成。因此,函谷关就成为了道家学派开山巨著《道德经》的灵谷圣地,道家文化的发祥地。千百年来,众多海内外道家、道教人士都会到此来朝圣祭祖。
时间推移到汉朝末期,随着地理位置的变化,函谷关的险要位置发生了变化,它慢慢地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承接它的重任的是相隔七十公里的潼关。
潼关就像子承父业一样闪亮登场了。
潼关第一次在史书亮相,就是汉末时期,曹操与马超在潼关大战。把个曹阿满打割须弃袍、狼狈逃窜,最后夺船避箭于渭水之上。
潼关取代函谷关成了关中的东大门,兵家必争之地改为了潼关。后来,清乾隆皇帝游历帝国大好河山,行至此地,也不免感慨潼关之险峻,挥笔在城楼上留下“第一关”的鎏金御书。
现在的潼关古城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区内有黄河、渭河、女娲陵、潼关古城及众多的古战场遗址。
潼关和西岳华山已经隔着不远了。另外来潼关可要吃吃老潼关肉夹馍哦。
〓≊函谷关和潼关是一个地方吗?
狭隘关口,历来是兵家抢先争夺之地,占据关口,就能体现地理环境优势,抢先控制战局,足见有利战争部署的重要性。
我们今天要说的是函谷关,还有众所周知的潼关,大家是不是有想起美滋滋的潼关肉夹馍了呢?到底这两者有何关系,它们在历史上又有怎样的战略地位,我们结合事实,逐步分析!
函谷关和潼关究竟是不是同一个地方?
其实不然,根据历史上的记载,它们都靠近黄河,显然还是将二者混淆搞为一体了,同样作为我国历史上重要的关口,两者还是有很大的差异和区别。
就拿函谷关而言,现如今地址位于河南省的灵宝市,它与崤山并称,这里地势险要,具有极佳防御属性的同时,攻克难度极其之高。
函谷关的历史要从春秋战国时期说起。
此地作为要塞,连接着洛阳和长安,“天开函谷壮关中”,就是其真实写照,函谷关的重要性当然不言而喻。其实历史上的函谷关总共有两处,灵宝市王垛村的那是一处,另一处要数汉武帝后来迁移的河南新安,两地相距300多里地。
位于陕西省渭南市的潼关,并非和函谷关一点关系都没有,它往东连接的就是河南省灵宝市。
关于潼关的历史记载,最早要从公元196年说起,当时曹操和马超大战,后来曹操败在此地割须弃袍。
潼关具体位置要属于关中平原东部地区,以及独特的战略价值,盘踞在秦、晋、豫三省之间,相信大家在这里也已经明白,历史上所说的函谷关和潼关,并不是同一个地方。
这两地之间有着差不多大约140里,他们中间通过一条函谷道连接,函谷道的东头就是函谷关,西头则是潼关。
潼关与函谷关的最大不同之处,就在于二者历史的变迁。
汉朝时期,由于天下统一,汉武帝为了降低函谷关的战略要塞位置,就将原来的函谷关向东挪动300里,也就是后边的河南新安县存在的新函谷关。
后来以秦汉时期的函谷关为界,向东就将此称之为关东,反之则称之为关西,出将入相的故事,也与此有着很大的渊源。
新函谷关的建立,已经让当初的函谷关失去了重要的战略价值意义,旧关已经被废弃,而潼关从建立的那一天起,就已经确定了它的历史地位。
东西南北,各有所依仗,无论是秦岭还是黄河,天堑还是险阻,都为其提供了重要可靠的防御保障体系,有着堪称“关中门户”的美誉存在。
其后的千年以来,潼关都始终占据着其特殊地位,后来直到解放后,它的重要位置才有所改观,直到三门峡水库的修建,潼关才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现如今也以破败不堪的残垣断壁取而代之,其实就拿函谷关和潼关来说,他们本身也具有极大的差别!
地势险要,这是二者的共性,但是就拿秦朝统一六国之前,函谷关就相当于六国与秦国的咽喉之地,谁先扼住函谷关咽喉,谁就率先掌握主动权。
但是要想让六国共同执行统一决策,无异于要比秦国一家更难,这也是最终秦国取胜的原因。按照当时秦国的位置,占据函谷关,防御有利,进攻更无弊。
相比之下的潼关,则是4周各种险要地形环绕,具有极佳的防御属性,主动出击并不占据优势,潼关更充当的是关中屏障的作用,两者在属性上还是有很大的差别,大家千万不要混为一谈哦!
------------------
推荐阅读:
上一篇:打羽毛球时怎样提高双打的水平?
下一篇: 你相信天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