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居蒙古草原的蒙古人怎么到了明朝连铁锅都铸造不上?
♘⇓退居蒙古草原的蒙古人怎么到了明朝连铁锅都铸造不上?
有人笑称,蒙古与明朝打了两百多年,就是为了一口铁锅。
有个词儿叫“连锅端”,用来形容明朝时期经常南下的漠北铁骑再合适不过,他们越过长城之后劫掠之时,最爱抢的东西之一,就是铁锅。
在《正统临戎录》之中,记载了这么件事,大致内容就是:
明英宗亲征之前,锦衣卫指挥使杨铭出使瓦剌,结果没多久就碰上明朝与瓦剌开战,杨铭被扣下,土木之变英宗被俘,杨铭侍奉英宗为虏。
也先对朱祁镇还有杨铭抱怨:我们每次奏讨物件,你们不愿意给,我派去使者买铁锅,你们也不肯卖!既然不愿意好好做一家子,那就一拍两散好了。
虽然也先的说辞有点甩锅的意思,但有个值得注意的地方,那就是他重点提出了一个商品,那就是“铁锅”,他还特意派人去中原买铁锅。
中原家家户户都有的铁锅,在草原上那么中原么?还真的非常重要,明朝对于铁锅外流管得非常严格,尤其是对漠北草原,就算是一种战略物资。
铁锅并没那么容易造,蒙古当时造不出来
直到两宋时期,蒙古各部才完整一统,但其经济长期处于比较粗犷原始的状态,主要就是游牧与劫掠,手工业与商业等发展程度很低。
正因如此,蒙古崛起之初每每南下进攻,除了攻城略地抢夺财宝、女人之外,还有个非常重要的劫掠对象,那就是各种各样的工匠,以此满足手工业与商业、军事的需要。
然而,蒙古自身历经上百年,依旧没有学会非常复杂的铁锅制造技术,铁锅不像刀剑等,制造加工在古代是个很麻烦的事情,中原的铁匠也不是都能制造铁锅。
元顺帝被逐出大都,率众退回草原之后,其经济模式再次回归到单一游牧方式,本就不发达的手工业再次回归原点,根本就造不出铁锅,只能用陶锅之类。
除了技术原因,蒙古人难以锻造铁锅还有个很重要,却也有点让人觉得哭笑不得的原因,那就是燃料方面的问题。
古代的技术不如现代发达,冶铁需要大量的燃料,煤制焦炭之前,只能用木材制成的木炭作为冶炼燃料,换言之,没有充足的森林资源,很难进行冶铁业发展。
蒙古高原上森林不多,而且集中在东部山区与西部阿尔泰山地方,但这些地方在当时都游离于瓦剌掌握之外,没有了足够的燃料,蒙古连冶炼金属都很困难。
当然,也有煤炭,但早期的煤炭因为加工粗糙含硫量高,质量很不好,所以明朝的冶炼中心都向森林资源丰富的南方转移,直到焦炭等新技术出现,才使得煤炭代替了木制燃料。
铁锅对蒙古人,的确非常重要
据说明清时期,蒙古家庭为女儿选择丈夫的时候,丈母娘要先问男方一句:家里有铁锅没?就像现在考虑婚事前,问男方家有没有房一样。
这个说法倒是没有确凿记载,不过明代的典籍中对于瓦剌的风俗,有另外一个记载倒是可以说明铁锅的重要:分子嫁女,有一锅而分其半。
女儿出嫁儿子分家,只要家里有铁锅,哪怕是一半都要,虽然是夸张了点,但这也足以证明铁锅在草原的紧俏短缺,还有就是相当重要,是家中备受重视的财产。
也正因为铁锅对蒙古人实在太重要了,所以土木之变后,也先与明英宗抱怨的时候,才会着重提出明朝不给铁锅这么件事。
明代史料记载:铁锅为虏中炊煮之日用,每次攻城陷堡,先行搜掠,以得锅为奇货……生锅破坏,百计补漏用之,不得已至以皮贮水煮肉为食。
游牧经济的两大支柱,一个是规规矩矩放羊,一个是南下进行劫掠,而他们抢的东西,除了金银财宝和女人之外,那就是工匠与铁锅之类。
蒙古人日常生活都需要铁锅,用铁锅加工乳肉茶之类,陶锅不结实而且笨重,对于游牧为生时常四处移动的蒙古人来说,没有比铁锅更好的炊具了。
虽然蒙古与西域各国都有通商,但是西来的商人带的都是价值很高的奇珍异宝,像铁锅之类利润太低,蒙古人要获取,还是只能盯着明朝的方向。
蒙古人想要,但明朝偏偏就是拿捏着不给
明朝初期,虽然与蒙古打来打去,但互市贸易还是在继续,主要以朝贡的方式,明朝从漠北获取大量的马匹之类,而蒙古则获取各种生活物资。
不过,中原王朝的朝贡贸易说白了,就是打肿脸充胖子,赔本买卖赚吆喝,由于中原每每给的赏赐都数倍乃至数十倍于朝贡物品的价值,所以各藩属都非常喜欢频繁、大规模朝贡。
《明英宗实录》:初,遣使不满百人,十三年增至三千余人,又虚益其数,以冒支廪汽。
《明实录》:比年瓦剌朝贡使动二千余,往来接送及延住弥月,府库无存。
由于朝贡“吃大户”越来越过分,让明英宗非常不满,勒令缩减朝贡规模,并且裁减赏赐,这下子引起了瓦剌的不满,也就有了后来的战争,结果英宗被俘。
其实,英宗的决定也比较仓促粗糙,因为使节团大规模裁撤是对的,但是因为人数大规模减少之后,他们能够带走的铁锅之类刚需用品,也就剧减,对蒙古的影响的确很大。
景泰元年,朱祁钰下令,允许放开瓦剌购买铁锅、汤瓶、马鞍、剪刀之类,而这些在以往都是受到严格约束的物品。
只不过,明朝允许蒙古购买的铁锅,都是质量比较差的生锅,也就是“洛锅”,而质量好的广锅依旧不在自由流通的范围之内,而且随着情况变化,明朝经常收紧铁锅出口。
明朝之所以严格约束蒙古获取铁锅,其实是怕他们用铁锅回炉熔炼兵器,再回头对付明朝,不过按照实际情况来看,明朝其实真的是想多了。
按照史料记载,瓦剌家庭的铁锅破损之后,能补的就补,不能补的就扔掉,瓦剌对于铁锅的需求极大,他们根本不会将废旧铁锅回收熔炼。
明朝出售给蒙古的铁锅,主要是粗劣的生锅,也就是洛锅,以往卖的广锅,十斤能够炼出五斤的纯铁,而洛锅只能炼出三斤。
事实上没有任何证据能够证明,蒙古人会回收铁锅制造兵器,真正做过这种事的,历史上只有日本人与南洋的暹罗人,明朝一直掐着铁锅不给,主要还是明朝自己多心。
明朝与蒙古因为一口锅打了两百多年,而更雷人的是,晚清时期清朝与英国谈判进行通商,清朝还是只允许洛锅出境,原因就是防止“英夷”用铁锅炼铁。
≕€退居蒙古草原的蒙古人怎么到了明朝连铁锅都铸造不上?
答:在明王朝与草原蒙古部落“打打停停”的二百年关系里,“铁锅战”堪称很有意思的一幕。自从明初败退草原后,从昔日“北元”分裂出来的瓦剌、鞑靼、兀良哈各部,实力起起落落,遭遇各有不同,有个困难却是一致:缺铁锅!
说起这事儿,蒙古各部落何止是“揭不开锅”,好些时候简直是“没锅”。好些蒙古部落煮肉时,甚至要把破了的锅修修补补凑合着用,有时候没有锅,竟然不得不用动物皮装满水来煮肉,如此“烹饪”效果也可想而知。所以,每当蒙古部落骑兵侵扰长城沿线时,明朝官民们也常看到奇特一景:“每次攻城陷堡先行搜掠,以得锅为奇货”。金银财宝统统不稀罕,就是要“抢锅”。
曾经横扫欧亚大陆的蒙古骑兵,怎么在明初退出长城后,怎么混到了“缺锅”的地步?难道仅仅因为生产落后?恰恰相反,退回草原的蒙古各部落,进步极大的一件事,就是冶铁业。明朝中前期时,蒙古各部落用铁,主要是靠抢,甚至还“得车焚轮”,抢一辆车也要把里面的铁“烧”出来。但明朝中期后的蒙古草原,冶铁水平以及突飞猛进,比如嘉靖年间的“庚戍之变”时,兵临北京的鞑靼骑兵,各个“其铁马金戈,明光曜目”。就连其盔甲也“制极精坚”,给明军造成了极大压力。
盔甲马刀都能造,怎么铁锅不能造?还真是不行。
首先是原料金贵,中国铸造铁锅的历史,可以从汉朝年间开始算,其原材料主要是生铁。但从世界范围说,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应用生铁的国家,春秋年间就出现了生铁制品。比起欧洲来更是早了一千九百多年。而发展到明初洪武年间时,明朝官铁的产量就高达9332吨,是宋朝铁产量的两倍多,这也就意味着,长期以来,铁锅的铸造材料,就是由中原汉地地区独家掌握着。
比材料更难的则是技术,以技术难度来说,铸锅比“铸刀”“打造盔甲”,几乎要难一个档次。比如在普及了铁兵器的汉代,铁锅依然还是稀罕物,到了隋唐年间时,铁锅也基本是寺庙以及贵族们的专享,宋朝年间起才在民间普及起来。这其中的关键原因,就是技术门槛太高。以《天工开物》的记载,要想铸一口“厚约两分”的大锅,不但要做内外为两层的泥膜,而且厚薄要均匀,尺寸必须准确,浇注铁水时更要均匀。稍微一个环节出差池,铸好的铁锅敲打时就会有杂音,用起来就易碎,好好一口锅就废了。
这其中的技术含量,也正如明末科学家方以智的感慨:“熔铁既精,工法又熟”,一口看似普通的锅,从冶炼到工艺,都是站在当时全世界的最顶端。这样的锅,哪能说造就造?
其实,何止是在蒙古草原,放在古代世界范围内,铁锅都是西方各国公认的宝贝。中世纪的欧洲贵族家庭里,铁锅都常是代代珍藏的传家宝。宋代时的中国铁锅,就沿着海上丝绸之路卖火各国。比如“南海一号”沉船里,就有大量作为商品出口的宋代铁锅。发展到明朝年间,特别是鞑靼阿勒坦可汗接受册封,成为大明顺义王,长城沿线终于结束战乱状态,互市贸易热热闹闹时,蒙古部落稀缺的铁锅,更扮演了重要角色。
比如万历年间,一度主持大明朝堂大局的名臣张居正,就在“蒙古部落缺锅”这事儿上绞尽脑汁:他特意给当时的宣大总督王崇古写信交代,虽然现在鞑靼接受了册封,互市贸易也热闹了,但铁锅这个“刚需货物”,却一定要管控好。卖给草原各部落的铁锅,必须是“指定款”——广锅。为什么呢?不止因为这广锅质量好耐用,关键还是耐烧。就算鞑靼人里有人不怀好意,想融了铁锅造兵器,想把广锅炼化?他也没那个本事。
如此一来,以广锅为代表的铁锅,既“刚需”又安全,自然沿着丝绸之路一年年热卖,红红火火的贸易,彻底取代了昔日的厮杀。明朝长城沿线“六十余年边氓生息,遂长不识金草矣”。来之不易的和平背后,也有铁锅的功劳。
也是在明朝“册封”“开互市”的“隆庆开关”年代里,东南沿海的贸易大门,也向全世界敞开。作为当时中国铁锅名产的佛山铁锅,自然也是硬通货角色。以《广东新语》等典籍记载,明朝中后期,佛山铁锅已经“悠忽数千里,以中国珍丽之物相贸易,获大赢”。发展到清朝雍正年间时,当时造访广东的外国商船,几乎都是买载着白银来买锅。每艘船买走的铁锅,有时多达一万斤……
这段红红火火的海上丝绸之路时代,堪称古代中国对外贸易的最后一抹晚霞。西方学者弗兰克等人甚至估算说,明清年间的中国,一度赚走了每年全世界三分之一的白银。如果这个数据是真,那么看似不起眼的铁锅,何止守护了北方的和平?还是东南沿海的“吸金”神器。“吸金”的热闹场面背后,是中国传统匠人精神谱写的辉煌,更是核心技术强国的硬道理。
参考资料:曹永年《明代蒙古中晚期的经济》、郑继强《明蓟镇对兀良哈三卫的抚赏研究》、杨宽《中国古代冶铁技术发展史》、罗红星《明至清前期佛山冶铁业初探》、韩丙告《铸锅:中国独特铸造工艺》、历史咖啡《蒙古向明朝跪求一样东西,张居正却察觉千年变局,为中国开创世界格局 》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
↙✼退居蒙古草原的蒙古人怎么到了明朝连铁锅都铸造不上?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很多人认为炼铁很容易,其实在古代的条件下并不容易。
中国直到北宋时期,才大面积出现铁锅,由此才出现炒菜。
在北宋之前的漫长年代,由于没有铁锅,中国民间是没有炒菜一说的,菜基本都是炖煮而已。
而即便到了北宋时期,中国的炼铁技术大幅度进步,产铁量最高也不过800万斤,也就是4000吨而已。
放在今天,4000吨算根毛。2020年,中国粗钢产量首次突破10亿吨。
看清楚,是亿吨。
北宋尚且如此,可以想象蒙古大漠上的铁产量有多少。
炼铁的步骤复杂,需要开采铁矿石,还需要炼铁的一整套设备,优质铁需要大型的设备。
但,游牧民族没有这种水平。早在突厥时期,突厥人就可以炼铁,但只是使用牛皮鼓风炼铁的土法。到了蒙古时代,也是如此。
期间中原王朝乱世,游牧民族也掠夺一些汉人铁匠,使得冶炼技术有所提高,但程度非常有限。
这种粗陋的炼铁法,只能制造一些简陋的武器,比如箭头、刀剑之类,而且水平不高。
金国和南宋和蒙古人战斗时,发现对方仍然有很多弓箭箭头是骨制的。也就是说,蒙古人尚且没有实现弓箭箭头的金属化,主要还是铁产量不足。
那比较容易锻造的武器都如此程度,铁锅就可想而知。
铁锅的制作难度远远大于兵器,需要用优质铁进行锻造,难度很大,蒙古工匠是无法胜任的。
就算勉强造出来,铁锅也非常劣质,用用就坏了,等于还是没有。
蒙古人被赶到大漠上以后,开始激烈的内讧,互相残杀。这种激烈内战,导致大部分蒙古部落又倒退回过于的落后状态,奴隶制度也恢复了。
当时蒙古人不要说铁锅,连基本生活物品都要从大明进口,高度依赖马市。
蒙古人能够提供的只是马匹、毛皮、肉类、奶制品、及少量的骆驼等畜牧业产品。
除了马匹以外,其他东西,对于大明来说可有可无。
而蒙古人高度依赖大明提供的绢、布、粮食、铁锅,甚至靴、袜、毡帽、银钞等。
其他可以出口,但大明不会出口铁器甚至生铁,因为这会成为武器,让蒙古人用来打自己。
当时一些汉人奸商,就在边境走私铁器,尤其是武器,价格极为高昂。
据记载“以武器为例,头盔一顶相当于驼一峰或其他牲畜九头,腕甲一对相当于牲畜五头,矛一支相当于牲畜五头,甲胃一领( 包括头盔、腕甲在内) 相当于牲畜九十头,高级刀剑一把相当于牲畜九头,中级刀剑一把相当于牲畜五头,弓和箭筒相当于三九牲畜。”
大家想想看,连救命的武器都这么昂贵,那么制造难度更大的铁锅,价格就可想而知。
█Ⓛ退居蒙古草原的蒙古人怎么到了明朝连铁锅都铸造不上?
朱元璋和朱棣的不断打击之下,才是退居蒙古草原的蒙元人,连最基本的铁器生活用品都无法锻造的根本原因。
《元史》中都反复记载了一件事,蒙元的元顺帝时期,上层结构已经出现汉化情况,元顺帝在祭拜先祖时,多次显示是使用“孔子礼”的方式。
而且在《明史》中也提到了蒙元时期的蒙古贵族汉化情况,如王保保等人。并且还提及元顺帝从元大都退出,逃到元上都时,有大量的汉臣不愿意投降明军,纷纷自杀殉元。
根据现代考古发现,大蒙古兀鲁思帝国(铁木真所建之国)的首都和林(窝阔台所建之首都)历经了几代汗王的经营,尤其是忽必烈时期,忽必烈在和林设置了五卫(卫所,每卫万人),进行屯田,和林已经成为蒙元朝廷在北方草原上最大的城市和种植基地。
(元上都复原图)
“每军抽兵士二人屯田,可供八人之食”(《蒙古民族通史》)
因此元顺帝在公元1368年北逃上都(和林)后,就依托这个基地,一直在寻找反攻并企图夺回元大都(现北京)。
后一年(至正二十九年,公元1369年),帝驻于应昌县(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西达里诺尔湖西南四里)——《元史》
而且在这一年里,元顺帝在整合了岭北行省(草原地区)的军队之后,确实击退了追击的明军,可能是这次军事上的胜利使得他重拾信心。使得他驻扎在应昌县,这里离燕京(元大都)只有3-4天的马程(若是今天的高速路也不过半天而已)。形成了对新兴的明朝产生了实实在在的军事威胁。
所以为了能摧毁北元的威胁,也为了避免历史再现(北宋攻燕云失败),朱元璋在位31年,一共发动了八次北伐战争,朱棣在位22年,发动对蒙古草原的北伐战争一共五次(其中前三次是谁敢称汗就灭谁,后两次并未出关)。
其中以朱元璋时期发动的北伐战争中,以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六次是直接对北元政权的根基蒙古草原发动的战争。甚至是朱元璋曾经命令北伐将领们做到“摧毁掉草原上每一间房子”。
(元上都遗址)
正是朱元璋的这个命令,在第一次(洪武三年(1370年)正月初三日)、第二次(洪武五年(1372年)正月至十一月)、第三次(洪武十三年(1380年)二月至三月),基本上摧毁了蒙元时期,十三皇帝(大汗)所筑造的城市。
尤其是和北元重镇应昌县和哈拉和林(元上都),成为一片白地。
这样的毁灭性的进攻方式,造成了一种结果——蒙古人丧失了所有工坊,甚至是丧失了大量的技术性人才(明军俘虏了很多北元人,也使得很多人死于战火)。
不仅仅从军事上毁灭,还要毁其文化根基
由于历史因素在,这段时间的记载多存于战事之中,少有民事的记载。因此只能从朱元璋攻占云南时使用的政策来推断。
朱元璋曾授意明军主将傅友德,断然回绝了大理段氏首领的请降和归附,将这个在唐末独立出去的地方武装,连同蒙元时期保留的土著大姓间接统治的云南,一举荡平。除了军事上操作,明军还施行了毁其文化根基,将南诏国和大理国存在了六百多年的书籍大都付诸一炬。
自傅(友德)、蓝(玉)、沐(英)三将军临之以武,胥元之遗黎而荡涤之,不以为光复旧物,而以为手破天荒,在官之典籍,在野之简编,全付之一烬,既奏迁富民以实滇。
明朝的大规模焚书毁史的行为,造成了一种现象,就是迄今为止,很少有人再能看的懂云南古文——僰文。
同样,忽必烈时期所创造的八思巴文字,竟然也是在朱元璋时期,北元覆灭之后,就迅速被弃用了。从明朝对云南的行为来看,高度怀疑明军也在对战北元时,也施行了同样的政策,使得北元时期大量的文书和懂得文字的人迅速消亡。
这样的结果又造成了文化传承上的断层,如锻造技术上,不再以书籍为传承手段,而是以口口先传这样极易失传的方式来传承。
草原矿产资源和锻造所需要的燃料匮乏
除了战争致使北元传承上的缺失之外,还有另外两个因素是制约了蒙古人在锻造技术上的缺失。那就是草原矿产资源和锻造所需要的燃料匮乏。
在网戏《成吉思汗2》中有项技能叫做突厥锻造。史实上,突厥人在锻造技术上确实是草原民族中少有的,可是在千年的发展中,草原上裸露的矿产资源早已经匮乏。
从现今草原的矿产资源开采上就能发现,内、外蒙之间的矿产基本都存在于地下,而非是露天性的裸露矿。
因此当朱元璋和朱棣反复战争手段的摧毁之下,蒙古的人才缺失严重,作为寻找矿产、选矿、以及开采的矿工都是极度缺乏的。
另外一个因素就是,突厥人的锻造其实更多是依托阿尔泰山脉的繁茂森林,可是当到了11世纪时,冰川不断南移,小冰河时代的开启,使得阿尔泰山脉的树木不再高耸,树木退化,土地草原化程度加剧,使得蒙古人在锻造上缺乏了相应的燃料。
若是用煤,可是又缺乏开采的技术和人员。且在古代锻造铁矿时,由于锻造炉的因素,使用煤反而使得铁更脆化(因为煤里含有大量的硫)。
因此当北元覆灭之后,蒙古分裂形成瓦剌、鞑靼之后,竟然在短短的五十年的时间里,退化到去求明朝与之交易铁锅。甚至是为了一口铁锅不惜发动战争。
原创若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图片均来源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必删除
╟↩退居蒙古草原的蒙古人怎么到了明朝连铁锅都铸造不上?
这反映了一个历史事实,那就是蒙古草原缺少铁矿石,进而导致铁器极度匮乏。
我曾经看过一个美食节目,说的是蒙古美食牛肉饼。有个蒙古大娘说,她们小时候,铁锅非常非常珍贵。铁锅漏了,破成了铁片,没法煮东西,就拿铁片当煎锅做牛肉饼吃。这其实也是缺乏铁器的表现。
由于缺铁,所以非常珍惜铁。由于非常珍惜铁,所以对铁器加工非常非常重视,所以他们的铁器加工水平完全不在中原地区之下。像铁甲、钢刀,其锋利坚韧程度,甚至超过中原水平。
但是铁器总归是要消耗的。明朝初年,对蒙古采取全面严厉的经济制裁,严禁与草原进行任何贸易。铁器更是禁令的重中之重,严禁贸易。由此,草原上的铁制品更加紧张。当然他们可以从中亚和东北地区引进铁器,但是成本高昂。同时,因为分裂成了很多部落,实力大减,对外掠夺的能力也下降了很多,通过掠夺来获取铁器,也显得不太现实。总之,铁越来越珍贵。
珍贵的铁,被用做兵器铠甲。如果用来铸铁锅,那就太奢侈了。
所以,不是明朝的草原人不会铸铁锅,而是铁太珍贵了。普通人铸不起铁锅。
------------------
推荐阅读:
二战后美国为何没有“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现在还要加大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