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昏庸无能,诸葛亮去世后,为何没人出来夺取刘禅的皇位?
┆☻刘禅昏庸无能,诸葛亮去世后,为何没人出来夺取刘禅的皇位?
事实上,之所以没人敢觊觎刘禅的皇位,站出来和刘禅抢夺权力,主要是有两大原因!
很多人好奇,刘禅在大家的心目中乃是昏庸无能之人,他之所以能坐稳皇位,完全是诸葛亮在帮他撑着。然而奇怪的是,诸葛亮去世后,没人再罩着刘禅了,但也没有人站出来夺取刘禅的皇位,这令大家非常疑惑,刘禅都已经这么昏庸无能了,其他人看不到吗?为啥他们不来抢夺刘禅的皇位呢?事实上,之所以无人抢夺刘禅的皇位,主要是有以下两大原因!
一、刘禅本身并不昏庸,也并不无能
很多人觉得刘禅昏庸无能,主要是因为刘禅在国土并未大面积沦陷,军队并没有大面积逃散的情况下选择了开城投降,置那么多忠于蜀汉的人于不顾,令人鄙视!而且当刘禅被司马昭问及想不想蜀汉故土时,他竟然回答乐不思蜀,由此更让大家觉得刘禅这个人没心没肺,不是个明君。于是众人便将蜀汉灭亡的责任都归因于刘禅了,认为刘禅乃是个不折不扣的昏君,是昏庸无能的典型代表。然而,正史中的刘禅,真的是昏庸无能吗?
在回答刘禅是否昏庸无能时,我们不妨先思考两个问题,刘禅为何能稳坐皇位四十年,成为三国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割据益州的势力中,有谁见过像刘禅这样的君主,一生发动了十多次北伐,如此刚烈?
接下来我们来回顾一下刘禅的一生,看看刘禅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刘禅出生于建安十二年(207年),是刘备之妾甘夫人所生。刘备征战一生,女儿生了不少,但就是没有生出儿子,为此他还不得不收养了一个刘封,准备用来继承刘家的香火,哪知道他老来得子,竟然在46岁的时候生下了阿斗,这令刘备非常兴奋,他终于有儿子了!
刘禅乃是刘备的第一个亲儿子,所以刘备对刘禅的教育问题非常受重视!。刘备为了让刘禅见多识广,掌握治国本领,让刘禅学习了《申子》《韩非子》《管子》《六韬》等书,所以说刘禅这个人的文化水平,其实还是比较高的,是懂得治国那一套的,并不是大家想象中的那种啥事都不懂憨傻之人!为了提升刘禅的能力,让他更加符合国君的标准,刘备让刘禅拜了伊籍为师,同时也让诸葛亮教习刘禅,除了这些,刘备还不满足,他还让刘禅学武,这完全就是把刘禅按照文武全才的标准来打造的,在如此精心的培养下,刘禅怎么可能是一个昏庸无能之人?
刘备花了如此大的代价培养刘禅,不可能把刘禅培养成一个废物的,相反,刘禅这个人的能力和见识肯定是非常高的,要不然刘备也不可能传位于他,诸葛亮也不可能一直倾心辅佐刘禅,并评价刘禅“天资仁敏,爱德下士”!无论在任何时候,一个人如果能得到其他聪明人的认可,那么这个人就绝对不是一个傻瓜!
从诸葛亮和刘备这两个聪明人的行为和评价来看,刘禅绝非是一个普通人,他是一个真正的聪明人,是一个能挑起蜀汉大梁之人,并不能等闲视之!而后续的事情,也证明了这一观点!
诸葛亮辅政期间,刘禅露面的次数不多,以至于很多人都认为,刘禅乃是被诸葛亮架空了。然而事实上,刘禅作为刘备之子,作为蜀汉的合法继承人,只要他愿意,只要他想掌握权力,那简直是非常轻松的,他之所以不这么干,就是为了给诸葛亮提供最大的权力,让诸葛亮能集中蜀汉的所有力量,发动对魏国的北伐,这是从大局着想,这不仅不能说明刘禅权力被架空,反而可以说明刘禅这个人的大局观非常强!他根本不在乎外人对他的评价,他只要蜀汉能北伐成功,能完成匡扶汉室的志愿!
诸葛亮死后,刘禅收回部分权力,但是他仍然任用了一大批诸葛亮时期的旧臣!试想一下,如果刘禅当年真的是被诸葛亮架空,真的和诸葛亮有矛盾,他怎么可能大肆任用诸葛亮推荐的人才呢?诸葛亮死后数十年,蜀汉之所以能够维持稳定,其实就是刘禅善于用人的体现!对内,刘禅任用蒋琬、费祎、董允等大才,对外,刘禅仍用姜维等人,坚定支持北伐,使得诸葛亮死后,蜀汉不仅没有就此沉沦,反而表现得一直非常强悍,令曹魏忌惮!
很多人认为,蜀汉灭亡,责任在于刘禅,实际上这并不正确,至少从魏国朝堂来看,蜀汉的灭亡,完全是一个小概率事件!当时司马昭想要出兵伐蜀,灭亡蜀汉,但是整个魏国朝堂,都是反对这场战事的,因为大家认为蜀汉还没有亡国之兆,就连长期和蜀军打交道的邓艾,他也认为此时并非灭蜀的最好机会!整个魏国朝堂,只有钟会站在了司马昭一边,认为可以攻打蜀汉。那么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为何整个魏国朝堂都不赞成司马昭伐蜀呢?这不就说明在魏国众臣看来,刘禅这个人并不昏庸,蜀汉还没到灭亡那一步吗?
种种迹象表明,刘禅这个人,完全是被众人给误解了,正史中的他并不昏庸无能,相反,他是一个比较有能力的君主,只不过蜀汉的国力和魏国相差太远,他也无力回天!相比较而言,明朝末年的崇祯,在国力远远强于后金的情况下,却被按在地上摩擦,他才是真正的无能之君!
现在我们再来回答最开始的两个问题,刘禅为何能稳坐皇位四十年,成为三国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这就是因为刘禅这个人非常聪明,并非昏庸无能之辈,人家掌控朝堂,应对乱世的能力,远非常人能比!割据益州的势力中,有谁见过像刘禅这样的君主,一生发动了十多次北伐,如此刚烈?事实上并没有,在割据益州的势力中,刘禅是最为刚烈的君主,他一生发动了十多次的北伐,打得魏国不敢有丝毫松懈,这样的人会是软弱无能之人?这样的人你敢去谋夺他的皇位?怕是你还没有动手,他就主动找上门了!
二、诸葛亮干掉了对刘禅威胁最大的人
刘禅之所以能稳坐皇位,无人胆敢觊觎,除了他自身能力比较强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诸葛亮的辅助!
刘禅在刘备的亲生儿子中,算是年纪最大的,皇位应该是他的,其他人没法抢夺,但是除了这些亲兄弟,刘禅其实还有一个哥哥刘封,这个刘封,是完全有能力威胁到刘禅的皇位的,那么这个刘封去哪里了呢?
刘备征战一生,一直没有亲儿子,所以为了延续香火,他收了刘封做养子,注意养子和义子是不同的,义子可以不用改姓,但是养子需要改姓,相当于说义子是干儿子,而养子就是真正的儿子,以后刘备死了,他的所有财产,都会由养子继承!说白了,义子没有继承权,但是养子有!
在刘禅出生前,刘封其实就是刘备的继承人,而随着刘禅的出生,虽然刘封地位下降了,但是他的继承权并没有被剥夺,只要他愿意,他就可以起兵争夺皇位!刘封除了拥有继承权外,他自己的军事能力也非常不错,攻打益州时,刘封跟着诸葛亮、张飞、赵云等人出兵,每战必克,立下了无数大功,被封为副军中郎将。后来刘封因为在汉中之战表现优秀,又攻下了上庸,再次升官,被封为副军将军。可见刘封这人的军事能力是非常不错的,只要给予他足够的发展空间,他完全可以成为比肩关羽张飞的绝世名将!
不过如此强悍的刘封,未来对刘禅有巨大威胁的刘封,却被诸葛亮用计给直接搞定了!
《三国志》:申仪叛封,封破走还成都。封既至,先主责封之侵陵达,又不救羽。诸葛亮虑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劝先主因此除之。於是赐封死,使自裁。封叹曰:“恨不用孟子度之言!”先主为之流涕。
上庸申仪反叛,导致刘封惨败,退回成都。面对这个能力颇为强悍的养子,刘备责备他欺负孟达,导致上庸丢失,又责备他不救关羽,导致关羽生死,但归根结底,刘备并没有想杀刘封!
一方面,压制孟达,本身就是刘备的授意,刘封只不过干得太过火了;另一方面不听从关羽的命令增援樊城,乃是因为上庸原属汉中,刘备才是顶头上司,关羽想调动刘封,应该先给刘备打招呼,由刘备下令,否则刘封是可以不增援的,因为这违背了制度。所以说,这两方面刘封都有罪,但罪不至死,刘备也没想过要杀刘封。但诸葛亮来了一句“刘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直接将刘备逼上了诛杀刘封的绝路!
刘备虽然视刘封为养子,两人这么多年有感情了,但是刘封性情刚猛也确实是一个问题,将来很可能生出乱子。再加上诸葛亮直接说老大你死后刘封恐怕很难控制,这就说明当时刘备的身体有问题,不然诸葛亮不会和他谈及死后的问题。刘备的身体出了问题,没有时间再扭转教导刘封的性情,但又怕他日后威胁到刘禅的皇位,威胁到蜀汉的江山,于是心一狠,直接赐死了刘封!最后的那句“先主为之流涕”,其实也说明刘备此时的矛盾心理,他本不想杀刘封的,但是没办法啊!
自此,对刘禅威胁最大的人,已经被诸葛亮除掉了。之后,诸葛亮掌控朝堂,敢于反对刘禅的势力,也逐一被剪除,蜀汉朝堂,再也没有人能够威胁到刘禅的皇位了!
结语
综合来看,诸葛亮死后,之所以没人站出来抢夺刘禅的皇位,一方面是因为刘禅这个人本身比较英明睿智,手段高明,无人是他的对手,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诸葛亮提早就把对刘禅威胁最大的刘封给除掉了,之后又拔除了对蜀汉朝堂对刘禅不利的因素,为刘禅创下了一个不会产生巨大威胁的内部环境!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志》)
♦≅刘禅昏庸无能,诸葛亮去世后,为何没人出来夺取刘禅的皇位?
刘禅是有些昏庸无能,缺乏雄才大略,的确有些菜。但有资格出来争抢皇位的人,却更菜。有诸葛亮及其安排的重臣给他撑腰,刘禅的地位是稳固的。
01
刘氏宗族没有人能与刘禅分庭抗礼
刘备在219年自立汉中王,不久后,在221年自立为帝。
短短的几年内,刘备的势力并没有实质性的扩大,反而因为丢失了荆州实力大损,而且蜀汉内部也没有彻底的摆平。
因此,刘备还没有来得及衣锦还乡,把以前一起在老家大桑树下撒尿合泥的小兄弟们找来共享富贵。刘备单枪匹马闯荡江湖,在成都立业以后,没有家族势力参与进来。
同时,刘备一心扑在事业上,尽管没耽误娶夫人,但却没有安心生儿子。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人
建安六年(201年),刘备依附刘表,屯驻新野。此时,刘备已经四十一岁了,膝下无子,尽管至少有甘、糜二夫人,但也一直不见有生儿子的动静。
刘备着急上火,就收养了刘封。
有人领了头,刘备的夫人们就有压力了,可爱的刘禅就在207年诞生了。
刘备占据成都后,又生了刘永、刘理两个儿子。
养子刘封有了兄弟们作伴玩耍,但本来作为继嗣的刘封,地位不保也就不再淡定。
刘备自立汉中王后,立吴夫人为王后;自立为帝后,顺理成章,吴夫人就成了皇后。
吴皇后未生,刘永、刘理与刘禅一样,都是庶出。
究竟立谁为王太子,刘备征询诸葛亮的意见。诸葛亮滑头,觉得这事很不好弄,就说这是家事,建议刘备去征询关羽、张飞的意见。
关羽态度明确,有了自己的儿子,就不能再考虑刘封的事,据说本来关羽对刘备收养刘封就有看法。
刘永、刘理太小,刘备就立了长子刘禅。刘备年事已高,太子太年幼不是好办法,立刘禅是明智之举。
再说刘禅跟着他那些叔叔大爷们一起东征西讨,都有了很深厚的战斗情谊。
特别是赵云叔叔,刘禅不足两岁就陪着赵叔叔征战,不是一般的感情。这样安排,大家也比较容易接受。刘备也希望死后有人能够给他祭祀,不能像袁绍、刘表那样,忙活一生,死了连一个祭祀的人都没有,岂不可悲。
因此,刘禅继位,都是刘备留下的老臣,基本都是支持刘禅的。
也不会有傻乎乎的大臣去支持刘永、刘理这些小王子谋逆篡权。
唯一可能对刘禅产生威胁的就是刘封,诸葛亮提前给刘封上了眼药,刘备借欺凌孟达、逼迫孟达反叛投降曹魏,以及不援救关羽为名,把刘封赐死了。
02
外戚势力不足以干政
关羽有女儿,但刘备没看上,关羽一死,其势力就形不成外戚干政的可能,也就是一般的臣僚。
张飞两个女儿先后嫁给了刘禅,都做了皇后,是唯一有实力的外戚集团。
跟刘备一样,张飞是独身出来闯荡天下,家族的势力没有染指蜀汉的政权。
张飞两个儿子,长子张苞无论演义说得多热闹,但史实是早早就夭折了。
次子张绍是夏侯氏所生。200年,夏侯氏外出打柴时被张飞俘获,生有一子二女。二女成为了刘禅的皇后,小国舅张绍不清楚生卒年,张飞死时最多十岁左右。没有其他人支持,也无法形成外戚势力集团,对刘禅的皇位威胁不大。
小皇帝最怕老丈人,刘备听说张飞死了,长出一口气,说道:“噫,飞死矣!”似乎有张飞死了,刘备一颗悬着的心落地的感觉。
吴太后,是吴懿之妹,是本地世族,没有儿子。其叔父吴匡是何进属官,何进被杀,也就失去了权势。吴匡的儿子吴班,也就是吴太后的族弟,是蜀汉的将领,跟随刘备参加过夷陵之战。
但由于蜀汉是外来政权,无论刘备还是诸葛亮对本地势力一直打压,吴氏宗族也没有形成独立的势力集团,对刘禅的威胁也不大。
糜竺、糜芳是刘备的外戚旧臣,刘备在世时具有很大的势力。襄樊之战,糜芳投降了孙权。
建安十九年(214年),刘备入主益州,拜糜竺为安汉将军,地位在诸葛亮之上,为刘备手下重臣之最。
吕蒙袭取荆州,糜芳举城投降,导致关羽兵败身亡。糜竺负荆请罪,但刘备劝慰糜竺,对他优待如初。220年,糜竺惭愧病死。
糜竺的儿子糜威,官至虎贲中郎将。糜竺死后也就没有了背景,形不成势力集团,构不成威胁。
蜀汉成立时间较短,外戚势力非常薄弱,对刘禅政权构不成威胁。
03
重臣、权臣都是刘禅的势力
刘备托孤诸葛亮、李严之后,诸葛亮逐步大权在握,掌控了朝廷,延续着荆州派控制朝政的惯性。诸葛亮没有反叛刘禅,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诸葛亮也不允许有反叛刘禅的势力存在。
诸葛亮之后,选定的接班人蒋琬、费祎、姜维及儿子诸葛瞻都是坚定地保皇派。其他势力集团想抱刘禅的大腿还没有机会,就别说另立新君了。
04
蜀汉是衰弱的政权,没有多大的油水
蜀汉偏居一隅,不可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纵使诸葛孔明也没有很大的作为,其他人就不必说了。
既然没有很大的政治利益,也就勾不起众人特大的兴趣,这是一个很大的因素。
尽管蜀汉政权的荆州派系、东洲派系、蜀地派系也在争权夺利,毕竟地盘太小,整体势力太弱,存亡危机很大,也就没有曹魏、东吴那样激烈的宫廷内斗。
如果不是曹魏内部矛盾复杂,蜀汉也不可能存在那么久的时间。
邓艾大军一到,刘禅就接受大多数臣僚的建议,举城投降。看来这一天,蜀汉君臣期盼到来已经不是一天两天,都等得疲惫没有斗志了。
因此,不能说刘禅的皇位就绝对没有遇到挑战,但就当时蜀汉集团整个状况来看,还没有出现雄主的情况,也没有大的野心家敢冒风险去挑战刘禅的皇位。
Ⓣ➻刘禅昏庸无能,诸葛亮去世后,为何没人出来夺取刘禅的皇位?
不管刘禅是否昏庸无能,刘禅的皇位却是三国中最稳固的。诸葛亮的去世,不仅没有使刘禅的皇位受到动摇,相反刘禅的皇位却更加稳固了!
为什么刘禅的皇位会那么稳固呢?
因为刘备病重的消息已经传遍了整个蜀国,所以有些人就按耐不住了。
就在刘备安排托孤的时候,黄元趁机起兵叛乱了。身在成都的太子刘禅迅速的平息了,比黄元给斩首了!
之后朱褒、高定等人相继起兵叛乱,这些叛乱也是迅速地被平定。
从这些情况来看,当时蜀境内还是比较拥护刘氏的。随着这些叛乱着被平定,蜀境内的反蜀将领基本上被抹除掉了!
刘备临终安排诸葛亮和李严共同辅政,又把其余两个儿子安排成藩王。各派势力之间互相制约,很难有一方势力能够独自坐大。
在这种情况下,对刘禅最有影响就剩下宗族了!
刘禅有两个弟弟。
最小的弟弟是刘理,在刘禅继位时年龄尚小,早早地就病逝了!
另一个弟弟刘永,一个刘禅的宠臣黄皓就把他搞定了。刘永也对刘禅的皇位没有任何影响。
最能影响刘禅皇位的是长子刘封。
虽然刘封不是刘备亲生的,但是刘封却不是刘备的干儿子,而是过继给刘备的。
这在宗法上和刘禅具有同样的权力,更何况刘封还是长子,在攻打益州的时候还立有战功。所以刘封对刘禅威胁最大!
诸葛亮考虑到刘备死后,恐怕难以制御住刘封,就劝说刘备把刘封赐死了!
刘封这个最大的威胁,其实早在刘禅继位前就被消除了!
剩下的就只有权臣了!
诸葛亮去世后,魏延和杨仪相继被除掉;蒋琬扮演了诸葛亮的角色。
蒋琬去世后,刘禅把权力分给了费祎和姜维,并且取消了开府。从这之后就再也没有大权独揽的权臣了。即使是姜维,也还有黄皓、诸葛瞻等人在制约着他。
自此权力彻底地集中到了刘禅手中!
随着诸葛亮的去世,刘禅的皇位就更加稳固了!这种情况下,还有谁能够出来夺取刘禅的皇位?
看来刘备的选择是正确的,精心的安排也是十分成功!
即便刘禅真的是昏庸无能,到诸葛亮去世时,刘禅也做了那么多年皇帝了,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被取代的。
司马氏也是经过好几代才取得皇位!
【我喜欢以连续的眼光看待历史上的节点。】
【非常感谢您的阅读、点赞、转发、评论。如果喜欢敬请关注 @寄暇学宫】
✳╈刘禅昏庸无能,诸葛亮去世后,为何没人出来夺取刘禅的皇位?
刘禅是权力游戏的高级玩家。
诸葛亮去世后,刘禅以纯熟的手法一步步将权力稳稳当当地收归了自己,并一直将权力牢牢抓在手中,直到亡国。
平稳过渡,重用且限制蒋琬
诸葛亮时期,“事无巨细,咸决于亮”,诸葛亮的丞相府成了事实上的最高权力机构。
因此,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前,考虑到自己的身体状况,为可能到来的平稳过度做了安排。
一方面,诸葛亮秘奏后主:如果我有意外,蒋琬可以接替我。
另一方面,诸葛亮出征前,以蒋琬为留府长史。也就是让蒋琬留在丞相府处理政务,大事还是要由诸葛亮裁决,但一般事务蒋琬都可以处置。
因此,当诸葛亮去世时,蒋琬仍在丞相府主持工作,丞相府仍能保持运转,过度比较平稳。
为了保持平稳过度,刘禅自然要继续蒋琬接替诸葛亮。
于是,刘禅让蒋琬担任尚书令,“总统国事”。
尚书令,地位不高,在三公之下。东汉时,天子为加强皇权,“政归台阁”,尚书令成为仅对天子负责的总揽一切政令的首脑。
所以,刘备去世前,让尚书令李严与诸葛亮一起辅政。只不过,在诸葛亮的安排下,长期驻扎在外地的李严根本难以获得实际权力。
如今,让蒋琬以尚书令的身份“总统国事”,算是回归到东汉“政归台阁”的局面吧!
然而,蒋琬这个“总统国事”是打了折扣的,与当初诸葛亮不可同日而语。
在让蒋琬担任尚书令,“总统国事”前,刘禅先做了另一个动作:升左将军、国舅吴懿为车骑将军,假节督汉中。
假节督汉中,意义非凡。
刘备时期,刘备自己掌大军于成都,以魏延率领不多的兵力在汉中防御。
诸葛亮时期,锐意北伐,国防体系为“靠前部署”,大军驻屯于汉中。这一局面,直到蒋琬执政后期才改变(大军退驻涪,王平率3万人驻扎汉中)。
因此,车骑将军吴懿假节督汉中,事实上就掌握了大部分军队的统率权。
随即,刘禅又做了另外一个举动:升蒋琬为大将军,录尚书事。蒋琬此前的尚书令之职,由费祎接替。
如此,蜀汉朝廷的权力格局为:蒋琬为大将军,“总统国事”,但大量军队由吴懿统领,而尚书令费祎则处理大部分政务。
蒋琬、费祎、吴懿,彼此间有上下之分,但仍互为掣肘。
只不过,当时蜀汉群臣都比较团结,彼此各司其职,没有出现明显的争斗。
但是,诸葛亮这样大权在握的人物,从此不再有了。
明升暗降,夺回权力
237年,吴懿去世,平衡的局面一度被打破。
刘禅旋即开始第二波操作。
刘禅升蒋琬为大司马,让他开府治事。
看起来,蒋琬距离诸葛亮似乎只有一步之遥。
然而,刘禅同时又下达了一份不容拒绝的诏书:魏国大兴土木,对辽东用兵,民怨载道,可能会出大问题,蒋琬立刻进驻汉中,准备待机北伐!
蒋琬去了汉中。
看起来,蒋琬是掌控了汉中的军队,但蒋琬毕竟在军队中没有根基,虽在汉中领军,却缺乏足够掌握力。
另一方面,由于蒋琬远赴汉中,虽录尚书事,但更多的政务已经由尚书令费祎所处置了。
由一件事情,可以看出蒋琬当时地位的尴尬。
蒋琬认为诸葛亮北伐屡屡无功,是因为每次翻越秦岭,补给运输困难。因此,蒋琬决心改走水路,沿沔水下上庸等地,再攻襄阳等地。
朝廷认为不靠谱,便让费祎、姜维前去劝阻。
蒋琬被迫放弃其想法,并上奏天子,改变军事路线:我与费祎商议过了,还是出兵西北!以姜维为凉州刺史,先攻西北,我退驻到涪,为后路。
蒋琬退到涪的第二个月,费祎成为大将军,录尚书事。
大司马,总管武事;大将军,统全国的军队。大司马位在大将军之上,但毫无疑问,已受大将军分权。“祎当国功名,可比蒋琬”。两人在各方面都已非常接近。
可以说,到此时,蒋琬虽“总统国事”,但刘禅已经能够通过费祎、姜维限制蒋琬,并决定大政了。
当然,还是要强调:当时蜀汉领导层基本上保持了团结,彼此主要以商议方式展开合作,没有发生过分的明争暗斗。
琬卒,禅乃自摄国事。——裴注《三国志.后主传》引《魏略》。
蒋琬去世后,连名义上的“总统国事”之人都没有了。
微妙的平衡
蒋琬去世后,大将军费祎成为群臣之首。
次年,刘禅以姜维为卫将军,录尚书事。
费祎权位在姜维之上,可以限制姜维,尤其限制姜维的北伐规模。
但同时,费祎的地位、影响力,不要说与当年诸葛亮不可同日而语,就跟当初的蒋琬都差距明显。
尽管费祎一心想要做丞相,甚至不惜在“望气者言”的影响下北屯汉寿,但他始终无法“再进一步”,甚至直到他去世的前一年,才获得开府的权力。
费祎任内,董允、陈祗等人在政治上也同时受到重用,姜维在军事上的影响力也随着几次北伐的进行而逐渐提高。
总之,费祎时期,无论是名义上还是事实上,蜀汉朝堂已不再有强臣摄政了。
当然,当时蜀汉重臣的影响力仍然很大,足以限制刘禅。
比如,侍中董允,仍然能以近乎长者的语气劝谏刘禅,并压制刘禅宠幸的黄皓,使黄皓始终不能参与朝政。
此时,重臣不能“大权独揽”,但天子受到重臣的影响也不能肆意妄为,彼此之间保持着微妙的平衡。
皇权独揽
费祎去世后,姜维督内外军事,也是唯一一位“录尚书事”的重臣。
然而,姜维的实际权力比之费祎,又更下一层了。
姜维是魏国降将,又常年在外作战,在朝中没有人脉、根基。
因此,姜维的“录尚书事”形同虚设,其在朝的权力反不如陈祗。
陈祗个人威望、实力又远不如蒋琬、费祎,因此,他对内联合黄皓,对外支持姜维,通过获得各方面支持,维系地位。
黄皓由此参与政事,并一步步掌握朝政。
由此,姜维在军队的权力也受到了极大限制!
段谷之役时,姜维约汉中都督胡济,分路进攻。胡济失期不至,姜维大败。
失期不至,军法当斩!
然而,战后,姜维降级,胡济却被提拔为右骠骑将军!
显然,姜维这个都督内外军事,“录尚书事”的大将军,连基本的军事执法权都没有!
到蜀汉后期,尚书令们实际上被架空,没有实际权力,黄皓弄权,而姜维也屡屡受到弹劾,自身难保。
此后的事情,表明了当时蜀汉“谁说了算”。
黄皓与诸葛瞻等文臣联合,企图让阎宇取代姜维,刘禅驳回。
随即,姜维又直谏后主:杀黄皓!
刘禅一言挑明:黄皓不过是帮我跑腿的,何必为难他?
姜维是聪明人,听完这话,不再多嘴,直接远避沓中了。
由此可见:刘禅已经牢牢掌控了一切局势!一切都是他说了算!
有掌权之能,无治国之才
刘禅有夺回权力,掌握权力的本事,却到底还是缺乏治国的能力。
以黄皓为武器,刘禅压制了群臣,掌握了朝政。
然而,缺乏贤臣辅政,“朝无正言,民有菜色”,蜀汉的治理逐渐走向失败!
最后,蜀汉的灭亡,也正是源自刘禅的大权独揽。
魏国发起灭蜀之战前,姜维已经察觉不对,建议:廖化进驻阴平桥头,控制姜维军与汉中的通道;张翼进驻阳安关,巩固汉中防御!
然而,在黄皓的建议下,刘禅没有做出相关部署。
结果,钟会进军汉中时,攻汉、乐两城不下,正是因为阳安关守将出了问题,钟会才夺取汉中。
其后,邓艾偷渡阴平,蜀汉群臣商议时,又是刘禅“乾纲独断”,采纳谯周的意见,投降!
到最后,刘禅还是只能去做安乐公了。
在权力控制方面,刘禅是一把好手。
诸葛亮去世后,刘禅在基本维持稳定的情况下,一步步夺回了权力,其中确有过人之处。
然而,刘禅也确实没有治国的才能。
在他夺回权力后,蜀汉的执政水平与贤臣辅政时期差距明显,并最终亡国。
刘禅是不是庸主?尚可一论。
然而,刘禅,绝不是笨人。
Ⓟ➮刘禅昏庸无能,诸葛亮去世后,为何没人出来夺取刘禅的皇位?
据史书上的记载,刘备一共也只有四个儿子,分别是:养子刘封、长子刘禅、次子刘永、幼子刘理。
能够有机会威胁刘禅皇位的,只有刘备的其它儿子们,其中养子刘封早在关羽被杀的当年,被刘备赐死,也就是说,理论上有机夺取刘禅皇位的只有刘永和刘理。
刘永是刘备明媒正娶的吴夫人所生,也就是后来的穆皇后,真算起来的话,刘永才是刘备的嫡子,因为是皇后生的儿子才叫嫡子,而刘禅是甘夫人所生,甘夫人只是刘备的小妾,是没有名份,刘禅只是刘备的庶长子。
按照中国历史上传统的继承制:嫡长子继承制来看,刘永的继承顺序优先于刘禅,但刘禅的年龄长于刘永,而且是刘备亲自指定的继承人,所以刘禅才得以顺利继位。
但刘备在称汉中王时,刘禅已经13岁了,史书上没有记载刘永的出生年月,可以推断一下,刘备是在214年拿下成都后,在法正的建议下娶了吴夫人为妻,刘备称王后,吴夫人就成为汉中王后,刘备称帝后,吴夫人就成为皇后。刘永大概是在214年到219年之间出生的,所以在刘备称汉中王时,刘永非常小,不到四岁,在乱世之中,不具备立幼小君主的条件,而要求君主能够尽快掌权理政,所以刘禅就成了刘备的继承人。
刘备去世后,诸葛亮掌权,诸葛亮是一位强有力的贤臣,继承了刘备的遗志和未完成的理想,并且对内治理蜀汉依法治国,井井有条,没有给野心家提供机会,如果不是诸葛亮的强力治理,那么真有可能有野心家会伺机让刘永上位,夺取刘禅的皇位。
要知道刘永是有外戚的,而且他的母亲贵为皇后,还活着,刘永有两个舅舅,分别是吴懿和吴班,两个都是蜀汉军中的重要将领,吴家在益州也有一定的势力。如果诸葛亮不在,有野心家挑唆吴家推动刘永即位,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但正是因为诸葛亮在,没有人敢在诸葛亮面前耍这种阴谋,而最可能挑事的益州本土势力被诸葛亮压制得死死的,没有挑事的机会,诸葛亮去世后,推荐蒋琬和费祎作为自已的第一和第二顺位接班人,刘禅同意了,这一年已是公元234年了,这一年刘永差不多20岁,而刘禅已经28岁了。
后主刘禅不是昏庸的人,《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曾经评价过刘禅 ,大概意思就是刘禅是一个容易受人影响的人,有贤臣辅佐就是明君,如果是奸臣辅佐就是昏君,诸葛亮去世了,当政的是蒋琬和费祎,蒋琬为人正直,费祎为人圆滑,但两人基本上继承了诸葛亮的政治遗产和各项制度,对于有阴谋家想夺取刘禅的皇位这种事,是不太可能在蒋琬和费祎当政期间发生的,毕竟会受到两人的严历打击。
以诸葛亮、董允、蒋琬、费祎为首的蜀汉四相去世后,蜀汉朝廷的风气才开始慢慢的变坏,在没有正直的贤臣约束后,刘禅的行为开始乖张,在宦官黄皓的挑唆下,朝中开始出现不和谐的声音。刘禅将刘永疏远,调离中央,使刘永失去参政机会,自然也没有机会夺取刘禅的皇位,况且早期政治风气清明,任用贤臣,朝堂之上一派欣欣向荣的气向,阴谋家和内部的敌对势力并不敢抬头挑乱。
蜀汉四相去世后,刘禅已经执政30年,他又不是昏庸之人,只是能力一般,对于蜀汉的政权,已经牢牢掌控在手中,政权已稳,别人想夺也夺不了。在吴懿、吴班及穆皇后先后去世之后,刘永在朝中的外戚势力也消亡了。而刘备的小儿子刘理也是同样的情况。
什么?你说蜀汉中权臣怎么不夺取刘禅的皇位?
这样问,就是不了解历史了。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做皇帝的,也不是你势力强大就能做皇帝的,做皇帝要讲名份的,要讲法理的,要讲血缘的,外臣做皇帝整个两汉四百年历史,仅有王莽一人,而且短短几十年就被推翻。
反观整个蜀汉几十年历史,外臣中唯有诸葛亮有这个能力,但是诸葛亮却没有这个名份,也没有这个意愿。
在诸葛亮去世后,蜀汉内部再也没有出过强有力的权臣,也就不可能夺取刘禅的皇位了,在宗室和权臣都没有机会夺取刘禅皇位的情况下,那就只有刘禅继续当皇帝了,直到灭亡 。
------------------
推荐阅读:
一个公司老板天天亲自抓考勤,员工纷纷做兼职,这公司还能长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