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颠覆三观的冷知识?
≝┷历史上有哪些颠覆三观的冷知识?
【精选回答】来自优质账号→野史日记
我知道几个冷知识,颠覆你三观,让你想不到。
秦始皇你知道吗?秦始皇虽然是中国第一位皇帝,但是他却没有皇后,13岁登基,22岁执政。他这一辈子,一直在努力奋斗,为国忧心,为天下一统做善后工作。以至于这位皇帝,没有时间搞对象,虽然建立了后妃制度,但是却没有皇后,想想秦始皇,真的是太可怜了,一辈子在付出,却没得到人生的快乐,后世还有不好的评价。
中国第一任皇后是刘邦的汉高后吕雉。其实邦比秦始皇就大了三岁,他们属于同一时期的人,如果秦始皇活着,刘邦哪有机会欺负大秦呢。
圣旨
可能是电视剧给大家留下的印象,让大家对圣旨有了什么误解,好像皇帝不论对谁说了啥,都要派个太监,带一份金灿灿的圣旨去大声朗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据我了解,皇帝其实不是给谁都下圣旨的,一般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也就也是派个人传一个口谕,也就是传话,大太监什么的皇帝身边的人去将皇帝原话告诉给某人,并不拿圣旨,否则一年圣旨的开销都要很多钱了不是?
据我所知,皇帝即便是下了圣旨,对五品以上官员的圣旨,和电视剧里一样,金灿灿的,然后有大太监去宣读。其实给其他人的圣旨就不是这样的了。
包公铡刀都分三六九等呢,这个圣旨自然也不会例外了,五品官员以上,分为由三彩、五彩或七彩绫制作圣旨,级别越高,圣旨颜色越多,越花花。五品以下的圣旨,就直接用白绫了,当然了,这白绫是短的,要是赐的长了恐怕要发生什么误会。
尽管白绫是一样的,但是为了区分等级,圣旨上的字体颜色还是不一样,以此来区分等级,不得不说的是,古代的等级真的是森严。
女子嫁人要检验
古代女子,不是处女你想嫁人?抱歉了,您嫁不出去了。据我所知,在明清时期,那处女情结可是相当的眼中,这关系到家族的名誉。如果谁家有了婚前非处女,真是钻地缝的心都会有。
在古代结婚的时候,你可能看到新郎骑大马,带大花迎娶,但是电视里没演的是,在结婚之前其实是有验明正身的程序。在婚礼前一天,会有人去新娘家打探消息,查明这新娘是不是处女,至于验明正身的方法,今天在这里不详细说了,欢迎关注我持续关注。其中的一种方法就是守宫砂,这种方法是最直接,也最容易观察的。
如果验证后确实姑娘是处女,那么好了,皆大欢喜,两家人按照既定程序完成婚礼仪式,迎亲,热热闹闹。
如果验证后证实姑娘不是处女,好吧,只能是当场撕破脸皮了,索要回聘礼不在话下,还要进行赔偿和所有开销。然后第二天婚礼流程全部撤销,因为当时的人都明白咋回事,一旦撤销婚礼,邻居相亲都知道这家闺女不是处女了,这辈子就甭想出嫁了。
“古稀”罪
这世界什么罪名都有,甚至还有“莫须有”的罪名,但是以“古稀罪”被处死的人却只有一个,这个人就是乾隆年间原大理寺卿尹嘉铨。
据我所知,本来原大理寺卿尹嘉铨已经退休在家,颐养天年了,一生优哉游哉好不快活,但是不知道他怎么了,突然想起来给自己家的老爷子争取点虚名,想给过世的父亲申请个从祀文庙的待遇。
本来这也没什么,但是在上奏乾隆的时候,犯错了。这尹嘉铨在奏折之中说明原委和请求,但有一点致命了,他自称是“古稀老人”。乾隆一看,这是要造反啊,我自称“古稀老人”你也称自己是“古稀老人”。我自称“朕”,你也要自称“朕”吗?于是下令给尹嘉铨处死了,罪名是“古稀”。
不得不说这乾隆的脑洞真的是大,想了那么多,估计尹嘉铨自己都没想到,自己会这样送命,乾隆的造文字狱能力也是真的高明,这不是孤例。
将相和
语文课本里讲过一个故事“负荆请罪”,这个故事主要是想表达一个“将相和”的主旨,在文中廉颇和蔺相如,一个将军,一个丞相,相处的融洽。
但是根据我查询资料得知,这廉颇是将军不假,这蔺相如却从来没当过丞相,最大的官职是上卿,这一点在《史记》中发现的,至于为什么会有“将相和”这一出,我还没找到原因,知道原因的朋友可以留言说一下。
其他冷知识
关于这样的冷知识实在是太多了,我再说几个给大家分享一下!
历史上最长命的皇帝其实不是乾隆,还有一位叫南越武帝赵佗,这位老哥一直活了103岁。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有人搞笑的改为“床前明月光,地上鞋两双。”其实这里的“床”意思是“井栏”,意思是说有水井的故乡。地上鞋两双咋回事儿?难道跳井了吗?
看看人家诗人杨万里,人家吃雪糕都能吃出诗来:
“似腻还成爽,才凝又欲飘。玉米盘底碎,雪到口边消”
在宋代的时候,有一种叫“冰酪”的冷饮,当时杨万里就买了一个吃,顺便吟诗一首,看了让我很脸红,吃那么多,什么也没写出来。
……
今天就说到这里,我是野史日记,欢迎大家关注我,顺便给我点一个赞支持一下,谢谢大家!
㉿┡历史上有哪些颠覆三观的冷知识?
竹书纪年应该算得上是颠覆三观了!
西晋武帝年间,有个名字叫作不准的盗墓贼,在汲郡搞了一笔大生意。他盗掘了一座战国时期的陵墓,其主人乃是魏襄王,战国时期魏国的第四任国君,信陵君魏无忌的爷爷。所以不准盗的乃是一座诸侯王陵,而且是战国时期雄踞一方的魏国王陵,比起后世的王侯含金量可以高太多。
王陵被盗后过了几天,官府才得到消息,匆匆派人赶到。然而,此时不准已经将墓室盗掘一空,留下一片狼藉。当地官府一边派人通缉捉拿盗墓贼不准,一边收拾王陵现场,对其进行保护性发掘,毕竟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没想到,还真有意外收获。当时官府在整理被盗墓地现场的时候,在墓室里面发现了许多被烧过的竹简残片,上面都刻有文字,且皆为古文。这可不得了,对于盗墓贼来说,他们更为看重墓中的陪葬财物。而对于专业的史官来说,里面带有文字记录的东西才是最重要的。
当地官员也意识到,这些竹简应该是有价值的历史文献,于是将情况上报给了朝廷。当时的晋武帝对此非常重视,立即组织人手清理发掘墓中竹简,并且派出了一个非常专业且权威的考古团队,参与竹简的整理以及释读工作。
这个团队的负责人是荀勖与和峤,二人在当时分任中书监和中书令,相当于皇帝的秘书,掌管宫内的图书机要。而团队成员们则就更厉害了,文坛名宿束皙、史圈大佬傅瓒、书法名家卫恒……几乎是汇集当了相关圈子里面的高手大家。
而经过他们的整理和解读,最后确定这批竹简应该是一部官方史书,或者说历史资料。由战国时期魏国史官整理或编撰,记录了大量的先秦历史。当时傅瓒他们将这批史料,以当时的文字考订释意,按年编次,最后得到了编年体史书《竹书纪年》,由于竹简出土于汲郡古墓,所以也称《汲冢纪年》。
昔日秦国统一天下,秦始皇收六国编史于秦王宫,后遭项羽一把火给烧掉了。当然,也有说法称,当初秦始皇收书之后,便发布《焚书令》,全数烧之。不过,在这里我们没有必要讨论是谁烧的,因为结果都一样。那就是秦朝灭亡后,几乎没有先秦史籍传世了,而《竹书纪年》的出现则是弥补了这一空白。
作为魏襄王时代的史书,其成书时间比司马迁著的《史记》还要早二百多年。在这段时间里,各国湮灭,大火肆虐,先秦史料遗失殆尽。很显然,司马迁的史料来源,无论可信度还是丰富程度,都不如《竹书纪年》。
所以,《竹书纪年》应该是有着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的,由其是在先秦历史这一块,堪称权威。然而,令人没有想到的是,这部书却被史学界批为异端,为历史主流所不容,甚至于一度被禁。
究其原因,乃是《竹书纪年》所载的内容过于颠覆,其在许多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描述上,都和以《史记》为代表的主流史书大相径庭。
比如《史记》中的尧舜禅让,在《竹书纪年》里面却成了政变篡位:
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舜放尧于平阳。舜囚尧,复偃塞丹朱(尧的儿子),使不与父相见也。
其大致意思就是,舜把尧囚禁起来,然而抢了他的位置。后来又流放了尧,还不让尧的儿子朱丹去见他。同样,后面的舜禅让给禹,也是一场政变。当初舜夺取政权之后,开始铲除异己,禹的父亲鲧与其他几位尧时代的老人,惨遭杀害,还被安上了“四凶”的名头。禹为父报仇,据夏地抗击舜,最终将其击败,并将其流放苍梧。
再比如《史记》中为臣之典范的古代先贤伊尹,其辅佐太甲治国,用心良苦。商王太甲本是暴君,伊尹将其流放,令其改过自新。七年后,太甲劳改完毕,伊尹还政于太甲,继续为其效力。
在《竹书纪年》中,伊尹却成了一位篡位权臣,他流放商王太甲自立,后来被太甲所杀。
“仲壬崩,伊尹乃放太甲於桐,而自立也。伊尹即位於太甲七年,太甲潜出自桐,杀伊尹。”
类似的例子还有不少,几乎是将后世人印象中的古代先贤们给来了一次大换脸,而我们所津津乐道的道德典范,也都成了一个个阴谋故事。满篇的“囚”与“杀”,将那些人们呈送赞扬的道德典范,变成了一个个自私自利的现实争斗,为后人展现了一个充满了血腥和阴谋的上古时代。这不仅仅是对在颠覆主流的历史认知,更是在否定现行的道德传统。
《史记》所代表的主流观点,乃是宣扬先贤们的道德礼制。而《竹书纪年》所表现出来的观点,则是在毫无保留的表现权谋欲望。这并不符合儒家思想,自然会遭到作为主流的儒家历史学派的否定。
不过话说回来,虽说《竹书纪年》的内容有些颠覆三观,但从人性、逻辑的角度来讲,却又合情合理。以尧舜禹禅让为例,在那个文明初建的上古时代,人们缺乏生产物资、没有道德约束。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才应该是主旋律。然而在《史记》中,他们智慧、儒雅、高尚,道德水平远胜于后人,这本身就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难道人类的发展倒退了,从文明走向了野蛮,由儒雅走向了血腥?
当然了,仅仅以所谓人性逻辑,不足以证明《竹书纪年》不是“伪史”,更不足以推翻《史记》的观点。
因为《竹书纪年》本身就存在一个真实性的问题,其在出土之后,有过数次的遗失、编撰,再加上主流史学派的排挤,不为人所知。我们现在看到的版本已经不是卫恒他们考证整理的原始初稿,而是多方整理后修订版本,里面到底有着原本《竹书纪年》的几分内容,不得而知。
此外,《竹书纪年》的立意动机也值得怀疑,因为其出自战国时期的魏国。魏国得立,本身就是依靠以下犯上,所谓三家分晋,其实就是晋国的赵魏韩三卿瓜分了自家主上的地盘。按照传统礼制,这样的做法是不对的,简而言之就是得国不正。从这个角度来看,《竹书纪年》的反乌托邦,很可能就是魏国史官为了宣扬篡位犯上的合法性。
当然了,对于《竹书纪年》,我们甚至可以将其认为是法家史学派的代表作。咱们都知道,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各派都在为自己的思想学说寻找依据。法家宣扬“人臣太贵,必易主位”,认为君主必须加强集权,否则即使再贤能,也会有被推翻的危险。这正好与《竹书纪年》的一些记载不谋而合。
事实上,像《竹书纪年》里面的内容,在战国时期的法家学派里面,是有着较大市场的。比如《韩非子·说疑》就曾记载。
《韩非子·说疑》:“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者也。”
三晋本为法家起源之地,那么《竹书纪年》作者倾向篡夺也不足为怪了。所以,我们也有理由怀疑,《竹书纪年》所记载的历史,乃是为了宣扬法家学说而存在。如此一来,想要用《竹书纪年》去推翻《史记》,就有些站不住脚了。毕竟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你信法家的学说,凭什么不信儒家?
说到这里,倒是让我想起了一句话: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在没有确定证据之前,孰是孰非,只能见仁见智了。
¿─历史上有哪些颠覆三观的冷知识?
爱玄幻的毛熊
很多人对苏联的印象偏刻板,总觉得那时候的毛熊都一副宁死不屈的战斗脸,大概是忘了有段时间毛熊被骂苏修来着。其实毛熊们的日子比我们想象中浪,而且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超出人们想象。
1985年,大概是受了《星球大战》系列电影的刺激,毛熊们决定拍一部更牛的。当然,作为有理想有追求的毛熊自然不可能跟风美帝拍科幻电影。几个熊导演凑一块研究了几个月终于做出了决定,美帝拍科幻,俺们拍玄幻!
熊这种单细胞生物自然不可能玩得起脑洞太大的玄幻题材的,还好他们不拒绝拿来主义,很快就确定了故事出处——1937年英国作家约翰·托尔金出版的《霍比特人》!是的!你没看错!第一个拍玄幻大片的是毛熊!
以现代的眼光来看,这部被命名为《比尔博·巴金斯的奇妙旅程》的电影确实惨不忍睹,看完全片65分钟后氪金狗眼尚在的人绝对不多。但我们不能否认当年的毛熊很时髦,虽然五军之战被压缩的只剩十几秒.......
赖下来的国旗
英格兰的国旗大抵上都应该熟悉的,白底红十字的圣乔治旗,其实这个旗号根本不属于英格兰人。它是属于意大利半岛的热那亚共和国,这个小国成立于11世纪,别看国家非常小,但当年是西地中海上的超级霸王。
挫逼英国佬惹不起他们,又想去地中海做生意,只好每年给热那亚大笔保护费,换取自己在船上挂人家旗子的权力。保护费足足交了几百年后,热那亚共和国衰落了,这帮臭不要脸的就把国旗给赖了下来。
对了,十字军的圣乔治标记也经过人家热那亚授权的,只是没像英格兰这么死皮赖脸的不还人家。
跨世纪的公司
清宣统三年6月16日,美国人查尔斯·弗林特利用股票收购将四家公司合并,成立了一个新的公司。这种手段在当时非常罕见,弗林特称之为“联盟”公司,大抵上这就是现在企业集团的雏形。
弗林特将这家联盟公司命名为CTR(Computing Tabulating Recording),开始耐心的经营,只是这个金融高手实在没有做企业运营的天分,公司被他带一塌糊涂。1914年5月1日,他从竞争对手那里挖来一个运行天才——托马斯·沃森。
沃森到来后公司的运营状况果然大幅度好转,四年内收入就翻了一番,达到900万美元。只是有个小问题,沃森不止是运营天才,同时也是个金融好手,在担任总经理期间他不停的吃进CTR的股票,很快就成了大股东,弗林特被踢出了董事会。
到了1924年沃森觉得CTR这个名字太土,配不上自己近万名员工的企业,于是他将这家公司改名为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简称IBM。总觉得中国的近代史和西方不同步,大概这就是所谓落后过吧......
┊☬历史上有哪些颠覆三观的冷知识?
为了能喝上可乐,德国和苏联都很拼……
二战之前,美国的可口可乐因为其特殊的口味,非常畅销。这种能给人带来快乐的“肥宅水”,也受到了德国人的喜爱。
可口可乐德国公司当然不会放过这个巨大的市场,于是和希特勒达成协议,在德国建立瓶装厂,大卖特卖。在1940年以前,德国已经有43个可口可乐瓶装厂,源源不断的销售这种德国人都喜欢的饮料。
但是,1940年以后,美国和德国的关系开始紧张,美国在德国的可乐生产,也开始受到影响。到了1941年,因为贸易禁运,可口可乐德国分公司已经完全拿不到总公司的配方,无法继续生产了。
所以,问题就大了。除了工厂的工人需要工作以外,更关键的是德国人已经爱上了这种饮料。
没办法,工人们开始琢磨,能不能自己研发出一种类似的饮料?
于是,开动脑筋,寻找手头的原料。很快,他们就用做芝士后剩余的乳清,和榨果汁后剩下的水果残渣,这两种边角料调配出了一种新饮料。为了给新饮料取一个朗朗上口的名字,工厂里还搞了一次全体人员的创意会,大家开动脑筋,发挥想象力,给饮料命名!
一个销售人员脱口而出:“芬达!”(芬达的词根与德语幻想、想象力相同。)
于是,一款划时代的饮料出现了,在德国大卖特卖,火爆了。
和德国相比,可乐与苏联的关系,就劲爆多了。二战以后,美苏冷战。苏联的军工产业虽然很发达,但是其他民生产业就不太行了。可偏偏可乐在苏联也很受欢迎,大家都想喝。
那怎么办?于是,苏联政府开始联系百事可乐公司,希望能购买一批饮料。百事口乐公司一看,这是大买卖啊!必须重视,让苏联拿东西换就行!
拿什么换呢?武器装备相当多,就用这个换吧。于是,百事可乐公司通过饮料,换来了苏联的17艘潜艇、一艘巡洋舰、一艘护卫舰和一艘驱逐舰等装备……作为一个饮料公司,百事可乐获得这些装备后,迅速成为了当时全球第六大军事力量。
还有一位朱可夫元帅,大家应该都听说过吧,他就是个可乐的狂热爱好者。
冷战时期喝不到可乐,他就很不舒服,于是也不顾什么美苏对抗啦,叛国嫌疑啦……直接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艾森豪威尔将军,表达了自己渴望喝可乐的愿望。
艾森豪威尔哭笑不得啊,赶紧把这件事告诉了杜鲁门总统。于是,朱可夫就联系上了美国总统,希望喝上可乐……杜鲁门完全被感动了,于是让可口可乐公司生产了一种无色的可乐,用透明玻璃瓶包装,然后在瓶子上打上了五角星标志,秘密的运到了苏联。
五十箱可乐,够朱可夫喝一段时间了……
可见,可乐的魔力是多么大!
↿︴历史上有哪些颠覆三观的冷知识?
说几个大家可能都不知道的冷知识。
1.加拿大的国土面积,虽然是全球第二大的998万平方千米。但人口数量却只有3600万,相当于我国黑龙江省的人口。而黑龙江省的面积仅仅只有45.3万平方千米,大约只有加拿大国土面积的4.5%。
2.蔺相如从来没有做过赵国首相:“将相和”的典故大家都听说过,讲的是战国时期廉颇、蔺相如关系最终和好,并且齐心协力、保卫国家的故事。其中廉颇是赵国的大将军没错,但是另外的一个主人公蔺相如。他却从来没有做过赵国的国相,他实际上最大只做到“上卿”的官职。
3.西班牙的国歌《皇家进行曲》,建国到现在91年来,一首歌里面没有任何的歌词。以至于每次足球比赛时,赛前奏国歌的环节,西班牙球员只能够随便哼哼两下。企图装模作样快点混过去,也真的是十分尴尬和没有气势。
4.世界上有名的金融家族——罗斯柴尔德家族,曾经说过一句十分骄傲的话:“只要我不想有战争发生,全世界就都不会有战争出现。”这足以看出他们的统治力,以及权力之大。
5.关羽的武器其实并不是青龙偃月刀,而应该是类似像枪矛的兵器,实际上真正的青龙偃月刀,一直在北宋朝代才出现。当然《三国演义》毕竟是一部小说,为了情节需要,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6.秦始皇实际上并没有完全统一全国,秦始皇灭了六国是没错的,但是他从来没有彻底统一中国。当时还有一个附属国卫国存在,至于为什么秦始皇不消灭了卫国。据说主要是商鞅、吕不韦这两人,曾经是卫国人的原因,他们俩对秦国的强大、统一作出了丰功伟绩,始皇这才保留了卫国,让其成为附属国。
7.世界上最长的英文单词有18.9万个字母,在这里我们不把它写出来。但是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查一下 肌联蛋白(titin)。这是一种位于骨骼肌里面的蛋白质,由于其含有两万五千多个氨基酸,这就让它成为世界上最长的英文单词 。由于它实在太长了,据说如果把它全部读完,需要花费整整3.5小时。
8.驰名中外的青岛啤酒,其实最初是由德英商人联合创办的。在当年耻辱的《胶澳租界条约》被签订以后,我国的山东很多地区被德国人侵占了。之后进入山东的德国人,认为我国的啤酒不好喝,味道不是德国那个熟悉的味道。
于是在20世纪初的1903年,由来自德国的商人投资了40万墨西哥银元,联合英国的商人一起合伙。在我国青岛成立了日耳曼啤酒公司青岛股份公司。那时候他们号称使用德国先进的酿造技术,并且把酒专供给在中国的德国人、英国人,以及其它西方国家的人。
9.怀孕测试公元前就有了,最早能够追溯到公元前1350年。那时候埃及的女人们非常聪明,她们在小麦和大麦的种子上小便,来验证她们是否怀孕了。如果最终生长出来的是小麦,那么表示她们怀的是女孩。而如果是大麦长出来了,则表示生出来的是男孩。
而如果哪种麦子都没有长,就是代表她们没有怀孕。在1963年的一份“种子理论”试验验证中,表明这种撒尿测孕的方式,有高达70%的准确率。不得不说,古人的智慧真的是厉害啊。
10.老公这个词汇,在明清时候指的是太监。那时候在妓院里面,“老公”是妓女之间互骂的词汇,指代的就是太监。那时候有些太监还留有花心,乐此不疲去逛妓院。但是花了钱却无法得到满足!于是对于妓女乱摸、乱掐,想尽办法折磨妓女。那些妓女们很害怕这种客人,私下就叫这些太监为“老公”,指代空有性欲望,但是可惜性无能的太监。
11.孔子实际上不仅仅喜欢读书,也是非常喜欢好吃。在记录孔子、以及他弟子言论的著作《论语》里面,提到“政”和提到“食”的次数是一样的。都是整整多达41次。而且每次弟子参加孔子的补习课时,都必须带着肉食做学费。
12.张飞并不是一个抠脚大汉的大老粗,实际上的张飞非常细腻有智慧、多才多艺、武艺确实也很高强。在《三国演义》里面,把张飞的模样给丑化了,“身高八尺、豹头环眼。”这些并不是真的!实际上可以参考张飞的两个女儿,都最终成为了“阿斗”刘婵的老婆,并且还是先后成为皇后。
同时张飞曾经点津过马超。在马超被刘备封为“平西将军”后,他一时间得意忘形,对于刘备不为尊重,经常直接大声呵斥刘备的大名。身为二弟的关羽很生气,打算让大哥刘备干掉马超。刘备那时候不舍得,张飞于是聪明的说道:“以礼可导。”
在第二天的会议上,张飞和关羽一起拿着兵器,正襟危坐站在刘备身旁。马超来的时候什么也不看,直接坐到了自己的座位上。但是他后来看见关羽、张飞都没有入座,侍卫在刘备旁边。他这才知道要尊敬主公刘备。
13.澳大利亚的海外领地——圣诞岛,其中85%的种族却是华人。说到海外华人分布最密集的地区,是在印度洋的一个小岛上。也就是位于印度洋东北方向的圣诞岛。虽然全岛人数不过才2000人,面积也只有135平方公里。
但是85%都是华人,华人占到了整整1700人。其他的10%是马来西亚人、5%的欧洲人。值得一提的是,尽管这个岛屿官方语言是英语,但是由于文化包容,粤语在全岛都是通行的,因此广东人去到那里是很轻松的哦。
14.秦朝奇葩的法律法规:秦朝法律规定,只要男人身高在1米52以下,女人身高在1米42以下。那么罪犯犯了罪是不用被处罚的。看来在秦朝的时候,长得矮很吃香啊。估计秦始皇也不高吧……
15.明太祖朱元璋原名朱重八,他的父亲叫做朱五四,爷爷叫做朱初一、太爷爷叫做朱四九、祖爷爷叫做朱百六。连着上下五代人!连一个好听正式的名字都没有,取得名字都很随便。当然这个和之前元朝时期,统治者立下的制度和规定也有关系。
暂时只想到这么多,大家还知道哪些历史冷知识,欢迎评论交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