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些陕西人一天只吃两顿饭?
↴❉为什么一些陕西人一天只吃两顿饭?
这个问题我是有资格回答的,因为我就是陕西人,而且是渭北人,我的老家农村到现在一直都是吃两顿饭,曰:过午不食。
陕西渭北人把一天分为三晌,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上午、中午、下午,我们老家方言称为早上、晌午、后晌。
一天三晌的交接时间就是吃饭时间,一般大概在早上9点、下午3点到4点,这就是正规的两顿饭。然后晚上也不是不吃东西,只是不叫吃饭,叫喝汤,晚上人们碰见相互问候,都是“喝了没有”?当然一些老年人晚上是不喝汤的,说是消化不好。
据说两顿饭是上千年流传下来的习惯,主要与农业生产有关系。除过冬季农闲以外,其他季节当地农民都是很忙的。人们休息一晚上,第二天天亮就起床下地干活了,到9点多太阳高照,天气热了,人们回家洗漱吃饭(早饭),早饭后干活到12点回家休息。夏天一般没有紧急农活,中午不下地,因为太热了。春秋季中午暂短休息,也要下地干活的。一般午休到3点多就吃午饭了,大概休息半小时左右就继续下地干活,一直到天快黑。农活累的时候,晚上烧汤,冬季白天短、农闲,一般晚上不喝汤。
所以说两顿饭是与农业生产有关系的,也并不是没有粮食吃而省吃俭用。现在人们富裕了,生活好了,仍然是两顿饭。老人们说,晚上不吃饭对身体好,这就是过午不食的来源。
┢⇗为什么一些陕西人一天只吃两顿饭?
看到这个问题,觉得有趣,作为一个陕西人,也参与回荅。
陕西地理上从南到北,分三个部分:陕南,关中,陕北。这三个地方,都不缺粮,且物产丰富。就粮食有粗细杂之分。陕南主产大米,小麦,玉米,豆类。关中小麦为主,辅以水稻,玉米,高梁,荞麦,豆类。陕北产小麦,小米,糜子,荞麦,豆类。过去,水利不发达,除陕南外,关中与陕北有些地方,靠天吃饭,除特殊年份大旱遭年馑等,基本都能满足。
在水土方面,以秦岭为界,秦岭山中与南部水质硬,食物消化快,俗称克食,消食。秦岭北水质弱,吃食消化慢,主食小麦多也耐实。也根据地里劳作时间安排吃饭,有吃二吨的,也有吃三吨的。一般夏日长,地里干活时间长,多做一吨,冬日天短,卧冬,就少做一吨。无关勤懒,没粮吃节俭等。
这里边也有个插曲:相传元朝时,蒙人统治,小麦是细粮,统治者囤积小麦,分发外地,不让关中汉人多吃粮,规定一天只准吃二吨饭,违者杀头。种田人劳动强度大,肚子容易饿。先民们就偷偷私下商议,晚上做饭。这一吨饭,不叫吃饭,称喝汤,剩莱剩饭水煮的。见面打招呼:汤喝了?回,喝了!直至改朝换代,作为一种习俗称呼,一直延续至今。这也是关中乃至汉人的屈辱史,先人不忘,传说给后人。实际上陕西不缺粮,西北若有战事,先从陕西筹粮。关中收小麦时,甘肃邻居支援收小麦,称呼麦客,也是为就近巩固国家粮仓。
❣╃为什么一些陕西人一天只吃两顿饭?
民以食为天,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一日三餐已经几乎成为了每家每户的定例,在吃饱喝足之余,还有了早餐要吃饱,午餐要吃好,晚餐要吃少的养生之道。甚至有些人在三餐之余还加餐,喝个下午茶或者吃一顿宵夜。然而,中国全社会普及一日三餐制也就一百余年。中国历史上大部分时间里,人们都实行的是一日两餐制。陕西有些地方至今还遵循这一传统,这只是对中国古代一日两餐制的延续,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原始社会时期,人们过着饮毛茹血的生活,主要以狩猎和采集为获取食物的主要方式。但是这种获取食物的渠道充满了不确定性,食物的获取量多寡难以预料,有可能吃了上顿就没下顿。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饮食全无规律可言。在文明和文化形成之后,才逐渐有了定时进食的习俗。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人类的婴儿时代就是再现了饮食习惯形成的过程。刚出生的婴儿不知定时,饿了就哭着要吃奶,吃完再睡,一日多餐,其进食规律是逐渐培养起来的。因此,规律性地进食,本身就是“从混沌到有序”的一种文明化规训过程。
在夏商之前,人们没有“定时吃饭”的概念,也就是“饥则求食,饱则弃余”,饿了的时候就寻求食物。随着人们驯化的动物和植物种类的增多,不再过狩猎采集的生活,开始稳定下来。夏商之后,随着奴隶制的形成,人们的生产力水平也大幅提高,开始形成“定时吃饭”的概念。当时除了少数的贵族,大部分的奴隶都要进行耕种。而耕种需要遵守的规律就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由于那个时代没有记时的方式和工具,人们便把日出和日落作为识别时间的方式。早上太阳升起,人们便会起床进行劳作。太阳落山自然光源消失之后,人们很难再继续劳作,而且忙碌了一整天都需要尽早的休息,所以天黑之后大家都会早早的睡觉。由于当时照明困难,人们每天进食的时间不能太早,也不能太晚。为了适应这种生活习惯,逐渐形成了一日两餐制。
商代开始规定,每天分为旦、大食、大采、中日、昃、小食、小采、夕八个时间长短不一的时段。其中“夕”是指睡觉的时间,约莫从天黑到天亮,而剩下的几项就是白天的活动了,而“大食”和“小食”就是古人吃饭的时间段。“大食”作为每天的第一顿饭非常重要,因为人们吃完饭就要开始当天的劳作,吃饭时间相当于今天的上午7时至9时。第二顿饭是“小食”,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因为吃完饭就直接睡觉了,吃饭时间相当于今天的下午15时至17时。商代时,人们的主要食物有粟、黍、麦、稻、高粱、大豆等“六谷”以及蔬果、肉类食品与水产品。酒的消费量甚大。
西周时期,出现了我们熟知的“十二时辰计时法”,其中的辰时对应的是现在的上午7时至9时,也就是商代时的“大食”时间,而申时对应的是现在的下午15时至17时,也就是商代的“小食”时间。西周时也是一日两餐,辰时和申时是每天上午和下午的进食时间,又称 “食时”和“晡时”。西周时期虽然也是一日两餐制的饮食习惯,但两餐就食时间约定俗成,又被纳为时辰专名,一日两餐就成为了全国上下遵循的规则。
孔子作为儒家的开创者,对《周礼》是十分推崇的。因此《周礼》也成为儒家经典,是十三经之一。孔子对礼法是十分注重的,他在《论语》中强调“不时不食”,意思是在不应进餐的时间用餐,被认为是一种越礼的行为。孔子所在的春秋时期,每天的第一顿饭叫做饔食,第二顿饭叫做飧食。
秦汉之前,人们尊崇礼法,从天子到百姓都遵循一日两餐制。《孟子·滕文公上》中记载:“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意思是倡导君主与老百姓一起耕种获得食物,一起吃遵守两餐制。到了秦汉时期,除了普通的百姓和级别较低的官员实行“一日两餐制”外,在诸侯王和高级别的官员中已经普遍实行“一日三餐制”。 当年淮南王刘长谋反获罪,汉文帝刘恒特批他仍可享受诸侯王的生活待遇,允许一天吃三顿饭。
汉代的帝王更是实行“一日四餐制”,分别在天刚亮的“平旦”时吃第一顿,叫“旦食”;中午“日中”时吃第二顿,叫“昼食”;下午晡时再吃一顿,称为“夕食”;最后一顿在太阳落山以后的“日暮”时进行,称为“暮食”。即使帝王死后,祭祀时也要“日上四食”。但“四餐制”也并非一成不变,在特殊时候要“减餐”。比如国家遭遇严重的天灾人祸时,皇帝就得减少饮食次数,以此自我惩罚,响应上苍给人间的警示。
到了隋唐时期,随着国力的强盛,大量外来粮食、蔬菜、水果品种被引进种植,极大丰富了隋唐时期百姓们的餐桌,百姓们不再受粮食短缺的影响。与此同时,各国来使激发了盛唐时期的美食多元化。如此丰富的美食种类,使得人们开始在每天的两顿饭之间加了一顿进食。当然这顿进食不像正餐那样丰盛,达官贵族大多吃些糕点,普通人家则会吃些干粮充饥,这便是午饭的雏形了。现如今还有些南方地区还把午饭叫“点心”,可见其影响之深远。
到了宋代,随着商品经济的活跃,城市达到了空前的繁荣。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变快,吃午餐就显得更为必要了。虽然宋代商品经济的繁荣推动了一日三餐制的进程,但还远远达不到普及的程度,只能说比之前的朝代更为普遍罢了。三餐制之外,宋代的民间还出现了早市和夜市这种很现代化的生活方式。
宋代,随着商品经济的日益发达,唐代实行的宵禁制度不再适应社会需要,便遭到了取缔。入夜后,宋代的老百姓仍可以出门,无论是逛街,还是赶路,都不违法,于是早市和夜市应运而生。早市一般从五更开始,大概是凌晨三点到五点,一直到天亮,主要卖食物。夜市一般持续到三更,大概是晚上十一点到凌晨一点,一般卖小吃。
由于宋代取消了宵禁制度,夜市经济极为繁荣。东京汴梁城中夜晚的街市上灯火通明,各种餐馆也在晚上营业,人们晚上还可以吃宵夜。所以,宋代还有一日四餐的情况。在宋代,一天吃多少顿饭是财富和社会地位的象征。真正意义上的晚餐和宵夜是从宋代开始。
然而这些仅仅只是对于城市的百姓和富裕的家庭来说,宋代的农民不可能实现一日三餐,即便是在富裕的南方地区,“不能营三餐之饱”是常事儿,许多地方的农民一天吃一顿饭,还有人每天劳动到黄昏,居然都吃不上一顿。“一日三餐”对于他们来说,依然很遥远。
明代时,经济发达的江南地区基本普及了一日三餐,无论是城市的工匠佣人,还是乡间的佃农,每天都是三顿饭。当然不同的阶层,对于吃得“讲究” 也不同。且不说帝王家的饮食,那些号称“清流”的士大夫们,有时一顿饭就“水陆已过百品”。对于平常的百姓家,虽然吃得没有如此的丰盛,但是每日三餐是有保证的。比如明代中期,浙江地区的自耕自足的农民家庭,每天早晚都是喝粥,中午这顿才能吃上米饭,下饭往往是水产品。即便如此,在明代的大多数地方,一日三餐”对于农民来说,依然是个难事。明代时的北方农村,依然对每日两餐习以成风。
清代,帝王从“四餐制”改为了“两餐制”, 即“早膳”和“晚膳”两顿饭。一天吃两顿饭是满族的传统饮食习俗,入主中原后满族人将这一习俗也带进了皇宫。清代皇家的“两餐制”与秦汉时的“两餐制”在时间安排上有较大差别,清代帝王的早膳一般在卯正以后(早晨六七点以后),晚膳多在午、未两个时辰(中午12时至午后14时)。其实,清朝“帝王餐”是“明二暗四”:在早膳和晚膳这两顿正餐之外,还有“早点”和“晚点”。
清代的百姓的饮食传统相比明代没有太大的变化,哪怕是毗邻京城的直隶地区,农村里“中人日仅两食”,也就是中等家庭的农户,每天也是两顿饭。而且“良夕佳节七八口之家割肉不过一二斤”,想吃好点,都是如此难。清末,来中国旅行的日本人曾根俊虎在其著作《北中国纪行·清国漫游》中有在天津“各人饮食大概一日两次……与上海相同……”的记述。从当时的种种记载来看,从西北到东北、江淮等各地,一日两餐是非常普遍的情形,其例不胜枚举。
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由学部图书局印行的初等小学堂的国文课本中,开篇就点明那时的百姓“每日两餐”,然后对每餐的食物分别进行介绍,让小学生了解关于食物的基本常识。课文用文言文记述,语言浅显易懂,断句以空格隔断。内容为:“每日两餐,有饭有肴。饭,或以米为之,或以面为之;肴,或以鱼肉为之,或以蔬菜为之。食物不同,皆有养生之益。”
民国时期,我国的一些地区依然是一日两餐制,以《冯玉祥日记》记载来看,河南农民依然还是每天两顿,“一顿稀饭,一顿干饭,均是小米。”民国时期的摄影大师庄学本于1934至1942年间,在四川、云南、甘肃、青海四省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了近十年的考察,拍摄了万余张照片,写了近百万字的调查报告、游记以及日记。他在其《羌戎考察记》中记述了1934年的川西羌族地区“每日照川省的规矩仅吃两顿:一顿早饭,约在上午10时,第二顿晌午在下午5时左右”。从各种记载看,在两餐制的时代,早上九十点吃早餐、下午四五点吃晚餐较为普遍。
自商周以来至清末,一日两餐制在中国延续了3000余年。从近代开始,随着人们的劳动时间和强度的增大,一日两餐制已经不能满足人们补充体力的需要,一日三餐逐渐成为百姓基本的日常生活方式之一。时至今日,在北方的一些地区,依然还保持着一日两餐制的生活传统。比如陕西、甘肃、山西等地的农村地区。虽然他们每天的主餐是两顿,但一般都会加食,绝对不会饿肚子。
➶☢为什么一些陕西人一天只吃两顿饭?
我生长在关中农村,小时候,确实一天只吃两顿饭。
那时学校春季招生,1975年才改为秋季。我1972年入读本村小学,早晨先早读1个小时,然后半小时课间操,再上两节课,约10点钟放学吃早饭;从11点开始,连上四节课(课间有10分钟休息),下午2:20左右放学,3点以后吃午饭,而后打猪草、做家务、学工学农、玩耍。晚上通常没饭,经济条件好的,有时会蒸上一锅红薯,或熬半锅萝卜充饥,剩下的第二天作为菜肴就饭。1978年秋,我考入区(片区,县下之机构)重点初中,学校仿照城市,开始一日三餐。80年代后,食物逐渐宽裕,农村才逐次改变作息时间。
那时食粮紧缺,早餐苞谷糁、午饭苞谷糁面,一日两顿稀、权作三餐稠,肚中无油水、体力消耗大,时常饥肠辘辘,是以没有大肚腩,亦少见“三高”人。
而今机械替代了人力,体力劳动大为减少,加之食物丰盈,鸡鸭鱼肉稀松平常,摄入大于消耗,滋生了浪费及不少富贵病,脑力劳动者尤甚。民间有心改变,奈与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不合拍。建议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做起,带动民间,恢复一日两餐制,以减少浪费、提升国民体质;对于发育中的孩子和体力劳动者,因人因地制宜,可作加餐处理。
↷╠为什么一些陕西人一天只吃两顿饭?
渭北地方吃饭到现在,一直都是两顿饭。早饭就是九十点左右,中午吃饭就是下午两三点左右。我的老家到现在还是这种方式。清早人们把家里打扫后就下地干活,到八九点左右回家做饭。
------------------
推荐阅读:
有人说:彩票中奖一个亿,不见得是一件好事情。请问说的有道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