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特有的"流鱼"奇观是怎么形成的?
❅┻黄河特有的"流鱼"奇观是怎么形成的?
黄河自古以来就被人们称为“母亲河”,这是因为万物的生长都离不开水,而黄河作为我国第二大河,它西起青藏高原,东至山东垦利县入海口,流域面积达79.5万平方公里,所以黄河两岸自古以来就是孕育文明的地方。
如此长的河流,如此大的流域面积,让黄河中的水生动物资源也非常的丰富,其中仅仅是鱼类就多达91种(2008年调查数据)。
由于特殊的水文环境以及众多的鱼类资源,黄河形成了一个独特的自然奇观-流鱼,所谓的流鱼就是在黄河特定的水域中每年定期会出现的大量鱼类在水面上顺流而下的场景。那么,流鱼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黄河流鱼
黄河流鱼主要集中在每年的六月下旬到七月上旬,而且发生的河段主要集中在黄河的中下游,这是自古以来就有的自然奇怪,黄河流鱼的产生主要是水溶氧较低导致的,而导致黄河中下游水溶氧较低的原因有两个:气温和汛期。
首先我们来说气温。大多数鱼类在水中是通过鱼鳃过滤水中的氧气生存的,而水中的氧气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水底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一方面是通过水表层溶解空气中的氧气,然后通过水体循环进入到底部。
而黄河中泥沙较多,水又比较深,所以大多数的氧气是从水面溶解进入水体的。但是,水溶氧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与温度通常是呈反比的。实验表明在温度为0℃时,水溶氧为14.6毫克/升,当温度到达20℃时,水溶氧就变为9毫克/升了。
每年的6月下旬到7月上旬,黄河中下游的温度平均能够上升到三十多摄氏度,甚至像今年能够达到接近40℃,当气温到达35℃时,水溶氧就仅剩下6.9毫克/升了。骤降的水溶氧对于底栖型鱼类来说是致命的,此时它们就会出现“浮头”的行为。
而黄河流鱼中最常见的就是鲫鱼、鲤鱼以及鲶鱼,这些鱼类均为底栖型鱼类,当水溶氧因为气温升高而降低时,它们更倾向于在水面活动,再加上黄河的流速较快,于是就形成了“流鱼”的现象。
其次是汛期。黄河流鱼主要集中在汛期,当汛期来临时,黄河的水面因为降雨等因素变宽,流速变快,这使得原本就有大量泥沙的黄河更加的浑浊,泥沙的增多对鱼类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因为当泥沙在水中剧增时,会在鱼鳃部累积,让鱼的呼吸变得困难。
而且泥沙增多后,也会降低水溶氧,这使得在黄河底层的鱼类不得不成群地游到水面上来,随着奔流的黄河形成“流鱼”奇观。(下图为流鱼时两岸捕鱼的人)
当然,上面我们说的是黄河流鱼自然形成的原因,而如今黄河流鱼形成还增添了一个因素,那就是开闸放水。如今的黄河流鱼主要集中在河南省孟津县长达 30多公里的黄河河面上,而该河段的上游就是三门峡水库。
每年的6-7月份,黄河进入主汛期,此时上游的三门峡水库就会开闸放水,奔腾的河水夹杂着大量的泥沙顺流而下,使得下有水体中的溶氧量和鱼的呼吸能力变弱,最终出现了大量鱼群在水面上游动的壮观场面。
另类的“流鱼”
目前在我国,流鱼这种奇观确实是黄河特有的,但是还有另类的“流鱼”,它就是湖北曾经神秘的“流鱼洞”。
在湖北省十堰市的皮家村有一个流传已久的习俗,那就是在清明节前后,家家户户都会拿上一个竹篓去“接鱼”。原来在村子后面有一处悬崖,在悬崖的隐蔽处有个泉眼,在清明前后拿着竹篓接在泉眼上不一会就能接一篓子的鱼。
据村民讲,这些鱼非常罕见,除了从泉眼中,在其他水体中都没有见过,而且它的刺非常少,几乎没有腥味,肉质鲜嫩,许多村民认为这是上天对他们的恩赐。只不过,比起以前,村民能够接到的鱼确实要少多了,因为在20世纪60年代时,全村还能接到5000公斤的鱼,到了2016年,就降低到了800斤左右,一年后的2017年,全村仅接到了100多斤鱼。
直到我国鱼类学家张春光到达村子之后,人们心中的谜团才解开,原来这种鱼是罕见的多鳞白甲鱼,属于鲤科下的一种小型鱼类,它们在其他水体之所以很少见原因是它们主要栖息在水质清澈的高山溪流之中。
而它们之所以从泉眼中“流”出来原因是多鳞白甲鱼属于温暖性鱼类,到了冬季它们会通过山泉进入到附近山崖的溶洞之中过冬,到了清明前后会集体游出来,这就形成了“流鱼洞”。
它们的肉质之所以鲜嫩还没有腥味,原因是它们在溶洞中食物极少,出来时通常是空腹状态的,而它们的数量逐渐递减的原因也很简单,多鳞白甲鱼从洞里出来之后就是产卵期,但是这些鱼还没来得及产卵就被人接走了,所以就会越来越少了。
目前,多鳞白甲鱼已经被列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之中,皮家村的人可能再也吃不到了,当然,按照这个吃法,如果不保护,它们也会很快就消失掉(灭绝)。
写在最后
黄河流鱼是一种罕见的自然奇观,它的自然形成与黄河的汛期以及溶氧量有很大的关系,只不过,以前的黄河流鱼场面并没有如今壮观,这是因为以前的流鱼属于“细水长流”,鱼的数量较少,且持续时间长,而如今有了水库开闸,原本在水库中累积的鱼类混合着下游原本就存在的鱼类,形成了更加壮观的“流鱼”。
最后,笔者看到每年黄河流鱼有许多人会在两岸捕捞,但是这个行为是有很大风险的,毕竟黄河的流速很快、
✲☦黄河特有的"流鱼"奇观是怎么形成的?
河流不论大小,一旦涨水,那么和中间的主河流就特别急,不论多大的鱼都不能在主河流里呆着,都被推到了河的两个岸边稍缓的地方。
这就是所谓的流鱼。
因为鱼鳖虾蟹,都被急流水推到了岸的两边处。
所以在河水上涨的时候,如果不是有大洪水的话,不论用什么网在岸边打鱼虾,都会打的很多的。
黄河有一个特殊的特点,就是流淌的时候有分叉。也就是组合道中分出各个分叉的水道。
这时候人们就用一种叫做穗网的放在支叉上,网眼儿特别大,就可以抓住大鱼了。
穗网,是一片网,隔半尺有一个网兜的鱼网。大鱼遇到网片阻挡的时候,就会进到网兜里,网兜是软的,裹住大鱼跑都跑不了。网兜又很长,进去一个还可以进去一个。
还有一种罩网,当地人叫做抄网。形状就如同羽毛球拍一样,只不过大些长些罢了。羽毛球拍的网处是一个网兜子。抓鱼的时候,在岸边,顺着水流一网一网的抄,就可以抓到很多鱼了。
这都是河流涨水的时候抓鱼的方法。但是必须保证不是特大洪水更不会有山洪出现。否则丧命。
现在各个水电站和大水坝,放水的时候,也会出现流鱼的现象。这是水电站和水坝放水,把鱼给击昏了,就如同死鱼一样飘在水上。这时候的人们就可以到那水边捡鱼了。包括停止放水以后,仍然可以捡到很多鱼的。
黄河大坝放水的时候,当地的人抓鱼用的是铁耙子,三斤以下的都不要。都是用铁耙子抓三斤以上的大鱼的。因为如果要抓小鱼,那么就耽误了大鱼的强夺,被别人弄去了。
用铁耙子抓鱼,就是一耙一楼,插住鱼就逮到手里了。实际上就如同用铁耙子刨地一样,很简单很快速的。
被击昏的鱼也是不能在主流处呆着,都被冲到了河的两个岸边处,所以大坝放水就是当地人发财的时候。外地人就发不了这个外财,因为大坝放水会通知沿岸各村庄的。离河远的地区,人们就不知道啥时候大坝放水的。
被击昏的鱼如果没人抓,慢慢的会缓过来,就又成为野鱼了。
大坝放水近处,就不能用网逮了。20里地以外的地方,才可以用网逮。
悟空问答看后咱也在上面留上点啥。
------------------
推荐阅读:
上一篇:有没有一些好看的电视剧推荐?
下一篇: “说曹操,曹操就到”是怎么来的?